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爛腳的原因和治療
腳爛了局部應該用乳酸依沙吖啶溶液冷濕敷,如果伴有瘙癢,可以配合口服抗組胺葯,如果伴有繼發感染,可以配合抗菌素治療。引起腳爛的原因比較多,臨床上多考慮為水皰型足癬、浸漬糜爛型足癬或足部的濕疹。水皰型足癬常以腳趾縫和腳底的小水皰為主,成群或散在分布,常出現於足跖中部或趾間的皮膚,水皰乾燥後有領口狀脫屑,自覺瘙癢嚴重。患者常搔抓而致細菌感染、局部糜爛、腫脹,影響走路,真菌學檢查陽性。
浸漬糜爛型足癬,以4-5趾間和3-4趾間最為常見,趾間和趾下方屈側均為好發部位,多見於足部多汗,雙足常浸在水中,或長期穿膠鞋的人,夏季多發或加重。皮膚損害表現為趾間糜爛、浸白,除去浸水松軟的角質層,可見其下紅色糜爛面,瘙癢感比較明顯,經常搔抓可以繼發細菌感染,表現為局部的糜爛、滲液、紅腫、疼痛、行走受限,真菌學檢查陽性。足部的濕疹,患者經常穿膠鞋或透氣性差的鞋襪,汗液浸漬及運動摩擦造成的微小損傷。
以上不同疾病導致的腳爛,治療原則不一樣,但是處於糜爛、滲出性的皮膚損害,原則應該是冷濕敷,可以有用具有抗菌作用的葯物局部冷濕敷。如果伴有繼發感染,要配合口服抗菌素。如果伴有瘙癢明顯,要配合抗組胺葯物治療。患者不要熱水燙,不要用香皂、浴液清洗,避免各種刺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