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常見的急救方法有哪些
幾種常見的急救方法
日常生活中,我們經常會遇到各種突發情況:如有人暈倒無呼吸,吃東西發生哽咽,那麼在這種情況下我們該採取哪些急救方法呢?
一、心肺復甦
1、將孩子平放在左腿之上,用右手兩指沖擊孩子上腹部;
2、將孩子翻至右腿之上,用左手掌拍打孩子後背。
『貳』 想掌握急救措施,怎麼學習呢
一般途徑有以下幾種:
1企事業單位現場講授宣傳
2各種急救措施的宣傳手冊或者畫報
3通過書刊報紙雜志自學
4向懂急救措施的人學習
5在網上學習
一般紅十字會經常會有這種急救知識的講座,你可以聯系一下當地的紅十字會,有些心肺復甦的還是要掌握手法。所以建議你還是去學習一下,日常急救措施有以下幾種:
(1)、昏迷
突發的意外傷害、心臟病發作、腦中風、葯物中毒、中暑、溺水等情況都可能導致人昏迷不醒。
正確做法:等待急救車時,如果昏迷者被懷疑是葯物中毒,要注意周圍是否留有葯瓶,要保留好葯瓶並在急救人員到來後交給醫務人員,這有利於醫務人員採取正確的急救措施;如果昏迷者是食物中毒導致的,最好保留其吃過的食物。等待急救車到來時,應把昏迷者的衣扣、皮帶等束縛物解開,把昏迷者的頭偏向一側。要注意保持昏迷者呼吸道的通暢。
如果昏迷者舌頭後墜影響到呼吸,最好把舌頭拉出來。在做這個動作時如果有條件,最好用紗布墊著舌頭,以免弄傷昏迷者,給其帶來其他的損傷。
(2)、溺水
炎炎烈日下在碧水中暢游是件很愜意的事,而防範溺水也是游泳愛好者的必修課。因為如果得不到及時救助,溺水者很可能導致窒息而死。
在救助溺水者上岸前,要大聲提醒溺水者頭部向下,以免水流入氣道。如果溺水者這時沒有呼吸,即使在水中也要進行人工呼吸。
上岸後,要將溺水者平放在地上,迅速清除溺水者口腔和鼻咽部的異物,以保持呼吸道通暢。然後讓其頭側向一邊平卧或面朝下俯卧。檢查呼吸和脈搏,對呼吸和心跳停止、瞳孔散大、口唇青紫明顯、神志不清的溺水者,應立即進行口對口的人工呼吸,同時進行胸外心臟按壓,直到急救人員趕到為止。注意讓溺水者保暖,如果溺水者清醒,可讓其飲用熱的飲料。另外,不要一味強調控水。如果控水,最好不要採取頭朝下的救護方式,否則會對溺水者造成傷害。
(3)、骨折
夏天裡人們的衣物單薄,如果不慎跌傷,就可能發生骨折。如果病人跌傷部位不但疼痛,而且出現了畸形、腫脹、功能受限,就要考慮是否骨折了。而開放性骨折(即骨折部位的骨頭暴露出來)比較明顯,而且如果不及時止血,還會出現失血過多的問題。而一旦是發生在胸部的開放性骨折,就有可能引起心臟、呼吸驟停。
正確做法:如果是閉合性骨折(也就是骨折部位的骨頭沒有暴露出來),在等待急救醫生到來前,要盡量減少移動病人,並把病人的鞋帶、衣物解開,暴露出骨折的部位。如果是胸部開放性骨折,要找干凈的毛巾、塑料墊板,把病人骨折的部位堵住;如果是四肢的開放性骨折,也要找干凈的紗布或毛巾把骨折的斷端包好。在等待救護車時千萬不要亂拉扯病人,或自行為病人還原復位,因為骨折的復位和固定必須由專業醫生進行
(4)、急腹症
夏天氣溫較高,食物容易變質,是腸道疾病的高發季節。胃穿孔、婦科炎症、胰腺炎、膽囊炎、腸梗阻等疾病都可能發生,並表現為急腹症,也就是突發性的強烈的腹痛。如果處理不好,也會威脅到生命。
正確做法:因為導致急腹症的病因比較多,在等待急救車到來或送患者去醫院途中,一是不能給病人喝水,二是不能給病人隨意吃止痛葯,因為這些做法會掩蓋症狀,耽誤醫生的診斷。
(5)、蛇咬傷
在郊區或山區郊遊時,要特別注意被毒蛇咬傷的事件。因為如果搶救不及時的話,擴散的毒素很可能會威脅到生命安全。
正確做法:有人被蛇咬傷後,首先撥打急救電話,之後讓傷者躺下,用水或肥皂水清洗傷口後再包紮。同時要注意保持受傷部位的高度低於心臟。如果急救車不方便進入,要想辦法在施行上述急救後立即送往就近醫院。
特別提醒:如打死或捉到咬傷人的蛇,應一並帶到醫院,可以幫助醫生盡快解毒。
(6)燒傷或燙傷
在火焰燒傷或沸水燙傷,脫離熱源後,立即用冷水(日常的自來水就可以)浸泡或外敷創面。若創面在四肢,用冷水浸泡為適;若在面部、頸、胸、背及會陰部以冷水浴或冷水外敷為宜。時間10~15分鍾。在浸泡過程中可用水沖清除創面的污物,但不要用力擦拭創面,以免造成不應有的損傷。
如果是大面積或深度燒傷時就要及時就醫,以免生命事故。
『叄』 現場搶救的方法包括哪六步
您好,現場搶救的方法包括五個步驟。
方法/步驟1:檢查傷員的生命體征:檢查傷病員呼吸、心跳、脈搏情況。如有呼吸心跳停止,應就地立刻進行心臟按摩和人工呼吸。有骨折者用木板等臨時固定。
方法/步驟2:迅速而正確地轉運:按不同的傷情和病情,按輕重緩急選擇適當的工具進行轉運。運送途中隨時注意傷病員病情變化。
方法/步驟3:鎮定有序的指揮:一旦災禍突然降臨,不要驚慌失措,如果現場人員較多,要一面馬上分派人員迅速呼叫醫務人員前來現場,一面對傷病員進行必要的處理。迅速排除致命和致傷因素:如搬開壓在身上的重物,撤離中毒現場,如果是觸電意外,應立即切斷電源;清除傷病員口鼻內的泥砂、嘔吐物、血塊或其他異物,保持呼吸道通暢等。
方法/步驟4:止血:有創傷出血者,應迅速包紮止血,材料就地取材,可用加壓包紮、上止血帶或指壓止血等。同時盡快送往醫院。如有腹腔臟器脫出或顱腦組織膨出,可用干凈毛巾、軟布料或搪瓷碗等加以保護。
方法/步驟5:神志昏迷者,未明了病因前,注意心跳、呼吸、兩側瞳孔大小。有舌後墜者,應將舌頭拉出或用別針穿刺固定在口外,防止窒息。
『肆』 現場急救方法有幾種
現場急救常見的基本方法有哪些?
現場急救一旦遇到緊急、危重情況,首先應檢查生命體征,判斷急救對象是死是活,是輕是重。生命體征指意識、呼吸、脈搏和血壓。
現場急救要檢查意識 可大聲呼喊病人、拍打病人臉頰或擰病人手足等觀察反應。意識清楚的,可以回答問題,答話切題。確定病人是否昏迷,簡單的鑒別方法是用棉花絲輕輕觸碰病人眼睛角膜。正常人或輕症病人會立即出現眨眼動作,而昏迷,特別是深昏迷病人毫無反應。當病人失去意識時,首先要保持呼吸道通暢,以防窒息。
現場急救對於昏迷病人,要觀察雙眼瞳孔。正常人兩側瞳孔是一樣大、一樣圓的,遇到光線照射會迅速縮小(瞳孔對光反應)。當病人腦部受到嚴重傷害,兩側的瞳孔可能不一般大,縮小或散大;當用電筒光線突然照射瞳孔時,瞳孔不縮小或縮小反應遲鈍。外傷或昏迷病人瞳孔散大、固定,往往說明病情危重。
現場急救要檢查呼吸 人體通過呼吸吸入氧氣,呼出二氧化碳,實現內、外環境之間氣體交換,維持生命。人的呼吸器官(包括上呼吸道、支氣管、肺、胸膜)以及縱隔、心臟、血液、神經等系統生病或中毒後,會使患者感到氣不足或呼吸費力,表現為呼吸頻率(次數)、深度和節律改變。嚴重時患者端坐位,用力呼吸,嘴唇發紺。如病人出現呼吸異常,應及時到醫院就診,查找病因,及時治療。
現場急救要觀察呼吸,主要看胸、腹部有無起伏。有起伏說明有呼吸,沒有起伏說明呼吸很微弱或已經停止。也可將手掌心或耳朵貼在病人的鼻腔或口腔前,感覺有無氣流進出。或者用一絲紗線(或一小片棉花、餐巾紙、草葉等)放在病人鼻腔或口腔前,觀察是否被氣流吹動。正常人每分鍾呼吸12~18次。垂危病人呼吸變快、變淺,不規則;病人生命垂危時,呼吸變得緩慢、不規則,直至停止。對呼吸已經停止者,須馬上施行人工呼吸。
『伍』 如何掌握急救知識、才能和技巧
在遇到危險的時候,救助人還是被救助人都要保持冷靜,不同的危險也有不同的急救要點,下面三種急救方式適合不同的情況。
一、中暑急救急救方法:
1、立即將病人移到通風、陰涼、乾燥的地方,如走廊、樹蔭下。
2、使病人仰卧,解開衣領,脫去或松開外套。若衣服被汗水濕透,應更換乾衣服,同時開電扇或開空調(應避免直接吹風),以盡快散熱。
3、用濕毛巾冷敷頭部、腋下以及腹股溝等處,有條件的話用溫水擦拭全身,同時進行皮膚、肌肉按摩,加速血液循環,促進散熱。
4、意識清醒的病人或經過降溫清醒的病人可飲服綠豆湯、淡鹽水,或服用人丹、十滴水和藿香正氣水(膠囊)等解暑。
5、一旦出現高燒、昏迷抽搐等症狀,應讓病人側卧,頭向後仰,保持呼吸道通暢,同時立即撥打120電話,求助醫務人員給予緊急救治。
二、燒傷燙傷急救
常見的處理辦法是:
1、如果燒傷的部位是頭和頸部,則不用包紮,應採用暴露療法,只在創面塗以燒傷葯膏即可,但不可讓鼻涕、眼淚、唾液污染創面。一旦創面遭到嚴重污染,必要時,應到醫院注射破傷風抗毒素和抗生素,以控制感染。
2、如果燒傷後,水泡已破,且局部被臟物污染,則應用生理鹽水沖洗,周圍也應清潔消毒,然後在創面蓋凡士林紗布和無菌紗布包紮,每2—3日換葯一次。
3、如果燒傷後有水泡形成,最好不要刺破水泡,以免感染,如水泡較大需要到醫院請醫生處理。
4、對於小面積輕度燒傷,可用冷水及時沖洗局部,以降低溫度,減輕痛感與腫脹。如果燒傷的局部很臟,可用肥皂水沖洗,但不可用力擦洗;蘸干水後,再塗上燙傷膏、紅花油等葯品。
求援
1.冷靜現場指揮,請旁人協助。
2.電話120(應說明地點、傷情、人數、姓名及所需支援事宜等。)
急救優先次序:
1、維持呼吸道暢通。
2、重建呼吸功能---呼吸停止時,施與人工呼吸。
3、重建循環功能
(1)、心跳停止時,施與心外按摩。
(2)、嚴重 出血者予以止血。
4、預防休克。
5、預防再次受傷。
把握原則
1、將傷患置於正確舒適的姿勢,防止病情惡化。
2、保暖,但避免過熱而出汗。
3、給予傷患心理支持。
4、詳細記錄,並隨時觀察傷患病情的變化。
急救要點
在發生嚴重傷害或有人突然生重病的情況下,緊急呼救的同時:
a.實施快速營救(例如從水中或火場里把受傷者拖出來)。
b.一定要把傷病者放到通風處並進行口對口。
參考資料來源:
網路-急救技術
『陸』 現場救護的原則和步驟有哪些
現場救護的原則:
1、先搶後救:使處於危險境地的傷病員盡快脫離險地,移至安全地帶後再救治。
2、先重後輕:對大出血、呼吸異常、脈搏細弱或心跳停止、神志不清的傷病員,應立即採取急救措施,挽救生命。昏迷傷病員應注意維持呼吸道通暢。傷口處理一般應先止血,後包紮,再固定,並盡快妥善地轉送醫院。
3、先救後送:現場所有的傷病員需經過急救處理後,方可轉送至醫院。
現場救護的步驟有:
1、現場評估、判斷傷病情。
2、及時呼救,先救生命,再治傷病。
3、脫離現場、安全轉移。
(6)如何熟練掌握現場急救方法擴展閱讀:
現場救護注意事項
1、按壓吹氣1分鍾後(相當於單人搶救時做了4個15;2循環),應採用「看、聽、試」方法在5~7s鍾內完成對觸電者是否恢復自然呼吸和心跳的再判斷。
2、若判斷觸電者已有頸動脈搏動,但仍無呼吸,則可暫停胸外按壓,而在進行2次口對口人工呼吸,接著每隔5s鍾吹氣一次(相當於每分鍾12次)。如果脈搏和呼吸仍未能恢復,則繼續堅持心肺復甦法搶救。
3、在搶救過程中,每隔數分鍾用「看、聽、試」方法在判定一次觸電者的呼吸和脈搏情況,每次判定時間不得超過5~7s。醫務人員未解前來接替搶救前,現場人員不得放棄現場搶救。
4、心肺復甦應在現場就地堅持進行,不要圖方便而隨意移動觸電傷員,如確有需要移動時,搶救中斷時間不應超過30s。
5、慎用葯物人工呼吸和胸外按壓是對觸電「假死」者的主要急救措施,任何葯物都不可代替。
6、如傷口大出血,要立即設法止住。壓迫止血法是最迅速的臨時止血法,即用手指、手掌或止血橡皮帶在出血處供血端將血管壓癟在骨骼上而止血,同時火速送醫院處置。
7、高壓觸電造成的電弧灼傷,往往深達骨骼,處理十分復雜。現場救護可用無菌生理鹽水或清潔的溫開水沖洗,再用酒精全面塗擦,然後用消毒被單或干凈的布類包裹號送往醫院處理。
8、對於因觸電摔跌而骨折的觸電者,應先止血、包紮,然後用木板、竹竿、木棍等物品將骨折肢體臨時固定並速送醫院處理。
『柒』 緊急救護時,現場工作人員應掌握哪些救護方法
1、保持呼吸道通暢
在不影響急救處理的情況下,協助傷員平卧、頭偏一側,或者施以恢復體位,以防止誤吸。
2、人工呼吸
如果呼吸消失或不足(淺或慢),必須予以輔助通氣。
3、血液循環
有活動性出血病人除積極快速輸液、輸血、補充血容量外,還應盡快止血;鎮痛,但嚴重顱腦外傷、呼吸困難、急腹症病人診斷未明確者禁用;對面色蒼白、四肢濕冷、出冷汗者應及時加棉被保溫。
燒傷和燙傷的處理
(1)馬上除去熱源。
(2)對燙傷的部位進行局部降溫,用涼水沖洗是最切實、最可行的方法。沖洗的時間越早越好,不要弄破水皰。即使燙傷造成表皮脫落也同樣應以涼水沖洗,不要懼怕感染不敢沖洗。沖洗時間可持續半小時左右,以脫離冷源後疼痛顯著減輕為准。
特別提示:如不能迅速接近水源,也可以用冰塊、冰棍甚至冰箱里保存的凍豬肉或者其他食品冷敷。對局部較小面積的輕度燙傷,可在家中施治,在清潔創面後,可外塗京萬紅、美寶潤濕燒傷膏等。對大面積燙傷,宜盡早送醫院治療。
『捌』 現場急救七大基本技術是什麼
現場急救七大基本技術,具體包括兩大類基本操作技能,涉及到心肺復甦有3項,涉及到創傷急救有4項,分別是:
一、基礎生命支持(BLS),有關現場心肺復甦的基本操作技能共有3項技術,
1、徒手心肺復甦CAB
2、電擊除顫D(及心電圖識別)
3、復甦葯物(及氣管插管)
二、基礎創傷急救(BTLS),有關創傷的現場急救基本操作技能共有 4項,稱之為外傷的四大急救基本技,
1、止血
2、包紮
3、固定
4、搬運
(8)如何熟練掌握現場急救方法擴展閱讀:
內傷骨折後注意事項
1、使患者平卧,不要盲目搬動患者,頸椎受傷的患者更不能隨意搬動及對受傷部位進行拉拽、按摩。
2、檢查受傷部位,對受傷的上肢可以用手帕、布條等懸吊並固定在其胸前,下肢可以與未受傷的另一下肢捆綁固定在一起。
3、開放性骨折,要注意保持傷處清潔,防止感染。
4、做完應急處理後,立即送往醫院救治,要注意運送途中不可碰撞受傷部位,避免人為加重傷情。
傷者搬運的注意事項:
1、移動患者前,先檢查頭、頸、胸、腹和四肢是否有損傷,如果有,應先作急救處理,如止血、固定後再搬運。
2、搬運脊柱骨折的患者,要保持患者身體的固定,頸椎骨折的患者除了身體固定外,還要有專人牽引固定頭部,避免移動。
3、用擔架搬運患者,一般頭略高於腳,但休克患者則腳略高於頭,行進時,患者的腳在前,頭在後,以便於觀察患者的情況;有腦脊液耳漏、鼻漏,頭部抬高30度,昏迷患者頭偏於一側。
4、用汽車運送時,床位要固定,防止顛簸,避免剎車是使患者再度受傷、疼痛。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危急重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