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應交增值稅怎樣計算
1、標准意義計算:
應納稅額=當期銷項稅額—當期進項稅額。
因當期銷項稅額小於當期進項稅額不足抵扣時,其不足部分可以結轉下期繼續抵扣。
2、採用簡易辦法計算增值稅應納稅額的公式:
小規模納稅人銷售貨物或者應稅勞務,實行簡易辦法按照銷售額和規定的徵收率計算應納稅額,不得抵扣進項稅額。應納稅額計算公式:
應納稅額=銷售額×徵收率。
3、進口貨物計算增值稅應納稅額公式:
納稅人進口貨物,按照組成計稅價格和增值稅暫行條例規定的稅率計算應納稅額,不得抵扣任何稅額。組成計稅價格和應納稅額計算公式:
組成計稅價格=關稅完稅價格+關稅+消費稅。
應納稅額=組成計稅價格×稅率。
(1)應繳納增值稅額的計算方法擴展閱讀;
增值稅徵收通常包括生產、流通或消費過程中的各個環節,是基於增值額或價差為計稅依據的中性稅種,理論上包括農業各個產業領域(種植業、林業和畜牧業)、采礦業、製造業、建築業、交通和商業服務業等,或者按原材料采購、生產製造、批發、零售與消費各個環節。
一種銷售稅,屬累退稅,是基於商品或服務的增值而征稅的一種間接稅,在澳大利亞、加拿大、紐西蘭、新加坡稱為商品及服務稅(Goods and Services Tax, GST),在日本稱作消費稅。增值稅是法國經濟學家 Maurice Lauré於1954年所發明的,法國政府有45%的收入來自增值稅。
⑵ 公司每月應交的增值稅怎麼算
法律分析:
計算公司每月應交的增值稅,要區分公司是增值稅一般納稅人還是小規模納稅人
1、增值稅一般納稅人的計算方法:應納稅額=本月銷項稅額-本月進項稅額;本月銷項稅額=本月的銷售額÷[1+0.16(或1.11)]*17%(或11%)
本月進項稅額為本月取得並認證的增值稅專用發票和海關專用繳款書上註明的增值稅稅額,取得的運費發票*7%,取得的農業生產者農產品發票或收購發票上開具的金額*13%。
2、增值稅小規模納稅人:本月取得的銷售收入÷(1+0.03)*3%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增值稅暫行條例》第二條規定:增值稅稅率:
(一)納稅人銷售貨物、勞務、有形動產租賃服務或者進口貨物,除本條第二項、第四項、第五項另有規定外,稅率為17%。
(二)納稅人銷售交通運輸、郵政、基礎電信、建築、不動產租賃服務,銷售不動產,轉讓土地使用權,銷售或者進口下列貨物,稅率為11%:1.糧食等農產品、食用植物油、食用鹽;
2.自來水、暖氣、冷氣、熱水、煤氣、石油液化氣、天然氣、二甲醚、沼氣、居民用煤炭製品;3.圖書、報紙、雜志、音像製品、電子出版物;4.飼料、化肥、農葯、農機、農膜;5.國務院規定的其他貨物。
(三)納稅人銷售服務、無形資產,除本條第一項、第二項、第五項另有規定外,稅率為6%。
(四)納稅人出口貨物,稅率為零;但是,國務院另有規定的除外。
(五)境內單位和個人跨境銷售國務院規定范圍內的服務、無形資產,稅率為零。
稅率的調整,由國務院決定。
《中華人民共和國增值稅暫行條例》第四條規定:除本條例第十一條規定外,納稅人銷售貨物、勞務、服務、無形資產、不動產(以下統稱應稅銷售行為),應納稅額為當期銷項稅額抵扣當期進項稅額後的余額。應納稅額計算公式:應納稅額=當期銷項稅額-當期進項稅額當期銷項稅額小於當期進項稅額不足抵扣時,其不足部分可以結轉下期繼續抵扣。
《中華人民共和國增值稅暫行條例》第十一條規定:小規模納稅人發生應稅銷售行為,實行按照銷售額和徵收率計算應納稅額的簡易辦法,並不得抵扣進項稅額。應納稅額計算公式:應納稅額=銷售額×徵收率小規模納稅人的標准由國務院財政、稅務主管部門規定。
《中華人民共和國增值稅暫行條例》第十二條規定:小規模納稅人增值稅徵收率為3%,國務院另有規定的除外。
⑶ 應交增值稅的計算公式是什麼
公式為:應納稅額=銷項稅額-進項稅額
增值稅計算公式:含稅銷售額/(1+稅率)=不含稅銷售額
不含稅銷售額×稅率=應繳稅額
上面說增值稅是實行的「價外稅」,什麼是價外稅?也就是價外征稅,就是由消費者負擔的。比如:
你公司向a公司購進甲貨物100件,金額為10000元,但你公司實際上要付給對方的貨款並不是10000元,而是10000+10000*17%(假設增值稅率為17%)=11700元。
為什麼只購進的貨物價值才10000元,另外還要支付個1700元呢?因為這時,你公司作為消費者就要另外負擔1700元的增值稅,這就是增值稅的價外徵收。這1700元增值稅對你公司來說就是「進項稅」。a公司多收了這1700元的增值稅款並不歸a公司所有,a公司要把1700元增值稅上交給國家。所以a公司只是代收代繳而已,並不負擔這筆稅款。
再比如:
你公司把購進的100件貨物加工成乙產品80件,出售給b公司,取得銷售額15000元,你公司要向b公司收取的乙產品貨款也不只是15000元,而是15000+15000*17%=17550元,因為b公司這時作為消費者也應該向你公司另外支付2550元的增值稅款,這就是你公司的「銷項稅」。你公司收了這2550元增值稅額也並不歸你公司所有,你公司也要上交給國家的,所以,2550元的增值稅款也不是你公司負擔的,你公司也只是代收代繳而已。
如果你公司是一般納稅人,進項稅就可以在銷項稅中抵扣。
沿用上例,你公司購進貨物的支付的進項增值稅款是1700元,銷售乙產品收取的銷項增值稅是2550元。由於你公司是一般納稅人,進項增值稅可以在銷項增值稅中抵扣,所以,你公司(在出售了乙產品獲得b公司的貨款後)上交給國家增值稅款就不是向b公司收取的2550元,而是:2550-1700=850元(那1700元已在你公司購買甲貨物時加入貨款中,由a公司代收代繳過了),所以這850元是b公司在向你公司購乙產品時付給你公司的,通過你公司交給國家。b公司買了你公司的乙產品,再賣給c公司,c公司再賣給d公司……,這些過程都是要收取增值稅的,直到賣給最終的消費,也就把增值稅轉嫁到了最終消費者身上了,所以增值稅也是流轉稅。
如果你是一名會計,從會計分錄中也看得出來:
你公司向a公司購進100件貨物時,分錄:
借:原材料 10000
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進項稅額) 1700
貸:應付賬款——a公司 11700
分錄中並沒有把收取的1700元做為公司的費用,而是做為「應交稅金」,因為你公司是一般納稅人,進項稅額可以抵扣。
你公司向b公司銷售80件甲產品時,分錄:
借:應收賬款——b公司 17550
貸:主營業務收入 15000
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銷項稅額)2550
分錄中並沒有把向b公司收取的2550元增值稅款做為公司的業務收入,而是掛「應交稅金」,因為這並不歸你公司所有,而是應交給國家的稅收。
銷項稅額 - 進項稅額 = 2550 - 1700 = 850 元就是要交給國家的稅收。
⑷ 增值稅應納稅額的計算公式是什麼
增值稅應納稅額的計算公式有:
第一:增值稅一般納稅人:
應納稅額 = 當期銷項稅額 - 當期進項稅額
銷項稅額 = 銷售額 × 適用稅率
銷售額 = 全部價款 + 價外費用=含稅銷售額÷(1+稅率)
進項稅額=(不含增值稅稅)價格×稅率
注意:價外費用,是指銷售貨物時價外向購買方收取的手續費、違約金、延期付款利息、賠償金、包裝費、優質費等。
第二:增值稅小規模納稅人
應納稅額=銷售額×徵收率
銷售額=含稅銷售額÷(1+徵收率)
計算增值稅一般納稅人時價外費用不包括的項目:
1、受託加工應征消費稅的消費品所代收代繳的消費稅。
2、銷售貨物的同時代辦保險而向購買方收取的保險費,以及 向購買方收取的代購買方繳納的車輛購置稅、車輛牌照費。
3、以委託方名義開具發票,代委託方收取的款項。
4、同時符合由國務院或者財政部批准設立的政府性基金,由國務院或者省級人民政府及其財政、價格主管部門批准設立的行政事業性收費;收取時開具省級以上財政部門印製的財政票據;所收款項全額上繳財政的代為收取的政府性基金或者行政事業性收費。
視同銷售貨物銷售額的確定:
1、視同銷售納稅人按近期同類平均銷售價格確定銷售額;
2、當納稅人沒有同類消費品銷售價格的,計算組成計稅價格。組成計稅價格 = 成本×(1 + 成本利潤率)
3、如果是涉及應稅消費品的:組成計稅價格 = 成本×(1 + 成本利潤率)+ 消費稅稅額或組成計稅價格 = 成本×(1 + 成本利潤率)÷(1 - 消費稅稅率)
⑸ 應交增值稅計算公式
應交增值稅計算公式為應納稅額=當期銷項稅額-當期進項稅額。
為方便企業填報,可根據實際情況採取下列方式填報:
1、一般納稅人企業,在實際操作中也可以根據「增值稅納稅申報表」計算該指標,計算公式為:應交增值稅=銷項稅額-(進項稅額-進項稅額轉出-免抵退貨物應退稅額)。同時注意,計算該指標時應包括即征即退貨物及勞務對應項目;
2、執行簡易徵收辦法的一般納稅人企業,可根據「增值稅納稅申報表」中「簡易徵收辦法計算的應納稅額」填報該指標;
3、符合財稅部門規定的對某些產品實行稅額減征的一般納稅人企業,在根據「增值稅納稅申報表」填報該指標時還應扣除「應納稅額減征額」;
4、小規模納稅人企業,可根據「增值稅納稅申報表」中「本期實際應納稅額」填報。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增值稅暫行條例》
第二條 增值稅稅率:
(一)納稅人銷售貨物、勞務、有形動產租賃服務或者進口貨物,除本條第二項、第四項、第五項另有規定外,稅率為17%。
(二)納稅人銷售交通運輸、郵政、基礎電信、建築、不動產租賃服務,銷售不動產,轉讓土地使用權,銷售或者進口下列貨物,稅率為11%:
1.糧食等農產品、食用植物油、食用鹽;
2.自來水、暖氣、冷氣、熱水、煤氣、石油液化氣、天然氣、二甲醚、沼氣、居民用煤炭製品;
3.圖書、報紙、雜志、音像製品、電子出版物;
4.飼料、化肥、農葯、農機、農膜;
5.國務院規定的其他貨物。
(三)納稅人銷售服務、無形資產,除本條第一項、第二項、第五項另有規定外,稅率為6%。
(四)納稅人出口貨物,稅率為零;但是,國務院另有規定的除外。
(五)境內單位和個人跨境銷售國務院規定范圍內的服務、無形資產,稅率為零。
稅率的調整,由國務院決定。第四條 除本條例第十一條規定外,納稅人銷售貨物、勞務、服務、無形資產、不動產(以下統稱應稅銷售行為),應納稅額為當期銷項稅額抵扣當期進項稅額後的余額。應納稅額計算公式:
應納稅額=當期銷項稅額-當期進項稅額
當期銷項稅額小於當期進項稅額不足抵扣時,其不足部分可以結轉下期繼續抵扣。
⑹ 本期應納的增值稅稅額怎麼計算
(1)、進項稅額17000元,
(2)、進項稅額:5300*17%=901元。
(3)、銷項稅額:150000*17%+23400/(1+17%)*17%=28900元,
(4)、銷項稅額:(5660+200)/(1+17%)*17%=851.45元。
本月應繳納增值稅:28900+851.45-17000-901=11850.45元。
⑺ 企業應交增值稅怎麼計算
企業增值稅的計算方法:應納稅額=銷售額×徵收率3%。且前述的銷售額為,除收取的銷項稅額以外,納稅人發生應稅銷售行為收取的全部價款和價外費用,應當摺合成人民幣計算。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增值稅暫行條例》第十一條
小規模納稅人發生應稅銷售行為,實行按照銷售額和徵收率計算應納稅額的簡易辦法,並不得抵扣進項稅額。應納稅額計算公式:
應納稅額=銷售額×徵收率
規模納稅人的標准由國務院財政、稅務主管部門規定。
第十二條
小規模納稅人增值稅徵收率為3%,國務院另有規定的除外。
第六條
銷售額為納稅人發生應稅銷售行為收取的全部價款和價外費用,但是不包括收取的銷項稅額。
銷售額以人民幣計算。納稅人以人民幣以外的貨幣結算銷售額的,應當摺合成人民幣計算。
⑻ 應納增值稅的公式
應納增值稅的計算公式:
應交增值稅=銷項稅額-(進項稅額-進項稅額轉出)-出口抵減內銷產品應納稅額-減免稅款+出口退稅
具體計算可分為兩種:
1、一般納稅人
計算公式為:應納稅額=當期銷項稅額-當期進項稅額
銷售額=含稅銷售收入/(1+稅率)
含稅銷售收入=銷售額*(1+稅率)=銷售額+銷售額*稅率=銷售額+銷項稅(或進項稅)
銷項稅額(或進項稅額)=含稅銷售收入/(1+稅率)*稅率=銷售額*稅率
銷項稅額:是指納稅人提供應稅服務按照銷售額和增值稅稅率計算的增值稅額。
進項稅額:是指納稅人購進貨物、加工修理修配勞務、無形資產或者不動產和應稅服務,支付或者負擔的增值稅稅額。
2、小規模納稅人
計算公式為:應納稅額=銷售額×徵收率
銷售額=含稅銷售額÷(1+徵收率)
應納增值稅的填報方法:
為方便企業填報,可根據實際情況採取下列方式填報:
(1)一般納稅人企業,在實際操作中也可以根據「增值稅納稅申報表」計算該指標,計算公式為:應交增值稅=銷項稅額-(進項稅額-進項稅額轉出-免抵退貨物應退稅額)。同時注意,計算該指標時應包括即征即退貨物及勞務對應項目。
(2)執行簡易徵收辦法的一般納稅人企業,可根據「增值稅納稅申報表」中「簡易徵收辦法計算的應納稅額」填報該指標。
(3)符合財稅部門規定的對某些產品實行稅額減征的一般納稅人企業,在根據「增值稅納稅申報表」填報該指標時還應扣除「應納稅額減征額」。
(4)小規模納稅人企業,可根據「增值稅納稅申報表」中「本期實際應納稅額」填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