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鼓勵學生通過班級群等方式合作學習,你怎麼看待這樣的教育方式
這樣的教育方式還是特別好的,能夠從一定程度上幫助每個學生更好的學習。
② 小組合作學習的有效方法和途徑
有效的開展小組合作學習的方法如下:
1、重「小組」,輕「目標」。教師很容易將合作學習簡單地理解為劃分小組,以小組討論的形式開展教學活動,於是劃分完小組便認為大功告成了。很多時候,小組合作學習缺乏有效的目標設置,學生往往更無所適從,不知道如何在有效的時間內以小組活動的形式來完成學習。
2、重「學生」,輕「老師」。在小組合作過程中,容易形成「放羊式」的課堂狀況。教師不參與到學生的活動中去,不對學生的學習活動進行有效指導,從而失去了對合作學習的及時監控與實時評估。
3、重「優生」,輕「後進生」。如果缺乏合理的分組標准和活動規則,學生們的合作學習往往成為尖子生的個人舞台,更多的成員無法充分體現其價值,從而無法體會到共同學習的樂趣,在小組中「隨大流」,懶於思考,迷失自我。
4、重「討論」,輕「思考」。有些教師出示問題之後,馬上要求學生討論、合作,並沒有留出一點時間讓學生個體進行思考,致使部分學生不動腦筋思考,討論不夠深刻,不能達到高效學習的目的。
5、科學組建學習小組。一般四到六人為一組,小組成員的編排採取就近原則,人員要相對穩定,優差搭配,每組選出一名組長。小組成員可輪流作為代表發言,一般是學困生先發言,不足之處學優生再作補充。小組合作學習使課堂洋溢著生機和活力,為每名學生提供了展示自我的機會。一學期下來,大部分學困生的自信心、學習能力和學習成績都有了明顯提高。
③ 簡述合作探究學習的四個優勢
知識共享、提高效率、思想碰撞、提高成績。
合作學習是20世紀 70年代初興起於美國,並在70年代中期至80年代中期取得實質性進展的一種富有創意和實效的教學理論與策略。由於它在改善課堂內的社會心理氣氛,大面積提高學生的學業成績,促進學生形成良好非認知品質等方面實效顯著,很快引起了世界各國的關注。
並成為當代主流教學理論與策略之一,被人們譽為「近十幾年來最重要和最成功的教學改革。自20世紀80年代末、90年代初開始,我國也出現了合作學習的研究與實驗,並取得了較好的效果。
在合作學習研究的過程中,許多研究者發現傳統的競爭教學方式主要存在著兩個問題。首先,競爭獎勵結構所提供的成功機會很少,只有少數人取勝,而大多數人以失敗告終。只有那些成績十分優秀的學生才能取得成功,獲得獎勵的機會。
而對於成績中等和低等的學生來說,成功幾乎是不可能的。因而使他們對學習失去了信心,不再有學習的積極性。其次,競爭的獎勵系統所形成的同伴關系也干擾了學生的學業努力。
④ 語文課堂上如何開展小組合作學習
怎樣開展小組合作學習的。
建立合作小組,營造合作氛圍,激起合作的興趣
二、教給合作學習的方法,發揮學生的自主意識,培養合作能力,在小組合作時,我會
特別強調,
每個同學都要參與,
這才能體現小組合作的價值。
我們班就有幾個特別不愛說話
的學生,
如,
王景,
她膽子小,
說話聲音很低,
小組的其他成員就很不耐煩。
在小組活動時,
我經常關注這一小組,提醒其他人耐心等待,多多鼓勵膽子小的人。
三、選擇合適的學習內容,有效開展小組合作學習
在語文課堂上,我組織了一些小組
合作學習,
活動內容是由簡單到復雜,
由淺入深的,
一步一步教孩子們有序地開展小組合作
學習。
(1)
合作學習生字。很多語文老師在課堂上都會組織孩子們互相讀讀生字,這是一個
很好的教學手段。
老師沒有那麼多的時間檢查每個孩子讀生字的情況。
因此在小組里,
按照
順序挨個朗讀,同時規定一人讀時,其他人不允許插嘴,要注意傾聽,讀完可以提出建議,
糾正錯誤。有的小組速度快,能讀兩到三遍,而且變換形式讀,開火車,齊讀,兩兩讀,這
樣學生既不感到枯燥,
也為能力弱的孩子提供了幫助。
這項合作學習比較簡易,
我在第一課
時中經常採用,效果很好,也適合低中高各個年級。
(
2
)合作朗讀課文。我在指導朗讀課文時,如果課文人物對話多,建議孩子們分角色
朗讀,讀完評價,找出不足之處,小組成員還可以在一起推敲人物語言,心理,還可以互換
角色,互相學習。如果課文內容長,每人讀一節,然後交流,糾正讀錯的地方。合作朗讀課
文在課堂教學中非常實用,那些膽小,不愛讀書的孩子,在小組里,既鍛煉了膽量,又能從
別人那兒學到朗讀的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