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幼兒算術怎麼入門
學齡前的幼兒是能夠學會一點簡單的算術的。通過學習,也能促使幼兒感知覺敏銳,注意穩定,觀察細致、准確;從不隨意的機械的死記硬背,發展成為有意的理解的記憶;使他們的抽象思維和邏輯思維得到初步的發展,為將來學習科學技術打下初步基礎。為此,我們認為讓學齡前幼兒學習一點算術是需要的。學齡前計算教學的任務1、教給幼兒最簡單的數和形的概念和「10」以內數的加減運算方法。數的概念就是要幼兒知道數的來源;能手、口一致地點數物體和按數取物;能順數、倒數,兩個兩個地數到20,五個五個地數到50,整十地數到100;認識數字1—20;書寫10以內的數字;掌握序數、相鄰數;將10以內數分解成兩個部分,並將這兩個部分合起來成一個數。在這基礎上能正確、迅速地計算10以內數的加減、連加、連減和自編求和、求剩餘的應用題。形的概念就是認識圓形、三角形、正方形、長方形、半圓形。除上述知識外,還要教會幼兒區別大小、長短、上下、前後、左右、厚薄、粗細、輕重,教會幼兒認識時間,掌握正點、半點等。2、發展幼兒智力,培養幼兒初步的分析綜合能力。3、培養幼兒學習計算的興趣和正確的學習態度。由於學齡前的幼兒,生理和心理發展還不很健全,似懂非懂,好奇好問,對事物有廣泛的興趣但不能持久,他們的思維是具體形象的,由於這些年齡特點,我們在教幼兒算術的時候,哪怕是很簡單的數概念,也要講究方法,一般說來,要用幼兒日常生活所經常接觸到的實物進行教學,盡量使幼兒在輕松愉快的氣氛中學習,同時也要注意從易到難、從具體到抽象的原則。如我們教幼兒區別「一」和「許多」時,可以把許多顆糖分給每個人「一」顆,然後把「一」顆糖、「一」顆糖合起來就成了「許多」顆糖。又如,在幼兒還沒有學會數數前,可教幼兒用一一對應的方法區別「多」「少」「一樣多」,吃飯時,告訴幼兒每人坐一把椅子,那就是吃飯的人數和椅子數是一樣多,4個人有3頂帽子,那就是人多帽子少。在引進「2」的概念時,我們可以從兩只蘋果、兩只橘子、兩顆糖,抽象出「2」的概念,使幼兒知道「2」是表示兩個同類物體的數量關系的,與此同時,讓幼兒學會數數和認識數字「2」;在引進「3」「4」等概念時,我們可用同樣方法進行。至於認識幾何圖形,空間概念,時問觀念,我們更可以藉助於常見實物,如從茶杯口認識圓形,小棒圍成長方形、三角形;從兩很長短不同的線學會比較物體的長短;學會看時鍾等等。當幼兒學得了一點有關算術的知識後,我們還要讓幼兒在日常生活中反復練習。例如:當他們認識了「2」以後,我們:在給他們吃蘋果時,就可以問問他,一個蘋果添上一個蘋果是幾個蘋果?當幼兒學會了10以內數的加法,帶他上街買東西時,讓他算算買一支鉛筆要5毛錢,買兩支鉛筆要多少錢;買一根棒冰要1元錢,買兩根棒冰要幾元錢等等,
⑵ 幼兒園正確教算術方法
右手代表個位數,左手代表十位數,下面介紹具體方法:
1、右手的食指、中指、無名指、小姆指分別代表1、2、3、4,如圖所示。
⑶ 最簡單計算幼兒園算術題的方法
幼兒園算數題沒有什麼簡單或者難的。。重要的是小朋友理解了沒有。沒有捷徑可走。只是理解熟練的過程
⑷ 幼兒園寶寶怎麼教算術
幼兒園的寶寶屬於初學階段,他們要學算數的話可以用他們用食物來教她們。首先認識數字。可以用些小幫忙了,省了小麗來了。來數數加深,他們對數字的理解。幾個加上幾個用15拿了兩個蘋果?別的小朋友再送了,他一個蘋果,這就屬於一共有幾個蘋果在嗎?就是這是這種家法。如果是減法的話。就是哦。三個橘子。遲到了兩個。還剩幾個這就是減法。用食物去。教孩子能夠很快的接受。而且能夠加深記憶收到。下午要喝別很快很好。
⑸ 幼兒園手指算數方法
右手代表個位數,左手代表十位數,具體數法如下:
1、把右手的食指伸開「l」,中指伸開「2」,無名指為「3」,小指伸開「4」,如圖所示。
⑹ 幼兒園最新算數方法
幼兒快心算是目前唯一不藉助任何實物進行簡便運算的方法,快心算不是珠心算∕手腦算,不需任何的助算工具(如算盤/手指),看題即能快速寫出正確答案,
快心算是與小學數學計算方法一致,但比小學課本更簡便的一門速算,簡單、
易學、能讓孩子真正減負的計算方法。
⑺ 幼兒園大班數學算術教什麼方法好
數學領域的 還是以幼兒感興趣的 故事導入最好, 把孩子引入故事裡面,再把數學領域的融入故事裡面, 這樣既不枯燥,孩子還愛學,掌握的也好。
⑻ 小孩子學算術方法與技巧
可以,在路上生活當中讓小孩來參與上述比如說帶她去買東西,然後讓他藍色那個東西花多少錢都要找多少都有可以,在路上生活當中讓小孩來參與上述比如說帶她去買東西,然後讓他藍色那個東西花多少錢都要找多少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