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洋姜怎樣種植
洋姜種植是最容易最簡單的,現在種子沒挖的,明年種時再挖,現在挖出的種子,先挖坑埋到地里,明年種時取出來。
洋姜種植時間是陽歷3月中旬,平整好土地,可不上底肥,按每株距5O公分,行距7O公分挖15公坑種植,每畝約1.5千棵,坑裡澆上水,放洋姜種子,小的種子放兩三個,大的切開可放兩個坑,埋上土,到4月1號前後可出苗,5月澆一次水,以有雨不用澆水,可追少量復合肥。霜降時節即可收獲。
希望你理解,希望幫到。
洋姜對於種植溫度要求比較低,但是對於種植洋姜的土壤的要求比較高。最適合洋姜生長的土壤為鹼性土壤,酸性的土壤種植洋姜的話會造成大量減產,甚至是出現洋姜絕產的情況,所以在種植洋姜之前一定要對土壤的酸鹼度進行測試,其餘的話就是保持土壤的疏鬆,土壤肥力較好,就可以讓洋姜生長的很好,因為洋姜是一種抗寒能力好,抗旱能力也很好的植物。因此洋姜除了在我國的南方地區可以種植之外,在我國的北方地區也可以種植。
洋姜生長速度最快的溫度為二十五度以下,因此想要種植洋姜的話,最好是避開夏季這個溫度區間,一般選擇春季和秋季來進行種植。如果夏季也想要種植洋姜的話,在種植過程中就需要及時的對田地進行降溫,防止因為溫度太高而出現洋姜生長速度變慢的情況。
洋姜的播種方法一般是採用穴播的方法,洋姜的種子來源主要是發芽的洋姜塊,在洋姜種植的時候需要注意洋姜種子之間的間距問題,一般每行和每株之間的間距需要維持在半米的距離,同時洋姜的果實是生長在地下的,因此在種植洋姜的時候,種植深度一般都比較高需要在十厘米左右才能保證洋姜獲得充足的空間來進行生長,播種的時候需要記得將洋姜上面的小芽那端朝上,這是後期洋姜長出根莖的地方,如果小芽朝下的話,會導致洋姜種子無法順利的出苗。
洋姜的生長過程中,對於肥力的要求比較低,除了在播種之前對田地施基肥之外,在它整個的生長過程中,只需要再進行兩次追肥就可以了。第一次的追肥時間是在洋姜莖葉生長到二十公分的時候,此時追肥的肥料種類主要為尿素,因為尿素可以為洋姜補充氮元素,促進幼苗生長速度的提升,而第二次的追肥則是在洋姜開始要進入花期的時候,此時洋姜對於鉀元素的需求量比較大,因此需要對洋姜施鉀肥來促進洋姜更快地開花。
因為洋姜是一種對於水分要求量比較低的植物,在洋姜的生長過程中並不需要頻繁的進行澆水,一般只需要澆水四次就可以足夠洋姜生長所需,一般是在洋姜幼苗的時候進行一次澆水,此後是等到陽江開始拔節和結出花蕾的時候再進行一次澆水,最後一次澆水是在洋姜的塊莖,開始快速成長的時候來進行。
在洋姜種植過程中有一點非常的重要,那就是對洋姜進行摘頂,一般摘頂的時間是在洋姜結出花蕾的時候,此時需要將洋姜苗上面的花蕾進行摘除,否則容易造成洋姜莖葉的快速增長,從而導致洋姜根莖的生長無法獲得充分的肥力,從而導致洋姜產量的降低,因此在洋姜開始進行抽蕾的時候,一定要及時的對洋姜進行摘頂。
C. 洋姜怎樣種植技術
洋姜原產北美洲,經歐洲傳入中國,現中國大多數地區有栽培。
耐寒抗旱,塊莖在-30℃的凍土層中可安全越冬。早春幼苗能忍受輕霜,秋季成葉能忍受短期-4~-5℃。溫帶18~22℃、光照12小時有利於塊莖形成。耐瘠薄,對土壤要求不嚴,除酸性土壤,沼澤和鹽鹼地帶不宜種植外,一些不宜種植其他作物的土地,如廢墟、宅邊、路旁都可生長。
一、洋姜的栽培技術
1、除草:洋姜出苗後,要及時補苗,結合補苗進行1次除草。中耕除草一般播後30~40天中耕鬆土,深度6厘米左右,結合中耕進行除草。第2次中耕在現蕾以前,結合除草進行,為塊莖生長發育創造良好條件。並結合中耕進行培土,在塊莖膨大期要摘花摘蕾,以促使塊莖膨大。
2、施肥:洋姜秋季採收後整地,畝施土雜糞肥5000千克,70%撒施,30%播種時集中溝施。另施硫酸鉀15千克,深耕30厘米,耕後整平作畦以備播種。在施足基肥的基礎上,生長期需追施兩次肥,第一次在5月下旬前後,每畝追施尿素10千克,促使幼苗健壯多發新枝。第二次在現蕾初期,每畝追施沃葉水溶肥。
3、澆水:洋姜的苗期、拔節期、現蕾期和塊莖膨大期是澆水的4個關鍵時期,一般可在4月中旬澆出苗水,5月下旬澆拔節水,8月中旬澆現蕾水,10月中旬澆塊莖膨大水。洋姜雖然抗旱,但土壤水分充足時能大幅度提高產量。
D. 洋姜怎麼種植方法
1、選種
洋姜有野生小洋姜和選育的洋姜品種,要根據種植目的選用,作為自家食用可選野生小洋姜或當地的老品種,若是供給於市場,一般選擇優質、高產的選育洋姜品種較好。
2、選地播種
洋姜的適應性很強,不過選排水良好、較肥沃的沙壤土或壤土種植較好。整地可選用耕整、起壟機具,在整地時施用足夠的農家肥,在3月上旬-4月下旬播種,播種時主要將塊莖芽眼的位置向上,控好株行距,大概栽培2800-300株/畝。每隔2-3年換地種植,減少洋姜病害的發生。
3、中耕除草
洋姜露地栽培,一般在15天左右出苗,在苗期可根據田塊雜草發生情況適時中耕除草,能疏鬆土壤,促進洋姜苗生長,根系下生,塊莖的膨大,同時能防止倒伏。大面積栽培要注意追施苗肥培土。
4、灌水管理
洋姜雖然耐旱,但生長也需要大量的水分,尤其是出苗期、開花期對水較為敏感,若出現土壤過於乾旱,要及時灌水保濕;在多雨的季節,要注意清溝排水,避免影響洋姜根系的生長。
5、病蟲害防治
洋姜的病蟲害很少,主要有地老虎、螻蛄等地下蟲害,可選用辛硫磷進行防治。
6、採收
洋姜一般在10-11月份進行採挖,一直到翌年春塊莖萌發前,採挖的地下莖可直接上市或用於製作腌洋姜。
以上就是關於洋姜栽培技術要點介紹了,要是想栽種洋姜的話,首先要了解它在種植、收獲環節需要較大的人力勞動,當前農村勞動力成本較高,因此種植時要考慮好市場需求及經濟效益,還有成本等問題。
收藏舉報
E. 洋姜如何種植
一、栽培技術
① 整地施基肥:秋季採收後整地,畝施土雜糞肥5000kg,70%撒施,30%播種時集中溝施;另施硫酸鉀15kg,深耕30cm,耕後整平作畦以備播種。
② 播種:春季解凍後,選擇20~25g重的塊莖播種,畝需塊莖種子50kg,株行距0.5×0.5m,播種深度10~20cm,播後30天左右出苗。菊芋一年播種,收獲後有塊莖殘存土中,翌年可不再播種,但為了植株分布均勻,過密的地方要疏苗,缺株的地方要補栽。
二、田間管理
① 中耕培土:春天出苗後或雨後要及時除草,並結合中耕進行培土。
② 澆水:菊芋的苗期、拔節期、現蕾期和塊莖膨大期是澆水的4個關鍵時期,一般可在4月中旬澆出苗水,5月下旬澆拔節水,8月中旬澆現蕾水,10月中旬澆塊莖膨大水。
③ 追肥:在施足基肥的基礎上,菊芋的生長期需追施兩次肥:第一次在5月下旬前後,每畝追施尿素10kg,促使幼苗健壯多發新枝;第二次在現蕾初期,每畝追施硫酸鉀15kg,追後澆水。
④ 摘蕾:在塊莖膨大期要摘花摘蕾,以促使塊莖膨大。
F. 如何種洋姜
洋姜,學名菊芋,為菊科植物。
菊芋 學名 Helianthus tuberosus L.別名洋姜、鬼子姜。屬菊科多年生草本植物。以塊根、莖、葉入葯。具治熱病、腸熱瀉血、跌打骨傷等功效。分布在華北、華東、華南、華中等地。
菊芋,別名洋姜、鬼子姜,學名helianthus tuberosus l.,為菊科(compositae)向日葵屬一年生草本植物。菊芋以地下塊莖供食。我市各地有零星栽培,菊芋的塊莖中含豐富的菊糖,為果糖多聚物質,對糖尿病有一定的輔助療效。栽培粗放,有發展前景。
1、植物學特徵 莖直立,株高2~3米。扁圓形,有不規則突起,地下塊莖是不規則的多球形、紡錘形,皮紅、黃或白色。品種按塊莖的皮色而分。葉基部對生,莖上部互生,長卵圓形,先端尖,葉面粗糙,葉背有柔毛,邊緣具鋸齒,綠色。葉柄上有狹翅。頭狀花序多個,生於枝端,黃色,外圍舌狀花,不易結實,管狀花黃色。瘦果楔形,有毛,上端有2~4個具毛的扁芒。
2、對環境條件的要求 菊芋性喜稍清涼而乾燥的氣候,耐寒、耐旱,塊莖在0~6℃時萌動,8~l0℃出苗,由於菊芋的地下塊莖能在寒冷的北方土壤下越冬,翌年萌發新株,故常被誤認為多年生作物。其幼苗能耐1~2℃的低溫。在18~22℃,日照12小時的條件下,有利於塊莖的形成。塊莖能在25~30℃的凍土層內安全越冬。對土壤的適應性很強,在肥沃疏鬆的土壤中栽培能取得很高的產量。
3、栽培技術
(1)繁殖方法 以塊莖繁殖,秋冬收獲塊莖後,選擇20-25克大的塊莖播種,或砂藏備種。也可於春季土壤解凍後挖取大小適當的塊莖播種。
(2)播種 於春季進行。穴播或溝播。種植株行距為50厘米見方。植穴挖鬆土壤施基肥後播種,但基肥不宜過多。播種深度約10厘米。播後覆土平穴。
(3)田間管理 播種後約1個月左右出苗。齊苗後適當追肥、澆水。然後中耕除草,並培土成低壟,不太乾旱時可不用再澆水,直至塊莖膨大時再澆水,以「見干見濕」為原則。如莖葉生長過於茂盛時,宜摘頂,促使塊莖膨大。菊芋極少見病蟲為害,可以不使用農葯,極乾旱時有可能發生蚜蟲,噴水可消滅。
4、收獲 秋霜後收獲。收挖後清洗去泥土上市。在閑散地種植的,如需繼續種植,可在採挖時選留小塊莖埋在土中,翌年出苗後及時間苗、補苗。
5、營養成分及利用 門皮菊芋可食率100%,每100克塊莖中含水分79.8克,粗蛋白0.1克,脂肪0.1克,碳水化合物16.6克,粗纖維0.6克,灰分2.8克,鈣49毫克,磷119毫克,鐵8.4毫克,維生素b10.13毫克,維生素b20.06毫克,尼克酸0.6毫克,維生素c 6毫克,並含豐富的菊糖、多縮戊糖、澱粉等物質。性味甘、平、無毒。有利水去濕、和中益胃及具清熱解毒的作用,為利尿劑。菊芋的用途較廣。
(1)作蔬菜食用
①鮮塊莖可素炒,或與肉絲共炒,香脆可口。
②腌漬:菊芋50千克,洗凈去雜,放入瓦缸內,放一層菊芋撒鹽,用鹽量為9千克,放好後倒入適量清水。一天後倒缸一次,以後兩天倒缸一次,約15天後可食用。風味可口,可作佐餐小菜,對糖尿病有一定輔助療效。
(2)作雜糧、飼料或提取澱粉、制酒精等,地上莖也可加工作飼料。
(3)葯用 提取菊糖,供治療糖尿病用。根莖搗爛外敷治無名腫毒、腮腺炎。食療方面還可用菊芋塊莖100克,洗凈切碎,大米100克淘洗干凈,加水適量同煮成粥,調入食鹽、香油後食用。適用於糖尿病、浮腫、小便不利者。
G. 洋姜如何種植 洋姜的種植方法技巧
洋姜,又名菊芋,種植方法技巧如下:
繁殖方式:
春季解凍後,選擇20-25克重的塊莖播種,畝需塊莖種子50千克,株行距0.5×0.5米,播種深度10-20厘米,播後30天左右出苗。菊芋一年播種,收獲後有塊莖殘存土中,翌年可不再播種,但為了植株分布均勻,過密的地方要疏苗,缺株的地方要補栽。
栽培技術:
1、除草
菊芋出苗後,要及時補苗,結合補苗進行1次除草。中耕除草
一般播後30-40天中耕鬆土,深度6厘米左右,結合中耕進行除草。第2次中耕在現蕾以前,結合除草進行,為塊莖生長發育創造良好條件。
2、施肥
整地施基肥:秋季採收後整地,畝施土雜糞肥5000千克,70%撒施,30%播種時集中溝施;另施硫酸鉀15千克,深耕30厘米,耕後整平作畦以備播種。在施足基肥的基礎上,菊芋的生長期需追施兩次肥:第一次在5月下旬前後,每畝追施尿素10千克,促使幼苗健壯多發新枝;第二次在現蕾初期,每畝追施硫酸鉀15千克,追後澆水。
3、培土
中耕培土:春天出苗後或雨後要及時除草,並結合中耕進行培土。
4、澆水
菊芋的苗期、拔節期、現蕾期和塊莖膨大期是澆水的4個關鍵時期,一般可在4月中旬澆出苗水,5月下旬澆拔節水,8月中旬澆現蕾水,10月中旬澆塊莖膨大水。菊芋雖然抗旱,但土壤水分充足時能大幅度提高產量。中部半乾旱地區降水正常年份不發生嚴重乾旱時,一般不需澆水。若遇夏秋連旱,應在8月中下旬澆1次現蕾水,旱地利用集蓄雨水進行補灌,一般能增收54.6%。
5、摘蕾
在塊莖膨大期要摘花摘蕾,以促使塊莖膨大。
6、貯藏
(1)收獲:秋後正值菊芋塊莖快速生長的時期,待到10月上旬,菊芋的葉、莖完全被霜凍死,即可收獲地下塊莖了。採用人工或機械等辦法,把菊芋塊莖從土裡取出即可。
(2)冬季貯藏:如果是第二年春季用菊芋的話,可以在秋後把菊芋桿割去,不收菊芋塊莖,但第二年春季要盡可能早些取出,否則發芽很快(地溫2℃即開始萌發),影響菊芋質量。冬季貯藏方法:秋季挖一淺窖,把菊芋放入,隨即撒上沙土,保持濕度和足夠的通氣,然後四周蓋上5厘m厚的土,不要讓菊芋暴露出來。大量貯藏時,可用草把子作幾個通氣孔。菊芋在0℃以下即開始冬眠,冬季貯藏期間怕熱不怕冷,只要有土蓋住,-50℃也不會被凍死,第二年仍可發芽生長。要本著這一原則做好冬季貯藏工作,只要溫度不高,就不會霉爛。
(3)包裝與運輸:菊芋的包裝一般可採用塑料編織袋包裝,即透氣又保濕,一般放置10-20天沒問題。
(4)菊芋的運輸可採用汽運或鐵路運輸,採用汽車運輸應將菊芋用苫布蓋好,以免失水過多。鐵路運輸最好選用通風的車皮裝載。若選擇船運,應將菊芋置於通風良好、低溫的狀態下海運時間最好不超過30天。
H. 洋姜栽培技術
洋姜學名菊芋,別稱鬼子姜、五星草等,為菊科向日葵屬多年宿根性草本植物,高1~3米,有塊狀的地下莖及纖維狀根,地下塊莖富含澱粉、菊糖等果糖多聚物,可以食用,也可作製取澱粉和酒精的原料,在宅舍附近種植兼有美化作用,下面我們就一起來看一看洋姜的種植技術吧!
1、除草:洋姜出苗後,要及時補苗,結合補苗進行1次除草。中耕除草一般播後30~40天中耕鬆土,深度6厘米左右,結合中耕進行除草。第2次中耕在現蕾以前,結合除草進行,為塊莖生長發育創造良好條件。並結合中耕進行培土,在塊莖膨大期要摘花摘蕾,以促使塊莖膨大。
2、施肥:洋姜秋季採收後整地,畝施土雜糞肥5000千克,70%撒施,30%播種時集中溝施。另施硫酸鉀15千克,深耕30厘米,耕後整平作畦以備播種。在施足基肥的基礎上,生長期需追施兩次沃葉水溶肥,第一次在5月下旬前後,促使幼苗健壯多發新枝。第二次在現蕾初期,追後澆水。
3、澆水:洋姜的苗期、拔節期、現蕾期和塊莖膨大期是澆水的4個關鍵時期,一般可在4月中旬澆出苗水,5月下旬澆拔節水,8月中旬澆現蕾水,10月中旬澆塊莖膨大水。洋姜雖然抗旱,但土壤水分充足時能大幅度提高產量。
洋姜的採收貯藏
1、收獲:秋後正值洋姜塊莖快速生長的時期,待到10月上旬洋姜的葉、莖完全被霜凍死,即可收獲地下塊莖了。採用人工或機械等辦法,把洋姜塊莖從土裡取出即可。如果是第二年春季用洋姜的話,可以在秋後把洋姜桿割去,不收洋姜塊莖,但第二年春季要盡可能早些取出,否則發芽很快(地溫2℃即開始萌發),影響洋姜質量。
2、貯藏:秋季挖一淺窖,把洋姜放入,隨即撒上沙土,保持濕度和足夠的通氣,然後四周蓋上5厘m厚的土,不要讓洋姜暴露出來。大量貯藏時可用草把子作幾個通氣孔。洋姜在0℃以下即開始冬眠,冬季貯藏期間怕熱不怕冷,只要有土蓋住,-50℃也不會被凍死,第二年仍可發芽生長。
3、運輸:洋姜的包裝一般可採用塑料編織袋包裝,即透氣又保濕,一般放置10~20天沒問題。運輸可採用汽運或鐵路運輸,採用汽車運輸應將洋姜用苫布蓋好,以免失水過多。鐵路運輸最好選用通風的車皮裝載。若選擇船運,應將洋姜置於通風良好、低溫的狀態下海運時間最好不超過30天。
I. 洋姜的種植方法
洋姜如何種植
1.洋姜的繁殖和生長環境
洋姜的生命力很強,在一些山野地帶就能生長,對土質沒有過高的要求。平時種植洋姜時是以塊莖繁殖,大家秋季採收洋姜以後可以把洋姜比較大的塊莖保留起來,在第二年春天到來以後把它們取出,進行播種種植就可以。
2.洋姜的播種方法
在每年春天,土壤化凍以後,就可以開始播種洋姜,穴種或者溝種都可以在,株距和行距都應該在五十厘米左右。在種植洋姜時,挖好溝或者穴以後,要入基肥,肥料數量不宜過多,每穴一千克左右有機肥料即可,把洋姜塊莖種入以後上層蓋土平穴即可。
3.洋姜種植以後的田間管理
洋姜種植以後田間管理比較簡單,它在種下以後三十天左右出苗,在出苗齊全以後要及時追肥和澆水。在洋姜生長期間要及時把田間的雜草去除,如果洋姜的莖部長生過快要及時摘頂,這樣能讓洋姜的塊莖更加肥大。洋姜多會秋霜以後進么採收,採收以後帶著新鮮的泥沙直接上市出售就可以。
J. 洋姜怎麼種植
洋姜兄弟是那的!咋是我們一樣叫法!洋姜的種植方法最簡單:土壤選擇:砂、粘土地都行!中等肥力就可!肥料廣施磷肥、草木灰等!包你好收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