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修改病句的方法和技巧口訣
1、定語位置不當。如:
(1)我國棉花的生產,長期不能自給。
(定語與中心語位置顛倒,應該為:我國生產的棉花,長期不能自給)
(2)廣大的農村青年表現出無比的社會主義熱情。
(定語「無比」錯放在狀語的位置上而造成病句,應該將「無比的」放至「熱情」之前)
2、狀語位置不當。如:
(3)在社會主義建設事業中,應該發揮廣大知識分子充分的作用。
(狀語「充分」錯放在定語的位置,應該將之放在「發揮」之前)
3、虛詞位置不當:
一、副詞「不」的位置不對。例如:
(4)我們如果把自己國內的事情不努力搞好,那麼在國際上就很難有發言權了。(「不」句字否定副詞應該在「把」字之前)
(5)如果趁現在不趕快檢查一下代耕工作,眼前地就鋤不好。(「不」應移至「趁」字前)
二、關聯詞語位置不當
復句中兩個分句用同一主語時,關聯詞語應在主語後邊;主語不同時,關聯詞語應在主語前邊。如果顛倒,就屬位置不當。例如:
(6)不但他好好學習,而且還幫助其他同學。(「他」應移至「不但」前)
(1)修改病句的方法和技巧ppt的講解擴展閱讀
1、了解病句的幾種常見類型,特別是《考試說明》中指出的6種類型:語序不當、搭配不當、成分殘缺或贅余、結構混亂、表意不明、不合邏輯。要熟悉改病句的常規方法。
2、修改病句時,必須保留原意,不可改走樣了。 因為修改病句是為了使句子表達准確,語句明白無誤。
3、從語法角度入手,抓住句子主幹。無論是單句、復句,抓住了句子主幹,也就抓住了句子的基本意思,在改病句時有利於保留原意。抓住主幹時要注意辨認主幹是否有毛病,如是否有成分殘缺,主謂、動賓搭配不當等毛病。
2. 病句類型及修改方法ppt
常見病句類型有句子成分殘缺、詞語搭配不當、語意重復啰嗦、詞序不對、前後矛盾、句意含混或錯誤、不合邏輯、亂用關聯詞語等;對應修改方法為成分殘缺的補充主、謂、賓語,矛盾和重復的地方刪除多餘部分,用詞不當的地方更換詞語,詞序混亂的調整詞語位置順序。
修改病句要按三個步驟進行:
第一步,要讀懂句子,弄清它要表達什麼意思。這是修改病句最重要的一步,自由讀懂句子要表達的意思,才能發現它的毛病,照著原句的意思去改正。許多病句只要弄清楚它要表達的意思,這個病句也就修改好了。例如:「在會上,紛紛發表自己的見解。」讀了句子之後,想一想:是誰在會上紛紛發言?這個句子沒有主語,應該加上主語「同學們」或「大家」,這樣,句子的意思就表達清楚了,句子也就改對了。
第二步,在弄清句子要表達的意思後,再回到原句上查找,什麼毛病影響了這個句子意思的表達。例如:「小明改進了上課愛做小動作的缺點。」這個句子要說的是「小明改正了上課愛做小動作的缺點。」原句中的「改進」與「缺點」不能搭配,「缺點」只能說「改正」,不「改進」換成「改正」,這個句子的意思就清楚了。
第三步,在查到句子的毛病後,照著句子的意思「對症下葯」地修改。一個病句的修改,常常不止一種改法,要選擇不但最能准確表達原意的,而且又是最簡便的改法。例如:「這蘋果的味道又香又脆。」 應改為「這蘋果又香又脆。」如果改成「這蘋果的味道很香,吃起來很脆。」固然也對,但改法不簡便。
3. 小學修改病句的方法和技巧課件
小學修改病句的方法和技巧
幾種病句類型
1.成分殘缺
句子里缺少了某些必要的成分,意思表達就不完整,不明確。
例如:「為了班集體,做了很多好事。」誰做了許多好事,不明確。
2.用詞不當
由於對詞意理解不清,就容易在詞義范圍大小、褒貶等方面用得不當,特別是近義詞,關聯詞用錯,造成病句。
例如:「他做事很冷靜、武斷。」「武斷」是貶義詞,用詞不當,應改為「果斷」。
3.詞語搭配不當
在句子中某些詞語在意義上不能相互搭配或者是搭配起來不合事理,違反語言習慣,這包括關聯詞語使用不當。
例如:「在聯歡會上,我們聽到悅耳的歌聲和優美的舞蹈。」「聽到」與「優美的舞蹈」顯然不能搭配,應改為「在聯歡會上,我們聽到悅耳的歌聲,看到優美的舞蹈。」
例如:「如果我們生活富裕了,就不應該浪費。」 顯然關聯詞使用錯誤,應改為「即使我們生活富裕了,也不應該浪費。」
4.前後矛盾
在同一個句子中,前後表達的意思自相矛盾,語意不明。
例如:「我估計他這道題目肯定做錯了。」前半句估計是不夠肯定的意思,而後半句又肯定他錯了,便出現了矛盾,到底情況如何呢?使人不清楚。可以改為「我估計他這道題做錯了。」或「我斷定他這道題做錯了。」
5.語序顛倒
在一般情況下,一句話裡面的詞序是固定的,詞序變了,顛倒了位置,句子的意思就會發生變化,甚至造成病句。
例如:「他完成了一次又一次的艱巨任務。」應該為「他一次又一次完成了艱巨的任務。」
6.重復啰嗦
在句子中,所用詞語的意思重復了,顯得啰嗦累贅。
例如:「他興沖沖地跑進教室,興高采烈地宣布了明天去春遊的好消息。」句中「興沖沖」和「興高采烈」都是表示他很高興的樣子,應刪去其中一個。
7.概念不清
指句子中詞語的概念不清,屬性不當,范圍大小歸屬混亂。
例如:「萬里長城、故宮博物院和南京長江大橋是中外遊客嚮往的古跡。」 這里的「南京長江大橋」不屬於「古跡」,歸屬概念不清,應改為「萬里長城、故宮博物院是中外遊客嚮往的古跡。」
8.不合邏輯
句子中某些詞語概念不清,使用錯誤,或表達的意思不符合事理。
例如:「稻子成熟了,田野上一片碧綠,一派豐收的景象。」稻子成熟時是一片金黃色,而本句中形容一片碧綠,不合事理。
9.指代不明
指句子中出現多個人或狀物時,指代不明確,含混不清。
代詞分為人稱代詞(我、你、他、她、它、我們……),指示代詞(這、那、這里、那兒……)和疑問代詞(誰、哪裡)三種,指代不明的病句指的是代詞使用錯誤。這類病句主要有二類。一類是一個代詞同時代替幾個人或物,造成指代混亂。二類指示代詞和疑問代詞誤用。
4. 有關修改病句的方法以及技巧
修改病句的三個步驟:
①讀句子、理句意
②查排審、找病因(找病因很重要)
③改句子、保原意(改得少、改得巧)
病句的幾種類型(修改病句時能遇上的基本就這些病因,掌握之後就很容易了):
1.成分殘缺:即句子中缺少了某些必要成分,句子意思表達不清楚.
例:他受壞思想的影響,走上了犯罪.
修改:他受壞思想的影響,走上了犯罪的道路.
2.搭配不當:即句子中的某兩個成分或某兩個詞語錯誤搭配.
例:戰士們冒著大雨和泥濘的小路快步前進.
修改:戰士們冒著大雨,踏著泥濘的小路快步前進.
3.詞序顛倒:即句子里的詞沒有按照規律和表達意思的需要來排列.
例:歷史博物館里展出了兩千多年前新出土的文物.
修改:歷史博物館里展出了新出土的兩千多年前文物.
4.意思重復:即句子里出現多餘成分,顯得語句羅嗦、累贅.
例:我覺得這是想得不對的錯誤想法.
修改:我覺得這是錯誤的想法.
5.概念不清:即句中的意思含糊不清,令人不解、混淆.
例:造紙是中國的四大發明.
修改:造紙是中國的四大發明之一.
6.前後矛盾:即句子前後意思不一致.
例:我肯定李琳大概是生病了.
修改:我肯定李琳是生病了.
7.分類不當:即句子中把不是一類的歸為了一類.
例:籃子里有青菜、蘿卜、葡萄、西紅柿等蔬菜.
修改:籃子里有青菜、蘿卜、西紅柿等蔬菜.
5. 中考語文修改病句的方法和技巧 怎麼修改
初中語文修改病句考綱要求辨析並修改病句,病句類型有:語序不當、搭配不當、成分殘缺或贅余、結構混亂、表意不明、不合邏輯修改病句方法:可以歸納為字訣: 增(成分殘缺的)刪(多餘的)換(用詞不當的)移(語序不當的) 修改不是再造,切忌改變句子的本意。尤其應注意,能調整語序就不增刪,能改一處的,決不改動兩處,改病句也應簡要、高效
6. 病句的改法與技巧
所謂病句,是指在語法或邏輯上有毛病的句子。
一、下面介紹一下常見的語病。
1.成分殘缺,主要是缺少主語、謂語、賓語。
如:當聽到這個故事的時候,使我想起許多往事。(缺少主語,去掉「使」。)
如:趙州橋高度的技術水平和不朽的藝術價值,充分了我國勞動人民的智慧和力量。(缺少謂語,在「充分」後面加上「顯示」。)
如:工商管理部門立即查清了這家商場擅自提價。(缺少賓語,在句末加上「的問題」。)
2.搭配不當,包括主謂搭配不當、動賓搭配不當、修飾語和中心詞搭配不當、主賓搭配不當、復句中關聯詞搭配不當。
如:他那銳利的眼睛投向了人群。(主謂搭配不當,把「眼睛」改為「目光」。)
如:這篇小說通過平凡而又出充滿生活氣息的細節描寫,充分揭露了主人公的心靈美。
(動賓搭配不當,把「揭露」改為「表現。」)
如:只要稍微深思熟慮一下,這個道理是不難領會的。(修飾語和中心詞搭配不當,「深思熟慮」是需要時間的,是反復思考的過程,「稍微」是不可能做到深思熟慮的,所以用在這里修飾不當,應該刪去。)
如:止咳祛痰片,它裡面的主要成分是遠志、桔梗、貝母、氯化銨等配製而成的。(主賓搭配不當,把「配製而成」刪除。)
如:對他的錯誤,不但不應該袒護,而應該提出批評。(關聯詞搭配不當,應改成「……不但不應該袒護,而且還應該……。」)
3.用詞不當。
如:他把節儉下來的錢捐給了災區。(「節儉」是形容詞,不能帶趨向動詞「下來」。應改為動詞「節省」。)
如:經校委會研究決定,本校圖書館自10月5日起暫停對外閱覽。(用詞不當,「圖書館」只能「對外開放」不能「對外閱覽」。)
4.語序顛倒。
如:我們不能忘記英法聯軍燒毀並洗劫圓明園的歷史。(「燒毀並洗劫」這樣表達不合事理,應對調。)
又如:我們看見火車、輪船在水上、陸地上行駛著。(語序的排列不僅要符合事理,而且還要在行文上前後照應,連貫一致。這句話應把「水上」和「陸地上」對調一下。)
5.重復啰嗦。
如:李大爺老了,頭上的頭發全白了。(頭發不在頭上在哪裡呢?可見「頭上的」三個字是不必要的,否則啰嗦。)
又如:老馬和老李一起多次反復地進行水稻高產試驗。(「多次」和「反復」是一個意思,不必要重復使用,應刪去其中一個。)
6.前後表達不一致或矛盾。
如:這場籃球賽的勝敗關鍵是隊員們的齊心協力。(前半句講「勝敗」,後半句只講「勝」,兩面對一面,不一致,應改為「取勝的關鍵」,或改為「是隊員們能否齊心協力」。)
又如:王芳同學到現在還沒有來,大家斷定她大概是生病了。(「斷定」和「大概」矛盾,去掉「大概」或去掉「大家斷定」。)
7.概念含混。
如:張敏同學的書櫃里整齊地擺放著《西遊記》、《水滸》、《新華字典》等幾十本文學書。(《新華字典》不屬於文學書,應去掉。)
8.濫用副詞,介詞以及否定詞的混亂使用。
如:這將保證了糧食的大面積豐收。(「將」和「了」的時態不同,去掉副詞「將」。)
再如:睡眠三忌:一忌睡前不可惱怒,二忌睡前不可飽食,三忌卧處不可當風。(「忌」就是「不能」,後三句中的「不可」應去掉,否則意思完全相反。)
又如:為了避免今後不發生類似事故,我們應盡快健全安全制度。(這句話中的「避免」「不發生」就是「發生」,意思完全相反,應去掉副詞「不」。)
又如:對於這篇作文,我寫了整整一小時。(介詞「對於」是多餘的,應刪去。)
9.有歧義。
如:我校舉辦的數學、物理兩個短訓班開設了農用數學、農業機電課程。(這句話有兩種理解:(1)這兩門課程是數學、物理短訓班各開設的,即數學短訓班開設了這兩門課,物理短訓班也開設了這兩門課。(2)這兩門課程是數學、物理短訓班分別開設的,即數學短訓班開設了農用數學課程,物理短訓班開設了農業機電課程。看來應該是第(2)種理解,應該在「開設」前加上「分別」。)
二、辨析、修改病句口訣:
一看成分缺不缺、缺的成分要補全。 二看搭配當不當,不當之處改流暢。
三看語序當不當,不當之處要調整。 四看用詞當不當,恰當詞語來換上。
五看意思重復否,重復詞語要趕走。 六看句子矛盾處,去矛除盾要擺平。
七看分類當不當,異類事物另置放。 三看指代明不明,不明之處要注清。
三、修改病句要遵守兩條原則:
A、盡量保持原句的基本意思不變。 B、盡量少改。
四、修改病句的四字訣。
增(殘缺的成分)、 刪(多餘的)、 換(用詞不妥當)、 調(字詞順序)
五、常見的修改符號。
(1)換用號 (2)增補號 (3)刪除號 (4)調位號
7. 病句修改的方法和技巧
以下是我網上搜的。
修改病句是針對句子的病因,用增減調換的方法把病句改成正確句子的練習。下面是從網上查閱到的改病句的方法和技巧,應該可以解答你的問題。1.先讀一遍句子,通過語感感受一下這個句子是否通暢,如果不,那就可能意味著這個句子是病句。2.看主幹,縮句。看句子主幹有無問題,主謂賓是否都有,是否搭配不當。3.看語序,尤其是形容詞的順序問題。4.看搭配,比如說可以提高能力,卻不能養成能力;可以提高水平,卻不能培養水平。5.有關聯詞的復句,主語相同,關聯詞置於主語後;主語不同的句子,關聯詞置於主語前。
8. 修改病句的方法和技巧
1.病因要查清
在修改病句之前,先要查清句子究竟是什麼毛病,所以面對一個病句,先要認真讀幾遍,再做進一步分析,只有確定病因,才能對症下葯。
✍ 2.修改盡量少
修改病句時,要使用「增、刪、調、換」等方法,盡量少動、小改。
✍ 3.原意必保留
在修改病句時,不管你使用什麼方法,修改後句子的表達形式可以小有出入,但句意不能有絲毫改變。
辨析病句方法
(1)讀句子,明確錯誤的類型。
(2)找出句子的主幹,主語,謂語,賓語,看是否有殘缺,搭配是否得當。
(3)理清枝葉,定語,狀語,補語是否恰當。
(4)體味語境,看句子的語序是否合理,前後是否矛盾。
(5)弄清關系,復句要看關聯詞語搭配是否得當。
(6)要盡量不改變原意,在原來意思基礎上修改,這是根本原則。
幾種務必注意的病句類型
✍ 1.「是」和「成為」要小心,前後是否一回事。
「避免」「預防」「忌」「仿造」,看看是否說反了。
①秋天的北京是一個美麗的季節。(「北京」是「季節」,搭配不當。應改為「北京的秋天」才對)
②睡眠有三忌:一忌睡前不要惱怒,二忌卧處不要當風,三忌不要吃得太飽。(「三忌」與後面的「忌」矛盾)
✍ 2.分數倍數要注意,減少不能用倍數;
搭配介詞要想清,是否意思有問題。
①今年增產50%,成本降低近兩倍。(「降低兩倍」不通)
②材料廠經過技術革新,成本下降了一倍,而產值卻增長10%。
✍ 3.「是否」「可否」「優劣」「好壞」「成敗」含有兩方面,不能呼應就出錯。雙重否定表肯定,多用一個又否定。
①有沒有意志是成功的關鍵。(「成功」之前應加「能否」)
②新舊體制交替,不免不出現管理漏洞。(多了一個「不」,意思弄反了)
✍ 4.習慣錯用的詞:
「目的是為了」「大多以……為主」語意重復
①美國對伊進行軍事打擊的目的的為了摧毀其大規模殺傷性武器。(「目的」與「為了」重復)
②這屆全運會會徽、吉祥物設計的應征者大多是以大學里的青年師生為主的。(「以……為主」就含有「大多」的意思,屬重復)
「約……左右」「近……左右」「余……左右」「達……多(以上)」「超過……以上」表意矛盾
③近一半左右的年青人不相信這個。(「近」是「接近」的意思,「接近」就是「不足」;與「左右」矛盾)
④載重量達十噸以上。(「達」指的是數量向上或向多達到的最高點,與「以上」矛盾)
⑤通過這次普法學習,使我增強了法制觀念。(「通過」和「使」同時使用,把句子主語淹沒了,應該去掉其中一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