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蝦米是怎麼做成的
蝦米的加工方法主要有兩種,即水煮法和汽蒸法。
水煮法是傳統的加工方法,普遍採用此法。
在水煮前,必須先把原料蝦按質量、大小分類。對混有砂和污物的蝦,必須在清水中洗刷干凈,剔除小蝦、小魚和要物。為避免蝦出現貼皮現象,在煮前要用冷水(最好用冰水)浸泡原料蝦20分鍾左右。
取清潔的飲用水煮,水與原料重量比為4:1。按水的重量加入5%-6%的鹽。先把鹽水燒開,再將原料蝦投入鍋中。每鍋蝦煮沸6分鍾左右。
煮蝦過程中要用笊籬沿鍋邊緣不斷同向攪動蝦料,並去掉水面上的浮沫。把蝦撈出水面,如蝦殼很快發白,表明已熟透,可立即撈出。每煮一鍋都要加適量的鹽以保持鹽水的濃度。約煮5鍋後,鹽水已變混濁,需及時換水。
蝦米乾燥的方法有曬干或烘乾兩種。將煮熟的蝦撈入筐中,瀝干水後出曬。如遇陰雨天氣,則應薄攤於室內風干,切勿堆放,以免蝦料內部過熱而變質。出曬時,把蝦攤在草席或竹簾上,要適當翻動,使其迅速、均勻乾燥。
可用蝦米脫殼機進行脫殼,也可手工剝脫。手剝的蝦米色澤鮮艷,個體完整,成品率高。少量的干蝦脫殼,也可採用把蝦裝進麻袋,兩手持麻袋在水泥地板或石板上摔打,將蝦殼殼脫掉。
將脫殼後的蝦米過篩,分級,並根據蝦米大小和外觀質量分級包裝。
吃蝦米本身不錯,但是在吃的時候也會存在一定的禁忌人群,首先我們吃蝦米需要注意,對於宿疾者、正值上火的朋友們來說,蝦米是不適合吃的,同時對患過敏性鼻炎、支氣管炎、反復發作性過敏性皮炎的老年人忌食蝦米;
蝦米為動風發物,患有皮膚疥癬者忌食,這些人群吃蝦米都是容易影響健康的,所以大家吃蝦米的時候應該小心這一情況才行,對於禁忌人群,蝦米是應該避免吃的了。
不過雖然說蝦米是存在禁忌人群的,但是對一般人來說都是可以吃蝦米的。而且蝦米特別適宜中老年人、孕婦和心血管病患者;腎虛陽痿、男性不育症、腰腳無力之人;
中老年人缺鈣所致的小腿抽筋者,是的加持蝦米需要注意的一個情況。而且我們吃還要注意,實際上蝦米盡量不與啤酒同食;
蝦米嚴禁同時服用大量維生素C,否則這樣就容易生成三價砷,對身體有害;蝦米不宜與豬肉、狗肉、雞肉、南瓜等同食,這是我們吃蝦米要注意的一個問題了,大家應該避免盲目的去吃蝦米,這樣才比較的健康。
在平時我們吃蝦米是不錯的,在平時經常吃蝦米能對我們健康有一定好處,這樣能幫助我們很好的起到預防疾病的效果,同時吃蝦米還可以幫助我們促進腸胃健康,所以大家吃蝦米的時候需要注意方法,合理吃蝦米菜會更健康。
(1)剝蝦米的方法視頻擴展閱讀:
蝦營養豐富,含蛋白質是魚、蛋、奶的幾倍到幾十倍;還含有豐富的鉀、碘、鎂、磷等礦物質及維生素A、氨茶鹼等成分,且其肉質松軟,易消化,對身體虛弱以及病後需要調養的人是極好的食物;
蝦中含有豐富的鎂,鎂對心臟活動具有重要的調節作用,能很好的保護心血管系統,它可減少血液中膽固醇含量,防止動脈硬化,同時還能擴張冠狀動脈,有利於預防高血壓及心肌梗死;
蝦的通乳作用較強,並且富含磷、鈣、對小兒、孕婦尤有補益功效。
B. 活著的小蝦米怎麼清洗,怎麼食用
1、原料處理:在水煮前,必須先把原料蝦按質量、大小分類。對混有砂和污物的蝦,必須在清水中洗劇干凈,剔除小蝦、小魚和要物。為避免蝦出現貼皮現象,在煮前要用冷水(最好用冰水)浸泡原料蝦20分鍾左右。
2、水煮:取清潔的飲用水煮,水與原料重量比為4:1。按水的重量加入5%-6%的鹽。先把鹽水燒開, 再將原料蝦投入鍋中。每鍋蝦煮沸6分鍾左右。煮蝦過程中要用笊籬沿鍋邊緣不斷同向攪動蝦料,並去掉水面上的浮沫。把蝦撈出水面,如蝦殼很快發白,表明已熟透,可立即撈出。每煮一鍋都要加適量的鹽以保持鹽水的濃度。約煮5鍋後,鹽水已變混濁,需及時換水。
3、乾燥:蝦米乾燥的方法有曬干或烘乾兩種。將煮熟的蝦撈入筐中,瀝干水後出曬。如遇陰雨天氣,則應薄攤於室內風干,切勿堆放,以免蝦料內部過熱而變質。出曬時,把蝦攤在草席或竹簾上,要適當翻動,使其迅速、均勻乾燥。有條件的可把熟蝦稍經冷卻後均勻攤放在烘竹簾上,推進烘道進行烘乾,烘道溫度宜保持在70-75攝氏度,時間為2-3小時。
4、脫殼:可用蝦米脫殼機進行脫殼,也可手工剝脫。手剝的蝦米色澤鮮艷,個體完整,成品率高。少量的干蝦脫殼,也可採用把蝦裝進麻袋,兩手持麻袋在水泥地板或石板上摔打,將蝦殼殼脫掉。
5、包裝:將脫殼後的蝦米過篩,分級,並根據蝦米大小和外觀質量分級包裝。可用小塑料袋定量包,一般每袋500克
1000克,最後裝入大紙箱。
與蝦米相關的菜譜
海米炒洋蔥,干燒八寶鱖魚,滑炒蝦仁,爆炒蝦仁,水炒苜蓿蝦仁
蝦粒粟米餃,海鮮扒豆腐,炒捻捻,鍋巴蝦仁,海米炒蕨菜
碧綠韭菜餃,碧綠蝦仁,豆苗蝦仁,炸菊花蝦包,海米珍珠筍
蝦仁釀香菇,炸蝦球 ,清汆丸子,荔枝蝦仁
蝦米 網路用語,蝦米=什麼,取諧音。
閩南詞彙
蝦米是閩南話什麼的意思,例如做蝦米=做什麼 為蝦米=為什麼
烹飪指導
注:蝦米烹飪前須清洗,一般第一遍泡出的水不要使用。
1. 蝦米做湯、做菜餚的配料均可;
2. 泡發海米前先用清水沖洗一下,然後放入溫水中浸泡至軟即可;
3. 泡海米的水,營養豐富可用於烹制菜餚。
食療作用
蝦米味甘、咸、性溫;
具有補腎壯陽、理氣開胃之功效。
其他相關
蝦米之稱始見於唐代顏師古注《急就篇》的注文。宋代臨安市食有「姜蝦米」,見於《武林舊事》。明代,《本草綱目》指出:「凡蝦之大者蒸曝去殼,謂之蝦米,食之姜醋,饌品所珍。」清末民初,民間將其收作「海八珍」之一。
備注:蝦米的保存:
1. 淡質蝦米可攤在太陽下,待其干後,裝入瓶內,保存起來;
2. 咸質蝦米,切忌在陽光下晾曬,只能將其攤在陰涼處風干,在裝進瓶中;
3. 無論是保存淡質蝦米,還是咸質蝦米,都可將瓶中放入適量大蒜,以避免蟲蛀。
C. 如何取蝦仁 是要生去還是煮過後再取~
製作方法 1.原料處理:在加工前,必須把原料按質量好壞分等級加工,避免鮮度差的蝦混入鮮蝦中而影響產品質量,混有泥沙和其它污物的蝦,必須用清水洗刷干凈,揀去夾雜物。為了避免貼皮現象,要在水煮前用冷水浸激(最好用冰水)20分鍾左右,最好不超過半小時。
2.水煮:煮蝦用海水和淡水均可。用水量與投入原料的比為3∶1。用鹽量根據水質的不同而異,海水一般為3~4%、淡水為5~6%,如遇陰雨天可適當增加鹽量1~2%,首先將鹽水燒沸,再將原料投入鍋中,每鍋蝦至少要煮三開,並進行轉動。當蝦腦凝固,撈出水面的蝦,蝦殼立即發白,即證明已熟。這時,可去掉水面的浮沫,將蝦撈出。每煮一鍋都要適當向鍋中加鹽,以補充鹽度,當煮10鍋左右,煮水濃濁時,應更換新水,在煮軟皮蝦時,可採用淡、鹹水兩口鍋煮,先在淡水鍋里煮一個開,再撈入鹹水鍋中煮兩個開,這樣就避免蝦帖皮,從而減少了干後脫殼的麻煩。
3.出曬:將熟蝦撈入筐中瀝凈水分即可出曬。如當時不能出曬,必須將控好水的蝦倒在草板上攤開涼透,次日出曬。如遇陰雨天,應薄攤於室內或棚內風干,切勿堆垛,如果長時間陰雨,可將熟蝦重新回鍋,以免變質。出曬時把蝦薄攤在席子上或地板上,要適時翻動。使其乾燥均勻,曬至蝦頭干透,蝦體發硬,皮殼易於脫落時,即可收藏於乾燥的倉庫中。
4.脫殼:脫殼前,應將干蝦攤在水泥地上或草板場上進行出風再曬。曬至蝦殼焦脆時即可打米。在有條件的情況下可用海米脫殼機打米,也可人工用手逐個扒去蝦殼。比較簡單的脫殼方法是將干蝦攤在水泥地上,厚度6~10厘米,用石碌碡來回滾壓,將蝦殼皮壓碎,用木杴揚入空中借風力分開蝦米、蝦黃、蝦眼、蝦腿、眼糠。此時的蝦米、皮殼尚未去凈,需再裝入用細稻草繩編制的密眼網袋內,兩人提袋來回搓撞,倒出後再用舊網衣輕輕搓擦,使其皮殼去凈後,再按規定標准分級,分級後再用塑料袋或盒包裝密封。
D. 什麼是蝦米是小蝦嗎它可以怎麼吃啊
蝦米,即干蝦仁,又名海米、金鉤、開洋。是用鷹爪蝦、脊尾白蝦、羊毛蝦和周氏新對蝦等加工的熟干品。
蝦米是著名的海味品,有較高的營養價值據測定每一百克蝦米含蛋白質58.1克,脂肪2.1克,糖類4.6克,鈣577毫克,磷614毫克,鐵13.1毫克,還有多種維生素等。
蝦米的加工方法
蝦米的加工方法主要有兩種,即水煮法和汽蒸法。水煮法是傳統的加工方法,目前普遍採用此法。其加工方法如下:
1、原料處理:在水煮前,必須先把原料蝦按質量、大小分類。對混有砂和污物的蝦,必須在清水中洗劇干凈,剔除小蝦、小魚和要物。為避免蝦出現貼皮現象,在煮前要用冷水(最好用冰水)浸泡原料蝦20分鍾左右。
2、水煮:取清潔的飲用水煮,水與原料重量比為4:1。按水的重量加入5%-6%的鹽。先把鹽水燒開, 再將原料蝦投入鍋中。每鍋蝦煮沸6分鍾左右。煮蝦過程中要用笊籬沿鍋邊緣不斷同向攪動蝦料,並去掉水面上的浮沫。把蝦撈出水面,如蝦殼很快發白,表明已熟透,可立即撈出。每煮一鍋都要加適量的鹽以保持鹽水的濃度。約煮5鍋後,鹽水已變混濁,需及時換水。
3、乾燥:蝦米乾燥的方法有曬干或烘乾兩種。將煮熟的蝦撈入筐中,瀝干水後出曬。如遇陰雨天氣,則應薄攤於室內風干,切勿堆放,以免蝦料內部過熱而變質。出曬時,把蝦攤在草席或竹簾上,要適當翻動,使其迅速、均勻乾燥。有條件的可把熟蝦稍經冷卻後均勻攤放在烘竹簾上,推進烘道進行烘乾,烘道溫度宜保持在70-75攝氏度,時間為2-3小時。
4、脫殼:可用蝦米脫殼機進行脫殼,也可手工剝脫。手剝的蝦米色澤鮮艷,個體完整,成品率高。少量的干蝦脫殼,也可採用把蝦裝進麻袋,兩手持麻袋在水泥地板或石板上摔打,將蝦殼殼脫掉。
5、包裝:將脫殼後的蝦米過篩,分級,並根據蝦米大小和外觀質量分級包裝。可用小塑料袋定量包,一般每袋500克
1000克,最後裝入大紙箱。
與蝦米相關的菜譜
海米炒洋蔥,干燒八寶鱖魚,滑炒蝦仁,爆炒蝦仁,水炒苜蓿蝦仁
蝦粒粟米餃,海鮮扒豆腐,炒捻捻,鍋巴蝦仁,海米炒蕨菜
碧綠韭菜餃,碧綠蝦仁,豆苗蝦仁,炸菊花蝦包,海米珍珠筍
蝦仁釀香菇,炸蝦球 ,清氽丸子,荔枝蝦仁
E. 蝦米是如何去殼的
去殼前首先要水煮加工!
脫殼
(1)機械生產。自動脫殼機內進行脫殼。用變頻器調節脫殼程度,要求脫殼完全並少斷尾為佳。
烘道出來的乾燥蝦應及時脫殼,以防受潮影響脫殼完全。
(2)手工生產。脫殼前,應將干蝦攤在水泥地上或竹篾席上進行出風再曬,曬至蝦殼乾脆時即可脫殼。將干蝦攤在水泥地上,厚度6~10厘米,用石碌碡來滾壓,將蝦殼壓碎,用揚谷的方法(有用風機,亦用杴揚)借風力分開蝦米、蝦黃、蝦眼、蝦腿、蝦糠。也可用細眼魚網裝入一定量的蝦干(以人力可以拋甩為量)像打稻穀一樣進行摔打後風選。這樣處理後的蝦米,皮殼尚未去凈,需再次裝入網中來回輕輕搓擦,使其皮殼去凈。
(手剝的蝦米色澤鮮艷,個體完整,成品率高。少量干蝦脫殼時,可把蝦裝進麻袋中,兩手持麻袋在水泥地板或石板上摔打,也可將蝦殼脫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