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誰能告訴我物價上漲幅度的計算公式
保值儲蓄補貼率=物價上漲指數一儲蓄利息率。當物價指數比儲蓄利率低的時候,保值儲蓄補貼率就是零。
貨幣貶值率=(流通中實際發行的貨幣量-流 通中實際需要的貨幣量)/流通中實際發行的 貨幣量
㈢ 如何計算物價上升的百分比
物價上漲的百分比=(上漲後物價-上漲前物價)÷上漲前物價×100%
㈣ 原價上上漲百分比怎麼算
股價上漲百分比=((當前股價-前個交易日收盤價)÷前個交易日收盤價)×100%,例如前個交易日收盤價10元,第二個交易日收盤股價為12元,那麼第二個交易日的上漲百分比=((12-10)÷10)×100%=20%。
股價上漲百分比是反應股票走勢的重要指標,是投資者參考的標准之一。
每天股市的股票有漲有跌,股民就是要在這些股票中挑選那些能夠上漲多次的股票,這樣才能有利可圖,不過股票上漲後如何去計算它的漲幅呢?很多股票新手不太清楚,下面了解下股票漲跌幅百分比怎麼算。
space
股票漲跌幅百分比.jpg
其實在股市中,漲幅都是按照百分比來顯示的,股票漲一個點就是漲了百分之一,漲五個點就是漲了百分之五,比如我手裡有一直股票現在的價格是5元,漲五個點那就是上漲了:5×0.05=0.25元,也就是說股價上漲到5.25元的時候,就是漲了5個點。
在我國的A股市場中,每天是有漲跌幅度限制的,限制為±10%,也就是說股票每天如果漲幅超過10%(漲停)或者是跌幅超過10%(跌停)就會停止交易,我們無法買入也無法賣出。
那麼,股票漲幅和跌幅怎麼算出來的呢?其實計算方法很簡單,就是拿今天的收盤價格與上一個交易日的收盤價格進行對比的出來的差價,這個差價與上一個交易日的收盤價形成的一個百分比,就是漲跌幅。具體的計算公式如下:
(今天的收盤價-上一個交易日收盤價)÷昨收價*100%=當天漲/跌幅度
另外,有些人說,我的股票一個月上漲了30%,那這個30%的漲幅是怎麼算出來的?其實計算方法和上面的計算公式類似。
比如一個月前,張三的股票價值是10元每股,一個月後,變成了13元每股,那這一個月就是上漲了30%,計算的時候,我們需要用最後一個交易日的收盤價(13元)減去一個月前的收盤價(10元),得出3元,那麼3÷10×100%=30%。
如果要計算平均每天的漲幅,不能簡單的計算為每天平均漲幅為1%,而是要用這個月實際的交易日來進行計算,比如這個月除掉周末之後是21個交易日,那就是(漲幅30÷21個交易日)×100%≈1.429%
㈤ 消費物價指數的計算公式是什麼
CPI的計算方法為:每一大類指標價格變動比率與其權重的乘積累加。
CPI=∑WiPi,式中Wi為單項指標價格變動率,Pi為單項指標在CPI計算中所佔權重系數。
CPI是居民消費價格指數(consumer price index)的簡稱。居民消費價格指數,是一個反映居民家庭一般所購買的消費品和服務項目價格水平變動情況的宏觀經濟指標。它是在特定時段內度量一組代表性消費商品及服務項目的價格水平隨時間而變動的相對數,是用來反映居民家庭購買消費商品及服務的價格水平的變動情況。
㈥ 物價上漲指數是如何計算出來的
百分點你不會算?十塊變11,就是上漲10%
㈦ 通貨膨脹率是怎麼計算的
通貨膨脹計算公式:
通過價格指數的增長率來計算通貨膨脹率,價格指數可以分別採用消費者價格指數(CPI)、生產者價格指數(PPI)、GNP折算價格指數。CPI=a1(P1t/P10)+a2(P2t/P20)+……+an(Pnt/Pn0)(註:式中的數字和t、n均為下標,P為代表性消費品的價格,a為權重)。
計算方法:
①通過價格指數變化計算:通貨膨脹率(物價上漲率)={(現期物價水平-基期物價水平)/基期物價水平}。(價格上漲率是從低到高,以基期物價水平為基數)
注意上式,通貨膨脹率不是價格指數,即不是價格的上升率,而是價格指數的上升率。
②利用基本概念推導計算:通貨膨脹率(價格上漲率)=(已發行的貨幣量-流通中實際所需要的貨幣量)/流通中實際所需要的貨幣量×100%。
㈧ 物價漲幅計算公式
危機之前:待售商品數量*價格=貨幣發行量*流通速度
即200億*15元=貨幣發行量*3次
可知危機前的貨幣發行量為1000億
危機後:政府多發了250億貨幣,此時貨幣供給為1000億+250億=1250億
根據待售商品數量*價格=貨幣發行量*流通速度
在貨幣流通次數不變的情況下:200億*價格=1250億*3次
可知平均商品售價為18.75元。
物價上漲幅度為:18.75元/15元*100%=125%
貨幣貶值幅度為:1/125%=0.893
即原來的1元錢現在只有0.893元的購買力了
㈨ 物價上漲時,存貨的計價方法是什麼
存貨的計價方法已經確定不得隨意更改 但是在上漲的情況下 用後進先出的較好 成本大 利潤就小 可以少交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