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解決方法 > 復甦球囊檢測方法

復甦球囊檢測方法

發布時間:2022-06-12 22:40:04

Ⅰ 2011 心肺復甦的操作流程

1.判斷意識:

雙手拍打患者雙肩並呼叫病人,觀察有無反應。

2.呼救幫助:

立即呼叫其他醫務人員幫助搶救,並攜帶除顫儀。

3.判斷心跳、呼吸:

掀開棉被,解開外衣,觸摸頸動脈,同時觀察胸廓起伏,判斷心跳、呼吸情況。如心跳、呼吸停止,立即行心肺復甦,並記錄搶救開始時間。

4. 胸外按壓(C):

(1) 准備:挪開床頭桌,迅速使病人去枕平卧,胸部下墊按壓板,墊腳凳。

(2) 胸外按壓30次(17秒完成)。

A. 部位:兩乳頭連線的中點或劍突上兩橫指。

B. 手法:採用雙手疊扣法,腕肘關節伸直,利用身體重力,垂直向下用力按壓。

C. 深度:胸骨下陷≥5cm。

D. 頻率:≥100次/分。

5. 開放氣道(A):

(1) 清理呼吸道:將病人頭側向一方,用右手食指清理口腔內異物。

(2) 開放氣道:開放氣道方法為仰面抬頦法、托頜法。常用仰面抬頦法,方法為搶救者左手小魚際置於患者前額,手掌用力向後壓使其頭部後仰,右手中指、食指剪刀式分開放在病人頦下並向上托起,使氣道伸直,頸部損傷者禁用,以免損傷脊髓。

6. 人工呼吸(B):

使用簡易呼吸器通氣2次,採用「EC手法」,每6-8秒行人工呼吸1次,8-10次/分,每次呼吸約1秒,通氣約0.5升,可見胸部起伏。

7. 持續心肺復甦:

持續心肺復甦,胸外按壓與人工呼吸比為30:2,以此法周而復始進行,直至復甦。

8.觀察心肺復甦有效指征:

(1) 觀察心跳、呼吸:觸摸頸動脈(10秒),觀察呼吸情況。

(2) 觀察意識:觀察瞳孔變化、壓眶反應、對光反射。

(3) 觀察循環:觀察顏面、口唇、甲床紫紺變化、末梢循壞改善情況,測量血壓。

(4) 判斷復甦成功:繼續給予高級生命支持。

9.整理、記錄:

(1) 撤按壓板,給病人整理衣服、頭部墊枕、蓋好棉被、安裝床頭擋。

(2) 洗手,記錄搶救過程。

四、注意事項:

1.2010(新版)CPR操作主要變化。

(1) 實施人員應在非常短暫的時間內,迅速判斷病人有無反應、呼吸及循環體征,評價時間不要超過10秒。

(2) 操作順序變化:由A-B-C→→C-A-B 即:C胸外按壓→A開放氣道→B人工呼吸。

(3) 保證胸外按壓的頻率和深度:頻率≥100次/分,胸骨下陷≥5cm,嬰幼兒按壓深度為胸部前後徑尺寸的1/3,約4-5 cm。

(4) 最大限度地減少中斷:將中斷時間控制在10秒內。

(5) 保證CPR效果:在條件允許情況下,醫護人員每2分鍾輪換施行者。

(6) 在條件許可下,要立即給予電除顫,在電擊前後要盡量避免中斷胸部按壓,每次電擊後立即以按壓重新開始CPR。

2. 心臟按壓方法:

(1) 按壓時手臂要伸直,垂直向下用力,不能彎曲,不要左右擺動。

(2) 不能撞擊式地猛壓。

(3) 向下壓及向上放鬆的時間大致相等,保證胸廓完全回彈。

(4) 放鬆時,定位的手掌根部不得離開胸骨定位點,以免移位,但應放鬆,使胸骨不受任何壓力。

3. 觸摸頸動脈方法:

觸摸頸動脈位置要准確,用右手食指、中指觸摸病人氣管正中(男性患者可觸摸到喉結後)再滑向頸外側氣管旁開2指處觸摸頸動脈搏動。注意觸摸頸動脈不宜用力過大,以免壓迫氣道造成呼吸道阻塞,不可同時觸摸兩側頸動脈,防止頭部供血障礙。

4. 簡易呼吸器注意事項:

(1)呼吸面罩的尖端應朝向鼻部,不可放反,以保證通氣效果。

(2)正確掌握呼吸囊的擠壓方法,保證准確的通氣道,如球囊容量為1.5升,擠壓球囊1/3,通氣量約為0.5升。

(3)簡易呼吸器末端可直接與氧氣連接,如病人行氣管插管,可將簡易呼吸器與氣管導管連接。

Ⅱ 復甦氣囊的操作程序

1、評估:
(1)是否有使用簡易呼吸器的指征和適應 證,如急性呼吸衰竭、呼吸停止等。
(2)評估有無使用簡易呼吸器的禁忌證, 如中等以上活動性咯血、大量胸腔積液等。
2、連接面罩、呼吸囊及氧氣,調節氧氣流量5-10升/分,使貯氣袋充盈。
4、將面罩罩住病人口鼻,貼緊不漏氣。若氣管插管或氣管切開病人使用簡易呼吸器,應先將痰液吸凈,氣囊充氣後再應用。
5、雙手擠壓呼吸囊的方法:兩手捏住呼吸囊中間部分,兩拇指相對朝內,四指並攏或略分開,兩手用力均勻擠壓呼吸囊,待呼吸囊重新膨起後開始下一次擠壓,應在病人吸氣時擠壓呼吸囊。
6、使用時注意潮氣量、呼吸頻率、吸呼比等。
(1)一般潮氣量8-12ml/kg,以通氣適中為好,有條件時測定二氧化碳分壓以 調節通氣量,避免通氣過度。
(2)呼吸頻率成人為12-16次/分,擠壓氣囊時,應注意氣囊的頻次和患者呼吸的協調性。防止在患者呼氣時擠壓氣囊。
(3)吸呼時間比成人一般為1:1.5-2;慢阻肺、呼吸窘迫綜合征患者頻率為12-14次/分,吸呼比為1:2-3,潮氣量略少。
7、觀察及評估病人。使用過程中,應密切觀察病人對呼吸器的適應性,胸廓起伏、皮膚顏色、聽診呼吸音、生命體征、氧飽和度等。

Ⅲ 復甦囊的操作流程

這個說起來相當麻煩,如果以最簡單的非專業人士單人野外復甦,患者為成人,來說就是:
1、判斷意識,脈搏,呼吸。
2、呼救(120)。
3、心臟按壓(要求位置為雙乳頭連線中點,單手掌跟覆其上,另一手從掌背交叉握緊,按壓每分鍾至少100次,按壓深度至少5cm)。
4、口對口人工呼吸(壓額舉頦法開放氣道,去除口腔內容物,人工呼吸),未受過訓練者可以不做此步。
5、進行上述3、4步5個循環,再次評估。如有需要,繼續循環,直到救援到來。
另外還有雙人,多人,專業人士,患者為兒童等多種情況。
以上參考2010AHA心肺復甦指南。

Ⅳ 心肺復甦十大步驟,謝謝

①判斷意識

用雙手輕拍病人雙肩,問:「喂!你怎麼了?」告知無反應

確定患者意識,注意輕拍重呼

②檢查呼吸

觀察病人胸部起伏5~10秒(1001、1002、1003、1004、1005…)告知無呼吸。

③呼救

來人啊!喊醫生!推搶救車!除顫儀!大聲呼救,並讓其他人撥打急救電話

④判斷是否有頸動脈搏動

用右手的中指和食指從氣管正中環狀軟骨劃向近側頸動脈搏動處,告之無搏動(數1001,1002,1003,1004,1005…判斷五秒以上10秒以下)。

註:檢查患者呼吸及脈搏

⑤松解衣領及褲帶

⑥胸外心臟按壓

兩乳頭連線中點(胸骨中下1/3處),用左手掌跟緊貼病人的胸部,兩手重疊,左手五指翹起,雙臂深直,用上身力量用力按壓30次(按壓頻率至少100次/分,按壓深度至少125 px)。

註:

胳膊要與患者身體垂直

雙掌根按壓

⑦打開氣道

仰頭抬頜法,口腔無分泌物,無假牙。

打開氣道

⑧人工呼吸

應用簡易呼吸器,一手以「CE」手法固定,一手擠壓簡易呼吸器,每次送氣400~600 ml,頻率10~12 次/分。

註:口對口人工呼吸

⑨持續2分鍾的高效率的CPR

以心臟按壓:人工呼吸 = 30:2 的比例進行,操作5個周期。(心臟按壓開始送氣結束)

⑩判斷復甦是否有效

聽是否有呼吸音,同時觸摸是否有頸動脈博動。

整理病人進一步生命支持。

提高搶救成功率的主要因素

註:

低質量的心肺復甦:按壓過慢壓力不足達不到效果

低質量的心肺復甦:按壓過快不能使患者胸壁充分回彈

心肺復甦 =(清理呼吸道) + 人工呼吸 + 胸外按壓 + 後續的專業用葯

美國成年人中約85%有興趣參加CPR初步訓練,結果使40%心臟驟停者復甦成功,每年搶救了約20萬人的生命。心臟跳動停止者,如在4分鍾內實施初步的CPR,在8分鍾內由專業人員進一步心臟救生,生還的可能性最大。因此,時間就是生命,速度是關鍵,初步的CPR按CAB進行。

A(airway):保持呼吸順暢

B(breathing):口對口人工呼吸

C(circulation):建立有效的人工循環

A.保持呼吸順暢

昏迷的病人常因舌後移而堵塞氣道,所以心肺復甦的首要步驟是暢通氣道。急救者以一手置於患者額部使頭部後仰,並以另一手抬起後頸部或托起下頦,保持呼吸道通暢。對懷疑有頸部損傷者只能托舉下頦而不能使頭部後仰;若疑有氣道異物,應從患者背部雙手環抱於患者上腹部,用力、突擊性擠壓。

B.口對口人工呼吸

在保持患者仰頭抬頦前提下,施救者用一手捏閉的鼻孔(或口唇 ),然後深吸一大口氣,迅速用力向患者口(或鼻)內吹 氣 , 然後放鬆鼻孔(或口唇),照此每5秒鍾反復一次,直到恢復自主呼吸。

每次吹氣間隔1.5秒,在這個時間搶救者應自己深呼吸一次,以便繼續口對口呼吸,直至專業搶救人員的到來。

C.建立有效的人工循環

檢查心臟是否跳動,最簡易、最可靠的是頸動脈。搶救者用2~3個手指放在患者氣管與頸部肌肉間輕輕按壓,時間不少於10秒。

如果患者停止心跳,搶救者應握緊拳頭,拳眼向上,快速有力猛擊患者胸骨正中下段一次。此舉有可能使患者心臟復跳,如一次不成功可按上述要求再次扣擊一次。

如心臟不能復跳,就要通過胸外按壓,使心臟和大血管血液產生流動。以維持心、腦等主要器官最低血液需要量。

選擇胸外心臟按壓部位:先以左手的中指、食指定出肋骨下緣,而後將右手掌側放在胸骨下1/3,再將左手放在胸骨上方,左手拇指鄰近右手指,使左手掌底部在劍突上。右手置於左手上,手指間互相交錯或伸展。按壓力量經手跟而向下,手指應抬離胸部。

胸外心臟按壓方法:急救者兩臂位於病人胸骨的正上方,雙肘關節伸直,利用上身重量垂直下壓,對中等體重的成人下壓深度應大於5厘米,而後迅速放鬆,解除壓力,讓胸廓自行復位。如此有節奏地反復進行,按壓與放鬆時間大致相等,頻率為每分鍾不低於100次。

Ⅳ 復甦囊安全閥怎麼檢查

首先將出氣口用手堵住並關閉復甦氣囊的壓力安全閥,擠壓球體,如球體不易壓下,則說明球體、進氣閥和壓力安全閥均功能良好。
之後出氣口用手堵住並打開安全閥,擠壓球體時如有氣體從安全閥溢出則說明壓力安全閥功能良好。
至此對復甦球囊安全閥的兩步檢查就完成了。

Ⅵ 使用復甦囊的注意事項

在使用復甦球囊通氣時需注意:
1、使用前檢查各部件功能完好性,保證連接密封良好
2、通氣時觀察患者胸廓起伏,左右是否對稱,口唇、甲床紫紺是否消退
3、注意上腹部變化,防止胃脹氣
4、使用透明面罩,以利於發現嘔吐誤吸情況和及時處置

Ⅶ cpr操作步驟

CPR(Cardio-Pulmonary Resuscitation)急救操作流程:

1、環顧四周,環境安全

如果病人觸電、火災現場、墜物危險、毒氣中毒、地形險惡,則不能冒然行動。

Ⅷ 心肺復甦基本生命支持術的三個步驟是

心肺復甦基本生命支持術實際上有六個大步驟:

1、評估和現場安全:急救者在確認現場安全的情況下輕拍患者的肩膀,並大聲呼喊「你還好嗎?」檢查患者是否有呼吸。

2、如發現患者無反應無呼吸,急救者應啟動EMS體系(撥打120),取來AED(如果有條件),對患者實施CPR,如需要時立即進行除顫。

3、脈搏檢查:對於非專業急救人員,不再強調訓練其檢查脈搏,只要發現無反應的患者沒有自主呼吸就應按心搏驟停處理。對於醫務人員,一般以一手食指和中指觸摸患者頸動脈以感覺有無搏動。

4、胸外按壓:確保患者仰卧於平地上或用胸外按壓板墊於其肩背下,急救者可採用跪式或踏腳凳等不同體位,將一隻手的掌根放在患者胸部的中央,胸骨下半部上,將另一隻手的掌根置於第一隻手上。

5、開放氣道:在2010年美國心臟協會CPR及ECC指南中有一個重要改變是在通氣前就要開始胸外按壓。

6、人工呼吸:給予人工呼吸前,正常吸氣即可,無需深吸氣;所有人工呼吸(無論是口對口、口對面罩、球囊-面罩或球囊對高級氣道)均應該持續吹氣1秒以上,保證有足夠量的氣體進入並使胸廓起伏。

(8)復甦球囊檢測方法擴展閱讀

基本生命支持,也稱為初步或現場急救,旨在通過徒手方法使心臟驟停後的患者立即蘇醒,從而使心臟獲得最小的緊急供氧,心臟驟停患者的大腦和重要器官(通常25%-30%的正常血供可通過定期訓練提供)。

bls的基礎包括心臟驟停的識別、緊急反應系統的啟動、早期心肺復甦(cpr)和快速使用自動體外除顫器進行除顫。

閱讀全文

與復甦球囊檢測方法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屋頂坡度的形成方法有哪些 瀏覽:540
有什麼可以減雙下巴的方法 瀏覽:327
氣動減震器漏氣檢測方法 瀏覽:907
登山杖使用方法圖 瀏覽:729
皮膚發黑快速恢復方法 瀏覽:237
用什麼方法解題最好 瀏覽:965
登錄微信的第二種方法該如何操作 瀏覽:999
解方程方法與步驟四年級 瀏覽:764
觸寶撥號鍵在哪裡設置方法 瀏覽:636
買手套掌圍測量方法 瀏覽:810
接發球的技巧和訓練方法 瀏覽:150
感冒了最有效的治療方法 瀏覽:641
什麼方法祛斑效果又快又好 瀏覽:657
全站儀高差測量方法 瀏覽:543
有什麼治痔瘡的土方法 瀏覽:17
汽車暖風水箱堵塞的解決方法 瀏覽:264
小型潛水泵的安裝方法 瀏覽:413
使用肥皂洗衣服的正確方法技巧 瀏覽:290
解決渾身沒勁的特效方法 瀏覽:98
治耳鳴的最好治療方法 瀏覽: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