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計算方法 > 設計電腦主機的方法

設計電腦主機的方法

發布時間:2022-04-23 12:06:47

❶ 我想配置一台電腦主機,做設計用的,能幫忙看看需要怎麼配置嗎

圖形設計它需要處理圖形色彩、亮度,圖像處理等,需要配置運算速度快、整體配置高的計算機,尤其在CPU、內存、顯卡上要求較高配置,同時最好應該配置純平顯示器。
需要什麼樣的配置關鍵取決於你主要做哪些工作,如一些簡單的機械零件設計,電器外殼設計以及編程的話一般市面上帶獨立顯卡的主機3000元左右(不包括顯示器)的聯想、戴爾、惠普品牌機就可以了;如若進行大型建模分析和運動模擬,大型3D動畫,大型場景效果和大型渲染等,則對電腦配置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不知你的愛好和當地電腦市場行情,不便寫配置單,我的建議是:
1、3D渲染速度影響最大的是CPU,所以盡量把資金投入到CPU上,選擇多核心的CPU對渲染速度提高極大,盡量用四核甚至八核芯的CPU,建議用i5/i7級別的。
2、顯卡建議類型 DDR5 ,顯存2GB。最好使用圖形專業顯卡,NVIDIA Quadro
FX系列或Quadro NVS系列,高中低檔都有不過較貴,但效果及效率不是市面上常見的游戲顯卡能比的。用一般顯卡也可,N卡是首選,因3DMAX、MAYA等等軟體多數還是用OpenGL為圖形介面,這方面N卡要比A卡有優勢。
3、內存,建議8GB。
4、顯示器最好買純平,3DMAX渲染做後期處理,老顯示器色彩和列印色比較接近效果好。
要求高的買圖形專業液晶顯示器,不過價錢要貴得多,買普通液晶顯示器屏幕尺寸要在22英寸以上,屏幕比例16:9的品牌的效果也不錯。
最後要說的是,看看身邊朋友使用什麼樣的電腦,請身邊會的朋友幫忙,這樣你就能順利地買到一台自己滿意、性價比高的愛機。

❷ 計算機組成原理自己設計一台主機用什麼軟體

計算機模型與模擬在生命科學中的作用是什
   未來的生命科學中,利用計算機作數據處理、分析和模擬的能力將超過使用傳統方法的能力。生命系統包含著化學及物理學過程的極為復雜的相互作用,這些復雜的過程都能用數學模型來描述。特別是近些年來,由於數字計算機的廣泛應用,使用數值方法處理多元系統成為可能。
   計算機模型和模擬成為生物數學的重要組成部分,它包括概念模型、數學模型和計算機模擬。 (1)概念模型:生命科學主要關心的是得出最大限度地反映實際系統的概念模型。概念模型是實際系統的寫照,它建立在用過去取得的同類系統的經驗和加以解釋的有效信息基礎之上。
  模型可以定義為實際系統的任一表徵,代表系統的結構或代表系統的功能。它是概念、假說或模擬的同義詞。 事實上,生物學已大大得益於把實際的系統轉換成各種各樣的模型。模型的最大優點是直接來自模型建立階段的思維過程,在生命科學只能夠常常有這樣情況,新的生物實體往往由於研究其他一些系統發現。
  因此,建立模型對了解大多數生物系統起著重要作用。 生命科學並不滿足於描述和了解自然系統,而是要獲得復雜生命系統的足夠信息,以便使它們為人類的利益服務。概念模型常常提出一個或一些實驗,完成這些實驗就可以得出該模型究竟取否的結論。
  通過實驗可以得到一批數據,這些數據有助於對原始觀察進行新的說明或解釋。這個過程是研究工作應該經歷的典型循環過程。 當然,概念模型本身一般是不嚴密的,它可能不十分明確,不同的人可能有不同的解釋。
  為了克服這種弊病,科學工作者已經研究出一種將概念模型轉化成容易精確描述、求值及證實的形式,這種形式的概念模型叫做數學模型。 (2)數學模型:生物數學模型產生於用定量的方法將概念模型進行公式化,研究細胞、群體或分子系統隨時間及空間而變化的變化率,通常表示為描述系統對時間、空間、溫度等這樣一些變數的相應方程式。
  簡單的數學模型可以是描寫一個變數與另一個變數之間關系的單個方程。復雜的數學模型可以是含有很多相關變數的方程組,叫多元系統模型。多元系統模型由一些子模型或模塊組成,其間有很多連鎖關系。每個子模型都可以獨立建立,並且可以用其模擬輸出數據與真實系統的對應數據進行比較驗證。
  只有在證實子模型的有效性之後,它才能並入一個能起整個系統作用的單一實體。然而,為了建立系統的模型,不必了解該系統的全—60— 部子系統是如何運行的。因此,可以把大量的子元都歸並成一個或幾個子模型,把主要的注意力集中於最重要的控制因子上。
  一般來說,建立模型是為了幫助識別系統的主要控制因素,而過分復雜的模型反而可能掩蓋了這些因素。 獲得數學模型的方法主要有理論推導和通過統計分析的經驗推導兩種。因為這種數學模型的計算模擬涉及大量數據,對計算機及其按程序精確處理大量數據的能力有很大的依賴性,所以最好是用有圖形顯示能力的計算機來求解效果更好。
   (3)計算機模擬:計算機模擬對多重非線性相互作用系統特別有價值。在生態系統及生理系統這樣的多元系統的處理或控制領域中更是有用。這兩種系統都含有多個變數,它們之間的關系包含了正、負反饋循環。
  建立模擬模型的過程迫使研究者必須簡單地描述系統。用這種方法建立模型,必須仔細考慮一般不太注意的系統細節。最簡單的模擬是在計算機上執行數學模型以產生模擬數據,計算機模擬能將模型與實驗數據進行對照以產生可證實的響應,目的在於提供一種方法以獲得對系統的運動的新見解。
   用數學模型進行模擬有兩種方法:一種方法是把數學方程簡化成類似的電子器件,並用模擬計算機來解數學方程,這種方法對應用模擬模型特別有用;另一種方法是用數字計算機,通過數值方法對系統進行模擬。這種方法通常包括以下3個步驟:首先必須對系統進行分析,以確定建立概念模型所需要的基元;第二步是定義關鍵變數,然後將每個關鍵變數表示為系統變數的函數式,然後導出方程,建立起諸變數之間的實際數學關系。
  這種推導即可憑經驗,即通過使用曲線擬合方法導出方程,也可以用解析方法,即由理論考慮而導出方程;第三步是編制數學表達式的計算機程序並輸入計算機,給系數賦值,然後進行運行,產生出一組模擬數據,再將模擬數據與實驗數據進行比較,進一步對模型加以修正,使之精確地模擬實際系統。
   (4)模型和模擬與研究過程的關系: 任何模擬過程都是從實際系統開始,而生物系統在一定程度上仍然是未知的,不管我們對特定的生物實體有多麼詳盡的了解,但總歸是外部觀察的結果。一個圓圈表示,使之與圖中的所有其他部分區別開來,以便於統計比較觀察到的差異。
  圖中的所有方框都代表一定的信息形式,以不用的方式從實際系統衍生處理,它們是對實際系統的反映或感受,箭頭表示獲得和處理該信息的過程。 數學模型產生於用定量的方法將概念模型進行公式化或通過統計分析推得,亦可聯合使用前述兩種方法推得。
  無論在何種情況下,將模型公式化所用到的思路,一般都會改善概念模型,這種改善了的概念模型反過來又會提出進一步的實驗。反復進行定量研究可以進一步改善數學模型和概念模型。 模擬過程由於可以利用數學模型產生模擬數據,而這些模擬數據又可以與實測數據進行比較以指出矛盾所在,因此它擴展了定量研究循環的能力。
  通過計算機模擬,這些矛盾則會指出形成數學模型是所用假定中的錯誤,因此也指出了概念模型的缺陷。錯誤可能很大,以至需要重新建立概念模型;錯誤也可能很小,只需對數學模型的參數略加修改。因此,模擬能使研究者利用強有力的研究循環。
  模擬的主要優點在於它既能對數學模型也能對概念模型形成中所涉及的概念提供清楚而無偏的檢驗。所以,模擬對於解決定量生物系統可起到關鍵的作用,沒有任何一種其他技術可以對發展和檢驗概念提供如此強有力的幫助。
  模擬的另一個重要優點在於它能讓研究者利用系統模型在正常實驗范圍以外進行實驗,即這種方法能使我們提出這樣的問題:「如果……,系統將發生什麼情況。」這樣的過程,叫做啟發循環。 但是,模型模擬並不能對所有問題都提供答案,因為有很多系統,由於其本身的非定量屬性,而不能建立起它們的數學模型。
  然而,對於某些生物系統,特別是色覺系統,模型模擬對理解和管理這些系統提供了極為重要的手段。 人類對色覺研究的突飛猛進,得益於現代科學技術的高度發展,特別是近些年來,醫療器械變得越來越「聰明」。
  這個動向不僅關繫到數據獲取和預測處理系統,而且關繫到攜帶型人工器官的可能。與此同時,幫助殘疾人恢復功能這個被歷史忽視了的領域,為微信息學的發展開辟了一條重要途徑。本書論及的色覺系統動態過程的數學模型和計算機模擬,不但論證了色覺機理和提出色盲矯正方法,而且為「人工眼」的研製及其與人眼視神經纖維對接實現盲人復明,提供了理論基礎。

❸ diy電腦主機最省錢方法

當然最簡單又省錢的辦法是到你們那電腦城的二手市場去淘拉.相對比較安全.還有個可能更省錢的辦法是在網上買,現在淘寶網\拍拍網上都有很多賣二手電筒腦的,慢慢淘也許會有驚喜哦.當然在網上購物相對來說風險要大一些,但是現在網上購物已經發展了那麼久,特別是淘寶的支付寶平台現在已經很安全了,你可以了解一下.

至於價格嘛,一般上網和玩QQ游戲,對顯卡音效卡都沒要求,內存256M夠了,CPU200元-300元就夠了.其他都不重要,最好買個100塊的電源,算起來700-800差不多

❹ Adobe Photoshop 能設計電腦機箱么

可以,但一般用solidworks、pro/e之類的3D CAD軟體設計

❺ 關於電腦機箱設計

在淘寶開網店的話,很簡單,淘寶幫助里有詳細介紹。但是你如果想賣自己設計製作的機箱,估計很難掙到多少錢。很簡單,你是手工做的,別人都說批量生產的,成本差距大 了,而且在淘寶上買機箱的人相對少點。但如果你想參加大賽,這個倒是比較靠譜,因為這些年那些機箱廠家都在舉辦機箱設計大賽,你可以去那些機箱製造廠家的官網看看,比如 金河田,航嘉,酷冷等等。

❻ 電腦主機內部怎麼組裝

選購機箱時,要注意內部結構合理化,便於安裝,二要注意美觀,顏色與其他配件相配。一般應選擇立式機箱,不要使用已淘汰的卧式機箱,特別是機箱內的電源,它關繫到整個電腦的穩定運行,其輸出功率不應小於250 W,有的處理器還要求使用300 W的電源,應根據需要選擇。
除機箱電源外,另外需要的配件一般還有主板、CPU、內存、顯卡、音效卡(有的音效卡主板中自帶)、硬碟、光碟機(有VCD光碟機和DVD光碟機)、軟碟機、數據線、信號線等。
除了機器配件以外,還需要預備要用到的螺絲刀、尖嘴鉗、鑷子等工具。
另外,還要在安裝前,對室內准備好電源插頭等
操作步驟:
(1) 機箱的安裝,主要是對機箱進行拆封,並且將電源安裝在機箱里。
(2) 主板的安裝,將主板安裝在機箱主板上。
(3) CPU的安裝,在主板處理器插座上插入安裝所需的CPU,並且安裝上散熱風扇。
(4) 內存條的安裝,將內存條插入主板內存插槽中。
(5) 顯卡的安裝,根據顯卡匯流排選擇合適的插槽。
(6) 音效卡的安裝,現在市場主流音效卡多為PCI插槽的音效卡。
(7) 驅動器的安裝,主要針對硬碟、光碟機和軟碟機進行安裝。
(8) 機箱與主板間的連線,即各種指示燈、電源開關線。PC喇叭的連接,以及硬碟、光碟機和軟碟機電源線和數據線的連接。
(9) 蓋上機箱蓋(理論上在安裝完主機後,是可以蓋上機箱蓋了,但為了此後出問題的檢查,最好先不加蓋,而等系統安裝完畢後再蓋)。
(10) 輸入設備的安裝,連接鍵盤滑鼠與主機一體化。
(11) 輸出設備的安裝,即顯示器的安裝。
(12) 再重新檢查各個接線,准備進行測試。
(13) 給機器加電,若顯示器能夠正常顯示,表明初裝已經正確,此時進入BIOS進行系統初始設置。
進行了上述的步驟,一般硬體的安裝就已基本完成了,但要使電腦運行起來,還需要進行下面的安裝步驟。
(14) 分區硬碟和格式化硬碟。
(15) 安裝操作系統,如Windows 98或者Windows XP系統。
(16) 安裝操作系統後,安裝驅動程序,如顯卡、音效卡等驅動程序。
(17) 進行72小時的烤機,如果硬體有問題,在72小時的烤機中會被發現。

組裝電腦的過程
對於平常接觸電腦不多的人來說,可能會覺得「裝機」是一件難度很大、很神秘的事情。但其實只要你自己動手裝一次後,就會發現,原來也不過如此(當然你最好先對電腦的各個配件有一個大概的了解)。組裝電腦的准備工作都准備好之後,下面就開始進行組裝電腦的實際操作。
(1) 打開機箱的外包裝,會看見很多附件,例如螺絲、擋片等。
(2) 然後取下機箱的外殼,我們可以看到用來安裝電源、光碟機、軟碟機的驅動器托架。許多機箱沒有提供硬碟專用的托架,通常可安裝在軟碟機的托架上。
機箱的整個機架由金屬構成,它包括五寸固定架(可安裝光碟機和五寸硬碟等)、三寸固定架(可用來安裝軟碟機、三寸硬碟等)、電源固定架(用來固定電源)、底板(用來安裝主板的)、槽口(用來安裝各種插卡)、PC喇叭(可用來發出簡單的報警聲音)、接線(用來連接各信號指示燈以及開關電源)和塑料墊腳等, l驅動器托架。驅動器艙前面都有擋板,在安裝驅動器時可以將其卸下,設計合理的機箱前塑料擋板採用塑料倒鉤的連接方式,方便拆卸和再次安裝。在機箱內部一般還有一層鐵質擋板可以一次性地取下。
l 機箱後的擋片。機箱後面的擋片,也就是機箱後面板卡口,主板的鍵盤口、滑鼠口、串並口、USB介面等都要從這個擋片上的孔與外設連接。
l 信號線。在驅動器托架下面,我們可以看到從機箱面板引出Power鍵和Reset鍵以及一些指示燈的引線。除此之外還有一個小型喇叭稱之為PC Speaker,用來發出提示音和報警,主板上都有相應的插座。
有的機箱在下部有個白色的塑料小盒子,是用來安裝機箱風扇的,塑料盒四面採用卡口設計,只需將風扇卡在盒子里即可。部分體積較大的機箱還會預留機箱第二風扇、第三風扇的位置。安裝電源
機箱中放置電源的位置通常位於機箱尾部的上端。電源末端四個角上各有一個螺絲孔,它們通常呈梯形排列,所以安裝時要注意方向性,如果裝反了就不能固定螺絲。可先將電源放置在電源托架上,並將4個螺絲孔對齊,然後再擰上螺絲,安裝電源
把電源裝上機箱時,要注意電源一般都是反過來安裝,即上下顛倒。只要把電源上的螺絲位對准機箱上的孔位,再把螺絲上緊即可。
提示:上螺絲的時候有個原則,就是先不要上緊,要等所有螺絲都到位後再逐一上緊。安裝其他某些配件,如硬碟、光碟機、軟碟機等也是一樣。 安裝主板
在機箱的側面板上有不少孔,那是用來固定主板的。而在主板周圍和中間有一些安裝孔,這些孔和機箱底部的一些圓孔相對應,是用來固定主機板的,安裝主板的時候,要先在機箱底部孔裡面裝上定位螺絲,在機箱底部孔裡面裝上定位螺絲
接著將機箱卧倒,在主板底板上安裝銅質的膨脹螺釘(與主板上的螺釘也對齊),然後把主板放在底板上。同時要注意把主板的I/O介面對准機箱後面相應的位置(圖中箭頭所指位置),ATX主板的外設介面要與機箱後面對應的擋板孔位對齊,使主板的外設介面與機箱後面孔位對齊
注意:要讓主板的鍵盤口、滑鼠口、串並口和USB介面和機箱背面擋片的孔對齊,主板要與底板平行,決不能搭在一起,否則容易造成短路。另外,主機板上的螺絲孔附近有信號線的印刷電路,在與機箱底板相連接時應注意主板不要與機箱短路。如果主板安裝孔未鍍絕緣層,則必須用絕緣墊圈加以絕緣。最好先在機箱上固定一至兩顆螺柱,一般取機箱鍵盤插孔(AT主板)或I/O口(ATX主板)附近位置。使用尖型塑料卡時,帶尖的一頭必須在主板的正面。
再把所有的螺釘對准主板的固定孔(最好在每顆螺絲中都墊上一塊絕緣墊片),依次把每個螺絲安裝好,擰緊螺絲。如圖11.5所示。
接著就是給主板插上供電插座。從機箱電源輸出線中找到電源線接頭,同樣在主板上找到的電源介面, 擰緊主板螺絲 .電源輸出接頭,主板上的電源輸入介面
把電源插頭插在主板上的電源插座上,並使兩個塑料卡子互相卡緊,以防止電源線脫落。同時這也是指示安裝方向的一個標志( 連接電源輸出與主板上的電源介面
提示:ATX電源的插頭如果插反了,根本插不進去的,所以不必擔心因插反而引起燒主板壞情況,這一點裝機的新手盡可以放心。

安裝主板時,多數主板都能夠自動識別CPU的類型,並自動配置電壓、外頻和倍頻等,所以不需要再進行其他跳線設置。有的主板是要求進行跳線的,即進行CPU主頻、外頻、CPU電壓、內存電壓等跳線。
(7) 確認顯示器與顯示卡連接正確,並且確認顯示器通電。
如果上述的安裝都是正確的,那麼多數是硬體本身有問題了。
至此,硬體的安裝就完成了。但是,前面已經說過,要使電腦運行起來,還需要進行硬碟的分區和格式化,然後,安裝操作系統,再安裝驅動程序,如顯卡、音效卡等驅動程序。

❼ 組裝電腦主機的步驟是什麼

裝電腦所要有的硬體是:主板,CPU(應該帶有風扇),內存條,硬碟,顯示器,主板若無顯卡、音效卡的話,還需要購買獨立顯卡、音效卡,除此之外還要有光碟機,鍵鼠,軟碟機(視情況而定)這些都是必備的,還有一個最主要是那就是主機箱,哈哈。

組裝一般步驟如下:

1將CPU和風扇安裝到主板上
2把主板安裝到主機箱內
3連接主板與主機箱的線,有電源按鈕(最主要),重啟,硬碟指示燈等,還有要把機箱電源的與主板相連的線連接好,要不,主板會沒電的。
4將顯卡,音效卡,網卡接到主板上,與此同時還要將光碟機,硬碟,軟碟機相應的電源線和數據線與電腦主板連接好。

❽ 電腦主機拼裝

電腦主機的安裝與組裝,裝配的圖解說明,讓你輕松學會安裝電腦.是一篇非常經典的教程. 視頻教程 下面這篇教程將分七步來教會大家DIY裝機. 電腦安裝組裝主機第一步:安裝CPU處理器 當前市場中,英特爾處理器主要有32位與64位的賽揚與奔騰兩種(酷睿目前已經上市,酷睿處理器是英特爾採用0.65製作工藝的全新處理器,采 用了最新的架構,同樣採用LGA 775介面,在今後一段時間內,英特爾將全面主推酷睿處理器。由於同樣採用LGA 775介面,因此安裝方法與英特爾64位奔騰賽揚完全相同)。32位的處理器採用了478針腳結構,而64位的則全部統一到LGA775平台。由於兩者價 格差距已不再明顯,因此小編推薦新裝機用戶選擇64位的LGA775平台,32位的478針腳已不再是主流,不值得購買。 上圖中我們可以看到,LGA 775介面的英特爾處理器全部採用了觸點式設計,與478針管式設計相比,最大的優勢是不用再去擔心針腳折斷的問題,但對處理器的插座要求則更高。 這是主板上的LGA 775處理器的插座,大家可以看到,與針管設計的插座區別相當的大。在安裝CPU之前,我們要先打開插座,方法是:用適當的力向下微壓固定CPU的壓桿,同時用力往外推壓桿,使其脫離固定卡扣。 壓桿脫離卡扣後,我們便可以順利的將壓桿拉起。 接下來,我們將固定處理器的蓋子與壓桿反方向提起。 LGA 775插座展現在我們的眼前。 在安裝處理器時,需要特別注意。大家可以仔細觀察,在CPU處理器的一角上有一個三角形的標識,另外仔細觀察主板上的CPU插座,同樣 會發現一個三角形的標識。在安裝時,處理器上印有三角標識的那個角要與主板上印有三角標識的那個角對齊,然後慢慢的將處理器輕壓到位。這不僅適用於英特爾 的處理器,而且適用於目前所有的處理器,特別是對於採用針腳設計的處理器而言,如果方向不對則無法將CPU安裝到全部位,大家在安裝時要特別的注意。 將CPU安放到位以後,蓋好扣蓋,並反方向微用力扣下處理器的壓桿。至此CPU便被穩穩的安裝到主板上,安裝過程結束。電腦安裝組裝主機第二步:安裝散熱器 由於CPU發熱量較大,選擇一款散熱性能出色的散熱器特別關鍵,但如果散熱器安裝不當,對散熱的效果也會大打折扣。上圖是Intel LGA775針介面處理器的原裝散熱器,我們可以看到較之前的478針介面散熱器相比,做了很大的改進:由以前的扣具設計改成了如今的四角固定設計,散熱 效果也得到了很大的提高。安裝散熱前,我們先要在CPU表面均勻的塗上一層導熱硅脂(很多散熱器在購買時已經在底部與CPU接觸的部分塗上了導致硅脂,這 時就沒有必要再在處理器上塗一層了。) 安裝時,將散熱器的四角對准主板相應的位置,然後用力壓下四角扣具即可。有些散熱器採用了螺絲設計,因此在安裝時還要在主板背面相應的位置安放螺母,由於安裝方法比較簡單,這里不再過多介紹。 固定好散熱器後,我們還要將散熱風扇接到主板的供電介面上。找到主板上安裝風扇的介面(主板上的標識字元為CPU_FAN),將風扇插頭插放即 可(注意:目前有四針與三針等幾種不同的風扇介面,大家在安裝時注意一下即可)。由於主板的風扇電源插頭都採用了防呆式的設計,反方向無法插入,因此安裝 起來相當的方便。 電腦安裝組裝主機第三步:安裝內存條 在內存成為影響系統整體系統的最大瓶頸時,雙通道的內存設計大大解決了這一問題。提供英特爾64位處理器支持的主板目前均提供雙通道功能,因此建議大家在選購內存時盡量選擇兩根同規格的內存來搭建雙通道。 主板上的內存插槽一般都採用兩種不同的顏色來區分雙通道與單通道。例如上圖,將兩條規格相同的內存條插入到相同顏色的插槽中,即打開了雙通道功能。 安裝內存時,先用手將內存插槽兩端的扣具打開,然後將內存平行放入內存插槽中(內存插槽也使用了防呆式設計,反方向無法插入,大家在安裝時可以對應一下內存與插槽上的缺口),用兩拇指按住內存兩端輕微向下壓,聽到“啪”的一聲響後,即說明內存安裝到位。 在相同顏色的內存插槽中插入兩條規格相同的內存,打開雙通道功能,提高系統性能。到此為止,CPU、內存的安裝過程就完成了,接下來,我們再進一步講解硬碟、電源、刻錄機的安裝過程。電腦安裝組裝主機第四步:將主板安裝固定到機箱中 目前,大部分主板板型為ATX或MATX結構,因此機箱的設計一般都符合這種標准。在安裝主板之前,先裝機箱提供的主板墊腳螺母安放到機箱主板托架的對應位置(有些機箱購買時就已經安裝)。 雙手平行托住主板,將主板放入機箱中 確定機箱安放到位,可以通過機箱背部的主板擋板來確定。 擰緊螺絲,固定好主板。(在裝螺絲時,注意每顆螺絲不要一定性的就擰緊,等全部螺絲安裝到位後,再將每粒螺絲擰緊,這樣做的好處是隨時可以對主板的位置進行調整。) 主板安靜的躺入到機箱中,安裝過程結束。電腦安裝組裝主機第五步:安裝硬碟 在安裝好CPU、內存之後,我們需要將硬碟固定在機箱的3.5寸硬碟托架上。對於普通的機箱,我們只需要將硬碟放入機箱的硬碟托架上,擰緊螺絲使其固定即可。很多用戶使用了可折卸的3.5寸機箱托架,這樣安裝起硬碟來就更加簡單。 機箱中固定3.5寸托架的扳手,拉動此扳手即可固定或取下3.5寸硬碟托架。 取出後的3.5寸硬碟托架 將硬碟裝入托架中,並擰緊螺絲。 將托架重新裝入機箱,並將固定扳手拉回原位固定好硬碟托架。簡單的幾步便將硬碟穩穩的裝入機箱中,還有幾種固定硬碟的方式,視機箱的不同大家可以參考一下說明,方法也比較簡單,在此不一一介紹。電腦安裝組裝主機第六步:安裝光碟機、電源 安裝光碟機的方法與安裝硬碟的方法大致相同,對於普通的機箱,我們只需要將機箱4.25寸的托架前的面板拆除,並將光碟機將入對應的位置,擰緊螺絲即可。但還有一種抽拉式設計的光碟機托架,簡單介紹安裝方法。 這種光碟機設計比較方便,在安裝前,我們先要將類似於抽屜設計的托架安裝到光碟機上。 像推拉抽屜一樣,將光碟機推入機箱托架中 機箱安裝到位,需要取下時,用兩手按們將兩邊的簧片,即可以拉出,簡單方便。 機箱電源的安裝,方法比較簡單,放入到位後,擰緊螺絲即可,不做過多的介紹。 電腦安裝組裝主機第七步:安裝顯卡,並接好各種線纜 目前,PCI-E顯卡已經市場主力軍,AGP基本上見不到了,因此在選擇顯卡時PCI-E絕對是必選產品。 主板上的PCI-E顯卡插槽 用手輕握顯卡兩端,垂直對准主板上的顯卡插槽,向下輕壓到位後,再用螺絲固定即完成了顯卡的安裝過程,是不是很簡單呀! 安裝完顯卡之後,剩下的工作就是安裝所有的線纜介面了,下面進行簡單介紹。 安裝硬碟電源與數據線介面,這是一塊SATA硬碟,右邊紅色的為數據線,黑黃紅交叉的是電源線,安裝時將其按入即可。介面全部彩防呆式設計,反方向無法插入。 光碟機數據線安裝,均採用防呆式設計,安裝數據線時可以看到IDE數據線的一側有一條藍或紅色的線,這條線位於電源介面一側。 安裝主板上的IDE數據線 主板供電電源介面,這里需要說明一下,目前大部分主板採用了24PIN的供電電源設計,但仍有些主板為20PIN,大家在購買主板時要重點看一下,以便購買適合的電源。 CPU供電介面,在部分採用四針的加強供電介面設計,這里高端的使用了8PIN設計,以提供CPU穩定的電壓供應。 主板上SATA硬碟、USB及機箱開關、重啟、硬碟工作指示燈介面,安裝方法可以參見主板說明書。 特別說明的是,在SLI或交火的主板上,也就是支持雙卡互聯技術的主板上,一般提供額外的顯卡供電介面,在使用雙顯卡,注意要插好此介面,以提供顯卡充足的供電。 對機箱內的各種線纜進行簡單的整理,以提供良好的散熱空間,這一點大家一定要注意。 好了,自己動手安裝的主機終於好了,趕快打開主機,安裝系統就OK了,心動不如行動,自己DIY吧.

❾ 電腦主機組裝需要怎樣的操作流程

當今網路時代的天下,很多人都想自力更生。想靠自己動手來完成一台電腦的組裝。對於一些剛入門的裝機用戶來說,可能覺得裝機還是一件復雜的技術活,而在我認為很簡單,裝機越來越像一項體力活,絕大數都是傻瓜式的操作了。下面為介紹一下組裝電腦過程,例如CPU、散熱器、內存、電源、主板跳線等安裝注意事項,讓您在安裝過程中避免一些安裝錯誤。使得很快完成一台組裝的電腦。

電腦結構有哪些?需要哪些東西才可以組裝成功呢?1機箱2主機電源3主板4CPU 5內存6CPU風扇7硬碟8顯卡9硅膠10簡單的工具【螺絲刀,刷硅膠工具】。

❿ 如何配置電腦主機(方法技巧)

買原裝電腦的話兼容性較高,但是都比較貴。
也沒有什麼多大的技巧,主要注意幾個方面就行了
一、兼容性高
二、性價比高
三、速度快 因為你是用於做程序
四、性能要穩定 英特爾比較好

閱讀全文

與設計電腦主機的方法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反滲透膜解決方法 瀏覽:485
扯麵的正確方法和技巧 瀏覽:494
文彥博樹洞取球方法好在哪裡 瀏覽:853
四川泡洋姜的正確泡水方法 瀏覽:497
黑檀手串的鑒別方法圖解 瀏覽:816
延遲滿足實驗研究方法 瀏覽:159
種植業污染解決方法 瀏覽:893
論文的研究方法有那些 瀏覽:124
孩子學習方法不對該如何 瀏覽:838
艾萊依真假鑒別方法 瀏覽:799
在家怎麼製作果凍方法 瀏覽:50
關於氮和硫的化學計算方法 瀏覽:627
手環核酸檢測方法 瀏覽:417
高層窗戶封閉的安裝方法 瀏覽:127
嫩肉粉煮牛肉的食用方法 瀏覽:124
關羽上王訓練方法 瀏覽:905
旅行社如何引進客流的十種方法 瀏覽:211
禿頂快速治療方法 瀏覽:628
華為清理手機垃圾方法 瀏覽:941
秒開手機殼的方法 瀏覽:6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