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建築面積計算
房屋建築面積計算方法
一、概述(了解)
建築面積是指房屋建築各層水平平面的總面積,它由使用面積(即直接為生產或生活使用的凈面積)、輔助面積(即為輔助生產、生活活動所佔凈面積,包括樓梯、走道、廁所、廚房等面積)和結構面積(即房屋結構、柱、牆所佔面積)三部分組成。
二、建築面積計算規則(熟悉)
建築面積是依據施工平面圖和國家建設主管部門統一制定的《建築工程建築面積計算覘范》(GB/T50353—2005) 計算而來;其為國家標准,自2005年7月1日起實施。該規范的適用范圍是新建、擴建、改建的工業與民用建築工程的建築面積的計算,包括工業廠房、倉庫,公共建築、居住建築,農業生產使用的房屋、糧種倉庫、地鐵車站等的建築面積的計算。注意不同於各省市的定額的規則。
(一)計算建築面積的范圍
1.單層建築物的建築面積,應按其外牆勒腳以上結構外圍水平面積計算,並應符合下列規定:單層建築物高度在2.20m及以上者應計算全面積;高度不足2.20m者應計算1/2面積。
(1) 高度指室內地面標高至屋面板板面結構標高之間的垂直距離。遇有以屋面板找坡的平屋頂單層建築物,其高度指室內地面標高至屋面板最低處板面結構標高之間的垂直距離。
(2) 利用坡屋頂內空間時凈高超過2.10m的部位應計算全面積;凈高在1.20m至2.10m的部位應計算1/2面積;凈高不足1.20m不計面積。
2.單層建築物內設有局部樓層者,首層建築面積已包括在單層建築物內,局部樓層的二層及以上樓層,有圍護結構的應按其圍護結構外圍水平面積計算,無圍護結構的應按其結構底板水平面積計算。層高在2.10m及以上者應計算全面積;層高不足2.10m者應計算1/2面積。
3.多層建築物首層應按其外牆勒腳以上結構外圍水平面積計算,二層及以上樓層應按其外牆結構外圍水平面積計算。
(1)層高在2.20m及以上者應計算全面積,層高不足2.20m者應計算1/2面積。層高是指上下兩層樓面結構標高之間的垂直距離。
(2)建築物最底層的層高,有基礎底板的指基礎底板上表面結構標高至上層
樓面的結構標高之間的垂直距離。
(3)沒有基礎底板的指地面標高至上層樓面結構標高之間的垂直距離。
(4)最上一層的層高是指樓面結構標高至屋面板板面結構標高之間的垂直距離,遇有以屋面板找坡的屋面,層高指樓面結構標高至屋面板最低處板面結構標高之間的垂直距離。
4.多層建築坡屋頂內和場館看台下,當設計加以利用時凈高超過2.10m的部位應計算全面積,凈高在1.20m至2.10m的部位應計算1/2面積,當設計不利用或室內凈高不足1.20m時不應計算面積。
5.地下室、半地下室,包括相應的有永久性頂蓋的出人口,應按其外牆上口(不包括採光井、外牆防潮層及其保護牆)外邊線所圍水平面積計算。層高在2.20m及以上者應計算全面積;層高不足2.20m者應計算1/2面積。
6.坡地的建築物吊腳架空層(如圖6—19所示)、深基礎架空層,設計加以利用並有圍護結構的,層高在2.20m及以上的部位應計算全面積,層高不足2.20m的部位應計算1/2面積。設計加以利用、無圍護結構的建築吊腳架空層,應按其利用部位水平面積的1/2計算,設計不利用的深基礎架空層、坡地吊腳架空層、多層建築坡屋頂內、場館看台下的空間不應計算面積。
7.建築物的門廳、大廳按一層計算建築面積。門廳、大廳內設有迴廊時,應按其結構底板水平面積計算。層高在2.20m及以上者應計算全面積,層高不足2.20m者應計算1/2面積。
8.建築物間有圍護結構的架空走廊,應按其圍護結構外圍水平面積計算。層高在2.20m及以上者應計算全面積,層高不足2.20m者應計算1/2面積。有永久性頂蓋無圍護結構的應按其結構底板水平面積的1/2計算。
建築面積相信大家對於這個名詞都不陌生,但是您了解它真正的意思嗎?建築面積應該包括哪些呢?又該如何計算房屋的建築面積呢?相信大家對於這方面的疑問還不少,下面就來跟著小編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一、建築面積的定義:
建築面積是指建築物各層水平平面面積的總和。也就是建築物外牆勒腳以上各層水平投影面積的總和。建築面積包含了房屋居住的可用面積、牆體柱體佔地面積、樓梯走道面積、其他公攤面積等。
二、在住宅建築中,計算建築面積的范圍和方法是:
(1)單層建築物不論其高度如何,均按一層計算,其建築面積按建築物外牆勒腳以上的外圍水平面積計算。單層住宅如內部帶有部分樓層(如閣樓)也應計算建築面積。
(2)多層或高層住宅建築的建築面積,是按各層建築面積的總和計算,其底層按建築物外牆勒腳以上外圍水平面積計算,二層或二層以上按外牆外圍水平面積計算。
(3)地下室、半地下室等及相應出入口的建築面積,按其上口外牆(不包括採光井、防潮層及其保護牆)外圍的水平面積計算。
(4)用深基礎做地下架空層加以利用,層高超2.2米的,按架空層外圍的水平面積的一半計算建築面積。
(5)穿過建築物的通道,建築物內的門廳、大廳不論高度如何,均按一層計算建築面積。大廳內迴廊部分按其水平投影面積計算建築面積。
(6)電梯井、提物井、垃圾道、管道井和附牆囪等均按建築物自然層計算建設面積。
(7)住宅建築內的技術層(放置各種設備和修理養護用),層高超過2.2米的,按技術層外圍水平面積計算建築面積。
(8)雨棚結構的外邊線至外牆結構外邊線的寬度超過2.10m者,應按雨棚結構板的水平投影面積的一半計算面積(有柱雨棚和無柱雨棚計算應一致)。
(9)突出房屋的有圍護結構的樓梯間、水箱間、電梯機房等,按圍護結構外圍水平面積計算建築面積。
(10)兩個建築物之間有頂蓋的架空通廊,按通廊的投影面積計算建築面積。無頂蓋的架空通廊按其投影面積的一半計算建築面積。
(11)突出牆面的門斗,眺望間,按圍護結構外圍水平面積計算建築面積。
(12)建築物的陽台均按其水平投影面積的1/2計算。陽台不論是挑陽台還是凹陽台,也不論是封閉陽台還是非封閉陽台,均按陽台水平面積的1/2計算陽台的建築面積。
(13)住宅建築內無樓梯,設室外樓梯(包括疏散梯)的,其室外樓梯按每層水平投影面積計算建築面積;樓內有樓梯,並設室外樓梯(包括疏散梯)的,其室外樓梯按每層水平投影面積的一半計算建築面積。
三、在住宅的建築中,不計算建築面積的范圍有:
(1)突出牆面的構件配件、藝術裝飾和掛(壁)板,如:柱、垛、勒腳等。
(2)檢修、消防等用的室外爬梯,寬度在60厘米以內的鋼梯。
(3)獨立不貼於外牆的煙囪、煙道、貯水池等構築物。
(4)沒有圍護結構的屋頂水箱間。
(5)層高在2.2米以內的技術層(設備層)。
(6)單層住宅的分隔操作間、控制室、儀表間等單層房間。
(7)層高小於2.2米的深基礎地下架空層,坡地建築物吊腳架空間。
以上就是建築面積的相關知識,大家可以了解一下建築面積一般包括了哪些、不該包括哪些,在二手房交易中一定要注意建築面積的問題,避免錢財被坑。
(以上回答發布於2015-10-13,當前相關購房政策請以實際為准)
點擊查看更全面,更及時,更准確的新房信息
❸ 知道建築面積如何估算空調的製冷麵積
普通使用大約15平方一匹,考慮到西曬,1L選擇三匹 30平米的房間,選購製冷量6000瓦(2.5匹)的變頻空調,或者選購製冷量7000瓦(3匹)的定速空調。
❹ 根據房間面積計算冷量
汗 ,貌似機電不幹這個的吧。熱量Q=mc(t2-t1)/3600*24。m單位kg
c單位J/kg.℃
t1單位℃
t2單位℃.沒有你說的那種公式,計算能量的轉換,必須要遵守能量守恆,冷量:舉例比如空調的製冷量是用匹來表示的,而非電功率.通常
1P:2300W-2500W 1.5P:3000W-3600W 1.25P:2600W-2800W
2P:4000W-5200W 3P:6500W-7200W 2.5P:5800W-6200W
1匹的製冷量大致力2000大卡,換算成國際單位應乘以1.162,故1匹之製冷量應力2000大卡×1.162=2324(w),這里的w(瓦)即表示製冷量,則1.5匹的應為2000大卡×1.5×1.162=3486(w),以此類推,根據此情況,則大致能判定空調的匹數和製冷量,一般情況下, 2200W一2600W都可稱為1匹,4500(w)- 5100(w)可稱為2匹,3200W一3600W可稱為1.5匹。
所以你要算冷量先算好按要求降溫所需的熱量,在按比例換算匹吧,我是機電的可是沒干過這個真的,汗死。
❺ 建築面積具體怎麼算
❻ 建築面積計算方法
建築面積:長*寬,計算建築物的水平投影面積就好
❼ 空調建築面積計算方法
面積/10等於空調匹數,
如10平方,1匹空調,15平方1.5匹……。
❽ 建築面積計算方式
工程造價用GB_T50353-2005)
一般設計有用途的閣樓、屋脊和低於2.2m的計算半面積,層高高於2.2m的計算全面積,樓梯間不計算面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