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研究方法 > 普康pe6100血液分析儀操作方法

普康pe6100血液分析儀操作方法

發布時間:2023-02-19 18:03:48

Ⅰ 全自動血型分析儀說明書,操作流程是什麼啊請高人指點呀,多謝了! 盡可能詳細點,呵呵~

操作流程就是從開機,一直寫到出報告,下面是一些參數:
全自動血型分析儀主要技術參數
1、全自動血型分析儀為全自動一體機,可自動完成標本、試劑的條碼閱讀、加樣、加試劑、孵育、離心、振盪、CCD圖像分析判定直至傳輸列印結果。完全開放試劑系統;封閉設計,符合生物安全要求;整機可升級以滿足未來發展需求。
★2、檢測項目與原理:採用微孔板紅細胞凝集法原理進行ABO正、反定型;Rh(D)定型;
O細胞篩查檢測。採用微孔板抗人球蛋白法原理進行IgG不規則抗體篩選。
★3、檢測速度及准確率:單機檢測ABO正、反定型;Rh(D)定型,速度大於等於160個樣本/小時,同時1次准確定型率達到99.9%以上。
4、加樣系統:全自動加樣,加樣量1ul至1ml,步進1ul。獨立設計的樣品加樣針、試劑加樣針,能有效防止樣本、試劑間交叉污染。加樣針具有液面探測功能、凝塊檢測功能及防堵設計。並能對異常吸取報警。
★5、條碼系統:實驗全過程實行條碼控制,兼容CODE128、ISBT128。自動掃描讀取並識別樣本、試劑、微孔板的條碼,避免人為誤差。若條碼不唯一,則給出錯誤信息,並可終止實驗。
6、功能要求
6.1、樣品位:一次性載入樣本不少於200份,可在不中斷實驗進程情況下連續追加樣本。並可應用原始采血管進行加樣。
6.2、試劑位:在保證不減少樣本位(不少於200)的情況下,一次性載入試劑位不少於16位,並可在不中斷實驗進程情況下連續追加。
6.3、反應板:使用一次性反應板保證生物安全性、防止生物危害。開放式微孔板系統,可使用不同廠家的國產/進口微孔板。一次微孔板裝載量不少於15塊。
6.4 、孵育單元:不少於10個孵育位。
6.5、儀器內置離心機,可完成離心振盪功能,確保實驗准確性。
6.6、洗板系統具備微孔板和板條自動洗滌模式,8通道,可對洗板過程進行編輯,確保洗板的有效性和穩定性。
6.7、判讀系統:採用高解析度的CCD獲取反應圖像,對每孔進行多種圖像分析;基於這些獲取的圖像和預設的不同參數,系統可分析計算檢測結果。
6.8、質量控制:每批標本檢測前可進行ABO、RHD符合性實驗,以控制試劑質量,並可在線控制標本質量。可提供配套質控品及質控細胞進行室內質控。
6.9、許可權管理:多級許可權管理,至少應具備運行、維護、批號編輯、方法編輯、刪除方法等不同許可權。
6.10、數據處理:可大容量存儲數據,支持光碟刻錄實現數據永久備份。每個實驗結果應包括其原始圖像、標本編號、試劑信息、孔位信息、判讀結果、實驗時間、實驗方法、操作人員等,便於查詢。
7、溯源性:可對實驗的全過程實時監控,具有報警功能/診斷功能,並可全對實驗全過程溯源,為質量控制提供保障,確保血液安全。
8、由儀器供應商負責實現與本實驗室信息管理系統(Lis)連接並實現信息共享。
9、除提供ABO正、反定型;Rh(D)定型;Oc篩查檢測測試軟體包外,並可提供不規則抗體篩選測試等軟體包及相應技術支持以滿足未來發展需求。
10、免費提供原廠測試微孔板2000塊,並能協助用戶完成全自動血型分析儀的確認工作。11、質量要求:應具有美國FDA,CE 或SFDA(國家級非省級)認證。

Ⅱ 關於血球儀的測量方法

血球儀的測量方法:
1、采血
血液分析一般要求用抗凝的靜脈血,盡可能不用末梢皮膚穿刺采血。因為不同部位皮膚穿刺血的細胞成分及細胞與血漿的比例常不一致,與靜脈血的差別更大。從技術角度講,毛細血管采血量較少,全自動的血液分析儀需血量較大,不易採到足夠量,更不能在需要的時候進行重復檢查,因此除了少數不易取靜脈血如嬰兒、大面積燒傷的病人及某些需要經常采血檢查的病例,如白血病、腫瘤放療或化療病人外,均應採用靜脈血檢測。
2、容器的選擇
存放抗凝血的容器應盡量採用密閉式的,以防止水分蒸發或環境污染等方面的影響。為了減少對血小板分析的影響,應使用塑料試管,采血後應立即混勻。如果採用玻璃製品應首先對容器進行硅化處理,以防止血小板黏附,造成血小板計數的減少。
目前在發達國家普遍使用真空采血系統,這一系統使標本在采血和測試期間完全與外界隔離,避免空氣或異物污染血液,也防止發生溶血,提高檢測准確性,同時也防止采血及檢驗人員因直接接觸血液而受到感染的危險。
3、抗凝劑
國際血液標准化委員會(ISCH)推薦使用的抗凝劑是EDTA二鉀,含量規定為1.5-2.2mg/ml血。此抗凝劑不影響白細胞計數及大小,對紅細胞形態影響也最小,並且可以抑制血小板的聚集。EDTA二鈉用於血常規檢查與EDTA二鉀抗凝血的結果相比無明顯變化,但其溶解度較低,抗凝速度慢,不適合末梢血的抗凝。
需要注意的是EDTA二鉀可以使紅細胞體積輕度膨脹,采血後短時間內MPV非常不穩定,半小時後方趨於平穩。枸櫞酸鹽類抗凝劑對MPV及其他凝血因子影響極小,可用於血小板的分析。
4、稀釋標本
在使用半自動血液分析儀時,血液需要經過預稀釋以後方能檢驗,應特別注意稀釋溶血現象。稀釋溶血是指血液經高倍稀釋後,隨著放置時間的延長血細胞自行溶解的現象。所以血液稀釋後應盡快測定,以避少數量的減低。
5、溶血標本對分析結果的影響
由於標本的處理不當,例如采血不順利、劇烈震盪等,可以造成標本試管內溶血。溶血嚴重的標本可以使紅細胞和血球壓積下降、血紅蛋白相對增加,導致MCH和MCHC增高,而平均紅細胞體積正常。這一結果可以使臨床醫生作用錯誤的判斷,造成不良後果。所以對於溶血的標本,應重新採集標本後測定。
6、存放時間對結果的影響
抗凝全血在室溫的條件下進行儀器測定,紅細胞、白細胞和血小板各項指標可以穩定24個小時,白細胞分類可穩定6-8小時,血紅蛋白可穩定數日。但如果在顯微鏡下進行白細胞分類,兩小時後粒細胞形態即有變化,所以如果需要做顯微鏡形態學檢查,應及早推制血片。雖然4攝氏度條件可延長血液儲存期,但血小板不宜在低溫下儲存,會影響計數和體積,因此如不能及時檢測血液應在室溫下保存。
很多文獻報道EDTA鹽抗凝的靜脈血,在采血後的一小時內檢測MPV不穩定,血小板體積逐漸增高,可增大20%左右,一小時後趨向平穩,在1-6小時內變化小於3%。這是由於血液與EDTA鹽抗凝劑混合後,血小板形狀由凹形變為球形,體積增大的原因。所以為了結果的准確性,應該在一小時後進行測定。
我們發現用EDTA抗凝的末梢血也應至少在15分鍾以後進行測定,因為在這段時間內有些標本血小板暫時的聚集現象,使血小板計數假性減少,這不僅影響血小板其它指標的准確性,也造成白細胞計數有所增高。取血後立刻檢測,標本的血小板和白細胞體積分布直方圖也是異常的,放置一段時間後再測定就可得到分布正常的直方圖
7、溶血劑的用量及溶血時間
全自動血液分析儀可以控制溶血劑的加入量及溶血劑作用時間。但在使用半自動血細胞計數儀進行血細胞計數時,需要在血液預稀釋後人工加入溶血劑,溶血以後再進行血細胞計數和分類計數,正確掌握溶血劑用量及溶血時間非常重要。如果加入量不足或加入後放置時間過短,可以造成溶血不完全,使未溶解的紅細胞計入白細胞中,造成白細胞假性增加。溶血不完全也可影響血紅蛋白的准確性。如果加入溶血劑量過多或放置時間太久白細胞明顯變形,使白細胞直方圖異常,白細胞分類計數結果不準確,甚至不能進行分類計數。

Ⅲ 血常規分析儀簡易操作規程

血常規 檢測儀又叫 血液 細胞分析儀、血球儀、血球計數儀等,是醫院臨床檢驗應用非常廣泛的儀器之一下面我為大家詳細介紹下血常規分析儀簡易操作規程,希望大家喜歡。

血常規分析儀操作規程1、 開機 前的准備

檢查試劑是否足量,有無渾濁變質,試劑管道有無扭結;

檢查主機與氣源間的電路、氣路連接是否正確;

檢查分析儀與 外接設備 的連接是否正確;

檢查電源連接是否正確。

血常規分析儀操作規程2、開機和用戶登錄

如果連接列印機,先開列印機開關。再依次打開氣源後部、機器左側面的電源開關及觸摸屏左下方開關,待登錄界面出現後,輸入用戶名和密碼後,進入主界面。

血常規分析儀操作規程3、本底檢查

在主界面點擊“計數”按鈕,檢查顯示在“計數”界面的本底結果是否滿足以下要求:WBC≤0.3×109/L RBC≤0.3×1012/L HGB≤1g/L PLT≤10×109/L 如果本底沒有達到要求,將會提示“本底異常”,請執行清洗或維護程序。

血常規分析儀操作規程4、每日質控

在進行樣本分析前,每日需對分析儀進行質控分析。

血常規分析儀操作規程5、選擇工作模式

A.在“計數”界面下,點擊“模式”按鈕,彈出“工作模式”對話框。

B.點擊模式項的“開放-全血” 、“開放-預稀釋”或者“自動-全血”單選按鈕選擇需要的工作模式。

C.點擊“CBC”或“CBC+5DIFF”單選按鈕選擇測量模式。

D.在“編號”框輸入下一個分析樣本的樣本編號。對於“自動-全血”模式,在“編號” 、“管架號”和“試管號”編輯框分別輸入起始樣本的樣本編號、管架號(輸入范圍為1-20)和試管號(輸入范圍1-10)。如選擇使用內置條碼掃描儀自動錄入下一個分析樣本的編號和/或自動錄入管架號,點擊“自動掃描編號”和/或“自動掃描管架號”復選框,然後輸入起始樣本的其他信息

E.設置完成後,點擊“確定”按鈕,保存輸入的內容並返回“計數”界面

F.操作者也可在樣本分析前,點擊“工作單”按鈕,錄入和修改待分析樣本的完整工作單信息

血常規分析儀操作規程6、開放進樣全血測量

A.混勻用K2EDTA(1.5~2.2mg/mL 血)抗凝的樣本,放到采樣針下,確保采樣針入血樣內

B.按吸樣鍵,采樣針自動吸入樣本,聽到蜂鳴器響後,移開樣本,分析儀自動執行樣本分析

血常規分析儀操作規程7、開放進樣預稀釋測量

A.在“計數”界面,點擊“稀釋液”按鈕,關閉加稀釋液對話框

B.按吸樣鍵,讓分析儀自動排出的稀釋液沿管壁流入管內,需小心避免液體濺出或產生氣泡。聽到蜂鳴器響後,移開離心管。操作者也可使用移液器取120μL稀釋液到離心管中

C.加稀釋液完畢,點擊“確定”按鈕,關閉加稀釋液對話框

D.人工採集40μL血樣注入盛有稀釋液的離心管中,蓋好蓋子後混勻

E.將該預稀釋血樣放置3分鍾後,再次混勻,放入采樣針下,按吸樣鍵,采樣針自動吸入樣本,聽到蜂鳴器響後,移開樣本,分析儀自動執行樣本分析

血常規分析儀操作規程8、自動進樣全血測量(配置自動進樣器)

A.如使用內置條碼掃描儀自動錄入下一樣本編號,將粘貼好條碼標簽的樣本試管放入試管架

B.如不自動掃描樣本編號,將試管按照樣本編號順序依次放入試管架的各試管位中

C.將放置好試管的試管架依次水平放置在進樣器的右側槽中。將有“MINDRAY”標志的側背向分析儀。一次最多能同時放置5個試管架

D.在“工作單”界面下點擊“開始”按鈕,或者在“計數”按鈕界面下點擊“計數”按鈕,分析儀自動執行樣本分析

E.分析結束後,所有試管架自動移到進樣器的左側槽,可取走樣本

血常規分析儀操作規程9、休眠

液路相關操作停止的時間超出設定的時間間隔後,分析儀會自動進入休眠狀態。此時,仍可以執行與液路無關的任意操作。

分析儀處於休眠狀態時,可按吸樣鍵取消休眠。

血常規分析儀操作規程10、關機

每日工作完畢,在主界面點擊“關機”按鈕執行關機。

當屏幕變為黑屏後,關掉主機電源,並關閉其它外接設備的電源。

清空廢液桶中廢液,並妥善處理。

血常規分析儀 注意事項

1、電源要求

A.分析儀必須在良好接地條件下使用

B.必須使用指定規格的熔斷器

C.確認輸入電壓符合分析儀要求 2、環境要求

A.正常工作溫度范圍:15℃~30℃

B.運行溫度范圍:10℃~40℃

C.正常工作濕度范圍:30%~85%

D.大氣壓力范圍:70kPa~106kPa

E.環境應盡可能無塵、無機械振動、無大噪音源和電源干擾

F.遠離強電磁場干擾源

G.不要靠近電刷型電機、閃爍熒光燈和經常開關的電接觸性設備

H.避免陽光直射或置於熱源及風源前

I.選擇一個通風良好的位置

J.不要將主機放置在斜面上

3、故障處理

若出現故障,可點擊界面左上角的故障信息區獲取故障幫助信息

4、定期維護

每日:執行正常關機

每月:分析儀每運行一個月左右,需要清洗開放采樣部件,自動采樣部件(配置自動進樣器),並請執行探頭清潔液維護,需用探頭清潔液清洗分血閥、流動室、RBC池等組件或清洗整機

每兩個月:當分析儀每運行兩個月左右,請 手工 清洗分血閥

Ⅳ 血液細胞分析儀的血液細胞分析儀

血液細胞分析儀,臨床又稱血液分析儀或血球儀、血球計數儀。
血液細胞分析儀是醫院臨床檢驗應用非常廣泛的儀器之一。以前血常規檢驗的最原始的手段是通過顯微鏡人工鏡檢,隨著基礎醫學的發展,高科學技術的應用,血液細胞分析儀已成為取代鏡檢進行血常規分析的重要手段,尤其是帶分類的血液細胞分析儀。 (XFA6000Intelligent智能化全自動血液細胞分析儀)
血液細胞分析儀性能特點:
一、性能特點:
1、現在的血液細胞分析儀都是採用國際上最先進的絲桿傳動技術,避免了傳統傳動方式(如皮帶傳動)受環境溫度影響的弊端,使定量更准確,更加耐用。
2、在白細胞三分類直方圖和紅細胞、血小板直方圖的鑒別界標上,智能化的自動界標鑒別線使分析結果更加准確。
3、國際領先的雙核嵌入式數字化電路系統,提供強大、穩定的控制與分析能力。
4、數據分析採用大規模集成電話(ARM)技術提供最穩定的分析結果。
5、一鍵式操作或手寫輸入信息,XFA6000Intelligent便會自動吸入血液標本進行稀釋、分析、並准確地提供19項參數及3個直方圖22項檢測結果,中文界面、100萬個結果的存儲(含直方圖)、並有真彩8寸TFT屏顯示、內置熱敏列印機自動列印,使得操作過程非常簡便。
6、全封閉穿刺進樣,有效避免對操作者的生物污染風險;具有18個進樣位,能充分滿足檢驗大規模的檢測工作,並具有急診插入功能,XFA6000Intelligent將助您的實驗室創造空前的效率和成果。
二、日常維護非常簡單:
測試前,只要開啟電源鍵,便可完成所有準備工作,包括電腦自檢、沖洗、灌注通道以及空白值確認。檢測完畢後,按關閉鍵XFA6000Intelligent即可自動沖洗所有通道,然後自動關閉,實現智能保養。
三、智能排堵設計:
XFA6000Intelligent的檢測部採用紅寶石材料,小孔孔徑精確,且光滑不易粘附。另設有阻孔監控功能,並可通過排堵程序進行正負壓沖洗和電子灼燒排除阻塞。
四、安全與環保:
由於XFA6000Intelligent採用無氰化物試劑檢測血紅蛋白,因此省去了麻煩的廢物處理。進樣針內外壁自動清洗功能,給予操作者安全保障。豪華人性的外觀設計將使您的檢驗環境更加舒適、安全。
那在做血常規檢查中應該注意哪些事項,才能更好的采血,便於血液細胞分析儀分析結果呢?
一、標本的採集
為了取得准確、可靠的檢驗結果,必須取得高質量的標本。高質量的標本是高質量檢驗的第一步。保證血液標本中各項細胞的完整形態是作為血常規檢驗用的高質量的標本的最基本的要求。血液細胞檢驗標本的制備分為採集和抗凝2個步驟。
1.標本的採集
按采血部位的不同,取得血常規檢驗標本,最常用的途徑是靜脈采血和末梢毛細血管采血。各類文獻均表明,靜脈血血樣是最可靠的標本,手指血是末梢毛細血管血樣中與靜脈血差異最小且較為穩定的血樣。有研究表明,與靜脈血相比,手指血的准確性和可重復性仍然較差:白細胞計數明顯高(+8%)而血小板計數明顯低(-9%)。因此,絕大多數專家建議:血常規檢驗特別是應用血液分析儀時,應使用靜脈血。
2.標本的抗凝
用於血常規檢驗的血樣必須經抗凝劑抗凝處理,在目前的眾多抗凝劑中,EDTA鹽(EDTA-Na2,EDTA-K2,EDTA-K3)是對白細胞形態和血小板影響相對較小的抗凝劑,最適合用於血常規檢驗。除采血因素的影響(生理性因素、采血部位等)外,多數情況下,血樣的質量取決於血液和抗凝劑的比例。血液比例過高時,由於抗凝劑相對不足,血漿中出現微凝血塊的可能性增加,在用於血細胞分析儀時,微凝血塊可能阻塞儀器,同時影響一些檢驗指標。血液比例過低,抗凝劑相對過剩,對檢驗指標會造成嚴重影響。血液經EDTA抗凝後,白細胞的形態會發生改變,這種改變和時間及EDTA濃度有關。EDTA的最佳濃度(與血液比)為1.5mg/ml,如果血樣少,EDTA的濃度達到2.5mg/ml,中性粒細胞腫脹、分葉消失,血小板腫脹、崩解、產生正常血小板大小的碎片,這些改變都會使血常規檢驗和血細胞計數得出錯誤結果。這一點在用自動血細胞分析儀時尤為重要。
靜脈血和末梢血均可經抗凝劑抗凝成全血標本(標本中不含稀釋液,或對標本造成的稀釋的影響極小),顯而易見,末梢血抗凝標本要達到合適的血液和抗凝劑的比例是非常困難的。因此,多數專家建議,在制備全血比例是非常困難的。因此,多數專家建議血管採集靜脈血。
無論鏡檢,或是使用血液細胞分析儀,由於絕大多數的對標本稀釋的稀釋液中含有抗凝劑,在一定量的稀釋液中可直接加入微量靜脈血或末梢血液(10-40μl)即可制備成通常所說的預稀釋標本。多數情況下,預稀釋標本的制備適用於末梢血的血樣。
二、標本的稀釋
血液是由血細胞和血漿兩部分組成的紅色粘稠混懸液。在進行血細胞檢驗計數時,直接用血液計數是困難的,無論是鏡檢還是用血細胞分析儀,血液均需合適准確的稀釋後才能進行血細胞的檢驗計數。基於血細胞分析儀的基本原理,在血細胞分析儀的設計應用中,稀釋倍數和計數容量是最重要的設計指標之一。稀釋倍數過低,會形成細胞排隊通過感測器的重合缺損;稀釋倍數過大,則會造成一定測量容量內血細胞的數量過少,這都會嚴重影響血液細胞檢驗的測量精度。
三、標本的儲存
抗凝劑因時間和濃度的不同,會造成對血細胞形態的影響。有研究表明,用EDTA抗凝靜脈血標本,在標本收集後的5分鍾內或30分鍾後,8小時內(室溫)檢測,可以得到最佳的檢測結果。如果不需要血小板和白細胞分類的准確數據,則標本可以在2℃-8℃的條件下存入至24小時。
預稀釋標本一般需要在標本制備後10分鍾內予以測量;如果稀釋液中添加細胞穩定劑,預稀釋標本的存放時間也不可超過4小時。
總之,影響血常規檢驗結果的因素很多,要想取得准確的檢驗數據,就要在實驗的每一個步驟中都嚴格按照操作規程進行。本文所講述的內容,僅僅是對血常規檢驗中注意事項的部分總結,可能存在的不足和缺陷,還是請常年處於臨檢一線工作中的老師們批評、指正。
四、血液細胞分析儀計數法:
計數細胞數量多、速度快、易於標准化、計數精確性較高,適合大規模人群健康篩查,但需特殊儀器。某些人為因素(如抗凝不充分)、病理情況(如出現有核紅細胞、巨大血小板、血小板凝集等)可干擾白細胞計數。使用前須按NCCLS規定方法對儀器進行校準,且須認真堅持日常質控工作。
五、紅細胞計數的血液分析儀法檢測原理:
血液細胞分析儀法:用電阻抗和(或)光散射原理。
血液細胞分析儀的四大屬性探討
血液細胞分析儀又叫血球儀,血液分析儀-是現在醫療領域普遍使用的醫療器械,血液細胞分析儀的使用大大提高了臨床血液檢驗的質量和效率。然而,這類高新醫療儀器在鑒別血細胞形態和結構等方面還不夠完善,目前僅可作為全血細胞分析的一種過篩手段。在遇見疑問時,還必須在顯微鏡下復查血片,經過確認、修正或補充後才能發出報告。否則,容易造成漏診、誤診。關於復查的標准,現有的醫學檢驗教科書和操作規程都沒有明確論述。為此,我們根據實踐和體會,並結合國內外有關文獻,對其標准、內容、方法等作初步探討。
1 復查的標准
在什麼情況下要進行復查,迄今為止沒有統一的標准,有人提出只要血液細胞分析儀給出警示信號(FLAG),都應進行復查,這種作法對其范圍的掌握未免過寬。例如,一個外傷急性失血的患者,血液分析儀給出了紅細胞和血紅蛋白偏低的信號,就不一定要為此復查血片。又例如在治療過程中經常作血液學檢驗的患者,往往也不必每次都要復查。Dotson在論述血片復查標准(film review criteria)時建議,每個實驗室應自行規定復查的參數、直方圖或散點圖;出現血液細胞分析儀運行提示信號(instrument fuction figs)或解釋性提示信號(interpretive flag messages)等,都是復查的條件之一,但要結合血液細胞細胞分析儀狀態和患者情況等作全盤考慮。
2 復查的內容
不少人以為復查就是作白細胞分類,其實不然。復查應包括觀察紅細胞、白細胞和血小板的形態;估計血小板或白細胞數(印證與儀器給出的數據是否相符);觀察有無血小板聚集或紅細胞聚集以及有無特殊形態的異常細胞和寄生蟲等。
3 對復查人員的要求
從事血片復查的人員,必須是經過專業訓練,具有血液細胞形態學基礎與臨床知識,並且對血液細胞分析儀十分熟悉,尤其是熟悉各種直方圖、散點圖的正常和異常圖形,並能對異常圖形的意義進行解釋和評估的人員。
復查者首先要仔細閱讀分析儀給出的各種參數、直方圖、散點圖和提示信號。對可能存在的血液學異常或技術性影響因素等有一個初步的印象。同時結合患者的臨床情況(包括初步診斷等),確定復查的側重點。
將血液充分混勻,盡早推成血片並染色。EDTA抗凝血塗片不同於皮膚穿刺血直接塗片,在細胞形態方面有一些不同之處;另外,抗凝血多半在體外已儲存一段時間,對細胞形態也會產生影響。
4 復查的方法
先用低倍鏡或高倍鏡觀察,了解血片和細胞分布情況,有無血小板或紅細胞聚集(成串、成堆),尾部有無大型、成堆異常細胞等;繼續用油鏡在塗片厚薄適中處瀏覽血片,仔細觀察紅細胞、白細胞及血小板的形態,並估計其數量。如果觀察結果與儀器報告相符,不需進行任何補充試驗,即可按儀器測定的結果發出報告。
如為貧血或其他血液病患者,其紅細胞數量及相關的指標(如MCV、MCH、MCHC)、紅細胞體積分布寬度(RDW)、直方圖或散點圖出現異常,則著重觀察紅細胞的大小、形態、內涵物、著色性、大小一致性,以及有無有核紅細胞等。如有異常,應加以描述並報告。由於血液在體外儲存過久或塗片時的其他技術原因,有時血片的局部區域可能出現一些假的靶形紅細胞、口形紅細胞和假的球形紅細胞等,缺乏經驗的檢驗者往往會將其當作真正的異形紅細胞。最簡單的鑒別方法是瀏覽塗片的其他區域,如果是真的異形紅細胞,全片(而不是個別區域)都可見到同樣的異常。
如果血小板的數目及直方圖,血小板的平均體積(MPV)異常,血小板的分布寬度(PDW)增加,則瀏覽血片首先估計血小板數。Willians等認為,正常情況下,在血片厚薄適中區(每個紅細胞彼此相互接觸但又不重疊),每個油鏡視野,約有血小板8~15個;或每10~30個紅細胞見到一個血小板。當然,這只是一個大致的估計[2]。根據我們的經驗,只要平時留心觀察,並積累一定經驗之後,通過瀏覽血片,大致估計血小板數並不難,與此同時,注意觀察血小板的形態。
如果白細胞計數或直方圖異常,首先瀏覽血片,估計白細胞數量並觀察有無幼稚或異常白細胞。如發現與儀器報告不符或有其他異常則進行顯微鏡下白細胞分類計數。關於白細胞分類,一般血液檢驗人員似乎都很熟悉。但要作到准確分類,目前還存在不少困難,個別細胞的分類標准,至今尚未完全統一。
在外周血常規白細胞分類中,將粒細胞分為中性、嗜酸性和嗜鹼性三類即可。有時為了協助感染和血液病的診斷,臨床醫生要求將中性粒細胞進一步細分為分葉核、桿狀核細胞、晚幼粒細胞、中幼粒細胞等。區分桿狀核與分葉核細胞的界限一直是困擾醫學檢驗界的老大難問題。歷史上由於對桿狀核所下的定義不同,導致各家報告的桿狀核的百分比相差懸殊,其參考值自0~5%到12%~18%。為此,美國臨床病理學會(CAP)推薦如下定義:「成熟的粒系白細胞,具有彎曲、帶狀的核形,核葉間沒有線樣細絲(threadlike filament)形成,稱為桿狀核;如果連接核葉之間的橋(bridge)內有染色質,這種橋就不算細絲,也是桿狀核」;「如果細胞核扭曲(twist)、纏繞,造成一部分核壓在另一部分核之上,以至整個核的外形看不清,應判為分葉核。」該建議已被美國臨床檢驗室標准化委員會所採納。按照這一標准,桿狀核細胞的參考值應為5%~10%[3]。不過盡管有了這個標准,由於檢驗人員個人的判斷和解釋不同,在實際工作中仍存在矛盾和不一致的現象。每個實驗室應按統一標准,開展質量控制。
眾所周知,外周血中的淋巴細胞,是一類高度異質性的細胞。在病毒、毒素等抗原的刺激下,其中有一部分會發生增殖並向漿細胞或幼稚細胞(母細胞)轉化,從而導致多樣的形態變化。如細胞體積增大;胞質變多,藍染加深,有的含有空泡;核呈不規則形態,染色質變得疏鬆,偶爾隱隱約約可見核分裂。但如果缺乏豐富的臨床經驗可能誤認為是白細胞的幼稚細胞。
外周血片復查操作簡單,但技術性很強,並且以檢驗者的主觀判斷為主。一個優秀的檢驗工作者應根據患者的臨床表現,血常規直方圖認真進行血片復查,並進行綜合分析,可使多種常見的貧血、白血病、感染等疾病得到及時、初步,甚至明確的診斷。

Ⅳ 人體成分分析儀具體怎麼操作使用


康奈爾人體成分分析儀採用世界最先進的多頻生物電阻抗分析法(MFBIA),低頻和高頻電流通過人體組織和體液的能力不同。使用單一頻率測量,雖然簡單,但准確度受到很大影響。康奈爾人體成分分析儀採用10HZ-1000HZ多頻率全面測量,並使用DDS(數字頻率合成)技術,讓頻率更准確,測試精度更高。

八點接觸式電極:配合8個電極、6通道全身測試,可准確得出蛋白、肌肉和脂肪等成分的重量,較市面上採用單一頻率的人體成分分析儀檢測項目更多、更准確。




Ⅵ 血常規 操作過程

沒有什麼操作的啊 就是給抽血,然後用血常規檢測儀分析就可以得出結果啊!

Ⅶ 普康6100三個液體管顏色代表那個試劑

血球試劑。普康6100是三分群全自動血細胞分析儀器,可檢測23項細胞參數。該儀器三個液體管顏色代表血球試劑,可以用於檢查疾病。該機器是普康公司自主研製的新一代全自動血細胞分析儀器。

Ⅷ 全自動電解質分析儀的儀器操作方法

1.開機系統自檢,檢測各主要部件的功能是否正常,智能識別診斷故障,自動提示。進入活化電極程
序,具有電極活化計時功能,精確把握活化時間,以提高電極的使用壽命,確保電極穩定性。可按
NO 鍵直接退出程序。
2. 自動系統定標(也可以選擇退出不定標,方便維修維護,但不能直接測血清標本)
3. 基點定標、斜率定標可選
4. 智能液體檢測程序,確保進樣及測量准確
5. 測量過程自動提示,您方便的向導
6. 可24小時待機,在待機狀態能自動保養,有自動正反沖洗功能
7. 自動列印、手動列印可選,節約列印紙
8. 報告單:病人綜合信息報告,可設置人體正常范圍及列印。
9. 中、英文兩種操作語言可選,並可列印中、英文 報告單
10. 有質控功能,自動生成質控報告,計算出標准偏差、變異系數等參數
11. 吸樣針具有自動抬起,自動歸位自動清洗功能,避免吸樣針堵塞
12. 簡短的液路,獨有正反沖洗自動定標及沖洗管道系統,杜絕交叉污染和管路堵塞
13. 採用壓緊式動力泵,增長泵管壽命
14. 30孔位自動進樣系統
15. 檢測樣品:全血、血清、血漿、尿液、體液等
16. 測量方法:離子選擇性電極(ISE)直接法
17. 檢測項目:K+、Na+、Cl-、Ca2+、PH、CO2

閱讀全文

與普康pe6100血液分析儀操作方法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如何開始瑜伽練習的7個方法 瀏覽:66
房性早搏最佳食療方法 瀏覽:141
銀行鑒定假幣最簡單方法 瀏覽:155
青香桔的種植方法 瀏覽:626
如何用兩位數乘兩位數的簡便方法 瀏覽:450
口服精油的使用方法 瀏覽:996
什麼方法確認 瀏覽:959
mac的相機在哪裡設置方法 瀏覽:319
圓中的有關計算方法 瀏覽:434
邁騰空調使用方法 瀏覽:511
陳皮膏怎麼熬制方法 瀏覽:392
取名字最簡單的方法 瀏覽:599
小兒哮喘的中醫中葯治療方法 瀏覽:647
表式血壓計使用方法 瀏覽:673
資產保值率的計算方法 瀏覽:259
小孩子快速瘦身方法大全 瀏覽:75
盜竊價格計算方法 瀏覽:368
足球場視野訓練方法 瀏覽:125
華為wifi6紅燈閃爍解決方法 瀏覽:978
衣服上有魚血用什麼方法洗 瀏覽:7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