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怎麼做簡單好看的中國結
1.准備深紅色中國結線1根,陶瓷花1個,藏銀圓珠1顆,木珠1顆。取1段深紅色線穿入1顆木珠後對折,再取1段線如圖壓過對折線。橫線以中間3條線為軸向下纏繞3行豎線。
2、編結至合適長度,剪掉多餘的線,將線頭略燒後捏緊,首尾連接。掛上1個陶瓷花,完成。
第二種:
1.准備紅色玉線1根,國柱形瓷珠、黃玉石珠各1顆。取1段紅線對折。取1段玉線壓過對折的玉線,左線挑中間兩線壓右線,右線壓中間兩線,從左圈穿出。
2、拉緊左、右兩線。右線挑中間兩線壓左線,左線壓中間兩線,從右圈穿出。拉緊線,重復步驟3~5,連續編結至合適長度。
3、4條線合並,穿入1顆圓柱形瓷珠,再連續編結。連續編結至合適長度,剪掉左、右多餘的線,將線頭略燒後捏緊。中間兩線合並穿入1顆橙玉石珠,打結綁緊,剪掉余線,首尾連接,完成。
B. 如何編中國結呢
導語:說到中國結,大家可能再熟悉不過了,尤其是在過年過節的時候,中國結隨處可見,可以增添節日的氣氛,而且中國結還是我國的一個象徵,紅色象徵喜慶,也是代表中國的顏色。可是很多小夥伴都認為中國結看起來非常復雜,不知道如何編中國結,其實中國結的編制方法並沒有想像中的復雜哦!接下來小編會為大家帶來詳細的編中國結的方法,大家可以學習一下哦!
一、畫草圖
標明線路的走向。
二、做胎具
胎具就是在一塊長寬均20厘米的木板上釘32個定位釘,然後用線在釘上繞線形成模板的器具。
三、編「唐服扣」
唐服扣顧名思義就是我們常見的唐服上的扣子,也叫「疙瘩扣」,編疙瘩扣的方法解析為:
1、要先用繩子挽出一個「豬頭捆」,然後再用繩子的一端繞出一個環套,叫做「籃子系」。
2、把兩個繩頭繞過籃子的提手,按照逆時針,到中心位置的時候按從上向下的方向穿出。
3、把編好的唐服扣整理好松緊度。
四、編「中國結」
1、首先是繞,要把編好的唐服扣掛在胎具上最高處的釘子上,把唐服扣右邊的一根繩子繞過定位釘,然後就可以在胎具上形成縱向走線,所謂縱向走線就是把胎具按照逆時針轉動45度,那麼橫向就為行,縱向就為列。
2、然後就是要包,要把剛剛的那根繩子繼續繞過定位釘並且包住橫向的走線。
3、之後,要用唐服扣左邊的繩子從縱向線的夾層中穿過,再一次繞過定位釘,再原路返回。
4、這時候還是要用剛剛的那根繩子,按照剛才的順序和走向繼續編。
5、中國結大致編好後,就是要調整線繩的松緊。
五、再編一個「唐服扣」
剛剛的全部編好後,一個成型的中國結就差不多完成了,最後要再加上一個蝴蝶結和穗頭,會顯得比較喜慶和細致,最後以一個唐服扣作為結束,有始有終,會使中國結看起來更加美觀協調哦。
以上就是小編為大家介紹的有關編制中國結的具體方法,如果感興趣的小夥伴可以細心研究哦,還可以自己添一些獨特的細節上去,會使你的中國結更加與眾不同。不過如果是剛開始學習中國結,那麼就從最簡單的入手,這樣更好入門,也可以使基礎更加牢靠,最後熟練了再去編比較復雜的中國結。編中國結不僅可以作為裝飾,在編的過程中還可以鍛煉你的手腦靈活度哦,並且最後當你完成一個中國結的時候會感到無比喜悅呢!希望小編給大家介紹的方法能夠對您有所幫助哦!
C. 如何編中國結步驟盤點
中國結是一種文化,是一種情懷。在過年的時候,我們幾乎能在大街和超市內看到中國結。中國結是一種延綿了數千年的古文化,它象徵著一個民族的興旺。中國結同時也是一門手藝,這門手藝隨著時代的進步逐漸的沒落。現在會製作中國結的人越來越少,中國結的做法是非常的錯綜復雜的,但是也是有一定的規律的。下面我們來看看中國結怎麼編。
一、原材料
我們要准備的原材料是中國結的紅色粗線,一般來說,看你想要編制多大的中國結,1、2、3號玉線是最粗最大的,這種玉線用於編制很大的中國結。剛開始學做中國結最好使用四號玉線,四號玉線相對來說是比較適中的,不會太粗也不會太細,適合新手練習。
二、編中國結的方法和步驟
1、取一段玉線,長度要夠,中國結一般需要的玉線長度是100厘米。根據不同的粗細和中國結的回數來決定線的長度。我們做一個簡單的四回中國結。將玉線對折,打一個吉祥結或者蛇結,將玉線分為兩股。在針板上排16支針,以一上一下的方式將線纏繞在針上。
2、接下來我們的線就是在針的左右兩端垂下來的,現在將右邊的線從上至下的穿過玉線,形狀是包裹形的,直接從上面壓下去,從底下拉出來,這個步驟不需要進行任何的壓挑,每一個回結都這樣拉出來就可以了。
3、接下來,左邊的先開始從左往右,一上一下的方式進行穿過所有的線。穿過了之後線就會出現在右邊,拿著右邊的線開始以一壓三挑的方式從右邊穿出。四回盤長結一共需要來回壓挑四個回合。拉出來之後將所有的針都取走,開始將中國結的形狀抽出來。
4、在這個抽形狀的過程中需要格外的小心。如果形狀沒有抽好,那麼就白做了。抽形狀的時候要注意將那些耳翼拉出來,要對稱。抽好之後就完成了一個四回盤長結。
編中國結的方法小編已經為大家介紹完了,大家看完小編的教程之後知道怎麼編中國結了嗎?中國結除了四回盤長結還有很多種,最多的有幾十回的,那種是非常大的中國結。中國結除了這些回形的還有一些長方形和心形的,中國結的形狀變化萬千,是一門很深的學問。大家在學習中國結的時候需要有耐心,因為剛開始學習的時候是非常的難的,要自己找規律。
D. 中國結怎麼編
一、先捏住繩子中間位置,然後排成十字形,如圖所示:
E. 如何自製中國結
中國結是一種中國特有的手工編織工藝品,我們經常見到的中國結通常用紅繩編織。其實中國結有多種編織方法,其中有:雙錢結、紐扣結、琵琶結、團錦結、十字結、吉祥結、萬字結、盤長結、藻井結、雙聯結、錦囊結等多種結式。
今天我們來一起學中國吉祥結的編織,編法很簡單,很容易上手,下面我們一起開始吧!
製作步驟:
一、將繩子按下圖擺放
F. 中國結怎麼做
中國結的編制,大致分為基本結、變化結及組合結三大類,其編結技術,除需熟練各種基本結的編結技巧外,均具共通的編結原理,並可歸納為基本 各式各樣的中國結
技法與組合技法。基本技法乃是以單線條、雙線條或多線條來編結,運用線頭並行或線頭分離的變化,做出多彩多姿的結或結組;而組合技法是利用線頭延展、耳翼延展及耳翼勾連的方法,靈活的將各種結組合起來,完成一組組變化萬千的結飾。 學習中國結藝的最後階段是自行設計作品階段。設計一組美觀大方的結飾時,最重要的是先確定其用途和功能,再決定其大小和形狀,同時考慮顏色的搭配和配飾的適當運用。飾品的應用講究細膩精緻、古樸優雅的風格。只要將飾口隨心所欲地和結組靈活運用,把自己的藝術美感和濃濃情思融注其中,便能充分表現出中國傳統藝術之美。
編輯本段中國結編織步驟
結形、顏色與飾物要搭配得當,大小相宜。 線的兩端可繞膠帶或使它硬直,開始時與線的間隔可留寬些。 線路較復雜時,可用珠針固定,鉤針、鑷子可輔助抽拉。 認清線路位置,如有錯誤,應立即調整。 靈活運用中國結式的意義及典故,配加小配飾。抽形 先將結心拉緊,以防變形;再調整耳翼大小、形狀。 用鉤針或鑷子調整線路,注意結形美觀、搭配。 認清方向先抽哪個線頭和保留幾個結耳。修整 以顏色相同的細線,將易鬆散部位縫牢。 鑲上相配的小珠子,以增添結飾的美觀。 可以在結的尾端,編一個簡單的小結,也可穿上珠子或飾物。 線頭的處理要隱蔽,以免破壞美感。
編輯本段編、抽、修
編
根據結式和配飾,選定質地與色彩適宜的線以後,就可 以開始編了。初學者不易把握編每一種結大約需要多長 的線,就不妨截取一段較長的線來編。 團錦結的編織步驟
如果結式要配個飾物作墜子,開始編時就要先把飾物穿 在線的正中央,然後依照圖解的步驟,按部就班地去編 。 線路較為復雜的結式,常令初學者眼花繚亂,可以借重 圖釘,逐步把線固定在硬紙盒上慢慢編盒子顏色宜淺才 不費眼力。編時一面要注意線路走向,辨清線與線的關 系,一面要留意線的紋路是否平整,盡量不要扭折。線 與線之間的空間不妨留得寬一點,線路穿越會比較容易 。 編到後來,線條太密時,可以借用粗鉤針或鑷子幫住線 頭穿越,鉤針不可太尖銳,以免把線鉤傷,產生「起毛 」或「出絮」的現象,影響整個結的美觀。
抽
編的步驟完成之後,要將結子抽緊定形,這是整個編結 過程中最重要也最困難的步驟。 抽時不可操之過急,先認清要抽的那幾根線,然後同時 均勻施力,慢慢抽緊,並且隨時注意編線有沒有發生扭 折的現象。先把結的主體抽緊之後,再開始調整它的耳 翼, (葉瓣或花瓣) 的長短,自結的起端開始把多餘的 線向線頭的方向依次推移集中。 在此操作之中,絕對不能讓結的主體鬆散,而且若遇線 段扭折,要一邊抽,一邊用拇指與食指轉動線段,或者 借用鑷子施力,使之平展過來。 往往由於抽的方法不同,可得不同形狀的結子; 這項技 術的好壞,也會直接影響到結子外觀之美醜。所以在抽 的時後,一定要拿出耐性,小心從事。 編好以後便可以把圖釘全部拿掉,開始進行抽的步驟。 抽的時後要先抽結的主體,同時不要操之過急,先得要 認清要抽的是那些根線,然後再左右或上下同時均勻施 力,慢慢抽緊。 主體抽緊之後便不會鬆散了,這時可以把結子放在手中 ,開使逐個抽緊耳翼。抽時要把耳翼上過長的線段自然 的起端向線頭方向依次慢慢集中,同時注意調整扭曲的 線紋。 進行抽結的時後,可以借用鑷子或鉤針把線往線頭方向 抽拉。如果在線路復雜的地方,線紋有鈕折不平整的現 象,也可以用鑷子或鉤針慢慢把線紋挑轉,調至平整為 止。 也可以一邊抽一邊用拇指和食指捏住線紋紐曲的線段, 慢慢調整得平正。此外也要留意整個結形是否齊整、美 觀,每個耳翼的長短、形狀是否拉至恰到好處。 在編結的過承中,抽是最重 要的一個步驟,如果技法得 當,可以使結子挺整美觀。 而利用不同的抽法也可以得 到不同的結形,此中變化, 相當巧妙。
修
結形調整得完全滿意之後,為了使之保持盡善盡美的狀 態,有些容易鬆散之處,或垂掛飾物的著力處,最好選 擇與結子同色的細線,很技巧的縫上幾針,結子就不會 變形了。通常結子的上下兩頭是吃力之處,得用針線固 定。縫時針腳要注意藏好,不要露出痕跡。 結式固定之後,可以在適當的地方縫鑲上顏色相配的珠 子,以增華美。珠孔夠大的珠子,可以在編的時後就穿 在線上編進結中。通常珠孔都比線小,所以只好在結式 固定以後再縫上去。 接下來就可以再打一個簡單的小結,或穿上大珠子等飾 物來收束整個結子。此處選用的飾物也要注意顏色、形 狀和大小等能否與結的主體搭配得當。 線頭的處理方法很多,可以打個簡單的小結,可以把現 頭藏在結子裡面,也可以使用金銀細線把線頭纏繞起來 ,這樣線頭就不會起毛了。 總之,結在編好、抽好之後,修的工夫還是不能馬虎, 在這種地方就能見出力求完美的工藝精神。 結形調整好之後,可用顏色相同的細線,很技巧的把結 子容易鬆散或垂掛飾物著力的地方,稍縫幾針,把結固 定,以免變形。通常結子的上下兩端為吃力處,最需要 固定。縫時注意不要露出痕跡。 在結子的耳翼或在適當的地方,可縫鑲上顏色相配的珠 子,以增華美。珠孔夠大的珠子,可以在編的時後就穿 在線上編進結中。用針鑲縫可以選擇最恰當的部位。 要收束結子的時候,可以在結的尾端再打上一個簡單的 小結,也可以在這里穿上一個大珠子或其他飾物,必須 注意其顏色、形狀與大小是否能與結的本體相配。 最後要處理線頭,不要讓散亂的線頭破壞美觀的結體。 處理的方法很多,可以打簡單的小結或把線頭藏在結 子裡面,也可以使用金銀細線把線頭纏繞起來,纏繞時 最好每纏數圈即縫一下,以免鬆散。 因為結子是種精緻的飾物, 所以像線頭之類的小地方以 不能疏忽,得要細心的處理 、修整。 此外,要使結藝更上層樓, 審美的修養是必不可少的, 選材、配色、結式設計飾物 之搭配都需要敏悟靈通的審 美能力。
G. 中國結用紙怎麼折
一個漂亮的紙制「中國結」,它簡單易學,又可以當掛飾點綴你的房間和客廳。
(7)怎麼折中國結最簡單的方法擴展閱讀:
中國結的基本結法有十多種,其名稱是根據繩結的形狀、用途、或者原始的出處和意義來命名的。
1、雙錢結:形狀像兩個中國古銅錢半疊的式樣,故名。
2、紐扣結:常用以扣緊衣服,因其功能而命名。
3、琵琶結:此結是以雙線紐扣結演變而來,用以做唐裝和旗袍的裝飾紐扣。
4、團錦結:外型類似花形,故名。團錦結結形圓滿,變化多端,類似花形,結體雖小但美麗且不易鬆散,常鑲嵌珠石,非常美麗。
5、十字結:結之兩面,一為口字,一為十字,名為十字結。
6、吉祥結:吉祥結為十字結之延伸,亦是古老裝飾結之一,有吉利祥瑞之意。編法簡易,結形美觀,而且變化多端,應用很廣,單獨使用時,若懸掛重物,結形容易變形,可加定形膠固定。
7、萬字結:其結體的線條走向像佛門的標志,故名。
8、盤長結:中國結的一種。象徵心物合一、無始無終、永恆不滅的最高境界,代表著大道的吉祥,因此受到人們極度重視。盤長是象徵回環貫徹,是萬物的本源,是最重要的基本結之一,經常是許多變化結的主結,也因為中國結具有緊密對稱的特性,所以在感觀視覺上容易被一般人所喜愛。
9、藻井結:結構緊湊,華麗,形如古時的天井而得此名。井與錦同音亦稱藻井。
10、平結:平結是以一線或一物為軸,將另一線的兩端繞軸穿梭而成,平結用途很廣,可用來連接粗細相同的線繩,也可編制手鐲,掛鏈等飾物。
11、雙聯結:「聯」,有連合、接續不斷之意。本結是以兩個單結相套鏈而成,取其牢固、不易鬆散,故名「雙聯結」。
12、酢漿草結:又名「中國式蝴蝶結」,其三個外耳就像是酢漿草的葉片,因而得名。酢漿草是愛爾蘭的國花,結形美觀,寓意吉祥如意。
13、蝴蝶結:蝴蝶編成的結式與蝙蝠形狀類似,南方方言中蝴與福同音,如以蝴蝶配上銅錢即稱福在眼前,若編上五雙蝴蝶可寓意五福臨門。
資料來源:網路:中國結
H. 如何編中國結 一步一步
中國結編織方法如下:
工具材料:紅色繩子
操作方法:
01取一條紅色繩子,最好是比較硬一點的繩子。
02將繩子對折,然後像下圖所示的擺放。
03將上邊的頭折下來,如圖所示。一定要像圖中黃色區域那樣折,有一個圈才行,而不是直接折下來。
04再將右邊頭折過來,如下圖所示。
05再將下邊的兩條尾巴折上去。
06再將左邊的頭折過來,從下圖所示的地方穿過去。
07將三個頭拉緊。將尾巴轉到下方,繼續按照第一次折的方法折一遍。
08翻過開,拉緊三個頭和尾巴,調整好松緊,將四個半圓拉出來,擺正。簡單的中國結就做好了。特別提示繩子不能太軟,顏色要單一,否則看不出紋理松緊要調整好。
I. 怎麼編簡易中國結
下面小編教大家編幾種簡單常見的中國結,希望對讀者有所幫助。
方法
1
雙聯結。"聯",有連、合、持續不斷之意。本結即是以兩個單結相套連而成,故名"雙聯"。聯與連同間,在中國吉祥語中,可以隱喻為連中三元、連年有餘、連科及第等。 雙聯結是屬於較實用的結,因為它的結形小巧,且最大的特點是不易鬆散,因此,常被用於編制結飾的開端或結尾,有時用來編項鏈或腰帶中間的裝飾結,也別有一番風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