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方法技巧 > 如何掌握古箏的練習方法呢

如何掌握古箏的練習方法呢

發布時間:2022-05-03 13:17:45

❶ 關於練古箏的方法,你知多少

1.把古箏當成一種樂器來學習!不要想像的很復雜。
2.多學習樂理知識,越是難越是初學者越要克服。
3.不要一味追求古箏的品牌。因為你最初要學的只是如何彈奏古箏而已。
4.不要小看任何一個簡單的指法練習,往往以後能引申出很多高級的技巧。
5.家裡有一台古箏,並不代表你就會古箏了。
6.學古箏只有你能長期堅持練習和保持謙虛,它就不難。
7.不管你多大的年齡,每天堅持2個小時練習,足夠讓人佩服的了。因為堅持是最容易卻又是最難的事。
8.光研究各種教材,不練是學不了古箏的。
9.浮躁的人說:某某彈得不行,應該跟XX學。----等你自己練的很行的時候才有資格評判他人。

怎麼學好古箏。

現在學習古箏的人越來越多,而由於工作和生活的關系並沒有那麼多的時間練習,而如果有.既快又有效的方法不失是對古箏愛好者最大的幫助。那麼有什麼方法能夠既快又有效呢?下面就為大家推薦幾種古箏的快速有效的練習古箏方法。

5、注意幾個容易記混的指法

撮指,分為大撮和小撮。大撮指法按照樂譜上標記,上方用托(大拇指),下方用勾指,貌似是正確的,實際錯誤產生了,上方應該為勾(中指)托指,下方才是用托(大拇指)。相同道理,如小撮,上方用抹(食指),下方用托(大拇指),還有一個就是刮奏,刮奏箭頭朝上,應該是從低音往高音再到低音,同學們往往混淆,總感覺譜例和彈琴的方向一致就對了,實際恰恰相反。看來,這三種指法尤其要注意,它們都是與片面理解相反才對,一定要注意把握。

6、培養樂感

如何培養樂感,是一個令許多人頭沉的問題,怎麼樣才能把樂曲彈奏的動情呢?平時需要多聽樂曲,注意模唱。樂曲中有許多自由的段落,比如引子,鏈接的段落等,結束句等,要搞清「自由」的含義。所謂自由,不是亂彈琴,按照自己的意願彈奏,而是遵循一個規律,這個規律簡單點說就是慢——快——慢的結構特點。首先慢起,漸快,再到漸慢。其中漸慢與慢起,都需要把兩個開頭音和結束音分開的大一些,中間的音要均勻彈奏即可。

❸ 學習古箏的好方法有哪些

一、合理安排練習時間
合理安排練習時間是有效練習的起步和關鍵。
(1)按時定點:因為人的生理機能常常是受到生物鍾控制的,所以按時定點訓練可以養成定時對感受音樂的興奮習慣。這樣能夠讓練習者快速進入訓練狀態,從而達到省時、高效的作用。不言而喻,所謂的抽空練習的效果就完全相反了。
(2)連續不斷:連續不間斷地上課和練習是始終保持學習進取心理狀態的唯一方法。間斷了的學習和練習再要繼續時,都需要有一個「熱身」過程才能重新進入狀態。這樣的學習只能是浪費了大量的時間,並大大的降低了學樂器的效果和作用。
因此,最節省時間的學古箏就是:工作再忙、學習再緊、生活再累,那怕是進度慢一些,練習時間少一點都應該做到「按時定點」,「連續不斷」。常言道:「不怕慢,只怕站」,就是這個道理。

二、明確練習的目的
要想練習的既省時,又有效果,就必須明確練習目的。漫無目的地練了幾個小時沒有絲毫進展,不但會令你苦惱,並且會使你因懷疑自己的能力而失去自信心。
因此,在練習前應靜靜地思考一下:這次練習的技術難點是什麼?要解決哪幾點問題?上課時老師的提示是什麼?樂曲所要表達的思想內容是什麼?然後,再根據你的能力和這次所練習的時間,能解決多少問題就解決多少問題。這樣的練習要比那種無目的地反復練習有價值得多。

三、學會默練
默練就是不用樂器進行練習。默練是依靠內心體驗的練習方法,其作用是非常驚人的。由於默練時沒有演奏技術上的負擔,因此可以完全按照樂曲的速度、強弱、表情等細節在頭腦中想像。這樣的練習不但能增強樂譜的記憶力和找出自己在練習中的薄弱環節,而且還能加強對樂曲的理解和豐富音樂的感覺。
此外,默練不受地點、時間的局限,可以隨時進行練習。默練可以使你的練習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四、視譜練習與背譜練習相結合
我們在學習一個樂段時,一定要清醒地認識到,這反復奏了無數遍的樂段是否正確無誤。錯誤的重復只能是養成了改不掉的壞習慣。
「視譜練習」為的就是把每個音,每個節奏,都彈的准確無誤。「背譜練習」為的是做到「胸有成竹」地把樂曲瀟灑自若的表現出來。因此,在學習器樂演奏中視譜練習和背譜練習都不可少。
初學某個樂曲時,在通過了練習前的默練後,就可以進行認真仔細地視譜練習。待視譜能完整的演奏該樂曲時,即可進行背譜練習了。為了確保其正確性,在能夠背譜演奏後,應再次視譜練習,從中發現錯誤,並加以糾正。

五、慢練與快練相結合
在練習到速度快,技巧又較復雜的樂段、樂句時,用把速度放慢一倍或二倍的慢練來練習是很有必要的,也是行之有效的訓練方法。但在練習技巧並不復雜的樂曲時,不根據具體情況而一味的運用慢練的方法,那就不太合適了。因為,從本質上來說:如果把一首樂曲放慢來演奏,這時它已經成了似是而非的另一首樂曲。長期如此,不僅會讓練習者喪失了正確了解這首樂曲的能力,而且還會逐步減弱他們對音樂表現的積極主動性和樂感。
正確練習方法是慢練與原速演奏相結合。在學習一首新作品的初期,一旦完成了指法、節奏時,就得考慮正確的速度要求。再把一些技巧較復雜的樂句通過慢練,確定了指法的正確和協調了左右手動作後,就應該開始用原速進行練習。只有原速演奏,才能真正理解樂曲,才能真正發現所存在的不足和技巧的問題,也才能找到真正需要慢練的地方。要記住,練習時應該做到:困難點重點練,易錯點仔細練,慢練與快練結合練。

六、不可忽略的左手的按顫技巧練習
在演奏中左右手撥弦發音的作用是明顯的,出現的錯誤也容易被察覺的,因此人們往往在練習時把全部精力都放在左右手的撥彈上。這並沒有什麼錯,但由此而忽略了左右手按顫技巧的練習那就大錯特錯了。
古箏演奏中,左手恰到好處的「吟、揉、按、滑」是箏樂表現力的「靈魂」所在。「以韻輔聲,音韻相成」是古箏音樂的特色所在,左手按顫技巧運用的好壞,很大程度上決定了一個古箏演奏者的藝術水準的高低。缺乏了左手的按顫運用,箏樂就淡而無味的失去了光彩。由於左手按顫技巧和表現手法不那麼具體,又富於美學性質,要想練習好左手按顫技巧其實又是最困難的。因此,在練習中必須認真仔細的琢磨左手按顫技法,決不可忽略。
七、不要輕視演奏技巧「簡單」的樂曲或樂段
有的箏樂作品,一看樂譜就知道其技巧比較簡單,因此人們往往都會忽視對它的練習和細致地分析研究。
其實在古箏曲中,一些看上去演奏技巧很簡單的樂曲恰恰是風格、特點、韻味十足的曲目,稍不注意就會彈得「驢頭不對馬列嘴」了。由於這些樂曲一般速度比較慢,在練習時不但要把握好風格特點表現的左手按揉技法,還應該注意其節奏的准確,句法的呈現,音色的純凈,強弱的控制。因此,在學習這類樂曲時,練習重點只是不同於那些快速度、大力度的技巧練習罷了,更多的是要多加強對樂曲的風格和表現手法的分析。

八、重視練習曲的訓練
在古箏的學習中,人們往往只重視彈幾首樂曲,而忽視了練習曲的訓練。這是存在在學習古箏人群中一個非常突出的問題。
而今,由於古箏藝術的不斷發展,彈奏的力度、速度、技巧和樂曲表現內容都有了更高的要求,傳統的「以曲代功」的練習方法已很難適應了,練習曲的訓練也必然的成了我們提高演奏技巧不可替代的一種重要手段。因為,練習曲一般都具有一定的針對性,通過反復的、專門的進行某種單項練習,可以從中學會、鞏固、或改進某種彈奏技巧和方法。加之,訓練練習曲時通常都是純技巧的練習,沒有旋律和樂曲表現方面的負擔,就能有更多注意力放在准確的掌握觸弦的角度、音色的追求、力度的控制等技術要求上,從而技術訓練的成效就特別的高。所以說,只有通過專門的練習才能有效的克服高難度技巧的技術負擔。

九、溫故知新有助於不斷提升
目前在眾多的學箏族中「狗熊掰玉米」的現象非常普遍,很多人都是學了後一個曲子,卻丟了前一個曲子,無論是用價值觀來分析,還是用學習效果來衡量,都可以說是得不償失的。在學習過程中,我們應該把復習舊曲作為不斷提升的一個重要手段。復習舊曲不但可以為我們積累大量的表演曲目,還能夠訓練和提高我們的記憶能力。更重要的是通過復習,我們可以在那些舊曲目中得到新的體會和認識,從而在演奏的技術能力上、樂曲的理解能力上得到不斷提高。
例如:即使是初學者都不會在意的山東板頭曲《鳳翔歌》,是一首僅有二十幾個小節的小曲,可其中的上、下滑音就有近三十個。我們在初學時,通常只要能掌握好節奏和按滑音音準就很不錯了,而有了一定基礎後通過對它反復的溫習,就可以從中體會到滑音有著不同的推進速度,怎樣才能使滑音的滑動過程圓潤等種種感受,並能真正的認識到這是一首絕好的滑音的練習曲。這種演奏能力絕非是一朝一夕就能掌握好的,只能是通過溫故知新才能得到不斷提高。

十、調整心理狀態 學會激情練習
練習的目的就是要演奏,而演奏和練習又有著很大的不同。如:在家自己練習時,錯了可以反復的去改正、去練習,在舞台上演奏則完全不一樣了,根本是沒有反悔的機會的。
由於舞台上演奏者的內心都會十分激動,心理上和肌體上都比平時練習時緊張得多。平時已練習得滾瓜爛熟的樂曲,這時往往由於緊張會使演奏者大腦一片空白,或錯音百出。因此,我們在努力創造上台的表演機會之外,還應注意在平時練習完整的樂曲時調整心態,想像自己正在音樂廳的舞台上演奏,練習時使自己處於表演的興奮狀態。經常進行這樣的精神性訓練不僅能改善肌體的和心理的緊張狀態,提高正式演出的效果,還能由於練習時精神集中的興奮狀態提高練習效果和增強信心,以及改進自我的意識。這一舉多得的事何樂而不為呢?!

這里還要說明兩點的是:
(1) 老師手把手的教,學生人雲亦雲的死板學,從表面上看學生學得循規蹈矩是按部就班,但這並非是好事。過多的包辦代替,只能使學生對老師產生了依賴性,不善於獨立思考,學習被動等。還有的老師(或者是家長)為了讓學生能在比賽中獲獎,不遵循教學的規律,而一年半載的只給學生磨一個曲子。這種急功近利的做法,只能給學生造成音樂情感的麻木,興趣喪失等不良影響。這樣的學習方法都是非常不利於學生學習的進步、心理的成長和人格的樹立。
(2) 彈奏技巧是演奏樂器必不可少的能力。所以,有了一定的彈奏基礎後,應該回頭去檢查一下自己在彈奏技巧上還有哪些不足之處,重視以練習曲做針對性的訓練,腳踏實地進行改進、調整。
對於練那些長期只是「手把手」情況下的學習者,還應該回過頭去認真學習樂理知識,熟悉各種記號、音樂術語,培養讀譜習慣,增強節奏感和音樂的心理感應能力等。只有這樣為今後的學習打好堅實的基礎,才能在現有的基礎上有所突破,才是不斷進步的唯一出路。對自己估計不足,拚命的想撥高,這種自我提升意識,挑戰困難的行動是無可非議的,但是,這種違背循序漸進的學習規律的做法最終只能是事與願違。因此,我在這里要強調的是:要學會自己教會自己和培養科學的學習方法.

❹ 如何學好古箏基礎

1:平時學習古箏的時候往往覺得自己動作不是很快,其實不用擔心,很多人練習古箏的時候都會出現這種情況,其實這種情況只是長時間練習古箏出現的手指疲勞狀態,相對來說年齡大的一些人可以去加強自己的力度來練習古箏,這樣做會更好地發揮平時的水平。

2:加強自己力度並不是讓你盲目的去加強,這樣會讓你更加的疲勞,很多人都知道彈奏古箏非常艱難,其實古箏發出的聲音就是讓你正常力度來彈奏的,最重要的並不是手指運動,其實是靠自己手腕和手臂來發揮作用的,所以說手指運動只是用力很小的一部分,真正用力的是你的手腕和手臂。

3:在練習古箏的時候並不是讓你放慢速度,應該是讓你在放慢速度的基礎上面加快速度,假如你不加快速度話你就改變不了目前彈奏的形式,打個比方,就像你平時鍛煉身體散步行走的過程中突然的轉換成跑步,你這樣做的話會感到自身非常的疲勞,換個方式來你如果是繼續跑不的過程中放慢腳步的話這樣就沒有那麼疲勞了,適當的加快速度可以鍛煉自己手部間的肌肉還可以讓自己更加快速的了解古箏。

4:大家在平時練習古箏的時候給自己定一個小目標,多少分鍾完成一個曲目的辦法來練習,練習也要分類型,當你練習的時候沒有出現疲勞狀態的話可以把平時定的目標加長時間,比如平時定了5分鍾練習時間,就在5分鍾的基礎上再加5分鍾來練習。還有我們練習古箏的必備工具是節拍器,利用節拍器我們會更加容易地掌握好古箏的節奏,節拍器還能讓我們了解手指之間的間隙,利用好這些古箏工具會讓你更好的學習古箏。

5:節拍器真是一個非常好的工具,我們在練習古箏的時候一定要利用節拍器。日常練習中有很多人說節拍器很容易的檢測到自己的拖著後腿的手指,用起來真的很方便。

上面的這5個基本功你們都要牢記,在我們日常學習的時候都能用得到,記住這些基本功可以讓你在日常練習的過程中提高更好的水平。

❺ 如何練好古箏,有哪些小竅門和技巧

第一,多聽。不論是學習什麼樂器,都要多聽這一樂器演奏出來的音樂,這也是讓自己處在一個耳濡目染的環境中,培養自己對於節奏的把控能力,培養自己的樂感。現在網路媒體特別發達,可以去看一下優秀的古箏演奏家是如何演奏古箏的,可以從他們的表演中,對古箏這一樂器有一個更深的了解,增加自己對古箏的熱愛程度和興趣。

古箏並不是一個很好學的樂器,如果想要把它學好,首先要有勇氣,其次是要有毅力,只有不斷堅持,才能真正理解一門樂器,掌握一門樂器,並且將它演繹好。

❻ 如何快速有效的學好古箏

現在學習古箏的人越來越多,而由於工作和生活的關系並沒有那麼多的時間練習,而如果有.既快又有效的方法不失是對古箏愛好者最大的幫助。那麼有什麼方法能夠既快又有效呢?下面就為大家推薦幾種古箏的快速有效的練習古箏方法。

5、注意幾個容易記混的指法

撮指,分為大撮和小撮。大撮指法按照樂譜上標記,上方用托(大拇指),下方用勾指,貌似是正確的,實際錯誤產生了,上方應該為勾(中指)托指,下方才是用托(大拇指)。相同道理,如小撮,上方用抹(食指),下方用托(大拇指),還有一個就是刮奏,刮奏箭頭朝上,應該是從低音往高音再到低音,同學們往往混淆,總感覺譜例和彈琴的方向一致就對了,實際恰恰相反。看來,這三種指法尤其要注意,它們都是與片面理解相反才對,一定要注意把握。

6、培養樂感

如何培養樂感,是一個令許多人頭沉的問題,怎麼樣才能把樂曲彈奏的動情呢?平時需要多聽樂曲,注意模唱。樂曲中有許多自由的段落,比如引子,鏈接的段落等,結束句等,要搞清「自由」的含義。所謂自由,不是亂彈琴,按照自己的意願彈奏,而是遵循一個規律,這個規律簡單點說就是慢——快——慢的結構特點。首先慢起,漸快,再到漸慢。其中漸慢與慢起,都需要把兩個開頭音和結束音分開的大一些,中間的音要均勻彈奏即可。

❼ 古箏的初學者的學習方法

在這里就多年來的教學經驗和感受,談一些粗淺的看法 。

一、掌握正確的方法是學好古箏的關鍵

任何一門學科想要進步都需要技術。學習古箏也不例外,對於初學者,掌握正確的方法很重要。如果是錯誤的演奏方法,一旦形成習慣,就會嚴重地影響訓練和表演水平的提高。

一般來說,初學者要了解正確的姿勢、手形、運指方向和彈奏方法。姿勢以坐式為多,一般坐在琴的右側,身體正中心對准一號琴碼坐正,腰部與面板同高。身體離側板一拳左右。雙腿分開呈「稍息」狀。手形為半握拳狀,就像嬰兒睡覺時的手形。彈奏時運指方向與箏面平行,要求義甲正面觸弦,各指的彈奏方向與箏弦平面基本垂直,發力點在指關節。

二、豐富的表現力是學好古箏的必要條件

演奏者的音樂表現力具有決定性的意義。優秀的古箏表演者往往能產生強烈的藝術感染力,使人身臨其境,情景交融,塑造出鮮明生動的藝術形象。

如何提高音樂表現力?個人以為,首先要有正確的古箏演奏技法,對於音準和節奏的正確把握以及左手揉、滑、按、顫的技巧運用。特別是傳統樂曲,每個流派的風格都不一樣。要想細膩地表現出各個流派的特點全都靠左手的按弦。這就要求演奏者要有較高的音樂感受能力和聽辯能力。在此基礎上,還要加入表演者對樂曲的理解,對作品所處的時代背景和樂曲所表達內容的了解,這就要求演奏者要有較高的文化素養。因此,我建議學琴的小朋友一定要多看一些人文藝術方面的書籍,以擴大自己的視野,有條件的話,最好也學學舞蹈、繪畫等相關學科,做到內外兼修。

再者,豐富的表現力還要求表演者應有豐富的肢體語言,做到舉手投足都給人以美感,因為古箏表演是視聽藝術,觀眾不只要聽覺的享受,還要有視覺的美感。

三、良好的學習興趣是學好古箏的基礎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我國古代的教育家孔子指出:「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知者不如樂之者」。意思是說:對於學識,懂得它的人不如喜歡它的人,喜歡它的人又趕不上醉心於它、以它為樂的人。推而廣之,學琴也是一樣。

興趣是青少年學習的主要動力,學古箏的關鍵是培養孩子對彈琴的興趣。一般孩子剛開始學習時,感覺比較新鮮,再加上古箏的音色也很優美,所以興趣容易培養。但時間一長,總練一些練習曲,再加上左手按弦按的手痛,就開始打退堂鼓了。如何把孩子短暫的興趣培養成穩定的興趣呢?可以在教學中加進一些孩子們熟悉的小曲子,如《小燕子》、《南泥灣》等,讓孩子學習後回去彈給父母聽,滿足孩子的表現欲。另外,讓初學的孩子定期觀看同齡小朋友的精彩表演,用榜樣示範法來培養孩子們的興趣,這樣也可以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四、合理安排練琴時間是學習古箏的重要保證

在教學中,我也聽到過許多家長抱怨,自己的孩子和別人同時學琴,悟性也差不多,為什麼別人能彈六級的曲子並且彈的很好,而自己的孩子剛彈到五級,還不太熟練,其實這就和孩子練琴的時間沒有很好的保證有很大關系。

一般初學者,要求每天練琴一個小時以上,可有的孩子一星期也練不到兩個小時,彈的好壞可想而知。現在孩子課業負擔重是現實問題。但我認為孩子學琴慢和家長沒有很好地監督有很大的關系。家長應該給孩子制定科學的練琴時間,做到學習和學琴兩者兼顧。

如何給孩子安排好合理的練琴時間?總結以下兩點:

1、定點定時:小學階段的孩子可塑性強,好習慣的養成能讓他們受益終生。在這個時期,家長應科學合理地安排好孩子的學習時間,讓孩子養成注意力集中,定點定時的好習慣,避免東一榔頭西一棒槌;什麼時候學習語文,什麼時候學習數學,什麼時候彈琴,都要有詳細的計劃,並且要嚴格執行,如果孩子不能按時完成,看電視、玩游戲等活動一律免談,以此來強化孩子的時間觀念。

2、堅持不斷:堅持不間斷地上課和練習是保持學習積極性的唯一方法。如果孩子因各種原因間斷了一段學習後再去練習,就需要對以前所學的東西重新復習和訓練才能重新進入狀態。這樣的學習只能是浪費了大量的時間,並大大降低了古箏的學習效果。

綜上所述,筆者認為,學習古箏是一個長期而艱難的過程。學琴者不僅要有濃厚的興趣和堅持不懈的練習,更要有正確的方法和豐富的音樂表現力。這幾者必須相輔相成。只要做到以上幾點,又能合理地安排練琴時間,相信每位學生都能把古箏彈好,讓古箏這種民族樂器發揮它應有魅力。

❽ 古箏演奏的技巧有哪些

在古箏演奏技巧迅速發展的時代,作為一個古箏專業的教師,如何在教學中幫助學生盡快扎實地掌握這些技巧,是擺在我們面前的一個重要問題。通過多年的專業學習和教學經驗,我自己也總結了一些訓練快速技巧的方法。

一、練習快速技巧的過程中,必須掌握一個要領一一放鬆,只有使肩、臂、肘、腕的肌肉,充分放鬆,才能把所有的力量集中到指尖。如果有任何一個部位緊張,那力量在送往指尖的過程中,就會減弱,同時牽制了手指的靈活性。就好象一股清泉從上而下,突然被半路截斷一樣。因此,我們應放鬆自己,不能使肌肉僵硬,這樣手指才能被積極調動起來。如果不是這樣,就會以臂為支點帶動手腕,從而帶動手指,使手臂、手腕、手指全都處於緊張狀態,這不但影響了演奏速度,也影響音色及清晰度。所謂彈琴,就應用手指去彈,以指根為支點,指頭運動的動作越小,速度越快;動作越大,速度越慢。

二、練習快速技巧時,不能急於求成。在最初的基本功訓練中,應有意識地把速度放慢,把力度加大。例如:十六分音符彈成八分音符,四分音符彈成二分符,等到手指肌肉逐漸適應了這一過程再逐步加快速度,加大密度。另外,我們還可以做改變節奏的練習,如:把平均分配的音符中間加人符點,或把平均的兩個音中間加入音符,改變原有的節奏,讓手指適應各種復雜節奏的頻繁變換。接下來是手指肌能的幾種訓練。

1.快四點練習:可以訓練手指位置相對固定,彈奏中避免發生碰撞。尤其是大指要特別注意,一定要放在食指外側,各行其道。

2.貼弦練習:手指不能扎樁,不能同時離開琴弦,訓練手指主動的交替行走能力,為以後手指的滾動練習打好基礎。此練習強調兩點:一是力度;二是速度,不能隨便彈。

3.手指指序滾動練習:一定要在打好貼弦練習的基礎之上才能進行此訓練,否則手指的力度和速度以及控制能力都達不到新的要求。通過這種訓練方法,一定讓手指積極主動,前一手指彈弦時,後一手指就要做好下落的准備,同時彈同時下落,手指彈弦不能間斷。尤其是對四指和二指要著重訓練,因為這兩個手指的肌能相對比較弱,注意先慢後快,逐漸加速,保持力度,而且力度要均勻,彈出的音色要統一。經過這些系統訓練才能讓手指發揮它的主動性,使肌肉得到循序漸進的鍛煉,在演奏快速技巧時才能快而不亂,最終達到甚至超過原有的速度。

三、練習快速技巧要因人而異,根據每個人的不同生理條件,做出相應的訓練計劃,不能盲目地一把抓。有些人,手指肌能較差應通過對四個指頭的開發,運用對稱、『質性的原理,使各彈奏手指以其根部關節為支點,擺脫腕的制約。最初,從慢速開始,把各指頭的能力練平均,逐步掌握對稱與慣性的規律(彈奏時以腕關節為支點,做一來一回的擺動,這種勻稱地調換重心,來回運動的彈奏方式,稱「對稱」。而J慣性是在保持一種運動趨勢的情況下,完成多音、多指的彈奏),再進行對稱與慣性的轉換,使手隨時能夠調整重心及進行運動方向的轉換。在不同彈奏方式進行轉換時,無論是對稱轉換為慣性,還是慣性轉換為對稱,還是慣性轉換成另一種形態的慣性,都應通過對稱進行轉換過渡。因為對稱是傳統彈奏技術中,普遍存在和使用的,只有以對稱為基礎,進行各種轉換,才能在快速彈奏中,做到快而不亂,從而獲得最大的松馳與靈活性,這樣也就充分發揮了手指的靈活性,達到最佳效果。

手指肌能較強的人,在訓練過程中,應採取綜合練習的方法。彈奏傳統箏曲時,運用快四點手法(就是通過中指、大指、食指勾、托、抹的快速交替,進行演奏),在現代曲目如《打虎上山》、《井岡山上太陽紅》,可運用規定的指序手法,也可根據自身條件,自訂適合個人彈奏的指法。如:上海音樂學院的羅京,她在演奏《井岡山上太陽紅》時,就沒有按照曲目中原有的指法彈奏。在第一段中,大多隻運用食指和大指快速交替的對稱手法彈奏,同樣也獲得了清晰連貫的效果。只要能達到同一目的,至於運用哪種指法,可視個人條件,靈活掌握。分發揮了手指的靈活性,達到最佳效果。手指肌能較強的人,在訓練過程中,應採取綜合練習的方法。

彈奏傳統箏曲時,運用快四點手法(就是通過中指、大指、食指勾、托、抹的快速交替,進行演奏),在現代曲目如《打虎上山》、《井岡山上太陽紅》,可運用規定的指序手法,也可根據自身條件,自訂適合個人彈奏的指法。如:上海音樂學院的羅京,她在演奏《井岡山上太陽紅》時,就沒有按照曲目中原有的指法彈奏。在第一段中,大多隻運用食指和大指快速交替的對稱手法彈奏,同樣也獲得了清晰連貫的效果。只要能達到同一目的,至於運用哪種指法,可視個人條件,靈活掌握。

以上是我多年專業教學當中總結的一些經驗。練習的過程是艱苦的,只要我們認真探求,總結經驗教訓,把握住適合自己的好方法,就一定能練好快速技巧,使自己早日從「必然王國」走進「自由下國」。

閱讀全文

與如何掌握古箏的練習方法呢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最簡單的刷鐵塔方法 瀏覽:254
吃麵包的方法和視頻 瀏覽:846
有沒有再簡單點的方法 瀏覽:905
腰椎軟骨病的治療方法 瀏覽:950
優卓雙氧水使用方法 瀏覽:280
什麼方法可以讓月經提前 瀏覽:648
制定物資消耗額的常用方法 瀏覽:817
汽車暖氣排氣管的安裝方法 瀏覽:288
五門鎖安裝方法 瀏覽:187
鋼尺使用方法 瀏覽:277
收稻米的正確方法圖片 瀏覽:97
舊衣服做褲子簡單方法 瀏覽:306
深色衣領發黃怎麼變白的最快方法 瀏覽:509
科目三如何加減檔的操作方法 瀏覽:475
紫草服用方法怎麼做 瀏覽:840
排痘針使用方法視頻 瀏覽:132
瘋釣鯽的使用方法 瀏覽:304
如何打敗僵屍的方法 瀏覽:749
小白攝像頭使用方法 瀏覽:625
檢測蛋白含量的方法 瀏覽:4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