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計算方法 > 多寶塔的書寫方法視頻

多寶塔的書寫方法視頻

發布時間:2022-04-30 16:46:15

❶ 書法多寶塔的特點

多寶塔是顏體早年的作品,它更與唐初或北碑的某些作品寫法相近。比如中鋒,起筆和收筆有明顯的頓按。並參以含蓄的筆意使之變化豐富;收筆用頓筆和回鋒的較多,強調「護尾」,尤其於橫畫中最為明顯,寫橫行至收筆處,常向右下方重按,頓筆回鋒,字勢倒是有後來勤禮碑的影子。我一直不主張學顏體一開始練該碑,因為一但形成習慣,怕寫其它的碑版難改。我覺得顏的雄秀風格還是得《顏家廟》等才能表現。

❷ 初學者如何練習毛筆書法!

一、材料准備

筆、墨、紙、硯、字帖

1、紙用生宣

2、墨無沉澱殘渣,書寫流暢,墨色均勻,氣味清香;滯筆時可加酒精。

3、筆用狼毫


二、書寫姿勢

1、執筆

「執筆無定法,要使虛而寬」,手心虛空,執得靈便。


2、寫姿

枕腕:手腕枕在桌面上或枕在左手背上書寫。

懸腕:執筆的手腕懸起,離開桌面,肘臂仍在桌上。
懸肘:執筆手臂全部懸空。最佳書寫方式,書法家最常用方法

根據便利性、自身習慣及需要選擇,三種方式可以循序漸進。

3、高低與松緊
執筆的手指(無名指)與筆頭的距離即為高低。握筆的力度為松緊。

初學者宜低,宜松。寫出的字更為穩健,且手指不易疲勞。


4、運筆

運指:點畫純用手指撥動書寫。局部使用

運腕:手腕運動完成各種筆畫。中小字全部使用。

運肘: 大字要動肘。

5、坐姿
「頭正、身直、臂開、足安」 ,既保護脊椎,又便於書寫力量控制。

6、立姿
大字要立。因為字大筆畫長,坐著寫不宜施展且視線角度不夠。
手掌下覆,手背與手臂成一平面,開腳站穩,雙足之間的距離等於肩寬。

三、用筆
1、「圓筆底紙,命筆心常在點畫中行」——中鋒運筆。
如果筆鋒在筆畫中間,筆頭不是圓錐狀而是扁平狀,寫出來的筆畫扁平單薄。

初學可以將毛筆在硯池邊上掭一下回復圓錐狀態,並慢慢嘗試中鋒運筆。既通過手腕的變化讓筆鋒到筆腹的方向與毛筆運行方向一致。中鋒運筆較為高級,需要多練多看。
2、偏鋒運筆
偏鋒運筆筆鋒不在筆畫的中間,而在其某一邊行走;即筆鋒處於筆畫的一側,筆腹處於筆畫的另一側,筆鋒與筆腹在並列行走。
只能偶爾使用,不然筆畫就會一邊光一邊毛。
3、側鋒運筆
介於中鋒和偏鋒運筆之間的方法。從上往下投視,筆毫方向(中心線)與運行方向(筆畫中心線)以45度夾角為基準。夾角小於45度,筆畫質感接近中鋒;大於45度,筆畫質感接近偏鋒。主要運用於行、草,初學者不宜過多使用。如果臨摹顏體字,橫畫會用到側鋒。



四、 臨帖

1、由楷至行最後草

2、初學者必臨

顏真卿:《多寶塔碑》
歐陽詢:《九成宮醴泉銘》
柳公權:《玄秘塔碑》

3、實臨到意臨

不看字帖寫出來的字為意臨,與原帖有八分相似達標並轉換字帖及書體。

4、復習

將臨字與字帖對比,不足之字多為筆畫運用(結體通過臨摹一般不易出大問題),專門挑出將筆畫運用反復練習,時常在心中比對(不看貼)。


五、請教

如有書法家或書法教師指導,事半功倍。


書藝如海,勤為上策。

❸ 最直接的練書法的方法

選帖以後即要臨帖,臨帖是為了練好寫字的基本功力,體會和掌握範本的用筆、結體和姿勢、神韻。臨帖有摹和臨之分。摹是把紙覆蓋在字帖上進行鉤摹,然後影格,臨是對帖臨字。
一、 鉤摹和影格
(一)鉤摹
即用透明或半透明的紙,如有光紙、雪梨紙、防潮紙、薄頁紙、硫酸紙等,覆在范帖上,用毛筆或用鉛筆沿著範本的字邊,用極細的線條沿著字形的輪廓線(內外各佔一半)勾出字的輪廓,稱「雙鉤」,然後在鉤好的輪廓內,按著字畫用筆寫出(如範本是墨跡本,則要按墨跡的墨色濃淡來寫),稱為「填廓」。
鉤摹首先要忠於字帖原字的形態。如果把線鉤摹在字的輪廓線之外,填廓出來的字就會比原字大一圈;相反的如把線鉤摹在輪廓線內,則填廓以後又小一圈;如果部分線條鉤摹在輪廓線以外,一部分又鉤在以內,填廓出來的字就失去范帖的字的原貌。鉤摹時始終要沿著字的輪廓邊沿內外各一半的位置。所以避免是需要細心和專心的。其次,在填廓時,不能如畫圖案畫那樣平塗,應按照先左後右,先上後下的筆順,照著原帖的字畫行筆,一筆一畫地寫。並且要琢磨原帖字的筆法,有分析有研究地進行。現在的描紅本把 「鉤摹」也就是「雙鉤」給我們先完成了,只進行「填廓」,也就是「描」,「描」指的是「描紅」,也就是「填廓」即初學者在印好的紅字帖上沿筆跡用毛筆描寫,這加快了學習進度。
(二)影格
即用透明紙(有光紙、雪梨紙、防潮紙、薄頁紙、硫酸紙)或完全透明的薄角片,覆在範本上,為了範本不受墨污染,再在透明紙上覆蓋較薄較透明的連史紙、宣紙(扎花、綿連、單宣)等,然後照字的筆畫,用「描紅」的辦法,沿紙上的字影一筆一畫的寫,又叫寫「仿影」或「影格」。由於在字帖上有兩層紙,且紙的透明程度不一,蒙在範本上面,下邊的字可能會產生輪廓模糊,因此可以多買一本範本作為參考,放在旁邊,隨時檢查對照。這樣,就可以省去鉤摹過程的時間,增加摹寫次數。現在的初學者可以直接買影格本進行練習。
康有為曾說:「學書必先模仿,不得古人形質,無自得其性情也,故欲臨帖,必先使之模仿數百反過,使轉運立筆盡有,然後可以臨帖。」所以,不論鉤摹填廓或影格描紅,都是為了掌握古人的筆法、神韻,鍛煉基本功力,因此在鉤摹時,要對範本的字進行觀察研究,了解範本字畫的起筆、轉筆和收筆的特點,和它的風格神韻,如果是墨跡本,還要研究墨色的枯潤濃淡的變化,這種變化正是筆墨轉換的表現,從中可以研究古人運筆時起、轉、收筆的痕跡。為了鞏固記憶,有些過長的範本,如顏真卿的《多寶塔》,歐陽詢的《九成宮》,柳公權的《玄秘塔》,趙孟頫的《膽巴帝師碑》等,可以分段鉤摹,反復進行,首先進行熟悉和掌握少數字的筆法、結構和神韻,進而由少到多,以致達到通篇。只有嚴格地進行訓練,才能掌握範本筆法、結構和墨法,養成每字一筆都不能馬虎潦草的習慣。因此,開始時,寧可慢一點,也不要只求速度而潦草,否則會欲速則不達。另外現在學書者往往跳過鉤摹階段而進入臨的階段,有的甚至不疊格就臨,看起來視乎快,實際效果不佳,甚至由於進步慢,連學書興致都敗壞了。只有循序漸進,才能功夫扎實。
二、對臨和背臨
臨,就是照著古人或大師的字畫模仿。臨帖有兩個步驟,一是對臨,二是背臨。
(一)對臨
即對著範本的字臨寫。第一步先用格臨。
具體步驟是:先用角膜片(如膠片的膜片、薄玻璃、透明有機板或透明紙,如硫酸紙)畫成九宮格、米字格、梯形格等。九宮格等的作用為臨摹時便於掌握筆畫位置的一種依據。它適宜漢字結構形成的比例,如漢字的左右、上下並列結構、左中右、上中下三部分結構,九成宮格也分上中下,左中右九格,從而便於看出字的筆畫在這九個小方塊中所處的位置,這樣臨摹就容易掌握各部分比例和筆畫的長短、粗細和傾斜的角度,做到心中有數。米字格的作用相同於九宮格。由於字的撇、捺等斜度更難看準,而米字格恰好有兩條對角線可做依據,橫豎則有兩條中心線,也便於掌握橫豎畫和各部分的比例。兩者都是臨摹時有利的工具。將九宮格或米字格等覆蓋在範本上,在臨寫的紙下也放一張九宮格或米字格的襯紙。把範本斜豎在桌子前面(背後可用木架或其他物件托住),就可用臨寫了。桌子格臨比摹寫又進一步。雖然有九宮格或米字格來確定筆畫的位置,但是怎樣起筆、收筆、回轉以及筆畫的粗細、長短、斜度等,就靠臨習者在前段摹寫時掌握筆法的基礎上,憑觀察範本字體來進行,也就是說,丟掉了拐杖靠自己走路。這樣,經過反復格臨,在有九宮格和米字格輔助條件下,能夠較准確地掌握字的間架經過和筆法,第二步即可對臨,取掉蓋在範本上的九宮格或米字格,臨寫紙下可以襯一畫有方格的紙。
格臨和對臨,首先要注意臨寫不要只看一筆寫一筆,要觀察和記住字的全體筆畫位置與運筆情況,掌握住字的間架結構和形狀神態。否則,看一筆臨一筆只注意的是局部,缺少完整的概念,就不能從整體上掌握住字的形態和神韻了。因此,臨寫以前必須認真觀察字形和筆法,甚至閉著眼睛,腦際都可影像出字的形態來。其次,臨寫的字可以比範本的字稍大一些,便於掌握字的間架結構和筆法,特別是有些範本的字形偏小,更要臨寫得大一些。臨寫到一定程度後,即可進入臨寫的第二階段,即背臨階段。
(二)背臨
是指把範本收起來,默寫範本的書體,是臨寫的最後階段。它是在鉤摹、影格、格臨、對臨的基礎上,完全靠記憶進行臨字。只有對範本的字的結構、筆法和字形都已經掌握,並已歷歷在目,才能默寫出範本的書體來。背臨著重在對範本書體的形神的掌握,臨寫時也許筆畫的長短、粗細和原範本書體有差別,但從形神來說,應和範本一致。所以背臨著重意臨。當然,初時背臨,不論結構、筆法和神韻都會和範本書體有距離,這就靠檢查對照找出差距以後,在進行第二遍背臨時改正。只要反復進行背臨,就可以熟練地掌握範本的結體、筆法和神韻了。能做到這一步,就可以進入書寫了,在書寫時遇到範本中沒有的字,可以按照範本中書體的結構和筆法特點去寫,寫出來的字,就會和範本這種書體的風格一致,這就說明已掌握了一家書體。
掌握了一家的書體風格,再學另一家是否還需要再經過這些過程?這就不一定了。因為,這時候,控制運筆的能力已大大提高,對間架結構、筆法和風格神韻等等都經過較長時間的實踐,認識也提高了,只要直接進入對臨就可以,而且學會另一種書體風格,時間和過程都會大大的縮短。實際上已經進入書法藝術的創作階段。為了追求和創造自己獨特的風格,要臨寫和研究若干種書體風格,比較其特點,掌握其長處,為我所用,這是十分重要的。

❹ 歐體基本筆畫寫法視頻

鏈接: https://pan..com/s/1GE0Oq0VBPgghV2yeP_STjQ

提取碼: ugm8

如果沒有一定的控筆能力,寫字是很容易出亂子的,無法准確表達筆畫或者筆法。

這里有控筆訓練和筆畫教學視頻,希望能幫到你.

❺ 顏真卿多寶塔中的國字怎麼寫的

要想寫好顏真卿《多寶塔碑》的筆法瘦勁、多骨少肉而不豐腴。的國的寫法,就的了解基本筆畫。
1 橫
短橫有左尖橫、右尖橫,也有中間略細如長橫的處理方法,短橫一般到末尾下垂都不分。
而長橫多是末端細而強烈頓挫向下寫如點狀,那種中間略細而左右略粗的長橫較少(如「千」)。、
2 豎
懸針豎沒有後期顏字那種肥厚如綿里針的感覺,只覺骨力勁挺,這和陏、初唐寫法近似。

❻ 怎麼講顏真卿多寶塔碑

《多寶塔碑》:全稱《大唐西京千福寺多寶塔感應碑》,天寶十一年(752)四月廿日建,岑勛撰文,顏真卿書丹,徐浩題額,史華刻字,現藏西安碑林。碑文寫的是西京龍興寺和尚楚今靜夜誦讀《法華經》時,彷彿時時有多寶佛塔呈現眼前,他決心把幻覺中的多寶佛塔變為現實,天寶元年選中千福寺興工,四年始成。在千福寺中每年為皇帝和蒼生書寫《法華經》、《菩薩戒經》,這在佛教史上,有特殊的意義。此碑是顏真卿早期成名之作,書寫恭謹誠懇,直接二王、歐、虞、褚遺風,而又有與唐人寫經有明顯的相似之處,說明顏真卿在向前輩書法家學習的同時,也非常注重從民間的書法藝術吸取營養。整篇結構嚴密,字行間有烏絲欄界格,點畫圓整,端莊秀麗,一撇一捺顯得靜中有動,飄然欲仙。是他繼承傳統的作品。《書畫跋》:「此是魯公最勻穩書,亦盡秀媚多姿,第微帶俗,正是近世撰史家鼻祖。」

❼ 怎樣臨習多寶塔碑 偏旁部首的寫法

具體的寫法要根據具體字形而定,沒有特別具體的規定。這是字形五要素(曲勢,等距,穿插,粗細,提按)中穿插的內容,即如果右面字形偏大,左邊的偏旁就寫窄些,所謂「讓右」;右面偏小,就寫舒展一些。宗旨是,字形要穩,不要有歪、偏的感覺。建議:先仔細觀察臨帖,把字周圍打上正方形米資格,研究筆畫間的穿插和偏、讓關系,體會不同結字方式的處理方法。

閱讀全文

與多寶塔的書寫方法視頻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比字的五筆怎麼打字方法 瀏覽:764
人體缺硫的解決方法 瀏覽:409
危險廢棄物鑒別標准和方法 瀏覽:897
氣缸壓縮壓力檢測方法記錄 瀏覽:824
水龍頭如何使用方法視頻 瀏覽:765
三合一連接方法圖解 瀏覽:702
目的基因個體水平檢測方法 瀏覽:648
納米焊焊接方法視頻 瀏覽:532
腰腹輔助鍛煉方法 瀏覽:807
物理測量方法以及刻度尺的使用 瀏覽:757
qq郵箱提醒時間設置在哪裡設置方法 瀏覽:202
預防結核的最佳方法 瀏覽:949
折褲角的方法步驟圖片 瀏覽:234
弱視治療儀使用方法 瀏覽:121
前列腺結石症狀及治療方法 瀏覽:997
用什麼方法讓寶寶動 瀏覽:272
安裝三維地圖的方法 瀏覽:920
手機靠墊製作方法 瀏覽:490
江蘇半枝蓮種苗種植方法 瀏覽:102
葯球100種訓練方法動態圖 瀏覽:9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