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教師養老保險金怎麼算
我上網查了有關教師交養老保險的問題。根據國家有關規定教師都不屬於交養老保險的范圍。1、2006年《中國教工》第5期有專家根據國務院下發的《社會保險費征繳暫行條例》(國務院第259號令)中第三條規定「基本養老費的征繳范圍:國有企業、城鎮集體企業、外商投資企業、城鎮居民私營企業和其他城鎮企業及其職工,實行企業化管理的事業單位及其職工。」認定中小學教師不屬征繳范圍之列。2、《教師法》第三十條規定教師退休或者退職後,享受國家規定的退休或者退職待遇。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可以適當提高長期從事教育教學工作的中小學退休教師教的退休金比例。養老金和退休金的最大區別是資金列支渠道不同,退休金由財政列支,養老金由養老保險基金列支;其次是計發辦法不同,退休金是按國家機關事業單位的退休政策計算待遇,養老金是按各地養老保險制度規定的養老金計發辦法計算待遇。我們以前也沒有交過,我們退休後有國家財政的退休金。難道退休後可以得到退休金和養老金嗎?我認為不應該交養老保險。
擴展閱讀:【保險】怎麼買,哪個好,手把手教你避開保險的這些"坑"
❷ 退休金是怎麼計算的
基礎養老金=(參保人員退休時上一年度當地職工月平均工資+本人指數化月平均繳費工資)÷2×個人累計繳費年限×l%
本人指數化月平均繳費工資=參保人員退休時上一年度全省職工月平均工資×本人平均繳費工資指數
本人平均繳費工資指數=(al/Al+a2/A2+……+an/An)÷N
公式中,al、a2……an為參保人員退休前1年、2年……n年本人繳費工資額;
Al、A2……An為參保人員退休前1年、2年……n年全省職工平均工資;
N為企業和職工實際繳納基本養老保險費的年限。
(2)中教退休金計算方法擴展閱讀:
按退休金籌措方式
在實務中,企業制訂的退休金的籌措方式可分為置存基金的退休辦法和未置存基金的退休辦法。
1、置存基金的退休辦法
企業提取退休基金,交給獨立的信託機構,如銀行或保險公司,由其保管運用,在職工退休時,由信託機構從退休基金中支付退休金。企業除非已完全履行退休金給付義務,否則不得將退休基金收回。
2、未置存基金的退休辦法
企業未提取退休基金交付信託機構保管運用,或者企業雖提取了退休基金,但自行保管運用,而未交付給信託機構保管使用,在職工退休時,企業自行籌措資金支付退休金。這種辦法與置存基金的退休辦法相比,職工的退休金缺乏保障。
❸ 請問:地方中小學教師退休金計算方法法定工齡是什麼意思
退休金計算我不會,法定工齡是男人一般到達六十歲,女性是五十五歲退休。但是如果有身體特殊原因可以提前退休。
❹ 中學高級教師,教齡40年,今年退休,退休金能拿多少
你好,養老金領取計算方法:
養老金=基礎養老金+個人賬戶養老金;
基礎養老金=(參保人員退休時當地上年度在崗職工月平均工資+本人指數化月平均繳費工資)÷2×繳費年限×1% ;
個人賬戶養老金=參保人員退休時個人賬戶累計儲存額÷計發月數
年齡不到法定退休年齡,其個人賬戶累計存儲額的計發月數要比正常退休的多。
病退人員的基礎養老金計算公式,(上年省市職工平均工資*20%+95年底前推算存儲額本息/120+調節金)*(1-提前年限*2%)
正常退休的基礎養老金計算公式全國是一樣的,但病退各省、市、區有一定區別,要到當地社保經辦機構咨詢,以當地政策為准。
❺ 2016年8月退休教師為中人,退休金如何計算
養老金按月領取:
基礎養老金=(全省上年度在崗職工月平均工資×a+本人指數化月平均繳 費工資)÷2×繳費年限(含視同繳費年限)×1%;
個人賬戶養老金=個人賬戶儲存額÷個人賬戶養老金計發月數;
以上兩項之和為每月領取額。
注意:基本養老金每年7月根據全省統一公布的方案實施年度調整。
❻ 社保退休金計算怎麼算
退休金計算參考公式
鏈接:
如果資源不正確,或者版本不正確,歡迎追問
❼ 退休金怎樣計算
通過上圖可以看出,工作性質的不同,工作時間不同都直接決定了退休金的多少,因此,為了退休以後的生活更好一些,就要從在職工作時進行努力。
我國古代當時人並不知道的朝代稱謂
一、試題展示
在我國各地的考試中,各種考試類型一般都會涉及我國人文歷史知識點的考查,而且考查的往往比較隱晦,不易被我們發現其中涵義。如試題顯示:
在某些影視作品在創作過程中因缺乏考證,有時存在違背史實的錯誤。下列片段或場景不符合史實的是:
A.岳飛說:「身為南宋子民,定當以抗金報國為己任。」
B.漢武帝對衛青說:「此番出兵匈奴,責任重大,願大勝而歸。」
C.顧閎中在畫《韓煕載夜宴圖》
D.隋煬帝乘龍舟沿大運河巡遊
【答案】A。解析:1127年,北宋康王趙構在應天府稱皇帝,年號建炎,後來定都臨安(屬今杭州),史稱「南宋」。岳飛雖然是南宋抗金名將,但「南宋」是後人的稱謂,岳飛不可能說「身為南宋子民」,故A項不符合史實。BCD項符合史實。故本題答案為A。
二、知識解析
(一)「南宋」與「北宋」的稱謂
以上題目中選項的錯誤就在於岳飛生活的時代,我們現在成為「南宋」。但是,在當時生活的人並沒有「南宋」這一稱謂的概念。這里的「南宋」就是相對於「北宋」來說的。
南宋與北宋都是當時趙氏家族建立的朝代,即我們後人稱之的宋朝。其實,在趙氏宋朝成立之前約500年也有一個宋朝,即中國南北朝時代南朝(宋、齊、梁、陳)的一個朝代,因國君姓劉,為與後來趙匡胤建立的宋朝相區別,故又稱為劉宋。
那麼,南宋與北宋的成為是如何得來的呢?因趙匡胤發跡在宋州,故國號曰「宋」,宋朝定都開封,稱為東京。後逐步統一中國,由於疆域相對南宋而言到達黃河以北,又因都城開封相對於南宋的都城杭州來說,位置位於北方,所以史稱「北宋」。
靖康二年(1127年),金兵攻陷東京,北宋亡。宋高宗在南京應天府(今河南商丘)登基繼承皇位,改元建炎,重建宋王朝,最後定都臨安(屬今杭州),相對於「北宋」而言,史稱「南宋」。
所以。這里的「北宋」「南宋」「劉宋」等,這是後來的研究者,為避免與其他同名名詞混淆,將其中時間較晚(或名氣較低)的一個或多個名詞用加上前綴,後綴等方式記載下來,加以區別。故我們所看到的「史稱」之後所帶的朝代名稱,即為古代當時人所不知道的稱謂。
(二)其他朝代、時期的稱謂
我國古代歷史上,除了南宋、北宋之外還有很多這樣的「史稱」。
1.西周與東周的區別
西周與東周也都是我國古代的周朝時期,先有西周,後有東周。西周是由周武王所建立,定都於鎬京和豐京(今陝西西安西南),至公元前771年周幽王被殺為止,而後都城動遷洛邑(今河南洛陽),歷史上將東遷之前那一時期的周朝稱為西周,即史稱「西周」。
東周,即中國歷史上繼西周之後的朝代,定都洛邑(今河南洛陽),以別於西周,且都城洛陽較西周都城西安,位置位於東方,史稱「東周」。
2.春秋戰國之區別
東周的前半期,諸侯爭相稱霸,因此時期與編年史名為《春秋》基本處於同時時代,故史稱「春秋時代」;東周的後半期,周天子名存實亡,各諸侯相互征伐,僅依歷來慣例,以三家分晉為起始標志,至公元前221年秦統一六國終止,戰亂持續兩百多年,史稱「戰國時代」。
3.其他稱謂
「西漢」與「東漢」的區別,兩者也是都屬於漢朝,但因西漢都城在長安(屬今西安),較東漢最早都城洛陽,位置在西,後人為了區分,故稱「西漢」與「東漢」。
三國時期,有「曹魏」「東吳」「蜀漢」三個政權。曹魏,是曹丕逼迫漢獻帝禪讓,在洛陽稱帝,國號為「魏」,因是曹氏所建,後世史家多稱「曹魏」。吳國,是孫權在中國東南部建立的政權,國號為「吳」,史學界稱之為孫吳,由於與曹魏、蜀漢呈鼎立之勢,所統治地區又居於三國之東,故亦稱東吳。蜀漢,是劉備在成都稱帝,國號為「漢」,因成都屬古蜀之地,故史稱「蜀」或「蜀漢」。雖然《三國演義》中有東吳、蜀國等的說法,但是,因為《三國演義》的作者羅貫中是元末明初的人,所以那也是後人對其的稱謂。
除了以上朝代、時期的區別之外,還有曹魏之後的「西晉」與「東晉」;「南朝」與「北朝」;唐朝與宋朝之間的五代,即「後梁」「後唐」「後晉」「後漢」「後周」;清朝前身,努爾哈赤建立的「後金」政權。等等。
所以,我們在相關的人文歷史的試題中,如果在相關選項中遇到當時的人稱他們自己生活的朝代中帶有了其他的修飾詞語的,基本都是錯誤表達。
❽ 退休金如何計算
是這樣的,養老保險最低交納年限為180個月即15年時間,可以多交,到時就可以多領取。同時,養老保險可以累計計算交納年限,即斷斷續續交納是允許的。醫療保險至少需要交納25/30年,達到退休年齡就可以申請享受養老金待遇和醫療報銷(只要續費平時也是可以的)。
現在的退休年齡為:男性60歲,女性55歲。當然從事高風險工種,失去勞動能力等特殊情況可以申請提前退休並領取養老金待遇。
退休領取,有這樣計算養老金公式:社平工資*20%+個人帳戶*1/120之和,顯然跟社平和個人交納金額有直接關系。針對交納時間段和檔次,一般為當地最低生活水平左右。
另外,畢竟中國是一個人口大國,國家推出社保的目的是解決將來的養老,醫療問題,體現社會主義的均化原則,而不是拉大差距,進而製造矛盾,所以就算交得再多,都規定了上限。
如果說想提高養老品質,建議你在購買社保的基礎上,再根據自己的實際經濟情況購買一定的商保作為補充比較好。
另外,團IDC網上有許多產品團購,便宜有口碑
❾ 2019年以後退休的教師養老保險金怎麼計算
保險小編幫您解答,更多疑問可在線答疑。
養老保險:用人單位20%,員工個人8%
醫療保險:用人單位6%,員工個人2%。
養老保險最低繳納年限為180個月這算為年限大致為15年。養老保險交的年限較多的在領取退休金時則可以多領取費用。養老保險的繳納是允許間斷性繳納的,達到退休年齡的人員可以申請享受養老金待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