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方法技巧 > 如何培養自己喝茶的方法

如何培養自己喝茶的方法

發布時間:2022-06-03 05:00:58

『壹』 如何喝茶喝效果才會好

一、喝茶的好處
喝茶有益身心眾所周知,茶葉中含有的茶多酚、咖啡鹼、脂多糖、多種維生素等能夠起到保健和葯理作用。
1、提高肌肉耐力。研究發現,茶葉中含有一種名為「兒茶素」的抗氧化劑,可以增加身體燃燒脂肪的能力,改善肌肉耐力,有助於對抗疲勞,增加體育鍛煉的時間。常喝綠茶,效果最為顯著。
2、抵抗紫外線。茶多酚是水溶性物質,用茶水洗臉能清除面部油膩,收斂毛孔,具有消毒、滅菌、抗皮膚老化的作用,還有助於減少日光中紫外線對皮膚的損傷,是天然的「防曬霜」。
3、保持身材。唐代《本草拾遺》中關於茶的論述就曾提到「久食令人瘦」,現代科學研究證實了這一點。茶葉中的咖啡鹼能促進胃液分泌,幫助消化,增強人體對脂肪的分解能力。國外研究也表明,定期飲茶可以縮減腰圍,降低身體質量指數(BMI),從而有助於預防糖尿病和心腦血管疾病。
4、抵禦輻射。國外研究表明,茶多酚及其氧化物可以吸收一些放射性物質,保護細胞不受輻射傷害,對於修復受損細胞也有幫助。臨床研究顯示,茶葉提取物可治療腫瘤患者在放射治療過程中引起的輕度放射病,治療輻射導致的血細胞、白血球減少,效果很好。
5、改善記憶力。茶多酚有助於大腦進行局部調節,改善記憶力,提高學習效率。國外研究證實,喝茶可以預防和治療神經系統疾病,尤其是老年認知障礙症。此外,咖啡鹼能促使中樞神經興奮,有提神、益思、清心的效果。
6、提高骨密度。雖然茶葉中含有咖啡因成分,會促進鈣隨排尿流失,但含量極低。即便是咖啡因含量頗高的紅茶,每杯也只有30~45毫克。其實,茶葉中含量更多的是有助於減少鈣流失的物質,包括氟元素、植物雌激素類物質和鉀元素。台灣研究發現,常喝茶的人骨密度較高,髖關節骨折機率更低。
二、不同人群如何選茶
1、常用腦喝綠茶。據報道,綠茶有助抗癌防癌,能降血脂、防動脈粥樣硬化。綠茶適用於經常接觸有毒害物質、或處於空氣污染嚴重環境中的工作人員,對這些人群,綠茶中的有效成分可起到保護作用;適用於嗜煙酒者,有利於解煙毒、醒酒;適用於發育旺盛期的青年人;適用於腦力勞動者,可提高大腦的敏捷程度,長時間保持頭腦清醒、精神飽滿,有利於增強思維能力、判斷能力和記憶能力;適合於陰虛體質的人群;適合於有減肥美容需求的人群。孕婦飲用綠茶時,以較淡味的茶湯為好。
2、常運動飲紅茶。紅茶性溫,適合於身體虛弱的人,也適用於運動人群、體力勞動人群,飲用時可酌量加糖,既有利於增加能量又能補充營養。孕婦在臨盆前1—2月和產後,以飲用紅茶為宜。
3、想減肥喝青茶。青茶(烏龍茶)具降血脂、防動脈粥樣硬化、延年益壽的功效,適用於身體肥胖、希望減肥美容的人群,也適用於運動人群;適用於以葷食為主的人群,有助於消化;適合於陽虛體質、脾胃虛寒的人群。
4、常吃牛羊喝黑茶。黑茶適用於常年以葷食為主、吃牛羊肉較多的人,有利於促進脂肪消化;也適用於減肥人群。在我國部分少數民族、邊陲地區,常習慣於飲用磚茶、餅茶、普洱茶等經後發酵的緊壓茶類,與其飲食習慣有關。
5、心情差喝花茶。花茶適用於腦力勞動過度的人,有助於解抑鬱、提神;適合於陽虛體質、脾胃虛寒的人群;適用於經期和更年期婦女,可緩解性情的煩躁,能疏肝解郁、理氣調經。
6、大便干喝決明子。決明子歸大腸經,有潤腸通便的功效,常喝決明子茶還可輔助降血脂。日常保健可將炒決明子或已打碎的決明子15克,直接泡茶飲用;習慣性便秘者可用炒決明子10~15克搗碎,加水300~400毫升煎煮10分鍾,加入蜂蜜 20~30克攪勻,早晚服用。但脾胃虛寒及便溏、泄瀉者要慎用。
7、肝火旺喝菊花。很多人經常出現頭暈口苦、皮膚乾裂、口舌生瘡、脾氣暴躁等症狀,這多是由肝火太旺所致。而菊花有疏風清熱、清肝明目、養肝降火的作用,能夠緩解口苦、頭痛、咽喉腫痛等症狀。平肝火最好選用杭白菊或者胎菊(即杭白菊未開放的花蕾)。沖泡菊花茶時,用100度左右的沸水沖泡3~5分鍾即可,喝到只剩1/3的汁水時再續沸水。
三、不同茶葉沖泡方法
1、綠茶:用80℃~85℃水沖泡,現泡現飲。綠茶屬於不發酵茶,比較常見的有西湖龍井、碧螺春等。這類茶比較細嫩,不適合用剛煮沸的水泡,以80℃~85℃為宜,茶與水的比例以1:50為佳,沖泡時間為2~3分鍾,最好現泡現飲。如果沖泡溫度過高或時間過久,多酚類物質就會被破壞,茶湯不但會變黃,其中的芳香物質也會揮發散失。沖泡綠茶最好用瓷杯。沖泡時先用1/4水把茶葉潤一潤,過20秒或半分鍾再沖水飲用,泡綠茶一般不蓋蓋子,否則茶湯會發黃。
2、紅茶:先用熱水燙杯,再沸水沖泡。紅茶是全發酵茶,常見的有高檔工夫紅條茶和紅碎茶。與綠茶不同的是,高水溫浸泡能夠促進其中有益成分溶出。因而泡紅茶最好用剛煮沸的水,用水量與綠茶相當,沖泡時間以3~5分鍾為佳,高檔工夫紅條茶可沖泡3~4次,紅碎茶則可沖泡1~2次。紅茶最好用玻璃杯來沖泡,這樣能欣賞到茶葉在水中的翻滾舒展。具體方法可使用中投法,先在杯中倒入大約1/10的熱水燙杯,再投入3~5克茶葉,然後再沿玻璃杯壁倒水進行沖泡。泡紅茶要蓋上蓋子,這樣茶香會更濃郁。
3、烏龍茶:用沸水多次沖泡。烏龍茶是半發酵茶,如鐵觀音、大紅袍等。泡烏龍茶最好用專業的紫砂壺或蓋碗杯,並且一定要用100℃的沸水,烏龍茶的投葉量比較大,基本上是所用壺或蓋碗的一半或更多,泡後加蓋。泡烏龍茶時邊上要有個煮水壺,水開了馬上沖,第一泡要倒掉,用倒掉的水可以把所有的杯子潤一下,然後再倒入開水沖泡飲用。烏龍茶可沖泡多次,品質好的可沖泡7~8次,每次沖泡的時間由短到長,以2~5分鍾為宜。
4、黑茶:先洗茶,再沸水沖泡。黑茶是後發酵茶,在儲存中仍然可以隨著時間的推移進行自然的陳化,在一定時間內,還有越陳越香的特點。以普洱茶為代表的黑茶,沖泡時也要用100℃的沸水。第一次沖泡黑茶,要用10~20秒鍾快速洗茶,即先把茶葉放入杯中,倒入開水,過一會兒把水倒掉,再倒入開水,蓋上杯蓋。這樣不僅濾去了茶葉的雜質,而且使泡出的茶湯更香醇。後續沖泡時間常為2~3分鍾。普洱茶一般用專業的茶具來泡,紫砂壺、蓋碗杯都可以,投放量一般是綠茶的2倍。
需要提醒的是,為了保持茶葉的芳香,泡茶最好選用金屬離子含量低的「軟水」,如純凈水和高品質的礦泉水。

喝茶的壞處:5種茶不能喝
1、 不喝新茶:從營養角度來講,新茶葉的營養並不是最好的。新茶是指採摘下來不足一個月茶葉,這些茶葉因為沒有經過一段時間的放置,有些對身體有不良影響的物質,如多酚類物質、醇類物質、醛類物質,還沒有被完全氧化,飲後可能會出現腹瀉、腹脹、新茶刺激到人的胃黏膜容易誘發胃病等不舒服的反應。所以少喝新茶對身體健康有意。
2、不喝濃茶:喝濃茶會使人興奮性增強,會對神經系統和心腦血管系統造成不良影響。心腦血管疾病患者、失眠患者和低血糖患者要避免飲用濃茶,否則會可能出現心跳過速、心律不齊、失眠等情況。
3、不喝頭遍茶:茶葉在栽種和加工過程中會受到農葯等有害物質的污染,茶葉的表面總會有一定的程度的農葯殘留。頭遍茶是用來洗茶的,應該倒掉不喝。
4、不喝隔夜茶:隔夜茶有大量的茶鹼,可能產生(脫鈣)的壞作用。
5、 吃飯前不喝茶:餐前和進餐中如果大量飲茶或喝濃茶。會影響鈣、鐵、鋅、、等營養元素的吸收。在喝牛奶和其他奶類製品時也不要同時飲茶。茶葉中的茶鹼和丹寧酸會與奶類製品中的鈣元素結合成不溶解於水的鈣鹽,並排出體外,大大降低奶製品的營養價值。
四類人不宜飲茶養生
第一是失眠人群;第二是心動過速的人;第三類是腎功能不好的人、腎衰患者;第四是孕婦,喝濃茶會造成胎動不安,甚至引起早產。另外,慢性病患者喝茶時要注意選淡茶。針對不同的病症,這里推薦幾款養生茶:臉上起痘、舌尖紅、牙痛、上火的人可以飲用清熱的竹葉茶、銀花茶、菊花茶;血脂高、血管堵塞的人可以選擇活血化淤的山楂茶;糖尿病患者適合喝葛根玉竹茶來輔助降糖;心氣弱、愛心慌的人群可以試試養心的桂圓茶;消化代謝弱的人適合飲用陳皮茶、大麥茶、糊米茶;寒氣重、受寒、肚子疼的人可以喝一杯溫中散寒的紅糖薑茶;愛感冒、過敏的人喝靈芝茶可增強免疫力。

『貳』 正確喝茶的方法

茶溫

其實,喝茶的溫度對身體也有很大影響,飲茶最佳的溫度的關鍵不是溫度本身,而是食道和胃粘膜的承受能力。喝的茶太燙的話,會燙傷食道喝胃粘膜造成發炎。而茶太涼茶里的營養成分喪失,就達不到喝茶的目的,根據相關醫學報告顯示,食道和胃粘膜只能耐受50~60℃的溫度,超過這個溫度,食道的粘膜就會被燙傷。

茶濃淡

茶的濃淡也會引起身體不適,喝濃茶時會攝入過多咖啡鹼、茶鹼,刺激中樞神經使人興奮,精神過於活躍,注意力不集中,影響工作和休息。睡前喝濃茶影響睡眠,甚至會失眠。茶性寒涼,年老體弱者喝濃茶,可能會引發腸胃病,所以泡茶時要適當注意濃淡。
飯前飯後

喝茶不是你想什麼時候喝就什麼時候喝的,要講究時間,早晨不能空腹喝茶,如果空腹喝茶會刺激胃粘膜,引起身體不適,所以早晨起床最好先吃點東西在喝茶,飯前飯後喝茶茶鹼會影響胃消化,造成消化不良,所以建議飯前飯後1小時內不要喝茶。

酒茶一起喝

一邊喝酒一邊喝茶或者酒後來一杯茶解酒的話,那就等於自殺,事實上喝酒飲綠茶一起飲用會的話會傷身體,嚴重的還有可能患上胃潰瘍。因為綠茶的咖啡鹼含量比較高,咖啡鹼和酒精相互作用會刺激胃黏膜,染上胃炎還算輕的。
根據四季換茶

有的喝茶時會一種茶喝一個四季,這種行為是不提倡的,喝茶也要講究季節,每種茶品有它的茶性,適合不同季節不同人群,要根據自己的體質和季節來調整。秋冬天寒,多飲熟茶和紅茶,夏天熱,飲一些綠茶比較合適。

愛喝茶的朋友把喝茶當成一種習慣,每天都會喝茶,飲茶雖好但要注重方法和時間,不然喝了反而傷身。

『叄』 如何品茶,品茶的技巧在哪裡

品茶講究審茶、觀茶、品茶三道程序。審茶是指泡茶前要先審看茶葉,內行人一眼就能分出綠茶、紅茶、花茶、青茶(烏龍茶)、黃茶、白茶、黑茶等不同的種類來。更講究的還可以分出「明前」、「 雨前」、「龍井」、「雀舌」等。什麼茶用多高溫度的水,沏、沖、泡、煮方法各不相同。觀茶是看茶葉的形與色。茶葉一經沖泡後,形狀就會發生很大的變化,幾乎會恢復茶葉原來的自然狀態,特別是一些名茶,嫩度高,芽葉成朵,在茶水中亭亭玉立,婀娜多姿;有的則是芽頭肥壯,芽葉在茶水中上下沉浮,猶如旗槍林立。茶湯此時也會隨著茶葉的運動而徐徐展色,逐漸由淺入深,由於茶的種類不同而形成綠色、黃色、紅色……此時此刻觀茶形賞茶色甚為賞心悅目。第三步才是品茶,品茶既要品湯味還要嗅茶香。嗅茶香先是干嗅,即嗅未經沖泡的干茶葉。茶香可分為甜香、焦香、清香等,茶葉一經沖泡之後,其香味便會隨之從水中散溢出來,此時便可以聞香了。品茶的茶具包括茶壺、茶海、茶盤、茶托、茶荷、茶針、茶匙、茶撥、茶夾、茶漏、過濾網、養壺筆、品茗杯、聞香杯等20餘種,其中的聞香杯乃專供聞香用的。聞香之後,用拇指和食指握住品茗杯的杯沿,中指托著杯底,分三次將茶水細細品啜,這便是「品茗」了。

中國茶文化的特殊含義

在與客人共同品茶時,由茶海向客人的聞香杯中斟茶通常只斟七分滿,留下的三分是情誼———這是中國茶文化的特殊含義。

壺與茶的關系

壺質影響泡茶的效果,這里所指的壺質主要是指密度而言,密度高的壺,泡起茶來,香味比較清揚,密度低的壺,泡起茶來,香味比較低沉。如果所泡的茶,希望讓它表現得比較清揚,或者說,這種茶的風格是屬於比較清揚的,如綠茶、清茶、香片、白毫鳥龍、紅茶,那就用密度較高的壺來泡,如瓷壺。如果所泡的茶,希望讓它表現得比較低沉,或者說,這種茶的風格是屬於比較低沉的,如鐵觀音、水仙、佛手、普洱(後發酵茶類),那就用密度較低的壺來泡,如陶壺。這與我們烹飪所使用的鍋具原理相當,炒青菜,我們希望炒出來的青菜又脆又綠,所以我們用鐵鍋猛火快炒。如果煮魚頭,我們喜歡用砂鍋或燉鍋,文火慢煮。如果我們用鐵鍋煮魚頭,當然還是可以吃,但是魚湯一定沒那麼稠、那麼滑;如果用砂鍋炒青菜呢?那一定很糟糕。

密度與陶瓷茶具的燒結程度有關,我們經常以敲出的聲音與吸水性來表達,敲出的聲音清脆,吸水性低,就表示燒結程度高,否則燒結程度就低。這與壺具的保溫程度又息息相關,我們習慣性希望茶壺保溫效果要好,事實上是不一定的,因為如果保溫效果是絕對需要,那一把壺就要做得厚厚的,質地燒得鬆鬆的,結果很難賣得出去,再說,泡茶是在適當的濃度就要把茶湯倒出來,那會在壺內保溫?講究的泡茶法甚至於還使用定時器,浸泡的時間控制在「以秒計」呢。

注意事項

金屬器里的銀壺是蠻好的泡茶用具,密度、傳熱比瓷壺還好。「清茶」最重清揚的特性,而且香氣的表現決定品質的優劣,用銀壺沖泡最能表現這方面的風格。陶瓷器最近流行三分法,將高溫燒結,但又不白,又不透光的一類稱為「火石」,這類壺具所表現的泡茶效果就介乎在「瓷」與「陶」之間。

凡色澤調和、光滑明亮,油潤鮮艷的紅茶與綠茶,通常稱為原料細嫩,或做工精良的產品,品質優,反之則次。

紅茶與綠茶茶葉經開水沖泡3-5分鍾後,傾出茶汁於評審碗內,嗅其香氣是否正常。以花香,果香、蜜糖香等令人喜愛的香氣為佳。而煙、餿、霉,老火等氣味,往往是由於製造處理不良或包裝貯藏不良所致。

北方通常稱「茶口」凡茶湯醇厚、鮮濃者表示水浸出物含量多而且成份好。茶湯苦澀,粗老表示水浸出物成份不好。茶湯軟弱、淡薄表示水浸出物含量不足。

紅茶與綠茶湯色: 評審湯色主要的區別品質的新鮮程度和鮮葉的老嫩程度。最理想的水色是綠茶要清碧濃鮮,紅茶要求紅艷而明亮。低級或變質的茶葉,則水色混濁而晦暗。

紅茶與綠茶葉底: 評審葉底主要是看它色澤及老嫩程度。芽尖及組織細密而柔軟的葉片愈多,表示茶葉嫩度愈高。葉質粗糙而硬薄則表示茶葉粗老及生長情況不良。色澤明亮而調和且質地一致,表示制茶技術處理良好。

沏茶工序:

第一種工序:

一、燙壺: 在泡茶之前需用開水燙壺,一則可去除壺內異味;再則熱壺有助揮發茶香。

二、置茶: 一般泡茶所用茶壺壺口皆較小,需先將茶葉裝入茶荷內,此時可將茶荷遞給客人,鑒賞茶葉外觀,再用茶匙將茶荷內的茶葉撥入壺中,茶量以壺之三分之一為度。

三、溫杯: 燙壺之熱水倒入茶盅內,再行溫杯。

四、高沖: 沖泡茶葉需高提水壺,水自高點下注,使茶葉在壺內翻滾,散開,以更充分泡出茶味,俗稱"高沖"。

五、低泡: 泡好之茶湯即可倒入茶盅,此時茶壺壺嘴與茶盅之距離,以低為佳,以免茶湯內之香氣無效散發,俗稱"低泡"。一般第一泡茶湯與第二泡茶湯在茶盅內混合,效果更佳;第三泡茶湯與第四泡茶湯混合,以此類推。

六、分茶: 茶盅內之茶湯再行分入杯內,杯內之茶湯以七分滿為度。

七、敬茶: 將茶杯連同杯托一並放置客人面前,是為敬茶。

八、聞香: 品茶之前,需先觀其色,聞其香,方可品其味。

九、品茶: "品"字三個口,一杯茶需分三口品嘗,且在品茶之前,目光需注視泡茶師一至兩秒,稍帶微笑,以示感謝。

第二種工序:

怎樣品茶:品茶可用備、洗、取、沏、端、飲、斟、清八個字來概括。具體是:

備:是品茶的第一道工序,包括對茶葉、開水、茶具和品茶環境四方面的准備工作。

洗(溫):指對茶具的洗滌、熱燙過程,主要起到消毒和溫杯的作用。

取(選):按客人的品種、嗜好和飲茶習俗,備齊多種茶葉品種,讓客人點茶和供客人選用。

沏(泡):沏茶時手勢動作要輕柔持重,倒開水時要把茶壺上下拉三次,高沖低調,即「鳳凰三點頭」。目的是為了使茶葉在杯中能均勻地吸水,有處於茶葉在杯中顯色、透香和吐味。此時還要仔細辨別沏茶的水聲 ,仔細觀察茶葉從浮到沉的形態變化。

端(敬):端茶給客人,切忌用手抓提杯邊緣或握住杯身,正確做法是工恭恭敬敬地用左手托住杯底,最 好下墊托盤,右手拇指、食指和中指扶住杯身。

品:客人接過茶後不能舉杯一飲而盡,吃口要小,可從杯口吸吮一小口,茶水通過舌頭,擴展到舌苔,直接 刺激味蕾,此時可以微微、細細、啜啜品之。

斟(加):給客人斟茶時,不要等客人喝到快露杯底再加開水,而要勤斟少加。我國有「淺茶滿酒」的習慣 必須注意禮節,一般以杯容量的三分之二茶液為宜。

清:要等客人離後,才能清洗茶具,收藏起來以備下次之用。

品茶藝術的主要內容:

嘗茶:從干茶的色澤、老嫩、形狀,觀察茶葉的品質。

聞香:鑒賞茶葉沖泡後散發出清香(包括留在研究會蓋上的「蓋面香」)

觀湯:欣賞茶葉在沖泡時上下翻騰、舒展之過程,茶葉溶解情況及茶葉沖泡沉靜後的姿態。

品味:品賞茶湯的色澤和滋味。

唐宋時品茶工於煎,重在品茶湯的湯花。對茶湯的色、香、味,則以色為主。進入瀹茶的明清時代,品茶則工於「淪」,重在品茶的味和香了。

品茶藝術之延伸——欣賞茶葉的外形美

品茶時欣賞茶葉的「外形美」,是品茶藝術的延伸,是品茶者的賞心樂事之一。茶葉的外形可謂千姿百態,五彩繽紛。在茶葉大家庭中,形形色色的茶葉,似珠、似花、似針、似矛、似眉、似碗、似螺、似片

品茶與其他飲茶方式的不同

品常飲茶按飲茶方式不同,可分為:品茶、喝茶、飲茶、灌茶四種,其中品茶,或稱品茗,為飲茶之最高方式。
一般習慣,江浙滬愛飲綠茶,廣東、香港愛飲紅茶,福建、台灣愛飲烏龍茶,雲南愛飲普洱茶,而我國北方則大多愛飲「香片」(即花茶)。
在國外一般來說,歐美喜歡飲紅茶,非洲愛飲綠茶,東南亞也偏愛烏龍,日本則嗜好蒸青綠茶。
烏龍茶的品飲,烏龍茶的品飲,和一般茶葉不同,自有它的獨特之處。品飲前,先用「高沖、低斟、括沫、淋蓋」等傳統方法沖泡。品飲時,用右手食指、拇指按住杯邊沿,中指頂住杯底,戲稱「三龍護鼎」。

『肆』 正確的喝茶方式方法

一·茶葉的因品種、產地不同,便有寒溫甘苦等茶性的不同,對人體的功效作用也各異。為了取得更佳的保健效果,人們春、夏、秋、冬四季飲茶,要根據茶葉的性能功效,隨季節變化選擇不同的品種為宜,以益於健康。
1、春季飲花茶 春天大地回春,萬物復甦,人體和大自然一樣,處於舒發之際,此時宜喝茉莉、桂花等花茶。『
2、夏季飲綠茶 夏天驕陽高溫,溽暑蒸人,出汗多,人體內津液消耗大,此時宜飲龍井、毛峰、碧螺春等綠茶。綠茶味略苦性寒,具有消熱、消暑、解毒、去火、降燥、止渴、生津、強心提神的功能。綠茶綠葉綠湯,清鮮爽口,滋味甘香並略帶苦寒味,富含維生素、氨基酸、礦物質等營養成分。
3、秋季飲青茶 秋天天氣乾燥,「燥氣當令」,常使人口乾舌燥,宜喝烏龍、鐵觀音等青茶。
4、冬季飲紅茶 冬天氣溫低,寒氣重,人體生理機能減退,陽氣漸弱,對能量與營養要求較高。養生之道,貴於禦寒保暖,提高抗病能力,此時宜喝祁紅、滇紅等紅茶和普洱、六堡等黑茶。
二·飲茶的忌與宜

飲茶要適量,且要根據個人身體狀況而定。喝茶過濃過多,會降低食慾,引起便秘。一般健康的成年人,平時又有飲茶習慣的,一日飲茶12克左右,分3—4次沖泡是適宜的。對於體力勞動量大、消耗多的人,尤其是高溫環境、接觸毒害物質較多的人,一日飲茶20克左右也是適宜的。有失眠症的人,下午特別是晚上不要喝茶,以免更加不能入睡。身體虛弱之人不宜多喝和經常喝茶。另外,吃葯後一小時內不要飲茶,因為茶葉的化學成分能中和某些葯力,特別是吃治貧血病的葯一定不要喝茶.

三·不宜飲茶的人群:

1·兒童不宜飲茶。由於茶葉中含有大量鞣酸,它能與人體中的鈣、鐵、鋅等結合成不溶性物質,不利兒童對這些物質的吸收,並妨礙胃腸道對蛋白質和脂肪的吸收。

2·孕婦、產婦不要飲茶。茶葉中的鞣酸影響孕婦食物中鐵的吸收,容易導致貧血或營養不良。茶葉中某些物質會導致母親乳汁減少。

3·便秘者不宜飲茶。鞣酸和咖啡因等物質,能減少胃腸道消化液的分泌。因此,腹瀉者飲濃茶有一定的止瀉效果,而便秘者正相反。

4·患胃潰瘍病的人不宜飲茶。因為茶葉中的茶鹼會影響胃壁細胞就會分泌過多的胃酸,而影響潰瘍的癒合,從而加重病情。

『伍』 養成喝茶的習慣

就我自己而言,喝茶並不是為什麼了。已經單純是一種習慣了。有客人的時候大家一起品茶,聊下天。茶不僅是解渴,還有助於推進聊天的氛圍,自己一個人的時候,喝茶能沉靜一下心情,靜靜地思考一下。
望採納

『陸』 如何健康養生喝茶

喝茶已經成為了現代人的生活習慣,喝茶不僅僅是為了解渴這么簡單了,正確的喝茶、合理的喝茶還會帶給我們健康,喝茶還能給我們養生,今天我們就來分享一下經驗。

早上喝早茶在吃完早餐後,大概是在八點鍾到九點半之間喝一杯茶,可以起到提神的作用,可以讓你精力充沛的應付一整天的工作。

晚上不宜喝茶一般到了晚上九點以後就不要喝茶了,特別是濃茶,因為這個時候喝了茶對人的睡眠有影響,會很難入睡。

『柒』 如何正確的喝茶

喝茶有很大的學問,在心情不好的時候,用紫砂壺泡一杯好茶,可以迅速緩解心情,疏肝解郁,促進消化功能。同時茶葉有很多微量元素,對身體很有好處。

喝茶

1.最好不要用塑料杯子,最好用紫砂壺,或者紫砂器皿。泡出的茶味最好。

2.一般最好不要喝第一壺茶,第二壺茶味道最好。

3.不要大口地喝,細細的回味,用小酒盅一樣的茶杯最好。回味悠長。
4、我們在飲茶的時候,不要飲用過濃的茶葉水,因為如果飲用過濃的茶葉水,茶葉水中所含有的氟會被我們人體吸收,進入到我們的身體內部,影響我們的身體健康。

5、有些人在過量飲酒後,通常會飲用一杯濃濃的茶葉水來解酒,其實,這種做法是非常不對的,因為在飲酒後,酒精會在我們的肝臟中進行代謝,而茶葉中含有的茶鹼類物質能夠加快尿液的排泄,致使酒精沒有在肝臟中完全解毒就被迫從腎臟排除,從而刺激腎臟和其他的排尿器官,對這些器官造成一定的損害。

我們在泡茶的時候,也很有講究,如今,我們大多數家庭都使用的是自來水,我們在用自來水燒滾後,可以先把燒水用的壺蓋打開,讓水中所含有的氯氣揮發掉,然後再泡茶,在泡茶的時候,通常應該把第一道泡茶水倒掉,因為在第一道泡茶水中含有灰層,從第二道茶水開始飲用,泡茶的次數不要過多,否則茶葉中所含有的營養成分會慢慢減少,從而降低茶的營養價值。

『捌』 經常喝茶可以提高我們的免疫力,該如何合理喝茶

可以選擇喝一些綠茶,也可以在生活中喝一些菊花茶,就可以提高一個人的抵抗力和免疫力。可以搭配檸檬,也可以選擇一些金桔,或者是在生活中喝茶的時候不要喝隔夜茶。

閱讀全文

與如何培養自己喝茶的方法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生完孩子磨牙的原因和解決方法 瀏覽:402
頸腰按摩器使用方法 瀏覽:218
一筆畫月季花最簡單的方法 瀏覽:338
雨井與管道連接方法 瀏覽:682
a2圖紙折疊方法視頻 瀏覽:714
用手機鍛煉的方法 瀏覽:512
貼牆倒立的正確方法 瀏覽:282
電磁治療儀器使用方法 瀏覽:251
科學研究方法通常有哪些 瀏覽:813
折紙最簡單的方法小星星的折法 瀏覽:644
游泳中暑的症狀及治療方法 瀏覽:839
防靜電表測量方法 瀏覽:271
完善高中教學方法 瀏覽:830
鼠年茅台鑒別方法 瀏覽:385
手機殼包漿方法 瀏覽:431
羽毛球空手訓練方法 瀏覽:386
在雲南種菜有哪些方法 瀏覽:99
前列腺增生是有哪些治療方法 瀏覽:555
十種頸椎病治療方法 瀏覽:454
單人訓練模式開啟方法 瀏覽: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