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如何正確使用自救器
佩戴位置:將專用腰帶穿入自救器腰帶內卡與腰帶外卡之間,固定在背部右側腰間。
❷ 自救器平時怎麼維護保養
自救器的維護保養 tdaf001
攜帶自救器應避免碰撞、跌落,不允許當坐墊,不允許尖銳器具猛砸自救器外殼,不可接電源或其它裸露帶電物體。
2.長期存放處應避免日光直射,自救器應遠離熱源,不要與易燃易爆和腐蝕物品同放一室,存放室應盡量保持乾燥。
3.每天攜帶時,要檢查自救器外部有無損傷,如發現不正常現象,應及時送自救器發放室檢查修理或報廢。每天攜帶後,應將自救器外表面擦乾凈。
4.每季度進行一次氣密檢查,使用中對於懷疑漏氣的自救器要隨時檢查氣密。
5.過期和已報廢的自救器,由專業管理人員打開外殼,用水沖洗凈內部的生氧葯品,然後才能處理。切不可亂丟葯罐和葯品,以免引起火災和其它意外事故。
6.保護帶為易損件,如損壞可向廠方購買。
7.攜帶使用時,不準隨意打開自救器外殼,如自救器外殼已意外開啟,嚴禁隨意拆動內部生氧葯罐的任何零部件。
8.在井下工作時,一旦發現事故徵兆,就應立即佩戴自救器,馬上撤離現場。佩戴自救器要求操作準確迅速,因此,使用者必須經過培訓和考試。
9.佩戴自救器撤離災區時,要冷靜.沉著.最好勻速行走。
10.在整個逃生過程中,要注意把口具.鼻夾戴好,保持不漏氣,絕不可以從嘴中取下口具說話,萬一碰掉鼻夾時,要控制不用鼻孔吸氣,迅速再戴上鼻夾。
❸ 自救器多長時間檢查一次
化學氧自救器管理檢驗標准
一、凡封條破壞或已開啟過的自救器,無論使用時間長短,都應
報廢。地面倉庫存放超過
5
年或井下攜帶超過
3
年的應予以報廢。
二、
每季度對自救器進行一次氣密性檢查;
受到外傷的隨時進行
氣密性檢查。氣密性檢查不合格的自救器,停止使用,予以報廢。
三、經檢查合格的自救器,要逐台進行登記,記清檢查日期,儀
器編號、每台儀器的檢查數據及檢查人員簽字等。
四、化學氧自救器氣密檢查操作程序:
1
、使用的氣密儀必須經過調試、檢查,要求儀器本身是氣密的。
2
、使用氣密儀時,環境溫度應在
1
0
~
35
°,相對濕度小於
80%
。
3
、氣密儀的工作壓力范圍為
3000
~
13730Pa
。
4
、將被測試自救器放入氣密儀的工作室中。
5
、蓋上氣密儀封蓋,扣上封壓鉤。在檢測儀內壓力為
13340Pa
時,
15
秒內壓力下降值≤
78Pa
時,則認為該自救器氣密合格;否則,
該自救器氣密不合格,應予以報廢處理
❹ 壓縮氧自救器如何檢測氣密性
【過氧化氫製取氧氣檢查氣密性】有兩種方法:
1、用單孔橡皮塞的檢查方法:將導氣管插入水中,用手緊握容器外壁,若導氣管口有氣泡冒出,松開手,看到導氣管口有一段水柱上升,則說明裝置氣密性良好;
2、用長頸漏斗和雙孔橡皮塞和彈簧夾的檢查方法:夾緊彈簧夾,從長頸漏斗處慢慢加水至在長頸漏斗中有一段水柱,停止加水,觀察水柱不下降,說明裝置氣密性良好。
❺ 如何檢查隔絕式自救器漏氣
1、在無真空負壓檢查和ZJ-1型自救器氣密性檢查儀的情況下,採用溫水檢查法時其水溫應保持60--65℃,時間為1min,然後翻轉自救器,看自救器外殼內部否往外冒氣泡,不冒氣泡的自救器氣密性為合格,冒氣泡的自救器為漏氣。
2、使用ZJ-1型自救器氣密性檢查儀檢查氣密性。首先向儀器內注水,至溢流管有水流出為止,然後擰緊封口螺帽,接著將檢查儀專用的標准塊放進工作室內,緩慢而平穩地扣緊封蓋,觀察其壓力計指示,室中壓力應調整到500±20mmH2O,觀察5min,下降不超過8mmH2O,其儀器系統氣密性能良好。3、採用真空負壓檢查氣密性。隔絕式自救器放入氣密檢驗台的透明真空乾燥器的水中,其水位必須超過自救器上外殼的縫焊線。蓋好真空乾燥器的上蓋,打開高壓氣瓶,使真空乾燥器內的真空度為-100mmHg。觀察1min,自救器外殼內不冒氣泡,證膽氣密性良好,如果冒氣泡自救器為漏氣。
4、自救器在浸泡之前首先取下橡膠保護罩,浸泡後的自救器,取出後應擦乾。對氣密性合格的自救器在氣密性檢查後,應進行增重檢查。增得超過10g的自救器,要停止使用。
❻ 自救器配帶方法
自救器的佩戴方法 tdaf001
1、儀器攜帶:
本自救器是攜帶在礦工皮帶上,皮帶穿在下殼的皮帶環里,平時攜帶放在礦工腰部右側或左側。
2、佩戴步驟
⑴、打開自救器:用拇指和食指拉紅色搬手直至封印條斷開,整個封口帶脫落,把上殼掰開扔掉。
⑵、拉出自救器主體:抓住頭帶及包裝紙把自救器主體從下殼中拉出,拔掉氧燭起動銷,氧燭起動生氧,整理氣囊使其展開。
⑶、拔掉口具塞:把紅口具塞,從口具中拔掉,並注意頭帶應處於氣囊一側,而不是分配器一側。
⑷、把口具放入口:要求把橡膠口片放於唇與牙齒之間,嘴唇緊貼口片周圍,牙齒咬住牙墊,保證呼吸與外界氣體隔絕。
⑸、拉出自救器主體:防止鼻子呼吸外界氣體,用手把鼻夾掰開,夾住鼻孔,把鼻孔封閉好,這是佩帶者就可使用自救器進行呼吸,安全撤出災區。
⑹、戴上並拉緊頭帶:脫下礦工帽,戴上頭帶,把帶子兩端的調節長短和環放鬆,調整頭帶至合適位置。用手拉帶子兩端,使頭帶把自救器牢固戴在頭上。要求口具不過分壓迫口齒,頭帶不過分壓迫皮膚,然後把帽子戴上,迅速撤出災區。
❼ 煤礦自救器是什麼,其原理是什麼
救器是入井人員在井下發生火災、瓦斯、煤塵爆炸、煤與瓦斯突出時防止有害氣體中毒或缺氧窒息的一種隨身攜帶的呼吸保護器具。根據原理分為過濾式自救器和生氧式自救器兩種。
一、 生氧式自救器
1、 結構
由生氧罐、氣囊、導氣管、口具、背腰帶等部件組成。
生氧罐內裝有超氧化鈉500g,並有散熱片,以散發反應時產生的熱。在葯劑上下各有一金屬絲網及玻璃棉組成的網格,以過濾葯劑粉塵於網格之間。自救器安全使用時間為40分鍾,靜坐待救狀態可維持2.5~3小時。在生氧罐上部,連接氣囊與導氣管。在導氣管的口水降溫盒下裝有排氣閥,用伸縮接頭安插在氣囊中間,但不與氣囊內部相通,而且直接通向外界空氣。排氣閥上有尼龍繩與氣囊硬壁相連接,起動裝置由葯桶、起動葯塊、硫酸瓶、密封墊及瓶上的尼龍繩組成,尼龍繩穿過密封墊後,附在外殼的上蓋上。
2、工作過程
當氣囊充滿氣體時,拉開排氣閥,排出多餘的呼出氣,以保證氣囊在常壓力下工作,並減少二氧化碳和水進入生氧罐,從而調節生氧速度,延長使用時間。當佩戴時感到生氧不足,可採用快速起動裝置,拉尼龍繩,使硫酸與起動葯塊起化學反應而立即生氧,以彌補開始佩戴口罩時生氧不足的狀態。
二、 礦用一氧化碳過濾式自救器
1、 機構
由濾毒罐和口具等部件構成。其性能應符合GB8159-87《礦用一氧化碳過濾式自救器》的規定。
2、性能要求
(1)防一氧化碳性能
當按GB8160-87《礦用一氧化碳過濾式自救器試驗方法》試驗時,吸入空氣的一氧化碳透過質量分數不超過5×10-4,一氧化碳透過累積量不超過380mL。
(2)吸氣溫度
試驗空氣中的一氧化碳濃度達到1.0%時,吸入空氣的最高溫度不超過65℃,試驗空氣中的一氧化碳達到1.5%時,吸入空氣的溫度不超過95℃。
(3)呼吸阻力
在防一氧化碳性能試驗後,呼吸阻力檢驗應符合有關要求。
(4)濾煙能力
帶有濾煙裝置的自救器,按GB8160-87方法試驗時,其煙霧透過率應不大於40%。
(5) 外殼氣密性
在13.34kPa壓力不得漏氣。
(6) 防水透濕性能
按GB18160-87試驗,產品增重不得超過5%。
(7) 過濾器的氣密性
在980Pa在力下不得漏氣。
(8) 呼氣閥氣密性
在1.47kPa負壓下恢復到常壓的時間應不小於15s。
(9) 視野
下方視野應大於40(。
(10) 耐撞性能
按GB8560-87的規定試驗後,防一氧化碳性能、吸氣溫度、呼吸阻力外殼氣密性、防水透濕性、過濾器氣密性和呼氣閥氣密性等,應該符合標准要求。
(11)外殼上應有管理排架,腰帶環或其他背具及封印裝置,開啟應深紅色標志。
(12)產品開啟,佩戴應方便、封印裝置開啟力應為39~118N。
(13)口具應採用無毒無異味的橡膠材料製造,含口片形狀尺寸應與口形相適宜,並具有良好的彈性。
(14)頭帶的松緊適宜,使其適用於不同的頭形,在逃生或劇烈活動時,口具不應從口中脫出。
(15)鼻夾彈力應適宜,保證夾緊鼻孔不能通氣,在布置鼻夾時應能使佩戴者在含入口具時注意到夾上鼻夾。(16) 過濾器取出力
取出力應不大於98N。當過濾器夾緊在外殼內不取出時仍可供呼吸使用,其流量為30L/分鍾時,吸氣阻力不得超過392Pa。
(17)過濾器應設有熱交換的隔熱墊。當空氣中一氧化碳濃度達1.5%出現高溫時,不應燙傷佩戴者。
(18)過濾器設有口水擋板,以防唾液迴流。
(19)過濾器應設有濾塵層,空氣的葯劑中的粉塵不應進入口具內。
(20)過濾器的吸氣閥(帶有吸氣閥的自救器)應靈敏可靠。
(21)材料要求,呼吸系統所用材料應能耐一氧化碳1.5%濃度時的高溫,不得分解出有害氣體;產品外殼如系輕合金製成時,應符合「爆炸性環境用防爆電氣設備通用要求」的規定,使用非金屬外殼時,表面的絕緣電阻不得超過1000M(。
(22)外殼和緊固體必須有良好的耐老化、耐熱和耐寒等性能。
❽ 自救器的分類
自救器按其作用原理可分為過濾式和隔離式兩種。隔離式自救器又分為化學氧和壓縮氧自救器兩種。 結構
由生氧罐、氣囊、導氣管、口具、背腰帶等部件組成。
生氧罐內裝有超氧化鈉或超氧化鉀,並有散熱片,以散發反應時產生的熱。在葯劑上下各有一金屬絲網及玻璃棉組成的網格,以過濾葯劑粉塵於網格之間。45分鍾型自救器中等勞動強度(步行)安全使用時間為40分鍾,靜坐待救狀態可維持2.5~3小時。在生氧罐上部,連接氣囊與導氣管。在導氣管的口水降溫盒下裝有排氣閥,用伸縮接頭安插在氣囊中間,但不與氣囊內部相通,而且直接通向外界空氣。排氣閥上有尼龍繩與氣囊硬壁相連接,起動裝置由葯桶、起動葯塊、硫酸瓶、密封墊及瓶上的尼龍繩組成,尼龍繩穿過密封墊後,附在外殼的上蓋上。
工作過程
當氣囊充滿氣體時,拉開排氣閥,排出多餘的呼出氣,以保證氣囊在常壓力下工作,並減少二氧化碳和水進入生氧罐,從而調節生氧速度,延長使用時間。當佩戴時感到生氧不足,可採用快速起動裝置,拉尼龍繩,使硫酸與起動葯塊起化學反應而立即生氧,以彌補開始佩戴口罩時生氧不足的狀態。
注意事項
1、佩戴自救器撤離災區時要注意口具和鼻夾一定要咬緊夾好,絕不能中途取下口具和鼻夾。
2、生氧劑產生的氧氣要比環境空氣溫度乾熱,但對人體無害。
3、佩戴時不要壓迫氣囊,以防損壞漏氣。
4、佩帶自救器要求操作準確迅速,使用者必須經過預先訓練,並經考試合格方可配備。
使用維護
1、自救器必須隨身攜帶,應盡量避免碰撞。嚴禁將自救器當坐墊使用。
2、自救器不使用時嚴禁隨意打開。
3、在攜帶自救器前,應檢查外觀有無損壞和碰撞凹痕,若發現不正常現象,應及時送交有關部門檢查。
4、自救器只能佩戴使用一次,使用過的自救器已經報廢,不得再次使用。
5、自救器應定期檢查氣密性是否良好。氣密不良的自救器嚴禁使用。根據《煤礦自救器使用管理辦法》規定,將被測自救器放入氣密檢查儀(見圖2)腔體內(注意腔體內剩餘空間若過大,應適當填加實體充填物),扣合封壓蓋,使壓力達到(5~6)kPa,15秒時間內壓力下降值不超過300Pa為合格。隨身攜帶的自救器一般1~2個月檢查1次,受到劇烈撞擊有漏氣可能的自救器應隨時進行檢查。殼體發熱屬於正常現象.在使用過程中禁止摘下口具說話.防碰撞,不能當坐墊使用.個人懸掛和距離不能超過個人3米遠. 壓縮氧自救器又叫隔絕式壓縮氧自救器,是以高壓壓縮氧氣作為氧氣源的可重復使用的自救逃生器材,主要在煤礦或普通大氣壓的作業環境中發生有毒有害氣體突出及缺氧窒息性災害時使用。人體呼吸系統內部與外界隔絕,供遇險人員快速自救逃生時使用。具有重量輕、體積小、呼吸舒適和攜帶方便等特點。根據防護時間有15、30、45、60、120min幾種規格。
原理
定量供氧:逆時針轉動開關手輪,高壓氧氣從氧氣瓶流到減壓器內,減壓後自動輸出1.2L/min的氧氣進入氣囊。手動補氣供氧:用手指按補氣壓板,氧氣以60L/min進入氣囊,手指離開補氣壓板,供氧停止。自動補氣供氧:當呼吸系統為負壓時,補氣壓板向內收縮,壓迫補氣桿打開供氧機構,氧氣以60L/min進入氣囊,當氣囊迅速鼓起,補氣壓板離開補氣桿,補氣停止。吸氣時氧氣從氣囊、呼吸閥、口具進入人體。呼氣時氣體經過呼吸閥、呼氣軟管進入清凈罐,人體呼出的CO2被清凈罐內裝的吸收劑吸收,餘下的氧氣進入氣囊與減壓器輸出的氧氣混合。如此反復完成人的呼吸循環。 機構
由濾毒罐和口具等部件構成。其性能應符合GB8159-87《礦用一氧化碳過濾式自救器》的規定。
性能要求
(1)防一氧化碳性能
當按GB8160-87《礦用一氧化碳過濾式自救器試驗方法》試驗時,吸入空氣的一氧化碳透過質量分數不超過5×10-4,一氧化碳透過累積量不超過380mL。
(2)吸氣溫度
試驗空氣中的一氧化碳濃度達到1.0%時,吸入空氣的最高溫度不超過65℃,試驗空氣中的一氧化碳達到1.5%時,吸入空氣的溫度不超過95℃。
(3)呼吸阻力
在防一氧化碳性能試驗後,呼吸阻力檢驗應符合有關要求。
(4)濾煙能力
帶有濾煙裝置的自救器,按GB8160-87方法試驗時,其煙霧透過率應不大於40%。
(5) 外殼氣密性
在13.34kPa壓力不得漏氣。
(6) 防水透濕性能
按GB18160-87試驗,產品增重不得超過5%。
(7) 過濾器的氣密性
在980Pa在力下不得漏氣。
(8) 呼氣閥氣密性
在1.47kPa負壓下恢復到常壓的時間應不小於15s。
(9) 視野
下方視野應大於40(。
(10) 耐撞性能
按GB8560-87的規定試驗後,防一氧化碳性能、吸氣溫度、呼吸阻力外殼氣密性、防水透濕性、過濾器氣密性和呼氣閥氣密性等,應該符合標准要求。
(11)外殼上應有管理排架,腰帶環或其他背具及封印裝置,開啟應深紅色標志。
(12)產品開啟,佩戴應方便、封印裝置開啟力應為39~118N。
(13)口具應採用無毒無異味的橡膠材料製造,含口片形狀尺寸應與口形相適宜,並具有良好的彈性。
(14)頭帶的松緊適宜,使其適用於不同的頭形,在逃生或劇烈活動時,口具不應從口中脫出。
(15)鼻夾彈力應適宜,保證夾緊鼻孔不能通氣,在布置鼻夾時應能使佩戴者在含入口具時注意到夾上鼻夾。(16) 過濾器取出力
取出力應不大於98N。當過濾器夾緊在外殼內不取出時仍可供呼吸使用,其流量為30L/分鍾時,吸氣阻力不得超過392Pa。
(17)過濾器應設有熱交換的隔熱墊。當空氣中一氧化碳濃度達1.5%出現高溫時,不應燙傷佩戴者。
(18)過濾器設有口水擋板,以防唾液迴流。
(19)過濾器應設有濾塵層,空氣的葯劑中的粉塵不應進入口具內。
(20)過濾器的吸氣閥(帶有吸氣閥的自救器)應靈敏可靠。
(21)材料要求,呼吸系統所用材料應能耐一氧化碳1.5%濃度時的高溫,不得分解出有害氣體;產品外殼如系輕合金製成時,應符合「爆炸性環境用防爆電氣設備通用要求」的規定,使用非金屬外殼時,表面的絕緣電阻不得超過1000M(。
(22)外殼和緊固體必須有良好的耐老化、耐熱和耐寒等性能。
停用規定
《禁止井工煤礦使用的設備及工藝目錄(第一批)》中規定過濾式自救器全部停用,自2012年1月1日起實施。
❾ 隔絕式壓縮氧自救器,隔絕式化學氧自救器用途使用環境條件,使用注意事項
隔絕式壓縮氧自救器主要用途及適用范圍:
ZYX45隔絕式壓縮氧自救器主要用於煤礦井下或環境空氣發生有毒氣體污染及缺氧窒息性災害時,現場人員迅速佩戴,保護佩戴人員正常呼吸訊速逃離災區實現自救。
本自救器主要適用於下述場合:
1)可供煤礦井下作業人員在發生瓦斯突出、爆炸、井下環境空氣被有害氣體污染等災害性事故時,以及救護人員在呼吸器發生故障時迅速撤離災區使用。
2)可供化工部門在對設備進行簡單維護以及有毒有害氣體逸出時使用。
3)可供石油開采作業時,天然氣及其它有毒氣體大量突出時使用。
4)可裝備在現代化高層建築中,當發生災害性火災、二氧化碳嚴重污染環境時,供遇難人員佩戴逃生和待救時使用。
5)也可供其它部門在有毒有害氣體或缺氧環境中使用。
產品適用環境:
——大氣壓力:70~125KPa;
——相對濕度:(0~98)%(25℃)
——使用溫度:(-10℃~+40)℃。
隔絕式壓縮氧自救器使用中的注意事項:
1、在使用過程中要養成經常觀察壓力表的習慣,以掌握耗氧情況及撤離災區的時間。選擇到達新鮮風流最近路線。
2、嚴禁無故開啟,磕碰及坐壓自救器。
3、使用時保持沉著,在呼氣和吸氣時都要慢而深(即深呼吸)。口與自救器的距離不能過近,以免氣囊內的呼氣軟管打折,呼氣阻力增加。使自救器處在最佳狀態。在使用後期,清潔罐的溫度略有上升是正常的,不必緊張。
4、使用中應特別注意防止利器刺傷、劃傷氣囊。
5、在未到達安全地點時,嚴禁拿出口具說話,以免吸入有害氣體,造成安全事故。
6、在未到達安全地點時不要摘下自救器。
7、在低溫和高溫下使用自救器應遵守有關規定。
隔絕式化學氧自救器用途
隔絕式化學氧自救器是人體呼吸系統保護裝置,主要用於煤礦井下開采作業中,當礦井內遇有災害事故,造成環境中缺氧或出現高濃度有毒有害氣體危及生命安全時礦工可及時佩戴本自救器,實現呼吸系統的保護,並從災區撤離脫險。
使用環境:
(1)不受使用環境中窒息性氣體和氧的濃度的限制;
(2)使用環境溫度0~40℃;
隔絕式化學氧自救器的注意事項:
1、佩戴自救器撤離災區時要注意口具和鼻夾一定要咬緊夾好,絕不能中途取下口具和鼻夾。
2、生氧劑產生的氧氣要比環境空氣溫度乾熱,但對人體無害。
3、佩戴時不要壓迫氣囊,以防損壞漏氣。
4、佩帶自救器要求操作準確迅速,使用者必須經過預先訓練,並經考試合格方可配備。
隔絕式化學氧自救器的使用維護:
1、自救器必須隨身攜帶,應盡量避免碰撞。嚴禁將自救器當坐墊使用。
2、自救器不使用時嚴禁隨意打開。
3、在攜帶自救器前,應檢查外觀有無損壞和碰撞凹痕,若發現不正常現象,應及時送交有關部門檢查。
4、自救器只能佩戴使用一次,使用過的自救器已經報廢,不得再次使用。
5、自救器應定期檢查氣密性是否良好。氣密不良的自救器嚴禁使用。根據《煤礦自救器使用管理辦法》規定,將被測自救器放入氣密檢查儀腔體內(注意腔體內剩餘空間若過大,應適當填加實體充填物),扣合封壓蓋,使壓力達到(5~6)kPa,15秒時間內壓力下降值不超過300Pa為合格。隨身攜帶的自救器一般1~2個月檢查1次,受到劇烈撞擊有漏氣可能的自救器應隨時進行檢查。zmjt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