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月季花種植方法與技巧
養月季花需要營養豐富的酸性土壤,每天至少有6小時的光照。澆水時要根據季節變化,春秋季澆一次,夏季早晚各澆一次,冬季少澆水。生長期每10天施一次淡肥水。繁殖以嫁接和扦插為主。如果發現病蟲害,要及時將其摘除,並將被侵蝕的枝葉剪掉,再噴灑吡蟲啉防治。
一、養殖方法
1、土壤:月季花適宜在腐殖質豐富的酸性土壤中生長,鹼性土壤會使其生長不良。同時每年要進行換土,對其開花有幫助。可用園土、腐葉土和礱糠灰混合配製,比例為5:3:2。
2、光照:月季花在生長期需要有充足的光照,每天至少6小時。一般在清晨曬太陽更好,中午陽光太強,對其葉片有灼燒效果。
3、澆水:在土壤乾燥發白的時候,就可以給月季澆水了。一般春秋季每天澆一次即可,夏季要在早上和晚上各澆一次,冬天休眠期可以少澆水。
4、施肥:在月季的生長期,每十天就要施一次肥水。施肥前要盡量稀釋,避免傷害根部。入冬前可以施一次沃葉流體肥,幫助它安全越冬。冬季切不可施肥。
二、繁殖技巧
月季的繁殖方法眾多,可用嫁接、播種、分株、扦插和壓條法。其中嫁接和扦插的成活率較高,是比較常見的繁殖法。
三、病蟲害防治
對月季有害的病蟲較多,一般多為介殼蟲和蚜蟲。發現害蟲後,應第一時間將其摘除。如果害蟲較多,可用濕布抹除。另外,還要將害蟲侵蝕的部位剪掉,並噴灑吡蟲啉消滅幼蟲。
❷ 月季花要怎麼養護才好
1、生長習性
月季對氣候、土壤要求雖不嚴格,但以疏鬆、肥沃、富含有機質、微酸性、排水良好的的壤土較為適宜。性喜溫暖、日照充足、空氣流通的環境。大多數品種最適溫度白天為15-26℃,晚上為10-15℃。冬季氣溫低於5℃即進入休眠。有的品種能耐-15℃的低溫和耐35℃的高溫;夏季溫度持續30℃以上時,即進入半休眠,植株生長不良,雖也能孕蕾,但花小瓣少,色暗淡而無光澤,失去觀賞價值。
2、栽培技術
行距
露地栽月季,根系發達,生長迅速,植株健壯,花朵微大,觀賞價值高,在管理時根據不同的類型,生長習慣和地理條件來選擇栽培措施,栽培密度直立品種為75厘米x75厘米,擴張性品種株行距為100厘米x100厘米,縱生性品種株行距為40厘米x50厘米,藤木品種株行距為200厘米x200厘米。月季地栽的株距為50-100厘米,根據苗的大小和需要而定。
土壤
露地栽培地選擇地勢較高,陽光充足,空氣流通,土壤微酸性。栽培時深翻土地,並施入有機肥料做基肥。盆栽月季花宜用腐殖質豐富而呈微酸性肥沃的砂質土壤,不宜用鹼性土。在每年的春天新芽萌動前要更換一次盆土,以利其旺盛生長,換土有助季當年開花。月季花可以用各種材質的花盆栽種,瓦盆自然也是可以的。
配製成營養土應該注意排水,通風及各種養分的搭配。其比例是園土:腐葉土:礱糠灰=5:3:2。每年越冬前後適合翻盆、修根、換土,逐年加大盆徑,以泥瓦盆為佳。
光照
月季花喜光,在生長季節要有充足的陽光,每天至少要有6小時以上的光照,否則,只長葉子不開花,即便是結了花蕾,開花後花色不艷也不香。
澆水
給月季花澆水是有講究的,要做到見干見濕,不幹不澆,澆則澆透。月季花怕水淹,盆內不可有積水,水大易爛根。盛夏季節要每天澆一次水,見盆土表面發白時即可澆水。冬天休眠期一定要少澆水,保持半濕即可。月季澆水因季節而異,冬季休眠期保持土壤濕潤,不幹透就行。開春枝條前發,枝葉生長,適當增加水量,每天早晚澆1次水。在生長旺季及花期需增加澆水量,夏季高溫,水的蒸發量加大,植物處於虛弱半休眠狀態,最忌乾燥脫水,每天早晚各澆一次水,避免陽光暴曬。高溫時澆水,每次澆水應有少量水從盆底滲出,說明已澆透,澆水時不要將水濺在葉上,防止病害。
越冬
冬天如果家裡有保暖條件,室溫最好保持在18℃以上,且每天要有6小時以上的光照。如果沒有保暖措施,那就任其自然休眠。到了立冬時節,待葉片脫落以後,每個枝條只保留5厘米的枝條,5厘米以上的枝條全部剪去,然後把花盆放在0℃左右的陰涼處保存,盆土要偏干一些,但不能幹得過度,防止乾死。
施肥
月季花喜肥。盆栽月季花要勤施肥,在生長季節,要十天澆一次淡肥水。不論使用哪一種肥料,切記不要過量,防止出現肥害,傷害花苗。但是,冬天休眠期不可施肥。月季喜肥,基肥以遲效性的有機肥為主,如腐肥的牛糞、雞糞、豆餅、油渣等。每半月加液肥水一次,能常保葉片肥厚,深綠有光澤。早春發芽前,可施一次較濃的液肥,在花期注意不施肥,6月花謝後可再施一次液肥,9月間第四次或第五次腋芽將發時再施一次中等液肥,12月休眠期施腐熟的有機肥越冬。冬耕可施人糞尿或撒上腐熟有機肥,然後翻入土中,生長期要勤施肥,花謝後施追肥1-2次速效肥。高溫乾旱應施薄肥,入冬前施最後一次肥,在施肥前還應注意及時清除雜草。
3、葯用價值
花可提取香料。根、葉、花均可入葯,具有活血消腫、消炎解毒功效。而且是一味婦科良葯。中醫認為,月季味甘、性溫,入肝經有活血調經、消腫解毒之功效。由於月季花的祛瘀、行氣、止痛作用明顯,故常被用於治療月經不調、痛經等病症。
月經過多、白帶多,用月季花(或根)15g水煎服或燉豬肉食;月季花10g、大棗12g同煎,湯成後加適量蜂蜜服用,此方又香又甜,不像是葯,對經期潮熱很有效。此外,女性常用月季花瓣泡水當茶飲,或加入其他健美茶中沖飲,還可活血美容,使人青春長駐。
4、植物文化
花語
紅月季表示純潔的愛,熱戀或熱情可嘉、貞節等,人們多把它作為愛情的信物,愛的代名詞,是情人節首選花卉,紅月季的蓓蕾還表示可愛。
❸ 月季花怎麼養
月季也叫月月紅,四季盛放,月季的品種多不勝數,根據花型和花朵的大小區分為現代月季、藤本月季、微型月季和豐花月季,全世界都非常流行。養好月季花,根據多年實踐,這幾點我們要重點注意:
1、適合月季生長的環境
需要一個有充足的直射陽光的地方,每天6~8個小時光照,最大部分的光照時間是在早上,下午的陽光少一點。
土壤要用微酸性排水良好的土壤,不要多沙土或粘重的土壤《排水不好或生長穩,容易導致根系腐爛。》
2、避免凍傷,本地越冬苗成活率高
最好是選擇當地售賣的品種,一些能夠在極熱的天氣下生長,但是它們的耐寒性就會比較差了,北方冬季特別寒冷,做好防寒工作,在根莖底部覆蓋5厘米左右的泥炭土,在根莖下面卷上毛。
較小的月季,直接用大箱子覆蓋整棵月季,避免結冰了積雪覆蓋。定期清理花朵上積雪和冰塊,這樣可以確保根莖上面的積水不會造成枝條受損。盆栽養護的品種,搬到室內養護,放在窗檯上給予充足的光照。
3、月季施肥注意
在春暖後進行第一次施肥,給一次充足的腐熟有機肥,等月季恢復生長之後就要給速效肥,月季的生長需要充足的肥力,土壤的營養充足,才能促進月季快速生長。在月季的生長期,定期施肥才能促進開花,用復合肥和磷鉀肥交替施肥。
4、月季修剪注意
月季修剪能不斷促進開花,有腐黑的莖和一些枯萎患病的枝葉及時剪掉。修剪也能預防疾病,剪掉根莖底部的分枝,讓底部根莖通風透光,才能避免病蟲滋生。
5、月季澆水技巧
避免過度頻繁澆水,也要避免在枝葉上澆水,不能直接對整棵植株噴水,晚上最好避免澆水,葉片或花朵上殘留水竹容易造成黑腐或葉斑病。土壤不能一直保持濕潤,容易誘發真菌病害,生長期澆透水,見干見濕,不幹透不澆。
6、為什麼幼苗不適合用大盆養?
剛買的月季弱苗不要用大盆養,一開始就用大盆養很容易爛根,剛開始需要用剛合適的小盆栽種,大盆水多容易爛根。
盆栽月季養護除了需要使用規格合適的容器,還需要每年換盆,重新用新的土壤栽種。
7、換盆和修剪注意
換盆的時候需要對過多的根系修剪,將弱根、枯老的根系剪掉,不過這要看植株根系的長勢情況,如果還是幼株,根系還沒有長壯,那麼就不需要修剪,這里是針對一些壯年的月季。
8、為什麼要每年換盆?
月季生長在盆里本來就生長受限了,如果不每年換盆,那麼沒有新的土壤的營養供給,它就很難長得很好,一年的時間,盆土的營養成分和微量元素都基本消耗殆盡了。
新得盆土需要消毒殺菌之後再上盆,除掉多餘的蟲卵和有害的細菌,換土是非常有必要的。
9、換盆的時機選擇
月季換盆的最佳時機是春季的最後一個霜凍要結束的時候,也可以選擇冬季植物休眠的時候進行,也就是說,必須要春季新芽萌發前進行換盆。
換盆的前不要澆水,盆土半干半濕的時候換盆,將舊土去掉,適當修剪枯老、交叉的根系,對枝葉進行適當的修剪,徒長枝和弱枝剪掉。
之後用清水浸泡30分鍾再重新上盆,這樣可以讓月季更快恢復生長,萌發開花的新枝。
換盆移栽之後,給盆土澆透水,盆土上不要積水,盆底排水孔有水滴出來,這樣就算澆透了。
最後贈送月季自製肥料秘籍,讓你家的月季花朵又大又多又艷麗:
茶葉中天然存在的單寧酸,泡過的茶葉或茶包可以用來施肥,給你的月季補充適當的營養,茶葉也可以讓土壤更加疏鬆透氣,可以給月季提供更良好的生長環境,不過茶包或茶葉不能直接接觸月季根莖。
香蕉皮就是富含鉀元素的,將它們碾碎成漿糊狀,或者曬干碾碎成粉,混入土壤中。能迅速釋放一些有利月季生長的元素,如硫、鈣、鉀、鎂以及微量元素。
奶粉對月季來說是豐富的鈣元素的來源,能夠促進根系和葉子的生長。牛奶能夠改變土壤的pH值,並對真菌產生抑製作用,能避免月季誘發黑斑病或白粉病。
❹ 養花需經驗,養月季想安全度秋,需要注意哪幾點
進入秋季,一定要保證室內的溫度,這樣花兒才不會凋零。
❺ 月季的養殖方法和注意事項都有哪些
首先要選擇陽光充足的地方,溫度要盡量保持在5~25度之間,也要選擇疏鬆肥沃微酸性且富含有機質的土壤,要定期進行肥水管理,預防害蟲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