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計算方法 > 密度的綜合計算方法

密度的綜合計算方法

發布時間:2022-04-13 20:12:00

1. 密度怎麼計算

對於形狀規則的物體來說呢,密度的計算公式是p=m/v,也就是說密度等於質量與體積之比。
而對於非規則的來說呢,一般情況下有很多計算方法,因為形狀不規則,就意味著體積v不容易測得,因此我們一般有一些技巧,例如將一個不規則的拆分為若干個規則形狀的圖形來計算,或者是將一些不規則的不溶於水的放入水中進行計算等。

2. 求密度的幾種方法

一、只用天平(測石頭的密度)

1、測出空燒杯的質量m1。

2、測出石頭和空燒杯的總質量m2。

3、取出石頭將燒杯裝滿水測出總質量m3。

4、將石頭放入裝滿水的燒杯中,水溢出後,測出燒杯、剩餘水和石頭的總質量m4。

二、只用量筒(測橡皮泥的密度)

1、在量筒中倒入適量的水,記下量筒中水的體積V1。

2、將橡皮泥做成船型,漂浮在量筒的水中,記下量筒中水位所到達的體積V2。

3、將橡皮泥沉入水底,記下量筒中水位所到達的體積V3。

(2)密度的綜合計算方法擴展閱讀

密度是物質的特性:

①密度是物質的一種特性,對於同一種物質,在確定的溫度和狀態下,密度是不變的,即物質的密度大小與質量和體積無關,而質量與體積成正比。

②每種物質的密度是一定的,它一般不隨物體的質量、體積和形狀的變化而變化。因此對ρ=m/v的理解,不能單純從數學角度出發,認為ρ與m成正比,ρ與V成反比。因為對於同一種物質來說,m/v是定值,例如用同種鐵做成的小鐵釘和大鐵塊的密度是相等的。

③物質的密度並不是絕對不變的,當物質的狀態發生變化時,物質的密度也會發生變化。例如物質由液態變成氣態時,質量不變,但體積變大,密度就會變小。另外,溫度變化和氣壓變化也會影響氣體的密度。

3. 密度怎麼算

密度在國際單位制中的主單位是「千克/米^3」,這是絕大多數人都能夠掌握的,但是要換算單位,不少人卻感到困難了。
例如:鐵的密度是7.8×10^3千克/米^3=7.8克/厘米^3。這個問題可以利用單位換算中的基本方法來解決,那就是分子里的單位變小多少倍,換算後的數值就變大多少倍:1千克=10^3克;分母中的單位變小多少倍,換算後的數值要變小多少倍:1米^3=10^6厘米^3,因此,7.8×10^3千克/米^3=7.8×10^3×(10^3/10^6)克/厘米^3=7.8克/厘米^3
根據這種換算方法,分析一下可以得出密度的單位有一個規律,即:對於某種物質的密度,在分別用「克/厘米^3」,「千克/分米^3」和「噸/米^3」來做單位時,它們的數值是相同的。
例如,鐵的密度,按照這個規律可知:ρ水=7.8克/厘米^3=7.8千克/分米^3=7.8噸/米^3。這個「7.8」就是課本上密度表中鐵的密度值去掉10^3得到的。
記住這個規律,不但給密度單位的換算帶來很大的方便,而且使一些涉及密度計算的問題變得簡單。例如用這種方法來記算水的質量,就是1厘米^3(毫升)水的質量是1克,1分米^3(升)水的質量是1千克,1米^3水的質量是1噸。

4. 怎麼計算物體的密度

答:我簡單的說一下,根據物體的密度公式ρ=v/m,主要根據不同的測量物體體積和質量來間接的出它的密度。
方法一:用天平測出物體的質量,然後測出物體的體積,如果物體是規則的幾何體,直接用測量工具測出體積,再帶入公式計算。
方法二:用天平測出物體的體積。如果物體不是規則的幾何體,將一準備好的燒杯內裝滿水,將物體放如水中,用量筒測流出的水的體積,再帶入物體的密度計算公式,得出物體的密度。
方法三:用天平測出物體的體積,然後將一準備好的燒杯中裝上適量的水,用刻度尺測的液面的高度,將這個物體投入水中,用刻度遲測的液面的新刻度,並計算刻度茶,再用刻度尺測的燒杯的底面直徑或者半徑,計算出底面的面積,用底面積乘以高得出物體的體積,再帶入公式,得出物體的密度。
方法四:用彈簧測力計測出物體所受的重力,然後間接計算出它的質量,如果是規則的幾何體,直接測量出體積,帶入密度計算公式,得出密度。
方法五:用彈簧測力計測出物體所受的重力,然後間接計算出它的質量,如果物體不是規則的幾何體,將一準備好的燒杯內裝滿水,將物體放如水中,用量筒測流出的水的體積,再帶入物體的密度計算公式,得出物體的密度。
方法六:用彈簧測力計測出物體所受的重力,然後間接計算出它的質量,然後將一準備好的燒杯中裝上適量的水,用刻度尺測的液面的高度,將這個物體投入水中,用刻度遲測的液面的新刻度,並計算刻度茶,再用刻度尺測的燒杯的底面直徑或者半徑,計算出底面的面積,用底面積乘以高得出物體的體積,再帶入公式,得出物體的密度。
方法七:對於液體的密度,可以根據液體中物體所受的浮力,用浮力的計算公式來間接得到液體的密度。

5. 計算密度的方法4個

一、 測固體密度
基本原理:ρ=m/V:
1、 稱量法:
器材:天平、量筒、水、金屬塊、細繩
步驟:1)、用天平稱出金屬塊的質量;
2)、往量筒中注入適量水,讀出體積為V1,
3)、用細繩系住金屬塊放入量筒中,浸沒,讀出體積為V2。
計算表達式:ρ=m/(V2-V1)
2、 比重杯法:
器材:燒杯、水、金屬塊、天平、
步驟:1)、往燒杯裝滿水,放在天平上稱出質量為 m1;
2)、將屬塊輕輕放入水中,溢出部分水,再將燒杯放在天平上稱出質量為m2;
3)、將金屬塊取出,把燒杯放在天平上稱出燒杯和剩下水的質量m3。
計算表達式:ρ=ρ水(m2-m3)/(m1-m3)
3、 阿基米德定律法: 器材:彈簧秤、金屬塊、水、細繩
步驟:1)、用細繩系住金屬塊,用彈簧秤稱出金屬塊的重力G;
2)、將金屬塊完全浸入水中,用彈簧秤稱出金屬塊在水中的視重G/;
計算表達式:ρ=Gρ水/(G-G/)
4、 浮力法(一):
器材:木塊、水、細針、量筒
步驟:1)、往量筒中注入適量水,讀出體積為V1;
2)、將木塊放入水中,漂浮,靜止後讀出體積 V2;
3)、用細針插入木塊,將木塊完全浸入水中,讀出體積為V3。
計算表達式:ρ=ρ水(V2-V1)/(V3-V1)
5、 浮力法(二):
器材:刻度尺、圓筒杯、水、小塑料杯、小石塊
步驟:1)、在圓筒杯內放入適量水,再將塑料杯杯口朝上輕輕放入,讓其漂浮,用刻度尺
測出杯中水的高度h1;
2)、將小石塊輕輕放入杯中,漂浮,用刻度尺測出水的高度h2;
3)、將小石塊從杯中取出,放入水中,下沉,用刻度尺測出水的高度h3.
計算表達式:ρ=ρ水(h2-h1)/(h3-h1)
6、 密度計法:
器材:雞蛋、密度計、水、鹽、玻璃杯
步驟:1)、在玻璃杯中倒入適量水,將雞蛋輕輕放入,雞蛋下沉;
2)、往水中逐漸加鹽,邊加邊用密度計攪拌,直至雞蛋漂,浮,用密度計測出鹽水的
密度即等到於雞蛋的密度;

6. 密度計算的公式是什麼

在密度的計算公式及密度的單位中。
ρ=M/V。M=ρV。V=
M/ρ。
常用的單位有:克/立方厘米。g/cm3。
千克/立方米。kg/m3。
它們的換算關系:1g/cm3=10-3
kg/10-6
m3=1000
kg/m3。1000
kg/m3=1g/cm3。
2700kg/m3=2.7
g/cm3。

7. 密度計算方法

密度的計算應該注意注意事項:
(1)單位體積的某種物質的質量,叫做這種物質的「密度」.密度是物質質量m與其體積V的比值,定義式為
ρ=m/V
根據定義,在SI中,單位是千克每立方米(kg/m3),量綱為ML-3。
(2)表觀密度
多孔固體(顆粒或粉末)材料質量與其表現體積(包括「孔隙」的體積)之比值。
(3)實際密度
多孔固體材料與其休積(不包括孔隙的體積)之比值。
(4)堆積密度
在特定條件下,在既定容積的容器內,疏鬆狀(小塊、顆粒、纖維)材料質量與所佔體積之比值。
特定條件是指自然堆積、振動或敲擊或施加一定壓力的堆積等。
(5)標准密度
在規范規定的標准條件下的物質密度.比如,在溫度為273.15K(0℃)、壓強101325Pa(latm)下的氣體標准密度;溫度溫度20℃、壓強(latm)下的液體標准密度。
(6)參考密度
在規定的參考狀態(溫度和壓強)下的物質密度。
(7)相對密度
在特定條件下,物質密度ρl與參考物質密度ρ2之比值.定義式為
d=ρ1/ρ2。
相對密度,過去常叫做「比重」。「比重」通常指某種物質的密度與純水密度之比值,它已包含於上述相對密度的概念之中.歷史上,「比重」還有一種定義,D=G/V,即單位體積的重量,這說明,「比重」這一概念本身就比較混亂,現在不再沿用。
密度是表徵物質特性的一個重要物理量。且單位體積的同種物質的質量是一個定值,不同物質單位體積的質量不同。因此可以用單位體積的質量來表徵物質的這種特性。

8. 如何算密度

物體的密度(ρ)是用質量(m)除以體積(V)得出的。

計算時用公式ρ=m/V就可以了。

註:m是物體的質量,如果他告訴你的是物體的重力(G),你要先用重力(G)除以g(10N/kg)得到物體的質量再求密度。

(8)密度的綜合計算方法擴展閱讀

一般來說,不論什麼物質,也不管它處於什麼狀態,隨著溫度、壓力的變化,體積或密度也會發生相應的變化。聯系溫度T、壓力p和密度ρ(或體積)三個物理量的關系式稱為狀態方程。氣體的體積隨它受到的壓力和所處的溫度而有顯著的變化。對於理想氣體,狀態方程為 ,式中R為氣體常數,等於287.14米2(秒2*開)。如果它的溫度不變,則密度同壓力成正比; 如果它的壓力不變,則密度同溫度成反比。對一般氣體,如果密度不大,溫度離液化點又較遠,則其體積隨壓力的變化接近理想氣體;對於髙密度的氣體,還應適當修正上述狀態方程。

固態或液態物質的密度,在溫度和壓力變化時,只發生很小的變化。例如在0℃附近,各種金屬的溫度系數(溫度升高1℃時,物體體積的變化率)大多在10-9左右。深水中的壓力和水下爆炸時的壓力可達幾百個大氣壓,甚至更高(1大氣壓=101325帕),此時必須考慮密度隨壓力的變化。

閱讀全文

與密度的綜合計算方法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地下水高錳酸鉀指數測量方法 瀏覽:334
纖維樁使用方法 瀏覽:689
貴州點光源安裝方法 瀏覽:809
化學鍍方法和技巧 瀏覽:495
寶寶怎麼治療最好的方法 瀏覽:460
csgo連入專屬伺服器失敗解決方法 瀏覽:940
溶液酸鹼性計算方法 瀏覽:206
戰馬貼膜的正確方法 瀏覽:176
復印機安裝與操作方法 瀏覽:22
概率中的個數計算方法 瀏覽:829
金帥洗衣機使用方法 瀏覽:655
怎麼選擇樁的施工方法 瀏覽:588
聯想筆記本限速在哪裡設置方法 瀏覽:485
怎樣快速止牙痛土方法 瀏覽:58
子宮肌層2mm治療方法 瀏覽:799
波紋排水管安裝方法 瀏覽:258
華為網路密碼在哪裡設置方法 瀏覽:1011
含羞草如何種植方法 瀏覽:359
小米note微信視頻在哪裡設置方法 瀏覽:853
在家製作紅棗糕的簡單方法 瀏覽:4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