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操作數控車床對刀的方法是什麼
1.一般對刀是指在機床上使用相對位置檢測手動對刀。下面以Z向對刀為例說明對刀方法。刀具安裝後,先移動刀具手動切削工件右端面,再沿X向退刀,將右端面與加工原點距離N輸入數控系統,即完成這把刀具Z向對刀過程。
2.機外對刀儀的本質是測量出刀具假想刀尖點到刀具台基準之間X及Z方向的距離。利用機外對刀儀可將刀具預先在機床外校對好,以便裝上機床後將對刀長度輸入相應刀具補償號即可以使用。
3.自動對刀是通過刀尖檢測系統實現的,刀尖以設定的速度向接觸式感測器接近,當刀尖與感測器接觸並發出信號,數控系統立即記下該瞬間的坐標值,並自動修正刀具補償值。
B. 數控車床鏜孔車刀裝刀及對刀步驟有哪些
和外圓刀是一樣的 只不過外圓刀是輕碰外圓測量外圓
內孔刀是輕碰內孔測量內孔
C. 數控銑床到底怎麼對刀
數控銑削加工的對刀 當工件以及刀具(或對刀工具)都安裝好後,可按下述步驟進行對刀操作。 先將方式開關置於「回參考點」位置,分別按 X 、 Y 、 Z 方向按鍵令機床進行回參考點操作,此時屏幕將顯示對刀參照點在機床坐標系中的坐標,若機床原點與參考點重合,則坐標顯示為( 0 , 0 , 0 )。 1)以毛坯孔或外形的對稱中心為對刀位置點 (1) 以定心錐軸找小孔中心 (2) 用百分表找孔中心 (3) 用尋邊器找毛坯對稱中心 將電子尋邊器和普通刀具一樣裝夾在主軸上,其柄部和觸頭之間有一個固定的電位差,當觸頭與金屬工件接觸時,即 通過床身形成迴路電流,尋邊器上的指示燈就被點亮。逐步降低步進增量,使觸頭與工件表面處於極限接觸(進一步即點亮,退一步則熄滅),即認為定位到工件表 面的位置處。 2) 以毛坯相互垂直的基準邊線的交點為對刀位置點 ( 1) 按 X 、 Y 軸移動方向鍵,令刀具或尋邊器移到工件左(或右)側空位的上方。再讓刀具下行,最後調整移動 X 軸,使刀具圓周刃口接觸工件的左(或右)側面,記下此時刀具在機床坐標系中的 X 坐標 x a 。然後按 X 軸移動方向鍵使刀具離開工件左(或右)側面。 ( 2) 用同樣的方法調整移動到刀具圓周刃口接觸工件的前(或後)側面,記下此時刀具在機床坐標系中的 Y 坐標 y a 。最後讓刀具離開工件的前(或後)側面,並將刀具回升到遠離工件的位置。 ( 3) 如果已知刀具或尋邊器的直徑為 D ,則基準邊線交點處的坐標應為( x a +D/2 , y a +D/2 )。 3) 刀具 Z 向對刀 當對刀工具中心(即主軸中心)在 X 、 Y 方向上的對刀完成後,可取下對刀工具,換上基準刀具,進行 Z 向對刀操作。 Z 向對刀點通常都是以工件的上下表面為基準的,這可利用 Z 向設定器進行精確對刀,其原理與尋邊器相同。如圖 8-5 所示,若以工件上表面為 Z=0 的工件零點,設 Z 向設定器的標准高度為 50 ,則當刀具下表面與 Z 向設定器接觸致指示燈亮時,刀具在工件坐標系中的坐標應為 Z=50 ,將此時刀具在機床坐標系中的 Z 坐標值減於 50 後的結果記下來。 1.
D. 法蘭克數控機床如何對刀求詳細步驟
FANUC數控機床對刀方法:
進入手動模式,安裝工件和刀具,主軸正轉。以下以1號刀為例進行講解:
1、車一刀外圓,X方向不動,沿Z方向退出刀具,停主軸。
2、測量剛才車的外圓,假設測量值是Φ36.72。
3、按offset按鍵,找到001號刀補,將游標移動到這一行。
4、輸入「X36.72」,在屏幕下方按「測量」軟鍵。(X方向對刀完畢)
5、手動平一刀端面,Z方向不動,沿X方向退出。
6、假如此時刀尖正好在Z0的位置,按offset按鍵,找到001號刀補,將游標移動到這一行。
7、輸入「Z0」,在屏幕下方按「測量」軟鍵。(Z方向對刀完畢)
如果我的回答對您有幫助,請及時採納為最佳答案,謝謝!
E. 數控車床怎麼對刀
以下為數控車床的對刀方法:
裝上要加工的材料,把材料加緊,把平面切平整
裝上要用上的刀具,這時候要注意就是刀具一定要對准主軸卡盤的中心
轉動主軸一般材料600轉可以了,
移動要對的刀具,在工件z軸平面輕輕切去一點設為z0,
F. 數控機床對刀詳細的過程
方法是多種的,而且互有聯系,沒辦法只介紹一種。
1、對刀方法:數控加工的對刀,對其處理的好壞直接影響到加工零件的精度,還會影響數控機床的操作。
所謂對刀,就是在工件坐標系中使刀具的刀位點位於起刀點(對刀點)上,使其在數控程序的控制下,由此刀具所切削出的加工表面相對於定位基準有正確的尺寸關系,從而保證零件的加工精度要求。在數控加工中,對刀的基本方法有試切法、對刀儀對刀、ATC對刀和自動對刀等。
2、試切法:根據數控機床所用的位置檢測裝置不同,試切法分為相對式和絕對式兩種。在相對式試切法對刀中,可採用三種方法:
一是用量具(如鋼板尺等)直接測量,對准對刀尺寸,這種對刀方法簡便但不精確;
二是通過刀位點與定位塊的工作面對齊後,移開刀具至對刀尺寸,這種方法的對刀准確度取決於刀位點與定位塊工作面對齊的精度;
三是將工件加工面先光一刀,測出工件尺寸,間接算出對刀尺寸,這種方法最為精確。在絕對式試切法對刀中,需採用基準刀,然後以直接或間接的方法測出其他刀具的刀位點與基準刀之間的偏差,作為其他刀具的設定刀補值。以上試切法,採用「試切——測量——調整(補償)」的對刀模式,故佔用機床時間較多,效率較低,但由於方法簡單,所需輔助設備少,因此廣泛被用於經濟型低檔數控機床中。
3、對刀儀對刀:對刀儀對刀分為機內對刀儀對刀和機外對刀儀對刀兩種。機內對刀儀對刀是將刀具直接安裝在機床某一固定位置上(對車床,刀具直接安裝在刀架上或通過刀夾再安裝在刀架上),此方法比較多地用於車削類數控機床中。
而機外對刀儀對刀必須通過刀夾再安裝在刀架上(車床),連同刀夾一起,預先在機床外面校正好,然後把刀裝上機床就可以使用了,此方法目前主要用於鏜銑類數控機床中,如加工中心等。
採用對刀儀對刀需添置對刀儀輔助設備,成本較高,裝卸刀具費力,但可節省機床的對刀時間,提高了對刀精度,一般用於精度要求較高的數控機床中。
4、ATC對刀:AIC對刀是在機床上利用對刀顯微鏡自動計算出刀具長度的方法。由於操縱對刀鏡以及對刀過程還是手動操作和目視,故仍有一定的對刀誤差。
與對刀儀對刀相比,只是裝卸刀具要方便輕鬆些。自動對刀是利用CNC裝置的刀具檢測功能,自動精確地測出刀具各個坐標方向的長度,自動修正刀具補償值,並且不用停頓就直接加工工件。
與前面的對刀方法相比,這種方法減少了對刀誤差,提高了對刀精度和對刀效率,但需由刀檢感測器和刀位點檢測系統組成的自動對刀系統,而且CNC系統必須具備刀具自動檢測的輔助功能,系統較復雜,投入資金大,一般用於高檔數控機床中。
5、自動對刀:自動對刀是利用CNC裝置的刀具檢測自動修正刀具補償值功能,自動精確地測出刀具各個坐標方向的長度,並且不用停頓就直接加工工件。自動對刀亦稱刀尖檢口功能。
在加工中心上一次安裝工件後,需用刀庫中的多把刀具加工工件的多個表面。為提高對刀精度和對刀效率,一般採用機外對刀儀對刀、ATC對刀和自動對刀等方法,其中機外對儀對刀一般廣泛用於中檔鏗銑類加工中心上。
在採用對刀儀對刀時,一般先選擇基準芯棒對准好工件表面,以確定工件坐標原點,然後選擇某一個方便對刀的面,採用動態(刀轉)對刀方式。
(6)如何安裝對刀方法擴展閱讀
例子如下:
例如,當加工零件時,如果按φ38㎜→φ36㎜→φ34㎜的次序安排車削,不僅會增加刀具返回對刀點所需的空行程時間,而且還可能使台階的外直角處產生毛刺(飛邊)。
對這類直徑相差不大的台階軸,當第一刀的切削深度(圖中最大切削深度可為3㎜左右)未超限時,宜按φ34㎜→φ36㎜→φ38㎜的次序先近後遠地安排車削。
G. 操作數控車床怎樣對刀
用外圓車刀先試車一外圓,記住當前X坐標,測量外圓直徑。
用外圓車刀先試車一外圓,記住當前X坐標,測量外圓直徑後,用X坐標減外圓直徑,所的值輸入offset界面的幾何形狀X值里。用外圓車刀先試車一外圓端面,記住當前Z坐標,輸入offset界面的幾何形狀Z值里。
通過對刀將刀偏值寫入參數從而獲得工件坐標系。這種方法操作簡單,可靠性好,他通過刀偏與機械坐標系緊密的聯系在一起,只要不斷電、不改變刀偏值,工件坐標系就會存在且不會變,即使斷電,重啟後回參考點,工件坐標系還在原來的位置。
(7)如何安裝對刀方法擴展閱讀:
操作數控車床的相關要求規定:
1、在對刀時,將顯示的與參考點偏差值個加上100後寫入其對應刀補,每一把刀都如此,這樣每一把刀的刀補就都是相對於參考點的。
2、G92起點設為X100 Z100,試驗後可行。這種方法的缺點是每一次加工的起點都是參考點,刀具移動距離較長,但由於這是G00 快速移動,還可以接受。
3、在對基準刀時將顯示的與參考點偏差及對刀直徑都記錄下來,系統一旦重啟,可以手動的將刀具移動到G92 起點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