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方法技巧 > 這五種方法能快速練出丹田氣

這五種方法能快速練出丹田氣

發布時間:2022-06-10 07:54:14

如何練丹田之氣

1.上吸下呼法
端坐或盤坐均可,以自然舒適為度。眼簾微垂,舌尖輕抵在上齒齦處,雙手虎口相交,疊放於下丹田處,自然呼吸。在吸氣時,意想宇宙上空真氣被吸到頭頂(百會穴處),呼氣時,意想真氣從百會經印堂穴流到中丹田處(膻中穴區域)。呼吸一定要勻、緩、自然,意念一定不要過重。每天早、午、晚練習三次,每次20~30分鍾,大約3~10天即會感到每一呼吸時,即有一股熱流注入心窩部。此法習練1~5天時,可產生中丹田緊張感,屬正常現象。
當每一呼氣即感到熱流注入中丹田時,則意息相隨,在呼氣時延伸下沉,慢慢地熱流自然向下丹田處推進。經過5~15天習練,即可達到每次呼吸時,都會感到一股熱流注入下丹田。此時脾、胃、腸、膀胱、腎等疾病都會好轉或痊癒。
當感到每一呼吸時有股有流注入下丹田時,此時再練時,呼氣要輕輕地止於下丹田,呼氣要緩、勻、慢,意念要輕、淡。再過5~10天,即感到丹田氣足,明顯有一氣團存在,此即氣丹產生,再繼續習練,經絡及大、小周天將逐步打通。

2.金丹直灌法
端坐或盤坐,姿勢皆同上。自然呼吸。在吸氣時意想宇宙上空黃色真氣聚成一乒乓球大小的金丹,呼氣時意念金丹穿過頭頂百會穴慢慢地沿著中脈降下丹田。如此吸氣聚金丹,呼氣降金丹,每日3次,每次30分鍾左右。大約經過30~40天的習練,即可感到金丹(氣團)的存在。

3. 旋轉金丹法
站、坐、卧均可,余皆同上。自然呼吸。意想下丹田處又金黃色的一個鴨蛋大小的金丹。雙手交疊輕放在下丹田處,然後均勻、緩慢地逆時針旋轉120~360圈,然後再順時針旋轉120~360圈。每轉一圈大約5秒鍾,每天2~3次,大約20~40天即可感到小腹又熱脹,氣丹轉動感。

4. 呼吸封丹法
姿勢同上,呼吸自然。先觀想下丹田處有一鴨蛋大小的金黃色氣丹3分鍾。吸氣時意想鴨蛋大小的氣丹脹到足球大,呼氣時意想氣丹恢復到鴨蛋大小。每天習練2-3次,每次30~40分鍾,大約20~40天即可感到丹田脹熱,氣丹存在。

5. 自然歸回法
此法適合練功有一定的根底的人,即全身經絡或大小周天都暢通無阻的人。坐、卧、站均可,自然呼吸,全身放鬆,似守非守下丹田有一鴨蛋大小的金丹。吸氣時觀想宇宙間真氣通過全身毛孔進入體內,呼氣時觀想或內視全身經絡里的精氣流歸下丹田並聚集成丹。每天3次,每次30分鍾左右,堅持習練30~60天,可內視或感覺到下丹田處有一光丹形成。

② 怎樣快速練出丹田之氣

練氣功嗎? 有風險的 你確定?

1,先練集中力 睡前數數 一吸一呼 1 , 一吸一呼 2 ,一吸一呼,3 就這樣 大腦不要想其他的事。
2,然後嘗試什麼都不想,這很難。(感覺就像溺水掙扎一樣)
3,想像吸氣的時候渾濁之氣從你丹田慢慢移動到肺,呼氣的時候排出。呼氣的時候想像潔凈之氣沉到你的丹田。 這一切要靠想像。
大約2-3個月就有氣感了,每次集中呼吸導氣的時候會覺得腹中有東西。
我就練到這里
再說一遍 氣功有風險

③ 如何快速練出丹田氣

丹田氣,鍛煉方法有兩種,一就是傳統的氣功練習,打坐等靜功。再有就是動功,即平時的練拳盤架子。動靜需要結合,不能專求一種。
平時的練拳過程中,要記得勁力順遂,要氣發丹田,以氣催力。不要用蠻力,你可以借鑒太極拳論中的節節腰中發的論斷。這樣長期以往,你就能形成正確的發力方式,同時,你的丹田力也會日益增長。
靜功有很多,記得氣定神閑,意守丹田,但不能著相,要記得自然。當然,最重要的是心要靜下來。排除雜念,這樣時間就久了,會培養出渾厚的內息。

④ 丹田氣怎麼正確方法

練丹田氣最簡的方法

如果做不到氣沉丹田,那麼說話的時候會覺得沒底氣,聲音單薄無力沒有質感。看過很多訓練丹田發聲的方式,但方法太過復雜,且贅述太多,讓人越看越糊塗,更無法養成經常練習的好習慣。下面這個方法只需簡單幾步,每日練習必有成效。

1.深吸一口氣,盡量將氣往下(即丹田位置)壓,使小腹用力向外擴張。

2.屏住呼吸三秒左右(隨著訓練的進階可逐步加長時間)。

3.上下牙微微閉合,舌尖抵住上齒背發si音,發聲的強弱保持一致,目的是控制氣息均勻呼出,直到氣息用盡、小腹感到脹痛為止。

4.每日早晚各練習四次,若發覺自己已經能夠自由控制氣息,可改發mi、ma音,進一步加強訓練。

⑤ 怎樣快速練出「丹田氣」

主觀是煉腦,的功夫。

⑥ 如何將丹田之氣提起

  1. 丹田是在肚臍下三寸,這三寸是人的食指,中指,無名指的橫向距離(寬度)。是氣沉丹田,是用鼻吸進氣,入胸中,利用膈肌下沉送入丹田,此時是鼓起小肚,隨後要稍等片刻,再隨著膈肌上抬將體中濁氣呼出.久之丹田氣足,需要發功時,才有提丹田氣之說。

  2. 氣提丹田的鍛煉手段無外乎「意念+呼吸」,也就是用一定頻率的呼吸加上適當的意念來達到一定的目的。通過不斷鍛煉人可以把握丹田的氣,然後就可以運用這種氣。

  3. 氣提丹田:立正站立,右子領左手,高舉在頭部,右手心向左,左手掌附在右掌根處,兩腳尖掂起,向空中吸氣。然後兩手就像大有把柄被握住一樣,用力一齊向下拽,兩肘打墜勁,墜到兩手落到胸前,呼氣。這樣子起吸氣,下墜呼氣,計36下。通過強行呼吸,丹田氣足,內氣鼓盪,能達到內壯的目的,只有內壯才能力源豐富,勁力渾圓,用之不盡。

⑦ 怎樣才能盡快的練出丹田內氣

如何盡快練出丹田內氣 拳諺雲:「練拳不練功,到老一場空」。這里的功不僅指武術基本功,更指代表實力的功力。練就超人的功力是一個練武者終生的追求。功有內功、外功、輕功等,其中內功更重要。功諺雲:「練就丹田混元氣,打遍天下無人敵」。少林《易筋經》(內壯篇)也說:內壯側重於練「道」,外壯側重於練「勇」,內壯可以步入超凡入聖之高深境界,外壯則難脫俗套。內壯與外壯相比較,內壯更令人羨慕。事實也證明,要練成金剛之軀,非走內功這條路子不可,而且,內功也是練成輕功的基石,沒有深厚的內功,輕功便無從談起。練習內功之法,各家各派方法不一,但殊途同歸,都以練氣、養氣為主,只是方法不同,功效也就快慢不同。現將本人所習的南少林鐵布衫功的內功修煉方法介紹給大家。該法簡單易學,二十天左右丹田即會有得氣感,兩至三個月左右丹田內氣即能聚集成團,可收可發,隨意自如,實為少林之真傳,功家必修之功也。望好者自珍之。
(一)內養功 )

練者先備一個一寸厚的坐墊放好,然後寬衣解帶,正身盤膝而坐,自然盤、單盤、雙盤均可。鼻臍相對,全身放鬆,精神集中,姿勢端正,雙目微閉、雙肩下垂,不能塌腰,舌抵上齶、自然呼吸,雙手掌心朝天結一手印上下重疊(男左手在上,右手在下,女反之)。吸氣時意想一股真氣自百會穴進氣貫注丹田,微微提肛。呼氣松肛,似守非守丹田,進氣要緩慢,綿綿長長,功中一切順其自然。排除雜念,不受外界干擾,放鬆入靜,無憂無慮,使內氣隨著人的意識引導而貫通到全身各個部位。初練時每次練半小時,後逐漸延長至1—2小時以上。每日練2次。
收功:一掌貼於丹田,另一掌覆於其上(男右掌在內,左掌在外,女反之)。以肚臍為中心,兩手向下向右再向上向左沿順時針方向按摩腹部,每三圈放大一次,漸放漸大,上至心窩下至恥骨兩側至腰側為限,共36圈。然後每三圈縮小一次,漸縮漸小,沿逆時針方向運行,最後收在丹田處,意念全身之氣漸漸收攏在丹田成團,然後發散至全身四肢百骸。兩手掌心對搓發熱、擦面。鳴天鼓36通;叩齒36通;將口水咽入丹田。然後再緩緩起立步行片刻即可。

(二)煉丹功

煉丹法是為了鞏固並加強丹田氣感(熱感)。分為四個步驟來操練,分述如下:第一步 /
將丹田處的氣團,想像成一個圓球,紅色並發光,氣團周圍還彌漫著靈氣。
1、以腹正面為平面,意念氣團沿順時針方向緩緩旋轉,並逐漸帶動彌漫著的靈氣。旋轉36圈或72圈或108圈,注意體會轉動時的熱感。然後逆時針旋轉36、72、108圈。
2、以會陰到百會的連線為軸,水平面為平面,氣團先按順時針方向旋轉36、72、108圈,再反方向旋轉。
3、以左右兩腰側的連線為軸,身體側面為平面,氣團先向下向後向上向前旋轉36、72、108圈,再逆反向旋轉。最後收功(同內養功)。
注意這里氣團的「旋轉」,並非「運行」。旋轉是指氣團在原位圍繞一根直線軸轉動(如轉動地球儀),運行指氣團離開原位,形成一定的運動軌跡。(以上1—3分別以身體正面、水平面及身體側面為平面,下同)。
有兩點很重要:一是煉丹第一步必須在內養功有成效(即丹田熱感)的基礎上才能加練。二是氣團的旋轉必須是緩慢而均勻的,不能忽快忽慢,要耐心地體會它的旋轉。由於是以意引氣,故不能急燥,否則可能出偏差。

第二步
第一步練習純熟,氣感很強後,可改練第二步,方法如下:
1、以肚臍為中心,以身體正面為平面,氣團作順時針圓周運行,漸行漸放漸大,左右至兩髖骨,上至心窩,下至恥骨,為最大,共36周或72周。氣向上提時配合吸氣,氣向左向下時配合呼氣。注意:(1)氣團運行均勻、緩慢,要耐心體會。(2)轉圈要盡量成圓形,不能轉彎抹角,然後反方向運行漸收漸小收至肚臍,配合呼吸,圈數同上。
2、帶脈運行。先將丹田之氣向前引向肚臍,然後向右腰運行,呼氣;接著,將氣向後腰命門向左腰側運行,吸氣;再從左腰側經肚臍向右腰側運行,呼氣;如此緩慢運行36周或72周,再逆方向運行36周或72周,最後回收丹田。
3、將丹田氣沿任脈向下引向會陰穴;呼氣,再引向長強,上提命門、吸氣;從命門向前透出至肚臍,再沿任脈向下,呼氣……如此運行36周或72。將氣引回丹田。最後收功(同內養功的收功,下同)。
注意:(1)必須等第一步練習純熟後方可改練此步,不可操之過急。(2)氣的運行必須緩慢、均勻。
第三步
第二步練習純熟後,可改練第三步。
1、以身體正面為平面,以中脘穴與中樞穴連線的中點為中心,引氣運行,漸行漸放漸大,共36周或72周。左右擴至兩肋,上至天突,下至恥骨,先順時針運行,再逆時針運行,配合呼吸。
2、以帶脈運行為原型,引氣向上螺旋順時針運行,漸升漸高,至與天突穴同高的水平面為止,36圈或72圈;然後反方向運行,漸降漸下,回復至帶脈,再收回丹田。注意配合呼吸。
3、呼氣,將其氣從丹田降入會陰;吸氣,從會陰引氣到長強,沿督脈經命門、中樞至大椎穴;呼氣,再將氣前透至天突穴,沿任脈向下經中脘、肚臍、丹田,向下至會陰;再吸氣……如此周而復始。可行36或72周。

第四步
第三步完成後,氣感已很強烈,並能意領氣走,氣隨意行,這時外在的鍛煉——排打起著決定性作用。此時氣通大小周天已是輕而易舉的事了。現將氣的運行路線及呼吸的配合詳述如下:
1、帶脈運行36或72圈。
2、小周天行功:呼氣,將丹田之氣向下沉入會陰;吸氣,將會陰之氣經長強(閉後陰)沿督脈上經命門、中樞、大椎、後枕至頭頂百會穴;呼氣,引百會氣向前經印堂、人中、天突、膻中、中脘,向下降至丹田。如此提降沿小周天運行,共36周或72周。
然後在帶脈行功及小周天行功純熟的基礎上加練大周天行功。大周天行功方法如下:呼氣,將丹田之氣沿兩足三陽經向下降至腳心,吸氣,將湧泉之氣沿兩足三陰經向上提至會陰穴;然後呼氣,換氣一口;吸氣,氣分兩支沿兩耳後向下經兩手三陽經至十指尖之井穴;吸氣,將井穴之氣沿手三陰經上提至天突穴會合;呼氣,將天突穴之氣向下降至丹田。如此大周天運行一遍。可運行36遍。
至此,丹田浩然之氣已凝成一團,可聚可運。練者精神飽滿,巍然如山。

⑧ 丹田發聲怎麼練

丹田發聲訓練方法

1、先練放鬆全身,然後呼吸的時候嘗試吸氣的時候肺部擴充,呼氣的時候小腹收縮,如此循環熟練,每次唱歌的時候發音不要從嗓子裡面把氣壓出來,而是用小腹的力量吧腹部的氣體擠壓出來,這樣長期以往的訓練下去,就能夠做到正確的換氣。

2、丹田唱歌其實是發聲和"氣"的運用,當用丹田提勁發出的聲音會叫"厚"叫"飽",這是因為發聲源較深的因素。

3、美好的歌唱共鳴是歌唱者所共同追求的。要想獲得它,就需要全面了解人體共鳴的相互關系和作用,並付出艱辛的努力,通過刻苦的訓練才能得到它。

(8)這五種方法能快速練出丹田氣擴展閱讀:

丹田共鳴發聲的原理:

聲音產生需要有振動體、媒介和聽聲音耳膜。當物體被打擊而產生振動時,促使媒介產生了波紋,叫音波。這種音波由媒介傳入人的耳膜成為聲音。一個發音體在振動發音時,它除了能發出一基音外,還能同時發出一些微小的泛音。

例如:a弦振動率是400,當它的微波傳到某一個每秒振動440次的物體時,這一物體受到振動的影響,才會引起共振,產生共鳴。

人體共鳴形成的過程是,從歌唱發聲到利用人體內很多可以產生共鳴的空間,使氣息沖擊聲帶而出現了基音。這個基音雖然很微弱,但是它一進入人體固有的共鳴空間之後,就產生了不同形式的聲波共振,於是出現優美、悅耳的歌聲來。

共鳴的使用能夠擴大音響效果,同時還可以美化聲音。我們應充分利用人體構造的共鳴腔,努力控制歌唱發聲,逐步訓練形成空間立體感的音響。歌唱發聲的共鳴效果對於歌唱是十分重要的。

⑨ 怎麼練習丹田之氣

絕大多數人使用的呼吸是較淺的:胸式呼吸(特徵:淺呼吸,吸氣時聳肩、提胸)

正確的呼吸狀態:胸腹式聯合呼吸(特徵:氣沉丹田,吸氣,兩肋及小腹向周圍擴張。呼氣時,兩肋和小腹丹田自然向里收縮)
找到正確的呼吸狀態,進一步增強氣息控制能力,下面提供幾個小練習供大家練習氣息控制。
1.慢呼慢吸,快吸慢呼,快吸快呼
2.一口氣數葫蘆、數棗練習。
3.彈跳音「嘿哈吼」
4.腹部壓書呼吸。
5.吹紙片、吹蠟燭

閱讀全文

與這五種方法能快速練出丹田氣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地下水高錳酸鉀指數測量方法 瀏覽:338
纖維樁使用方法 瀏覽:692
貴州點光源安裝方法 瀏覽:814
化學鍍方法和技巧 瀏覽:497
寶寶怎麼治療最好的方法 瀏覽:464
csgo連入專屬伺服器失敗解決方法 瀏覽:944
溶液酸鹼性計算方法 瀏覽:210
戰馬貼膜的正確方法 瀏覽:179
復印機安裝與操作方法 瀏覽:25
概率中的個數計算方法 瀏覽:832
金帥洗衣機使用方法 瀏覽:660
怎麼選擇樁的施工方法 瀏覽:598
聯想筆記本限速在哪裡設置方法 瀏覽:493
怎樣快速止牙痛土方法 瀏覽:61
子宮肌層2mm治療方法 瀏覽:800
波紋排水管安裝方法 瀏覽:258
華為網路密碼在哪裡設置方法 瀏覽:1012
含羞草如何種植方法 瀏覽:360
小米note微信視頻在哪裡設置方法 瀏覽:853
在家製作紅棗糕的簡單方法 瀏覽:4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