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教師工資應該怎麼計算
教師工資的計算辦法:教師的工資等於其平均工資+課時工資+績效獎+成績突出獎金+津貼等-(五險一金+扣稅)。其中津貼包括教齡津貼和其他的津貼。
【法律依據】
《關於工資總額組成的規定》第三條
工資總額是指各單位在一定時期內直接支付給本單位全部職工的勞動報酬總額。
工資總額的計算應以直接支付給職工的全部勞動報酬為根據。
第四條
工資總額由下列六個部分組成:
(一)計時工資;
(二)計件工資;
(三)獎金;
(四)津貼和補貼;
(五)加班加點工資;
(六)特殊情況下支付的工資。
《中華人民共和國教師法》第二十五條
教師的平均工資水平應當不低於或者高於國家公務員的平均工資水平,並逐步提高。建立正常晉級增薪制度,具體辦法由國務院規定。
第二十六條
中小學教師和職業學校教師享受教齡津貼和其他津貼,具體辦法由國務院教育行政部門會同有關部門制定。
② 教師的工資到底怎麼算的
基本工資+課時工資+績效獎+成績突出獎金-(五險一金+扣稅)=你的拿到手的工資
老師工資分為三個部分。
首先是財政工資,國家直接撥款給教育局,然後教育局直接發給每一位有編制的教師,一般是打在工資卡
另外是績效工資,也叫表現工資,就是每節課的課時費。
第三部分是獎金,也叫成績工資。
後面兩部分是學校發的。具體來說就是:基本工資+課時工資+績效獎+成績突出獎金—(五險一金+扣稅)=你的拿到手的工資。
③ 教師工資應該怎樣計算
教師工資是根據國家公務員的平均工資水平來確定的,教師的工資包含基本工資、教齡津貼和其他補助。中小學教師和職業學校教師享受教齡津貼和其他津貼,地方各級人民政府對教師以及具有中專以上學歷的畢業生到少數民族地區和邊遠貧困地區從事教育教學工作的還有補貼。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教師法》第二十五條 教師的平均工資水平應當不低於或者高於國家公務員的平均工資水平,並逐步提高。建立正常晉級增薪制度,具體辦法由國務院規定。
第二十六條 中小學教師和職業學校教師享受教齡津貼和其他津貼,具體辦法由國務院教育行政部門會同有關部門制定。
第二十七條地方各級人民政府對教師以及具有中專以上學歷的畢業生到少數民族地區和邊遠貧困地區從事教育教學工作的,應當予以補貼。
(3)教師延時工資的計算方法擴展閱讀:
根據《北京市人民政府關於全面深化新時代教師隊伍建設改革的實施意見》第十五條 完善中小學、幼兒園教師待遇保障機制。完善中小學教師工資正常增長機制和中小學教師工資與公務員工資同步調整聯動機制,確保中小學教師平均工資收入水平不低於或高於本地區公務員平均工資收入水平。
健全和完善績效工資激勵機制,優化績效工資結構,突出崗位在基礎性績效工資結構中的權重,有效體現教師所聘崗位、承擔責任、工作量和工作績效。在績效工資分配中向班主任、骨幹教師、特殊教育教師傾斜,鼓勵支持中小學教師積極參與教育綜合改革。
持續實施鄉村教師崗位生活補助政策。提高公辦幼兒園非在編教師工資待遇,縮小與在編教師的工資差距,逐步實現同工同酬。落實建設鄉村教師周轉宿舍和為鄉村教師租賃周轉房政策,幫助城鎮中小學、幼兒園青年教師解決住房難問題。
④ 教師 延時工資 納稅
不用交的吧
⑤ 教師工資的計算方法(詳細)
教師工資套改表及計算方法:
中學教師的總工資 =崗位工資+薪級工資+(崗位工資+薪級工資)的百分之10+地方補貼
1.崗位工資:
中學高級教師930元;
中學一級教師=小學高級教師=680元;
中學二級教師=小學一級教師=590元;
中學三級教師=小學二級教師=550元.
2.薪級工資:
中學高級教師=副高=(下表中的)第七級(副教授)
中學一級教師=中級=(下表中的)第十級(講師)
中學二級教師=助理=(下表中的)第十二級(助理)
中學三級教師=員級=(下表中的)第十三級(員級)
薪級工資的確定方法:
各位老師你們先由你們現在聘任的職稱找到對應的級別,再以這個級別中你們現在聘任的職稱的年限的對應時段作為橫坐標,又以你們的工齡(工作前讀大學的也算)的對應時段作為縱坐標,在表中即可找到你們的套改級別.和對應的薪級工資.
3.(崗位工資+薪級工資)的百分之10,想必大家都會計算的 !
4.地方補貼: 各省不同
2007教師漲工資套改,由崗位工資和薪級工資代替原來的職務工資、津貼工資,其他原享受的各種津貼如物福補貼、生活補貼、適當補貼等不變動。
1、崗位工資的套改:中學高級職稱(或其他同級職稱)一律按《事業單位專業技術人員基本工資標准表》套七級崗位,即930元,中學一級職稱(或其他同級職稱)一律套十級崗位,即680元,中學二級教師(或其他同級職稱)套十二級崗位,即590元。不分獲得職稱先後。
2、薪級工資的套改:根據「任職年限」和「套改年限」對照《事業單位專業技術人員薪級工資套改表》,得到薪級工資級別,再對照《事業單位專業技術人員(管理人員、工人)基本工資標准表》,得到薪級工資。
3、套改年限
套改年限,是指工作年限與不計算工齡的在校學習時間合並計算的年限,其中須扣除1993年以來除見習期外年度考核不計考核等次或不合格的年限。
4、(崗位工資+薪級工資)+(崗位工資+薪級工資)*10%-(工改前職務工資+津貼)-工改前職務工資*10%=本次工改增加額。
⑥ 關於加班工資和延時工資的計算
加班費的計算供你參考: 根據勞動部《關於職工全年平均工作時間和工資折算問題的通知》「職工全年月平均工作天數和工作時間分別調整為20.92天和167.4小時,職工的日工資和小時工資按此進行折算」的規定,職工的日加班工資的正確計算方法應當是:月實得工資的70%除以20.92,再乘以《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第四十四條規定的加班工資標准,即正 常工作時間外加班加點的,乘以1.5;休息日加班的,乘以2;法定休假日的,乘以3。 計時工資工作天數及加班工資計算公式(現行) 一、 工作天數: 1. 標准工時(正常工作時間):每日8小時、每周40小時,即每星期5天。 2. 年工作天數:251天。 計算公式:365天-10天(節日休假)-104天(休息日每星期2天,一年52個星期)。 3. 月平均工作天數:20.92天(或167.4小時)。 折算公式:251天÷12個月。 二、 平均工資: 1. 當月日平均工資=當月工資額÷20.92天。 2. 小時平均工資=當月日平均工資÷8小時。 三、 加班工資計算公式: 1. 延長工作時間(超時加班)的工資=延長小時數×小時平均工資×150%。 2. 休息日的工資=當月日平均工資×200%。 3. 法定假日的工資=當月日平均工資×300%。
⑦ 教師工資如何算
教師工資和公務員相近,按職級計算,有職稱的按職稱計算,10%教師補貼,班主任補貼不在工資表內。有的校內還有補貼獲獎勵,基礎教育教師工資有的省已漲,並按績效(成績)有所差別。
⑧ 學校延時費怎麼發放給老師
跟工資一起發放,義務教育學校教師在法定工作日課後服務報酬按照每課時不低於60元的標准核定發放。
無論是當地政府財政補貼還是服務性收費或代收費,給予參與課後延時服務教師的補助都應該按照「不低於」甚至是高於的既定標准而不能僅僅按照「等於」的標准發放,除了必要的水電等運作開支外,絕大部分費用應該補助給參與課後服務的教師,杜絕隨意剋扣、截留甚至是分攤等不正常現象。
教育部發布通知要求對參與課後延時服務的教師進行適當補貼,由當地教育局制定統一的收費標准,再加上財政支持,保障教師的合法利益,但是教育部並未制定統一的教師課後延時服務的補貼標准,由各地自行確定。
實行課後延時服務,確實方便了家長,減輕了家庭對孩子的教育負擔,但是對於教師來說,也是實實在在地增加了工作量,那麼進行適當的補貼是應當的。
⑨ 教師加班工資怎麼計算
如果是公辦教師,那還沒有規定。如果是民辦,按企業員工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