確診宮頸癌需要以下幾種方法;
1、子宮頸刮片細胞學檢查,是發現宮頸癌前期病變的主要篩選方法。
2、陰道鏡檢查。
3、宮頸活檢及頸管診刮術。
4、宮頸錐型切除術。
② 宮頸癌的確診方式有哪些
宮頸癌的確診方法:宮頸和宮頸管活體組織檢查:宮頸在臨床所進行的各項檢查都是診斷的重要環節,但是活檢是診斷宮頸癌最可靠的依據。陰道鏡檢查:陰道鏡不能直接診斷癌瘤,但可協助選擇活檢的部位進行宮頸活檢。具體內容可以去五行平癌網進行詳細的了解。
③ 怎樣才能早期發現宮頸癌
宮頸癌是每個女性都恐懼的疾病,它占女性生殖系統惡性腫瘤的半數以上,其死亡率為婦女惡性腫瘤的首位。宮頸癌的發病年齡各地有所不同,一般宮頸原位癌為35--55歲,浸潤癌為40--70歲。統計資料表明,我國的發病年齡較大。且有後延的趨勢。20歲以前發病的較少。農村多於城市,山區高於平原。
宮頸癌的病因腫瘤至今尚不完全清楚,宮頸癌是由宮頸被覆上皮和腺上皮發生的惡性腫瘤。,但經調查認為,早期宮頸癌的發病與早婚、早育、多產、密產、多次結婚、性生活過早或頻亂、丈夫包皮過長、雌激素分泌紊亂或代謝異常、某些病毒如單純痛彥E型病毒和人乳頭狀瘤病毒等感染、慢性宮頸炎、宮頸康爛及某些性傳播疾病有關。除此之外;還與患者的免疫功能低下、不良的精神因素等有關。
宮頸癌若能做到早發現、早診斷、早治療其治癒率是比較高的。但並不是所有的早期宮頸癌均有可以覺察的徵兆。,或僅有類似宮頸炎的症狀,容易造成漏診;一旦出現症狀,多已發展到晚期。可是如果我們平時多留心觀察,就可發現子宮頸癌的早期症狀,早期宮頸癌。常見的早期徵兆有以下三個情況:
1、接觸性出血:這是宮頸癌最突出的症狀,宮頸癌中約有70%~80%的患者有陰道出血現象。多表現為性交後或行婦科檢查,或用力大便時,陰道分泌物混有鮮血。老年婦女若遇到性交後出血,不要總認為是由於性交用力不當而引起的,而忽略宮頸癌存在的可能。若每次性交後都出血,更應引起重視,及時就醫。
2、陰道不規則出血:老年婦女已絕經多年,突然無任何原因地又「來潮了」。出血量常不多,而且不伴有腹痛、腰痛等症狀,極易被忽視。其實,這種陰道不規則出血常是子宮頸癌的早期徵兆,許多老年患者就是以此症狀而來就診,得到早期診斷,及時治療。故應當引起老年人的高度警惕。
3、陰道分泌物增多:臨床上大約75%~85%的子宮頸癌患者有不同程度的陰道分泌物增多。大多表現為白帶增多,後來多伴有氣味和顏色的變化。白帶增多是由於癌瘤刺激所致,起初正常色味,後來由於癌腫組織壞死,伴感染,則會從陰道流出帶惡臭味的膿性、米湯樣或血性白帶。
由於宮頸癌早期無明顯症狀,不易察覺,所以女性朋友一定要注意定期進行婦科檢查,以確保自身健康,這樣即是對自己負責,也是最家人負責的表現。
④ 如何檢查宮頸癌
1、常規檢查:包括宮頸液基薄層細胞學檢查、人乳頭瘤狀病毒的檢查、陰道鏡以及宮頸活組織檢查。2、全面檢查:包括超聲、CT、核磁,癌細胞的標記物,為確診後完善檢查。3、宮頸組織活檢:宮頸上有明顯的病灶,可直接取病灶送病理,明確診斷。4、宮頸錐切:細胞學的檢查是陽性,而病理活檢是陰性,可採用宮頸錐切後用冷刀切除,送檢組織做連續切片,來明確病變。常規檢查中,液基細胞學和HPV-DNA檢測結合檢查,若兩項都是正常,可2-3年做一次檢查。
宮頸癌是可以預防的癌症。那麼目前,因為宮頸癌是宮頸暴露在外面的。首先,醫生比較容易取得宮頸的脫落細胞,這樣可以早早的發現宮頸有沒有病變,所以宮頸癌的預防主要是靠篩查。就是說提前發現它的問題來做相應的治療和處理,不一定非要用葯或者做手術。我們可以做一個宮頸的,現在國際上比較主張的是,宮頸的脫落細胞和HPV的聯合篩查,這樣漏診率是非常低的。可以早期的發現宮頸病變,我們可以做嚴密的隨診,或者可以做一個錐切手術,把宮頸的良性病變切掉,就避免它繼續發展成宮頸癌。宮頸癌還有一個,就是利於篩查的地方,宮頸病變發展是非常緩慢的。就是從一個良性的,沒有宮頸病變的宮頸變成宮頸癌,這個歷程是需要很多年的時間,所以這就給了我們機會來做篩查和治療,所以宮頸癌是最有希望消滅的癌,當然有極個別的宮頸癌不是HPV造成的,我們篩查可能還會造成漏診,這是一個非常罕見的癌。大部份的癌是由HPV造成的,鱗狀上皮癌和腺癌,都是可以通過我們篩查來解決的。
⑤ 宮頸癌如何才能早期檢查出來呢什麼篩查方法最先進,准確率最高
宮頸癌主要有幾種篩查方法:
(一)肉眼觀察
肉眼觀察是用3-5%冰乙酸溶液塗布於宮頸後直接觀察宮頸上皮對醋酸的反應,病變區域變成白色。該方法的優點是易於培訓、費用低廉和快速可行,適於大人群篩查。缺點是靈敏度和特異度均相對較低,大約在50-70%之間,篩出的病例大部分是浸潤性癌和早期癌而非癌前病變。由於肉眼觀察假陽性和假陰性均較高的問題,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應與細胞學聯合使用。與細胞學相比,肉眼觀察可靠性相對較低,但鑒於其經濟性和可行性較好,在細胞學技術受限地區可作為宮頸癌粗篩的一種方法。
這種方法的試驗研究已經在一些發展中國家開始起步,其在宮頸癌篩查中的價值有待於進一步評估。
(二)陰道鏡檢查
陰道鏡是一種內窺鏡,原理是在強光源下用雙目立體放大鏡直接觀察宮頸和下生殖道上皮的病變,是早期診斷宮頸癌及癌前病變的重要輔助方法之一。當臨床可疑或細胞學檢查異常時往往建議進行陰道鏡檢查,陰道鏡與細胞學合用可以減少假陰性的發生。有文獻報道陰道鏡診斷的敏感性及與組織學的符合率優於傳統細胞學。一項隨機雙盲的人群篩查研究表明,陰道鏡的敏感度和特異度卻低於薄層液基細胞學,有顯著的統計學差異。
陰道鏡檢查的准確性通常受其自身及檢查者的經驗和技術水平影響。宮頸癌常發生在宮頸上皮的移行區,婦女絕經期前後,約有12%-15%宮頸上皮鱗柱交界上移至頸管內,而陰道鏡難以觀察到宮頸管內的病變,常造成假陰性,必要時作頸管刮術或錐切以協助診斷。盡管陰道鏡檢查在歐洲作為篩查方法被較多的使用,但大多數發達國家認為其特異性較低而不宜作篩查方法,在發展中國家則因其成本較高,又需要一定經驗的專門技術人員,而無法作為篩查方法廣泛應用。我國自行開發的電子陰道鏡(金科威,深圳)系統,因其影像清晰、色彩逼真、圖象存取方便和操作簡單等優點,在宮頸癌篩查和癌前病變隨訪觀察中發揮了較大作用。
(三)宮頸照相
宮頸照相是用特製的照相機將宮頸放大後拍攝照片,在短距離放大16倍投影讀片。一般未接受過陰道鏡檢查訓練者都可操作該技術,但讀片需由有經驗的醫師進行,照片可永久保存。目前僅有一個公司(National Testing Labs)擁有該法的專利權,所有宮頸像片均由該公司閱讀。巴氏塗片和宮頸攝片兩種篩選方法的比較研究表明,對高度病變者,巴氏塗片法檢出率高於宮頸攝片法,對低度病變者,宮頸攝片法檢出率高於巴氏塗片法。其他一些關於宮頸攝片法的研究也得出同樣結論:宮頸攝片法高敏感度、低特異度的特點不適於單獨用在宮頸癌的篩查,且無充分的成本效益性,故在篩查中僅作為輔助性角色,此法在國內外的宮頸癌篩查中很少使用。
(四)熒光鏡檢法
熒光鏡檢是繼宮頸照相後發展起來的一種診斷技術。利用特定波長的光線照在宮頸上,組織發射的熒光強弱取決於細胞化學和組織結構的變化,癌前組織與正常組織比較具有不同的細胞結構,如血管增多、角蛋白改變等,以區分宮頸的瘤樣病變(CIN)和不正常損傷。該方法的優點是無創、無痛、簡單快速,診斷的規則存在電腦軟體內。曾有報道在細胞學異常的病例中採用熒光鏡區分CIN和非瘤樣病變,靈敏度和特異度分別為87%和73%。最近我國的一項研究中應用熒光鏡檢篩查高發區婦女宮頸癌及癌前病變,其靈敏度為94%,特異度僅為9%。其原因在於前者是在有細胞學結果的基礎之上進行診斷,具有一定的傾向性,後者則是在人群中篩選病例,設計是隨機雙盲的,客觀性較強,表明熒光鏡檢目前還不能應用於人群篩查,有待於進一步發展。
我提供了幾種檢查方法,您可以根據需要選擇。徐州交通醫院祝你早日康復!
⑥ 宮頸癌怎麼判斷
您好,不規則陰道出血,和絕經後陰道出血是宮頸癌患者的主要症狀。菜花狀宮頸癌出血現象較早,出血量較多。根據病史和臨床表現,尤其有接觸性出血者,首先應想到有宮頸癌的可能,應做詳細的全身檢查及婦科檢查,並採用以下輔助檢查:
(一)子宮頸刮片細胞學檢查
是發現宮頸癌前期病變和早期宮頸癌的主要方法。但注意取材部位正確及鏡檢仔細,可有5%~l0%的假陰性率,因此,均應結合臨床情況,並定期檢查,以此方法作篩選。
(二)碘試驗
正常宮頸或陰道鱗狀上皮含有豐富的糖原,可被碘液染為棕色,而宮頸管柱狀上皮,宮頸糜爛及異常鱗狀上皮區(包括鱗狀上皮化生,不典型增生,原位癌及浸潤癌區)均無糖原存在,故不著色。臨床上用陰道窺器暴露宮頸後,擦去表面粘液,以碘液塗抹宮頸及穹窿,如發現不正常碘陰性區即可在此區處取活檢送病理檢查。
(三)宮頸和宮頸管活體組織檢查
在宮頸刮片細胞學檢查為Ⅲ~Ⅳ級以上塗片,但宮頸活檢為陰性時,應在宮頸鱗一柱交界部的6、9、12和3點處取四點活檢,或在碘試驗不著色區及可疑癌變部位,取多處組織,並進行切片檢查,或應用小刮匙搔刮宮頸管,將刮出物送病理檢查。
(四)陰道鏡檢查
陰道鏡不能直接診斷癌瘤,但可協助選擇活檢的部位進行宮頸活檢。據統計,如能在陰道鏡檢查的協助下取活檢,早期宮頸癌的診斷准確率可達到98%左右。但陰道鏡檢查不能代替刮片細胞學檢查及活體組織檢查,也不能發現宮頸管內病變。
(五)宮頸錐形切除術
在活體組織檢查不能肯定有無浸潤癌時,可進行宮頸錐形切除術。但目前診斷性宮頸錐形切除術已很少採用。當宮頸癌確立後,根據具體情況,可進行肺攝片,淋巴造影,膀胱鏡,直腸鏡檢查等,以確定宮頸癌臨床分期。
⑦ 如何早期發現宮頸癌
宮頸癌是每個女性都恐懼的疾病,它占女性生殖系統惡性腫瘤的半數以上,其死亡率為婦女惡性腫瘤的首位。宮頸癌的發病年齡各地有所不同,一般宮頸原位癌為35 ~ 55 歲,浸潤癌為40 ~ 70 歲。
統計資料表明,我國的發病年齡較大。且有後延的趨勢。20 歲以前發病的較少。農村多於城市,山區高於平原。
宮頸癌的病因腫瘤至今尚不完全清楚,宮頸癌是由宮頸被覆上皮和腺上皮發生的惡性腫瘤。但經調查認為,早期宮頸癌的發病與早婚、早育、多產、密產、多次結婚、性生活過早或頻亂、丈夫包皮過長、雌激素分泌紊亂或代謝異常、某些病毒如單純皰疹E 型病毒和人乳頭狀瘤病毒等感染、慢性宮頸炎、宮頸糜爛及某些性傳播疾病有關。除此之外;還與患者的免疫功能低下、不良的精神因素等有關。
宮頸癌若能做到早發現、早診斷、早治療其治癒率是比較高的。
但並不是所有的早期宮頸癌均有可以覺察的徵兆,或僅有類似宮頸炎的症狀,容易造成漏診;一旦出現症狀,多已發展到晚期。可是如果我們平時多留心觀察,就可發現子宮頸癌的早期症狀,早期宮頸癌。常見的早期徵兆有以下3 個情況。
(1)接觸性出血。這是宮頸癌最突出的症狀,宮頸癌中約有70% ~ 80% 的患者有陰道出血現象。多表現為性交後或行婦科檢查,或用力大便時,陰道分泌物混有鮮血。老年婦女若遇到性交後出血,不要總認為是由於性交用力不當而引起的,而忽略宮頸癌存在的可能。若每次性交後都出血,更應引起重視,及時就醫。
(2)陰道不規則出血。老年婦女已絕經多年,突然無任何原因地又「來潮了」。出血量常不多,而且不伴有腹痛、腰痛等症狀,極易被忽視。其實,這種陰道不規則出血常是子宮頸癌的早期徵兆,許多老年患者就是以此症狀而來就診,得到早期診斷,及時治療。
故應當引起老年人的高度警惕。
(3)陰道分泌物增多。臨床上大約75% ~ 85% 的子宮頸癌患者有不同程度的陰道分泌物增多。大多表現為白帶增多,後來多伴有氣味和顏色的變化。白帶增多是由於癌瘤刺激所致,起初正常色味,後來由於癌腫組織壞死,伴感染,則會從陰道流出帶惡臭味的膿性、米湯樣或血性白帶。
由於宮頸癌早期無明顯症狀,不易察覺,所以女性朋友一定要注意定期進行婦科檢查,以確保自身健康,這樣即是對自己負責,也是對家人負責的表現。
⑧ 宮頸癌的診斷方法有哪些
如果能及早診斷和治療,90% 的卵巢癌患者能活到5 年以上。
若有上述症狀應及時就診,定期行婦科超聲及婦科檢查。
(1)診斷困難時可以結合細胞學檢查。腹水或腹腔沖洗液找癌細胞對I 期患者進一步確定分期及選擇治療方法有意義,若有胸水應做細胞學檢查確定有無胸腔轉移。
(2)實驗室相關腫瘤標志物檢查。目前尚無任何一種腫瘤標志物為某一獨特腫瘤專有,各種類型卵巢腫瘤可具有相對較特殊標志物,可用於輔助診斷及病情監測。80% 卵巢上皮癌患者CA125 水平高於正常值。
(3)影像學檢查。
① B 型超聲檢查。檢測腫塊部位、大小、形態,提示腫瘤性狀囊性或實性,囊內有無乳頭,以及鑒別卵巢腫瘤、腹水和結核性包裹積液。首選三維立體的陰道超聲或經直腸超聲。B 超檢查的臨床診斷符合率>90%,但直徑< 1 _的實性腫瘤不易測出。通過彩色多普勒超聲掃描,能測定卵巢及其新生組織血流變化,有助於診斷。
② CT 或核磁檢查。可清晰顯示腫塊,惡性腫瘤輪廓不規則,向周圍浸潤或伴腹水;CT 還可顯示有無肝、肺結節及腹膜後淋巴結轉移。
(4)腹腔鏡檢查。可直接觀察腫塊狀況,對盆腔、腹腔及橫隔部位進行窺視,並在可疑部位進行多點活檢,抽吸腹腔液進行細胞學檢查。
⑨ 宮頸癌是如何確診
建議:宮頸癌檢查方法主要有: 1、陰道鏡檢查:陰道鏡不能直接診斷癌瘤,但可協助選擇活檢的部位進行宮頸活檢。據統計,如能在陰道鏡檢查的協助下取活檢,早期宮頸癌的診斷准確率可達到98%左右。但陰道鏡檢查不能代替刮片細胞學檢查及活體組織檢查,因為不能發現鱗柱交界或延伸宮頸管內病變。 2、宮頸攝:用10mm顯微鏡附加35mm相機及50mm延伸圈組成攝影儀,將所獲圖像投射在寬3.3m屏幕上,1m遠處觀察。鱗柱交界處全部顯示,無異常為陰性,發現異常為可疑,未見鱗柱交界為不滿意。 3、熒光檢查法:利用癌組織與正常組織吸收熒光素多少不同而顯示不同顏色的機理診斷有無癌變。癌組織吸收熒光素多,產生的熒光比正常組織強而呈深黃色,正常組織為紫藍色。 4、腫瘤生化診斷:通過學者臨床研究發現,在宮頸癌病人體內,乳酸脫氫酶、已糖激酶明顯增高,尤其有浸潤者更明顯,有助於臨床診斷。 5、宮頸和宮頸管活體組織檢查:宮頸在臨床所進行的各項檢查都是診斷的重要環節,但是活檢是診斷宮頸癌最可靠的依據。 對剛確診為宮頸癌還沒有決定合適治療方式的女性來說,服用護命素可以抑制癌細胞的進一步發展,為接下來的治療爭取條件.
⑩ 檢測宮頸癌的幾種方法
根據病史和臨床表現,尤其有接觸性出血者,首先應想到有宮頸癌的可能,應做詳細的全身檢查及婦科檢查,並採用以下輔助檢查:(一)子宮頸刮片細胞學檢查是發現宮頸癌前期病變和早期宮頸癌的主要方法。但注意取材部位正確及鏡檢仔細,可有5%~l0%的假陰性率,因此,均應結合臨床情況,並定期檢查,以此方法作篩選。(二)碘試驗 正常宮頸或陰道鱗狀上皮含有豐富的糖原,可被碘液染為棕色,而宮頸管柱狀上皮, 宮頸糜爛及異常鱗狀上皮區(包括鱗狀上皮化生,不典型增生,原位癌及浸潤癌區)均無糖原存在,故不著色。臨床上用陰道窺器暴露宮頸後,擦去表面粘液,以碘液塗抹宮頸及穹窿,如發現不正常碘陰性區即可在此區處取活檢送病理檢查。(三)宮頸和宮頸管活體組織檢查 在宮頸刮片細胞學檢查為ⅲ~ⅳ級以上塗片,但宮頸活檢為陰性時,應在宮頸鱗一柱交界部的6、9、12和3點處取四點活檢,或在碘試驗不著色區及可疑癌變部位,取多處組織,並進行切片檢查,或應用小刮匙搔刮宮頸管,將刮出物送病理檢查。(四)陰道鏡檢查 陰道鏡不能直接診斷癌瘤,但可協助選擇活檢的部位進行宮頸活檢。據統計,如能在陰道鏡檢查的協助下取活檢,早期宮頸癌的診斷准確率可達到98%左右。但陰道鏡檢查不能代替刮片細胞學檢查及活體組織檢查,也不能發現宮頸管內病變。(五)宮頸錐形切除術 在活體組織檢查不能肯定有無浸潤癌時,可進行宮頸錐形切除術。但目前診斷性宮頸錐形切除術已很少採用。當宮頸癌確立後,根據具體情況,可進行肺攝片,淋巴造影,膀胱鏡,直腸鏡檢查等,以確定宮頸癌臨床分期。小資料:宮頸癌刮片一個加號是否是癌變 網友:宮頸防癌刮片一個加號是否是癌變? 教授:因為宮頸刮片有幾套系統,在一般的醫院做宮頸刮片用巴氏分級,一共五級,各個醫院是不一樣的。現在比較先進的一檢測方式是叫TCT,這個檢查的結果是一種描述性的檢查結果,就是告訴你有沒有驗證,還是有不典型細胞,還是有癌,給你一個具體的描述。所以這個加號的理解是不同的,一般就是報級或者做一個描述性的檢查。建議她到一些大醫院做一些TCT檢查比較好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