㈠ 換乒乓球長膠膠皮的方法
換乒乓球長膠膠皮的方法
1)先在底板上均勻地刷一層膠水,從拍柄下端一直刷至拍頭。
2)把長膠單膠片平鋪在一張A4列印紙上,在商標區的下方比較快速地、均勻地刷膠水。解釋一下:膠皮商標區比較薄,且沒有顆粒,刷膠水不慎就會因為膠皮的捲曲而導致撕不開或由於撕扯不良而導致整張膠皮作廢。快速刷膠水就是為了避免膠皮在沒有完全被刷上膠水前就捲曲了。
3)當確認膠皮除商標部分都刷上了膠水後,無需做任何事情。請靜候。。。時間大約是15-20分鍾。
4)重復第一步。
5)小心地分離膠皮邊緣與墊紙之間的粘合,使整張膠皮平整地放置於列印紙上。
6)待底板上的膠水干後,取一張新的列印紙放在底板上,留出膠皮商標區的位置,小心地把長膠皮平整地放置在紙上,並把商標區的中心對在拍柄的中央,這時盡量不要讓膠皮的商標區與底板產生粘連。
7)在確認膠皮是平整的情況下,用手輕柔按壓膠皮的商標區,由於底板上已有膠水,所以也能貼住。
8)依然是在確認膠皮是平整的情況下,左手按住已黏貼住的商標區頂端,右手慢慢地把墊在膠皮與底板間的列印紙徐徐向拍頭方向抽出,此時左手應把手掌展開,慢慢地隨著把抽住墊紙部分的膠皮按壓在底板上。注意,抽紙的速度和幅度不可太小,亦不可太大,且不要停頓,是徐徐地、不斷地。。。需要提醒的是:抽紙的時候不要造成膠皮的扭曲。
9)當墊紙全部抽出,可用滾膠棒輕輕滾壓拍面或把拍子翻過來,長膠面朝下,拍柄留在桌面外,用力按壓球怕的另一面,從而使膠皮和底板黏貼得更緊。
10)用剪刀剪去多餘的膠皮。
㈡ 親!固化中顆粒長膠單膠皮可以參加正規比賽嗎
固化長膠是近年才有的,國際乒聯對它沒有定義是否違規,可以按對出廠以後的物化處理來限制,開始固化長膠是用固化粉塗在表層再固定的方法,隨著科技發展,現在可以把固化液在硫化過程中和反膠加粘性物質一樣直接加入,即有出廠時一次成型的固化長膠,也可以在膠皮里加入固化液來調節其硬度,固化長膠一般用於中大顆粒,但工廠只能生產小顆粒長膠,小顆粒固化效果不太顯著且影響進攻,小顆粒泡成中大顆粒以後再固化,本身顆粒就已經超出高度且物化處理過,所以也不必過多討論固化的問題,限制物化處理也是在較高檔次的比賽中才使用,因為沒有手段檢測,特別是反膠,有很多是出廠後用發泡多遍等手段來增加內能等功能
中顆粒是由小顆粒泡大的,它的高度超過2mm,屬違規膠皮,因為長膠出廠時小顆粒的直徑是1.6mm,高度1.7mm,底皮0.2mm,即使底皮做的薄,顆粒高度也不會超過1.8mm,如果是中顆粒其直徑大於高度,工廠是做不出長膠的,只能是正膠,所以長膠出廠時只有小顆粒,反過來講,小顆粒都是合規的且因成本沒有誰造假
㈢ 乒乓球拍反膠正膠生膠長膠防弧的特性共性不同和識別方法
正膠
也叫短顆粒膠皮,特點是彈性好、速度快、擊球穩、不吃轉,適合近台快攻,尤其是左推右攻型打法,是直板快攻型選手最常用的膠皮類型之一。過去庄則棟、李富榮、江嘉良、謝賽克等一大批世界冠軍都採用正膠海綿直拍。世界冠軍劉國梁也是採用這種類型的膠皮。
反膠
其特點是擊球旋轉力強、擊球穩定、易控制,適合弧圈型或弧圈結合快攻型打法。由於擊球穩定,控制球好,因此也是初學者首選的類型。對於專業選手而言,又有多種不同性能的反膠海綿拍供選擇,如膠皮粘性強、配套的海綿軟而厚,因而有很好的「咬」球及「裹」球特性。反膠海綿膠皮是直、橫拍選手目前最常用的膠皮,幾乎所有的歐洲選手均採用此種膠皮,亞洲選手也有近80%使用。因為這種膠皮比較好地兼顧了速度與旋轉的要求。目前國際超一流選手中,絕大部份都使用反膠膠皮。如弧圈結合快攻打法的瓦爾德內爾、王楠等,快攻結合弧圈打法的孔令輝、鄧亞萍等,直握拍的馬琳等,他們都是清一色的正面或二面均為反膠膠皮。
生膠
就是顆粒向上、直徑大於高度的膠皮。其特點是擊球下沉,搓球旋轉弱。由於生膠有減轉的作用,因此特別容易控制球。世界冠軍王濤等都採用反手生膠的打法,韓國及朝鮮女選手對這種搭配方法更是情有獨鍾。
防弧膠皮
專門對付弧圈球的還有一種叫「防弧膠皮」的反膠海綿膠皮,這種膠皮拍面無粘性,表面較光滑且輕微發澀,擊出球運行速度較慢、弧線較短,著台後下沉飄忽,令對手難以按常規判斷,對付弧圈球尤為奏效。如當年蔡振華所用的球拍反面貼的就是這種膠皮。
㈣ 如何判斷乒乓球套膠的質量
在乒乓球套膠中海綿作用主要是增加球的速度。海綿在套膠中起了舉足輕重的作用,在判斷海綿質量好壞時主要看海綿的發泡程度與彈性。套膠較好的海綿發泡較為均勻且海綿無雜質,無機時代的蛋糕海綿比有機時代的海綿更容易判斷。套膠較好的海綿擁有較好的彈性,好的海綿用手捏起來手感較為細膩,在擠壓海綿時海綿能夠迅速的恢復原態且有頂手指的感覺。 在乒乓球套膠中膠皮的作用是增加球的旋轉。
膠皮主要分兩種,一種是顆粒膠皮,另一種是平面膠皮也稱反膠。顆粒膠皮主要看齒粒上的花紋知否清晰規則,顆粒的直徑以及間距是否均勻,顆粒套膠貼在球拍後,顛球時球不會出現亂跳的現象。反膠主要看膠皮是否平整,是否有開膠現象。
粘性反膠的檢測方法是將球拍按在球上迅速提起,如果球被提起則說明粘性較好;澀性膠皮的檢測方法是按住球摩擦膠面,如果感覺到較大的摩擦力則說明澀性膠皮的摩擦較好。 我們也可以購買單膠皮和海綿,使用普通膠水進行粘合,但是在粘合過程中會出現粘合不緊、粘合錯位等問題,所以對於沒有經驗的球友不建議自行粘合。每個廠家的粘合技術也不盡相同,主要體現在粘合工藝以及粘合膠水上。
㈤ 乒乓球拍性能如何檢測
乒乓球拍 由底板 膠皮 海綿 3部分組成。3者的合理搭配決定了一塊球拍的質量。我們經常提到乒乓球拍及海綿的術語,如:「速度」、「控制」和「彈性」「底板軟硬」等。其實這些指標卻都沒有行業統一的數值,只是各大廠商為了在消費者購買時能夠有所借鑒而自己劃分的。
底板的性能指標,所謂「速度」,是指擊球的用力透過球拍作用於球,使之轉化為球的飛進速度的效率;所謂「旋轉」是指擊球的用力透過球拍作用於球,使之轉化為球自轉速度的效率;所謂「控制」是指用相同力量和方法擊球時,球脫離球拍需要的時間長短(這與底板的「軟、硬球感」有關);所謂「有效擊球范圍」或稱之為「擊球甜點」是指擊球力量能夠集中傳遞在底板上的位置和范圍(這與底板的形狀、結構、材質有關)。上述四個方面的性能既有各自不同的特點,又相互聯系、相互影響。因此在選購底板時,不僅要看外觀,數層數,而且還要看木紋排列結構;不僅要聽聲音,而且在敲擊時還要用手指感覺它的軟、硬度;不僅要閱讀底板上註明的相關指數,而且還要用不同的力量來掂球,以便感覺它的用力效率及綜合性能。 總的來說,底板經過了一段魚龍混雜各爭長短的時代後,現在就各指標的標注也越來越相近了。一般來說各底板廠商都會標明「速度」和「控制」這兩個指標,指標選用1-10(或1-12)等級來劃分,就個人選拍經驗來說,一般指標示數為6時為稍差,7時為一般,8為良,8.5為好,8.5以上就是很好的了。但這也只限於蝴蝶,STIGA,TIBHAR,等國外品牌,國內劃分還是有些混亂。
膠皮的性能指標,正膠 也叫短顆粒膠皮,特點是彈性好、速度快、擊球穩、不吃轉,適合近台快攻,尤其是左推右攻型打法,是直板快攻型選手最常用的膠皮類型之一,過去庄則棟、李富榮、江嘉良、謝賽克等一大批世界冠軍都採用正膠海綿直拍。當今世界冠軍劉國梁也是採用這種類型膠皮。如果你覺得自己手腕動作靈活,而大臂和腰腹力量不夠,那最好正面選擇以速度制勝的正膠球拍。 目前國際市場上還有一種介於短顆粒與長顆粒之間的一種中顆粒膠皮,有不旋攻擊的奇特效果,對手攻來的強烈抽球或下旋球,這種膠皮壓根兒就不怕,回過去都是不旋球,而且飄忽,讓對手使不上勁。它被人稱作「魔性膠皮」。
反膠 其特點是擊球旋轉力強、擊球穩定、易控制,適合弧圈型或弧圈結合快攻型打法。由於擊球穩定,控制球好,因此也是初學者首選的類型。對於專業選手而言,又有多種不同性能的反膠海綿拍供選擇,如膠皮粘性強、配套的海綿軟而厚,因而有很好的「咬」球及「裹」球特性。反膠海綿膠皮是直、橫拍選手目前最常用的膠皮,幾乎100%的歐洲選手均採用此種膠皮,亞洲選手也有近80%選手使用。因為這種膠皮比較好地兼顧了速度與旋轉的要求。 目前國際超一流選手中,絕大部份都使用反膠膠皮。如弧圈結合快攻打法的瓦爾德內爾、佩爾森、塞弗、馬文革、王楠等,快攻結合弧圈打法的蓋亭、王濤、孔令輝、鄧亞萍、李菊等,直握拍的馬琳、閻森、馮哲等,他們都是清一色的是正面或二面均為反膠膠皮。 打反膠的選手都希望膠皮有高裹力,即膠皮面要粘,這樣才能有高的摩擦系數。除了專業運動員有條件打比賽即換膠皮外,業余愛好者恐怕就沒有這個條件了,所以要懂得保護膠皮的粘性。最簡單的辦法是每次練習以後,用軟泡沫海綿沾清水清洗干凈,市面上也有專用的清潔劑出售,使用效果會更好。清潔後用聚脂薄膜覆蓋上,這樣既可防塵又可防氧化。
生膠 生膠就是顆粒向上、直徑大於高度的膠皮。其特點是擊球下沉,搓球旋轉弱。由於生膠有減轉的作用,因此特別容易控制球。目前一批橫拍兩面攻選手,為求得擊球的變化,採用了正手反膠(拉弧圈)和反手生膠(快撥及擺短)的搭配方法。當今世界冠軍王濤及著名選手陳靜、耿麗娟等都採用反手生膠的打法,韓國及朝鮮女選手對這種搭配方法更是情有獨鍾。這種性能的膠皮可作為直拍反打反面貼膠的一種選擇。
長膠 這是一種膠粘細而長的膠皮覆蓋在一薄海綿上面而膠皮海綿,是我國在六十年代發明的。當年張燮林用這種膠皮削出變幻莫測的球,被稱為乒壇魔術師。這是因為這種膠皮球在拍面會產生反常的旋轉現象,典型的變化是:對方搓來的下旋球,己方用長膠對搓時,將以上旋飛回;對方攻來的上旋球,己方用長膠推擋後以下旋飛回;用削球回擊對方拉來的弧圈球時球會更旋,而回削一般拉球時回球則不旋。這些反常的變化常令對方失誤或回出高球,對付不熟悉長膠性能的人打這種球常可輕易取勝。但用這種膠皮打球,不但對方失誤多,己方也不易掌握,大大降低了乒乓球的觀賞性和娛樂性。1998年5月,國際乒聯在南非德班市召開理事會,以19票對18票,作出關於禁用使用長膠的決定,並對正膠作出高度與直徑之比不得大於1:1的規定。少年運動員千萬不要用長膠,一方面長膠難掌握,另一方面稍有不慎很容易造成錯誤的定型。中國乒協早已明文規定少年比賽一律不得使用長膠。
防弧膠皮 專門對付弧圈球的還有一種叫「防弧膠皮」的反膠海綿膠皮,這種膠皮拍面無粘性,表面較光滑且輕微發澀,擊出球運行牲速度較慢、弧線較短,著台後下沉飄忽,令對手難以按常規判斷,對付弧圈球尤為奏效。如前述當年蔡振華反面貼的就是這種膠皮。 上述各種乒乓球拍面覆蓋物中除了注意膠皮特性的選擇外,還應注意海綿的選擇,即注意海綿的厚與薄、硬與軟。一般來說,厚海綿吃球較深,咬球時間較長,擊出的球後勁較足,在拉球時特點更明顯;相反薄海綿吃球時間短,擊球快、控球好,但球的後勁不足,不易把對手打死。至於硬海綿則有咬球時間短、球速快的特點,適合快攻的打法;而軟海綿則球速遜色些,但控制球較佳,一般人打起來比較順手,也打得比較穩。
關於選木拍
選擇木拍前,你要先確定自己的握拍方式。橫拍一般適合身材高大、移動范圍較大、偏力量型的選手;而直拍則對反應快、變化多、身體靈活的選手更為適用。從材質上看,目前市場上的拍面材質有:復合板、全木板、軟木加碳纖維、全木加碳纖維、全木加鈦纖維等。而拍面的木板又分為若干層,乒乓器材專賣店的銷售人員宋先生告訴記者:「現在的拍面板層一般從三層到十幾層不等,也有獨板的,不過數量較少,價格也比較貴,人們常用的以五層的居多。」至於拍柄則有輕重之分,「頭沉柄輕的適於進攻型選手,頭輕柄沉的適於防守型選手,而重心居中的則適宜全面的打法。現在市場上不僅有空心的拍柄,而且還出現了可調節重心的拍柄,它對於初學者特別是那些還沒有固定打法的人們來說,倒是個很好的選擇。」
關於選膠皮
除了較便宜的球拍是成品拍外,一般都要另外為球拍挑選膠皮。膠皮有正膠、反膠、長膠之分,它的選擇與打法是密不可分的。「正膠顆粒朝外,顆粒高度與直徑比不超過1比1,它擊球較穩且速度快,也能造成一定的旋轉,而不易吃轉兒,適合近台快攻型的打法。反膠顆粒朝內,光面朝外,粘性較大,摩擦大,容易造成較強的旋轉,適合打弧圈和削球的選手,也是目前最為常用的一種膠皮。長膠也是顆粒朝外,不過它的顆粒較長而且柔軟,旋轉變化怪異,一般依靠來球決定回球的旋轉強度,並產生相反旋轉,使對手很難適應,使用者要有全面的技術且打法多變。「初學者還是應該選擇反膠或者正膠這類常規的膠皮」宋先生介紹說。
關於選海綿
最後要說的是海綿,海綿要考察的主要是硬度和厚度。「海綿的厚度一般在0.5毫米到2.4毫米之間,硬度則在30度到50度之間。一般海綿越硬越厚,彈性就越大,擊球速度快,不過也不是說越硬越厚就越好,那樣不但球拍過於沉重,而且彈性過大也不易於控制。初學者建議選擇厚度在1.8至2.0毫米,硬度在40度左右的反膠海綿或者硬度在35度左右的正膠海綿。不過,目前市面上銷售的絕大部分都是海綿與膠皮已經粘好的套膠,型號匹配又方便,而且一般銷售人員會在售出時提供免費粘貼服務。」
㈥ 乒乓球長膠技術要領(2)
進攻技術一:拱
運用:通常把長膠發力推稱作“拱”。
長膠的拱主要對付下旋球,因為長膠不宜搓球,搓球容易出高球,要領是拱時要視旋轉的強度控制拍型,原則上要亮一點板,夾角在110~120度左右,盡力擊打球的起點,早一點接觸球,拱時要二條線,拱時由後向前,要發力,但還要適度,不要把胳膊伸得太遠太直,這樣還原慢,拱時要短促,發力要適度,一般來說,要拱時盡量發下旋球,因為發上旋球,回來時還是上旋球,不好拱,拱完後倒板進攻。拱球的起點,要發力一些,加速制動,動作要小。
注意事項:握拍後抑與檯面的鈍角約120度,視來球的旋轉強度和弧線的高低,適當調整,擊球時由下向上,由後向前,在來球的高點附近擊球。
進攻技術二:彈
運用:凡是中路球或反手位中短下旋球均可彈擊回球。
彈擊:經常與長膠打,長膠要增加彈擊,彈擊過去的球是下旋球,要領:在中部或反手位時,下旋球不是特別轉,高度稍點高,合適,球拍與球台的夾角90度,不要前傾,用手腕進行彈擊,用手腕即行。發力時不要用全力,用七、八成即可,發全力容易失誤。一定要亮板,不要翻板,靠手腕即可。
注意事項:握拍時稍後仰亮板,向後稍微引拍,擊球時向前抖腕發力,注意制動,這樣回過去的球是急下旋球且飄,使對方很難對接,提醒注意落點。
進攻技術三:抽
運用:主要是抽擊下旋球,握拍後抑,擊球時向後引拍,然後向前發力,甩腕形成鞭打,擊打球的中下部。
抽球一般來說,有一定的難度,盡量如果打下旋球也要亮板,看來球的旋轉,調節板型,觸球時先引拍,不要原地打,否則發不出力,要引拍、轉腰、蹬地,迎前,出小臂,關鍵時,要亮板,如果不甩腕,球可能上天,怎麼樣讓球上球台呢?這是要有一個甩腕形成鞭打。打下旋球要與打上旋球不一樣,球拍80~90度之間,稍前傾一點點,一定要加磨擦,如果不加磨擦,很容易下網,因為長膠靠膠粒,本身容易倒,不加磨擦更容易倒,就要下網。
抽上旋球要令:一定要壓住拍,拍型在80~90度,擊球時,一擊球時間早,打起點,最主要一定要加磨擦,注意還原,一定不能發全力,打過去的球是下旋球,對方很難接。
注意事項:對方發或者來球是上旋或者不轉時,握拍略前傾與球檯面的`夾角約為80度左右,向前磨擦,比快帶力量稍大一些,切勿發全力。
進攻技術四:打
運用:和上述抽的區別是對方回球較高時用打。
長膠打高球或者發力時不好掌握,多少要加點磨擦,並且要向前發力,打過去的球也是下旋,首先是引拍,轉腰,另外要調正步伐,根據對方的球找落點,打對方的空檔,擊球的最高點,切記一定要加磨擦。
注意事項:遇到下旋高球的時候一定要亮板打,應該要稍微下壓一些板打,而且打球的中上部,不要發死力,要中等力量打,這樣打過去的球很快,又沉、又飄,使對方極不適應。
進攻技術五:挑
運用:挑也叫挑打,一般是指用來處理台內小球時所用的手法。
如果發力就叫挑打,如果不發力就叫挑,也有輕挑也有發力挑。挑時首先呢,如果是正手短球,一定要先上步,先上右腳,拍子伸進去,如果是下旋球,球板亮一點,伸進去磨擦球的中下部,如果是不轉球或者是上旋球,球拍稍立一些,加一點磨擦就可以了,關鍵一定要用手腕,反手也一樣,先上步(有有習慣上右腳,有人上左腳),關鍵是要還原,早一點去擊挑的時候,如果是下旋球,挑球的中下部。彈擊都用手腕。可挑直線,也可挑斜線,看對方的站位。挑時稍翻一些手腕。
注意事項:
擊打正手位小球時,要先上右腳,如果是下旋球球拍略後仰成110度左右,擊打球的中下部,迅速抖腕收小臂,如擊打上旋球時,則球拍要成90度,擊球時迎前收小臂略加磨擦。
進攻技術六:帶
運用:對方拉弧圈球到正手位時,可以使用快帶的技術回擊來球,快帶就是要帶弧圈球,來源於反膠和正膠的快帶,因為帶時膠粒比較長,要倒,因此是在長膠所有技術手法中最難的一項技術,快帶時一定要觸球的起點,球剛起來就帶,角度70~80,迎上去,小磨擦,不要發力,要借人家的力。快帶好處,原來都是磕,雖然轉,但是慢,一旦變成帶,對方不適應,另外帶,落點可以自己掌握,可以與磕、擋、帶三種不同辦法,速度不一樣,使對方不適應的。帶時不要使勁,借對方的力,80度左右,所謂帶就是要加磨擦,帶過就行,帶過去的球是下旋球,對方很難再拉起來,要擊球的起點,球剛一起跳就帶,帶點小磨擦。
注意事項:不退台,手抬高,磨擦來球的中上部,擊球時間越早越好,否則容易出界,快帶弧圈球與磕弧圈球的區別在於快帶的球速比磕的球速快,還有一些飄,但是沒有磕的下旋程度高,由於球速快,回球的落點比較活,使對方的連續性愛到比較大的限制。
進攻技術七:拉
運用:拉球主要對付削球使用,一般是指起過渡創造機會的作用,又使對方犯錯誤。
運用長膠過程中,拉球是比較少的。一般來說,正手要是轉了,抽、刮或挑,碰到削球,球拍都是轉的,不拉還不行,拉球對長膠人來說一定要會。亮板擊球時間晚一點,這樣擊球時就不太轉了,往前,往上磨擦,切記不要太發力,不要失誤,先給他過渡到球台上,一板、二板、三板,一旦出機會,發力打,用抽方法,發力打,下旋而且飄得很厲害。
注意事項:拉球時握拍要後抑,磨擦要充分但不宜太發力,以防對方削不轉球,只要是控住對方,對方製造出進攻的機會,由於長膠球速度慢,應該和托一起使用。
㈦ 乒乓球長膠膠皮固化與不固化如何區分
乒乓球長膠膠皮固化與不固化如何區分?近一段時間,自己適用了多款長膠,目前市場上常用我的都用過,相對於這些長膠有以下幾種:大顆粒,中顆粒,小顆粒,頂部固化的,我重點談一下,小顆粒與頂部固化的區別及特點,符合規格的小顆粒適合進攻,進攻性要強一些,屬於防守與進攻相對均衡,而頂部固化的小顆粒長膠(以牛博士為代表的長膠),因頂部進行了固化處理,比較光滑,球接觸後,自動打滑,形成卸力,防守是相當好的,可以非常好的吸短,防守弧圈球效果是長膠中最好的,但它的缺點也相當明顯,如果出現機會後,想用長膠進攻,無謂失誤會很多,與常規小顆粒比賽,進攻性會降低很多,所以根據兩種長膠的特點,球友們可以根據自己的打法,來選用這兩種長膠.以上是我自己個人的一點見解,不對的地方請大家批評指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