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方法技巧 > 比利時賽鴿鑒鴿方法技巧

比利時賽鴿鑒鴿方法技巧

發布時間:2022-04-15 17:40:46

『壹』 賽鴿如何配對和鑒賞

都說眼睛是心靈的窗戶,超級種鴿和優秀賽鴿的眼睛會說話,就鴿眼配對談談以下幾種配法:
一、太過鮮艷的桃紅眼與大紅眼,俗稱紅西仔目,比較不易配對成功,可選低彩度的雞黃眼或桔色眼、桃紅眼碎石狀彩虹者,眼底呈白色,在陰暗的天候易出現優點,而雞黃眼在陽光下,視力的穿透性能好,此兩種顯著不同的鴿眼正好互補。
二、用白眼銳利亮度高之雄鴿,即詹森鴿特有之飛翔眼神,交配彩虹中有黑點或黑線紋的雌鴿(剛×柔),來加深原本白眼志的色素,作出使底色轉變成紫色,產生平衡作用,拿詹森鴿舍來說,以淡紫眼雄鴿交配紅眼雌鴿,可加深鴿眼的色澤,道理是一樣的。
三、擁有10#紫眼雄鴿交配橙紅眼雌鴿為黃或綠全圓眼志,作出遺傳最佳;切記不要挑選太濃厚的桃紅眼,以免抑制紫羅蘭眼遺傳的特性。
四、白帶灰的珍珠眼是最佳賽鴿,彩虹粒子疏密散布在眼中,宜配粗砂紅眼,如為暗底黑砂的珍珠眼,就選擇眼底有明亮光環的橙紅眼。
五、絕對不用兩只淡色眼互配,如白眼配白眼或白眼配黃眼,所產生的仔鴿眼底變淺,屬劣勢遺傳,要避免;也不要用兩只強全圈黑色眼志互配,否則,瞳孔變大鴿子會笨,除非是顯性紫眼才可配在一起。
六、顯性紫眼其彩虹如紅葡萄酒般濃厚,或眼志中有數條同心圈,而且眼志是透明的,比較其他眼志屬隱性,只有靠小心選擇配對,隔代遺傳才有可能得到,屬千羽難逢,慕利門鴿族紫眼出現最多,但絕不可以雜交育種,否則紫眼容易消失;配偶選擇全圓黃色或綠色眼志,均為眼志不透明較不理想,黃色眼志會使淡藍紫色顯得格外明顯。
七、比利時鴿友善用花頭白翅的母鴿,此類鴿之眼通常為黑或暗型,彩虹濃厚加上眼內圈寬厚,若屬10#深棕色眼雌鴿,更是育種的寶貝,配上白眼翔績好的雄鴿,極有可能成為黃金配對,可以發揮好幾代。
八、眼內圈呈波狀皺紋型與大瓶蓋型(指內線扣),大部分不是競翔能力強者,這種特徵出現的機率很低,屬超級育種眼,不易作出,但也不宜互配,眼內圈作出好壞,如波浪起伏不定,配對不良時走向遺傳終止,應以皺紋型配小珠泡型、瓶蓋型配細繩型、珠泡型配同心圈型、立型眼志配卧型眼志,盡量採用不同類型的互配,目的就是強化鴿子的歸巢性與視力。
九、絕對隱性的黃眼雌鴿,與融合性高的雄鴿易配對成功,可交配黑灰鼠眼,作育幼雛一定要留黃眼雄鴿,彩虹細砂有金屬光澤最佳,配偶選擇麥克斯血脈,粗砂黑銀眼全圓眼志雌鴿,此乃詹森鴿舍慣用的配對手法。
十、絳雌鴿有交替遺傳的特性,眼紅白分明,彩虹呈帶狀的金母型,交配紅眼金黃眼志雄鴿,作出絳鴿一定是雄,vos系列詹森鴿,以主翼厚羽尖端略圓者佳,毛質柔軟及羽毛豐厚飽滿,是好的賽鴿與種鴿。
十一、詹森系特有的石板灰鴿,不論出現黃眼、紅眼、綠眼或紫眼,最好的是與超級雄鴿配對,作出好的後代,遺傳均似父鴿,可善加利用。
十二、眼在嘴的密合線上,有突出眼志的偵察圈或不規則鋸齒狀,此類比賽能力強的選手型,宜配眼內圈呈寬頻狀的穩定型或配眼志呈前窄後寬的育種型,兩種選擇均很理想。
鑒鴿,並不是用語言能表達出來的,很多東西是對鴿子一種特殊的感覺,那種感覺可以說是很微妙,甚至可以說很深奧。能用語言表達的都是些膚淺的東西,很多鴿友都是靠自悟,就看你悟性好不好,你不仿把所有詹森上手看鴿子的照片都找出來,你會發現詹森看鴿時有個大動作,就是大拇指和食指一定要掐在頸上,他這一點是不會告訴任何人的。但其中的奧妙就要靠自己去領悟了,好鴿子不多,超級的更不用說了,但就要看你識不識貨。鴿子一上手就知道有沒有,這句話有點說大了,因為還有天氣和人為的因素跟它自身的條件,才能決定它的成績。下面我就只說一些淺顯的經驗供大家參考。
很多人都提到一個問題就是黃金條、玉爪、斷鼻等新鮮又陳舊的問題,首先說新鮮事指這些名詞新鮮,陳舊是指對於這些名詞的認可使我想起80年代的鴿人,那時候我才17--8歲,初入社會的毛頭小子,對鴿子也不懂,於是追風而上鼓腦滿、翻素、麒麟花、黃杠等等,追風而上,包括當時的大師也一樣就認外表,究其原因為什麼?好賣!!那麼從80年後代到現在又流行什麼呢?開始是火鳳凰、石板、石斑這些鴿子剛剛面世便被炒作,究竟炒的是什麼呢?初衷炒的是所謂的血統中期炒的是羽色後期是羽色臭街,但是炒作是永遠不會停止腳步的,畢竟還存在一批中間商,這些人還要靠炒作吃飯,火鳳凰、石板、石斑這些鴿子的羽色臭街了,但是依靠炒作的人要吃飯的。於是出現了開頭提到的話題就是黃金條、玉爪、斷鼻等新鮮又陳舊的問題,並且黃金條還有了定義我們不妨看看其定義:
黃金條:是指鴿子的主羽中,在10根主翼羽從里側數起的第九根或第十根白色羽條。無論是雨點、灰殼和紅絳,其10根主翼一般都與全身羽色相同;如果主翼長出這一根白色羽條,則必定為快速鴿,在比賽中有超群的發揮。目前對此雖缺乏理論上的依據,但卻是實踐中反復證明的事實,為養鴿者所共識,故有黃金條之稱。
明白人可能到現在都不想往下看了,說半天就是2根白條,只能在10根主翼羽從里側數起的第九根或第十根白色羽條。而且無論是雨點、灰殼和紅絳,其10根主翼一般都與全身羽色相同,也就是我這種軸人給寫出來怕更多的人上當,很多明白的大師都被氣暈了沒工夫反駁了。
個人認為如果憑幾根白條或玉爪、斷鼻等新鮮又陳舊的外在因素斷定一羽鴿子的好壞。那麼多少好鴿子會被斷送?又讓多少鴿友增加多少沒用的廢物鴿子呀

『貳』 怎樣鑒別信鴿的好壞

訊:在我們的周圍經常地發生這樣的事例,某某人棚中精挑細選的「優質鴿」總是用不出成績,而淘汰出去的「劣質鴿」到了別人棚中卻無限的發揮;或者是到某名家棚里引進幾羽自己心儀的鴿子,並獲得他本人指定,贈送了自己並不看好的鴿子。進行育種參賽後才發現,自己心儀的鴿子總飛不出成績,而原先並不看好的鴿群卻大肆奪獎;精挑細選、關照最多的鴿子大量丟失,而平時並不耀眼的鴿子卻大放異彩等。這些問題出現的根源就在於,鴿友挑選信鴿時太注重它的外表,卻忽視了真正的內涵。 鴿子上手,我們不能急於馬上出鑒別它的品質,或者是立即對它的價值進行定位,而是先想想自己的鑒鴿標准,再對照鴿子的特點,進行評價,最需要注意的是我們不能只看重鴿子某一重要或難得的特點,因為整體完美的鴿子才是一隻真正的好鴿子。面對鴿群或籠中的許多鴿子時,我們也不要一隻一隻輪番上手,首先應該看看鴿子靜態時的表現,看看它們的行動是否敏捷、表情是否聰明,再看看鴿子全身是否協調、是否好看,再針對鴿子的特點和自己的所好認真挑選,這樣識鴿不但不容易出錯,自己也覺得特別輕松,更不會眼花。在實地鑒鴿過程中,筆者總結出了以下四種方法,用這幾種方法評價鴿子,一般都能比較准確地摸清該鴿的底細,現介紹於大家:持握法:對鴿友們經常提到的體型問題,我的回答是「百聞不如一見」,盡可能多看多上手,實際感覺第一。也有一個通行的標准,即持握好鴿時會感覺到各部分的比例十分勻稱,用岩田孝七先生的話說就是「手感好」。無論對自家鴿子還是朋友的鴿子,我們都應當利用一切機會反復持握。因為即使同一隻鴿子,在不同時期給人的手感也有著細微的差異。能夠發現這些變化並對鴿子的狀態作出判斷,就可以逐步提高我們看鴿子的眼力。這是關於鴿子體型的第一個要點。 反復持握判斷鴿子好壞 通過體型特徵判斷法: 在判斷鴿體好壞的各部分形態中,最重要的是翅膀。翅膀太小了不好,甚至可以說展開時的長度越大越好。另外還要有一定的寬度,其形狀最好是摟抱著空氣的感覺。翅膀的硬或軟會因鴿子的情緒和持握方法而異,所以不必太在意。 在判斷鴿體好壞的各部分形態中,最重要的是翅膀 另外,腰部緊收也非常重要。羽毛要有光澤,身體狀況有問題時羽毛會顯得干澀。眼睛明亮與否也是同樣,熠熠生輝的眼睛說明鴿子健康而充滿活力。有的書上說鼻瘤大的鴿子好,這種說法不對,不太大的鼻瘤才是最理想的。鼻瘤表面應當覆有一層很細的白色粉末,但正在育雛的鴿子鼻瘤顯得贓污是自然的。以上談到的只是大致的標准,因為鴿子身上的特徵與其系統有著密切的關系。 拉尾法:這是一個簡單而有趣的方法,但只局限於籠中進行。鑒鴿時,筆者會將手伸到籠縫中抓住鴿子的尾巴,適當用力向後拉,這時鴿子就會用力向前扯,與筆者呈「扒河」式絞著狀態。隨後筆者逐漸加力,並與鴿子的最大拉力達到平衡,然後瞅中時機猛地鬆手,鴿子就會迅速向前栽去。那些反應快、身體好、靈敏度高的鴿子會馬上反應過來,前沖幾步站定;而那些笨拙者還沒有來得及反應,就已經被栽了個「狗吃屎」,形狀狼狽。 拉尾法也是很好的一種判斷方法 此法雖簡單,但鑒的卻是信鴿的全身,包括力量、健康程度、反映速度、協調等方面,甚是適用。信鴿反應速度越快、全身越協調,跑的距離就越短;身體素質越好,前拉力越大,與筆者僵持的時間就越長;若覺得鴿子軟弱無力,無法僵持,並隨筆者的手逐漸後退,那麼趕緊淘汰是最好的辦法。 類比法: 「不怕不識貨,就怕貨比貨」,這是許多人都明白的道理。它不但適用於市場購物,在選鴿過程中同樣行得通。用這種方法選鴿時,我們可以先將最好的鴿子挑出來或讓鴿主指出來,再以它為標准,對其它鴿子進行衡量。這樣鑒鴿不容易出錯,也能很輕松地選出一些上等鴿子。當然,此法也有一定的局限性,它依鴿群的整體水平為起點,要是鴿群整體水平不是相當出色,那麼即使得到了幾只中意的鴿子,也不一定會給你帶來好運。所以這種鑒鴿方法只能在冠軍鴿友或名家棚中才用得上。 否定法:簡單地說,這種鑒鴿方法就是用鴿子的缺點來否定它,缺點越少,就說明該鴿品質越好,反之,缺點越多,則該鴿越差。在選鴿時,我們不能也不要去看它有什麼優點,而是去找它有什麼缺點,因為優點會迷惑你的眼睛,讓你好壞不分。要建立一個很嚴格的選鴿標准,再依照標准對鴿子進行評價,缺點越少,這只鴿子就越好。要是你沒發現它有什麼缺點,那麼該鴿定是一隻十分難得的好種鴿,當然沒缺點的鴿子是沒有的,盡量找出完美的鴿子已經很不錯了。 眼睛明亮與否也可判斷鴿子的狀態 我們沒必要擔心會碰到一隻外觀和手感俱佳,但成績和血統卻極劣的鴿子。因為一隻鴿子飛得很好,總有它的道理,最起碼它的「硬體」能夠「達標」,就算它已經雜交了幾代,但只要它身體條件突出,同樣可以取得好成績。反過來,若一隻信鴿身體條件不好,即使是血統再高貴,同樣還是會落在後面,因為信鴿飛行靠身體,定向靠智力,定向有運氣成份,但力氣卻無法外借。 許多鴿友都有這樣的經歷,欣賞一大群信鴿時,會很多次地挑出同一隻鴿子。並認為它是一隻不可多得的好鴿,但實踐證明該鴿的成績卻不是頂級,或它的子代發揮平平;在眾鴿群中,他們也會第一眼挑出其中的佼佼者,但上手觀察後,就產生了誤覺,覺得它並不是想像中的完美等。這都與他們的鑒鴿方法有關,當然,筆者不是說他們不能識出優秀鴿,而是不能篩出全部優秀鴿。因為用單一的方法鑒鴿,其結果同樣具有單一性,但用多鑒鴿方法鑒定後,還是認為比較理想的選手,一定是非常難求的。 綜上所述,鑒別鴿子的好壞首先要盡可能多地持握各種鴿子,體會不同系統的鴿子在體型上的差異,隨著感性認識的積累逐漸領悟優秀賽鴿的特點。相信經過長期努力,大家一定能提高自己在體型方面鑒別賽鴿的能力。 附:一些國外著名鴿系的特徵。 羅賓遜系鴿身體比例非常勻稱,羽色中白斑多的鴿子往往能飛出驚人的成績。艾扎克遜系中偶爾會出現巧克力色的鴿子,這種羽色的鴿子是公認的最佳種鴿。該系鴿還會出現眼圈為紅色的,這也是優秀種鴿的特徵。羅根系的主流鴿大多身體比例欠佳,而出成績的也正是這樣的鴿子。例如馬扎萊拉鴿舍的著名種鴿「特瓦伊萊特號」龍骨特別深,在體型上令人無法恭維。英國許多著名的賽績鴿都有這個缺點,曾經取得過驚人賽績的「蘭卡莎.羅茲號」也不例外,這恐怕是由於英國的遠程鴿都或多或少地受到羅根系的影響。含有司達莎血統的比利時鴿,例如戈蘭的鴿子和柯布的鴿子,一般龍骨都比較深,而且略有骨骼粗大的感覺。狄爾巴鴿的腰部不夠粗壯,上手持握時會給人一種「缺點什麼」的感覺。然而,越是這樣的鴿子越可能飛出成績。 從整體上看,比利時鴿比英國鴿的體型好,接近所謂標准體態的鴿子更多。在性能方面,英國的鴿子耐受惡劣天氣的能力普遍較強,比利時的鴿子大多速度較快。這大概也與它們不同的體型特徵有關。羽毛細密的鴿子在比利時較為多見,例如凡布利安那鴿就明顯地具有此特徵,這也是烈日地區晚熟鴿的共同特點。這種鴿子在年輕時能放到近、中距離,要等到完全成熟之後才能放遠程。

『叄』 怎麼鑒別一羽好的賽鴿

鑒別一羽信鴿的優勢,除了血統外,主要還有頭部、頸部、口腔、眼睛、骨骼、肌肉、羽質以及綜合外觀等各個方面。
1、頭部的選擇
頭部要略大,有一定的腦容量。一羽信鴿的優劣,腦智商是它們的物質基礎。一隻信鴿只有2克腦漿,所以說頭部必須開闊,要具有發育良好的前額和後頂,這就可算得上「頭腦發達」了。但許多冠軍鴿里,也有不少小頭型,但在品評中是要吃虧的,當然不能一概而論。最主要的一點是頭要壯,兩眼盡可能寬,如果眼距過短遺傳上暗示你:這只鴿子來自近親交配。優秀的鴿眼眼球決不能突出,因為在強風中、雨中及多飛沙的地區中凸出的眼球是無法飛行的。優良的信鴿,眼睛要生在嘴喙之上。嘴蠟膜和肉垂的大小隨個人的喜好而定,但不應對鴿子有額外的負擔才行。
2、眼睛和眼砂的選擇
種鴿的眼砂必須明亮通透、層次分明、瞳孔收方敏銳、砂層到底、眼環前厚、後薄,眼球決不能突出於眼環之外,砂要干潔,內線扣要厚亮麗(內線扣是淘汰幼鴿的重要參考,要有一定的選鴿經驗後才能使用此法)。
3、喉嚨的選擇
有些養鴿者根本就沒看過鴿子的喉嚨,因為你一旦把鴿子拿上手就要檢查它的健康狀況,只有從喉嚨才能得知其內臟是否健康。健康的鴿子喉內慶呈粉紅色,喉頭呈橢圓狀。如有另類、另色那就需要加以治療。有的鴿子一生都健康不起來,只有淘汰。
4、鴿子飛行的發動機——肌肉的選擇
優良的信鴿要具備豐滿、發達的肌肉,要剛柔並進。背要圓硬,加壓後要有一定的彈性。從背部到尾部應是一個滾圓的完整體,並形成前寬後窄的大三角。龍骨的高度不能太薄也不能太厚。太薄,肌肉的量不夠,沒有沖刺力和爆發力;太厚,鴿子高速飛行則有阻力。
5、毛質的選擇
優良信鴿擁有一身豐滿、柔軟、亮光如絲的羽毛,整體要薄而緊裹全身。一隻鴿子只要具備以上的條件就說明它們在其他方面也一定非常傑出,說明它來自一個偉大的家庭。
6、什麼樣的翅羽才是合格的
翅可分為兩種狀態,即理論上的靜態和實際上的動態。翅最為靠近身體,以短的大博骨與身體銜接,這就是靜太的翅。它連接第二翅支如同梯狀一般。這個部分越大的鴿子速度越慢,所以這個靜態的翅要小一些為好,鴿子飛行方會較有速度。
翅的活動部分就等於手,它支持了前翅支。第一翅支要比第二翅支長的長些為好,前翅支要薄、並能相互掩住,還要有一定的曲線。第七翅支較長的鴿子較好,四翅支撐開來要有2到3公分的間隙。鴿子的尾支不要太寬,撐開來要達到一定的長度。靜態的翅應在鴿背上,並能覆蓋住鴿背的中部,所以第二翅支應向身體彎曲,向一塊布一樣蓋住鴿背的中部。
7、骨骼結構的選擇
骨骼結構要壯,不可太薄也不可太重。龍骨由前至後逐漸的細下來與尾羽之間開成空隙。較軟的尾骨決不是合格者。請記住背和尾是一個完整體。背和尾連接的地方不可變得太窄。總之,背要有力,要有一定的強度。加壓後它的尾羽立刻上舉,並會找開尾巴。這說明它的背部異常脆弱,這種鴿為數不少。
薄的龍骨的厚度一般為0.4毫米,厚的一般為0.8毫米。為什麼有的鴿子體大而輕,有的體小而重呢?其區別就在於骨骼。這種特徵主要來自遺傳,不是練出來的而是先天生成的。

『肆』 怎樣鑒別信鴿的好壞

鴿好壞鑒別方法
(一)血統鑒別
《 鴿經》 對鑒鴿有許多高明的見解,但是說「辨飛之鴿先論眼,次論宿」,用現在的話來說,就是鑒別一羽賽鴿,首先要看眼睛,然後看它的睡眠姿態,根本不講血統。許多鴿友接受了這種理論。
在民間的諺語中有一句叫「龍生龍,鳳生鳳,耗子的兒子會打洞」,這是在自然界的范圍內對血統的肯定。那麼對信鴿來說,血統是不是重要呢?作者認為挑選信鴿首先要看血統。冠軍鴿的下代不可能都是冠軍鴿,但是冠軍鴿的上代必定有冠軍鴿的血統。超遠程賽鴿的上代,也必然有超遠程的血統史。當然,這里指的「冠軍鴿」是從廣義上來講的,具體地說是指具有良好賽績的鴿子。有人會問,如果一羽有良好血統的鴿子,而其他形質都不合格,它能否出好成績呢?這個問題本身就不存在,因為一羽有良好血統的鴿子,一般地說它的其他形質也一定是上乘的,這就是血統與其他形質相輔相成的關系。
有人一提到好血統,就是30 年代的李梅齡鴿和黃鍾鴿,以及40 年代的賽揚、司帶沙、華普利,或者是當代的詹森、狄爾巴等。這些當然是著名品系,它們都飛出了好成績,飛出了許多冠軍。所以,在挑選鴿子查問它的血統時,凡是上幾代得過好名次的,或是同胞、晚輩得過好名次的,雖然說不上「名門望族」,也算得上「將門之後」。
有些鴿友誇耀「純血統」,他們把套有名牌足環的鴿子,標以為純種XXX ,這是自欺欺人。所謂純種鴿,不過是在許多優勝鴿中挑選出來的直系鴿,不在於血統的純正,而在於它們有優良的遺傳性。比利時一些著名的近親配名家,他們有時也有選擇地引進新血統,只是他們守口如瓶,人們不得其詳罷了。
(二)長度與重量鑒別
一羽優良賽鴿必須是大小適中,也就是長度和重量的適中。平衡與協調是一羽優良賽鴿由外觀顯示出來的最重要的條件,而長度和重量則同全身平衡與協調有著密切釣聯系。在冠軍鴿的行列中,也許有體型過大或過小的賽鴿,但是極大多數冠軍鴿是大小適中的。有人以為,遠程鴿和超遠程鴿,要有良好的飛行耐力,體型要求修長一些,而中、短程賽鴿則要求有較好的暴發力,體型相應短小一些,以三角形為佳。從近年來的2000 千米冠軍鴿來看,體型都是大小適中。
胸骨長度和尾部長度適中的信鴿稱長體型。胸骨適中,而尾部短小的稱短體型。前一種有耐力,後一種暴發力較好。短體型對中、短程比賽是起作用的,而對遠程和超遠程比賽作用並不明顯。
那麼,到底多少重量才是適中呢?一羽發育完全的雄鴿的重量,應在440 ~500 克。一羽發育完全的雌鴿的重量,應在400 ~480 克。人們在鑒鴿的時候,不可能用電子秤和捲尺當場衡量,只能憑借自己的經驗。當順手握住一羽鴿子的時候,大拇指壓在鴿子的背部,4 個手指把住鴿子的腹部,其正好是龍骨的全部。掂掂重量,感覺上同鴿子的體型相近或稍輕一點。一般地說,這羽賽鴿便是大小適中的。如果腹部大於一手指,重量感覺上重於體型,這羽賽鴿的體重可能重了一些。

(三)身體形態鑒別
鴿子的軀體支持著飛行和比賽等所有的生理運動,因此,信鴿的身體形態是極其重要的。有些鴿友抓住鴿子只看眼砂,而對身體形態滿不在乎,這是一種偏見。一羽理想賽鴿的身體必須是橢圓形的,有一個開闊的胸部,左右雙翅平伏地緊貼兩邊,合成一個飽滿的球體。這種球體形的前胸,一般是在經過1 、2 次嘔雛以後形成的,也有在幼鴿期就形成的。狹窄、凹癟的胸部是不合格的。賽鴿的前身寬度,應是肩押骨和前胸、兩翼三部分寬度之和,後身及尾部應是圓錐形的。
鴿體的各部必須是結實的,全身各處都很圓滑,腹部微凹而背部微凸,呈流線型。信鴿是靠兩翼劃撲為前進動力的,當氣流流過微微凸起的背部和微微凹進的腹部時,產生兩種不同的上舉力。所謂上舉力,就像人們打著傘在風雨中行進時,風流經過傘的凹凸里表層時,手中的傘有向上運動的力。體型最大的賽鴿,應該是背部微凸,胸骨後端向上收縮,腹部肌肉不多,尾略向下傾斜。這種體型的鴿子,在飛行時可減輕兩翼劃撲所產生上舉力的負擔。
鴿體的各部分必須是一個協調的結構,前身較寬,後身收縮,平滑過渡。有人以為前身寬的信鴿飛行阻力大,這是誤解。如果把兩翼拉開,看到前身迎風面積,僅是前胸椎、喙、鎖骨和胸骨部分。這些骨骼和肌肉都是與飛行直接相關的。前身寬大,肌肉發達而富有彈性,飛行才有力量。由於頸部的羽毛呈裂縫狀,飛行呼吸時可將迎面氣流吸進,再沿身體表面向後排出,有緩沖氣流減少阻力的作用。可見信鴿在飛行時,迎風阻力是不大的。一羽體型好的信鴿抓在手中手感舒適,有一種能夠輕易滑動的感覺,似有被握住的鴿子正要從手中滑脫出去的感覺。
飛禽的體型是根據它的飛行活動不斷變化,以適應空氣動力學的要求。從空氣動力學的原理上來講,具有這種體型的賽鴿,似一艘有速率的艦艇,稍圓的頭部和平坦的底部,可以很穩地毫不費力地在水面靜止或前進。在空氣中的阻力同在水中的阻力是相似的,具有這種體型的賽鴿,也能在空氣中毫不費力地靜止或前進。因為,艦艇在水中所遇到的水流、海浪等,與賽鴿在空中所遇到的氣流大致相同。
(四)頭與頸鑒別
頭部和頸部也是反映一羽信鴿體格強壯的重要部位,所以在鑒鴿時是不可忽略的。
頭部必須是開闊的,與身軀比例適當,前額宜寬,後腦豐滿。當前引進的一些外籍鴿,頭型偏小的較多,這與品系有關。至於頭頂部,有人喜歡「壽星頭」,即頭頂呈圓弧形,也有人偏愛「平頂頭」,前額連接鼻瘤處,國內鴿友喜歡「克」,似山的坡度那樣要陡一點。國外一些名鴿較多的是直線連接,即所謂「鉛筆頭」。一羽聰明的賽鴿,它的腦門比較大。鴿子的腦門過小,很可能是一隻笨坯。信鴿的飛翔比賽是以體力運動為主的,對腦力的活動不被人們注意。但是,遠程和超遠程比賽的鴿子,要經受天敵、地害、人捕的嚴峻考驗。頭型也是識別雌雄性別最明顯的標志之一,任何一羽雄性雌相或雌性雄相的信鴿,是極少可以被用來作種鴿的。一羽信鴿有強壯的、豐滿的、開闊的頭部,有長短適中、形態極佳的頸部,這是一種遺傳能力很強的標志。
頸部是鴿子飛行時產生阻力的部分,它必須強壯,以抵抗風力。一羽體弱的鴿子其頸部會因無力抬起而垂下,只有頸部長短適中,昂首挺立,才能顯示出大將風度。頭部的綜合標準是強壯的、豐滿的頸部、腦部和垂肉。頸部不要太粗,也不要過細,沒有溝,邊緣強壯,長短適中,頸部與胸部趨於平坦的結合,這是優良賽鴿的必備條件。
(五)嘴、鼻、喉鑒別
嘴的功能是吃食、呼吸和攻防。嘴可分長形、短形和鉤形等幾種,短形的嘴討人喜歡,鉤形嘴對嘔雛不利。嘴的角質組織要堅硬,稍鈍,而且沒有粗糙、瘦弱或過尖的表面。嘴的前端要細,後端要粗,緊閉性要好,具有一張冊不開的嘴。嘴角要深,嘴才能張得大。喉管要粗大,氣管口邊要大,有利於飛行中呼吸換氣。一羽賽鴿如果以每小時70 千米的速度飛行,所產生的熱量約等於休息時的27 倍。要抵消飛行中所產生的熱量,就需要高速度的換氣。由於鴿子的肺彈性很小,雖有氣囊的協助,但還是不能滿足高速換氣的要求。因此,它在飛行時還得靠張嘴來換氣,這種現象在炎熱的夏天是常見的。所以在選擇信鴿時,應冊開嘴來看它的喉部氣管口開張的程度。
鼻的主要功能並不是嗅覺,而是換氣。鼻瘤要潔白,以長、窄、緊的鼻形為佳。鼻孔長、鼻腔大,通氣量也大。我國古代信鴿飼養者常將幼鴿的鼻孔切開,以利通氣。通氣的鴿子善於飛行。30 年代引進的比利時優良賽鴿,以及抗戰勝利時接收的日本軍用鴿,大多是鼻形高大。現代的優良賽鴿鼻多半是長、窄、薄、緊,可見國外也在不斷地改良。高而大的鼻瘤,在飛行中會阻擋前方的視線。鼻上部自中央塌向嘴下角的鼻形,能使呼出的氣流向後下方排出。鼻上部中央高的鼻形排氣性能差,是不可取的。
在鑒別嘴、鼻、喉這類氣管的外形時,還要看它的內腔是否寬大。信鴿的口腔、鼻腔和喉腔以及眼結膜周圍的血管網路,能直接提取空氣中的氧,供腦部散熱和高速飛行時的需要,能使它在高空缺氧的情況下持續飛行。

(六)眼睛鑒別
當人們鑒賞一羽信鴿時,眼睛往往是最被吸引的部位。從眼睛中可以看出一羽賽鴿的健康狀況,是機敏還是遲鈍,是溫和還是暴躁。「眼睛是心靈的窗戶」這句文學上的語言,用在鴿子上應改為「眼睛是健康之窗」更為恰當。一羽優良的賽鴿眼球要大一點,整個眼球能擺動自如
本文地址:www.pig66.com/breed/2016/0123/95190

『伍』 比利時信鴿

許多養鴿新手面臨的第一個難題,就是不知道用什麼標准去選擇最優良的信鴿做種或參賽。有些養鴿老手盡管有豐富的經驗,但也會遇到同樣的難題,有時認為是最優良的賽鴿,但僅放500 千米就一去不復返了,而他最不喜歡的鴿子,卻從2000 千米之遙歸巢。因此,用科學的方法鑒別信鴿的優劣,這是每一個信鴿飼養者必須掌握的基本功。當然,鑒別信鴿不像鑒別西瓜那樣容易,行家們挑一個西瓜,包開包熟是十拿九穩的。而信鴿的歸巢與否,速度快慢,影響因素很多,何況目前對信鴿的科學研究尚有許多未被認識,許多不同見解很難統一,也不必強求統一。
人們常說,"信鴿是運動員,飼主是教練員。"挑選一羽優良信鴿,就像挑選運動員那樣,運動項目的不同,挑選運動員的標准也有區別。籃、排球運動員個兒要高一點,而舉重運動員"五短"身材就比高個子為佳。馬拉松運動員要求有耐力,而短跑運動員則要講究暴發力。信鴿的挑選也要根據運動項目的不同而有所區別。目前、國內外的信鴿比賽有兩大類:第一類是健美比賽,國際上稱為"品評賽";第二類是速度比賽,國際上稱為"成績賽"。"成績賽"中還有兩類:一是中、短程,一般是300 ~800 千米;二是遠程和超遠程,一般是1000 ~2000 千米。信鴿的各項比賽都是為了奪取冠軍,這是信鴿飼養者瞄準的目標,而有些鴿友卻滿足於歸巢,一羽2000 千米歸巢鴿,即使沒有獲得名次,也比500 千米的冠軍鴿的身價要高,這是不公平的。以上海市1986 年的比賽為例,2000 千米歸巢鴿有600 多羽,而500 千米全市冠軍鴿只有l 羽。我國養鴿前輩李梅齡曾經說過:"信鴿歸巢算不了好成績,因為你放幾十羽信鴿,總有幾羽歸巢的。信鴿比賽要講求速度。"因此,信鴿歸巢是基礎,速度是目標,所以信鴿鑒別要根據速度的要求,而不能僅僅是歸巢。(一)血統鑒別
《 鴿經》 對鑒鴿有許多高明的見解,但是說"辨飛之鴿先論眼,次論宿",用現在的話來說,就是鑒別一羽賽鴿,首先要看眼睛,然後看它的睡眠姿態,根本不講血統。許多鴿友接受了這種理論。
在民間的諺語中有一句叫"龍生龍,鳳生鳳,耗子的兒子會打洞",這是在自然界的范圍內對血統的肯定。那麼對信鴿來說,血統是不是重要呢?作者認為挑選信鴿首先要看血統。冠軍鴿的下代不可能都是冠軍鴿,但是冠軍鴿的上代必定有冠軍鴿的血統。超遠程賽鴿的上代,也必然有超遠程的血統史。當然,這里指的"冠軍鴿"是從廣義上來講的,具體地說是指具有良好賽績的鴿子。有人會問,如果一羽有良好血統的鴿子,而其他形質都不合格,它能否出好成績呢?這個問題本身就不存在,因為一羽有良好血統的鴿子,一般地說它的其他形質也一定是上乘的,這就是血統與其他形質相輔相成的關系。
有人一提到好血統,就是30 年代的李梅齡鴿和黃鍾鴿,以及40 年代的賽揚、司帶沙、華普利,或者是當代的詹森、狄爾巴等。這些當然是著名品系,它們都飛出了好成績,飛出了許多冠軍。所以,在挑選鴿子查問它的血統時,凡是上幾代得過好名次的,或是同胞、晚輩得過好名次的,雖然說不上"名門望族",也算得上"將門之後"。
有些鴿友誇耀"純血統",他們把套有名牌足環的鴿子,標以為純種XXX ,這是自欺欺人。所謂純種鴿,不過是在許多優勝鴿中挑選出來的直系鴿,不在於血統的純正,而在於它們有優良的遺傳性。比利時一些著名的近親配名家,他們有時也有選擇地引進新血統,只是他們守口如瓶,人們不得其詳罷了。
(二)長度與重量鑒別
一羽優良賽鴿必須是大小適中,也就是長度和重量的適中。平衡與協調是一羽優良賽鴿由外觀顯示出來的最重要的條件,而長度和重量則同全身平衡與協調有著密切釣聯系。在冠軍鴿的行列中,也許有體型過大或過小的賽鴿,但是極大多數冠軍鴿是大小適中的。有人以為,遠程鴿和超遠程鴿,要有良好的飛行耐力,體型要求修長一些,而中、短程賽鴿則要求有較好的暴發力,體型相應短小一些,以三角形為佳。從近年來的2000 千米冠軍鴿來看,體型都是大小適中。
胸骨長度和尾部長度適中的信鴿稱長體型。胸骨適中,而尾部短小的稱短體型。前一種有耐力,後一種暴發力較好。短體型對中、短程比賽是起作用的,而對遠程和超遠程比賽作用並不明顯。
那麼,到底多少重量才是適中呢?一羽發育完全的雄鴿的重量,應在440 ~500 克。一羽發育完全的雌鴿的重量,應在400 ~480 克。人們在鑒鴿的時候,不可能用電子秤和捲尺當場衡量,只能憑借自己的經驗。當順手握住一羽鴿子的時候,大拇指壓在鴿子的背部,4 個手指把住鴿子的腹部,其正好是龍骨的全部。掂掂重量,感覺上同鴿子的體型相近或稍輕一點。一般地說,這羽賽鴿便是大小適中的。如果腹部大於一手指,重量感覺上重於體型,這羽賽鴿的體重可能重了一些。
(三)身體形態鑒別
鴿子的軀體支持著飛行和比賽等所有的生理運動,因此,信鴿的身體形態是極其重要的。有些鴿友抓住鴿子只看眼砂,而對身體形態滿不在乎,這是一種偏見。一羽理想賽鴿的身體必須是橢圓形的,有一個開闊的胸部,左右雙翅平伏地緊貼兩邊,合成一個飽滿的球體。這種球體形的前胸,一般是在經過1 、2 次嘔雛以後形成的,也有在幼鴿期就形成的。狹窄、凹癟的胸部是不合格的。賽鴿的前身寬度,應是肩押骨和前胸、兩翼三部分寬度之和,後身及尾部應是圓錐形的。
鴿體的各部必須是結實的,全身各處都很圓滑,腹部微凹而背部微凸,呈流線型。信鴿是靠兩翼劃撲為前進動力的,當氣流流過微微凸起的背部和微微凹進的腹部時,產生兩種不同的上舉力。所謂上舉力,就像人們打著傘在風雨中行進時,風流經過傘的凹凸里表層時,手中的傘有向上運動的力。體型最大的賽鴿,應該是背部微凸,胸骨後端向上收縮,腹部肌肉不多,尾略向下傾斜。這種體型的鴿子,在飛行時可減輕兩翼劃撲所產生上舉力的負擔。
鴿體的各部分必須是一個協調的結構,前身較寬,後身收縮,平滑過渡。有人以為前身寬的信鴿飛行阻力大,這是誤解。如果把兩翼拉開,看到前身迎風面積,僅是前胸椎、喙、鎖骨和胸骨部分。這些骨骼和肌肉都是與飛行直接相關的。前身寬大,肌肉發達而富有彈性,飛行才有力量。由於頸部的羽毛呈裂縫狀,飛行呼吸時可將迎面氣流吸進,再沿身體表面向後排出,有緩沖氣流減少阻力的作用。可見信鴿在飛行時,迎風阻力是不大的。一羽體型好的信鴿抓在手中手感舒適,有一種能夠輕易滑動的感覺,似有被握住的鴿子正要從手中滑脫出去的感覺。
飛禽的體型是根據它的飛行活動不斷變化,以適應空氣動力學的要求。從空氣動力學的原理上來講,具有這種體型的賽鴿,似一艘有速率的艦艇,稍圓的頭部和平坦的底部,可以很穩地毫不費力地在水面靜止或前進。在空氣中的阻力同在水中的阻力是相似的,具有這種體型的賽鴿,也能在空氣中毫不費力地靜止或前進。因為,艦艇在水中所遇到的水流、海浪等,與賽鴿在空中所遇到的氣流大致相同。(四)頭與頸鑒別
頭部和頸部也是反映一羽信鴿體格強壯的重要部位,所以在鑒鴿時是不可忽略的。
頭部必須是開闊的,與身軀比例適當,前額宜寬,後腦豐滿。當前引進的一些外籍鴿,頭型偏小的較多,這與品系有關。至於頭頂部,有人喜歡"壽星頭",即頭頂呈圓弧形,也有人偏愛"平頂頭",前額連接鼻瘤處,國內鴿友喜歡"克",似山的坡度那樣要陡一點。國外一些名鴿較多的是直線連接,即所謂"鉛筆頭"。一羽聰明的賽鴿,它的腦門比較大。鴿子的腦門過小,很可能是一隻笨坯。信鴿的飛翔比賽是以體力運動為主的,對腦力的活動不被人們注意。但是,遠程和超遠程比賽的鴿子,要經受天敵、地害、人捕的嚴峻考驗。頭型也是識別雌雄性別最明顯的標志之一,任何一羽雄性雌相或雌性雄相的信鴿,是極少可以被用來作種鴿的。一羽信鴿有強壯的、豐滿的、開闊的頭部,有長短適中、形態極佳的頸部,這是一種遺傳能力很強的標志。
頸部是鴿子飛行時產生阻力的部分,它必須強壯,以抵抗風力。一羽體弱的鴿子其頸部會因無力抬起而垂下,只有頸部長短適中,昂首挺立,才能顯示出大將風度。頭部的綜合標準是強壯的、豐滿的頸部、腦部和垂肉。頸部不要太粗,也不要過細,沒有溝,邊緣強壯,長短適中,頸部與胸部趨於平坦的結合,這是優良賽鴿的必備條件。
(五)嘴、鼻、喉鑒別
嘴的功能是吃食、呼吸和攻防。嘴可分長形、短形和鉤形等幾種,短形的嘴討人喜歡,鉤形嘴對嘔雛不利。嘴的角質組織要堅硬,稍鈍,而且沒有粗糙、瘦弱或過尖的表面。嘴的前端要細,後端要粗,緊閉性要好,具有一張冊不開的嘴。嘴角要深,嘴才能張得大。喉管要粗大,氣管口邊要大,有利於飛行中呼吸換氣。一羽賽鴿如果以每小時70 千米的速度飛行,所產生的熱量約等於休息時的27 倍。要抵消飛行中所產生的熱量,就需要高速度的換氣。由於鴿子的肺彈性很小,雖有氣囊的協助,但還是不能滿足高速換氣的要求。因此,它在飛行時還得靠張嘴來換氣,這種現象在炎熱的夏天是常見的。所以在選擇信鴿時,應冊開嘴來看它的喉部氣管口開張的程度。
鼻的主要功能並不是嗅覺,而是換氣。鼻瘤要潔白,以長、窄、緊的鼻形為佳。鼻孔長、鼻腔大,通氣量也大。我國古代信鴿飼養者常將幼鴿的鼻孔切開,以利通氣。通氣的鴿子善於飛行。30 年代引進的比利時優良賽鴿,以及抗戰勝利時接收的日本軍用鴿,大多是鼻形高大。現代的優良賽鴿鼻多半是長、窄、薄、緊,可見國外也在不斷地改良。高而大的鼻瘤,在飛行中會阻擋前方的視線。鼻上部自中央塌向嘴下角的鼻形,能使呼出的氣流向後下方排出。鼻上部中央高的鼻形排氣性能差,是不可取的。
在鑒別嘴、鼻、喉這類氣管的外形時,還要看它的內腔是否寬大。信鴿的口腔、鼻腔和喉腔以及眼結膜周圍的血管網路,能直接提取空氣中的氧,供腦部散熱和高速飛行時的需要,能使它在高空缺氧的情況下持續飛行。
(六)眼睛鑒別
當人們鑒賞一羽信鴿時,眼睛往往是最被吸引的部位。從眼睛中可以看出一羽賽鴿的健康狀況,是機敏還是遲鈍,是溫和還是暴躁。"眼睛是心靈的窗戶"這句文學上的語言,用在鴿子上應改為"眼睛是健康之窗"更為恰當。一羽優良的賽鴿眼球要大一點,整個眼球能擺動自如。
眼球生長的位置偏向頭的後上角,嘴角的中心線幾乎要指著眼球。一羽優良鴿子的眼睛要有一種自信的、不懼怕和沒有過分野性的表現。鴿眼必須是明亮、干凈、眼瞼(俗稱眼皮)緊包眼球(俗稱老鼠眼);瞳孔對光強度的變化反應要靈敏;鴿眼對外界的動態感受要非常敏感。一羽優良信鴿對天空中或在地面上的異常動態和聲響能及時發現。反之,反應遲鈍的就不太理想。
瞳孔決定鴿眼質量,色澤越黑越好,而且相對要小,在陽光下瞳孔收縮與擴張頻繁。優良信鴿的瞳孔呈圓形,瞳孔不圓整就不是一羽好鴿子。這種現象,主要是先天性的,但有些信鴿在飛行中尋找地面目標或在地面覓食時,視線方向約在時針7 時至7 時半的方位,這個方向稱主視力方向。瞳孔的縮小或放大,是根據視力要求來調節的。優良信鴿調節方位應該是主視力方向,促使前下角的活動量大於後上角,久而久之形成外圈盪向前下角呈不規則的卵圓形。那些遠程比賽歸來的賽鴿,瞳孔呈卵圓形或外圈盪向前下角的情況是很多的,所以有些鴿友就以為瞳孔不圓是好鴿子,但是在挑選幼鴿時,最好要挑圓形瞳孔。
虹膜(俗稱眼砂)的色彩要鮮明,紋粒要清晰,有立體感,桃花砂略粗一點為好,雞黃砂要求細一點。邊砂層要求高度集中,這一部分虹膜呈絲狀和塊狀混合堆積。梯度層要求虹膜呈絲網狀,爬在晶體(俗稱底板)上延伸,或成戮狀沉積在晶狀體上,或放射形地分布在晶狀體上。虹膜排列不要求整齊,但一定要層次分明。虹膜的色素不起決定作用,但從色澤與光照角度來分析,雞黃眼在陽光下或在帶有塵粒的天空中飛行時,視力穿透性能好。桃花砂晶狀體呈白色,白光雖有散射現象,但在陰天或暗淡的天空中飛行,則更能顯示出它的優點來。
(七)骨骼鑒別
"飛放論骨",這是張萬鍾在300 年前的觀點,但至今還沒有被所有鴿友所重視。骨骼是構成形體的基礎,它包括或多或少的硬骨骼。這些硬骨骼是賽鴿所有運動的組成部分,由產生運動的肌肉所依託。一副良好的骨骼,其重要性大於鴿體的任何部分。只有一副強壯的、柔和的、堅定的骨骼結構,才能對於不同部分的肌肉提供一個合適的支持。骨骼結構也是賽鴿各個運動器官最有效的支持者。骨骼要求粗壯、硬朗,如果細小、軟弱,自然不適應作強烈運動。鑒別骨骼優劣的方法,是雙手握鴿,用兩個大拇指在兩翼的頂部輕壓突出的胸椎。其結構必須是堅實的,並且對於壓力具有較強的彈性,這是在結構方面產生平衡的必要條件。骨骼尤如汽車的底盤,輪船的龍骨和大廈的棟梁那樣,支撐著它的軀體,保護它的內臟。如果骨骼軟弱,結構有缺陷,就無力承受賽鴿劇烈的競翔運動。
(八)胸骨與恥骨鑒別
胸骨俗稱龍骨,所有的養鴿家都極為重視對胸骨的要求,並認為它是骨骼中最重要的部分。
當捉鴿鑒別時,鴿子腹部的一根長骨即是胸骨,其前端稱胸骨突。胸骨的前端稍向上彎,中部要平直,後部一定要向上收起。如前後形成一條直線,就是膛胸骨,不適宜遠程飛翔。胸骨要有點厚度,像刀一樣削尖的胸骨不是一羽好賽鴿。胸骨後端與恥骨的距離(俗稱蛋檔)不能太大,一個食指寬最佳,超過兩指頭就不可取了。胸骨應是一根極強壯的骨骼,這樣的胸骨才是肌肉附著的最佳條件。這些肌肉決定著翅膀在飛行中快速和不疲倦地飛行。胸骨太狹窄是一羽弱的賽鴿,它不能提供肌肉運動時所必需的強度。胸骨太高的賽鴿,在飛行中顯得笨拙,容易疲倦,因重量增加而引起下垂和空氣阻力的增加。
胸骨必須是直的,而不是波形的、有缺口的和起伏不平的。彎曲的胸骨須避免,因為它會在孵卵之後導致頸部的彎曲。這樣的親鴿使得幼鴿在骨骼平滑方面不能得到遺傳,這是一種天生遺傳的特點。有缺口的或起伏不平的胸骨是不受歡迎的,如果這些缺點是外傷造成的,而不是遺傳的原因,就不會傳至下一代。
恥骨在賽鴿飛行中支持著賽鴿後部的內臟組織,因此要求恥骨強壯、堅硬,組成恥骨的左右兩塊骨骼的閉合性要求緊密。寬松的恥骨不是一羽好賽鴿,這對雄鴿要求更高,雌鴿在產蛋期出現恥骨寬松現象,這是屬於正常的生理現象。恥骨上同樣附著肌肉,一些肌肉發達的鴿子,用手摸上去似乎恥骨緊閉性很好,但只需將手指壓重一點,這種假象就被揭穿。
恥骨的發育時間每羽信鴿是不同的。有些種鴿在第一次換羽之前,而有些信鴿則需一段較長的時間。發育完全的恥骨應在第一次換羽完畢時完成,因此極佳的恥骨不僅本身是重要的,而且也是全身骨骼優劣的一個重要標志。(九)肌肉鑒別
一名長跑運動員的肌肉,其腿部、胸部、背和肩幾個部位是很發達的。胖子的肌肉是全身性的,要他長跑是跑不動的。賽鴿的肌肉和長跑運動員也是相同的,呆在棚里只吃食不飛翔的肉鴿,肌肉是全身性的,而且偏軟,因而飛不動。信鴿是一種肌肉高度發達的鴿子,肌肉占自身重量的比例很大。一羽與運動部位有關的肌肉發達的信鴿,捉在手裡不顯得笨重,而一羽全身長滿肌肉的信鴿則會顯得很笨重。鴿體上最重要的是兩個大小胸肌,這兩個部位的肌肉控制著雙翼的飛翔運動。大胸肌是翼部的推進肌肉,控制著賽鴿的向下運動。這部分肌肉從鎖骨伸展至胸部,並沿著胸骨的整個長度。大胸肌充分發展時,顯示出豐滿和強壯,有一種堅定自若的感覺。一羽經過訓練和比賽後的賽鴿,它的全部脂肪消失,大胸肌從軟性的變成具有彈性的感覺。小胸肌在大胸肌之下,位於大胸肌及胸骨或胸板之間。當賽鴿在手中展開時,小胸肌使雙翼產生一種柔和而沒有劈啪聲的感覺。當胸肌充分發展時,小胸肌在胸部有一種充滿力量的感覺,這種感覺不是由大胸肌單獨產生的。
雙翼部位的肌肉也極為重要。沿著雙翼舷骨的肌肉,要有一定的厚度,以及有強壯的感覺。腰部肌肉要結實、硬扎,因為,這部位沒有肋骨,肌肉活動強度不一,主要支撐股骨後部分軀體的活動。尾椎和尾綜骨肌肉要結實,有彈性,才能支撐尾的平衡,以適應各種運動姿態的需要。腹部不能有肥厚的肌肉,否則對飛行極為不利。
人的肌肉是一目瞭然的,而信鴿由於羽毛的覆蓋,只能憑藉手感或吹毛目測。在用手指壓迫肌肉,並隨著肌肉的彈性微微彈起時,感覺上像是吹足氣的輪胎,這是合格的象徵。如果像是實心輪胎,就太硬了。吹毛目測時,發現表皮呈黃油色,屬脂肪過多,就要加強訓飛,並減少脂肪質飼料的供給。
(十)腰、背、臀及後部鑒別
腰與尾部,因沒有肋骨支撐,要求粗寬結實,才有力量持續飛行。整個胸椎(即背)要微微凸起,略帶弓形,呈下彎的弧形。腰部以略帶圓形為佳。
臀部及後部通常也為大部分鴿友所忽視,殊不知優良的臀部及後部正是一羽優良賽鴿的特徵。尤其是在高空飛行時,可作推進器以減低賽鴿翼部的負荷,這對於長距離飛行速度至關重要。後部必須開闊、強壯、優美、稍微平坦,形成一個半面,但沒有凹進或凸出的地方,用手指壓時,後部必須協調,且具有彈性。
臀部必須是協調的、光滑的、開闊的,並漸漸地向尾部收縮。後部和臀部必須具有柔軟的羽毛。臀部的羽毛必須緊蓋著尾羽的尾莖,並延至尾羽的上下部,形成一個坐褥。一個強壯的、發育良好的臀部是賽鴿生理結構的重要條件之一,尤其對於種鴿來說,就更為重要,否則不可能育出強壯的、活潑的、有高度耐力的後代。
(十一)胸與肩鑒別
肩要寬,包緊前胸成球形。胸部的整體必須是寬的、柔滑的,覆蓋著如絲的羽毛。胸部與身體大小成適當比例,使得雙足能充分分開,輕度的彎曲。賽鴿的胸部是全身主要肌肉的坐墊,胸部的肌肉控制著雙翼的運動。
理想的骨骼結構,要以胸部為重心,成流線型。鴿子在空中快速飛翔時,能使阻力減少到最低限度,並能發揮體內熱能的最高效率。鴿子依靠翅膀的扇動來推進,因而必須具有為提供翅膀運動的肌肉和充分的肺活量。與飛機比較,鴿子確實需要有粗壯的胸部,並以胸部為重心,否則,飛翔時就失去穩定性,靠熱能供輸所得到的推動力將會減少。有些人喜歡挺胸的,覺得很有生氣。有些人喜歡稍帶一些曲線的,全身加上胸部曲線構成一個最完美的賽鴿形象。(十二)翼和尾鑒別
翼是賽鴿的推進器。一對具相應長度、平滑且寬闊的翼,對於節省賽鴿飛翔中的體力來說是極其重要的。粗短的翼能產生速度,但是對長距離競翔是很不利的。只有那些結構合理的、強壯的,並且有極高彈性的羽莖,才能夠在飛行中毫不費力地操縱翼羽。
賽鴿的雙翼要與鴿子的大小成比例。主翼的末端與尾羽末端,間距必須小於2 . 5 厘米。當展開翼羽時,主翼羽與副翼羽必須連成一片,中間沒有任何空隙。翼的羽毛必須是平滑地、平坦地覆蓋著,形成沒有空隙的表面,羽莖強壯而彈性極佳。整個翼必須是堅強的,有相當的肌肉厚度,但也不宜太厚。10 根主翼羽必須是完好清潔的,沒有皺紋、蝕洞或其他不完美的痕跡。10 根副翼羽必須開闊、強壯,且具標准長度。整個翼似披著絲絨的羽毛,表面平滑,像天鵝絨,當翼在手中.展開時,必須柔軟而結實,收羽時,沒有猛然收進的動作或軟弱無力的狀態。
最後4 根主翼羽最好是並肩長度,在尖部5 厘米左右處要稀開,留有空隙,便於引導氣流迅速沿軀體後下方排出。羽尖部較尖的比圓的間隙大,排氣性能好,特別是在空氣密度較大的地區或在小雨中飛行,雙翼撲動時所受空氣壓力羽尖部較尖的比圓的要小。最後3 根主翼羽(第8 、9 、10 根,俗稱"將軍條")長度相等咸相近為宜,或第9 根略長,使3 根主翼羽尖部負荷均等。
信鴿的尾部要長得豐滿,否則會使它在飛行中失去重心,而不能保持平衡。尾羽好比船上的舵,其作用是掌握方向。尾羽不能過長、過短或過寬,理想的尾羽應長於大羽軸2 ~2 , 5 厘米。尾部尾羽的羽莖必須是強壯的,才能突然起飛。一個過長或過短的尾羽,或者瘦弱的羽莖,會使信鴿在飛行中阻力增加,在起飛和降落時容易發生意外,甚至撞傷胸骨。一羽優良賽鴿的12 根尾羽就像一把摺扇,散開時形如半月,合起來時成一根扇柄,俗稱"一字尾"。信鴿放在地上,尾部略帶下垂,飛在天空,尾部略帶上翹。一羽有優良尾部的賽鴿,當它參賽歸巢到達鴿舍上空時,能以極優美的姿勢下降,如雙翼不動,尾羽展開,充分體現出尾部支持平衡的原理。
(十三)羽毛鑒別
羽毛要求綿絨度好,絨毛中貯有大量的空氣,以減輕軀體的比重。鴿體表面的羽為軸羽,要求光滑,可減小與空氣摩擦而產生的阻力。羽毛要色澤光亮,羽枝細如絲,緊密排列成扁而薄的彈性羽毛,片片相疊,形如魚鱗,緊貼全身,以難於分辨各片的邊緣為佳。羽毛尖、蓬鬆、粗糙等,均不符合要求。羽毛是不良導體,有很好的保暖作用,柔滑如絲的羽毛,緊緊地裹著鴿體,為賽鴿提供一個暖和的保護層,在寒冷的冬天,尤為重要。
對羽毛的重要性,從來沒有被忽視過。有些鴿友以為羽毛有較多的粉塵,可以起防雨作用,從而使賽鴿賴以沖過雨區,這是缺乏科學依據的。羽毛上的白色粉塵多,說明信鴿的健康狀況良好。信鴿的抗水性能主要是靠羽毛上的油質。家禽中的鵝與鴨有很好的抗水性能,但它們的羽毛上並沒有粉塵,而是靠尾部的脂肪囊(尾脂腺)分泌物,用嘴啄取分泌的油脂,塗抹在羽毛上,從而起抗水和保護羽毛的作用。目前國外已生產出賽鴿用的抗水油脂,就是根據這個原理研製成的。羽色對賽鴿的歸巢性與速度並沒有影響,而有人以此舍取,這不過是一種偏愛而已。目前,冠軍鴿中以雨點居多,那是因為雨點的放飛數量多,得獎機會也多的緣故。
(十四)綜合外觀鑒別
一羽優良賽鴿在綜合外觀上,必須具有健康的、強壯的體態,以及聰慧的、冷靜的、自信的神態。特別是要給人一種平衡的感覺,即賽鴿各部位相協調、和諧,構成個體之完美、對稱及平衡。
鑒別綜合外觀的方法主要靠目測。賽鴿站立時雙腳分開間離大一點,兩腳不宜太長、太直,但也不要顯得太短。從腳的正前方看去,雙腳必須是直的,而從側面看去,在腳跺處略帶彎曲。賽鴿站立的最佳姿勢是,以睛睛部位為高點,以尾端部位為低點,劃一條斜線,必須在40 ~50 。,成一個等腰三角形,而且肩部在斜線之下。這關繫到賽鴿飛行時所需要的平衡與減少阻力。
賽鴿的體態太粗獷或過分細嫩都不符合標准。不過分肥大也不覺得太瘦小,這是一羽合格的賽鴿。賽鴿的性別,必須從體態上明顯地反映出來。雄鴿是一種落落大方的雄相外表,雌鴿有一種端莊秀氣的雌相外表。所謂"雄鴿雌相"和"雌鴿雄相",一般來說都是不可取的。
從動態的角度鑒別,國內的要求與國外的要求完全相反,這是由於培養的目標不同所造成的。國內鴿友喜歡有鷹一般的兇相、機靈、調皮,不容易捉到它,握在手裡"咕咕叫", 以為是"刮刮叫"的。國外則強調自信、冷靜,乖乖地任你捉拿,以為這才是有速度的賽鴿,而野性和神經質的賽鴿是不受歡迎的。因為國內重視遠程和超遠程比賽,賽鴿在異鄉客地要應付天敵和人捕。這樣,經過天長日久地篩選,形成了這樣一種特性。綜合雙方的優點,一羽優良賽鴿應該是"靜若處女,動若蛟龍",也就是對朝夕相處的鴿主有親和感情,而對陌生人抱有高度警惕性

『陸』 如何辨別信鴿好與壞

可以從血統、骨架、羽毛、眼志等幾個方面來分辨信鴿的好壞。

血統

信鴿它的血緣一定遺傳著上代甚至數代能力,包括它的飛行能力、毅力和它在飛翔中某種「特性」,血統好的信鴿智力上也比較優秀,一般很少受傷。

骨架

至於在骨骼各方條件下:一羽優秀的鴿子飛翔的能力優與劣,直接受它的骨骼影響,較為重要的就是頸骨,它是支持鴿子體的中心樞紐,其次就是龍骨,而它應呈現稍為圓滑的弧度,讓人們捉起來感覺很舒服的弧度,而不是前胸突起,高突不平的感覺,這樣才是一羽優秀與劣質的區別。

眼志

通常一羽健康正常的鴿子的眼,以眼睛瞳孔的收縮快慢的差別,在正常光線下瞳孔大小適中,在光線暈暗時它的瞳孔應該會放大,在光線明亮時他的瞳孔應該會縮小,且在平時它眼瞳所散發出的光彩一定是特別明亮。

羽翅

一羽鴿子的羽毛,不但是外觀的美與丑,它還有另一種用途,它可以幫鴿子維持體溫並保持各部分的乾燥,而一羽鴿子的羽毛光滑在飛行途中遇雨而不致沾濕,因而增加它的飛行時速。所以好的信鴿的羽毛一定是光滑明亮的。

一羽優秀的競翔鴿最重要的部分就是翅膀,所以羽翅的好、壞可以說是分辨信鴿好壞最主要的因素之一。一羽鴿子主羽展開時,從旁邊看去要層次分明,就像百葉窗一樣,這樣的信鴿就算是好信鴿。

(6)比利時賽鴿鑒鴿方法技巧擴展閱讀

信鴿廣義上泛指玩賞鴿、肉用鴿之外的一切服務於人類的軍用鴿、賽鴿等。

信鴿自身具備一種與眾不同的特別本領,正是這項本領讓它們能夠准確無誤地找到回家的路。在信鴿的兩眼之間有一塊凸起的地方,這塊地方具有特異功能,可以測量到地球磁場的變化,從而判斷回家的方向。

信鴿可以飛行很遠的路程,它的飛行速度很快,記憶力和視力都非常的好,信鴿還有一種非常戀家的習性,叫做戀巢性。無論飛到多遠的地方,都想要回到自己的巢穴去。正是因為它的速度快、方向感強、戀巢的習性,讓信鴿成為人們首選的傳遞消息的使者。

但是,並不是所有的鴿子都會送信的,只有經過訓練的信鴿才可以做到。一隻信鴿,即便你把它帶到千里之外的陌生地方,它也能找到回家的路。

但是不是因為有天賦就隨便哪只鴿子都可以做到,那是一種人為的訓練出來的本領。所有家鴿的祖先都是野生的鴿子,當人們發現它具備成為傳信使者的能力時,便對它進行了培養。

家鴿之所以能夠認識回家的路,是因為可以利用自己飛得快、記性好、方向感強等天賦,觀察它所在地的不同時間段的高度和自己的巢穴所在地太陽的高度,再判斷出應該飛的方向。可以說,每一隻合格的信鴿都是一個超一流的地理勘探員。

『柒』 賽鴿的規則和方法

賽鴿中心會嚴格執行中國信鴿協會制定的《信鴿競賽規則與裁判法》及《公棚管理守則》,賽鴿的規則如下:

1、堅定不移的秉承公開、公正的原則。為增加透明度,從清棚,訓放至比賽結束均邀請鴿友代表到現場監督檢查。所有鴿友代表都可以跟車監督訊放和比賽並發相應的補助(鴿友代表以自願報名為准)。

2、競賽以賽鴿掃描鴿鍾自動計時報名,(如同分同秒以系統排列順序為准)如 遇故障,不能自動排名,則由裁判員按《裁判規則》執行,以確保鴿友利益不受侵害。

3.、清棚前賽鴿游棚、死亡,本中心將及時通知鴿主補交,未補交的視自動放棄,清棚後賽鴿游棚、死亡,按自然淘汰處理,中心不負任何賠償責任。

4、第一羽賽鴿歸巢後直接打鍾,必須把軟膠條放在防偽豆洞內。口朝下,必須按鴿鍾孔的順序打鍾,隔孔打鍾一律取消成績。(帶孔的鴿豆一律禁止使用否則取消成績),5分鍾之內必須呼指定BP機報姓名組號。

5、在竟翔單上必須認真寫好GPS坐標、電子鴿鍾上傳固定電話,凡缺項、漏填、錯填、IC卡與會證實際坐標點不相符的(A、B棚)一律取消成績。

6、賽鴿歸巢後應立即報到,已報到地點為中心,10公里內報到90分鍾,10公里外報到150分鍾(如遇特殊情況:堵車、交通意外或其它不能按時報到,應及時通知體俱樂部,末接到電話者均按超時處理)。然後按號碼順序排隊插卡、驗鍾、驗鴿,忘帶IC卡的鴿友最後處理.。

7、報到時對計算成績有爭議的,不要在報到單上簽字,一但簽字,停鍾後不再重新計算成績. 凡鴿鍾出現故障,電腦不讀者責任自負。

8、參賽時一律把足環擦洗干凈,填錯足環號責任自負,膠條脫落責任自負.。

9、 比賽成績當日為臨時成績,驗棚後為正式成績,有問題請及時提出,如無異議,第二天核對成績,前十名第二天驗棚,十名以後名次一周之內抽查驗棚,驗棚後確定成績,不得有任何理由拒絕在規定時間內查棚,否則取消成績。

10、 集鴿裁判及所有工作人員禁止參賽,否則無效。

11、 參賽鴿在運輸途中遇車禍、水、火等意外情況,在無法預見的前提下或不可抗拒的原因所造成的賽鴿傷亡,主辦單位不負賠償責任,只退參賽費。

賽鴿的方法和技巧:

1、寡居法。對非育雛的雌雄鴿分棚飼養,訓放也不讓見面,直到參賽前幾個小時,讓它們合棚十幾分鍾,至多半小時。

2、思偶法。讓過著舒適安逸和安靜愉快生活的夫妻鴿子參加單個競賽,另一隻留舍,「夫妻」不見面,就會思念配偶早歸。比利時賽鴿名家喬治·華普利就採取鰥居法,只放翔雌鴿,獲得了成功。

3、占巢法。對已確定的參賽鴿在前10天左右,採取激發占巢心切的方法。趁黑夜將另外的鴿子偷偷地放到已確定的參賽鴿的鴿舍巢房內,天亮時鴿子會拚命地逐趕。因此參賽時會早歸。

4、餓食法。只適用於平時的訓練和當天能歸巢的參賽鴿。放時不餵食,使其餓腹,因急於飲食,會加快行程歸巢。對500公里以上的賽程不可以採取此法。

(7)比利時賽鴿鑒鴿方法技巧擴展閱讀:

賽鴿,早在18世紀初,比利時安特衛普的育種家烏連將岩波鴿同波斯傳信鴿、翻飛鴿及史密特鴿結合,培育成世界上優良的品種,被譽為賽鴿的鼻祖。中國明代中葉,人們已用鴿子競翔取樂,並組織了相應的「放鴿之會」團體。挑選賽鴿應注意:

1、血統:鴿系出名門是第一步,也是最重要的一步。父母鴿有競翔成績最好,沒競翔成績的名血也可以。

2、體型:平衡感一定要好,前胸要飽滿,鴿子體型大的話則胸部要厚,腰部與尾部連接度要一體不能有段的感覺。龍骨與恥骨連接處要平順且距離不能太遠,距離約一指寬。

3、眼睛:眼睛要高,接近頭頂最好鴿子聰明,瞳孔收縮越小越好,代表鴿子反應快。而且500公里可選眼砂平均,瞳孔清亮者,長距離可選長途鴿眼上陣,歸巢的機會會大大提高。

4、頸部:要選擇頭大的鴿子,頭部要和身體有一定的比例,後腦要拖切要飽滿,頭頂部愈寬愈好,前腦也要豐滿順延,以不擋視線為准,公鴿頭部方形也可,雌鴿頭略小一點也行。

5、翅膀:鴿子的膀羽分成三段,上博骨、副翅骨和主翅骨。骨架要粗壯,筋脈強健者佳,上博骨越短越好,太長了沒有速度;

6、最外面三根主翅管要粗大,8、9、10根末稍要小圓形,有利於長距離飛行;主羽間隙太大,有利於逆風飛行。整個主副羽翅要形成一條優美的曲線,稍向內彎曲。

7、副羽:它的主要功能是控制浮力的大小,好的副羽是耐力的保證。優良副羽,要寬長適中,太長了沒速度,太寬了扇不起來,副羽內翅收起時一定要蓋住鴿背,不然高速飛行容易漏氣,影響速度,易於疲勞,副羽每一根羽毛重疊時要與主羽一樣平整。

8、尾部:稍微下垂,至少要平行,並緊縮,不能太下垂或太長。

『捌』 信鴿怎樣鑒別好不壞

(一)血統鑒別
《 鴿經》 對鑒鴿有許多高明的見解,但是說「辨飛之鴿先論眼,次論宿」,用現在的話來說,就是鑒別一羽賽鴿,首先要看眼睛,然後看它的睡眠姿態,根本不講血統。許多鴿友接受了這種理論。
在民間的諺語中有一句叫「龍生龍,鳳生鳳,耗子的兒子會打洞」,這是在自然界的范圍內對血統的肯定。那麼對信鴿來說,血統是不是重要呢?作者認為挑選信鴿首先要看血統。冠軍鴿的下代不可能都是冠軍鴿,但是冠軍鴿的上代必定有冠軍鴿的血統。超遠程賽鴿的上代,也必然有超遠程的血統史。當然,這里指的「冠軍鴿」是從廣義上來講的,具體地說是指具有良好賽績的鴿子。有人會問,如果一羽有良好血統的鴿子,而其他形質都不合格,它能否出好成績呢?這個問題本身就不存在,因為一羽有良好血統的鴿子,一般地說它的其他形質也一定是上乘的,這就是血統與其他形質相輔相成的關系。
有人一提到好血統,就是30 年代的李梅齡鴿和黃鍾鴿,以及40 年代的賽揚、司帶沙、華普利,或者是當代的詹森、狄爾巴等。這些當然是著名品系,它們都飛出了好成績,飛出了許多冠軍。所以,在挑選鴿子查問它的血統時,凡是上幾代得過好名次的,或是同胞、晚輩得過好名次的,雖然說不上「名門望族」,也算得上「將門之後」。
有些鴿友誇耀「純血統」,他們把套有名牌足環的鴿子,標以為純種XXX ,這是自欺欺人。所謂純種鴿,不過是在許多優勝鴿中挑選出來的直系鴿,不在於血統的純正,而在於它們有優良的遺傳性。比利時一些著名的近親配名家,他們有時也有選擇地引進新血統,只是他們守口如瓶,人們不得其詳罷了。

(二)長度與重量鑒別
一羽優良賽鴿必須是大小適中,也就是長度和重量的適中。平衡與協調是一羽優良賽鴿由外觀顯示出來的最重要的條件,而長度和重量則同全身平衡與協調有著密切釣聯系。在冠軍鴿的行列中,也許有體型過大或過小的賽鴿,但是極大多數冠軍鴿是大小適中的。有人以為,遠程鴿和超遠程鴿,要有良好的飛行耐力,體型要求修長一些,而中、短程賽鴿則要求有較好的暴發力,體型相應短小一些,以三角形為佳。從近年來的2000 千米冠軍鴿來看,體型都是大小適中。
胸骨長度和尾部長度適中的信鴿稱長體型。胸骨適中,而尾部短小的稱短體型。前一種有耐力,後一種暴發力較好。短體型對中、短程比賽是起作用的,而對遠程和超遠程比賽作用並不明顯。
那麼,到底多少重量才是適中呢?一羽發育完全的雄鴿的重量,應在440 ~500 克。一羽發育完全的雌鴿的重量,應在400 ~480 克。人們在鑒鴿的時候,不可能用電子秤和捲尺當場衡量,只能憑借自己的經驗。當順手握住一羽鴿子的時候,大拇指壓在鴿子的背部,4 個手指把住鴿子的腹部,其正好是龍骨的全部。掂掂重量,感覺上同鴿子的體型相近或稍輕一點。一般地說,這羽賽鴿便是大小適中的。如果腹部大於一手指,重量感覺上重於體型,這羽賽鴿的體重可能重了一些。

(三)身體形態鑒別
鴿子的軀體支持著飛行和比賽等所有的生理運動,因此,信鴿的身體形態是極其重要的。有些鴿友抓住鴿子只看眼砂,而對身體形態滿不在乎,這是一種偏見。一羽理想賽鴿的身體必須是橢圓形的,有一個開闊的胸部,左右雙翅平伏地緊貼兩邊,合成一個飽滿的球體。這種球體形的前胸,一般是在經過1 、2 次嘔雛以後形成的,也有在幼鴿期就形成的。狹窄、凹癟的胸部是不合格的。賽鴿的前身寬度,應是肩押骨和前胸、兩翼三部分寬度之和,後身及尾部應是圓錐形的。
鴿體的各部必須是結實的,全身各處都很圓滑,腹部微凹而背部微凸,呈流線型。信鴿是靠兩翼劃撲為前進動力的,當氣流流過微微凸起的背部和微微凹進的腹部時,產生兩種不同的上舉力。所謂上舉力,就像人們打著傘在風雨中行進時,風流經過傘的凹凸里表層時,手中的傘有向上運動的力。體型最大的賽鴿,應該是背部微凸,胸骨後端向上收縮,腹部肌肉不多,尾略向下傾斜。這種體型的鴿子,在飛行時可減輕兩翼劃撲所產生上舉力的負擔。
鴿體的各部分必須是一個協調的結構,前身較寬,後身收縮,平滑過渡。有人以為前身寬的信鴿飛行阻力大,這是誤解。如果把兩翼拉開,看到前身迎風面積,僅是前胸椎、喙、鎖骨和胸骨部分。這些骨骼和肌肉都是與飛行直接相關的。前身寬大,肌肉發達而富有彈性,飛行才有力量。由於頸部的羽毛呈裂縫狀,飛行呼吸時可將迎面氣流吸進,再沿身體表面向後排出,有緩沖氣流減少阻力的作用。可見信鴿在飛行時,迎風阻力是不大的。一羽體型好的信鴿抓在手中手感舒適,有一種能夠輕易滑動的感覺,似有被握住的鴿子正要從手中滑脫出去的感覺。
飛禽的體型是根據它的飛行活動不斷變化,以適應空氣動力學的要求。從空氣動力學的原理上來講,具有這種體型的賽鴿,似一艘有速率的艦艇,稍圓的頭部和平坦的底部,可以很穩地毫不費力地在水面靜止或前進。在空氣中的阻力同在水中的阻力是相似的,具有這種體型的賽鴿,也能在空氣中毫不費力地靜止或前進。因為,艦艇在水中所遇到的水流、海浪等,與賽鴿在空中所遇到的氣流大致相同。

(四)頭與頸鑒別
頭部和頸部也是反映一羽信鴿體格強壯的重要部位,所以在鑒鴿時是不可忽略的。
頭部必須是開闊的,與身軀比例適當,前額宜寬,後腦豐滿。當前引進的一些外籍鴿,頭型偏小的較多,這與品系有關。至於頭頂部,有人喜歡「壽星頭」,即頭頂呈圓弧形,也有人偏愛「平頂頭」,前額連接鼻瘤處,國內鴿友喜歡「克」,似山的坡度那樣要陡一點。國外一些名鴿較多的是直線連接,即所謂「鉛筆頭」。一羽聰明的賽鴿,它的腦門比較大。鴿子的腦門過小,很可能是一隻笨坯。信鴿的飛翔比賽是以體力運動為主的,對腦力的活動不被人們注意。但是,遠程和超遠程比賽的鴿子,要經受天敵、地害、人捕的嚴峻考驗。頭型也是識別雌雄性別最明顯的標志之一,任何一羽雄性雌相或雌性雄相的信鴿,是極少可以被用來作種鴿的。一羽信鴿有強壯的、豐滿的、開闊的頭部,有長短適中、形態極佳的頸部,這是一種遺傳能力很強的標志。
頸部是鴿子飛行時產生阻力的部分,它必須強壯,以抵抗風力。一羽體弱的鴿子其頸部會因無力抬起而垂下,只有頸部長短適中,昂首挺立,才能顯示出大將風度。頭部的綜合標準是強壯的、豐滿的頸部、腦部和垂肉。頸部不要太粗,也不要過細,沒有溝,邊緣強壯,長短適中,頸部與胸部趨於平坦的結合,這是優良賽鴿的必備條件。

(五)嘴、鼻、喉鑒別
嘴的功能是吃食、呼吸和攻防。嘴可分長形、短形和鉤形等幾種,短形的嘴討人喜歡,鉤形嘴對嘔雛不利。嘴的角質組織要堅硬,稍鈍,而且沒有粗糙、瘦弱或過尖的表面。嘴的前端要細,後端要粗,緊閉性要好,具有一張冊不開的嘴。嘴角要深,嘴才能張得大。喉管要粗大,氣管口邊要大,有利於飛行中呼吸換氣。一羽賽鴿如果以每小時70 千米的速度飛行,所產生的熱量約等於休息時的27 倍。要抵消飛行中所產生的熱量,就需要高速度的換氣。由於鴿子的肺彈性很小,雖有氣囊的協助,但還是不能滿足高速換氣的要求。因此,它在飛行時還得靠張嘴來換氣,這種現象在炎熱的夏天是常見的。所以在選擇信鴿時,應冊開嘴來看它的喉部氣管口開張的程度。
鼻的主要功能並不是嗅覺,而是換氣。鼻瘤要潔白,以長、窄、緊的鼻形為佳。鼻孔長、鼻腔大,通氣量也大。我國古代信鴿飼養者常將幼鴿的鼻孔切開,以利通氣。通氣的鴿子善於飛行。30 年代引進的比利時優良賽鴿,以及抗戰勝利時接收的日本軍用鴿,大多是鼻形高大。現代的優良賽鴿鼻多半是長、窄、薄、緊,可見國外也在不斷地改良。高而大的鼻瘤,在飛行中會阻擋前方的視線。鼻上部自中央塌向嘴下角的鼻形,能使呼出的氣流向後下方排出。鼻上部中央高的鼻形排氣性能差,是不可取的。
在鑒別嘴、鼻、喉這類氣管的外形時,還要看它的內腔是否寬大。信鴿的口腔、鼻腔和喉腔以及眼結膜周圍的血管網路,能直接提取空氣中的氧,供腦部散熱和高速飛行時的需要,能使它在高空缺氧的情況下持續飛行。

(六)眼睛鑒別
當人們鑒賞一羽信鴿時,眼睛往往是最被吸引的部位。從眼睛中可以看出一羽賽鴿的健康狀況,是機敏還是遲鈍,是溫和還是暴躁。「眼睛是心靈的窗戶」這句文學上的語言,用在鴿子上應改為「眼睛是健康之窗」更為恰當。一羽優良的賽鴿眼球要大一點,整個眼球能擺動自如。
眼球生長的位置偏向頭的後上角,嘴角的中心線幾乎要指著眼球。一羽優良鴿子的眼睛要有一種自信的、不懼怕和沒有過分野性的表現。鴿眼必須是明亮、干凈、眼瞼(俗稱眼皮)緊包眼球(俗稱老鼠眼);瞳孔對光強度的變化反應要靈敏;鴿眼對外界的動態感受要非常敏感。一羽優良信鴿對天空中或在地面上的異常動態和聲響能及時發現。反之,反應遲鈍的就不太理想。
瞳孔決定鴿眼質量,色澤越黑越好,而且相對要小,在陽光下瞳孔收縮與擴張頻繁。優良信鴿的瞳孔呈圓形,瞳孔不圓整就不是一羽好鴿子。這種現象,主要是先天性的,但有些信鴿在飛行中尋找地面目標或在地面覓食時,視線方向約在時針7 時至7 時半的方位,這個方向稱主視力方向。瞳孔的縮小或放大,是根據視力要求來調節的。優良信鴿調節方位應該是主視力方向,促使前下角的活動量大於後上角,久而久之形成外圈盪向前下角呈不規則的卵圓形。那些遠程比賽歸來的賽鴿,瞳孔呈卵圓形或外圈盪向前下角的情況是很多的,所以有些鴿友就以為瞳孔不圓是好鴿子,但是在挑選幼鴿時,最好要挑圓形瞳孔。
虹膜(俗稱眼砂)的色彩要鮮明,紋粒要清晰,有立體感,桃花砂略粗一點為好,雞黃砂要求細一點。邊砂層要求高度集中,這一部分虹膜呈絲狀和塊狀混合堆積。梯度層要求虹膜呈絲網狀,爬在晶體(俗稱底板)上延伸,或成戮狀沉積在晶狀體上,或放射形地分布在晶狀體上。虹膜排列不要求整齊,但一定要層次分明。虹膜的色素不起決定作用,但從色澤與光照角度來分析,雞黃眼在陽光下或在帶有塵粒的天空中飛行時,視力穿透性能好。桃花砂晶狀體呈白色,白光雖有散射現象,但在陰天或暗淡的天空中飛行,則更能顯示出它的優點來。

(七)骨骼鑒別
「飛放論骨」,這是張萬鍾在300 年前的觀點,但至今還沒有被所有鴿友所重視。骨骼是構成形體的基礎,它包括或多或少的硬骨骼。這些硬骨骼是賽鴿所有運動的組成部分,由產生運動的肌肉所依託。一副良好的骨骼,其重要性大於鴿體的任何部分。只有一副強壯的、柔和的、堅定的骨骼結構,才能對於不同部分的肌肉提供一個合適的支持。骨骼結構也是賽鴿各個運動器官最有效的支持者。骨骼要求粗壯、硬朗,如果細小、軟弱,自然不適應作強烈運動。鑒別骨骼優劣的方法,是雙手握鴿,用兩個大拇指在兩翼的頂部輕壓突出的胸椎。其結構必須是堅實的,並且對於壓力具有較強的彈性,這是在結構方面產生平衡的必要條件。骨骼尤如汽車的底盤,輪船的龍骨和大廈的棟梁那樣,支撐著它的軀體,保護它的內臟。如果骨骼軟弱,結構有缺陷,就無力承受賽鴿劇烈的競翔運動。

(八)胸骨與恥骨鑒別
胸骨俗稱龍骨,所有的養鴿家都極為重視對胸骨的要求,並認為它是骨骼中最重要的部分。
當捉鴿鑒別時,鴿子腹部的一根長骨即是胸骨,其前端稱胸骨突。胸骨的前端稍向上彎,中部要平直,後部一定要向上收起。如前後形成一條直線,就是膛胸骨,不適宜遠程飛翔。胸骨要有點厚度,像刀一樣削尖的胸骨不是一羽好賽鴿。胸骨後端與恥骨的距離(俗稱蛋檔)不能太大,一個食指寬最佳,超過兩指頭就不可取了。胸骨應是一根極強壯的骨骼,這樣的胸骨才是肌肉附著的最佳條件。這些肌肉決定著翅膀在飛行中快速和不疲倦地飛行。胸骨太狹窄是一羽弱的賽鴿,它不能提供肌肉運動時所必需的強度。胸骨太高的賽鴿,在飛行中顯得笨拙,容易疲倦,因重量增加而引起下垂和空氣阻力的增加。
胸骨必須是直的,而不是波形的、有缺口的和起伏不平的。彎曲的胸骨須避免,因為它會在孵卵之後導致頸部的彎曲。這樣的親鴿使得幼鴿在骨骼平滑方面不能得到遺傳,這是一種天生遺傳的特點。有缺口的或起伏不平的胸骨是不受歡迎的,如果這些缺點是外傷造成的,而不是遺傳的原因,就不會傳至下一代。
恥骨在賽鴿飛行中支持著賽鴿後部的內臟組織,因此要求恥骨強壯、堅硬,組成恥骨的左右兩塊骨骼的閉合性要求緊密。寬松的恥骨不是一羽好賽鴿,這對雄鴿要求更高,雌鴿在產蛋期出現恥骨寬松現象,這是屬於正常的生理現象。恥骨上同樣附著肌肉,一些肌肉發達的鴿子,用手摸上去似乎恥骨緊閉性很好,但只需將手指壓重一點,這種假象就被揭穿。
恥骨的發育時間每羽信鴿是不同的。有些種鴿在第一次換羽之前,而有些信鴿則需一段較長的時間。發育完全的恥骨應在第一次換羽完畢時完成,因此極佳的恥骨不僅本身是重要的,而且也是全身骨骼優劣的一個重要標志。

(九)肌肉鑒別
一名長跑運動員的肌肉,其腿部、胸部、背和肩幾個部位是很發達的。胖子的肌肉是全身性的,要他長跑是跑不動的。賽鴿的肌肉和長跑運動員也是相同的,呆在棚里只吃食不飛翔的肉鴿,肌肉是全身性的,而且偏軟,因而飛不動。信鴿是一種肌肉高度發達的鴿子,肌肉占自身重量的比例很大。一羽與運動部位有關的肌肉發達的信鴿,捉在手裡不顯得笨重,而一羽全身長滿肌肉的信鴿則會顯得很笨重。鴿體上最重要的是兩個大小胸肌,這兩個部位的肌肉控制著雙翼的飛翔運動。大胸肌是翼部的推進肌肉,控制著賽鴿的向下運動。這部分肌肉從鎖骨伸展至胸部,並沿著胸骨的整個長度。大胸肌充分發展時,顯示出豐滿和強壯,有一種堅定自若的感覺。一羽經過訓練和比賽後的賽鴿,它的全部脂肪消失,大胸肌從軟性的變成具有彈性的感覺。小胸肌在大胸肌之下,位於大胸肌及胸骨或胸板之間。當賽鴿在手中展開時,小胸肌使雙翼產生一種柔和而沒有劈啪聲的感覺。當胸肌充分發展時,小胸肌在胸部有一種充滿力量的感覺,這種感覺不是由大胸肌單獨產生的。
雙翼部位的肌肉也極為重要。沿著雙翼舷骨的肌肉,要有一定的厚度,以及有強壯的感覺。腰部肌肉要結實、硬扎,因為,這部位沒有肋骨,肌肉活動強度不一,主要支撐股骨後部分軀體的活動。尾椎和尾綜骨肌肉要結實,有彈性,才能支撐尾的平衡,以適應各種運動姿態的需要。腹部不能有肥厚的肌肉,否則對飛行極為不利。
人的肌肉是一目瞭然的,而信鴿由於羽毛的覆蓋,只能憑藉手感或吹毛目測。在用手指壓迫肌肉,並隨著肌肉的彈性微微彈起時,感覺上像是吹足氣的輪胎,這是合格的象徵。如果像是實心輪胎,就太硬了。吹毛目測時,發現表皮呈黃油色,屬脂肪過多,就要加強訓飛,並減少脂肪質飼料的供給。

(十)腰、背、臀及後部鑒別
腰與尾部,因沒有肋骨支撐,要求粗寬結實,才有力量持續飛行。整個胸椎(即背)要微微凸起,略帶弓形,呈下彎的弧形。腰部以略帶圓形為佳。
臀部及後部通常也為大部分鴿友所忽視,殊不知優良的臀部及後部正是一羽優良賽鴿的特徵。尤其是在高空飛行時,可作推進器以減低賽鴿翼部的負荷,這對於長距離飛行速度至關重要。後部必須開闊、強壯、優美、稍微平坦,形成一個半面,但沒有凹進或凸出的地方,用手指壓時,後部必須協調,且具有彈性。
臀部必須是協調的、光滑的、開闊的,並漸漸地向尾部收縮。後部和臀部必須具有柔軟的羽毛。臀部的羽毛必須緊蓋著尾羽的尾莖,並延至尾羽的上下部,形成一個坐褥。一個強壯的、發育良好的臀部是賽鴿生理結構的重要條件之一,尤其對於種鴿來說,就更為重要,否則不可能育出強壯的、活潑的、有高度耐力的後代。

(十一)胸與肩鑒別
肩要寬,包緊前胸成球形。胸部的整體必須是寬的、柔滑的,覆蓋著如絲的羽毛。胸部與身體大小成適當比例,使得雙足能充分分開,輕度的彎曲。賽鴿的胸部是全身主要肌肉的坐墊,胸部的肌肉控制著雙翼的運動。
理想的骨骼結構,要以胸部為重心,成流線型。鴿子在空中快速飛翔時,能使阻力減少到最低限度,並能發揮體內熱能的最高效率。鴿子依靠翅膀的扇動來推進,因而必須具有為提供翅膀運動的肌肉和充分的肺活量。與飛機比較,鴿子確實需要有粗壯的胸部,並以胸部為重心,否則,飛翔時就失去穩定性,靠熱能供輸所得到的推動力將會減少。有些人喜歡挺胸的,覺得很有生氣。有些人喜歡稍帶一些曲線的,全身加上胸部曲線構成一個最完美的賽鴿形象。

(十二)翼和尾鑒別
翼是賽鴿的推進器。一對具相應長度、平滑且寬闊的翼,對於節省賽鴿飛翔中的體力來說是極其重要的。粗短的翼能產生速度,但是對長距離競翔是很不利的。只有那些結構合理的、強壯的,並且有極高彈性的羽莖,才能夠在飛行中毫不費力地操縱翼羽。
賽鴿的雙翼要與鴿子的大小成比例。主翼的末端與尾羽末端,間距必須小於2 . 5 厘米。當展開翼羽時,主翼羽與副翼羽必須連成一片,中間沒有任何空隙。翼的羽毛必須是平滑地、平坦地覆蓋著,形成沒有空隙的表面,羽莖強壯而彈性極佳。整個翼必須是堅強的,有相當的肌肉厚度,但也不宜太厚。10 根主翼羽必須是完好清潔的,沒有皺紋、蝕洞或其他不完美的痕跡。10 根副翼羽必須開闊、強壯,且具標准長度。整個翼似披著絲絨的羽毛,表面平滑,像天鵝絨,當翼在手中.展開時,必須柔軟而結實,收羽時,沒有猛然收進的動作或軟弱無力的狀態。
最後4 根主翼羽最好是並肩長度,在尖部5 厘米左右處要稀開,留有空隙,便於引導氣流迅速沿軀體後下方排出。羽尖部較尖的比圓的間隙大,排氣性能好,特別是在空氣密度較大的地區或在小雨中飛行,雙翼撲動時所受空氣壓力羽尖部較尖的比圓的要小。最後3 根主翼羽(第8 、9 、10 根,俗稱「將軍條」)長度相等咸相近為宜,或第9 根略長,使3 根主翼羽尖部負荷均等。

信鴿的尾部要長得豐滿,否則會使它在飛行中失去重心,而不能保持平衡。尾羽好比船上的舵,其作用是掌握方向。尾羽不能過長、過短或過寬,理想的尾羽應長於大羽軸2 ~2 , 5 厘米。尾部尾羽的羽莖必須是強壯的,才能突然起飛。一個過長或過短的尾羽,或者瘦弱的羽莖,會使信鴿在飛行中阻力增加,在起飛和降落時容易發生意外,甚至撞傷胸骨。一羽優良賽鴿的12 根尾羽就像一把摺扇,散開時形如半月,合起來時成一根扇柄,俗稱「一字尾」。信鴿放在地上,尾部略帶下垂,飛在天空,尾部略帶上翹。一羽有優良尾部的賽鴿,當它參賽歸巢到達鴿舍上空時,能以極優美的姿勢下降,如雙翼不動,尾羽展開,充分體現出尾部支持平衡的原理。

(十三)羽毛鑒別
羽毛要求綿絨度好,絨毛中貯有大量的空氣,以減輕軀體的比重。鴿體表面的羽為軸羽,要求光滑,可減小與空氣摩擦而產生的阻力。羽毛要色澤光亮,羽枝細如絲,緊密排列成扁而薄的彈性羽毛,片片相疊,形如魚鱗,緊貼全身,以難於分辨各片的邊緣為佳。羽毛尖、蓬鬆、粗糙等,均不符合要求。羽毛是不良導體,有很好的保暖作用,柔滑如絲的羽毛,緊緊地裹著鴿體,為賽鴿提供一個暖和的保護層,在寒冷的冬天,尤為重要。
對羽毛的重要性,從來沒有被忽視過。有些鴿友以為羽毛有較多的粉塵,可以起防雨作用,從而使賽鴿賴以沖過雨區,這是缺乏科學依據的。羽毛上的白色粉塵多,說明信鴿的健康狀況良好。信鴿的抗水性能主要是靠羽毛上的油質。家禽中的鵝與鴨有很好的抗水性能,但它們的羽毛上並沒有粉塵,而是靠尾部的脂肪囊(尾脂腺)分泌物,用嘴啄取分泌的油脂,塗抹在羽毛上,從而起抗水和保護羽毛的作用。目前國外已生產出賽鴿用的抗水油脂,就是根據這個原理研製成的。羽色對賽鴿的歸巢性與速度並沒有影響,而有人以此舍取,這不過是一種偏愛而已。目前,冠軍鴿中以雨點居多,那是因為雨點的放飛數量多,得獎機會也多的緣故。

(十四)綜合外觀鑒別
一羽優良賽鴿在綜合外觀上,必須具有健康的、強壯的體態,以及聰慧的、冷靜的、自信的神態。特別是要給人一種平衡的感覺,即賽鴿各部位相協調、和諧,構成個體之完美、對稱及平衡。
鑒別綜合外觀的方法主要靠目測。賽鴿站立時雙腳分開間離大一點,兩腳不宜太長、太直,但也不要顯得太短。從腳的正前方看去,雙腳必須是直的,而從側面看去,在腳跺處略帶彎曲。賽鴿站立的最佳姿勢是,以睛睛部位為高點,以尾端部位為低點,劃一條斜線,必須在40 ~50 。,成一個等腰三角形,而且肩部在斜線之下。這關繫到賽鴿飛行時所需要的平衡與減少阻力。
賽鴿的體態太粗獷或過分細嫩都不符合標准。不過分肥大也不覺得太瘦小,這是一羽合格的賽鴿。賽鴿的性別,必須從體態上明顯地反映出來。雄鴿是一種落落大方的雄相外表,雌鴿有一種端莊秀氣的雌相外表。所謂「雄鴿雌相」和「雌鴿雄相」,一般來說都是不可取的。
從動態的角度鑒別,國內的要求與國外的要求完全相反,這是由於培養的目標不同所造成的。國內鴿友喜歡有鷹一般的兇相、機靈、調皮,不容易捉到它,握在手裡「咕咕叫」, 以為是「刮刮叫」的。國外則強調自信、冷靜,乖乖地任你捉拿,以為這才是有速度的賽鴿,而野性和神經質的賽鴿是不受歡迎的。因為國內重視遠程和超遠程比賽,賽鴿在異鄉客地要應付天敵和人捕。這樣,經過天長日久地篩選,形成了這樣一種特性。綜合雙方的優點,一羽優良賽鴿應該是「靜若處女,動若蛟龍」,也就是對朝夕相處的鴿主有親和感情,而對陌生人抱有高度警惕性

閱讀全文

與比利時賽鴿鑒鴿方法技巧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勃起功能障礙治療方法 瀏覽:676
現有檢測甲醛的方法 瀏覽:802
食療手抖最佳治療方法 瀏覽:547
經濟學中規避風險的方法有哪些 瀏覽:274
房顫的中醫治療方法 瀏覽:761
6缸活塞安裝方法 瀏覽:351
常用應用題解題方法介紹 瀏覽:777
路亞竿魚鉤的連接方法 瀏覽:852
柔性防水膠帶安裝方法 瀏覽:418
硅膠怎麼用香蕉水去除最簡單方法 瀏覽:187
雞蛋茶的食用方法 瀏覽:975
ppr帶水接管方法視頻 瀏覽:1001
鋼絲繩安裝三通的方法 瀏覽:965
40除32簡便方法 瀏覽:331
測出自己懷孕的方法有哪些 瀏覽:475
汽車平面軸承安裝方法 瀏覽:571
學唱相聲的技巧和方法 瀏覽:904
如何判斷自己有沒有雜化方法 瀏覽:846
桃木劍打磨方法視頻 瀏覽:645
腦神經用什麼方法治療 瀏覽:9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