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化學中氣體濃度怎麼用物質的量計算公式
高中化學物質的量濃度計算公式
1.溶質的物質的量=溶質的物質的量濃度x溶液的體積n=c·v
2.物質的量=微粒數/阿伏伽德羅常數(n=N/Na)
3.物質的量=物質的質量/物質的摩爾質量(n=m/M)
4.物質的量=氣體的體積/氣體的摩爾體積(n=V/Vm)
5.c=1000ρ(密度) w% / M
註:n(mol): 物質的量 ;V(L):物質的體積 ;M(g/mol):摩爾質量;w%:溶液中溶質的質量分數
密度單位:g/cm^3
6.c(濃溶液)·V(濃溶液)=c(稀溶液)·V(稀溶液) 用濃溶液配製稀溶液時使用
在稀釋溶液時,溶液的體積發生了變化,但溶液中溶質的物質的量不變,即在溶液稀釋前後,溶液的物質的量相等。
7.c混·V混=c1·V1+c2·V2+……+cn·Vn(有多少種溶液混合n就為幾)
8.同溫同壓時 V1/V2=n1/n2=N1/N2 正比
同溫同體積 P1/P2=N1/N2=n1/n2 正比
同壓同物質的量 V1/V2=T1/T2 正比
同溫同物質的量 V1/V2=P2/P1 反比
同體積同物質的量 P1/P2=T1/T2 正比
同溫同壓同體積 m1/m2=Mr1/Mr2=M1/M2 正比
同溫同壓同質量 V1/V2=p1/p2=M2/M1 反比
同溫同體積同質量 p1/p2=Mr1/Mr2=M2/M1 反比
同溫同壓 密度1/密度2=Mr1/Mr2=M1/M2 正比
9.n、V、Vm、N、NA、m、M、c的關系
n=m/M=N/NA=V/Vm=cV
PS:V----體積 p------壓強
T-----溫度 n ------物質的量
N ----分子數 Mr----相對分子質量
M------摩爾質量 m-----質量
c------物質的量濃度
9.關於物質的量濃度與質量分數的轉化(推導和演化)
C=ρ·ω·1000/M
其中,C:物質的量濃度(單位mol/L)
ω:溶液的密度,(形式為質量分數,<1)
ρ:密度,(單位g/mL)
M:物質的摩爾質量,(單位g/mol)
c=n/V
n(溶質的物質的量)=ω*m(溶液質量)/M
m(溶液質量)=ρ· V
m(溶液溶質的質量)=ω(質量分數)·ρ(密度)·V
故,n(溶質的物質的量)=ω·ρ·V / M
c= n/V
=(ω·ρ· V /M) / V
=ω·ρ· V /M V
=ω·ρ/M
若密度ρ單位為1000kg/m^3(國際單位)=1 g/cm^3.
2. 氣體濃度怎麼算出1PPB等於多少百分比
表達溶液濃度時,1ppm即為1ug/mL;表達固體中成分含量時,1ppm即為1ug/g對於氣體而言,會更復雜一些,因為氣體混合時,在多數壓力溫度下,各組份的變化
3. 標准狀況下求氣體溶解於水後所得溶液的物質的量濃度的計算 是怎麼推的
由c=n/V基本公式可知,只需將n和V分別求出就可以推出標准狀況下氣體溶解於水後所得溶液的物質的量濃度。
n=V/Vm,Vm=22.4 L/mol。
V=m(溶液)/p,m(溶液)=v*p(水)+V*M/22.4。
在此,p的單位是(g/mL) ,而V和v都是L,所以,1000p的單位就是L。統一單位後再算,注意統一單位。最後通過合並同類項可以得到下列公式:
c=(V/22.4)/[(1000v*p(水)+V*M/22.4)/1000p]=1000pV/(22400v+VM)。
物質的量濃度是表示溶液組成的物理量,衡量標準是單位體積溶液里所含溶質的物質的量的多少。這里的溶質可以是單質、化合物,也可以是離子或其他的特定組合,單位是mol;體積指溶液的體積而不是溶劑的體積,單位是L。
(3)氣體溶液濃度計算方法擴展閱讀
氣體摩爾體積的一個特例就是標准狀況下的氣體摩爾體積。在標准狀況下,1mol任何氣體的體積都約等於22.4 L。在理解標准狀況下的氣體摩爾體積時,不能簡單地認為「22.4 L就是氣體摩爾體積」,因為這個22.4 L是有特定條件的。
這些條件就是:標准狀況,即0℃和101.325 kPa,氣體的物質的量為1 mol,只有符合這些條件的氣體的體積才約是22.4 L。因此,22.4 L是1 mol任何氣體在標准狀況下的體積。這里所說的標准狀況指的是氣體本身所處的狀況,而不指其他外界條件的狀況。例如,「1 mol H2O(g)在標准狀況下的體積為22.4 L」是不正確的,因為在標准狀況下,我們是無法得到氣態水的。
1mol任何氣體的體積若為22.4 L,它所處的狀況不一定就是標准狀況。根據溫度、壓強對氣體分子間平均距離的影響規律知,溫度升高一倍或壓強降低一半,分子間距將增大一倍;溫度降低一半或壓強增大一倍,分子間距將減小一半。由此可知,1 mol任何氣體在0℃、101kPa條件下的體積與273℃ 、202kPa條件下的體積應相等,都約為22.4L。
4. 氣體濃度的計算公式到底是啥
c=n/V,其中n為氣體總物量,V為氣體所佔總體積。
5. 液體在氣袋中用氣體稀釋時,濃度的計算公式是什麼
公式:W=M質/M液×100% 記住無論加多少水,它的溶質質量是不變的,而溶液質量是原本的溶液質量+所加水的質量。
另附上一些其他的有關溶液計算公式:
1、溶質的質量分數=溶質質量/溶液質量 × 100% =溶質質量/(溶質質量+溶劑質量) × 100%
2、溶液的稀釋與濃縮 M濃 × a%濃=M稀 × b%稀=(M濃+增加的溶劑質量) × b%稀
3、相對溶質不同質量分數的兩種溶液混合 M濃 × a%濃+M稀 × b%稀=(M濃+M稀) × c%
4、溶液中溶質的質量 =溶液的質量×溶液中溶質的質量分數 =溶液的體積×溶液的密度
在日常生活中最普遍的溶劑是水。而所謂有機溶劑即是包含碳原子的有機化合物溶劑。溶劑通常擁有比較低的沸點和容易揮發。或是可以由蒸餾來去除,從而留下被溶物。
因此,溶劑不可以對溶質產生化學反應。它們必須為低活性的。溶劑可從混合物萃取可溶化合物,最普遍的例子是以熱水沖泡咖啡或茶。溶劑通常是透明,無色的液體,他們大多都有獨特的氣味。
(5)氣體溶液濃度計算方法擴展閱讀:
溶液中被溶劑溶解的物質。溶質可以是固體(如溶於水中的糖)、液體(如溶於水中的酒精)、或氣體(如溶於碳酸飲料中的二氧化碳)。其實在溶液中,溶質和溶劑只是一組相對的概念。一般來說,相對較多的那種物質稱為溶劑,而相對較少的物質稱為溶質。
不飽和溶液通過增加溶質(對一切溶液適用)或降低溫度(對於大多數溶解度隨溫度升高而升高的溶質適用,反之則須升高溫度,如石灰水)、蒸發溶劑(溶劑是液體時)能轉化為飽和溶液。
飽和溶液通過增加溶劑(對一切溶液適用)或升高溫度(對於大多數溶解度隨溫度升高而升高的溶質適用,反之則降低溫度,如石灰水)能轉化為不飽和溶液。
規則溶液是更接近實際溶液的一種溶液。它的形成除混合熵不等於零外,其他特性和理想溶液一致。由規則溶液推導出的熱力學規律,廣泛應用於非電解質溶液,尤其對許多合金溶液的應用,更為合適。因此,對於冶金和金屬材料科學來說,規則溶液理論是十分重要的。
6. 溶液配製濃度計算公式
一、用液體試劑配製:
根據稀釋前後溶質質量相等原理得公式:
ω1ρ1 V1= ω2ρ2 V2
ω1:稀釋質量分數ρ1 :密度V1:欲配溶液體積
ω2:濃溶液質量分數ρ2:密度V2:需用濃溶液體積
二、物質的量濃度溶液的配製
1、根據稀釋前後溶質的量相等原則得公式:
C1V1=C2V2
C1: 稀釋前的濃度 V1:稀釋前體積
C2:稀釋後的濃度 V2:稀釋後體積
2、用固體試劑配製
公式:m=C×V×M/1000
m:需稱取的質量 C:欲配溶液濃度
V:欲配溶液體積 M:摩爾質量
3、用液體試劑配製
公式:V1×d×a%=C×V2×M/1000
V1:原溶液體積 V2:欲配置溶液體積
d:比重 a:原溶液百分濃度
c:物質的量濃度 M:相對分子質量
(6)氣體溶液濃度計算方法擴展閱讀:
注意事項:
1.氫氧化鈉為鹼性化學物質,濃鹽酸為酸性化學物質,注意不要濺到手上、身上、以免腐蝕,實驗時最好戴上防護眼鏡。一旦不慎將氫氧化鈉濺到手上和身上,要用較多的水沖洗,再塗上硼酸溶液。稱量時,使用燒杯放置。
2.要注意計算的准確性。
3.注意移液管的使用。
4.稀釋濃硫酸是把酸沿器壁慢慢注入水中,用玻璃棒不斷攪拌。
5.配好的溶液要及時裝入試劑瓶中,蓋好瓶塞並貼上標簽(標簽中應包括葯品名稱和溶液中溶質的質量分數(或摩爾分數)),放到相應的試劑櫃中。
7. 高中化學必修一,溶質為氣體的溶液濃度的計算,請幫忙給我講解一下圖中畫問號的這段話和這兩個公式是怎樣
首先計算氣體的物質的量n氣=V/22.4,
在計算溶液質量m=m水+m氣=1*1000+n氣*M氣=1000+MV/22.4
再計算溶液的體積 V溶液=m/p=1000+MV/22.4/p=1000/p+MV/22.4p(此時單位是ml注意,化為l還要除以1000)=1/p+MV/22400p
再計算濃度,c=n氣/V溶液=V/22.4÷(1/p+MV/22400p)化簡可得式子。w計算也是如此,
8. 溶液濃度怎麼計算
高濃度向低濃度稀釋:C濃×V濃 = C稀×V稀,即稀釋前濃度×稀釋前體積=稀釋後濃 度×稀釋後體積
百分比濃度計算:
重量比重量百分濃度:系指100g溶液中所含溶質的克數,以符號%(g/g)表示。
重量比重量百分濃度=溶質重量g/溶液重量g×100%
重量比體積百分濃度:系指100ml溶液中所含溶質的克數,以符號%(g/ml)表示。
重量比體積百分濃度=溶質重量g/溶液體積ml×100%
體積比體積百分濃度:系指100ml溶液中所含溶液的毫升數,以符號%(ml/ml)表示。
體積比體積百分濃度=溶質體積ml/溶液體積ml×100%
(8)氣體溶液濃度計算方法擴展閱讀
溶液的濃度取決於溶解在溶劑內的物質的多少。溶解度則是溶劑在特定溫度下,可以溶解最多多少物質。
有機溶劑主要用於乾洗(例如四氯乙烯),作塗料稀釋劑(例如甲苯、香蕉水、松香水、松節油),作洗甲水或去除膠水(例如丙酮,醋酸甲酯,醋酸乙酯),除銹(例如己烷),作洗潔精(檸檬精),用於香水(酒精)跟用於化學合成。
9. 標況下氣體溶於水所得的溶液物質的量濃度的計算公式+推導過程
設水的體積為一升 氣體溶於水所得溶液計算公式:c=1000*密度*v/vM+22.4*1000
c=n(氣)/v(溶液)
n(氣)=v氣/22.4(mol)
v溶液=v液+v氣=m總/密度={【(v氣/22.4)*M+1000(m水為1000g)】/密度(ml)}*1/1000(L)
結合起來c=(v氣/22.4)/ 【(v氣/22.4)*M+1000】/密度*1000】
=1000*密度*v氣/vM+22.4*1000(22.4上下通分,故得到此式)
純純的手寫,推導好久,望採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