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草種植方法:
1,選種
要想提高艾草種子的發芽率,那麼最重要的就是看種子的質量,質量越好的種子,發芽率自然更高。所以要挑選那些成熟飽滿、無病害無損傷的種子,最好是當年的新種,會更有活力,發芽效果非常好。
艾草是一種用途非常多的植物,它能夠入葯,還能食用,並且也是一種優質的天然驅蚊香料,有著很高的價值。所以,大面積種植艾草能產生很大的經濟效益,是很值得種植的。
㈡ 艾草如何種植方法
一、生產中主要以根莖分株進行無性繁殖,需要注意分株的時間。但也可用種子繁殖。一般進行種子繁殖在3月份播種,根莖繁殖在11月份進行。[2]
二、選址需謹慎。畦寬1.5米左右,畦面中間高兩邊低似「魚背」型,以免積水,造成病害。
三、施肥有講究。播種前要施足底肥,一般每667米2施腐熟的農家肥4000千克,深耕與土壤充分攔勻,排後即澆一次充足的底水。
四肥料有要求。每年3月初在地越冬的根莖開始萌發,4月下旬採收第一茬,每公頃每茬採收鮮產品11250~15000千克,每年收獲4~5茬。每採收一茬後都要施一定的追肥,追肥以腐熟的稀人畜糞為主,適當配以磷鉀肥。生產中要保持土壤濕潤。[3]
㈢ 艾草有幾種種植的方法
艾草種植介紹
是一種高產量的植物,
人們種植它一般都是在追求經濟效益,
真正把艾草當做家
居植物的比較少,
因而艾草的養護主要是針對集體性生產的。
生長主要以採收鮮
嫩株頭及嫩葉為目的。
需要注意分株的時間。
生產中主要以根莖分株進行無性繁
殖,但也可用種子繁殖。一般進行種子繁殖在
3月份播種,根莖繁殖在11月份進行。選址需謹慎。畦寬1.5米左右,畦面中間高兩邊低似「背」型,以免積水,造成病害。施肥有講究。播種前要施足底肥,一般每667米2施腐熟的農肥4000千克,深耕與土壤充分攔勻,排後即澆一次充足的底水。肥料有要求。 每年3月初在地越冬的根莖開始萌發,4月下旬採收第一茬,每公頃每茬採收鮮產品11250~15000千克,每年收獲4~5茬。每採收一茬後都要施一定的追肥,追肥以腐熟的稀人畜糞為主,適當配以磷鉀肥。
㈣ 自己如何種植艾草
1、土地管理
艾草雖然本身對土地需求不大,一般比較貧瘠的地方也能種出來,但是為了保證質量土地這方面我們還是要養好。首先地理的雜草之類的要清理干凈,堆肥盡量選用農家肥,其次肥料要混合在土中攪拌。土壤以偏砂性土壤為佳,這樣通透性強的土壤有助於艾草的繁殖。
2、種植管理
很多朋友在種植過後就不太去管理了,導致有些地方長的比較茂密影響生長。一般在艾草幼苗出土5厘米時就要進行移植,每個穴位在2株左右,多了就要移走。10厘米以後就盡量不要再去移苗,這時是艾草根部發育最佳的時候,決定其以後的成長度。一般每株之間的距離在30厘米左右,這樣的密度可以保證利益最大化。
3、肥水處理
艾草對於肥水時很注重的,施肥季節一定要選好。很多朋友在初期發芽時施放肥料後會選擇等艾草長節才會在施肥,甚至不施肥。這里要抓住兩個時間段,一個是在10厘米的發育期要追肥一次,少量,並混合水一起,一個是在40厘米左右的生長期。後期澆水方式一般是噴灑式,只要保證圖面有濕潤性就可以了,但是不要太頻繁因為這時艾草根部完全曬不到陽光的,水分過多很容易腐蝕根部。
4、田間管理
前期除草是一件很重要的事,艾草也只有在幼苗時期方便除草,後期長大了一般的草危害不到艾草的生長,因為艾草本身就是一種爭奪養分極其厲害的植物。其次就是對於一些枯萎的艾草的處理,一定要及時帶走。採收時也是如此,盡量將地面的殘枝落葉清理干凈,這樣對下次種植有好處。
㈤ 艾草怎麼種植
艾蒿在播種前應先浸泡進行催芽,然後再選擇濕潤的土壤做畦,同時施足底肥,再進行播種,出苗前保持土壤濕潤,出苗後及時進行定苗、間苗,並根據生長情況澆水、追肥,以及進行中耕與除草。
㈥ 怎樣種植艾草
艾草可以用種子繁殖,也可以用根莖繁殖。一般根莖繁殖是在每年的11月份,種子繁殖是在每年的3月份。根莖繁殖的方法是將大塊根莖挖出,把根莖截成10厘米左右的小段。晾曬5-6個小時後按半米左右的行距開溝,然後將根莖按20厘米左右的株距平放在溝里。最後蓋上土後澆一次水是,施一次碧卡根聰聰就可以了。
㈦ 想要種植艾草,應該如何栽培和種植呢
㈧ 艾草如何栽培種植最為合適
艾草是常見的葯材,葯用價值很高。它不僅能驅走蚊子,還能緩解哮喘和咳嗽。艾草適應性強,全國大部分地方都可以種植。首先需要選擇光照好的疏鬆肥沃的土地,然後種植移植的艾草。根據實際情況,可以採用種子繁殖、根莖繁殖或分株繁殖,並注意播種前後合理施肥的需要。下面我們就從種植地選擇、繁殖方式、種植時間、施肥要求四個方面來了解艾草的種植技術。
5.溫度條件
艾草抗寒性較好,不同季節對溫度的要求不同。冬天溫度保持在8攝氏度左右。其他季節溫度保持在15-25攝氏度。在北方,冬天天氣太冷,應該採取一些保暖措施,讓盆栽植物艾草不凍傷,比如搬到室內,用薄膜覆蓋。
㈨ 艾草怎樣種植方法 m
艾草適應性強,普遍生長於路旁荒野、草地。只要是向陽而排水順暢的地方都生長,但以濕潤肥沃的土壤生長較好。
種植要求:
秋末或早春,翻耕土地,耕深25cm以上,耕平耕碎,畝施腐熟農家肥2000~4000kg(施有機肥,艾草味濃郁,揮發油含量高)。平地或較黏的土壤種植,栽種前打畦,畦寬150cm左右,畦溝深30cm左右,畦面中間高、兩邊低似「龜背」形,以免積水。
繁殖方法:
生產上以根莖繁殖為主。根莖繁殖最好在10月底至11月進行,也可在早春(土壤解凍後),芽苞萌動前,挖取多年生地下根狀莖,將全根挖出,選取嫩的根狀莖,截成10~12cm長的節段,晾半天,栽時按行距40~50cm開溝,把根狀莖按20cm左右的株距平放於溝內,再覆蓋土鎮壓,栽後應及時澆水,出苗後要注意及時鬆土除草和追肥。有條件的地方,栽種前要澆一次透水。根狀莖繁殖成活率高,但苗期較長(約1個月)。
田間管理:
1.中耕除草。4月下旬,中耕除草各一次,要求中耕均勻,適當深鋤,深度約15cm。採收後翻曬土地,清除殘枝落葉,疏除過密的莖基和宿根。2.追肥。栽植成活當年,當苗高20~30cm時(具體時間依長勢而定),畝施5~6kg尿素作提苗肥,陰雨天撒施。每採收一茬後都要追肥,追肥以腐熟的有機肥為主,適當配以磷鉀肥。3.排灌水。乾旱季節,要及時澆水,有灌溉條件的地方可以節水噴灌。雨後注意排水。
㈩ 如何種植艾草
艾草種植方法:
1,選種
要想提高艾草種子的發芽率,那麼最重要的就是看種子的質量,質量越好的種子,發芽率自然更高。所以要挑選那些成熟飽滿、無病害無損傷的種子,最好是當年的新種,會更有活力,發芽效果非常好。
艾草是一種用途非常多的植物,它能夠入葯,還能食用,並且也是一種優質的天然驅蚊香料,有著很高的價值。所以,大面積種植艾草能產生很大的經濟效益,是很值得種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