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解決方法 > 農村人的問題和解決方法

農村人的問題和解決方法

發布時間:2022-06-13 07:56:21

A. 農村老年人佔1.3億,農村老人的養老問題應該怎麼解決

現在隨著社會經濟的不斷發展,社會上的工作機會越來越多,很多農村的年輕人,都走出了家鄉,到城市裡面去打工,因為在城市裡面機會也多,而且工資還高,可以通過自己的努力讓自己的家人過上更好的生活,所以在這種情況之下,農村的老年人就越來越多,因為他們已經年老,沒有足夠的精力再去外打工以及陪同孩子,據調查,農村老年人佔1.3億,農村老人的養老問題應該怎麼解決呢?下面我們可以來具體說一下。

B. 如何解決農村人地矛盾的問題

人口在不斷地增長,矛盾不可避免。沒有任何辦法,只能大家互相理解,懂得謙讓!

C. 感覺農村老人養老越來越困難,該如何解決農村老人養老的問題

農村老人可以依靠子女的贍養,畢竟老父母把子女養大了,子女也是要承擔相應的責任的。一般來說,農村老人可能會有2~3個子女,一個子女每個月可以給200塊錢,也夠一個月的花費了。在過生日或者節日的時候,子女還會給老人額外的紅包,也會讓老人存下一些錢。大部分農村老人還會養一些雞、種一些菜,這樣雞蛋和青菜都不需要購買了。如果身體還行的話,還可以種一兩畝田地,糧食也不需要買了。

從上面可以看出養老也不是那麼的難,還是有一些出路的。如果沒有子女也沒有努力掙錢,就可以申請獲得國家的補助。

D. 中國農村面臨什麼問題,如何解決

食物供給的數量與質量安全、農民工市民化、農村土地是最需要迫切解決好的問題。

1、應實行「口糧安全戰略」,而不是「泛糧食安全戰略」。

未來我國應該重新調整糧食安全戰略,重點對從事「主糧安全」的農民與耕地進行保護,加大對小麥、大米生產的補貼,提高收購價格,提升糧食安全保護的精度與准確性。

為了保證質量安全,我國的農產品供應鏈應該重塑,應該加強綜合協調聯動,落實從田頭到餐桌的全程監管責任,健全農產品質量安全和食品安全追溯體系。

強化農業生產過程環境監測,嚴格農業投入品生產經營使用管理,積極開展農業面源污染和畜禽養殖污染防治。 健全基層食品安全工作體系,加大監管機構建設投入,全面提升監管能力和水平。

2、農民工市民化,建設用地指標是個好工具。

其實建設用地指標是一個好工具。因為要想解決新移民的定居,必須要佔有耕地。目前土地管理部門一直在執行「占補平衡」政策,其實這個政策也可以移植到吸收外省份新移民政策上。

所以可以通過增加建設用地指標來激勵那些勞動力流入多的地區解決外來移民市民化問題,至少具體的數量可以根據各地的實際情況,由中央土地管理部門統一制定。建設用地指標增加,地方財力也相應增加,新移民進城的社保、住房也因此有了保障。

當然,進城農民的住房、子女教育、社保以及他們在農村的宅基地與承包地如何處置等問題,都需要精心謀劃。

3、改革農村土地制度,讓農地成為「不再沉睡的資產」。

目前我國實行的是城鄉隔離的兩套土地管理制度,城鎮化的土地必須被征走,政府壟斷了土地的一級開發,農民被排斥在土地增值收益之外。

未來應該打破目前的壟斷征地政策,實現農村、城市土地「同地、同權、同利」,建立土地交易機制,使農民分享城市化中的土地增值收益,使進城農民獲得創業資本,只有這樣才能可持續。

(4)農村人的問題和解決方法擴展閱讀:

隨著我國改革開放帶來的經濟發展,大部分的農村青年都遠離家鄉,跟著潮流來到了城市。而這些家庭的孩子無法跟父母在一起生活。要麼與年邁的爺爺奶奶生活,要麼寄居在親戚家。因此就形成了一種特殊的群體——留守兒童。

1,留守兒童心理問題

由於沒有父母的陪伴,留守兒童缺失的情感無人能彌補。缺少傾訴和陪伴,又很少跟外界的人接觸。從而導致一些留守兒童出現內心封閉、行為孤僻等個性特徵,出現不同程度的等心理障礙與性格缺陷。據不完全統計在留守兒童中72.3%的學生都患有不同程度的心理疾病。

2、缺少必要的學習指導

由於父母長期在外地打工,很多留守兒童都是跟爺爺奶奶居住在一起,年老多病。很多時候,孩子都要承擔起家庭的責任,幫忙做飯,照顧弟弟妹妹。加上這些代理監護人文化程度比較低,沒有辦法給予他們必要的學習指導。

3,留守兒童的安全問題

由於父母不在身旁,留守兒童經常會受到同齡人的欺負。在一些偏遠,治安差的小山村,很多女童還常常成為被性侵的對象。

參考資料來源:人民網-我國三農將面臨的三大問題

E. 農村老人贍養問題如何處理有什麼好的辦法

國家政府應該出台相應的補貼政策。

還有一些孩子,因為工作忙,沒有時間照顧父母,會選擇直接把父母送到城市的養老院。而城市裡的所謂養老院,一般收費都比較高,也會增加孩子的經濟壓力。其實家長也能理解現在孩子經濟壓力特別大。年輕人為了緩解壓力,會選擇條件差的養老院,住宿和飲食都很差。如果政府官員能把每個村的老人都放到養老院,交最少的錢,享受到最好的待遇是最好不過的了。因為老年人在農村沒事乾的時候,可以和一些認識的熟人打牌或者下棋,生活會豐富一些。而且國家政府也應該出台相應的補貼政策,讓更多的老年人老了沒有後顧之憂。現在中國面臨人口老齡化的趨勢,因為養老缺口巨大,很多年輕人看到了創業的機遇。所以年輕人也可以在創業的過程中選擇開一家養老院,然後用網路直播做公益,也能賺錢。

F. 解決農村養老問題,我國究竟有哪些舉措

農村養老問題,是一個大家都很關注的問題,其實我國早就有相應的一些舉措了,只是大家可能沒有注意,或者說是要求過高而不滿意而已。那麼在農村養老問題上,我國主要有哪些舉措呢?我認為有下面3個方面的舉措:

上述3項就是目前農村養老的具體舉措,當然目前看數額不是太多,但是隨著經濟的發展,肯定會越來越多的。

大家覺得是這樣的嗎?

G. 如何解決農村人地矛盾的問題

農村人地矛盾,在「增人不增地,減人不減地」的政策框架和惠農力度不斷加大的雙重刺激下,農民爭地要地的願望比任何時候都要強烈。


一、當前農村要地的主要有四類情況:

1、新增人口;

2、過去為了不交農業稅費,主動放棄承包權的;

3、過去為了逃避稅費,採取「口袋戶口」的辦法去外地打工,現在又想把戶口遷回村裡要地的;

4、農村的回遷戶、投親戶、復員軍人、下崗職工等,也回村要求承包地。

二、解決農村人地矛盾的對策建議

土地問題是我國農村的基本問題。農村的人地矛盾,不僅是個敏感的經濟問題,更是個嚴肅的政治問題,關繫到農村的干群關系、經濟發展和社會穩定。當前,這一矛盾已不容迴避,必須堅持原則性和靈活性的統一,合理和合法的統一,維護農民利益和穩定農村大局的統一,創造性地開展工作,爭取把矛盾解決在基層、解決在萌芽狀態。

1、要摸清底子。

這是解決當前農村人地矛盾的基礎工作。要摸清農村幹部群眾的思想底子;摸清人口底子;摸清各村土地承包形式、承包年限、兌現情況的底子;摸清缺地戶數、人數、面積的底子;摸清可以用於調整的土地數量的底子。特別要摸清沒有實行二輪延包的村的情況,承包合同不到戶的情況,實行「兩田制」村的情況,機動地留用特別是超標情況,對外承包土地的面積及回收期限情況等,為解決農村人地矛盾准備第一手資料。

2、要分類指導。

要區分農村人地矛盾的不同類型,剖析矛盾形成的不同原因,靈活採取相應的解決辦法。要把實現「耕者有其田」作為首要目標,致力解決農民的無地少地問題。應本著尊重歷史、兼顧現實的原則,不迴避矛盾,不搞一刀切,站在保護農民利益的立場,想方設法滿足要地農民的要求。

(1)堅持依法原則。在堅持農村土地承包關系長期穩定的前提下,建立明確的農用土地產權制度和調整機制,如承包期內,達到一定年限後發包方可以根據實際情況調整承包地;賦予縣、鄉兩級政府和農村村委會及村集體經濟組織調整土地的行政權力。如可以允許鄉、村組織在徵得2/3以上村民或村民代表同意的前提下,運用行政和法律手段,組織實施土地調整。

(2)堅持優先原則。保證村留機動地優先用於新增人口承包用地。農村集體留用機動地,是兩輪土地承包過程中出現的一種特殊產物。機動地的來源有三塊:一塊是「留的」,在二輪延包時,有些村按比例預留的機動地;一塊是「剩的」,因為稅費高,有些村的部分土地包不出去,由村集體統一經營而形成的機動地;再一塊是「增的」,有些村退果還耕、復墾整理新增加的機動地,留用機動地的原始動機有兩個,一是用於調節新增人口用地;二是用於增加村集體收入。今後,有機動地的村,要把機動地優先用於解決新增人口用地;對機動地已經對外承包的,要做好承包方的工作,盡快退出相應的承包。三要堅持補償原則,對應享有土地承包權而未得到承包地的農民進行補償,補償資金主要由多地農戶分擔。在人多地少的格局下,多地農戶有兩種選擇,一是退出多種的地,二是繼續耕種但必須比照市場租價交付租金。

3、要配套推進。

化解農村人地矛盾,是一個復雜的系統工程,必須多管齊下,整體推進。

(1)加快農村勞動力的轉移。解決農村人多地少的矛盾,根本的出路在於減少農民,使農村富餘勞動力向非農產業和城鎮轉移;

(2)建立土地流轉機制,重點解決「兼業」現象。要積極推進村村聯合、村企聯合,引導龍頭企業和農村合作組織參與農村土地流轉,使土地向捉田能手轉移,向龍頭企業轉移,向農村合作經濟組織轉移,使務工者專心務工,務農者專心務農,經商者專心經商。

(3)健全農村社會保障體系,特別是完善農村養老保險和醫療保險,實現農村保障體系和城市社會保障體系的無縫對接,淡化農民對土地的過分依賴。

(4)強化村級班子建設。解決所有的農村問題,政策和法規固然重要,但基層班子的人格力量和無形的道德約束也不可或缺。要切實提高村兩委班子發展經濟的能力、依法辦事的能力、民主管理的能力、協調矛盾的能力,使其成為解決農村人地矛盾的第一道屏障。

H. 關心農民養老問題的人那麼多,這個問題到底該如何解決

農民為什麼對養老金問題最感興趣?怎麼能讓他們變老呢?每個市民都老了,農民也不例外。工人、公務員、幹部、城市居民不僅有存款,還有不能用的養老金。已經心平氣和,一點也不擔心養老。農民變了。含著辛苦工作了一輩子,但溫飽也混在一起了。身體好,能做體力勞動的時候,即使日子太緊,也能過一會兒。一旦老了,就沒有退休金,沒有存款,心裡沒有底,不踏實。農民最關心養老問題是順理成章的事,是必然的。

農民養老金難,不能指望孩子,孩子有自己的家庭,要養家糊口,壓力也很大。因為父母不忍心給子女帶來壓力,農民關心自己的養老問題,希望政府能出台好政策。農民不擔心養老問題,不期待政府如何養老。我認為以後養老金應該多一些。我70後,我們現在都在支付退休金。也就是說,一年一個人交30O,以後一個月能收到多少,以後養老真的是個問題。我家幾乎都是一個孩子,期待孩子養老,孩子有多大壓力,希望以後政府多交養老金,自己努力賺錢,准備點錢養老。謝謝大家!

I. 當前我國農業農村面臨的主要問題有哪些怎麼解決

1.人口老齡化問題,以前在農村長期長期嚴格執行計劃生育制度,這使人口減少。更嚴重的是,即使現在執行二胎政策也沒有改善這一現象。隨著農村地區和大城市教育水平的提高,越來越多的農村居民不願意生第二個孩子。

J. 農村老人養老過程中,存在哪些問題如何解決

由於計劃生育政策的實施、人口結構老化、社會保障制度滯後等社會歷史原因的影響,邁入老齡化社會的中國農村,正面臨著日益嚴重的 養老問題。針對農村老年人的社會生活狀況,筆者對江蘇省豐縣大沙河鎮楊集村的農戶和老年人進行了問卷調查和訪談。楊集村是江蘇省西北 部的一個行政村,地處蘇、魯、豫、皖四省交界處,全村總人口3 560人,人均耕地約0.04467公頃(0.67畝)。由於這里屬黃泛區沖積平原, 土壤多為砂土,耕地適用於果樹種植,村民的全部農業收入依賴於果樹種植。由於果品收入遠遠高於糧食收入,所以楊集村所在的大沙河鎮成 為了遠近聞名的富裕鄉鎮。

(二)農民老人的生活照顧問題

誰來照顧年邁的農村老年人,在現實中成為了農村養老過程中一個重要話題。農村老年人的贍養問題,並不單純地指在老年人躺在病床上 或不能自理時的照顧,而是包括老年人全部的生活過程。對於老年人來說,衣食住行、精神情感等方面的噓寒問暖勝過錢財物質的供給。

然 而,改革開放後的農村雖然脫離了貧困狀態,但在較多的地方僅僅是達到了溫飽水平。市場經濟沖擊、物價上漲、收入增長緩慢等生產生活的 壓力使每位農村勞動力不得不把時間全用在農活和出門打工上。能夠守望子孫、得到子女們無微不至的照顧成為了農村老人的一個奢望。許多 農村勞動力不得不或經商做生意、或外出打工掙錢,才能支付子女的教育費用、婚嫁費用以及家庭的日常開支。

而農村勞動力外出營生的工 作,如運輸、加工、建築、修理製造等行業,一般都是工作時間比較長,勞動強度比較大,造成與家中老年人的長時間分離。例如,張某YJC —L,男性,47歲,是一個典型的農村勞動力,在山東從事建築行業,每次出去打工3~4個月,每年累計打工時間9個月左右。果樹農忙時回家 料理果樹,果品收獲後為賣得好價錢而親自四處營銷。

因此,無論在外打工還是在家營生,很少有時間陪伴、照顧年邁的父母。妻子YJC— M,48歲,農忙時從事農業生產,農閑時在本地一些加工企業兼職打工賺取一些收入,供養兩個孩子在外住宿上學。一對老人平時自己照顧自 己,除非重病在床,兒女們請假回家或中斷打工來照顧老人,否則,老人也不會同意他們留在家裡照顧自己。

閱讀全文

與農村人的問題和解決方法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有什麼方法糾正nl不分 瀏覽:992
頸部淋巴瘤治療方法 瀏覽:301
寶寶思維訓練方法 瀏覽:965
第四單元數學比較大小的解決方法 瀏覽:776
高中物理解題方法與技巧典例分析有解析嗎 瀏覽:966
真假錢的辨別方法視頻 瀏覽:494
朗逸空調清洗方法視頻 瀏覽:266
屋頂坡度的形成方法有哪些 瀏覽:540
有什麼可以減雙下巴的方法 瀏覽:327
氣動減震器漏氣檢測方法 瀏覽:907
登山杖使用方法圖 瀏覽:730
皮膚發黑快速恢復方法 瀏覽:237
用什麼方法解題最好 瀏覽:965
登錄微信的第二種方法該如何操作 瀏覽:999
解方程方法與步驟四年級 瀏覽:764
觸寶撥號鍵在哪裡設置方法 瀏覽:637
買手套掌圍測量方法 瀏覽:810
接發球的技巧和訓練方法 瀏覽:150
感冒了最有效的治療方法 瀏覽:641
什麼方法祛斑效果又快又好 瀏覽:6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