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計算方法 > 苗期澆水方法視頻

苗期澆水方法視頻

發布時間:2022-03-11 16:32:43

A. 多肉小苗期怎麼澆水

想要多肉幼苗變大,要保持幼苗澆水的頻率,澆水方式的選擇,澆水時間盡量選擇在傍晚,採用噴霧的方式進行澆水。還要保持通風,當幼苗長到足夠大的時候,需要進行移盆。植株變大後恢復澆水了,澆水量適當減少,保持盆土濕潤即可。多肉植物(succulentplant)是指植物的根、莖、葉三種營養器官中葉是肥厚多汁並且具備儲藏大量水分功能的植物,也稱「多漿植物」。其至少具有一種肉質組織這種組織是一種活組織,除其他功能外,它能儲藏可利用的水,在土壤含水狀況惡化、植物根系不能再從土壤中吸收和提供必要的水分時,它能使植物暫時脫離外界水分供應而獨立生存。據粗略統計,全世界共有多肉植物一萬余種,在分類上隸屬100餘科,多肉還能凈化空氣。

B. 買了幾天的苗,正在緩苗中,每次怎麼澆水

您好,好人都說發財樹、君子蘭、綠蘿、吊蘭,甚至蘆薈、虎皮蘭、仙人掌都養不活!那99%是因為澆水導致的,葉子發黃發黑枯萎,甚至掉落都極有可能是澆水出問題了,花卉盆栽正確的澆水方法如下,學會了花草養上20年都碧綠不發黃。
1、花卉不同時期的澆水
對於一種花卉來說,在不同的發育階段,對水分的需求也是不同的。種子發芽期需較高的土壤濕度,有利於種子萌發;種子出土後的幼苗期,因根系較淺,細弱,應保持土壤表面適當濕潤,為防止小苗徒長,需要控水,也就是通常所說的「蹲苗」有利於根系的生長;從小苗到花芽分化的營養生長期,此期生長迅速,需水量較大;生殖生長期,植株需控制生長速度及頂端優勢,要控制澆水,有利於花芽分化。坐果期及種子成熟期,需水量較少。
2、看天氣及季節澆水
春季陰雨天適當少澆,晴天可多澆;夏季氣溫較高,水分蒸發較快,應當多澆,但以早、晚澆水為宜,忌在中午澆水。秋季氣候乾燥,需水量較多,適當多澆。冬季氣溫較低,大部分花卉已進入休眠期,應控制澆水。
3、看土壤的質地澆水
砂質土壤排水性較好,應當多澆,土壤黏重排水性及通透性較差,應當少澆。
4、判斷盆土干濕方法
①判斷盆花是否需要澆水,可以用手指來測定,用手指敲一下花盆,若有「殼殼」聲,這說明盆土已十分乾燥,可以澆水;也可以用木棒來敲花盆,若花盆有清脆聲,說明盆土已幹了,也可以澆水。
②還可以以盆土的顏色來判斷,如表土顏色出現白色,用手摸一下也顯十分干;上層土質顏色比下層淺,那麼就該澆水了。
③另外,還可以看植物的形態,如葉片下垂或已枯黃出現焦狀,很可能是因缺水而引起,可以從澆水來試試看,如果澆水後恢復原狀說明是缺水;如仍然挺不起來,說明還有其他病症,需另外對症救治。
5、最佳澆水時間
夏季宜在早晚進行,一般宜在早晨7時之前,傍晚在19點以後;冬季宜在晴朗的中午進行,即上午10時到下午15時之間。

C. 土豆第一次澆水的正確方法什麼

1、出苗前:不追肥澆水。

2、出苗期:苗期澆水要視墒情而定,墒情好可不澆水,避免降低地溫。覆蓋地膜的,要及時人工輔助破膜;露地栽培的,雨後或澆水後要及時劃鋤,打破硬殼,使幼苗順利出土,促進苗齊、苗全、苗壯。。

3、發棵期:土豆出齊苗後,主攻目標是促進秧棵生長健壯,搭好豐產架子。管理要點是不旱不澆水,澆水時勿漫過壟頂,並進行中耕、培土,最後在團棵封壠前培成方肩大壠,創造一個良好的結薯條件。培土時注意不得損傷功能葉片,缺肥的應及時追肥,可穴施,也可隨澆水沖施。

4、結薯期:土豆團棵現蕾後,即開始結薯,到開花期,薯快迅速膨大,此時應增加澆水量,如不下雨應連澆三水,每水間隔5一7天,應澆小水,切忌大水漫灌。澆水原則是要保持土壤見干見濕。此期還應注意防治病蟲害,特別是土豆疫病,應立足提前預防,以防為主,一旦發病,難以防治。

5、收獲期:土豆在收獲前7一10天應停止澆水。

馬鈴薯的生長發育也是呈周期性的,大致可分為四個階段:

1、成熟的塊莖經過一段時間的休眠才能作為種薯播種,即休眠階段;

2、播種後,依靠自身的營養生根發芽長出幼苗,即自養階段;

3、出苗後,通過光合作用製造有機物,利用根系吸收水分和無機元素,形成完整的植株生長體系,直到開花達到植株的最大繁茂,即異養階段;

4、開花後,地上部停止生長,塊莖迅速膨大,積累養分到成熟,即塊莖形成階段。

D. 育苗盤育苗怎麼澆水

1、由於育苗盤體積比較小,所以很容易失水。應該根據土壤的乾燥程度隨時進行澆水。

2、澆水的時候要選用霧化器,這樣會減少水壓,防止沖壞掃描。

3、噴水可以分片進行,這樣能夠澆灌得更加透徹。



4、為了讓土壤能夠更好地吸收水分,可以噴一次以後過一會兒再噴一次,直到育苗盤的底部流出水表示已經澆透。

5、為了防止積水澆過水以後,要把育苗盤每一個育苗盆都斜過來,把積水充分排走。

6、也可以採用進水的方法來進行澆水,就是把育苗盤放入盆中,盆中的水大約是育苗盆的1/2,這樣浸泡3~5分鍾可以充分的使羽毛盤裡面的土壤完全澆透。然後取出育苗盤即可。

E. 育苗期澆水過多徒長,有什麼措施解決

預防和應對徒長的方法和措施:

1、要根據幼苗不同時期的要求靈活控制苗床的溫度和濕度,及時通風,適當降低夜間溫度。

2、育苗過程中不可澆水過多,防止濕度過大。

3、是要保持薄膜的潔凈,盡量增加苗床內的光照強度和光照時間,促進幼苗健壯生長;

4、保證充足的養分供應且不偏使用氮肥。

5、是在幼苗生長到中後期時應及時散苗,以免幼苗發生過度擁擠而影響通風造成的幼苗徒

長。

6、當發現幼苗趨向徒長時,可用50%的矮壯素加水2000~2500倍噴灑秧苗或苗床, 每平方

米1升左右,可有效地抑制幼苗徒長。

F. 什麼樣的多肉需要浸盆的方法澆水

什麼是浸盆?
浸盆是多肉澆水的一種方式,是將多肉連盆一起放入盛放水的容器中,直到土壤表層濕潤後拿出。
並不是所有的多肉植物都要採取這種澆水方式的,那麼什麼樣的多肉植物需要用浸盆的方式來澆水呢?主要有以下幾點。
1.
極度缺水的多肉植物
長時期斷水的多肉植物,葉片發蔫發皺,可以採用這種澆水方式。只要多肉植物的根系在長期斷水的情況下沒有損傷,一般1-2天葉片就會開始飽滿有光澤,生機勃勃。如果斷水已經導致多肉植物的根系損傷,即使是浸盆也無法讓多肉植物重新恢復生命力,那麼就要脫土修根或者砍頭重新讓多肉植物生長了。
2.
休眠結束的多肉植物
子持蓮華、法師一類的多肉植物在結束休眠期後,一通透水,可以讓她們迅速的生長。一個晚上就可以由蔫蔫的休眠狀態變為生氣盎然的小植物。浸盆的魔力是如此的大,前一刻你還以為她要不行了,後一刻她馬上就醒了。
3.
播種期的多肉植物
種子撒下去,出苗到小苗,這期間都需要採取浸盆的澆水方式。這種方式可以保護種子和小苗不收澆水壓力的沖擊。注意浸盆時間不能太長,避免水太滿會使種子飄起來或者小苗被水淹。
4.
種植密集的多肉組盆等
澆水也無從下手的時候,可以採取浸盆的方式。這樣澆水均勻,注意這種組盆多肉植物不能浸盆時間太長,可以稍微控水來保持組盆的株型緊湊而不失優雅,顏色豐富鮮艷。
5.
澆水不方便的多肉植物
有的多肉植物長的太過大,占滿了整個花盆,也可以採用浸盆的澆水方式。注意時間不能太長。
6.
長期看著蔫蔫的不生長的多肉植物
這樣的多肉植物,一通大水下去,你會神奇的發現她們開始生長了。要注意的是有時候這種生長只是表面現象,還是要觀察多肉植物是否健康,根系是否受損。
浸盆注意事項:
浸盆不可時間過長,間隔半個月一次即可。
浸盆的容器中水不要太多,避免花盆中的土整個飄起來,土壤無法濕透。可以一點點加水,但是一定要保證水是充分浸透盆土的。
顆粒多的土浸盆時間短,因為透水性好;顆粒少的多肉浸盆時間可以長一些。
有時候浸盆也能看出土的透氣性,如果浸盆一個晚上土表面都無法濕透,那麼就要考慮給多肉植物換土了,因為你的土透氣性實在是太差了。

G. 種子萌芽與幼苗期怎樣澆水

(1)種子萌發期。種子萌發前需要吸收大量的水分,不同種子萌發需水量多少,視種子內含的養料種類而定,含澱粉的種子需水量少於含蛋白質的種子。

(2)營養生長期。花卉的營養生長階段,水分充足,細胞擴大迅速,植株體積增加就快;水分不足,植株生長緩慢,株型也矮。但是生長的不同階段,澆水量也應有所不同。幼苗期為使幼苗健壯,防止徒長,出苗後就應適當控制澆水量。青年期正是枝葉生長旺盛期,水、肥供應充足,才能枝繁葉茂。壯年期也需給予適當的水、肥,才能防止其早衰。

H. 綠化苗木的澆水方法

對水的要求較嚴,其特點足喜歡濕潤,伯澇。在土壤濕潤的情況下生長良好,否則生長明顯不良。銀杏苗若在水中浸泡3-4天,就會全部死亡。因此在生產過程中,要特別注意銀杏的澆水和排水問題。(1)澆水原則:從銀杏生長過程來講,應掌握以春季為重點,採用多次少量勤澆水的原則。春季是銀杏澆水的關鍵時期,6月底至7月初銀杏的新梢停止生長。銀杏從發芽前後到麥收前後是需水的關鍵時期,然而這—時期一般年份是少雨乾旱季節,因此,要多次少量勤澆水,保持土壤濕潤.使土壤含水量保持在田間最大持水量的60%-80%。6月下旬全7月下旬是銀杏種仁生長發育的高峰,需水量較大,但是一般情況下此期為多雨季節,若遇到天氣乾旱,就必須澆水,否則會影響種仁的生長發育.造成減產。秋季以後到土境封凍前,銀杏需水量較春季少,不遇到特殊乾旱一般不澆水。土壤封凍前—般要燒—次封凍水。銀杏采葉園澆水比結果園要多,9月底以前只要乾旱就要澆水。(2)灌水方法:目前我國大部分地區多採用大水漫灌。這種灌溉方法的缺點是浪費水,破壞土壤理化性狀,養分流失嚴重,土壤水分有效利用期短,不利於銀杏生長。改革灌水方法是節約用水、科學用水的重要技術措施。根據銀杏的生長特性和生產實踐,最好的清水方法是噴灌和微噴灑,這兩種灌溉方法可以增加銀杏的生長量。所以有條件的地方,要大力推廣噴灌、滴灌和微噴灌。暫時不具備條件的地方,也要改大水漫灌為穴灌或溝灌。①穴灌:適用於「四旁」、間作、農田防護林、城鎮綠化等栽培模式。具體做法是;在樹冠投影外緣向內30厘米左右,挖探約25厘米、直徑約30厘米的灌水穴。灌水穴沿樹冠均勻排列。挖穴數量,總的要求是要保證在根系的分布區內,40%以上的土壤保持在田間最大持水量的60%-80%。一般3-4年生樹,每株2-3個穴;初果期每株3-4個穴:盛果期每株4-6個穴。挖好穴後將穴灌滿水,待水全部滲下後,立即將穴用土填平,把樹盤整平即可。②溝灌:適於結果園、采葉園、豐產林、間作等栽培模式。具體做法是:順樹的行間挖深20-25匣米、寬30-40厘米的條溝,溝的數量根據各地經驗,一船相隔100-120厘米挖一條溝即可。條溝的比降為1/1200。比降過大易灌水不均。灌水時以灌滿溝為准,待水滲下後,及時把溝填平即可。

I. 苗如何澆水

不用那樣戰戰兢兢的其實。用浸盆的原因,就是有時小芽細小,噴水或澆水容易把小芽沖倒。用浸盆法就安全多了。至於浸盆次數,當然是看小苗的土是否幹了,幹了就得浸盆了呀,如果沒干自然就不用補水了,否則苗也會淹死的。噴霧也可以呀,只要苗不會被噴倒,無所謂的。膜應該不用一直覆蓋了把?天氣熱了,如果不透氣,裡面也會長黴菌,對苗可沒好處的。

J. 蔬菜育苗期間如何澆水

在蔬菜育苗期間,如果發現苗床乾旱(土壤含水量不足16%-17%),應及時澆水。具體要求和做法如下。


  1. 澆水時間。蔬菜育苗期澆水,要選擇晴暖天氣;一天之中,以上午10-12時為好。一般情況下,盡量不要在傍晚時澆水。

  2. 控制水量。蔬菜育苗期澆水,水量不可過大,合理的澆水量以水分下滲後,秧苗根系周圍的土壤濕潤,床土表層無積水為度;一般滲水深度8-10厘米。如果澆水過多,造成土壤濕度過大,秧苗容易漚根、徒長或感病。

  3. 分片澆水。由於苗床內的溫度不會太均勻,土壤蒸發量也不盡一致;一般情況下,苗床中部容易乾燥,南部比較濕潤。所以,澆水時一定要因地制宜,嚴格按照需水情況分片澆灌;對於不缺水的地片輕澆或不澆,以確保苗床濕度均勻,秧苗生長整齊。

閱讀全文

與苗期澆水方法視頻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特崗中教育學教學方法選用依據 瀏覽:552
治療抑鬱最好的方法 瀏覽:948
尋找八脈最簡單的方法 瀏覽:772
地膜覆蓋率計算方法 瀏覽:274
國內外教學方法改革方案 瀏覽:374
電腦快速補齊溫濕度方法 瀏覽:176
血管炎的治療方法 瀏覽:190
食用酒精勾兌白灑方法 瀏覽:503
檢測nacl的方法 瀏覽:808
coolpad3G手機解鎖方法 瀏覽:54
心理各學派研究方法 瀏覽:862
臨床測定排卵方法有哪些 瀏覽:386
萬年高效過濾器安裝方法 瀏覽:467
氨氮分析儀檢測方法 瀏覽:979
636減去197的簡便方法 瀏覽:419
考起清華北大有哪些方法 瀏覽:714
電瓶充電線和插座連接方法 瀏覽:721
薏米紅豆代餐餅的食用方法 瀏覽:332
重慶偏癱自我訓練方法有哪些 瀏覽:595
老公幫小孩吸奶有什麼方法 瀏覽:2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