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方法技巧 > 行書的技巧與方法視頻

行書的技巧與方法視頻

發布時間:2022-02-23 18:30:03

如何練好行書,掌握行書的筆法技巧

個人感覺,其實練好楷書後,寫行書就是水到渠成的事情,按楷書的寫法寫快一點,在一些地方筆劃自然就會連起來,寫多了就會慢慢的變成行書。
書法講究隨心所欲,行書沒有必要照著字帖摳著練,但是可以參考,並想為什麼這樣寫會好看。一定高寫出自己的味道才行哦。

❷ 練行書有什麼技巧嗎

多多臨摹,重復書寫,行書和楷書不完全一樣,行書的部分字體筆劃變化很大,這個只能熟能生巧,寫的多了,寫出感覺了,自然能夠行雲流水。當然了,楷書是行楷和行書的基礎,如果覺得自已現在的書寫體字體不好看,可以先練楷書打基礎

❸ 行書有什麼技巧.

哈哈,練的是龐中華的,此人名氣大,但風格上並沒有什麼創新,比較呆板,實用性比較強的鋼筆字貼有很多,你去正規的書店看,看小本的,從結構和偏旁分別練,這樣做不到藝術上的效果,但是實用性較強,訓練周期也短。你也可以用硬筆練《落花詩》,這個比較好入門。

❹ 行書怎麼寫、有什麼技巧

唯一的捷徑與技巧就是先把楷書寫好,楷書寫好了行書就是水到渠成的事了,謝謝採納!

❺ 求一個行書教學視頻(或者視頻的名稱)!

你先看看這個行不行!!
不行你給我留言我在給你找

29行書分類及草書規范寫法:
http://v.youku.com/v_show/id_XNDcyNzUxMzY=.html
安景臣自作詩鋼筆書法展示視頻版:
http://v.youku.com/v_show/id_XNTAyMjkzMjQ=.html
如何一周練好鋼筆(硬筆)字:
http://www.56.com/u68/v_MjQyNDE3Njk.html
行書入門技巧B:
http://v.youku.com/v_show/id_XMzI5OTIwODQ=.html
龐中華講硬筆書法:
http://you.video.sina.com.cn/b/16813520-1557028960.html

❻ 寫行書的技巧(中性筆)

行書兼具楷書、草書的特點,但又絕非寫好楷書便一定能寫出一手漂亮的行書字來,行書作為一種獨立的書體,其發展過程中具有它自身的特點。要學好行書,還要經過一段專門的臨摹訓練,以掌握它的筆法和結字的規律。我們分兩個方面介紹行書的技法特點:筆法方面:順勢入筆:行書筆法中不再如楷書那樣,要求逆入回出,藏頭護尾。而是落筆便順鋒而入,行筆中鋒行走,收筆多是順勢帶出,或牽連下筆,或鉤挑出鋒。不再回鋒作頓。這樣很多筆畫發生了變異。如下頁。這樣筆畫多為露鋒。筆勢明顯地流暢起來。也使行書中更多地形成了曲筆,筆畫不可過於平直,增加了點畫的動感,使之不至僵滯。筆法上的這些變化,就自然使書寫的速度加快了許多。點畫呼應:由於行書收筆不再回鋒作頓,而多是將筆鋒提出,所以形成了點畫的附鉤和挑趯,即上筆終了時順勢帶下,而下筆自然承上,使點畫之間雖斷似連,筆斷意連,產生了明顯的顧盼呼應關系。如55頁。顯然這些顧盼揖讓和呼應使字型增加了生動活潑的意趣。牽絲引帶:點畫間的勾挑使之顧盼呼應,有時將這種呼應通過筆鋒提寫出遊絲,連接起來形成兩筆或幾筆,連續寫出,一氣呵成,使字顯得連貫、瀟灑。如:一般情況是凡字的固有筆畫則重些,而兩畫之間的連接相應輕些,但不可截然跳動,否則呆板無神。牽絲形成連的效果是行書的主要特徵之一,但卻要運用得當。一味的牽連纏繞,當斷不斷,反而弄巧成拙,形成浮滑薄弱之病,是行書書寫中的大忌。一位書法家講過「連與斷效果不同,連易斷難,故當知斷」。因此將牽絲引帶與點畫呼應分開來講以區別它們的不同功用,這是行書的又一重要特徵。簡括省略:前面談到連能把兩筆或幾筆連成一筆寫下來,這其實已起到了簡化的作用,加快了書寫的速度,但其原有筆畫並未減少,只是筆畫之間有牽絲相連,不單獨存在而已。在行書中還有更省簡的情況,那就是索性合並了原來的點畫,形成行書中獨有的寫法。如其中「無」字中間四豎和下邊四點被一組相連的豎撇橫代替了,既保持了原字的面貌又起到了簡化作用。其餘各字也是用這種方式形成了現在的寫法。有時為了行筆的便利,行書字書寫時,甚至可以改變原來的筆畫順序,如:收放變化:比較楷、隸、篆等規整嚴謹的字體,行書有一個與草書共同的特點。即它可根據章法的需要和某字的特徵,隨時調整它的字形和筆畫形態。例如:王羲之《蘭亭集序》中的之字,如:既可收斂些又可放縱些,可以任意屈伸、收放,即可使之長,亦可使之方、扁,這就是行書可收可放的特性。離方遁圓:楷書方多圓少,折筆處多為方,即如趙孟頫\的圓轉為主的書寫也時露方意,這無疑是需要也使字增加了一定的力度。而行書則隨筆順勢轉折,變化無窮,方圓兼用,靈活生動。如:因此注意到方圓的變化,使之自然融匯,使書寫的效果既有方筆的雄勁力度,又富圓筆的通暢靈動。若一味方折,則顯板滯、生硬,純用圓轉則又俗滑、疲軟。總之臨習中要多觀察,創作中要多思索。重按輕提:楷書中的一些筆法,如頓筆回鋒挫逆等,在行書的運筆中已經不再應用或很少應用了,更多運用的是順勢提、按的運用。凡輕細之處需收筆輕提起,速度稍快。而粗重處則需將筆重按下,速度稍緩,當然,筆畫輕重粗細的交替要有合理的起浮過程,不可大起大落,忽輕驟重,應使其自然。提按處在行書中幾乎隨處可見,一字之內的提按變化如《集字聖教序》中的:一畫之內也當有輕重之別,如:至於一篇之內的根據章法的需要而出現的輕重布局,也是行書作品中屢見不鮮的。歷代書家對此各有體會,我們仔細品味後面作品即可領會提按在行書書寫中的妙用。運腕得宜:「書法之妙,全在用筆。」今天看來,有人以為前人這個論斷未免偏頗。其他如章法、墨法之類固然也很重要。但書法是線條的造型藝術,提高線的表現力往往是書法家畢生追求探索的。章法、墨法之類也離不開線條去完成表現,而線條的表現力全在於筆的運用,因此,前人的說法可謂一語中的,不容忽視。談到用筆,不能不提到運腕,二者是不可分。這一點初學書法的人往往容易忽略或不甚明確。前面提到筆的運動可以組合出秀美、雄強、古樸、稚拙等不同風格的作品,那麼用筆的關鍵是什麼呢?當然,是大腦,但大腦的設想是靠指、腕、臂的合理配合來完成的,指過於細弱,精巧處或許尚可,總體上卻力不從心。誰也不能運指寫出盈尺大字來。臂又過於粗大,寫榜書或許差強人意,然要精到完美卻難盡如人意。那麼只有腕居中承啟,能兼領二者的功能。尤其是行書的靈動精妙處,有時全憑腕的運動來完成。運腕是指在書寫過程中腕要有意識地指揮毛筆左右揮灑,疾徐提按,使轉變幻。以使書寫效果靈動流暢。舉例來說:寫百字時百筆落紙後腕須往左傾推筆向右,至橫的末端即刻腕須轉向右擺,提筆帶過再向懷內壓至小豎折處提鋒向右上,使轉帶下向內提筆作點收,這一系列的運動都是腕的左右推移轉動,如果光靠臂來運動則顯然難以准確地使筆恰到好處地寫出輕重變幻的線條,一些靈巧之處更難准確地表現出來,寫半尺以內的字則顯得費力不討好了。當然如果寫檗窠大字,則需臂的協助運動,而控制筆還靠腕來完成。因此,運腕是行草至關緊要的練習課程。當然,腕與臂、指的相互配合亦是不容忽視的。

❼ 如何練好行書

1、首先要練眼

宋代的書法家黃庭堅說:「古代人學習寫字不都是依靠臨摹,他們常常把古人的書法作品張掛在牆壁上,專心致志的觀看它,看準了才下筆。」讀的帖越多,眼力就會越高,就知道了如何寫才好,好在哪裡

有一個成語叫「眼高手低」,我認為:眼高是手高的前提。發現不了美,不知什麼是美,就更談不上創造美了。有不少同學以為書寫潦草是所謂的行書,導致他們以丑為美的原因是他們「眼低手也低」。

2、其次要練心

在細心觀察的基礎上還要把寫得好的範字牢牢地記在心裡,把其字形深深地刻在大腦里,無論何時,一旦提到這個字,馬上就能想出這個字在字帖上的形狀。做到胸有成帖,腦有成字。

3、第三要練手

練眼和練腦是為了搞清字該怎樣寫。心中能想出字的最好效果,手中不一定能寫出這種最好效果,因為腦不一定能指揮得了手,手不一定能指揮得了筆。練手就是要達到心手一致,手筆一致的境界,所以練手也是至關重要的。

練手主要是練指力、練腕力、練手感。寫字的時間長了會感到手指發痛,手腕發酸,手不聽使喚,多鍛煉這一現象就會消失。經常幫老師在黑板上抄題的學生和辦黑板報的學生寫字往往又快又好,他們的指力和腕力就是如此練出來的。

還要注意練手感,讓大腦能指揮手,感覺到筆變成了手的一部分,變成了手的延伸,手能輕松的指揮筆,想快則快,想慢則慢,想輕則輕,想重則重,想寫出什麼樣的效果就能寫出什麼樣的效果。

4、第四要練結構

因為練字的關鍵是掌握字的結構。字的結構是指字的筆畫的長短比例及筆畫間的穿插避讓關系。謝曉東在歌曲《中國人》中唱道:「最愛寫的字啊是先生教的方塊字,方方正正做人要象他……」「方方正正」概括了漢字的結構特點。

掌握了漢字的結構,寫出了方方正正,結構美觀的黑體字,將其筆畫稍加變化就能寫出宋體、魏體、楷體、仿宋體、龐體、司馬體、隸書等各種字體的漢字。如果掌握不住漢字的結構,無論如何對字的筆畫進行修飾,進行美化,都是難看的贅物,越變越難看。

5、第五要練筆畫

不少同學練過書法,他們從楷書練起,許多運筆的規則都忘了,只記住了頓筆。結果寫出來的字拖拉累贅,狀如鬼畫符。要從黑體字練起,抓住字形,取消頓筆。

(7)行書的技巧與方法視頻擴展閱讀

學習行書要注意把握幾個要點:

一、擺脫楷書的法則

練習楷書時,我給大家講的是起筆藏鋒,轉折處要有提按的變化,鉤的筆畫要先頓筆再挑出等等,這些要領在寫行書是要盡量擺脫和忘記。打個比方,如果把楷書比作武術套路的話,那麼行書就是散打,不能每一招一式都從頭開始,講究的是流暢。

二、認真的臨摹

要學好行書,還要經過一段專門的臨摩訓練,以掌握它的筆法和結字的規律。在臨摹時,要給自己找一本好的字帖,趙孟頫的膽巴碑就是很好的字帖,可以練毛筆字,也可以縮小復印了練硬筆書法,硬筆書法家盧中南、丁永康、吳玉生等人的字帖都可以臨寫。

三、讀帖

練習書法的途徑不外乎臨帖和讀帖兩種方法,而練習行書,讀帖特別重要。我們起點書畫班牌匾的書寫者田惠君,是我的好朋友,愛好和我差不多。他練字的方法就是讀帖,很少臨帖,寫起字來行雲流水,一氣呵成。本來是寫隸書的,但是行書也非常優秀。

四、勤於練習

練習行書在開始的時候有一個適應的階段,在寫不好的時候覺得沒面子,沒關系,可以在筆記本上練習,也可以在寫日記的時候,練慣用行書寫給自己看。熟能生巧,從一個字到一段字,從幾個字、一行字到一篇字,逐漸掌握行書的規律,慢慢也就形成了屬於你自己的行書風格。

❽ 學習行書有什麼技巧嗎

1、要掌握好行書的基本筆法。筆法是構成書寫的主要因素,學習行書首先要從簡單的筆法開始,在提、按、起、落、收、轉等各個筆法上多下功夫,掌握要領,打牢基礎。
2、熟悉點畫的書寫規律。行書的點畫很多,但也是有規律可循的,盡量多記、多練,為進一步書寫提供能力。
3、多看多畫。多看就是多看帖,看古人是怎麼寫的,包括點畫、結體、字形等,加深記憶性的概念。多畫就是在初學階段,不要急於提筆書寫,而是用手指對著字帖畫,養成書寫習慣。
4、加強對使轉的單獨訓練。使轉是行書最大的一個特點,從某種意義上說,使轉就是行書書法的靈魂。要特別注意對毛筆的駕馭和控制能力,讓使轉保持連續性和氣息的統一性。

❾ 練行書有那些口訣,都有些什麼技巧

我不是前輩。以下只是建議,不是指導。

首先,行書的筆法和楷書是一樣的。因此,你可以按照臨摹楷書的方法臨摹行書。「圖解」不要看。那都是胡扯。實際的運筆過程是非常細微的,所謂的「起筆……收筆」都在瞬間完成。但基本過程和楷書一樣。

其次,草書的筆法很復雜,和楷書大不相同。從楷書到草書,就我所知,會比較難。建議先打好楷書和行書的基礎。

❿ 寫行書的方法與技巧

主要的方法與技巧就是說你在寫書的過程中,你可以先提前練一下自己的字體,然後這樣的話就可以進行那些了。

閱讀全文

與行書的技巧與方法視頻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路由vpn怎麼設置方法 瀏覽:458
吊車頭的拉線安裝方法 瀏覽:72
番茄灰霉病治療土方法 瀏覽:416
oppo手機耳線的包裝方法 瀏覽:706
如何尋找正確的工作方法 瀏覽:730
羊布病普遍治療方法 瀏覽:887
研究方法論是誰寫的 瀏覽:524
嬰兒肚子脹怎麼辦有哪些方法 瀏覽:329
蘋果手機的感應在哪裡設置方法 瀏覽:607
香碗製作方法視頻 瀏覽:93
北京蛋白質組學分析方法 瀏覽:784
有哪些方法稀釋油漆 瀏覽:185
可以替代焊錫的sma頭連接方法 瀏覽:467
剪輯視頻的方法 瀏覽:593
如何用化學方法鑒別環己烷和苯胺 瀏覽:540
浙江菜烹飪方法有哪些 瀏覽:382
星戰模擬器怎麼找到自己的家正確方法 瀏覽:768
2020洪災原因和解決方法 瀏覽:828
長期失眠睡不著怎麼辦最好的方法 瀏覽:113
哪些激勵方法可以激勵員工 瀏覽:3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