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方法技巧 > 地熱源泵地下橫管連接方法

地熱源泵地下橫管連接方法

發布時間:2022-05-08 05:05:21

㈠ 請教!地源熱泵地埋管換熱器,做在高層住宅的基礎下面可以施工嗎施工時要注意什麼情況,和施工方法。

地埋管可以做在建築基礎以下。對於高層住宅,肯定是有建築樁基的,這種情況下就可以做樁基埋管。
樁基埋管有兩種形式:
1、樁間埋管。
樁間埋管就是指,在建築基礎的樁之間做地埋管,這種方法和做室外的地埋管施工基本相同,唯一需要注意的是要和土建配合好。
a)在土建的基坑挖好,並做好樁的時候進場做地埋管,工期要求緊湊,因為工期過長會使基坑土壤變干,對於建築施工有影響,另外還會影響土建方的施工進度。
b)還要注意的是埋管需要多放下去幾米,因為不排除在你做完地埋管之後,基坑需要平整或繼續下挖的可能性,這種時候會截斷部分地埋管,所以一定要預留管子長度。
2、樁內埋管。
樁內埋管是指,在建築的樁內放地埋管,不需要單獨做打井。這種方式的好處是節省了打井費用。施工的注意事項如下:
a)樁內埋管的深度要小於打下去的樁的最深深度,大部分都是30米左右,所以需要的可供埋管的樁就會很多,這個在設計階段做好。
b)樁內埋管要和土建打樁緊密結合,下管的時候首先要將地埋管固定在一個做好的鋼筋支架上,然後放入空心樁或者灌注樁的孔內,下好管後,進行灌注,注意不要將管子碰壞。
c)樁內埋管最難做的就是基礎承台的部分如何做橫管連接。一定注意從承台的側面出來,不要從上面出來,當然一出來就是機房是可以的,但如果不是機房,就不能從上面出。

其實,建築基礎下埋管的好處還是很多的,例如,管子很難受破壞,因為室外做地埋管可能會因為室外的地面情況改變而遭到破壞,建築物下就沒有此方面的憂慮。

以上回答是根據我個人的經驗總結的,希望對樓主有幫助。

關於問題補充的回答:
1)樓主所問的壓力問題,根據我所做過的工程來講,應該不會存在於豎直埋管部分,所以只需要考慮水平連接埋管的問題。
而建築本身的結構承重點應該在承重樁體上,而不會平均分布在整個基礎的平面上,即使基礎平面上有,也是微乎其微的,所以其實重點就是樁內埋管的項目,而樁間埋管的項目完全不必考慮建築物所給的壓力問題。
如果是樁內埋管,最容易因為建築承重產生管子受壓迫的位置就是樁基的承台位置,該位置也正好是樁內埋管水平連接管的連接處,此處可考慮增加鋼管套管解決,我們做過一個項目就是這樣做的。
2)如果建築物出現沉降,屬於硬性破壞,無法保證地埋管的完好無損。地埋管本身有一定的延展性,可以在很小的限度內發生形變而不破損。即使做了套管等保護措施,也只能抵抗一定程度上的垂直壓力而已,但不能保證埋管環境變化造成的破壞。這一點所有形式的地源熱泵工程做之前都要考慮將來地形變化等因素。

㈡ 中央空調地源熱泵是怎麼連接呀。需要水泵嗎

不知你做的是大型的項目還是小型別墅類的,這兩種類型的在機房部分是有差別的。
A)目前市面上的地源熱泵主機按壓縮機分類,主要是由兩種類型的,一種是渦旋壓縮機的全封閉式機組,另一種是螺桿式壓縮機的半封閉式機組。該兩種的主機設備的安裝有所不同。
1)渦旋式地源熱泵主機是內置四通換向閥門的,其蒸發器和冷凝器在製冷和制熱的情況下會自動切換,所以主機水側的管路不需要做管路切換,直接按照標準的負載側和源水側接管就可以了,當然,所有空調的水側都需要水泵。
2)螺桿式地源熱泵主機是沒有內置四通換向閥門的,所以主機的冷凍水側必須要做好水路切換,主機製冷和制熱的情況下,其蒸發器和冷凝器的作用互換,夏季時蒸發器是接負載側的,而冬季時冷凝器是接負載側的。
B)相信樓主應該是做工程的,估計設計這塊不由你做,但地源熱泵的室外埋管部分的設計非常重要,如果你有圖紙,按圖施工就是了。地埋管施工外包就可以了。但一定要控制好,因為現在很多打井隊都是糊弄事的,做完走人,等你運行起來發現問題就晚了。有幾個注意事項,可供參考:
1)管材到場一定要做好保壓,並封住兩頭,避免雜質進入,因為地埋管系統一旦做好,就很難清理了,時間長了會降低地埋管換熱效率;
2)下管時一定要帶壓下管,一方面是為了使管子方便下放,另一方面為了防止管子做好後上浮;
3)橫埋的連接管一定要埋在距地面至少1.2米深以下,否則將來地埋管的熱損失極大,而且如果將來上面的地上有重物等,容易壓壞管子。
C)機房內的配置其實都是水系統的配置,主要零配件有負載側水泵、源水側水泵、壓力表、溫度計、流量開關、Y型過濾器、定壓罐或膨脹水箱、軟接、無縫鋼管及相應的管件、PE管及相應的管件、電子水處理儀、自動排氣閥、集分水器、電控櫃等。
其實地源熱泵安裝除了室外部分,都可以按照水冷系統來做,如果樓主有具體的問題,我們可以繼續探討,希望這些信息對你有幫助。

㈢ 熱源地泵地下管道的深度

你說的是水平埋管的地源熱泵,國內做的不錯,一般2m應該是不夠,怎麼也要在凍土層以下兩米才算安全吧
京津地區凍土層一般是1m的樣子,所以我認為埋深3m-5m還是比較好一些,這種地源熱泵佔地面積大,也容易和其他的管道交叉,影響施工和保護,所以國內做的不多。有點倒是也有,就是比較便宜。
一般都是豎直埋管60-120m的,一口井大約要一萬塊錢?反正也差不多這個數兒,頂貴的。

㈣ 地熱源泵的應用

地源熱泵是以地表能(包括土壤、地下水和地表水等)為熱源,通過輸入少量的高品位能源(如電能),實現低品位熱能向高品位熱能轉移的熱泵空調系統。與傳統空調和供熱系統相比,它具有可再生利用、運行費用低、佔地面積小、節約水資源、有利環保等特點。
到今年冬季,地源熱泵技術在沈陽的應用面積已經達到1800萬平方米。一年可以減少使用燃煤60多萬噸,減排二氧化硫8000多噸、煙塵6000多噸。環保部門相關負責人介紹說,空氣質量優良天數佔全年的80%以上。率先用上地源熱泵技術的用戶已經充分享受到了這種供暖方式帶來的好處。居民反映,他們的花費與過去一樣,得到的服務卻更舒適、更安全了。
在推廣應用以地下水為熱源的地源熱泵技術基礎上,沈陽還建設以再生水為熱源的「再生水源熱泵熱源項目」。
全國660多座城市的客觀條件各有不同,如果都從各地的實際情況出發,積極探索、採用節能減排的新技術,就能節約更多的資源、能源,減少更多的污染排放。地熱源泵技術與鑽探工程,內容介紹本文介紹了地源熱泵技術的概念、類型、特點及應用中存在的問題,並重點介紹了其與鑽探工程的關系。

㈤ 地源熱泵地埋管換熱系統設計方法

1 地埋管環路兩端應分別與供、回水環路集管相連接,且宜同程布置。每對供、回水環路集管連接的地埋管環路數宜相等。供、回水環路集管的間距不應小於0.6m。

2 地埋管換熱器安裝位置應遠離水井及室外排水設施,並宜靠近機房或以機房為中心設置。

3 地埋管換熱系統應設白動充液及泄漏報警系統。需要防凍的地區,應設防凍保護裝置。

4 地埋管換熱系統應根據地質特徵確定回填料配方,回填料的導熱系數不應低於鑽孔外或溝槽外岩土體的導熱系數。

5 地埋管換熱系統設計時應根據實際選用的傳熱介質的水力特性進行水力計算。

6 地埋管換熱系統宜採用變流量設計

7 地埋管換熱系統設計時應考慮地埋管換熱器的承壓能力,若建築物內系統壓力超過地埋管換熱器的承壓能力時,應設中間換熱器將地埋管換熱器與建築物內系統分開。

8 地埋管換熱系統宜設置反沖洗系統,沖洗流量宜為工作流量的2倍。

9 地埋管換熱系統設計前應明確待埋管區域內各種地下管線的種類、位置及深度,預留未來地下管線所需的埋管空間及埋管區域進出重型設備的車道位置。

10 地埋管換熱系統設計應進行全年動態負荷計算,最小計算周期宜為1年。計算周期內,地源熱泵系統總釋熱量宜與其總吸熱量相平衡。

11 地埋管換熱器換熱量應滿足地源熱泵系統最大吸熱量或釋熱量的要求。在技術經濟合理時,可採用輔助熱源或冷卻源與地埋管換熱器並用的調峰形式。

12 地埋管換熱器應根據可使用地面面積、工程勘察結果及挖掘成本等因素確定埋管方式。

13 地埋管換熱器設計計算宜根據現場實測岩土體及回填料熱物性參數,採用專用軟體進行。豎直地埋管換熱器的設計也可按本規范附錄B的方法進行計算。

14 地埋管換熱器設計計算時,環路集管不應包括在地埋管換熱器長度內。

15 水平地埋管換熱器可不設坡度。最上層埋管頂部應在凍土層以下0.4m,且距地面不宜小於0.8m。

16 豎直地埋管換熱器埋管深度宜大於20m,鑽孔孔徑不宜小於0.llm,鑽孔間距應滿足換熱需要,間距宜為3一6m。水平連接管的深度應在凍土層以下。.6m,且距地面不宜小於1.5m。

17 地埋管換熱器管內流體應保持紊流流態,水平環路集管坡度宜為0.002。

上海能睿環境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傑出的建築系統配套產品的服務商,專為高檔別墅、公寓、賓館、辦公樓、工廠、大型公共場所等提供成套供熱(採暖)、中央空調、通風、除塵、水處理、生活熱水、智能化樓宇的設計及施工。

㈥ 地源熱泵管道連接方法

地源熱泵
地源熱泵是陸地淺層能源通過輸入少量的高品位能源(如電能等)實現由低品位熱能向高品位熱能轉移的裝置。通常地源熱泵消耗1kwh的能量,用戶可以得到4kwh以上的熱量或冷量。
地源熱泵是以岩土體、地層土壤、地下水或地表水為低溫熱源,由水地源熱泵機組、地熱能交換系統、建築物內系統組成的供熱中央空調系統。根據地熱能交換系統形式的不同,地源熱泵系統分為地埋管地源熱泵系統、地下水地源熱泵系統和地表水地源熱泵系統。
"地源熱泵"的概念,最早在1912 年由瑞士的專家提出,而這項技術的提出始於英、美兩國。北歐國家主要偏重於冬季採暖,而美國則注重冬夏聯供。由於美國的氣候條件與中國很相似,因此研究美國的地源熱泵應用情況,對我國地源熱泵的發展有著借鑒意義
中文名
地源熱泵
外文名
geothermal heat pumps
所消耗的能量
通常為1kWh
概念提出者
1912 年由瑞士的專家提出
提出國
英、美
快速
導航
組成部分主要特點系統分類可再生性高效節能優點工作原理系統類型應用方式製冷原理制熱原理發展前景執行標准
熱源
以岩土體、地下水或地表水為低溫熱源,由水源熱泵機組、地熱能交換系統、建築物內系統組成的供熱空調系統。

㈦ 地源熱泵

1 地源熱泵的分類及其各自特點
地源熱泵在國內也被稱為地熱泵。根據利用地熱源的種類和方式不同可以分為以下三類[7,8]:土壤源熱泵或稱土壤耦合熱泵(GCHP),地下水熱泵(GWHP),地表水熱泵(SWHP)。
1.1 土壤源熱泵
土壤源熱泵以大地作為熱源和熱匯,熱泵的換熱器埋於地下,與大地進行冷熱交換。土壤源熱泵系統主機通常採用水—水或熱泵機組或水—氣熱泵機組。根據地下熱交換器的布置形式,主要分為垂直埋管、水平埋管和蛇行埋管三類。
垂直埋管換熱器通常採用的是U型方式,按其埋管深度可分為淺層(<30m),中層(30~100m)和深層(>100m)三種。埋管深,地下岩土溫度比較穩定,鑽孔佔地面積較少,但相應會帶來鑽孔、鑽孔設備的經費和高承壓埋管的造價提高。總的來說,垂直埋管換熱器熱泵系統優勢在於:(1)佔地面積小;(2)土壤的溫度和熱特性變化小;(3)需要的管材最少,泵耗能低;(4)能效比很高。而劣勢主要在於:由於相應的施工設備和施工人員的缺乏,造價偏高。
水平埋管換熱器有單管和多管兩種形式。其中單管水平換熱器佔地面積最大,雖然多管水平埋管換熱器佔地面積有所減少,但管長應相應增加來補償相鄰管間的熱干擾。水平埋管換熱器熱泵系統由於施工設備廣泛使用而且施工人員易找,又加上許多家庭有足夠大的施工場地,因此造價就可以減下來。除需要較大場地外,水平埋管換熱器系統的劣勢還在於:運行性能上不穩定(由於淺層大地的溫度和熱特性隨著季節、降雨以及埋深而變化);泵耗能較高;系統效率降低。
蛇行埋管換熱器比較適用於場地有限又較經濟的情況下。雖然挖掘量只有單管水平埋管換熱器20%~30%,但是用管量會明顯增加。這種方式優缺點類似於水平埋管換熱器,所以有的文獻將其歸入水平埋管換熱器。
1.2 地下水熱泵系統
在土壤源熱泵得到發展以前,歐美國家最常用的地源熱泵系統是地下水熱泵系統。目前在民用中已經很少使用,主要應用在商業建築中。最常用的系統形式是採用水—水式板式換熱器,一側走地下水,一側走熱泵機組冷卻水。早期的地下水系統採用的是單井系統,即將地下水經過板式換熱器後直接排放。這樣做,一則浪費地下水資源,二則容易造成地層塌陷,引起地質災害。於是產生了雙井系統,一個井抽水,一個井回灌。地下水熱泵系統的優勢是造價要比土壤源熱泵系統低,另外水井很緊湊,不佔什麼場地,技術也相對比較成熟,水井承包商也容易找。其劣勢就在於:1.有些地方法規禁止抽取或回灌地下水;2.可供的地下水有限;3.如水質不好或打井不合格要注意水處理;4.如泵選擇過大、控制不良或水井與建築偏遠,泵耗能就會過大。
1.3 地表水熱泵系統
地表水熱泵系統主要有開路和閉路系統。在寒冷地區,開路系統並不適用,只能採用閉路系統。總的來說,地表水熱泵系統具有相對造價低廉、泵耗能低、維修率低以及運行費用少等優點。但是,在公共用的河中,管道或水中的其他設備容易受到損害。另外,如果湖泊過小或過淺,湖泊的溫度會隨著室外氣候發生較大的變化,這就會產生效率降低,製冷或供熱能力降低的後果。

㈧ 暖氣管道安裝方法

暖氣管道安裝方法如下:

1、管道粘接不宜在濕度很大的環境中進行,操作場所應遠離火源,防止撞擊,在-20。

2、管子和管件在粘接前應採用清潔棉紗或干布將承插口的內側和插口外側擦拭乾凈,並保持粘接面潔凈。若表面沾有油污,應採用棉紗蘸丙酮等清潔劑擦凈。

3、用油刷塗抹膠粘劑時,應先塗承口內側,後塗插口外側。塗抹承口時應順軸向由里向外吐沫均勻、適量,不得漏塗或塗抹過厚。

4、承插口塗刷膠粘劑後,宜在20s內對准軸線一次連續用力插入。管端插入承口深度應根據實測承口深度,在插入管端表面作出標記,插入後將管旋轉90°。

5、插接完畢,應即刻將接頭外部擠出的膠粘劑擦揩乾凈。應避免受力,靜置至介面固化為止,待接頭牢固後方可繼續安裝。

6、粘接接頭不宜在環境溫度0℃以下操作,應防止膠粘劑結凍。不得採用明火或電爐等設施加熱膠粘劑。

(8)地熱源泵地下橫管連接方法擴展閱讀:

一、雙管上行下給式:蒸汽或熱水由總管 (主立管)送至頂層,由橫管分至各立管,從上而下地送到各組散熱器內,再由另一回水立管將回水送入地溝中的回水干管內,輸送到鍋爐房。這種送汽(或熱水)方式,為每兩組散熱器有一進汽(熱水)立管和一回水立管,故稱為雙管上行下給式。

二、雙管下行上給式: 蒸汽或熱水由地溝總管與各暖氣立管相連接,自下而上地送至散熱器,再由另一立管回水。這種送汽(或熱水)方式亦為每兩組散熱器各有一進汽(熱水)立管和回水立管,故稱為雙管下行上給式。

三、垂直單管式:熱水由總立管送至頂層橫管,經各立管自上而下順序送至各層散熱器,送水和回水合用一根立管,這種送水方式,稱為垂直單管式。它構造簡單,但上下層溫度有差別。

㈨ 地熱源泵工作原理是什麼 地熱源泵有哪些優缺點

隨著人們的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以及人們對生活質量的不斷追求,無論是是炎熱的夏天還是寒冷的冬天,人們都可以通過各種製冷和取暖設備來安然度過。同時隨著科技的不斷進步與不斷發展,市場上的製冷取暖設備已經不僅僅是空調和暖氣了,還有很多其他的,地源熱泵系統就是其中之一。地源熱泵系統不僅具有製冷功能同時還具備取暖功能,真是一舉兩得。


地熱源泵-工作原理

地源熱泵屬於中央空調的一種,但地源熱泵區別於傳統中央空調,地源熱泵原理主要是通過與地能進行換熱,是一種十分節能環保的中央空調系統。地源熱泵已受到了財政部、住房城鄉建設部大力支持,許多城市和地區都在積極推廣地源熱泵。

在地熱源熱泵進行運作的過程中,並沒有經過燃燒的環境,不像是需要燒廢材來生火,它利用的完全是特殊的技術,對可再生的資源進行第二次的加工,並且在加工的過程中不會產生任何的廢棄物和污染物,完全值得信賴,是安全環保的一個產品。絕對不會污染到環境,甚至不會破壞了臭氧層。


地熱源泵-系統優點

1、節能高效

地源熱泵系統的能源主要來源於地下,電力只是起到一個輔助的作用,尤其是在冬季取暖的時候,地源熱泵系統可以百分之百的將地下的恆定能量轉化為電能,比傳統的中央空調節電大約40%,是非常高效節能的。

2、穩定性好

我們知道,地能的溫度一年四季都是比較穩定的,而地源熱泵系統使用地能來製冷取暖,因此它也可以保持一個比較恆定的溫度,穩定性是比較好的。

3、壽命長

地源熱泵系統的機械運動很少,所有的元件要不是埋在地下,要不就是在室內,使用壽命可以長達20年到25年,地下的換熱部分使用壽命可以長達50年。

4、一機多用

地源熱泵系統可以用來製冷取暖,還可以提供生活熱水,也就是說

5、低碳環保

地源熱泵系統使用的是地下能源,它在供熱的時候不會燃燒,更不會排放廢氣或者其他污染物,對環境沒有任何的污染,是低碳環保的綠色產品。


地熱源泵-系統缺點

1、投資較高

地源熱泵系統雖然很好,但是它也有自身的缺點,它的前期投入成本較高。一套小型的家庭用地源熱泵系統的造價就要十幾萬元,如果是商用的話,那麼造價就更高了。即使它的後期維護費用很低,但是前期需要一次性投入如此大筆的資金,很多小家庭還是不能接受。

2、安裝難度大

地源熱泵系統對設計、安裝以及施工現場情況和管理等都有很高的要求,而且還必須要有專業的技術人員,安裝難度是很大的。


以上就簡單介紹了下地熱源泵的相關工作原理及其具備的一些優缺點。總體而言,地熱源泵的優點大於缺點,對於我們有利的,廣大消費者還是可以接受的。但是這里必須提出的一點是地熱源泵系統的造價是很高的,對於普通的家庭,大部分因為高昂的價格而不再考慮。但是對於一些高檔別墅和高檔寫字樓而言,這個投入還是可以接受的。因為它不僅節能環保,並且使用壽命也比較長。所以整體而言,還是可以接受的。

閱讀全文

與地熱源泵地下橫管連接方法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圓中的有關計算方法 瀏覽:434
邁騰空調使用方法 瀏覽:509
陳皮膏怎麼熬制方法 瀏覽:390
取名字最簡單的方法 瀏覽:597
小兒哮喘的中醫中葯治療方法 瀏覽:647
表式血壓計使用方法 瀏覽:671
資產保值率的計算方法 瀏覽:257
小孩子快速瘦身方法大全 瀏覽:73
盜竊價格計算方法 瀏覽:366
足球場視野訓練方法 瀏覽:123
華為wifi6紅燈閃爍解決方法 瀏覽:976
衣服上有魚血用什麼方法洗 瀏覽:765
怎麼快速有效瘦腿方法 瀏覽:18
折尿布的方法視頻 瀏覽:963
年輕人血壓差大的解決方法 瀏覽:921
嫩生薑的食用方法視頻 瀏覽:953
用化學方法鑒別苯甲醇和苯乙酮 瀏覽:840
要學會調查研究方法 瀏覽:21
惠州除甲醛最佳方法 瀏覽:626
公路隧道火災探測方法研究 瀏覽:4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