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球基本功訓練方法
一、顛球
顛球是一個球員熟悉球性最好的方法。
動作要領:
1、顛球要身體協調,放鬆,膝蓋不要太緊張,踝關節不能鬆弛,否則會造成用力不穩;2、顛球腳下不要站死不動,小碎步移動起來可以更好的調節重心來控制球;
3、腳尖不要向下或向上勾,造成球向前或向後運動使球難以控制;
二、帶球
動作要領:
1、正腳背運球(直線帶球):重心降低,腳背綳緊,腳立起,用正腳背去觸碰球的正後方,學會掌握力度,熟悉動作後加快動作速度,盡量多觸球,提高觸球頻率,最好能達到一步一觸球。
2、腳內側運球:重心降低,用大腳趾與腳弓之間的部位觸碰球的側後偏觸球腳方向,球的運行方向是斜前方偏支撐腳的方向,掌握觸球力度與球運行方向,逐漸提高觸球頻率,加快動作速度。
3、腳外側運球:重心降低,用小、無名、中三個腳趾的部位觸碰球的側後偏支撐腳方向,球的運行方向是斜前方偏觸球腳的方向,掌握觸球力度與球運行方向,逐漸提高觸球頻率,加快動作速度。兩腳交替變換練習的時候注意支撐腳的站位,人在球後的移動范圍要加大。
三、停球
停球是把傳來的球停在自己的控制范圍之內,而且能做出下一步的動作,不要忽視停球的重要性,停球的速度往往能決定場上的節奏快慢,停好球往往能抓住很好的進攻機會。而選擇好停球的方法和部位也是很重要的。
動作要領:無論選擇哪種停球方式,都是由一下四個環節組成的:
1、觀察和移動。
為了更好的完成接球動作,事先要注意觀察來球的情況。從球的運行路線、球的旋轉與速度等情況中,迅速判斷落點,及時移動,使自己能處於做停球動作的最佳位置。
2、選擇停球的部位和停球方法。
停球的不同部位和採用不同的方法,各有其不同的作用,因此,必須根據臨場情況及下一步動作的需要,恰當的選擇停球的部位與停球方法。
3、改變來球的力量。
根據來球的力量大小和停球的實際需要,可分別採取加力或減力(緩沖)方法。根據來球力量的方向和接球實際需要,還可按照反射定律調整入射角,獲取理想的反射角。
4、隨球移動。
停球動作一做完立即隨球移動,緊密銜接下一個動作,在停球與處理球的動作之間不能有停頓。
腳停球:腳的停球往往與對應的傳球部位相對應,觸球時力道回收,而且停球不要停死,停球要有利於下一步的技術動作。
四、射門
射門技術的關鍵是腳的部位和球的部位的運用,良好的時機選擇正確的射門方法才能使進球的可能性增大。按腳觸球的部位來分,射門大致分為腳弓推射,腳背抽射,腳內(外)側搓球,腳尖捅射。
1、 腳弓推射,與腳弓傳球大體一致,只不過加大力量,提高精準。
2、 腳背抽射,強有力的射門往往是抽射出來的,力量大球速快,但要吃准部位才能把力量與速度發揮到極致。具體動作與腳背傳球大體一致,只不過支撐腳的站位如果有變化,身體的重心要作出相應的調節,擺動腿與支撐腿的角度要把握好(如果球在運動當中的抽射,還要對球有提前的預判)。
3、腳內(外)側搓球,就是所謂的弧線球,球路有弧線使防守隊員與守門員產生判斷錯誤,或利用球的弧線線路繞過人牆或防守隊員,從而達到相應的目的(這個不用再多說了吧)。
4、腳尖捅射,這個是不會踢球的人最常用的方法,但也有它的優點,比賽中近距離的腳尖捅射很奏效(五人制比賽中經常用到),因為該動作隱蔽,球速快,球的路線難以判斷,但是使用的時候要注意不要受傷,腳尖踢球很容易傷腳的。
注意事項
基本功要多練多想,循序漸進,水平才會有一個大的突破。
Ⅱ 足球的基本功怎麼訓練
傳球,搶圈練習,帶球,顛球,停球,射門
Ⅲ 足球訓練的最基本方法
一.顛球
顛球是一個球員熟悉球性最好的方法。
動作要領:1、顛球要身體協調,放鬆,膝蓋不要太緊張,踝關節不能鬆弛,否則會造成用力不穩;2、顛球腳下不要站死不動,小碎步移動起來可以更好的調節重心來控制球;3、腳尖不要向下或向上勾,造成球向前或向後運動使球難以控制;
二.帶球
動作要領:正腳背運球(直線帶球):重心降低,腳背綳緊,腳立起,用正腳背去觸碰球的正後方,學會掌握力度,熟悉動作後加快動作速度,盡量多觸球,提高觸球頻率,最好能達到一步一觸球。 腳內側運球:重心降低,用大腳趾與腳弓之間的部位觸碰球的側後偏觸球腳方向,球的運行方向是斜前方偏支撐腳的方向,掌握觸球力度與球運行方向,逐漸提高觸球頻率,加快動作速度。 腳外側運球:重心降低,用小、無名、中三個腳趾的部位觸碰球的側後偏支撐腳方向,球的運行方向是斜前方偏觸球腳的方向,掌握觸球力度與球運行方向,逐漸提高觸球頻率,加快動作速度。兩腳交替變換練習的時候注意支撐腳的站位,人在球後的移動范圍要加大。
三. 停球
停球是把傳來的球停在自己的控制范圍之內,而且能做出下一步的動作,大家不要忽視停球的重要性,停球的速度往往能決定場上的節奏快慢,停好球往往能抓住很好的進攻機會。而選擇好停球的方法和部位也是很重要的。動作要領:無論選擇哪種停球方式,都是由一下四個環節組成的:1、觀察和移動。 為了更好的完成接球動作,事先要注意觀察來球的情況。從球的運行路線、球的旋轉與速度等情況中,迅速判斷落點,及時移動,使自己能處於做停球動作的最佳位置。2、選擇停球的部位和停球方法。 停球的不同部位和採用不同的方法,各有其不同的作用,因此,必須根據臨場情況及下一步動作的需要,恰當的選擇停球的部位與停球方法。3、改變來球的力量。 根據來球的力量大小和停球的實際需要,可分別採取加力或減力(緩沖)方法。根據來球力量的方向和接球實際需要,還可按照反射定律調整入射角,獲取理想的反射角。4、隨球移動。 停球動作一做完立即隨球移動,緊密銜接下一個動作,在停球與處理球的動作之間不能有停頓。 腳停球:腳的停球往往與對應的傳球部位相對應,觸球時力道回收,而且停球不要停死,停球要有利於下一步的技術動作。
四.射門
射門技術的關鍵是腳的部位和球的部位的運用,良好的時機選擇正確的射門方法才能使進球的可能性增大。按腳觸球的部位來分,射門大致分為腳弓推射,腳背抽射,腳內(外)側搓球,腳尖捅射。
1、 腳弓推射,與腳弓傳球大體一致,只不過加大力量,提高精準。
2、 腳背抽射,強有力的射門往往是抽射出來的,力量大球速快,但要吃准部位才能把力量與速度發揮到極致。具體動作與腳背傳球大體一致,只不過支撐腳的站位如果有變化,身體的重心要作出相應的調節,擺動腿與支撐腿的角度要把握好(如果球在運動當中的抽射,還要對球有提前的預判)。
3、腳內(外)側搓球,就是所謂的弧線球,球路有弧線使防守隊員與守門員產生判斷錯誤,或利用球的弧線線路繞過人牆或防守隊員,從而達到相應的目的(這個不用再多說了吧)。
4、腳尖捅射,這個是不會踢球的人最常用的方法,但也有它的優點,比賽中近距離的腳尖捅射很奏效(五人制比賽中經常用到),因為該動作隱蔽,球速快,球的路線難以判斷,但是使用的時候要注意不要受傷,腳尖踢球很容易傷腳的。
Ⅳ 足球技巧如何去練習
最基本的是練顛球,培養球感和球技,當你能分別用腳、大腿、頭顛100次以上不落地也就差不多了。同時練身體素質,主要是跑。耐力跑、變速跑、加速跑、折返跑等,提高速度和腿的力量。
附:
復雜多變的技術動作是足球運動的主要內容。在比賽中不僅需要運用支配球、爭搶球的技術動作,而且還要為能夠進行支配球和爭搶球而採用的行動的動作。也正是這種在比賽中符合規則合理的有球和無球的攻守動作構成當今復雜多變的足球技術動作內容。因此足球技術可分為有球技術和無球技術兩大類。
無球技術
起動:原地起動,活動中起動。
跑:快跑、沖刺跑、曲線跑、折線跑、側身跑、插肩跑、後退跑。
急停:正面急停、轉身急停。
轉身;前轉身、後轉身。
假動作:無球假動作。
有球技術
踢球:腳背正面、腳背內側、腳背外側、腳內側、腳尖、腳用。
停球:腳內側、腳底、腳背正面、腳背外側、胸部、腹部、大腿、頭部。
頂球:前額正面、前額側面。
運球:腳背內側、腳背外側、腳背正面、腳內側。
搶截球:正面槍截球、合理沖撞搶截球、側後鏟球及斷截球。
假動作:有球假動作。
擲界外球:原地擲球、助跑擲球。
守門員技術:准備姿勢、移動、選位、接球、撲接球、擊球、托球、擲球、踢球。
無球技術分析
無球技術,主要指各種不結合球的跑、跳、移動以及其他各種無球的行動。據統計,一個控制球能力很強的隊員所能控制球的時間也只有兩三分鍾左右,扣除各種情況下的死球停止比賽的時間外,其餘大部分時間都是用於無球情況下的活動。因此無球技術掌握運用是否合理在整個比賽中具有重要意義。
1.起動
2.足球比賽中的起動,是完成各種技術動作的基礎,在一定程度上影響著技術動作完成的質量,突然快速起動,能為完成各項有球技術動作贏得時間優勢。在緊逼、凶搶的嚴密防守中要不受到對方阻撓的去接應球,只有突然的快速起動,才有可能暫時甩掉對手,搶先插入空檔去接到和處理球。在連續快速的傳球配合中,防守隊員只有突然快速起動,才有可能盯得住對手,去截獲或破壞掉對手控制的球。因此,突然快速的起動是在短距離內超越對手或盯住對手,搶佔有利位置的有效手段。
3.從生物力學角度分析,突然快速的起動也為盡快發揮速度的加速跑,提供最大沖力和動能。
4.足球比賽中的起動是多種多樣的,有在靜止中,有在慢跑中,有在跳起落地後,有在倒地爬起過程中,有在轉身過程中,有在後退過程中等。但是不論在什麼情況下起動,都必須注意以下幾點:
①身體重心低,直體快速前移。
②步頻快、步幅小,快速有力後蹬。
③兩臂配合兩腿動作用力快速前後擺動。
④眼睛既要注意周圍隊員的位置變化,又要兼顧球的運動情況。有利於起動後的動作的銜接。
2.跑
跑是人們基本活動技能,在足球比賽中,只有掌握正確跑的技術並合理的運用各種方式的跑,才能起到積極的作用。速度已成為現代足球運動的特點之一。而快速跑則是『足球速度『的重要組成部分。在全面型的足球比賽中,隊員是隨著球的移動及場上的變化情況下,在高速度的運動著,如進攻隊員的擺脫接應拉出空檔,佔領有利位置等。隊員堵截爭搶,互相補位,緊逼盯人等,都需要快速跑動來完成。因此,跑已是足球運動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無球技術之一。
跑的技術中主要動作是後蹬前擺。後蹬動作,首先以伸展髖關節開始,當身體重心射影線離開支撐點時,要迅速有力地伸展髖關節、膝關節,最後腳趾蹬離地面。在後蹬結束時,髖、膝、踝三關節要充分伸展。前擺是當支撐腿開始後蹬時,擺動腿以膝關節領先,大腿帶動小腿積極向前上方擺動,同側髖隨之前送,以帶動身體前移,大小腿自然折疊以縮小擺幅,加快前擺速度,當大腿擺到最高點時,又開始積極下壓,小腿隨慣性向前擺動,用前腳掌自然而積極地著地,完?quot;趴地『動作。同時上體適當前傾和兩臂迅速有力地前後擺動,配合兩腿協調快速用力的蹬擺,推動身體快速向前移動。
在足球比賽中,隨著攻與守的不斷變化,要求隊員必須全面掌握慢跑,快跑,直線跑,曲線跑、折線跑及側身跑,插肩跑,後退跑等無球技術。
(l)快速跑
快速跑是指跑的速度程度。跑的速度是由步幅和步頻決定的。在保持一定步幅的條件下,加快步頻是提高速度的重要途徑。同樣在保持一定步頻的條件下,加大步幅也能夠提高跑速。但是在足球比賽中由於所處的情況不同,要求跑動步幅、步頻都要有變化,如在接近對手和球時及與對方爭球的情況下,跑動步幅就要小一些,步頻則要快一些,重心低一些,身體前傾角度要小,這樣就能夠比較容易的控制身體平衡,就可以及時地做出需要做的各種技術動作,並能隨時調整改變動作和跑的方向,就有了較大的靈活性,以發揮自己的最大速度。特別是需要進行爭搶、搶傳、搶射等情況下,更需要加大步幅和加快步頻;以爭得剎那間的有利時機。
(2)曲線跑
曲線跑是為了繞過對方隊員,接應來球,內切包抄,斷搶來球,盯住對手時採取的跑動方法。曲線跑時,眼睛注視周圍情況和球的發展,身體向內傾斜,內肩低於外肩,內側膝稍外展,外側膝稍內扣,以內側腳的腳掌外側和外側腳的腳掌內側用力蹬地。
(3)折線跑
拆線跑一般多是進攻隊員為了擺脫對手或穿越密集防守時採用的一種跑動方法。
折線跑時,眼睛要注視自己前面的左、右空檔,由一個方向突然折向另一個方向時,上體和頭部要突然向預定方向扭轉、傾斜,身體重心也迅速移到這一側,同時異側腳用力蹬地。
(4)側身跑
側身跑是為了便於觀察場上情況,隨時准備參與攻守的具體配合時採用的調整位置的跑動方法。
側身跑時,上體稍轉向有球的一側,腳尖對著跑動方向,眼睛隨時注視球的發展和周圍攻守雙方隊員的位置、活動情況,以便及時參加具體的配合或採取個人行動。
(5)插肩跑
插肩跑是為了限制處在與自己並肩跑的對手的跑動速度,進行爭搶位置或爭奪球時採用的方法。
插肩跑是當與對手並肩靠攏跑動時,把同對手接觸的一側肩突然向前探出,同時上體隨之斜插入對手與自己同側的胸前,同時同側臂幾乎停止擺動,以限制對手跑動的速度。
(6)後退跑
後退跑一般是在以少防多時,為了延緩對方的推進速度,伺機進行爭搶或是當對方隊員處在威脅著本方球門的情況下,為了盯住對手,限制其活動,常用後退跑。
後退跑時,重心稍下降並後移,使身體稍後傾。步幅要小,步頻要快,腳蹬地後必須離開地面,但不要高抬,兩臂稍張開自然擺動維持身體平衡,眼睛注視球的方位,對方隊員的位置和活動情況,以及同隊隊員回防等情況,以便確定自己的下一個動作。
3.急停和轉身
比賽中進攻和防守的不斷變換和球的位置也隨時變化。為了甩掉對手或不被對手甩掉,需要隊員有時在高速度的奔跑中突然停止跑動及突然停止跑動後立即轉身或原地轉身改變移動方向。
在比賽中運動員的急停和轉身動作可分正面急停、轉身急停、前轉身和後轉身。
(1)正面急停
急停時,身體重心下降並快速後移,上體稍前屈,一腳向前邁出並以腳全掌著地用力前蹬,使上體成後傾,制動身體前沖,另一腿微屈稍後開立支撐身體的平衡,停止跑動。
(2)轉身急停
轉身急停時,重心下降,上體稍前屈並快速向轉身方向扭轉、傾斜,重心移向轉身方向的同側腿屈膝外轉,腳掌外側蹬地,腳尖指向轉身方向,異側腿迅速前邁。腳掌內側積極著地蹬地,使整個身體成內傾,制動身體前沖,停止跑動。
(3)前轉身
轉身時,兩膝微屈,重心移向轉身方向的同側腳,上體向轉身方向傾斜,扭轉和異側腳前腳掌用力蹬地的同時,身體快速轉動,蹬地腳隨之上步。
(4)後轉身
轉身時,轉身方向的異側腳蹬地,重心後移,在身體開始向後轉動的同時,另一腳抬起外轉並向後邁出,腳尖向後,身體轉向後方。
4.身體假動作
在比賽中,為了擺脫對手的緊逼或為了搶奪對手控制的球,常用快速而逼真的身體虛晃動作,使對手產生錯誤的判斷,導致作出錯誤的行動或動作,而達到自己的預定目的。
逼真地假動作,會使對手產生相應的反應。當對手做出相應的反應時,由假變真的動作必須做得突然迅速,才能達到預期的效果。因此在快速虛晃中自如控制自己身體重心的移動,是順利完成假動作的關鍵因素。
總之,無球技術是足球技術不可缺少的組成部分。在練習時,既要正確理解動作的要領,又要結合必要專項身體素質和有球技術練習,以及根據足球運動的特點方能全面掌握無球技術。
有球技術分析-踢球動作結構分析
有球技術是在快速的激烈對抗的條件下准確完成技術動作的關鍵部分,是足球技術的重要內容。
1.踢球
踢球是運動員有目的地用腳的某一部位把球踢向預定的目的地。因此,各種踢球的動作總是與有目的地行動相連接,形成完整的用不同腳法踢球的技術動作。
踢球是足球運動中最主要和運用最多的一項基本技術,一場比賽,每個隊一般要傳球350~500次左右,比賽雙力平均每5~7秒鍾就有一次傳踢球。比賽中,踢球主要用於傳球和射門,是組織進攻與防守的主要手段。運動員踢球技術的好壞,直接影響傳球、射門和組成戰術的效果。因此,運動員踢球技術掌握的如何,對球隊運動技術水平有舉足輕重的影響。
(l)踢球動作結構分析
踢球的方法多種多樣,動作要領也有所不同,但是每種踢球方法都是由助跑、支撐腳站位、踢球腿的擺動、腳觸球和踢球的隨球動作組成。正是這五個環節組成踢球動作完整結構。下面以腳背正面踢定位球為例。對踢球的全過程進行結構分析。
腳背正面踢球是指用腳的第一、二、三、四跖骨體及跖骨底部分,即腳背的正中部分。當足跖骨屈並稍外翻時,形成一個較大的平面就是一般所指的腳背正面,用這一部分去擊球即稱腳正面踢球。
①助跑:助跑是指准備踢球前的幾步跑動,是踢球全過程的第一個組成部分。
作用:助跑的主要作用在於調整人與球的方向、距離,便於擺動腿更好地發力,增加擊球的力量,助跑的最後一步要稍大,以獲得一定的初速度和使踢球腿增加擺腿幅度與速度,同時制動身體的前沖。
動作過程與要求:首先是判斷好距離。助跑的方向與擊球方向應一致,成直線跑。
動作要放鬆自然,步幅均勻,整個助跑是加速度過程,特別是最後兩步必須積極快速,為了加大踢球腿的擺幅和擺速,要求助跑的最後一步要稍大。支持腳的跨步選位落點要准確。踢球前不但要獲得一定的前沖力,而且為了使身體在踢球時避免過早前沖和減少前踏的角度,最後一步要用跨步,支持腳落地時必須積極著地。
容易產生的錯誤:初學者步點判斷不好,最後一步支撐腳落點不準。另外助跑速度掌握不好,容易過快前沖影響擺腿,或沒有加速,這樣都會影響正確的踢球動作。
②支撐腳站位:助跑最後的著地腳所處的位置,就是踢球時的支撐腳站位。
作用:支撐腳站位是運動員踢球時身體重心的穩定支柱,只有穩定的支撐身體重心,踢球腿的擺動有牢固的著力點才會發揮最大的擺速。因此,支撐腳在踢球過程中既起到支撐身體重心作用又起到保持身體平衡作用。
動作過程與要求:助跑最後一步,支撐腳要踏在球的前後軸線的平行線上,腳距球的距離大約在10~15厘米,腳尖正對擊球方向。隨著身體前移,支撐腳成滾動式地由腳跟過渡到腳前掌。膝關節隨之微屈,膝關節的夾角在135°~150°。其作用:首先減少直腿支撐時造成對膝關節的擠壓和撞擊,使縫匠肌、闊筋膜張肌、股直肌等分別承受一部分由制動作用所帶來的沖力。其次是減少制動。如果直腿支撐必然造成比較大的反作用力,由於膝關節微屈起到緩沖作用,這樣就可以減少支撐時地面的反作用力。起到減少制動作用。
容易產生的錯誤:初學者支撐腳落地不準,容易出現以下三種錯誤:第一,支撐腳落地點靠前,造成不能充分加速擺腿,小腿剛開始加速即踢到球的後上方,造成擊球點用力線與地面成一定角度,出球方向不是向前,而是向前下方。第二,支撐腳落地靠後,此時小腿擺動已超過身體重心,使身體重心落在後面,造成臀部下坐上體後仰,腳擊球點在球的後下方;造成出球方向偏高。第三,支撐腳距球的一側較遠或較近,也就是腳與球的距離小於10厘米或大於15厘米,這樣都破壞了根據人體結構特點所需要的合理位置。造成擊球點不是球的後中部,而是偏左或偏右。
③踢球腿的擺動:踢球腿的擺動是在支撐腳向前跨步與助跑最後一步蹬離地面時,順勢向後擺起在支撐腳著地同時以髖關節為軸,大腿帶動小腿由後向前擺的動作。
作用:踢球腿的擺動是擊球力量的主要來源,踢球腿的擺速與擺幅的大小直接影響擊球力量。根據力學原理:作用力的大小取決於線速度的大小。因此,要加大擊球的力量。必須要加快腿的擺速,特別是小腿的急速前擺。
動作過程與要求:踢球腿的擺動可分成自然後擺和加速前擺兩個階段。
自然後擺階段;隨著支撐腳著地的同時,擺動腿以髖關節為軸自然後擺,小腿自然向後彎曲,踝關節放鬆。
加速前擺階段。當大腿後擺小腿自然向後彎曲時,使骼腰肌、股四頭肌、闊筋膜張肌、縫匠肌等被極度拉長後,開始功能性收縮,這樣使踢球腿以大腿帶動小腿由後向前擺動,當大腿帶動小腿前擺時,除了以上肌肉用力收縮外,包繞臏骨的肌腱和韌帶一張一縮,使腿的擺動速度急速加快。這就是小腿要以爆發式加速,以產生最大速度擊球。該階段是決定檯球力量與准確性的關鍵階段。
容易產生的錯誤:第一,後擺腿動作應與支撐腳落地同時進行,初學者有時容易造成支撐腳踏地後,才開始後擺,這樣做使一個連貫完整的動作截然分離,破壞了動作的連續協調性。第二,大腿前擺時,小腿未做爆發式加速,或過早加速,造成直腿踢球的錯誤動作。第三,擺腿時應以髖關節為軸,大腿帶動小腿垂直擺動,由於支撐腳腳尖未對准出球方向,造成擺腿方向不正。
④腳觸球:腳觸球包括腳的部位和球的部位及擊球的剎那踝關節緊張的動作。
作用:腳觸球是決定擊球方向准確和力量大小的關鍵,整個身體力量與協調性(肌肉的放鬆與緊張)都集中體現在擊球的瞬間使球由靜止狀態急速飛出。
動作過程與要求:第一,當小腿加速前擺時,拇趾長肌緊張扣緊足踝使腳面綳直,以腳背正面擊球的後中部,擊球時的作用力是通過球的中軸線沿著直線向前(踢弧線球例外)。第二,根據力學物體彈性碰撞原理,產生力的大小與碰撞時間成反比,與物體的質量及速度差成正比。因此,要想使擊球力量大、又准確,必須縮短腿與球接觸時間,即要加快擺腿速度與加強腳面的硬度,也就是常用的術語『快速擺腿,綳直腳面。『第三,擊球時身體髖關節必須處在球的垂直上方,這是腳觸球的最理想時機,因為如果髖關節不在垂直上方,而在垂直線的前上方,那麼小腿就不能充分快速前擺。如果髖關節落在球的垂直線後上方,這時大腿的前擺已經完成,小腿已開始向上擺,造成擊球偏高。
容易產生的錯誤:第一,擊球的一瞬間,足踝一定要緊。因為扣緊足踝既可以控制出球方向,又可以增加腳面硬度加大擊球力量,足踝未扣緊造成出球無力。第二,擊球時支撐腳靠前或靠後,造成髖關節不在球的垂直上方,使腳不能擊球的後中部,而是後上部或下部,影響擊球效果。第三,擊球點偏左或偏右(踢弧線球例外)造成作用力的方向向左或向右,不能沿著正確方向前進。擊球點在球的左後側,作用力通過球心向左前方運行。擊球點在球的左後側作用力通過球心向右前方運行。⑤踢球後的隨前動作:踢球後的隨前動作是指踢球腳與球接觸時踢球腿仍以觸球時的同樣擺動速度繼續前擺和送髖的動作。
作用:緩和因踢球腿的急速前擺而產生的前沖慣性,以維持身體平衡,同時可增大出球力量與銜接下一個動作。
動作過程和要求:當腳擊球後,由於慣性作用,擺動腿應隨球繼續前擺,身體重心順勢前移,踢球腿的異側手臂自然向前擺,同側手臂用力後擺,以維持身體平衡,同時便於銜接下一個動作。
容易產生的錯誤:第一,有意識的急速停止小腿前擺,影響出球力量。第二,身體未隨擺動腿前移,影響銜接下一個動作。
有球技術分析-踢球的方法
(2)踢球的方法
踢球主要有腳內側踢球,腳背正面踢球,腳背內側踢球,腳背外側踢球,還有腳尖踢球和腳跟踢球。
①腳內側踢球:它是用腳內側的跖趾關節、舟骨和跟骨所構成的三角部位接觸球的一種踢球方法。
特點:腳與球的接觸面積大,出球比較平穩、准確。出球力量較小。
基本動作要領:踢定位球時,直線助跑,支撐腳踏在球的側方15厘米左右處,膝關節微屈,在支撐腳著地的同時踢球腿以髖關節為軸由後向前擺動。在前擺過程中屈膝外轉,踢球腳的內側正對出球方向,小腿加速前擺,腳尖稍翹起,腳掌與地面平行用腳內側部位擊球的後中部。
腳內側踢球在腳與球接觸過程中有兩種方法:一種是推送的踢法。這種踢法腳觸球時,踢球腿要繼續前擺,這樣踢球腳與球接觸的時間較長,出球易平穩。另一種是敲擊踢法。踢球時,踢球腿的大腿擺動不大,只是小腿快速前擺擊球,擊球後,小腿突然停止前擺,該動作接觸時間短促,動作有力。
易犯錯誤:第一,踢球腿膝蓋外轉不夠,腳尖沒有翹起。第二,擺腿動作太緊張,成直腿掃球動作。第三,踢球腳腳掌內翻。
②腳背正面踢球:是用腳背正面的楔骨和跖骨的末端構成部位觸球的一種踢球方法特點:踢球腿的擺幅大,擺速快,踢球的力量大,出球的性能變化小,出球方向也比較單一。
基本動作要領:踢定位球時,直線助跑,最後一步稍大並要積極著地,支撐腳在球的側方約10~12厘米處,腳尖正對出球方向,膝關節徽屈,踢球腿是在支撐腳前跨和助跑的最後一步蹬高地面時,順勢向右擺起,小腿曲屈。在支撐腳著地的同時,以髖關節為軸,大腿帶動小腿由後向前擺,當膝蓋擺至接近球正上方的剎那,小腿做爆發式前擺,腳背綳直,腳趾扣緊,以腳背的正面擊球的後中部。踢球腿隨球繼續提膝前擺。
易犯錯誤:第一,支撐腳的位置靠後,造成踢球時身體後仰,踢球的後下部,出球偏高。第二,踢球腿前擺時,小腿過早前擺,造成直腿踢球,出球無力。第三,擺腿方向不正。第四,踢球時,因怕腳尖觸地,腳背不敢綳直,造成腳趾觸球。
腿背正面踢定位球,是初學者必須嚴格掌握的基本技術動作。而在比賽中,還常常用腳背正面踢反彈球、空中球、倒勾球及搓球等。下面就在掌握好踢定位球基礎上做為提高掌握的動作做如下介紹:
腳背正面踢反彈球時,要准確判斷球的落點、落地時間和反彈路線,身體正對來球反彈方向,支撐腳在球的側方。當球要落地時,踢球腿的小腿急速前擺,在球剛反彈離地時,以腳背正面擊球的後中部。該動作易犯的錯誤在於:對球的落地時間判斷不準,擺腿過晚,擊球的後底部,擊球偏高。
腳背正面踢空中球(側身踢空中球)時,首先要判斷好球的運行路線和確定好擊球點,並使身體側對出球方向,支撐腳跨上一步,腳尖指向出球方向,上體向支撐腳一側傾斜,踢球腳的大腿帶動小腿急速向出球方向揮擺,用腳背正面踢球的後中部,在擺腿踢球的過程中身體隨之向出球方向扭轉。在踢球的剎那,眼睛始終注視球,身體正對出球方向。踢球後,面對出球方向。該動作的易犯錯誤在於:擺腿過早或過晚,造成漏踢。支撐腳尖沒有對著出球方向,限制了身體的扭轉。上體傾斜不夠,造成踢球時腿朝斜上方揮擺,擊在球的中下部,出球偏高。
腳背正面踢倒勾球時,支撐腳先向前跨一步,膝關節彎曲,上體後仰,踢球腿以髖關節為軸盡力向上方擺動。當球落到頭的前上方時,用腳背正面向後勾踢。該動作易犯錯誤在於:上體後仰不夠,膝關節太直,造成踢出的球方向不是向背後而是向上運行。
腳背正面挑起踢倒勾球時.先判斷好來球的運行路線並確定好擊球點,然後踢球腳上步蹬地起跳,同時另一腿上擺,使身體騰空後仰,眼睛注視來球。在另一腿下擺的同時,踢球腿以大腿帶動小腿急速揮擺,兩腿在空中成剪式交叉,以腳背正面踢球的後中部,踢球後,兩臂微屈,手掌向下撐地,手指指向出球的相反方向,屈肘。然後背部、臂部依次著地。該動作易犯錯誤在於不敢跳或跳起後不敢向後仰體。
落地以手掌撐地時,手指方向不對,容易造成時、腕挫傷。
腳背正面搓球過頂時,擺動腿的動作是由後向前下方用力,腳掌貼擦地面,腳尖插進球底,踢球的底部,使球由腳尖經腳面向前上方迴旋而出。該動作易犯錯誤在於踢球時,腳尖未插進球的底部,造成擊球點不正確。
③腳背內側踢球:是用腳背內側的幾個楔骨、趾骨末端部位接觸球的一種踢球方法特點:踢球腿的擺幅大,擺速快,踢球的力量大,由於助跑方向、支撐腳選位靈活性較大,出球的方向變化幅度較大。因此,可踢出平直球、遠距離弧線球等,也便於轉身踢球。
基本動作要領:踢定位球時,斜線助跑,助跑方向與出球方向成45°角。支撐腳以腳掌外沿積極著地,踏在球的側後方20~25厘米處,屈膝,支撐腳腳尖指向出球方向,身體稍向支撐腳一側傾斜。在支撐腳著地同時踢球腿以髖關節為軸,大腿帶動小腿由後向前擺,當身體轉向出球方向,膝蓋擺到接近球的內側正上方的剎那,小腿做爆發式前擺,腳尖稍向外轉,腳面綳直,腳趾扣緊,腳尖指向斜下方,以腳背內側踢球的後中部(踢高球時,擊球的中下部),踢球腿隨球繼續前擺。
易犯錯誤:第一,支撐腳的位置偏後,踢球時上體後仰,易把球踢高。第二,踢球腳尖外轉不夠,接觸部位不正確。第三,沒有直向出球方向擺腿,形成劃弧動作以致出球點偏外。
同樣,腳背內側踢定位球是初學者必須掌握的基本動作。做為提高,下面就用腳背內側踢過頂球、踢弧線球及轉身踢球動作作如下介紹:
腳背內側搓踢過頂球時,動作方法基本上與踢定位球相同。只是支撐腳踏在球的側後方,踢球腳不要過於綳直,踢球的後下部,並稍有下切的動作,使球向前上方飛起並迴旋。踢球腳不隨球前擺。該動作易犯錯誤在於踢球腳沒有插進球底部,擊球點不在球的後下部,使球不能產生迴旋。
腳背內側轉身踢球時,助跑的最後倒數第二步,要稍向出球的相反方向,即向球的側前方跨出。在助跑最後一步蹬離地面時,略微跳動,同時身體轉向出球方向,支撐腳以腳掌外沿著地,腳尖指向出球方向,上體側前傾,膝關節彎曲。在支撐腳著地的同時,踢球腿以髖關節為軸,大腿帶動小腿由後向前擺。當膝蓋擺到接近球的內側上方的剎那,小腿做爆發式前擺,腳稍外轉,腳面綳直,腳趾扣緊,腳尖指向敘下方,用腳背內側部位擊球的後中部,踢球腿隨球繼續前擺。該動作易犯錯誤在於支撐腳的腳尖沒有指向出球方向。轉身和踢球動作不連貫,在轉身的同時,擺動腿沒有積極跟隨前擺。轉身時,上體沒有前傾。
腳背內側踢弧線球時,用腳背內側踢球的後中部位。擺腿的方向不通過球心,在踢球的一剎那,踝關節用力向里轉並上翹,使球成側旋沿一定的弧線運行。該動作易犯錯誤在於踝關節用力過大或過小。
④腳背外側踢球:是用腳背外測部位接觸球的踢球方法。
特點:它除具備腳正面踢球的特點外,由於踢球時腳腕靈活性較大和擺腿方向變化較多等優點,它是踢各種距離弧線球和彈撥、削球的主要方法。
基本的動作要領:踢定位球(平直球)時,助跑、支撐腳的位置和踢球腿的擺動,基本上與腳背正面踢球相同。只是用腳背外側接觸球。在踢球腿的膝蓋擺到接近球的正上方的剎那,小腿做爆發式前擺時,膝蓋和腳尖內轉,腳面綳直,腳趾扣緊,以腳背外側部位踢球的後中部,踢球腿隨球繼續前擺。
容易犯的錯誤:
第一,踢球時,膝蓋和腳尖內轉不夠,造成接觸球部位不正確。
第二,支撐腳靠後,造成踢球時身體後仰,踢球的後下部,以致出球偏高。
腳背外側踢定位球是初學者必須掌握的基本動作,但在比賽中,還常用腳背外側踢弧線球或彈撥球,為了進一步了解腳背外側踢球方法,下面就這兩種踢法做如下介紹:
腳背外側踢弧線球時,支撐腳踏在球的側後方約15~20厘米處,踢球腳的腳腕用力,並以腳背外側踢球的後中部,擺腿的方向不通過球心,並向支撐腳一側的前方繼續擺動,以加大球的旋轉。該動作易犯錯誤在於踢球腳的腳腕用力不夠,擺腿方向靠球心軸較近。
腳背外側踢彈撥球時,踢球腿以膝關節為軸快速側擺或側前擺。擊球時,踝關節快速轉動將球彈出,踢球腳快速收回。運用這種踢法可將球快速彈撥到踢球腳的外側或側前方。
⑤腳尖踢球:它是用腳尖部位接觸球的踢球方法。
特點:踢球腿的擺幅大,擺速快,踢球的著力點集中,出球快而有力,但因腳尖與球的接觸面小,出球的准確性較差。
基本動作要領:腳尖踢球與腳背正面踢球動作大致相同,支撐腳踏在球的側後方。
Ⅳ 足球技巧有哪些
隨著體育意識被越來越多人認可,很多喜愛運動的人都開始選擇自己最愛的運動項目。其中,足球就是其中一項備受關注的體育運動,那麼到底有沒有一些好的方法和技巧能夠讓我們更好的掌握它。關於足球的一些小竅門,我想你一定會有需要的。
足球技巧有哪些?
1、足球顛球技巧
顛球是足球運動的一項最基本的技術,其主要是要求隊員在踢球的時候能夠有很好的球感,在踢球的時候可以很好的控制足球,使足球能夠以自己希望的方式運行。
顛球一般是用腳內側進行顛球,支撐腿膝關節微屈,身體重心移至支撐腳上。當球下落到膝關節高度時,顛球腳屈膝盤腿,腳內側向上擺腳內翻(腳內側成水平狀態),輕擊球的底部,將球向上顛起。
Ⅵ 足球的射門技巧訓練,你認為有什麼作用
1、加強足球運動員的射門慾望。隨著現代足球比賽的對抗性增大,要求隊員的技戰術水平不斷提高,射門技術也隨之多樣化、難度化、完善化。所謂射門,是指球員在比賽中有意識有目的地運用身體的合理部位將球擊或擋向對方球門的各種方法。具有強烈的射門進球意識和慾望,捕捉一切射門的機會是進球獲勝的前提。要敢於在激烈對抗中完成射門行動,要勇於承擔不進球的風險責任。
4、有利於比賽中進球得分。熟練掌握腳背正面、腳背內側、腳外側以及頭頂球技術的基本動作要領,首先要用運動員容易接受的訓練方法來進行射門練習,如非對抗性當中先練踢死球(定位球),然後安排練踢活球(移動的球即各種不同方向來的球或不同方向滾動的球),這種練習運動員較容易體會射門動作要領。
Ⅶ 如何鍛煉出優秀的足球技巧
大家是否艷羨那種能在球場上耍出一些別人耍不出的小技巧,從而成為球場上那一道亮麗的風景線呢?總體來說足球運動員需要掌握以下6項技術。
1、顛球技術
顛球是足球運動的一項最基本的技術,其主要是要求隊員在踢球的時候能夠有很好的球感,在踢球的時候可以很好的控制足球,使足球能夠以自己希望的方式運行。
顛球一般是用腳內側進行顛球,支撐腿膝關節微屈,身體重心移至支撐腳上。當球下落到膝關節高度時,顛球腳屈膝盤腿,腳內側向上擺腳內翻(腳內側成水平狀態),輕擊球的底部,將球向上顛起。
2、傳球技術
傳遞球技術是一項很重要的足球技術,它是足球場上運動鏈的一個紐帶,傳遞球技術的好壞決定著傳遞球質量的優劣。
在實際的比賽中,決定傳遞球質量的因素有很多,傳球方向的控制、腳力的控制、接觸球點的控制,其次好有對時間、跑位和配合的掌握。其中,變換最大的也是最難掌握的就是球腳點的問題,它控制著足球的路線和旋轉程度。
如果要想傳直線球的話,可以用腳弓進行直推或者是用腳背進行平抽,腳接觸球的部位在傳球的時候一定是要對准接球人的,同時在進行直傳球的時候要注意足球要保持一定的速度。如果接球者的位置離你很遠,要進行長傳球的話,就是適用高旋轉球,這時經常使用的部位就是腳弓,如果想讓足球的旋轉更強就要增加球於腳弓的摩擦,腳尖向足球旋轉的方向指向。
3、過人技術
在足球比賽中過人的方法有很多種,具體採用採用什麼方式過人要根據自己的技術特點和場上情況來具體的運用技術動作,經常被大家使用的有變向過人和變速過人。
4、射門技術
抽射是足球運動中一項基本技術,也是一項比較難掌握的技術。抽射的時候,足球運動員用腳背抽球,由於這個時候可以充分發力所以球的力量大、速度快,守門員很難作出有效的撲救。但是,抽射對運動員的要求也非常高:首先,運動員要掌握好時機,在球與身體間處於一個合適距離的時候拔腳抽射,如果身體與球的距離太近就無法把動作做的舒展,這樣就不可能有很大的力量;如果球與身體距離太遠這樣接觸球的部位就不準確,腳不能抽射到球的正中部,不僅將球打偏而且沒有力量。其次,一定要注意觸球的部位,腳背一定要接觸球的中部,這樣才能將所有的力量傳到球上,保證球運行的速度快,力量大。
5、停球技術
足球在場上不能永遠的不停的運動,足球必定要走走停停,所以在會讓足球動起來的定時也要會讓球停下來。
在足球運動中,除了手臂,身體的各個部位都是可以用來停球的,需要注意的是,在停球的時候要把球停在離自己身體合適的位置,不僅不會被對方斷下,也有利於自己下一個技術動作的完成,這樣的停球就是標准、合適的。
6、搶球技術
足球是一項講究攻守平衡的運動,在會踢球的同時也要會防守,阻擋對手的進攻,所以,對足球運動員來說,搶球也是一項足球的基本技術,搶球並一定要求防守隊員把球搶下來,主要是通過防守來阻止對方的進攻,所以,在防守的時候,需要掌握的一個重要原則是,「看人!不看球!」自己的身體要始終的樹立在對手的正前方,封堵住對手的向前去路,這樣就能對搶球起到關鍵性的作用。
Ⅷ 踢足球的技巧有哪些動作
平常養成習慣用左腳踢球.右腳可以自動獲得80%左右的非練習性補償.也就是您左腳100分.右腳自然是80分左右.
防守:
1.碰到過人比較有經驗的,技巧比你厲害的人的時候,選擇簡單的退一步,比前進更加容易防守。防守的最佳方法是高速接近控球的對手,距離5到6米時提前減速,以應付對方輕易變向擺脫。然後跟隨觀察,球遠離他腳下1米以外時是最佳搶斷時機。
2/6
.超級防守技巧,對付爆發力,沖擊力超強的前鋒,
一句話就是,就是不給他啟動的機會,
首先,一定要側向站在他與你的球門之間的位置,而且要距他一步距離,還不能貼身,
然後,最重要的就是跟隨他移動,仔細觀察場上情況,選擇好貼身時機!
貼身過早,前鋒會做動作擺脫你,
貼身過晚,不能阻止對方啟動。
所以,要選在對方拿球隊員有意思要傳球給他的時候,
一步貼身,用身體側面將對方上體突然向背對球門方向擠,
這時,對方球已傳到空中,而他冷不防被你擠失去了重心,
再想啟動為時已晚。
強力前鋒被你搞定,身為後衛的你是不是開始有成就感了?
3/6
拖後中衛本身的職責並不象盯人中衛那麼簡單。從整體上來說,拖後中衛是後防線的樞紐,他在組織著後衛線的防守,什麼時候該造越位,什麼時候該壓上,這些都是由拖後中衛決定的。作為守門員面前的最後一名防守隊員,什麼時候該戰術犯規,什麼時候可以選擇消極防守後退一些距離等待其他防守隊員的回來.一條後衛線的好壞,不決定於邊後衛的好壞,而決定於拖後中衛的好壞。最重要的是"心"要上去.這個『心』指的是責任感,作為樞紐,作為守門員面前的最後一名防守隊員,它指的是你必須具有做一名拖後中衛的覺悟,也就是責任感。防守要有霸氣.霸氣的體現本身就是一種責任感.責任感不是你對一個位置的責任感,而是你對全隊防守的一種責任感.
進攻:
1. 貼地面的傳球是比空中的傳球具有更好的快攻效率。傳球的時候要考慮的是自己隊友接球是不是比對方防守更方便。用快速的傳球是容易傳過後衛的腳的。但是,球加了簡單的旋轉以後只要一著地將給接球的隊友帶來無窮的方便。
2.停底線球最快的方法。如果不是後衛逼的太緊。
追底線球就是先跑到底線的外面.急轉身,用腳去停球。
這樣的轉身動作是最不容易受傷的和總體效率最高的。這樣的停球可以直接發動第二輪攻勢.
3.多數的有效率的動作都不要超過2個。
4.自己身後有隊友的時候,接比不接這個球的效果差好多。
5.傳底線球和遠球的時候加一個搓球的底部的動作,也許可以令您的球不會滾出去。
6.對對方有經驗的後衛不要用身體接觸式過人。
7.傳球成功率的好的點是位於自己隊友前點一米以內和身體側面一米之間的點,越往前越好。
8.邊線拿球突破的時候。簡單的趟球沿邊線走把。
反正被人破壞了也是邊線球。
實踐認為雖然對方貼了身還是有30%的突破成功率的。
9.試圖做一些過人和有效率的穿透傳球的時候。不要看著自己腳下的球永遠是會提高你的成功率的。
10.底線不想過人的時候,對防守非常好的球隊的傳球是負30度的傳禁區。
底線不想過人的時候,對防守不好的球隊的傳球是負15度的傳禁區。
11. 只要在禁區人多出不去的時候。直接打對方後衛的身體兩側腰的兩邊。
越好的後衛防守你,直接進球的可能性越大。(想想為什麼?)
第二的進球的點球我就不說了。
對方的手碰球的可能性是一樣的大的。
同樣好的後衛是不應該讓一個前鋒進他的禁區的。
12.當你面對的是唯一一個守門員的時候。
永遠記住他是比你還緊張的。
我都不知道您可以利用這種技巧去衍生多少技巧。
不過一般變相的幅度是要大於90度的。
否則可能被他的腳尖或指尖碰到。
我是一定在射門之前做個假動作的。
13.抱歉我是比較反對用造越位的戰術的。
一個前鋒用S形橫向的跑位(在最後一個後衛的附近蛇行跑位)。可以極大的干擾對方的後衛。一般造越位的戰術都是由一個中後衛控制的。但是當他必須經常的回頭看你的蛇行的具體位置的時候。是隊友局部2v2反越位的最好時候。
14.當兩個後衛一個方向同時來強你的球的時候。
他們最弱的地方是在他們的中間。
那裡也是他們力量最強的地方。
但是,簡單假動作的沖一下中間。
變相的帶球,繞過其中一個後衛的側面。
他們是沒有時間和力量去追你了。(想想看看為什麼呢?)
他們在想另一個後衛干什麼吃的
15.當只有一個後衛和一個守門員的時候,
跑到後衛和守門員的一條直線的位置。
簡單的橫向,推射門柱內側半米。只要准點,進球的可能性很大。
想想看看為什麼?
因為後衛擋住了守門員的視野。
16.前鋒有絕對的先手的優勢。
運用你的技巧,當3個或3個以上後衛圍著你的時候,
是進攻最好的時候。他們的身後是一定沒有人的。
一個簡單動作,用你自己的技巧去讓你的球出現在對方的身後就可以。
17.當一個後衛走到那裡都跟著你的時候,
是一個前鋒最悲哀的時候。
去把,反正你是前鋒。你跑向對方4後衛的中間,用s型的橫向跑位,
去徹底的讓盯你的後衛破壞對方4後衛或多後衛的站位。
一次兩次以後他就不敢一直跟著你了。
18.當你是前鋒受到對方身體或別的方面的有利優勢被盯人的時候。
我選擇的做法是:
轉前鋒的被盯人為強力盯人。
也就是您假設自己是一個後衛。而盯你的人是一個前鋒。
(至於你拿球以後是去傳。還是帶呢?當你在場上就自然會明白。)
幾個回合,效果一般都比較的顯著
Ⅸ 足球絕妙的大力射門技巧訓練方法有哪些要怎麼進行
都說努力是需要技巧的,不是想努力就努力,而是想到奇跡就努力。這也是真正的技術。如何像c羅一樣努力投籃,我們學習c羅的投籃方法。c羅踢的球經常是不旋轉或者幾乎不旋轉的,那麼球在空中飛會怎麼樣呢?球在空氣中不旋轉的情況下,反正叫什麼不重要。我們學習如何正確踢這個幾乎不旋轉的球。
另一個很重要的點是帶球動作。踢球是為了使射門更有力,旋轉,帶球動作通常很大。你會擺動雙腿,將球完全送出。踢蝶泳球的時候千萬不要這樣,否則你很難踢到不旋轉的球。你要突然停止跟球,就這樣,向前擊球,腳在你面前經過,然後停在這里;你必須有一個明顯的「接收」動作。因為跟球會產生旋轉,當你踢一個弧線球時,一個又大又漂亮的跟球會讓球劃出完美的弧線。
足球絕妙的大力射門技巧訓練方法就是上面這些了。
Ⅹ 足球射門的方法和動作要領
1、腳外側彎射
方法:斜線碎步跑向皮球,當立足腳站在皮球側近的時候,提腿扭擺身體鎖緊腳眼,利用腳外側抽擊皮球偏外三分一處,射球後順勢收膝完成射門動作。
動作要領:腳尖向下,利用腳背偏外平面拉擊皮球,較易形成皮球外彎去勢,射球力度越大弧度越大,力度弱則難以繞越對手。
2、正腳背射門
方法:起跑點,皮球和目標應成一直線,膝向目標輕松助跑,立足腳站在皮球側近,自然向後提起小腿,眼望皮球頂部,鎖緊腳眼揮動小腿抽向皮球中央點,擊球後身體勢追前完成整個射門動作。
動作要領:腳尖向下,球速快慢取決於小腿揮動速而非來大腿力量,射球前宜預先選定擊球部位,射球後收緊大腿前部肌肉可避免不慎弄傷半月板。
3、腳內側撞射
方法:輕松跑向皮球,射球前平衡身體,膝向皮球順勢提腿,當立足腳站在皮球側的時候,輕扭身體膝轉向外,鎖緊腳眼撞擊皮球中央將球射出。
動作要領:射球時腳尖保持向上,用球靴內側商標位撞擊皮球,較易掌握皮球去向。平時可練慣用腳內側拍牆,練至僅得一下撞擊聲為佳,如有兩下聲響表示腳內側和皮球的接觸面尚未掌握。
(10)足球進球訓練方法及技巧擴展閱讀:
提高射門精準度的方法
1、身體的朝向
一定要讓身體正面面對球門,這樣才能讓你的射門直奔球門而去。
2、身體要前壓
射門時身體前壓才不會打出高射跑。
3、身體不能後仰
即便是這樣距離球門僅僅一米之遠的距離,如果身體後仰也還是會打飛機。
4、身體不能打開過多
身體的正面是要面對球門的,而不能過度向一側打開,從而將皮球打偏。因為皮球最終的去向就是你身體在射門瞬間所面對的方向。
5、身體的隨前擺動
腳部完成射門動作之後,發力腳以及整個身體都要向自己的目標隨前擺動。
6、身體扭動
很多隊員都會在射門時把身體,向自己支撐腿一側扭動,這種扭動會讓你的射門角度變小,從而只能被動的打向遠端。
7、腳部的隨前擺動
在使用腳內側推射時,踢球腳要一直跟隨皮球向目標方向擺動,從而讓皮球更穩定的到達預定目標。
8、不要停止腿部的擺動
射門時不要這樣碰到皮球之後就立即停止擺動,還寄希望球能飛到你想要的方向。這樣的射門方式具有很大的不確定性。
9、不要發全力
在禁區內獲得射門機會後,一定要保持冷靜,只要把球推向沒有防守隊員封堵的球門方位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