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如何培養孩子良好的學習習慣和方法
閱讀的方法有哪些?
(1)泛讀法:類似於陶淵明所說的「讀書不求甚解」,大概翻一翻看一看,懂就懂,不懂也無所謂。
(2)精讀法:不僅要看完,而且要弄懂書裡面所有的觀點,公式,定理,思想內容,會花費你很多時間。
(3)跳讀法:跳過你不感興趣的或者你認為不重要的地方,直接讀你感興趣的或者你認為重要的內容。
(4)速讀法:就是快速閱讀術,通過學習眼球移動技巧及快速閱讀方法,提高自己的讀書效率。
(5)略讀法:類似於只讀一本書的序言、目錄、章節標題,及每一章節的首段、首句、或最後一句話。
(6)通讀法:大多數人用的都是這個方法,即把一本新書從頭到尾看一遍,速度不快不慢,效率不高不低。
(7)再讀法:對一本書連續讀2遍及以上,不管是你覺得沒讀明白,還是認為書非常經典很重要,有必要再讀。
(8)聽讀法:在音頻APP上聽主播朗讀書籍全文,或者聽書籍的精華版、講書稿、拆書稿等。
(9)寫讀法:包括寫讀書筆記、抄寫原文、撰寫書評,或者在書上寫注釋、做標記等等,任何與寫有關的方式都算。
(10)抄讀法:抄寫書里重要的章節、段落、語句、詞語等等,目的是加強自己的記憶,讓記憶更加清楚。
(11)誦讀法:不是默讀,而是通過朗誦的方式提升讀書效果,類似於古代私塾裡面搖頭背書的方法。
(12)煉讀法:讀完1章、1段或1本書後,提煉所讀內容的中心思想或核心觀點,短則1句話,長則1篇文章。
(13)目錄法:通過讀目錄的方式來,大概了解這本書的主要內容,並將其作為是否更進一步讀這本書的判斷標准。
(14)助讀法:常見於父母陪伴孩子讀書,幫助孩子發現閱讀的樂趣,養成閱讀的習慣。
(15)筆記讀書法:通過寫讀書筆記的方式,提升讀書效果,也是最常見的讀書方法之一。
⑵ 怎樣教孩子學習的好方法
俗話說得好,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師,家庭是孩子的第一課堂,要想把自己的孩子教育好,做父母的應該要有一個健康的心態,去教育孩子。
⑶ 孩子學習方法
鏈接: https://pan..com/s/1DLFKU0vPaU0oPdG3xhz3uw
⑷ 兒童教育的方法和技巧
現在好多父母由於工作忙而忽視了對孩子的管理和教育,然而孩子的教育很重要,而從小對孩子有良好的教育,對於他以後的培養會有很大的幫助。接下來我就跟大家探討一下:兒童的教育方法都有哪些呢。
一、激勵式教育,增強自信心。
兒童成功教育最關鍵的一點就是要培養自信心,這是解決激發孩子學習內動力,自動自發學習,獨立學習,堅持學習,願意學習基礎的基礎。如何培養自信心,就要掌握一個教育原則:多激勵、多贊美、多獎勵,但要具體詳實,不要虛假表揚;少罵少批評,批評指責多了會讓孩子抵觸學習;不要在公眾面前嘮叨、過多說教、打罵,打只能說明你的說服力不夠,反而會產生抗拒行為;固執、認死理時可用轉換注意力的方式加以引導。「成功的孩子是激勵出來的,不是打罵出來的」--《學習的革命》。有成績就鼓勵,做對了就肯定。可建立個「成功箱」,找個好看的紙箱子或木盒子,把兒童成長過程中的成績、榮譽、作品放進去,經常拿出了給他看成功的事情,不斷地重復強化記憶,把「我能行」「我優秀」意識植入他(她)的大腦,想到的看到的多是越來越好的成績,每當這時就要提示確立個目標,並讓經常寫出自己的目標,包括寫出具體的一個學期的目標,從而增強兒童的自信心。
培養自信心是兒童成功教育最重要的第一條法則。
二、灌輸式教育,提高應試能力。
培養認真堅持的學習習慣是兒童成功教育第二條法則。
培養認真堅持的好習慣,就是要認真和堅持課前自習,課後復習,課中專心聽課的好習慣。只有記住了,才能寫出來,記不住肯定寫不出來。基礎課的學習就必須老老實實地學,沒有捷徑,「最笨的辦法有時也是最有用的辦法」,重復就是最好的學習方法,重復到一定階段,大腦就會發生化學反應,智力加速度提升。
閱讀能力,就是要提高把知識吸收進來的能力。早睡早起,堅持閱讀,拓寬知識面。經常選一本好書、一篇好文章給孩子讀。特定環境下推薦一本好書、一篇好文章會給孩子留下深刻的記憶,能改變一個孩子的一生。積極的意識能轉換成積極的行動。要過濾電視節目,控制電腦中的信息,手機游戲「娛樂至死」等不健康的信息污染,防止從精神上消磨掉兒童積極進取的意志力。
三、培養孩子的耐性
孩子對一切事物都感興趣,一句話、一張圖片、外界一點點新鮮的刺激都會吸引他的注意力,所以容易形成興趣改變得快、耐性及堅持性差等習慣。一個人要想在事業上獲得成功,不僅需要有聰明才智,還需要有持之以恆的毅力。因此培養孩子克服困難、堅持努力的精神是很重要的。
培養孩子的堅持性,需要耐心地引導。父母可用親切的語言把孩子的注意力吸引到他所做的事情上,避免分散注意力,使他堅持完成所進行的活動。比如,孩子畫畫只畫了一半就想離開,父母應提醒孩子:「畫完了你給我講講畫的是什麼呀?」孩子一聽父母要看畫,就會畫完。
培養孩子的耐性要循序漸進。孩子可能學習一會兒就煩躁不安了,這時不要強迫孩子,而要用游戲的方法吸引孩子,使他堅持下去。開始時可以短一些,等孩子對學習有興趣了再逐漸延長時間。對孩子的學習內容主要看孩子是否感興趣,父母不要把自己的意願強加給孩子。孩子感興趣的活動容易獲得成功,成功給孩子帶來繼續堅持的動力。這樣的活動,孩子會更自覺地堅持。
四、游戲就是學習
許多父母認為,應從 3歲開始讓孩子學到盡可能多的東西,游戲是浪費時間,因此盡量壓縮孩子的游戲時間。從教育學角度看,這無疑是一種錯誤的認識。事實上,游戲是孩子與外界交流的方法,游戲的過程,是孩子探索和實驗的過程,在游戲中,慢慢地了解及建立人與外界的關系。孩子游戲過程,就是他們的身體、社會性、智慧及創造力等方面的成長過程,因而,每個孩子都需要游戲,以促進各方面的健康發展。
佳宇和佳美在玩看病的游戲,佳宇穿著白大褂,手拿聽診器,鄭重其事他說:「你得了感冒,比較嚴重,沒關系,吃點咳嗽糖漿,過幾天就會好的。另外,你要注意休息,不要再到外面亂跑。」在游戲中,台詞全由孩子自己編出來,他們的想像力、創造力是何其豐富。同時,游戲也可幫助孩子發展其語言表達能力。因此,對孩子而言,游戲就是學習。 游戲是孩子成長過程不可缺少的部分,應該充分重視游戲的價值。父母應積極創造條件,讓孩子多參加有意義的游戲活動。
⑸ 培養孩子自學能力的方法
①自學要從小培養,循序漸進。
自學能力必須從小開始培養,以循序漸進的方式進行。
1、生活中讓孩子自己獨立解決各種問題;
2、讀書方面讓孩子自己把以前不懂的地方弄懂;
3、養成預習功課的習慣。
這是培養孩子自學能力的三個關鍵。
②制定階段性目標
發現孩子自學潛力不錯的時候,要盡快制定一個階段性總體目標,讓孩子有一個追求的方向,這會使孩子產生強烈的興趣和動力。另外,要把總體目標分成一個個切實可行的小目標,製成詳細的時間表,讓孩子一步步完成,讓他在過程中嘗到成功的喜悅,並從自己的勝利成果中獲得進一步學習的動力。
③掌握正確的學習方法
對學習來說,孩子發自內心地覺得做事快做得好才會對學習更積極。要想學得快、理解快,記憶牢,可以學習諸如「精英特速讀記憶」的快速閱讀方法,能有效提高孩子的閱讀速度、快速理解和重點記憶,一兩千字每分鍾的閱讀速度是非常容易的,其次對注意力、閱讀理解思維、記憶力也也有具體的訓練,有興趣可以看看。
④自學要"揚長避短"
首先選擇孩子認為最有優勢的課程開始自學,因為有優勢的課程學起來有興趣,而興趣又會使自學的勁頭更大、效果更好。學好這一科之後,他就能以這一科的經驗推廣到其他的科目上,千萬別在基礎差的課程上開頭。
⑹ 幼兒的典型學習方法
鏈接: https://pan..com/s/1DLFKU0vPaU0oPdG3xhz3uw
⑺ 如何培養孩子的學習習慣及學習方法
習慣是什麼?習慣是一種看不見的力量,是在不知不覺當中養成的,學生學習成績的好與壞,不僅與學生的智力有關,更重要的還是與學生的良好學習習慣有關。所以俗話說:「與其給孩子金山,銀山,不如教給孩子好習慣」。因為良好的行為習慣是決定一個學生未來成功的基礎和保障。
但在我們身邊,有許多學生存在著以下不良的學習習慣。例如:
1、一邊做作業,還一邊吃東西或一邊看電視,一心二用;
2、沒有養成記事本記錄每天要做的作業題的習慣;
3、家庭沒有制定出嚴格的作息時間表,導致孩子學習和做作業沒有時間觀念,拖拖拉拉,效率低下;
4、在學習和做作業時,不認真,不專心,審題不嚴,書寫不工整;
5、缺乏自己整理書桌用品和收拾書包的習慣;
6、依賴思想嚴重,缺乏自己獨立思考的解題能力,總是希望老師、家長能告訴他怎麼做等等。
以上這些不良好的學習習慣,只要我們老師、家長平時對學生能做到嚴格要求,有耐心和信心,並及時給予正確的引導,我想以上這些不良學習習慣會逐步克服掉的。
培養習慣的思考
有目的、有計劃的訓練。
一般來說,習慣可以在有目的、有計劃的訓練中形成,也可以在無意識狀態中形成。而良好的習慣必然在有意識的訓練中形成,不允許也不可能在無意識中自發的形成,這是好習慣與不良習慣的根本區別。相對於其他習慣而言,不良習慣形成以後,要改變它是十分困難的,俗話說:「江山易改,本性難移。」從根本上說,任何一個好習慣的養成都不會是輕而易舉的。要培養一個好習慣,首先必須要研究它的重要性,因為只有明白了它的重要性,才會有培養這個習慣的強烈願望。
進行必要性,可行性的分析。
對所培養的習慣進行必要性,可行性的分析,從某種意義說,克服一個壞習慣,培養一個好習慣是人生最難的,而又是對人生最有價值的。因此,要培養一個習慣,開始前的可行性的分析很重要,這樣使你建立在理智和科學的基礎上。否則,頭腦一熱,盲目去做,常常會半途而廢。
統籌安排,逐一擊破。
要培養好習慣,就要:「統籌安排,逐一擊破」。我們知道,人的習慣實現是一個龐大的體系,它像一棵大樹一樣,有干、有枝、有葉。它可以是我們工作方面的習慣,也可以是學習方面的,健康方面的,感情方面的。與人相處方面的各種習慣,也可以是思維方式的習慣,也可以是行為方式習慣。因此當我們明白習慣對我們人生和命運的重要性後,要對准備培養的習慣作統籌安排。這樣可以分清主次,明確先後,然後有步驟的去培養,就會更有成效。
關鍵前三天,重在一個月。
培養習慣關鍵在前三天,重在一個月。當我們下決心要培養一個好習慣之後,成功的關鍵在於前三天,特別重要的是前一個月。俗話說:「萬事開頭難」,「好的開端是成功的一半」,培養習慣也是一樣。至於說培養習慣重在一個月,這是指度過前幾天,真正的是一個習慣的養成,這過程差不多要一個月左右。因為根據美國科學家的研究,一個好習慣的養成成為21天,90天的重復會形成穩定的習慣。所以一個觀念,如果被別人或自己驗證了21次以上,它一定會形成你的信念。
怎樣培養良好的學習習慣?
培養孩子在學習上專心的習慣
要培養孩子在學習上專心的習慣是:1、在學期初加強學生課堂常規的訓練,我們在期初這幾個星期寧可少學點知識,也要肯花時間培養學生認真聽課的習慣。2、學生的學習和做作業是否專心認真,其實跟做父母的有很大的關系。現在有些父母這邊要求孩子要用心做作業,而邊一邊又跟別人聊天或看電視,甚至在家裡打牌或打麻將,這樣,孩子能靜下心來學習嗎?不能!所以教師和家長要加強協調,要給孩子創造一個安靜寬松的家庭學習環境。
平時在家裡,孩子在做作業的時候,家長不對孩子表示過度關心即問孩子肚子餓不餓呀!衣服是否穿得太少了!也不陪著孩子做作業或叫孩子幫忙做什麼事情,讓孩子安安靜靜地做作業,使孩子有一個高度集中自己思想的小天地,這樣孩子的專心學習習慣也就逐漸養成了。
制定合理的作息時間表
從小注重習慣養成,作息時間表,其實就是給學生訂生活,學習規矩,即什麼時候學習,什麼時候玩,什麼時候休息。因為愛玩是孩子的天性,我們不能剝奪孩子玩的權利。孩子不玩痛快,學習時就不會很好集中思想,也不會精力充沛。比如,我朋友的孩子,因為從小養成了什麼時候學習,什麼時候玩。如今孩子到了學習時間,他自己都會比較自覺地坐在自己的書桌上開始看書做作業了,能學好,也能玩好,均衡全面的發展。
獨立思考的解題能力
從小培養學生做作業時獨立思考的解題能力。培養學生獨立的學習能力,是件特別重要的事情,應該有意識的從小抓起,從學生的日常活動中做起,讓學生在生活、學習中,對父母不依不靠,學生能做好的事,放手讓學生自己去做。例如:在學習方面,就遵循古人說的一句話:「授人以魚,不如授之以漁。」意思是給人魚吃,不如告訴人打魚的技術。培養學生也是這個道理。
學習時,父母不要坐在學生一旁監督,也不陪學生看書,做作業。學生自己的作業要做到按時獨立地完成。至於碰到實在不會做的題目,需要幫助孩子理清思路,啟發孩子多思考幾種可能性,但不直接告訴學生答案,促使學生自己養成獨立思考的好習慣。
⑻ 幼兒學習的方法有哪些
您好,很高興為您解答:
一、請簡述幼兒主要的學習方式有哪些?
答:幼兒主要的學習方式,從不同的角度有不同的劃分方法:
1.根據學習活動中主要感官的運用可分為:觀察學習、操作學習和傾聽學習;貫徹學
習是幼兒學習的主要方式,幼兒善於觀察事物的變化,幼兒通過感官直接接觸學習,貫徹學習對其以後獲取知識、認識世界、發展智力及良好的心理品質有著極其重要的作用。
2.根據學習的內容可分為:兩維學習和三維學習;兩維學習是指以符號或圖畫為內容
的學習。如幼兒專心的看圖書或畫畫;三維學習是指通過利用一定的工具和材料形成或改變物體的空間、形狀和狀態的學習。比如,幼兒的建構活動。
3.根據學習的空間可分為:室內學習和戶外學習;戶外學習包括鍛煉活動、養殖、種
植活動、散步活動等。
4.根據學習過程中兒童對學習材料的運用與安排可分為:同時學習和繼時學習;同時
學習在操作材料是時邊拿邊用,繼時學習是准備好材料,幼兒就用這些准備好的材料來做東西。
5.根據學習過程兒童與他人的關系可分為:交往學習、模仿學習、合作學習、沖突學
習和同伴遊戲中的學習。合作學習時兩個或兩個以上玩同一的游戲而且有分工;沖突學習:幼兒在對同一件事有不同的立場、看法不同,引起矛盾,在這個過程中,幼兒伴隨著憤怒、忍讓等情緒,作為專業的教師發現幼兒沖突時,應該想到發生沖突的幼兒原來是怎樣的,我如何做才能支持幼兒,這件事對其他幼兒有什麼教育意義等。
二、請結合當前連續高溫的天氣狀況設計一個適合在幼兒園開展的教學活動,請註明領域和適合開展的年齡段。
活動名稱:夏天的樹
適合年齡:小班
重點領域:藝術
設計意圖:
炎熱的夏天,樹總是給人一種涼快的感覺,樹是人類的朋友,因此,我想通過藝術活動,讓幼兒在創作的過程中,感受夏天的樹給我們帶來的益處,幼兒園的孩子非常喜歡顏料,在使用這些材料時,他們表現出感官上的快樂,用顏料塗色,探索筆道在畫紙上留下的以外效果是一項有趣的活動,在一定程度上具有積極的價值,應該受到鼓勵,小班幼兒的更適合情景游戲的方式進行藝術活動,讓幼兒體驗藝術活動的快樂,用點的形式創作夏天的樹,讓幼兒在用點印畫中,樂在其中。
活動目標:
1.嘗試用棉球按和轉的方法進行拓印。
2.了解夏天樹的基本特徵,知道樹是我們的朋友。
3.初步體驗合作作畫的樂趣
活動准備:
經驗准備:觀察夏天的樹的基本特徵
材料准備:夏天數的照片,顏料兩種:深綠和淺綠、布團每人一份、抹布幾塊,繪畫紙張貼在桌子上。
活動過程:
1. 導入:觀察夏天的樹的照片
提問:小朋友現在是什麼季節呀?夏天的天氣怎樣?夏天到了大樹又什麼變化呀?
大樹的顏色怎麼樣?(綠綠的)有的綠深,是樹葉媽媽、有的綠淡是樹葉寶寶(看樹葉特寫)樹葉長的多嗎?(一張一張樹葉都挨在一起,密密的)夏天的大樹像什麼?(大傘)
教師小結:夏天的樹,綠綠的、密密的,像大傘。
2.情景游戲中探感受
師:我們一起來按一按,(大家一起說)來了還幾個綠色的點點朋友?再找多一點朋友,大家一起來,把手伸出來,按一按,現在有多少點點朋友?(許多)點點朋友都是一種顏色的嗎?(淡綠色和深綠色)原來在我們綠色的世界裡有好多不同的綠色,點點不見了,點點到哪裡去了?點點來了,點點要變大了,轉一轉,點點變大了,點點又不見了,去哪裡了呢?來到了畫里,一起來找找它躲在哪裡,綠色的點點變成了什麼?
師:告訴你們一個小秘密,我們今天准備了綠色的顏料,和棉球,也可以變成許多綠色的點點,老師來試試,讓棉球喝點水,按一按,轉一轉,點點出來了,師:(畫幾個)我還可以用另一種綠色來畫,是什麼綠色?(淡綠色)請幼兒上來示範,點點碰一碰。
3.幼兒探究表現夏天的樹
幼兒一起用棉球印畫,播放輕柔的音樂。提醒幼兒小手弄顏料了,擦乾凈。
師:綠色的點點畫好了,許許多多的點點在一起變變變,變成了什麼?我們一起來打開看看。和孩子一起撕開外面的紙,呈現出點點樹,讓幼兒感受作品整體性的美。
4.講評活動,讓幼兒嘗試反思
師:你剛才是怎麼畫綠色的點點的,你最喜歡哪個點點?你最喜歡哪一棵樹,為什麼?
5.拓展經驗:樹是我們的好朋友。
師:我們在外面玩累了,很熱、陽光照射,可以在樹蔭下乘涼,在馬路上工作的清潔
工人,大樹可以給他們遮陽,所以樹是我們的好朋友,樹的作用有很多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