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方法技巧 > 實施挑打的技巧和方法

實施挑打的技巧和方法

發布時間:2022-08-11 00:47:11

『壹』 乒乓球怎麼打挑打搓球詳細動作


這是摘自博乒乓網的文章,關於正膠的教程請看
關於長膠的詳細內容見
第三篇 技 術 篇

第五章 長膠的基本技術特點

長膠與正膠相比,由於顆粒較長,膠皮較軟,在球與膠皮接觸時,膠粒比較容易傾倒。在恢復這種傾倒時,膠粒會給球一個反彈力;由於來球力量及自己發力大小對膠粒的不同壓力,產生各種與普通正膠和反膠特點有非常大差異的球,從而打破對手慣常的動力定型,以讓對手不甚適應取得比賽的主動。其具體的擊球特點表現在:
——當對方過來的是下旋球時,如果用中等力量回擊,過去的球一般是不轉,球在運行過程中有飄動的現象;
——當來球是上旋球時,用長膠回擊,過去的球往往有些下沉,並且這種下沉隨著力量的增加而加強,尤其是長膠削球頂大板時,這種感覺就更加明顯;
——當來球帶有側旋時,長膠皮由於對球在垂直軸上的作用力,過去的球在左右方向上有晃動感,容易使對手對不準球,而產生失誤;
——當用長膠以借力為主回擊來球時,我們可以簡單地把這種擊打過來的球當做打過去球的反旋轉球;如果以自己發力為主擊球時,並且力量又比較大,特別是用正手攻擊時,這種球往往帶有比較強烈的下沉。而反旋轉的特點沒有借力時那麼明顯。
以上只是根據實踐的特徵,列舉出的長膠的一些基本特點,這也是練習長膠打法和對付好使用長膠的運動員及愛好者必須認識和掌握的基本規律。在了解這些規律的基礎上,再結合自己自身的打法特點,進一步完善和發展,才會使練習少走彎路,變得更有針對性。
長膠的特點是不能主動地製造旋轉,而是借用和利用對方的旋轉,並且不論怎樣回搓或削,球還是按照原來的旋轉方向回去。比如對方發來下旋球,你搓接過去時,對於對方來說,球就變成了上旋。如果對方拉一個上旋球,你怎樣回過去,對於對方來講,都是下旋球。
因此,你用長膠回接不是很高的來球時,一般會遇到三種情況:
一是下旋轉球。最常見和最有效的方法是拍形直立,向前彈打或磕擊球的中後部,注意要發上力,以保證一定的球速。這樣回過去的球是上旋,有一定弧線,上手率較高。可以這樣說,這種回球是長膠最酷愛、最舒心和最擅長、最見效的得勢、得分手段。雖然是上旋迴球,卻與弧圈球不同,由於擊球動作小,使落點不易判斷,又由於長膠一般不貼海綿,使球運行的第一弧線和上升前期速度較快,頗具突然性,而自高點期起,球速又明顯變慢、變輕。這樣就容易使對方在回接時先是被前期的較快速度所蒙蔽,容易造成心頭一緊,而後球速變慢時,心情卻難以迅速放鬆,以至擊球時動作僵硬,發不好力,產生失誤。
二是上旋轉球。可以說,這是除進攻以外最令長膠頭疼的來球。一般長膠有台內擋和台下削兩種手段。由於回接上旋球之後,球變成了下旋,速度就會減慢,而且球向上飄,容易被對方進攻,所以很多時候長膠選手會改台內擋為台下削,反正是發不上力,索性將計就計,利用速度減慢控制一下落點,尋機再行進攻。
三是不轉輕球。這種來球也比較令長膠心煩,因為沒有什麼旋轉和力量可以借用,擊球時心裡空盪盪的沒有什麼感覺,也因此不好控制。這種來球一般不便主動發力,打輕球也確實不是長膠的特長,一般還是同樣還以輕球,控制住落點,試探應手,觀察動靜。
從這個意義上講,長膠的打法還是要依據對方的打法來制定,將自己的技術表現與對方的來球質量結合起來,雖然看上去比較被動,但只要你對長膠使用熟練,有耐心和信心與之周旋,進攻的機會還是有的,而且對方會在與你的相持當中,出現與其他選手對抗時不常出現的失誤,因為你的打法與眾不同。
使用長膠,就應該深入認識長膠在使用當中到底哪裡與眾不同。除不能主動製造旋轉(當然也不易吃轉)外,擊球節奏的變化也是長膠的顯著特點之一。這種節奏的變化一是如前所述的前期快、後期慢,使對方在判斷時產生節奏上的不適應。二是由回球合力情況的變化所引起的速度的快慢和落點的長短變化,這種快慢和長短的節奏變化是長膠選手在與對方相持當中主動尋求變化和製造進攻機會的主要手段,而這種主要和有效手段的掌握又必須以快速和准確判斷對方來球的各種旋轉為前提條件。
當然長膠在實戰當中的使用,又必須與另一面膠皮(包括直拍)積極配合,主動變化才好,不然就會一味被動到底,難尋翻身之日了。

第六章 長膠的基本技術
一、搓
用長膠搓球,可慢搓、快搓和擺短。慢搓時,拍形稍後仰,在來球的下降期,向前下方用將球搓回。快搓時,拍形應稍豎些,以向下用力為主,略帶向前推力,注意控制好拍形。擺短時,尤應強調控制好拍形。一般應比快搓時更豎些;要善於借對方來球之力,必要時,還要適當削弱來球的力量,以確保回球而低。用長膠擺短,搞不好,極易出高球,其主要原因是拍形豎得不夠。
長膠搓球應少用,尤其忌諱連續應用,因為長膠的搓球不會象反膠那樣搓出下旋球,搓過去的球不是略帶上旋就是不轉,因此極易被攻。搓球只在對方不熟悉長膠性能,或相持中突然運用一板令對方來不及調整動作時能收到較好效果。反膠搓球時可以用力加轉以制約對方的挑打,而長膠搓球的關鍵則是控制拍形,盡量壓低回球弧線,避免搓出高球。
用長膠搓球時注意增加摩擦比例,用類似「鏟」的動作回接。特點:准確率高,反旋轉差異大。速度較慢,落台後會象上「拱」一下,所以第二弧線較高。但隨後會很快下沖,不大往前走,故對方壓拍型的同時還需要適當迎前。搓得越薄,這種特性越明顯。缺點:由於回球旋轉較「強」所以穩定性好,速度也較慢。故對方也有充分時間調節拍型回接或進攻。

特別強調搓球時:
a。要隨時注意對方搓後搶攻.
b. 對方對搓中搓回的球稍高就應該進攻,否則再搓回去,球會更高,反而被對方拍死。
C。如果由於身體位置不合適,回球就應盡量接近對方底線大角,以減低對方攻球 質量。

二、推
長膠球拍的推擠拍形不似反膠前傾得那麼厲害,需要更多地向上發力,即使主動發力拍型也不宜過分前傾,否則容易下網,而且觸球瞬間要善於借來球之力。在回接側下或下旋球場時,還可用一板向側前上方推再加點兒托抬的技術,拍形稍後仰,此技術可將下旋球轉為上旋球,以爭取主動。要增強推的殺傷力就是加力推,同樣,與反膠加力推的區別就在於前半截動作要更多地向上發力,出球後一速較快,弧線較高,但落台後二速變慢,下沉。
三、側推,側搓,側擠,側切,撇
都是利用觸球瞬間向側向摩擦球,回球特點:變化突然,弧線發飄,略微側拐。
側推是推住球後象左摩擦撞擊,具有動作猛,但出球力量並不大,容易晃對方。如果側推增加中指頂拍子的力量,可以增加球的速度和力量。兩種手法交替使用,可以增加對方回球難度。還可以利用側推時改變吃球厚薄來改變力量節奏。 側擠是更多的橫向發力,多用於對付側旋。側切則有更多的向側下發力。
撇:觸球後向右側摩擦球,如果向右上方摩擦,且吃球略薄。這樣的回球平直又近網,且落台後不往起跳並迅速下滑,對方很難借上力。可以為自己進攻創造機會。如果向右下方摩擦,這樣的回球落台後會向前向上「拱」,本身質量不是很好,但和前者配合使用,效果就好了。
四、削
當對方發力進攻時,長膠可以依靠其特有的「借旋」功能,削出旋轉十分強烈的下旋球,這是長膠削球的優勢。我在被迫退台後有時會有意識地削幾板,只要頂重板成功,對方再攻下網的可能性很大,這是長膠化被動為主動的一個有效手段。
用長膠削一般的球,向下的動作比用反膠球拍大;但在遠台接突擊球時,在向下切削的同時還要有一前送的動作,否則極易下網;如在近台快截突擊球時,整個動作應快捷、簡單,即減小球拍的上提引拍幅度,加快球拍上提引拍的速度,以向下用力為主,借對方來球之力將球截回。

長膠削球可削出轉與不轉球。削不轉球時板型基本穩定,向前上方托送,以增加變化。
五、擋
擋是長膠進攻型打法防守的主要方法,一般膠皮擋過去的球呈微上旋,對方容易繼續上手,而長膠擋過去的球具有下沉特點,且不往前走,而且對方越發力,擋過去的球下沉越明顯,對方必須著意提拉才可以避免下網,因此長膠選手常依靠擋回對方的第一板發力攻球得分。
從長膠運動員運用擋的時機和方法來看,擋更大程度上是屬於防守技術。擋球一般用來對付速度較快、沖力較大的來球,如正手扣殺、前沖弧圈球等。在這種情況下,由於來球的力量較大,長膠運動員很難發揮自己打擊的速度,球在撞到拍上時,傾倒的膠粒在球反彈過程中,還來不及恢復原狀。這時,底板的作用明顯。由於底板的特性是摩擦力很小,難以形成切向的反作用力,更多感受的是沖力。在擋帶有強烈上旋的前沖弧圈球時,回球的上旋性質則不是非常明顯,一般多為弧線比較平直的不轉球,有時略帶下「沉」。在回擊正手扣殺球時,由於來球主要表現的是向前的平動沖力,旋轉不強,給球板的切向壓力不大,同樣使回球不帶什麼旋轉,但下「沉」的程度要比擋前沖弧圈球大,同時球的前進速度明顯減小,落台後第二弧線較高,弧度較大。在對付這種球時要注意身體的適當迎前,否則不容易找准合適的擊球時間。
在運用擋球時,板形控制對擊球的准確性影響非常大。盡管來球沖力較大,上旋較強,但由於長膠球板彈力較小,摩擦力小,在回擊這種球的板形上,就不能像正膠或反膠那樣適當前傾,否則就會打滑,使球過不了網。應該是使球板保持與地面垂直,如果來球力量非常大,要使球板稍後傾,接觸球稍厚一些,保證能「吃」上球,使球產生足夠過網的平動動能。在擊球點上,反手擋時,球板在胸部高度,擊球時球板要盡可能靠近身體,增加手上感覺的准確性;正手擋時,球板在腰部與胸部之間高度較為合適,位置過高不容易借上來球的力量。在擊球部位上要保證能夠擊球的後中部,使反作用力盡可能多地通過球心,給予球足夠的撞擊力。在准備下一板擊球時,由於回去的球比較下「沉」,讓對方很難再發力回擊出弧線低、速度很快的球。這時,長膠選手重心就要適當前移,准備下一板轉攻或採用相持的辦法了。
在開始練習長膠擋球時,最好是先採用多球「喂」球的辦法。這樣可以提高練習的密度。因為如果單球兩人對練,很難形成攻(拉)對擋的回合;在練習的內容安排上,要先練習擋中等力量的扣殺球,因為這種球作用球板上的因素比較單一,可以減少手上感覺的難度,更容易形成基本的功力定型。在此基礎上,再向單獨練習和對付難度較大的前沖弧圈球過渡,最終走到實戰運用的目的。
六、擺短
這是長膠接對方發出的的台內短球的常用方法之一,方法是以輕擋為主,要求拍形豎直,在來球的上升期擊球 ,其技術動作與反膠的擺短有原則的不同。
七、磕
接對方拉的弧圈球或抽球時,長膠有一板「磕」的技術。即在來球剛剛從檯面彈起時,就迎球出拍,拍形基本上與檯面垂直,當來球上旋強烈時,應適當增加壓拍角度,控制好用力,防止回球出界。在回接弧圈球時,也可用推擠的方法。但長膠球拍的推擠拍形不似反膠前傾得那樣厲害,而且觸球瞬間要善於借來球之力。在回接側下或下旋球時,還可用一板向側前上方推再加點兒托抬的技術,拍形稍後仰,此技術可將下旋球轉為上旋球,以爭取主動。
磕與擋都是防守技術,兩者常交替運用。磕在擊球時稍帶有一個側向下切的動作,回球下沉比擋更為明顯,因此威脅更大一些。磕在技術上掌握起來比擋難度大,因此只在來球速度不是太快,上旋不是太強烈的情況下應用。
磕是靠撞擊回接,特點:在上升初期擊球,回球速度快,弧線低平,落台後迅速下滑,減速較明顯,但球性不穩定,對方也不易進攻
在運用磕時,球拍的起始位置在胸前,因為是對付速度比較慢的來球,伸手不要太早,當來球過網後,接近本方檯面中間時,出手一般比較合適。拍形保持垂直或略後仰,特別是回擊旋轉較強的加轉弧圈球時,不能看來球很轉,就把板形下壓,這樣會打「滑」的。接觸球的後中部,手臂向前下方用力。此時手腕一定要固定,向下用力要柔和一些,用力方法有點像正、反膠的減力擋。在擊球過程中,要帶一點摩擦,不能直接推出去,那樣對球就會失去控制,在磕的時候,擊球時間至關重要,在上升期擊球最為合適。因為磕在很大程度上是一項以借力為主的技術,如果錯過上升期,就很難借上力了,免強把球弄過去,也失去了磕的意義,變成了別的什麼技術了。在身體控制上,在磕的全過程中,要特別注意收腹、含胸。因為一般情況下,磕過去的球運行距離是比較短的,可調節的范圍很小。這就要求身體和手上的控制要非常精細,不然的話,就會使球不過網,造成失誤。
在平時練習時,可以單球為主,輔以多球練習。一方練習磕,一方練習拉。為了增加回合,減少練習失誤,在磕過一板拉球後,陪練方在第二板可以適當減小點摩擦力量,把球「托」過去。長膠運動員擋一板過來,陪練方再拉,一直循環下去,也可以進行推磕對練;陪練方第一板推後,下一板可用搓球回擊磕過來的球,然後,長膠運動員用拱,陪練方再推,長膠運動員再磕。當然,這種方法也可以用來練習接發球等其它環節中的磕。
長膠磕台內短球
1,以借力為主。擊球時間要比較早,才能合上對方的力量,故磕擊時,必須在前台完成,它對選手的判斷和起位要求很高。
2,卸力的技巧。在觸球時的卸力控制,是一種內在感覺。一要引拍起手要高,有一個自上而下的發力,確保擊球的低弧線 ;二是在觸球的同時,有一定的卸力,確保回球的拋物線較短。
3,落點的作用。鑒於擊球速度相對較慢,因此在節奏變化時一定要追求落點的嚴謹,來彌補速度的不足。比方,打到對方極斜的反手大角,就可限制對方的回球區域,自身的銜接和轉換會從容一些。
八、快帶
對上旋來球採取正反手的快帶還擊,在乒乓球比賽中十分流行,長膠的快帶快撥因回球速度快,並帶有下沉和發飄,對對方的威脅比擋要大,而且可以隨時變借力為主動發力,攻防轉換快,是有效的得分手段,在比賽中最好能有意識地應用。快帶與擋相比,技術上難度更大一些,因為它要求步法到位,要有足夠的揮拍空間,對來球沒有一定的予判,難以完成技術動作。

九、拉
拉球是乒乓球的主要進攻技術,長膠採取拉球比較穩健,只要在做動作時不發死力,命中率一般都較高。長膠拉球的技術動作與反膠比,不能靠摩擦來製造弧線,而要靠板型和用力大小、方向來控制弧線,要增加揮拍時向上用力的成分。長膠在拉加轉下旋球時,技術要點一是要注意觸球的底部,二要採取又托又提拉的方法。長膠拉過去的球有下沉特點,與反膠比前沖性能弱,對方如反拉或推擋回擊都容易下網。長膠拉球的缺點是速度慢。

長膠還有一種拉球的方法,主要用於對付台內的短球,來球時,主動前迎,板型稍前傾,用長膠的膠粒將球前上方「撬」,稍帶摩擦,五六成力即可,要注意吃住球,增加摩擦時間,出球類似於正膠的「小上旋」。但如果來球比較長就不要用了,容易下網。
十、彈

長膠的反手彈打也是非常實用的一項進攻型技術,彈擊速度快,下沉很快,晃、飄,弧線低,再加上較好的落點控制,殺傷力較強,是長膠反手的一種比較有效的得分手段。長膠反手彈擊的動作要領是:以正手直板長膠為例,將板面橫過來(這點非常重要,完全橫過來,拍柄與檯面180度,甚至拍頭向上一些),在來球高點期,不轉球擊球中部,肘部和大臂相對固定,小臂和手腕向右前方爆發式發力,如果是下旋,擊球中下部,更多地向右上方發力。彈擊一般在上升期或高點期,如果到了下降期,應先將球輕向上推,再向前發力,形象地稱作「扶上馬,送一程」。
長膠選手如果正手能打,反手能彈,那將大大增加長膠打法的威懾力。對於長膠不易吃轉的特點決定了它在台內球的進攻上有優勢,但由於它不能象反膠擊球那樣形成彎曲的弧線,所以在退台後和來球的下降期進攻會受到一些局限,解決方法通常是與其它膠皮相結合。
十一、鏟

這個估計是李老師的獨創了,我從沒聽說過、也沒見過。方法是,以正手為例,如果來球下旋,拍型後仰,兜住球,向前鏟送,出球時,板型抬起,適當發力送出球。奇妙之處在於球落台後不像一般長膠擊球那樣不往前走、沉,而是象前沖弧圈那樣會突然向前加速,真是匪夷所思,高手啊!
十二、抹

抹:橫著板型,向側前方發力摩擦帶動,主要用於近網小球或側上旋,可接到對方小三角飄出,不能過分加力。

『貳』 怎樣打近台挑打

這個問題應該加分這是接法技巧...或者你擺短質量極高,讓對方近檯球失誤...之後你就瞄好球,拍子(後仰一點)對准球中下部位...落台後剛彈起就去敲(主要是敲,拉的話就變成近台輕拉了)很自然的動作,不必刻意,怎麼順怎麼來,因為對方不會喂你特別舒服的球所以腳步要先移動好

『叄』 乒乓球挑打技術要領 謝謝

我來說一下,挑打的話,自然要撞擊多一點。樓上有人說用腰是絕對錯誤的
主要是靠前臂和手腕的力量。手腕更多一些。
正手挑打當然都是短球,准備挑打時,先上右腳,(以右手為例)。身體重心要壓上,千萬不要夠著挑。身體要前傾。根據來球的旋轉程度調整拍型。
盡量用球拍的上部撞擊球,要略帶一點摩擦。往前上挑出去。手腕的感覺很重要,一定要手腕放鬆。練習時可以活動活動手腕。繞八字,平時沒有事情的時候都可以練習。
反手和正手同理,要上步,需要說明的是,引拍時手腕要稍內收,手腕打開。然後向前擊打。也是用球拍的上部擊球。千萬不要用下部分。否則很容易下網。

『肆』 我想請教大家,關於乒乓球反手技術都有哪些技巧

有人說反手很容易學,但你真的了解乒乓球反手技術嗎?反手擊球是一項精細的工作,而且很難。今天,編輯在這里與大家分享一些乒乓球反手擊球技術知識,歡迎大家閱讀!

3、反手攻球/前沖弧圈。

這和推的動作很相似,前臂把手稍微向下拉,然後再向前拉一點。還要注意手腕的下垂和向前、向右上方的旋轉。腰部應該有明顯的轉動,也就是重心應該從左向右交換。至於為什麼要結合兩個原本不同的動作,關鍵在於轉動手腕的動作。在這個動作之後,基本上每一個鏡頭都會旋轉,所以兩者之間的差別不大,最多是把手的大小。水平直的打法類似,但是要注意手向前伸一點,以便有足夠的空間拉手。


『伍』 羽毛球的正手挑打技巧羽毛球正手挑球的幾個關鍵點

1、握拍要放鬆,發力瞬間收緊。
2、利用腕力,手腕後引,再發力,力量集中在這一瞬間。
3、縮小引拍幅度,小臂外旋。
4、小臂帶動手腕充分伸展,可以在練習中加入繞手腕練習。
5、手腕後引,內旋發力。
6、挑球時步伐注意:要做出弓箭步,腳跟著地腳尖外展,膝關節不要超過腳尖。

『陸』 請問乒乓球挑拔(挑球)和拉高調球的動作技巧

挑球一般是指在台內通過手腕的力量將球快速准確的擊到對方球台上,一般在接發球時使用,跳球的優勢在於具有突然性,使對手猝不及防,但因為是在台內完成,對手腕的爆發力、擊求時的手感和對來球的旋轉的判斷有著極高的要求,初學者掌握起來存在一定困難 。拉球,也叫拉弧圈。最早由日本人在國際比賽中開始使用。一般是在球出台時,運用手腕、前臂的的迅速收縮,整個手臂適當的帶動,從而使拍子和球接觸時產生強烈的摩擦,製造出一個弧線,越過球網後,落在對方球台時會有前沖的效果,給對方回球造成一定的困難。而弧圈球主要分高調弧圈,前沖弧圈和不轉弧圈。高調弧圈,擊球點大致位於球的3點種方向,摩擦相對較大,彈起時會有明顯的上跳的現象,波爾的高調弧圈就一度讓中國國手很不適應。前沖弧圈摩擦較少,以擊打為主,在搶攻和中台對拉時經常出現,前沖弧圈速度快,力量大,對對手造成的威脅極大,是最主要的得分手段之一。不轉弧圈就是做出高調弧圈的動作,實際手腕對球不摩擦,給對手造成高調弧圈的錯覺,但隨著反拉技術的不斷成熟,在高水平對抗中,作用不大。

可以的話,請給滿分。

『柒』 乒乓球的挑打是怎樣打的

1 提前對球進行預判 這一點是非常重要的因為台內挑打要求我們的步伐移動要快但是一旦等對方擊完球之後我們看到球的落點後再去上步就來不及了所以在台內挑打這項技術中提前對球的預判是非常重要的沒有這個預判想用台內挑這項技術是幾乎不可能的。 2 站位要比較近台 如果在對方擺短之前我們站位比較遠的話要想上步就非常困難再好的步伐估計也有點來不及.如果想用挑打這項技術站位就應該比較近台一些以及時上步。 3 提前上步 在對手擊球的一剎那對球的線路落點進行預判然後用步伐調整身體的位置根據預判的來球的落點及目標擊球線路調整身體的位置。 4 重心前移 個人認為這一點很關鍵。打乒乓球不管是拉弧圈球還是攻球甚至是搓球如果用不上重心就很難回出有質量的球。這一點在台內挑打這項技術上體現的更為明顯在上步的同時揮拍擊球但是與此同時利用腳蹬地將重心前移注意腳蹬地的力量使重心前移上體要適當前傾並且隨著步伐移動來保證重心的前移這樣在擊球的時候就能夠做到用上重心前移的力量挑出非常有質量的球有種身體撲在球台上挑球的感覺大家從馬琳的台內挑的動作很容易能夠看得出來這一點。另外雖然都是短球但是短球的長短也不同所以在重心前移之前必須對球的落點有個准確的預判如果判斷不準比如說來球比預判的要長那麼你重心向前移的太多在挑打的時候同樣也用不上重心重心甚至會在球的前邊這樣感覺挑的時候發不上力而且失誤很多不管怎麼移動重心都要使重心在球的後邊這其中最根本的一點還是來對球的長短的預判。 5 要敢於將拍伸到球的下面 台內挑球當然要將球拍伸向球的下面所以在用這項技術的時候一定要果斷要敢用要敢於將拍伸向台內。具體來說應該是在上步同時前臂先將拍向前上方舉一些然後迅速由上向下將拍向下插至球的下面。也有些朋友將挑打時前臂及手腕的整個過程稱作一個小的「回環」動作本人在挑打時也有這樣一個動作這主要還是靠前臂帶動手腕來完成。但是一定要注意這個「環」只是很小的一個圈而已如果動作太大了會有種來不及將拍伸向台內球就開始下降的感覺這個回環動作其實就是手腕抖動一下當然看起來就象是拍在向台內伸的時候向外畫了一個小圈一樣個人的感覺是由於台內挑沒有足夠的空間供我們引拍這個 「回環」其實就是想辦法引拍欲進先退嗎在這一點上台內挑與攻球拉球是一樣的攻球拉球都是台外的進攻技術引拍時可以直接向後或是向後下方引拍這樣在攻球或是拉球的時候才能夠有更多的向前向上的力量與速度。對於台內挑來說由於沒有足夠的空間進行引拍如果想將拍向前下伸並且回球有足夠的力量與速度就要想辦法使拍先向上同時能夠向後移然後再向前下方插這樣才能夠保證挑出去的球有速度又有力量對於台內挑來說這個「回環」其實就是起一個引拍的作用。 6 根據來球的旋轉調節拍形 在將拍伸向球台內觸球的時候一定要根據來球的旋轉來調節拍形如果來球下旋比較強拍形就應該比較後仰一些如果來球不太轉或是略上旋拍形就應該略立起一些。 7 前臂帶動手腕發力挑打 前面說了在做好前面的六步的同時在身體重心的力量的帶動下同時將球拍伸到球的下面然後緊接著利用重心的前移帶動前臂前臂帶動手腕減小球拍的後仰程度甚至使拍形由後仰或是略後仰變為前傾。與此同時手腕內旋以對球有點向上的磨擦製造點旋轉同時也可以增加點穩定性。這個挑打的動作一定要與前面的四步連慣起來不能間斷一旦不連慣命中率會比較低而且即使挑上去也沒什麼力量。這裡面一定要用上重心前移的力量這一點是很關鍵的。 8 觸球的上升後期或是高點前期 在乒乓球的各項進攻技術中都是在球的最高點擊球回球的質量更高台內挑打更是如此只有在球的最高點挑球才能夠增加成功率增加回球的速度提高回球的威脅。而且在擊球的最高點或是上升後期的時候也能夠借上來球的力量使回球更快更爆。當然如果在球的最高點沒來得及挑打如果球已經開始下降可以採取對球加點磨擦的方法利用手腕的調節對球多一點向上的摩擦力將球挑過去。 9 前臂與身體的距離不要太遠 在運用台內挑打的技術的時候如果前臂與身體的距離太遠就會感覺發不上力要做到這一點個人的感覺就是在運用挑打的時候一定要敢於將上體前傾重心前移使前臂與身體的距離或者說是前臂與身體重心的距離比較近這樣才能夠更好的控制球拍才能發上力又能增加擊球准確性. 10 手指握拍要相對固定一些但同時手指應該保持放鬆的狀態 這一點也可以理解為先相對放鬆准備揮拍擊球時腳蹬地重心前移同時從揮拍擊球開始及揮拍擊球的過程手指隨著揮拍自然的協調的逐漸握緊一些.這樣挑出來的球才更有力量更有速度更有威脅。因為挑打時候直接發力的發力部位是前臂帶動手腕。這裡面說的是相對固定與此同時手指又不能握拍太緊那樣的話把力量都用在手指上估計會導致動作過於僵硬因為不夠柔和而會失去對球的感覺.握拍松與緊的感覺還需要大家仔細體會關鍵是要自然協調 11 動作要緊湊 以上的十點中每一點都很重要都很關鍵缺少了任何一點都難以成功的運用這一技術。但是個人認為最重要的是動作要緊湊要協調。我這裡面用了緊湊這個詞個人認為還是比較形象的以上十大要素要連慣起來.只有動作連慣了身體協調了才能夠提高技術的成功率才能夠提高回球的威脅性。 12 挑球線路對步伐的要求以右手為例 我們知道如果用挑打來回擊對方正手位的來球挑斜線就必須擊球的右側面挑直線就要觸球的正面而用側身挑在側身位回擊對方來球的話挑斜線就要觸球的左側面而挑直線要擊球的正面。這樣我們不難理解用挑打回擊對方正手位來球時挑斜線與挑直線相比步伐向右前方移動的幅度更大一些在側身位挑打對方回球時挑斜線比挑直線步伐向左前方移的幅度更大一些。所以如果只考慮台內挑打對步伐的要求可以說正手位挑斜線比挑直線對步伐的要求更高而側身位挑斜線比挑直線對步伐的要求更高當然了因為斜線比直線要長所以很多球友可能更善於挑斜線但是大家可以體會一下有時候對於正手位的短球當我們的步伐有點來不及時我們往往挑出來的是直線多側身位的來球如果步伐來不及的時候也會常常挑出直線球。 13怎樣上步 在這里想對怎樣上步進行一些說明個人認為不管是側身位還是正手位的來球在挑打之前的上步時都要用左腳蹬地的力量然後右腳離地向左前方或是正前方或是右前方上一步同時揮拍擊球為什麼不用右腳蹬地的力量呢大家做一下這個上步的動作就知道了如果用右腳蹬地的力量的話肯定是右腳蹬地後左腳離地使身體重心與上體向前移但是由於右腳蹬地所以右腳不能離地你會覺得身體重心前移時右腳有點礙事影響到重心的前移感覺這種步伐使身體向前移動的幅度很有限輕則影響挑打的質量重則會導致夠不到球。具體上步過程如下 ⑴單步 單步適用於來球與身體距離比較近的時候。上步時應是左腳蹬地然後右腳離地根據來球的位置與目標擊球線路右腳向左前方或是正前方或是右前方邁出一步在右腳離地同時上體與重心沿與右腳移動相同的方向前移同時揮拍擊球擊球的具體動作上邊有這里不再詳述在擊球後右腳步落地注意一定是擊球後右腳落地而不能是先落地後再擊球那樣就無法用重心前移的力量擊球了重心一定要前壓。 ⑵跳步飛挑時用 跳步主要適用於來球與身體較遠時。如果球與身體的距離較遠用單步無法觸到球這時候就要用到跳步了。這就是我們所說的飛挑常看到馬琳用這項技術其實這裡面主要指的時步伐的問題即如果來球與身體的距離比較遠在左腳蹬地後右腳離地然後借著左腳蹬地的力量左腳也離地此時身體處在騰空狀態在這種狀態下借著身體重心前移的作用揮拍擊球擊球後右腳落地然後左腳落地這其實是一個自然的過程先離地的腳一定會先落地的。跳步常在挑正手位來球時使用。 另外自己現在感覺正手台內挑側身位挑斜線比挑直線易而正手位挑直線比挑斜線易這個和線路的長短沒有太大的關系最主要的是上步的問題感覺正手位的直線與側身位的斜線更加易用的上重心的作用即擊球方向與重心移動的方向是一致的所以較容易挑出很暴的球來但是側身位挑直線與正手位挑斜線好象上步的時候重心的移動方向與擊球的線路不太容易一致所以有點難度更多時候用前臂與手腕的作用比較多一些但是如果進行一些步伐調整還是可以實現的。自己感覺自己的動作與馬琳的有一點點的相似所以感覺出來為什麼馬琳常是側身位的斜線比較多的原因了而正手位馬琳也常挑出直線球。 有些朋友可能認為剛開始練習的時候應該輕挑但是我的看法是剛開始練習的時候就應該發力挑因為剛開始練習的時候大家往往會有點來不及的感覺如果再輕挑的話就會不自覺的降低出手的速度降低出手的果斷性降低成功率估計更加來不及了。挑打這個動作要求出手要快要果斷。當然如果在動作熟練以後可以自如應用的時候就可以做到想輕挑就輕挑想發力就發力想挑直線就挑直線想挑斜線就挑斜線而且如果應用自如的話好象對重心的要求也會適當的降低的因為那個時候你手腕上的感覺就很強了可以做出一些調節但是重心還是要上去的但是重心的移動的作用在擊球過程中所起的作用所佔的比例可能會有所降低也就是說到那個時候重心沒到位時通過手腕的調節也是可以實現挑打的但是要想挑出有威脅的球重心一定要快速上去就象馬琳的暴挑一樣。現在自己對這項技術的掌握越來越好了常常可以象馬琳那樣飛起來挑打即在挑打時利用腳蹬地的力量雙腳離地。 當然要成功的運用台內挑打這一技術需要不斷的努力來提高身體的協調性提高前臂的爆發力更重要的一點是在擊球的時候一定能夠用得上重心或者說是身體前移的力量這一點上與正手的攻球與正手拉弧圈子球一樣只靠手的力量是不可能有高質量的回球的你的手腕的爆發力能有多大呀但是如果我們能夠用得一重心前移的力量我們的挑打一定會具有更強的力量與速度。經過一段時間的努力相信大家一定能夠掌握好這一技術。 近來對側身挑直線也有了一定的感受寫出來與大家一塊分享側身位挑直線要求從准備動作開始先是右腳蹬地這里需要特別注意的是右腳蹬地的力量要使幣值發生轉動右半身繞左腳向前方轉動左腳順勢向左前方調整一小步俗話說叫顛一下對左腳的位置做微調重心向左腳移動然後左腳落地後左腳用力蹬地右腳離地身體繼續利用右腳蹬地的慣性轉動然後揮拍挑打時要利用左腳突然蹬地的力量使左膝由彎曲伸直有時候用力比較大還可以導致左腳離地有一個騰空的動作這與挑斜線是一樣的。然後擊球後右腳落地右腳落地。這樣的挑打基本一板就可以讓對手夠不到球或是勉強夠到球。特別是線路比較靈活的時候對方是很難判斷的。 近來在在線視頻版塊看了看唐建軍博士的教學片中對台內挑打的講解感覺受益非淺。按唐博士的解釋是挑打時的揮拍軌跡接近於一個U字形當然我想有時候根據實際情況的不同有時候這個U字形的開口可大可小這個由來球的旋轉來球的高低決定揮拍的軌跡。 另外關於台內挑打的引拍自己還有一點小小的體會寫出來與大家分享我們知道拉球攻球引拍的空間是比較大的那麼在上邊我介紹過挑打的引拍其實就是那個回環的動作現在補充一下這個回環的動作其實是可大可小的如果對方回球比較高我們就有足夠的時間做這個回環的動作可以做的稍微大一點但有時候球不是那麼高我們就沒有足夠的時間做這個回環的動作這時候只能將這個回環的動作做的非常小有時候甚至可以沒有而改為在右腳蹬地准備挑打時要順勢將拍舉起來當然這個舉拍的方向是有區別的如果是來球在正手位舉拍的方向就應該是向右前方當然不能太向前因為發如果太向前挑打時就發不上力而正手位挑直線要向右引拍少一點這是由觸球的部位不同所決定的如果時間來得及的話或是您對來球的預判比較早的話甚至可以在右腳蹬地身體重心向前移動的同時手將拍舉起來的同時將拍向後引然後再揮拍成U字形這樣的引拍可以使您的挑打更有威脅。 在引拍這一點上側身位的直線與正手位的斜線有相似之處而側身位的斜線與與正手位的直線有相似之處。

『捌』 乒乓球台內進攻「挑打」技術要點是什麼

乒乓球打了三年以上的球友,基礎的正反手攻,搓球,正反手拉球等應該都有了很好的基礎,但你應該也會發現很多的弱項,比如橫板正手台內進攻技術。經常碰到一些喜歡發正手位短球的對手,直板還好說,應對不難,但橫板選手就頭疼了,基本不是下網就是飛出台外。下面說說應付這種球比較好的技術——挑打。

閱讀全文

與實施挑打的技巧和方法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奧迪車內氛圍燈條安裝方法 瀏覽:253
人們有哪些方法 瀏覽:825
二代新利群真假最簡單方法 瀏覽:830
語文背誦最簡單的方法 瀏覽:960
讀寫課應該用什麼教學方法 瀏覽:387
飲用水污染物氨氮的快速檢測方法 瀏覽:849
生活中有哪些方法可以整理數據 瀏覽:400
重度抑鬱症平常的治療方法 瀏覽:402
如何管理馭人的五種方法 瀏覽:437
尚酷尾翼安裝方法 瀏覽:555
常見的校勘方法有哪些 瀏覽:144
聯想筆記本開機recovery解決方法 瀏覽:37
飛利浦hx6730使用方法 瀏覽:250
電阻電路的分析方法都有哪些 瀏覽:811
電池的正確安裝方法 瀏覽:789
如何用最快的方法編織繩手鐲 瀏覽:215
旗袍簡單剪裁方法 瀏覽:470
環境保護終極解決方法 瀏覽:324
簡單扎頭發的方法圖片 瀏覽:581
電場中最常用的除氧方法 瀏覽:6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