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計算方法 > 台式電腦羅盤的使用方法視頻

台式電腦羅盤的使用方法視頻

發布時間:2022-04-23 22:50:32

Ⅰ 風水羅盤的使用方法

羅盤是風水操作的重要工具,它的基本作用就是定向。在我們認識風水理氣學問時,首先要學習以羅盤定向的基本方法。
羅盤學名為羅經,創自軒轅黃帝時代,後經過歷代前賢,按易經及河洛原理,參以日月五星七政及天象星宿運行原則,再察地球上山川河流,平原波浪起伏形態,加以修正改良製造而成,用於測定方位和勘察地形,堪輿地師及海員大都稱它為「羅盤」或「羅庚」,很少稱為「羅經」。
說到羅盤的使用方法,如果是詳細討論的話,相信要花上好多篇幅。因為它包括的東西實在太多了,本篇只從簡單使用方法來談談。
羅盤的種類很多,常用的有三元盤、三合盤、三元三合兩用盤、易盤、玄空盤及各派所用戶的獨特盤。但無論是那門那派的羅盤,中間必有一層是二十四山方位的,從北方開始依次序排列分別是壬子癸、丑艮寅、甲卯乙、辰巽巳、丙午丁、未坤申、庚酉辛、戌乾亥等。共二十四個方位。如果你有一個指南針,你可以發覺羅盤與指針相對的度數如下:
方位 卦位 二十四山 角度
壬 337.5 - 352.5
正北 坎 子 352.5 - 7.5
癸 7.5 - 22.5
丑 22.5 - 37.5
東北 艮 艮 37.5 - 52.5
寅 52.5 - 67.5
甲 67.5 - 82.5
正東 震 卯 82.5 - 97.5
乙 97.5 - 112.5
辰 112.5 - 127.5
東南 巽 巽 127.5 - 142.5
巳 142.5 - 157.5
丙 157.5 - 172.5
正南 離 午 172.5 - 187.5
丁 187.5 - 202.5
未 202.5 - 217.5
西南 坤 坤 217.5 -232.5
申 232.5 - 247.5
庚 247.5 - 262.5
正西 兌 酉 262.5 - 277.5
辛 277.5 - 292.5
戌 292.5 - 307.5
西北 乾 乾 307.5 - 322.5
亥 322.5 - 337.5
清楚了二十四山的方向後,現在要看看羅盤的形狀。
從羅盤的外形你可以看到,羅盤中泱是一個圓形天池(即定向用的指南針)。外面是銅面黑底金字的活動轉盤,稱內盤或圓盤。盤上一圈圈的堆滿著字,習慣上一圈叫做一層。其中有一層是二十四方位,最外是一方形盤身,稱為外盤或方盤。盤身以花梨木製造的最為耐用,但重量比一般木製盤重。
外盤有四個小孔,分別有兩根魚絲或膠線以十字形穿於四邊中間的小孔內,它是用來定坐向的。
羅盤的使用主要是中泱的磁針,天池外的內盤是鋼制的,天池底色一般是白色的,底部劃有一紅色直線,有一端是有兩個紅點在紅線的左右,紅線是以南北定位的,有紅點的一方是子方(正北方),另一端是午方(正南方),上面有一根很靈敏的磁針,磁針有一端是有一個小孔的。
使用羅盤時,雙手分左右把持著外盤,雙腳略為分開,將羅盤放在胸腹之間的位置上,保持羅盤水平狀態,不要左高右低,或者前高後低。然後以你的背*為坐,面對為向,開始立向。
這個時候,羅盤上的十字魚絲線應該與屋的正前、正後、正左、正右的四正位重合,如果十字線立的向不準,那麼,所測的坐向就會出現偏差的了。
固定了十字魚絲的位置之後,用雙手的大拇指動內盤,當內盤轉動時,天池會隨之而轉動。一直將內盤轉動至磁針靜止下來,與天池內的紅線重疊在一起為止。
有一點是非常重要的,就是磁針有小孔的一端必須與紅線上的兩個小紅點重合,位置不能互掉。這時顯示坐向方的魚絲線(是橫的那一條)與內盤各層相交。我們要找尋的各種數據和資料,就顯示在這條魚絲線所穿越和涵蓋的區域上。
然而,羅盤上有十多二十層,究竟那一層才是坐向呢?就是二十四山那一層了。它就在天池附近。魚線向方上的那一個「山」,我們用它表示向,魚絲坐方上的那一個「山」,我們用它表示坐。
譬如說,向山是子,坐山是午,我們便稱之為坐午向子。知道自己宅中的坐向後,將羅盤放在全屋的中心點,便可以由坐向求出全屋的方位(或宮位)。
二、羅盤「三盤三針」的應用
1、地盤——用於立向——在太極點上置「指南針或羅盤」測出四面八方,陽宅太極
點在宅中;陰宅太極點在墳頂中泱。
2、人盤——用於消砂——看山峰、樓、樹、牆、堆砌物、塔、煙囪等。
3、天盤——用於納水——看水的來去或路的走向。如水、河、溏、池、井、廁所
(濁水)養魚(動水)、門窗(動水)、路或平地(虛或假水)等。
三、八卦屬性納水法:
1、乾艮坤巽屬木。
2、乙辛丁癸屬土。
3、子午卯酉甲庚丙壬屬火。
4、辰戌丑未屬金。
5、寅申巳亥屬水。
四、八卦屬性:
1、木克土為財。
2、水生木為貴。
3、木見木為旺。
4、木生火為泄。
5、金克木為殺。
使用方法:
如坤山艮向兼未丑,坐丁未向丁丑分金,升卦四爻,變成卦「雷風恆卦」查《巨門八局抽爻換象》。坐山升卦四爻、變成「雷風恆卦」查斷語即可。雷風恆、震八木、巽二木。此卦斷:東廚得位、二木成林、功名利。田產興、長男長女正配和順、子貴孫賢、兄父分恭、富貴雙全、科甲連綿。註:此卦斷語可參閱(三合三元羅經用法大全414頁《巨門八局抽爻換象》。 羅盤屬於風水師必備的測量工具之一,一個房間無能擺放什麼或需要對自己有何幫助,首先是跟你的房間格局、五行相生相剋分不開的,同時接合自己的命理才能發揮出最好的效果。單憑擺放羅盤就能改運,那就不用風水師下盤吊線修房了,更不用請風水師看房間的布局了。
在這里我只是糾正下你的觀點。至於你羅盤擺什麼位?我認為沒有必要問,或許你問的問題沒有問好,所以沒有人願意幫你回答

Ⅱ 羅盤的使用

羅盤屬於傳統的地質工作三件寶之一(另外兩件為地質錘、放大鏡),在科技高度發達的今天仍是野外地質工作中不可缺少的工具之一。在野外工作中羅盤被用來確定方位、測量地形的坡度及各種面狀和線狀構造的產狀。

羅盤有很多種,其結構和使用方法大致相同。我國地質工作者常用的是一種八角羅盤。現以哈爾濱光學儀器廠生產的DQY-1地質羅盤儀為例,介紹一下羅盤的結構和使用方法。

一、羅盤的結構

羅盤被裝在一個皮質的羅盤盒內並附帶有簡單的附件工具(圖2-5)。野外攜帶時可將其掛在皮帶上或放在背包內。羅盤由上蓋、外殼、連接合頁、反光鏡、折疊式覘板、磁針、刻度盤、圓水準器、管水準器、測斜刻度盤、測斜盤、磁針制動螺絲、刻度盤校正螺絲等部分組成(圖2-6)。

連接合頁用來連接羅盤的上蓋和外殼,反光鏡裝在羅盤上蓋內,反光鏡面上有一條分劃線。磁針的兩端分別指向地磁極的南極和北極,指向北的一端(簡稱為北針)為白色,指向南的一端(簡稱為南針)為黑色。由於我國處在北半球,指向南的磁針上纏有銅絲。刻度盤為鋁制的圓盤,被劃分為360°,連接合頁處為180°。折疊式覘板分別裝在羅盤上蓋和外殼上。安裝在上蓋的稱為短覘板,安裝在外殼上的稱為長覘板,兩套覘板尖端的連線平分方位刻度盤。覘板、磁針、刻度盤配合使用可以用來測定目標的方位。圓水準器用來使羅盤保持水平。管水準器與測斜盤連為一體,可以通過轉動外殼背面的小手柄來轉動測斜盤,它與測斜刻度盤一起構成羅盤的測斜系統,可用來測量坡度角及構造要素的傾角。磁針制動螺絲在羅盤不使用時用來使磁針不轉動以減少磨損。刻度盤校正螺絲用於校正磁偏角。

圖2-5 DQY-1地質羅盤儀

圖2-6 DQY-l地質羅盤儀結構圖

1—短覘標;2—上蓋;3—反光鏡橢圓孔;4—連接合頁;5—羅盤外殼;6—長覘標;7—反光鏡及分劃線;8—磁針;9—圓水準器;10—刻度盤;11—管水準器;12—測斜刻度盤;13—磁針制動螺絲;14—刻度盤校正螺絲

二、羅盤的校正

由於羅盤磁針指示的是地磁場的磁南極和磁北極(簡稱磁南、磁北),其與地理上子午線指示的南北方向間存在一個交角,這個交角稱為磁偏角。所以,羅盤直接指出的並不是實際目標的地理方位。在使用羅盤前必須進行磁偏角的校正。

在地球上各個不同的地區,磁偏角的數值和偏向各不相同。一般在各種正規的地形圖上多會給出這一地區的磁偏角的偏轉方向和角度值。我國大部分地區為磁北方向位於子午線的西側,稱為西偏。

對羅盤磁偏角進行校正是為了讓使用者在羅盤的刻度盤上讀出的方位刻度與實際地理方位一致。

磁偏角的校正方法見圖2-7。若磁偏角西偏時,用羅盤的附件工具轉動刻度盤校正螺絲,使刻度盤向逆時針方向轉動磁偏角的度數(圖2-7(a)。如磁偏角為東偏,則是向順時針方向轉動磁偏角的度數(圖2-7(b)。

圖2-7 羅盤磁偏角的校正方法

(a)磁偏角西偏5°;(b)磁偏角東偏5°;(c)北戴河的磁偏角

三、野外工作中羅盤的使用

野外工作中羅盤常被用來測量目標物的方位、山坡的坡角和各種構造要素的走向、傾向、傾角。

1.方位測量

在野外使用地形圖定點時,經常要以某個地形圖上的已知點為參考,來確定觀察點的位置(圖2-8);在地質剖面的測量中也經常要測量剖面線的方位。這時就需要使用羅盤來進行方位測量。

圖2-8 方位角的測量方法

測量時打開羅盤上蓋,放鬆磁針制動螺絲,讓磁針能自由轉動。當被測量的物體較高大時,把羅盤放在胸前或腹部。將羅盤的長硯板對准被測物體,然後轉動羅盤,使物體及長覘板都映入反光鏡,並且使物體、長覘板上頂部的尖端及反光鏡的分劃線位於一條直線上,同時使圓水準器的氣泡居中,以保持羅盤水平,當磁針停止擺動後,即可直接讀出磁針所指刻度盤上的度數,也可按下制動螺絲再讀數。

讀測得方位角時,可根據羅盤擺放的位置來決定是讀磁北針或磁南針所指的度數。如果要測量某物體(B)位於測量者(A)的方位,當羅盤如圖2-8放置時,讀磁北針所指的度數,其原理是:若要測量B點位於A點的方位,可以假設,B點是動點(因為被測量點可以選任何物體),A點是定點(人站著不動,相當於一個參考點),那麼AB線的方向是從A到B的。測量B點位於A點的方位,實際上就是測量AB線按逆時針方向旋轉與正北方向的夾角(α),也是長覘板所指方向與磁北針的夾角。由於羅盤採用的是按逆時針方向刻的方位角,所以必須讀磁北針所指的讀數。在這種情況下,如測量目標位於觀測者的方位時,則讀磁南針。

當被測量物體較低時,羅盤放置與上述相反,把長覘板對准測量者,並放到眼前,然後轉動反光鏡使其與羅盤平面的夾角小於90°,以看清圓水準器為准。測量時,視線通過反光鏡橢圓孔,使覘板尖、橢圓孔的中線、被測量物體重合,同時保持羅盤水平(通過反光鏡看圓水準器氣泡居中),等磁針停止擺動,這時按下制動螺絲(這個步驟必須做,因為在測量時,眼睛看不清讀數,如果不按下制動螺絲,待羅盤放下來再讀數時,磁針已轉動了),然後再讀數。採用這種方法測量目標位於觀測者的方位時讀磁南針;測量觀測者位於目標的方位時讀磁北針。

2.地形坡度測量

地形坡度是指斜坡的斜面(線)與水平面的夾角。其測量方法是(圖2-9):在坡頂、坡底或斜坡上各站一人,或者各立一與人等高的標桿。站在坡底的人把羅盤直立,使長覘板指向測量者,並轉動反光鏡,以能觀察到羅盤刻度盤為准;將長覘板頂部的小覘板折成90°,視線從小覘板的小孔或尖通過,經反光鏡的橢圓孔,直達標桿的頂端或人的頭頂;保持此狀態,並調整羅盤底面的手柄,使長水準器的氣泡居中(從反光鏡里看),這時測斜盤上的游標所指示測斜刻度盤的讀數即為坡度角。同樣可以用相同的方法,從坡頂向坡腳測量坡度角。

圖2-9 地形坡度的測量方法

3.面狀構造產狀要素測量

岩層產狀要素包括走向、傾向和傾角。走向是岩層面與水平面交線的延伸方向,傾向是岩層面上的傾斜線在水平面上的投影所指的方向,傾角是傾斜線與水平面的夾角。

走向測量:打開羅盤的上蓋到極限位置,將羅盤的一個長邊靠在岩層面上(圖2-10),轉動羅盤使圓水準器的水泡居中(注意:在轉動羅盤的過程中,羅盤的長邊不要離開岩層面)。圓水準器的氣泡居中且磁針停止擺動後,磁針所指的刻度盤度數即為岩層的走向。由於岩層走向有兩個方向,所以讀磁南針、磁北針都是可以的。

測量岩層傾向時,羅盤如圖2-10放置。將羅盤南端(標有S)的一條棱或羅盤上蓋背面緊靠岩層面,使該棱線與岩層走向線重合或羅盤上蓋背面與岩層面平行,這時長覘板的指向與岩層的傾向一致,轉動羅盤使其水平(圓水準器氣泡居中),等磁針不擺動時,磁北針所指刻度即為岩層傾向。

請同學思考,如果要測量岩石下層面的產狀時,羅盤怎樣放置?應怎樣讀數?

當測量完傾向後,不要讓羅盤離開岩層面,馬上把羅盤轉90°(羅盤直立),如圖2-10放置。使羅盤的長邊緊靠岩層面,並與傾斜線重合,然後轉動羅盤底面的手把,使長水準器氣泡居中,這時測斜盤上的游標所指測斜刻度盤的讀數即為傾角。

圖2-10 岩層產狀要素測量方法

在測量岩層產狀時,一般只需測量岩層的傾向和傾角,而走向可通過傾向的數字加或減90°得到。測量傾向和傾角時,必須先測傾向,後測傾角,反之則不行,請同學思考其道理。若被測量的岩層表面凹凸不平,可把野簿平放在岩層面上當作層面,以提高測量的准確性和代表性。如果岩層出露很不完整時,可以通過找到屬於同一層面的3個點,再用野簿把這3個點連成一平面(相當於岩層面),這時測量野簿的平面即可。

上面介紹的是岩層面產狀測量的方法,其他的面狀構造如斷層面、節理面、劈理面、片理、糜棱面理產狀的測量方法與之相同。

面狀構造產狀測量完成後,及時將其記錄在野外記錄本上。記錄的方式如下:如某一面狀構造的傾向為30°,傾角為50°,其產狀記錄為30°∠50°,前者為傾向,後者為傾角。並在記錄本上表明面狀構造是屬於岩層面或其他的面理。

Ⅲ 電子羅盤如何使用

你好,電子羅盤,也叫數字指南針,是利用地磁場來定北極的一種方法,通俗的講就是一個指南針,是對gps定位失效後的一種補充導航定向的方法,做到「丟星不丟向」。

Ⅳ 羅盤的使用方法

1、首先打開羅盤表,放鬆制度螺絲,讓磁針自由轉動。

Ⅳ 風水羅盤如何使用

羅盤的使用方法!
文字文字大多數流派的風水師在堪察風水時都需要使用羅盤,它是風水師堪天輿地的(shi kan tian yu de de)重要工具。作為業余的玄空愛好者,懂得羅盤的基本用法,對於交流或咨詢風水實菏問題是很有必要的。無法准確說明風水實例的確切坐向,手頭沒有羅盤度量是一回事;有羅盤未能准確使用又是一回事。
度量陰宅的坐向,一般是站立在墓前雙手持羅盤於腰間位置,當判斷羅盤邊線(有方形外框的)與墓碑正面處於垂直狀態後,調整盤面使指針對准磁北點,以「天心十道」壓住的前後度數則為山向度數,靠墓碑方為山,靠身體方為向。為了准確起見,最好從墓碑前開始測,再逐步後退多選一到兩個點測定;如果墓碑光滑平整,則可以先把羅盤的邊框平壓在墓碑上,測定後在後退幾步,檢查一下是否一致。假如使用的是圓式羅盤,最好的辦法象木工鋸板或泥水工砌牆一樣使用「定線法」,即先拉一條與墓碑垂直的紗線(一般用紅紗線),再將羅盤平置於線的下端度量。當然,有方形外框的羅盤也可以用這種方法度量,不過費時一點,也得先准備一段紗線及固定線的輔助物。
讀數時也要小心。假定在墓前測定,羅盤靠墓碑方「天心十道」的紅線壓在350.5度,靠身體方壓170.5度(兩者相差度數一定是180度),則此墓(4 __ze2 ci3 mu4)坐山350.5度、朝向170.5度,即壬山丙向兼子午,子午正針( _ji ren shan bing xiang jian zi wu _zi wu zheng zhen)必定偏在右手方。若癸山丁向兼子午,子午正針必定偏在左手方。若羅盤上沒有標示周天度數,則先找屬何卦何山,再看壓線何分金(一百二十分金)。當立子山午向在中位線上時,以周天度數看坐山為360度(0度),朝向為180度。壬山的中位線是(4 _ren2 shan1 de0 zhong1 wei4 xian4 shi4)345度,其癸亥分金中位線是351度,因此350.5度仍在壬山的癸亥分金內;但用癸亥分金已屬兼卦即壬山丙向兼子午,必需用替。其六運星盤為到山到向格局。
六運 壬山丙向 兼子午

┌——┬——┬——┐
│31│76│58│
│ 五 │ 一 │ 三 │
├——┑�—┑�—┤
│49│22│94│
│ 四 │ 六 │ 八 │
├——┑�—┑�—┤
│85│67│13│
│ 九 │ 二 │ 七 │
└——(___)┴——┴——┘
若六運癸山丁向兼子午,依中州玄空的觀點並不用替,仍然用癸山丁向的星盤,為雙星到向的格局。但兼線千萬不要兼在「小空亡」線上。
六運 癸山丁向
┌——┬——┬——┐
│12│66│84│
│ 五 │ 一 │ 三 │
├——┑�(_____)—┑�—┤
│93│21│48│
│ 四 │ 六 │ 八 │
├——┑�—┑�—┤
│57│75│39│
│ 九 │ 二 │ 七 │
└——┴——┴——┘ 陰宅風水論壇
本文版權歸[伴仙]和[易學風水論壇---│易學書籍│家居風水│羅盤應用│節臃催財│四主│六爻│八字│六壬│奇門遁甲│太已神數│姓名學│天文地理]共同所有,未經同意(gong4 tong2 suo3 you3 _wei4 jing1 tong2 yi4)請勿轉載
文字羅盤的使用方法
┗━━━━┻━━━┻━━━━━━━━┛
羅盤是風水操作的重要工具(cao1 zuo1 de0 zhong4 yao4 gong1 ju4),它的基本作用就是定向。在我們認識風水理氣學問
陰宅風水論壇
時,首先要學習以羅盤定向(shi _shou xian yao xue xi yi luo pan ding xiang)的基本方法。
羅盤學名為羅經,創自軒轅黃帝時代,後經過歷代前賢,按易經及河洛原理,參
以日月五星七政及天象星宿運轉原則,再察地球上山川河流,平原波浪起伏形態,加
以修正改良製造而(yi xiu zheng gai liang zao er)成,用於測定方位和勘察地形,堪輿地師及海員大都稱它為「羅
盤」或「羅庚」,很少稱為「羅經」。
說到羅盤的使用方法,如果是詳細討論的話,相信要花上好多篇幅。因為它包括
的東西實在太多了,本篇只從簡單使用方法來談談。
羅盤的種類很多,常用的有數元盤、三合盤、三元三合兩用盤、易盤、玄空盤及
各派所用戶的獨特盤(ge pai suo yong hu de te pan)。但無論是那門那派的羅盤,中間必有一層是二十四山方位的,
從北方開始依次序排列分別是壬子癸、丑艮寅、甲卯已、辰巽巳、丙午丁、未坤申、
庚酉辛、戌乾亥等。共二十四個方位。如果你有一個指南針,你可以發覺羅盤與指針
陰宅風水論壇

我是在台北集易堂的網站上面看的。內容很多,你自己去看吧

Ⅵ 風水羅盤怎麼使用 羅盤的使用方法圖解

最簡單的就是天池裡的指針了,朝著目標,並不是要對其南北的,只是要經緯線就是外盤的十字紅線要對其准南北方的,看偏差就行了,如果在細的話,就是24山了,當然了還有很多,不是專門人員根本用不著的,看起來很復雜,又是先天後天八卦的,又是分金的等等,很少用的。

Ⅶ 羅盤儀的使用方法

用羅盤儀測定某一直線的磁方位角的方法如下。

(1)安置羅盤儀於直線的一端點上。

(2)對中。用垂球進行對中。

(3)整平。半松開球臼接頭螺旋,擺動羅盤盒使水準器氣泡居中後,再旋緊球臼連接螺旋。使度盤處於水平位置。

(4)照準。望遠鏡瞄準直線的另一端點,其步驟同水準儀的望遠鏡瞄準相同。

(5)松開磁針固定螺旋,使它自南轉動,待磁針靜止時,讀出磁針所指的度盤瀆數,即為該直線的磁方位角。

讀數時,如果度盤上的0°位於望遠鏡物鏡端時,應按磁針北端讀取讀數;當0°位於塑遠鏡目鏡端時,則按磁針南端讀取讀數。

(7)台式電腦羅盤的使用方法視頻擴展閱讀:

羅盤儀的注意事項:

(1)應避免在會影響磁針的場所使用羅盤儀,例如,在高壓線下,在鐵路上,鐵柵欄、鐵絲網旁,觀測者身上帶有手機、小刀等情況,均會對磁針產生影響。

(2)羅盤儀刻度盤分劃一般為1°或30',應估讀至15'。

(3)為了避免磁針偏心差的影響,除讀磁針北端讀數外,還應讀磁針南端讀數。

(4)由於羅盤儀望遠鏡視准軸與度盤0°~180°直徑不在同一豎直面,其夾角稱羅差,羅差會造成磁方位角結果的偏差,故應將其限制在一定的范圍。

(5)羅盤儀遷站時和使用結束後,一定要記住把磁針固定好,以免磁針隨意擺動而造成磁針與頂針的磨損或損壞。

Ⅷ 關於羅盤的使用方法,說的詳細一些

羅盤學名為羅經,創自軒轅黃帝時代,後經過歷代前賢,按易經及河洛原理,參以日月五星七政及天象星宿運行原則,再察地球上山川河流,平原波浪起伏形態,加以修正改良製造而成,用於測定方位和勘察地形,堪輿地師及海員大都稱它為「羅盤」或「羅庚」,很少稱為「羅經」。 說到羅盤的使用方法,如果是詳細討論的話,相信要花上好多篇幅。因為它包括的東西實在太多了,本篇只從簡單使用方法來談談。 羅盤的種類很多,常用的有三元盤、三合盤、三元三合兩用盤、易盤、玄空盤及各派所用戶的獨特盤。但無論是那門那派的羅盤,中間必有一層是二十四山方位的,從北方開始依次序排列分別是壬子癸、丑艮寅、甲卯乙、辰巽巳、丙午丁、未坤申、庚酉辛、戌乾亥等。共二十四個方位。 如果你有一個指南針,你可以發覺羅盤與指針相對的度數如下: 方位 卦位 二十四山 角度 正北 坎 壬 子 癸 337.5 - 352.5 352.5 - 7.5 7.5 - 22.5 東北 艮 丑 艮 寅 22.5 - 37.5 37.5 - 52.5 52.5 - 67.5 正東 震 甲 卯 乙 67.5 - 82.5 82.5 - 97.5 97.5 - 112.5 東南 巽 辰 巽 巳 112.5 - 127.5 127.5 - 142.5 142.5 - 157.5 正南 離 丙 午 丁 157.5 - 172.5 172.5 - 187.5 187.5 - 202.5 西南 坤 未 坤 申 202.5 - 217.5 217.5 - 232.5 232.5 - 247.5 正西 兌 庚 酉 辛 247.5 - 262.5 262.5 - 277.5 277.5 - 292.5 西北 乾 戌 乾 亥 292.5 - 307.5 307.5 - 322.5 322.5 - 337.5 清楚了二十四山的方向後,現在要看看羅盤的形狀。 從羅盤的外形你可以看到,羅盤中央是一個圓形天池(即定向用的指南針)。外面是銅面黑底金字的活動轉盤,稱內盤或圓盤。盤上一圈圈的堆滿著字,習慣上一圈叫做一層。其中有一層是二十四方位,最外是一方形盤身,稱為外盤或方盤。盤身以花梨木製造的最為耐用,但重量比一般木製盤重。 外盤有四個小孔,分別有兩根魚絲或膠線以十字形穿於四邊中間的小孔內,它是用來定坐向的。 羅盤的使用主要是中央的磁針,天池外的內盤是鋼制的,天池底色一般是白色的,底部劃有一紅色直線,有一端是有兩個紅點在紅線的左右,紅線是以南北定位的,有紅點的一方是子方(正北方),另一端是午方(正南方),上面有一根很靈敏的磁針,磁針有一端是有一個小孔的。 使用羅盤時,雙手分左右把持著外盤,雙腳略為分開,將羅盤放在胸腹之間的位置上,保持羅盤水平狀態,不要左高右低,或者前高後低。然後以你的背靠為坐,面對為向,開始立向。 這個時候,羅盤上的十字魚絲線應該與屋的正前、正後、正左、正右的四正位重合,如果十字線立的向不準,那麼,所測的坐向就會出現偏差的了。 固定了十字魚絲的位置之後,用雙手的大拇指動內盤,當內盤轉動時,天池會隨之而轉動。一直將內盤轉動至磁針靜止下來,與天池內的紅線重疊在一起為止。 有一點是非常重要的,就是磁針有小孔的一端必須與紅線上的兩個小紅點重合,位置不能互掉。這時顯示坐向方的魚絲線(是橫的那一條)與內盤各層相交。我們要找尋的各種數據和資料,就顯示在這條魚絲線所穿越和涵蓋的區域上。 然而,羅盤上有十多二十層,究竟那一層才是坐向呢?就是二十四山那一層了。它就在天池附近。魚線向方上的那一個「山」,我們用它表示向,魚絲坐方上的那一個「山」,我們用它表示坐。 譬如說,向山是子,坐山是午,我們便稱之為坐午向子。知道自己宅中的坐向後,將羅盤放在全屋的中心點,便可以由坐向求出全屋的方位(或宮位)。

Ⅸ 羅盤是怎麼使用的

一、 羅盤的使用方法
1.羅盤的結構

(1)磁針——一般為中間寬兩邊尖的菱形鋼針,按裝在底盤中央的頂針上,可自由轉動,不用時應旋緊制動螺絲,將磁針抬起壓在蓋玻璃上避免磁針帽與項針尖的碰撞,以保護頂針尖,延長羅盤使用時間。在進行測量時放鬆固動螺絲,使磁針自由擺動,最後靜止時磁針的指向就是磁針子午線方向。由於我國位於北半球磁針兩端所受磁力不等,使磁針失去平衡。為了使磁針保持平衡常在磁針南端繞上幾圈銅絲,用此也便於區分磁針的南北兩端。

(2)水平刻度盤---水平刻度盤的刻度是採用這樣的標示方式:從零度開始按逆時針方向每10度一記,連續刻至360度,o度和180度分別為N和S,90度和270度分別為E和W,利用它可以直接測得地面兩點間直線的磁方位角。

(3)豎直刻度盤----專用來讀傾角和坡角讀數,以E或W位置為0度,以S或N為90度,每隔10度標記相應數字。

(4)懸錐---是測斜器的重要組成部分,懸掛在磁針的軸下方,通過底盤處的覘板手可使懸錐轉動,懸錐中央的尖端所指刻度即為傾角或坡角的度數。

(5)水準器---通常有兩個,分別裝在圓形玻璃管中,圓形水準器固定在底盤上,長形水準器固定在測斜儀上。

(6)瞄準器——包括接物和接目覘板,反光鏡中間有細線,下部有透明小孔,使眼睛,細線,目的物三者成一線,作瞄準之用。

在使用前必須進行磁偏角的校正。
因為地磁的南、北兩極與地理上的南北兩極位置不完全相符,即磁子午線與地理子午線不相重合,地球上任一點的磁北方向與該點的正北方向不一致,這兩方向間的夾角叫磁偏角。
地球上某點磁針北端偏於正北方向的東邊叫做東偏,偏於西邊稱西偏。東偏為(+)西偏為(-)。
地球上各地的磁偏角都按期計算,公布以備查用。若某點的磁偏角已知,則一測線的磁方位角A磁和正北方位角A的關系為A等於A磁加減磁偏角。應用這一原理可進行磁偏角的校正,校正時可旋動羅盤的刻度螺旋,使水平刻度盤向左或向右轉動,(磁偏角東偏則向右,西偏則向左),使羅盤底盤南北刻度線與水平刻度盤0--180度連線間夾角等於磁偏角。經校正後測量時的讀數就為真方位角。

2.羅盤使用方法
(1)測方位
測量某物體的方位是野外地質工作者應具備的最基本的技能。在定點時,首先要做的就是測量觀察點位於某地形或地物的方位。測量時打開羅盤蓋,放鬆制動螺絲,讓磁針自由轉動。當被測量的物體較高大時,把羅盤放在胸前,羅盤的長水準器對准被測物體,然後轉動反光鏡,使物體及長瞄準器都映入反光鏡,並且使物體、長瞄準器上的短瞄準器的尖及反光鏡的中線位於一條直線上,同時保持羅盤水平(圓水準器的氣泡居中),當磁針停止擺動時,即可直接讀出磁針所指圓刻度盤上的讀數,也可按下制動螺絲再讀數。
(2)測量岩層產狀要素
岩層產狀要素包括岩層的走向、傾向和傾角。岩層走向是岩層層面與水平面交線的延伸方向。岩層傾向是岩層面上的傾斜線在水平面上的投影所指方向。傾角是傾斜線與水平面的夾角。
測量岩層走向時,將羅盤的長邊(與羅盤上標有N—S相平行的邊)的一條棱與層面緊貼,見圖,然後緩慢轉動羅盤(注意:在轉動過程中,羅盤緊靠層面的那條棱的任何一點都不能離開層面),使圓水準器的氣泡居中,磁針停止擺動,這時讀出磁針所指的讀數即為岩層之走向。讀磁北針或磁南針都可以,因為岩層走向是朝兩個方向延伸的,相差 180°。

測量岩層的傾向時,羅盤如圖放置,將羅盤南端(標有S)的一條棱緊靠岩層面,這時長瞄準器指向與岩層的傾向一致,並轉動羅盤,轉動方法及原則同上。當羅盤水平、磁針不擺動時,就可讀數。如圖1放置羅盤,應讀磁北針所指的讀數。當測量完傾向後,不要讓羅盤離開岩層面,馬上把羅盤轉90°,(羅盤直立),如圖1放置,使羅盤的長邊緊靠岩層面,並與傾斜線重合,然後轉動羅盤底面的手把,使測斜器上的水準器(長水準器)氣泡居中,這時測斜器上的游標所指半圓刻度盤的讀數即為傾角。
在測量地層產狀時,一般只需測量地層的傾向和傾角,而走向可通過傾向的數字加或減90°得到測量傾向和傾角時,必須先測傾向,後測傾角。
若被測量的岩層表面凹凸不平,可把記錄本平放在岩層面上當作層面,以便提高測量的准確性和代表性。如果岩層出露很不完整時,這時要找岩層的斷面,找到屬於同一層面的三個點(一般在兩個相交的斷面易找到),再用記錄本把這三個點連成一平面(相當於岩層面),這時測量記錄本的平面即可。

二、野外地質記錄
1 、 野外地質記錄要求
詳細記錄:進行野外地質觀察,必須做好記錄,地質記錄是最寶貴的原始資料,是進行綜合分析和進步研究的基礎,也是地質工作成果的表現之一。 客觀地反映實際情況: 即看到什麼記什麼,如實反映,不能憑主觀隨意誇大或縮小或歪曲。但是,允許在記錄上表示出作者對地質現象的分析、判斷。因為這有助於提高觀察的預見性,促進對問題認識的深化。 記錄清晰、美觀,文字通達: 這是衡量記錄好壞的一個標准。 圖文並茂:圖是表達現地質現象的重要手段,許多現象僅用文字是難以說清楚的,必須輔以插圖。尤其是一些重要的地質現象,包括原生沉積的構造、結構、斷層、褶皺、節理等構造變形特徵,火成岩的原生構造、地層、岩體及其相互的接觸關系、礦化特徵,以及其他內、外動力地質現象,要盡可能地繪圖表示,好的圖件的價值大大超過單純的文字記。
2、 野外地質記錄內容
綜合性地質觀察的記錄,要全面和系統,例如進行區域地質測繪,常採用觀察點與觀察線相結合的記錄方法。觀察點是地質上具有關聯性、代表性、特徵性的地點。如地層的變化處、構造接觸線上、岩體和礦化的出現位置以及其他重要地質現象所在。觀察線是連接觀察點之間的連續路線,即沿途觀察,達到將觀察點之間的情況聯系起來的目的。觀察點、觀察線的具體記錄內容如下:
日期和天氣。 實習地區的地名。 路線:從何處經過何處到何處,要寫得具體清楚。 觀察點編號:可從 No.01 開始依次為 No.02 , No.03 ,…。 觀察點位置:盡可能交代詳細,如在什麼山、什麼村莊的什麼方向,距離多少米,是在大道旁還是在公路邊,是在山坡上還是在溝谷里,是在河谷的凹岸還是在凸岸等,還要記錄觀察點的標高,即海拔高度,可根據地形圖判讀出來。觀察點的位置要在相應的地形圖上確定並標示出來。 觀察目的:說明在本觀察點著重觀察的對象是什麼,如觀察某一時代的地層及接觸關系,觀察某種構造現象(如斷層、褶皺……),觀察火成岩的特徵,觀察某種外動力地質現象等。 觀察內容:詳細記錄觀察的現象,這是觀察記錄的實質部分。觀察的重點不同,相應地有不同的記錄內容。如果觀察對象是層狀地質體,則可按以下程序進行記錄。
①岩石名稱,岩性特徵,包括岩石的顏色、礦物組成、結構、構造和工程特性等;
②化石情況,有無化石,化石的多少,保存狀況,化石名字;
③岩層時代的確定;
④岩層的垂直變化,相鄰地層間的接觸關系,列出證據;
⑤岩層產狀,按方位角的格式進行記錄;
⑥岩層出露處的褶皺狀況,岩層所在構造部位的判斷,是褶皺的翼部還是軸部等;
⑦岩層小節理的發育狀況,節理的性質、密集程度,節理的產狀,尤其是節理延伸的方向;岩層破碎與否,破碎程度,斷層存在與否及其性質、證據、斷層產狀等;
⑧地貌、第四系(山形,階地、河曲等),河谷縱、橫剖面情況,河谷階地及其性質,水文,水文地質特徵及物理地質現象(如喀斯特、滑坡、沖溝、崩塌等的分布,形成條件和發育規律,以及對工程建築的影響等);
⑨標本的編號,如採取了標本、樣品或進行照相等,應加以相應標明;
⑩補充記錄。上述內容尚未包括的現象。
如果觀測點為侵人體,除化石一項不記錄外,其他項目都應有相應的內容,如④項應為侵入接觸關系或沉積接觸關系;⑤項應為岩體,是岩脈、岩牆、岩床、岩株或岩基等;⑥項應為岩體侵入的構造部位是褶皺軸部或翼部,是否沿斷層或某種破裂面侵入等。上述記錄內容是全面的,但在實際運用時,應根據觀察點的性質而有所側重。
沿途觀察、記錄相鄰觀察點之間的各項地質現象,使點與點之間的關系連接起來。 繪各種素描圖、剖面圖,一般在記錄簿的右頁記錄,在左頁繪圖。 路線小結,扼要說明當天工作的主要成果,尚存在哪些疑點或應注意之點。
以上記錄項目應逐項分開,除日期和天氣在同一格內之外,其餘各項均要另開新行

三、 繪制地層剖面示意圖
1 、 地層剖面示意圖內容
地層剖面示意圖是表示地層在野外暴露的實際情況的概略性圖件。用於路線地質工作之中。它是在勾繪出地形輪廓的剖面上進一步反映出某一或某些地層的產狀、分層、岩性、化石產出部位、地層厚度以及接觸關系等地層的特徵。
地層剖面示意圖的地形剖面和地層分層的厚度是目估的而非實際測量,這是它與地層實測剖面圖的主要區別。
2 、 繪圖步驟
確定剖面方向,一般均要求與地層走向線垂直。 選定比例尺,使繪出的剖面圖不致過長或過短,同時又能滿足表示各分層的需要。如實際剖面長,地層分層內容多而復雜時,剖面圖要長一些,相反則短一些。一般地,一張圖盡量控制在記錄簿的長度以內,對於繪圖和閱讀都是比較方便的。如果實際剖面長度是 30m ,其分層厚度是數米以上時,則可用l:200或1:300的比例尺作圖。 按選取的剖面方向和比例尺勾繪地形輪廓,地形的高低起伏要符合實際情況。 將地層及其分層的界線按該地層的真傾角數值用直線畫在地形剖面相應點之下方,這時,從圖上就可量出各地層及其分層的真厚度,注意檢查圖上反映出的厚度與目估的實際厚度是否一致,如不一致,須找出繪圖中的問題所在,加以修正。 用各種通用的花紋和代號表示各地層及分層的岩性、接觸關系和時代,並標記出化石產出部位、地層產狀。 標出圖名、圖例、比例尺、方向及剖面圖上地物的名稱。

四、 繪制信手地質剖面圖
如果是橫穿構造線走向進行綜合地質觀察時,應繪制信手地質剖面圖,它表示橫過構造線方向上地質構造在地表以下的情況,這是一種綜合性的圖件,既要表示出地層,又要表示出構造,還要表示火成岩和其他地質現象以及地形起伏、地物名稱以及其他需要表示的綜合性內容。繪好路線地質剖面圖是地質工作者的一項重要基本功,必須掌握。
路線信手地質剖面圖中的地形起伏輪廓是目估的,但要基本上反映實際情況,各種地質體之間的相對距離也是目測的,應基本正確,各地質體的產狀則是實測的,繪圖時,應力求准確。
圖上內容應包括圖名、剖面方向、比例尺(一般要求水平比例尺和垂直比例尺一致)、地形的輪廓、地層的層序、位置、代號、產狀、岩體符號、岩體出露位置、岩性和代號、斷層位置、性質、產狀、地物名稱。
具體繪圖步驟如下:
估計路線總長度,選擇作圖的比例尺,使剖面圖的長度盡量控制在記錄簿的長度以內,當然,如果路線長,地質內容復雜,剖面可以繪得長一些。 繪地形剖面圖,目估水平距離和地形轉折點的高差,准確判斷山坡坡度、山體大小,初學者易犯的錯誤是將山坡畫陡了。一般山坡不超過30°,更陡的山坡人是難以順利通過的。 在地形剖面的相應點上按實測的層面和斷層面產狀,畫出各地層分界面及斷層面的位置、傾向及傾角,在相應的部位畫出岩體的位置和形態。相應層用線條聯接以反映褶皺的存在和橫剖面的特徵。 標注地層、岩體的岩性花紋、斷層的動向、地層和岩體的代號、化石產地、取樣位置等。 寫出圖名、比例尺、剖面方向、地物名稱、繪制圖例符號及其說明,如為習慣用的圖例,可以省略
從作圖技巧方面來說,應注意以下三個「准確」:①地形剖面圖要畫准確;②標志層和重要地質界線的位置要畫准確。如斷層位置、煤系地層位置、火成岩體位置等;③岩層產狀要畫准確,尤其是傾向不能畫反,傾角大小要符合實際情況。此外,線條花紋要細致、均勻、美觀,字體要工整,各項注記的布局要合理。
五、 繪制野外地質素描圖
地質素描是從地質觀點出發,運用透視原理和繪畫技巧來表達地質現象或地質作用的畫幅。野外勾繪的地質素描,通常是在調查觀察過程中進行的,往往要求在較短的時間內完成,一般就在自己野外記錄本上用鉛筆或鋼筆畫,不可能精工細作,故又稱「地質素描草圖」。
1 、地質素描的優越性
地質素描比地質攝影優點多。地質素描除了不受天氣、鏡頭取景范圍、近景與遠景的限制和比較經濟等優點外,更重要的是,當我們分析某種地質現象,認為哪些特徵應當強調,哪些附屬物或近旁的草木對這些特徵有所干擾而應當排除時,若採用照像的辦法,忠實於客觀景物的復制,就會主次不分,不能突出地質內容,收不到應有的效果。若採用素描技術處理,則完全可以根據觀察者的需要,對各種地質現象特徵和附近的景物有所取捨,該突出哪些,該精簡哪些,都任憑自己的運筆予以描繪和體現。事實表明,一份地質調查報告,如果能充分運用地質素描,既有助於揭示和說明問題的現象本質,又可避免一些不必要的文字敘述,做到簡明扼要、文圖並茂,效果更佳
2、地質素描的基本步驟
選定素描對象的范圍,確定景物在畫框內的位置。 安排主要對象和次要對象的大小比例及其相對位置關系,並在圖框內勾畫出其范圍。 勾畫景物(或地質體)的輪廓線。主要是抓住外形輪廓,如山脊、陡崖、河床、階地、層面、斷層之類。勾畫時先近後遠,近處畫得細致、清晰、濃重,遠處畫得粗略、輕淡、隱約。盡量符合透視原理來運筆。 在輪廓線勾畫就緒的基礎上,加陰影線。這一步驟主要是掌握景物形象的立體感,使其逼真如實。 適當畫些背景或襯托物,用以美化畫面。 為了清楚地表達畫面的內容,可在景物(或地質體)附近標上必要的文字,如村莊、地層年代符號或其他符號等。 最後寫上圖名、地名、方位、測量數據、比例尺及其它必要的說明。
3、地質素描的種類
地質素描按其內容,最常見的有下列幾種類型:
地層素描。素描對象是地層,表示地層層位關系、地層特徵等,如地層剖面素描圖。 地質構造素描。主要對象是褶皺、斷層、節理及其他構造地質現象。對它們的素描應分別注意這些地方。
褶皺素描:在素描動筆前,應首先琢磨哪一層可作為「標志層」和這個「標志層」的岩性特徵以及如何表達的素描技法。到素描時,對「標志層」可著重描繪,以求褶皺形態充分顯示出來。
斷層素描:跟褶皺一樣,應先找出它的「標志層」,以此判斷斷層兩盤的相對動向,確定斷層類型。
節理素描:素描時主要應把幾組不同方向的節理表現清楚,注意各組間的交角大小和各組節理的寬度大小符合實際和透視原理。
地貌素描。地貌素描是一類視野頗大的素描,從地質角度考慮,主要是表現地貌特徵與岩石性質、地質構造的關系,或表現風化、水流侵蝕、冰川、火山、地震等地質作用與地貌的關系。
在野外所見到的典型地質現象,小的如一塊標本或一個露頭上的原生沉積構造、次生的構造變形(斷層和褶皺)、剝蝕風化的現象;大的如一個山頭甚至許多山頭范圍內的地質構造特徵或內外動力地質現象(如冰蝕地形、河谷階地、火山口地貌)等,均可用地質素描圖表示之。素描圖就是繪畫,其原理就是繪畫的原理,不過,地質素描則要考慮地質的內容,反映出地質構造形態的特徵。
地質素描類似於照相,但照相是純直觀的反映,而地質素描則可突出地質內容的重點,作者可以有所取捨。照相需要條件,地質素描則可隨時進行。因而地質工作者應當學習地質素描的方法,作為進行地質調查的手段

六、標本的採集
野外地質工作的過程是收集地質資料的過程,地質資料除了文字的記錄和各種圖件以外,標本則是不可缺少的實際資料。有了各種標本,就可以在室內做進一步的分析研究,使認識深化。因此,在野外必須注意採集標本。
根據用途,標本分地層標本、岩石標本、化石標本、礦石標本以及專門用(薄片鑒定、同位素年齡測定、光譜分析、化學分析、構造定向等)的標本等。
標本應是新鮮的而不是風化的。
常用的是地層標本和岩石標本,對於這類標本的大小、形態有所要求,一般是長方體形,其規格是3cm× 6cm×9cm。應在採石場、礦坑等人工開采地點或有利的自然露頭上進行採集、加工、修飾。化石標本力求是完整的。礦石標本要求能反映礦石的特徵。薄片鑒定、化學分析、光譜分析等項標本不求形狀,但求新鮮,有適當數量即可。
標本採集後,要立即編號並用油漆或其他代用品寫在標本的邊角上,防止被磨掉。同時在剖面圖或平面圖上用相應的符號標出標本採集位置和編號,並在標本登記簿上登記,填寫標簽並包裝。化石標本特別要用棉花仔細包裝,避免破損。

七、 實測地質剖面
為了研究工作區的地層岩性、地質構造和水工建築場區的工程地質條件,需測制地質剖面圖。具體方法步驟如下。
1 、 布置剖面線
為了正確認識工作區內的地層層序,查明各時代地層的岩性組合、厚度、標志層和接觸關系,往往選擇岩層露頭良好、層序清晰、構造簡單、具有代表性或具有典型意義的地段,布置線路作實測地質剖面。剖面線的方向應盡量垂直岩層走向或垂直主要構造線方向,同時,剖面線還應考慮充分利用天然露頭和人工露頭。為了反映有關工程如大壩、廠房、隧洞、溢洪道、渠道的工程地質條件,則可沿工程軸線或橫斷面方向作實測地質剖面。
2、 選擇比例尺
選擇剖面比例尺應根據規范及堪測對象的要求而定,以能充分反映其最小地層單位或岩性單位為原 則。常用的比例尺為1:500~1:5000。對於具有特殊意義的岩層(如標志層)而在剖面圖中又小於l mm,可適當放大表示,但應在記錄中註明其實際厚度。
3、 布置測點
測點沿剖面線布置,應選擇在地形地質條件有變化的地方,其間距隨比例尺精度要求而定。如作 1:500 的實測剖面時,測點間距應小於5m 。若地形起伏大,或地質條件復雜,測點距離要適當縮小。每一測點都要作好標記,並統一編號。
4 、 剖面地形測量
剖面地形測量,通常採用半儀器法導線測量,即用地質羅盤逐段測量導線的方位和地形坡角,用皮尺或測繩丈量地面斜距。對於大比例尺的實測剖面,則應採用經緯儀實測各點的位置和高程。
5 、 地質條件觀測記錄
在進行剖面地形測量的同時,進行地質資料的收集。其觀測記錄內容包括地層層位,岩石名稱、岩性特徵,岩層產狀,斷裂構造,風化情況,第四紀堆積層的組成及厚度,地下水露頭情況及自然地質現象等,並採集必要的岩樣。
6、 繪制剖面圖
在認真復核野外實測的地形和地質資料並確認無誤後,按地質剖面圖式要求,編制實測地質剖面圖。
繪導線平面圖:根據導線方位和水平距,按比例尺將導線自基點(起點)至終點逐點繪出,並將岩層分界 八、節理的測量與統計
一、節理的測量
節理的測量與描述內容見表1。
表1 節理野外測量記錄表 編號 岩石名稱及產狀要素 節理產狀 節理成因(力學性質) 節理寬度、長度、及節理面的描述 節理內充填物質及膠結程度 其他 走向 傾向 傾角 為了達到統計目的,測量面積的大小視節理的密度而定。一般情況下,一組節理能測到50~60條產 狀,就有較好的統計效果。
二、節理玫瑰花圖編制
以最常見的「走向玫瑰花圖」的編制為例。首先,進行資料整理。將測點上所測的節理走向全部換算成NE和NW向,按走向方位大小,採用10°為一間隔分組,分成1°~10°,11°~20°,……,統計每組節理條數及算出平均走向。
其次,確定作圖比例尺。按作圖大小和最多那一組節理的條數,選取一定長度的線段作為一條節理的線條比例尺,然後以等長或稍長於按線條比例尺表示最多那一組節理條數的線段長度為半徑,作一個上半圓,通過圓心畫出E、W、N三個方向,並標出方位角。
再次,定點連線。從1°~10°第一組開始,從半徑方向按該組節理條數線段比例找出對應走向方位角中間值之點,此點即表示該組節理平均走向和條數。待各組的點確定之後,依次將相鄰組的點折線連接。當其中某一組無節理時,應將連線折回圓心,然後再從圓心往下一組的點相連(最好邊找點邊連線)。
最後,寫上圖名,標出線段比例尺。必要時畫出河流流向和主要建築物 ( 如壩軸線等 ) 方位,以便分析評價節理對水工建築物等的影響。線、產狀及其他觀測點等一一標繪到相應的位置上,構成平面路線圖。
選擇剖面方位:一般情況,選擇與岩層傾向一致的方向作為剖面方向,或連接基線的起點和終點作為剖面線。 投繪剖面地形輪廓線:在導線平面圖的下方,平行於剖面線作一與之等長的基線,在基線兩端點樹起高程標尺(若未知基點高程,可按相對高差計),並將左端定為起點,再將各導線點按累積高差投影在基線上方,連接各點即得剖面地形輪廓線。 投繪剖面中的地質內容:將導線上各岩層分界點、各種地質構造及地質現象投影到地形線上,按產狀和規定的圖例符號表示出地層(若剖面方向與岩層走向垂直時,按真傾角表示,否則按視傾角表示)岩性和其他地質條件。

Ⅹ 羅盤的使用方法圖解介紹

羅盤可以死火山風水學中的必備工具,屬於我國文化精髓。羅盤最初是由指南針製作出來的,主要使用用於指明方向和磁場的。現在很多的風水大師都要使用羅盤,羅盤的設計是非常的精密和復雜的,很多人一開始看到羅盤會根本看不懂。羅盤是怎麼看的呢?羅盤主要是根據八卦來看的,下面,小編為大家介紹一下羅盤的使用方法和圖解。




一、使用方法

羅盤是風水操作的重要工具,它的基本作用就是定向。在我們認識風水理氣學問時,首先要學習以羅盤定向的基本方法。羅盤學名為羅經,創自軒轅黃帝時代,後經過歷代前賢,按易經及河洛原理,參以日月五星七政及天象星宿運行原則,再察地球上山川河流,平原波浪起伏形態,加以修正改良製造而成,用於測定方位和勘察地形,堪輿地師及海員大都稱它為「羅盤」或「羅庚」,很少稱為「羅經」。說到羅盤的使用方法,如果是詳細討論的話,相信要花上好多篇幅。




因為它包括的東西實在太多了,本篇只從簡單使用方法來談談。羅盤的種類很多,常用的有三元盤、三合盤、三元三合兩用盤、易盤、玄空盤及各派所用戶的獨特盤。但無論是那門那派的羅盤,中間必有一層是二十四山方位的,從北方開始依次序排列分別是壬子癸、丑艮寅、甲卯乙、辰巽巳、丙午丁、未坤申、庚酉辛、戌乾亥等。




二、用途

羅盤,又叫做羅經、羅庚、羅經盤等,是現代指南針的前身,按照易經以及河洛的原理,參照日月五星七政以及天象星宿運行的原則,觀察地球上山川河流、平原波浪起伏的形態,對羅盤進行改良製作,用於測定方位與勘察地形。羅盤中的「卯」代表東方,「午」代表南方。「酉」代表西方,「子」代表北方,「巽」代表正東南,「坤」代表正西南,「乾」代表正西北,「艮」代表正東北。

羅盤的種類很多,最常用的有三元盤、三合盤、三元三合兩用盤、易盤、玄空盤以及各派所用的獨特盤羅盤。羅盤是風水是我從事風水活動不可或缺的重要工具。其實論起羅盤的作用,很多人想到的就只是道士們看風水的作用,其實,根據不同的使用方法,羅盤還有許多鮮為人知的作用。




以上,就是羅盤的使用方法和圖解介紹。羅盤的使用方法也是比較的復雜的,因為它並不單單只是用於指方向和看風水,它的結構很復雜,必須根據八卦和五行學說才能計算出具體的方位。很多的電影裡面都會設計到羅盤,現在會使用羅盤的人是很厲害的,因為羅盤的使用和中國許多古老文化是密切相關的。有興趣的朋友可以自己購買一個羅盤研究一下。

閱讀全文

與台式電腦羅盤的使用方法視頻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蘋果手機網頁提取文字的方法 瀏覽:292
星露穀物語鐵錠快速入手方法 瀏覽:119
摩托機油尺正確的測量方法 瀏覽:799
炸蝦的正確方法圖片 瀏覽:426
a型血人最佳解壓方法 瀏覽:109
調整金牛座的最佳方法 瀏覽:381
以實踐為基礎的研究方法及意義 瀏覽:545
魅藍攔截的信息在哪裡設置方法 瀏覽:403
雕刻牛字最簡單的方法 瀏覽:36
武漢戀愛挽回方法操作步驟 瀏覽:431
戒掉手機的四個方法 瀏覽:574
快速有效治療尖銳濕方法 瀏覽:226
最簡單的方法畫hellokitty 瀏覽:844
反滲透膜解決方法 瀏覽:485
扯麵的正確方法和技巧 瀏覽:494
文彥博樹洞取球方法好在哪裡 瀏覽:854
四川泡洋姜的正確泡水方法 瀏覽:497
黑檀手串的鑒別方法圖解 瀏覽:818
延遲滿足實驗研究方法 瀏覽:161
種植業污染解決方法 瀏覽:8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