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電腦主機USB和各個音孔介面可以用透明膠封住防塵嗎
可以,有各種介面防塵塞,網上有賣的,比較好看,電腦就是個用品,沒有那麼金貴,無論多少錢,只要家裡不潮都沒問題的,注意散熱孔千萬別封上,否則機器過熱易造成硬體損壞。
㈡ 台式電腦防塵方法
電腦不用時蓋上防塵罩。只能減少灰塵,不能杜絕灰塵。
除塵:
首先,拆機箱之前記得斷開電源;
其次,用毛刷清理主板。對於有些DIY經驗的朋友可將內存、顯卡都取下逐一清理。
最後記得清理機箱上散熱孔處的灰塵。
㈢ 筆記本有必要用上防塵塞嗎
如果不是極端惡劣環境,一般的居住和工作環境下不需要任何防塵塞保護,真正需要保護的部位其實是筆記本電腦的散熱風道,那裡空氣流動大,容易積攢灰塵。
至於外擴展介面加裝防塵塞,一般都是為了美觀,一部筆記本電腦設計壽命一般10年,但最長的使用時間不會超過5年,5年時間,哪怕是一個時期的頂配電腦,也會因為升級而被淘汰了,不壞也不能再用了,正常環境下的灰塵不會給電腦帶來任何故障問題。
㈣ 筆記本電腦如何防塵 有效防止灰塵進入電腦
這個很多,鍵盤就用鍵盤膜,USB介面等用防塵塞,還有散熱孔用防塵網,對應型號網上一般有賣的,但是值得注意的是加了這些東西影響散熱,所以不是灰塵很大的環境不建議使用,否則得不償失。
㈤ 電腦防塵如何方法
整機 (防塵、防高溫、防磁、防潮、防靜電、防震) 電腦應放置於整潔的房間,避免灰塵太多對各電腦配件造成不良影響;電腦周圍應保留足夠的散熱空間,不要堆放雜物;電腦工作期間不要吸煙,煙霧對電腦的損壞也不可小看;電腦周圍不要有強大磁場,音箱盡量不要放在顯示器附近,也不要磁碟、信用卡以及飯卡等放在音箱上面以防止被磁化;不要在電腦桌上放置茶杯,更不要將其置於主機、顯示器、鍵盤之上,電腦最怕水了,不信你問它,呵呵;電腦工作中不要搬運主機箱或使其受到震動,主要不能給硬碟帶來震動;電腦如果長期不使用,應該切斷電源,但要定期開機運行一下,驅除其內的潮氣。另外,更重要的一點,就是我們應該定期給電腦做清潔。 顯示器 顯示器可以說是電腦最重要也是最貴的配件,同時也是一台PC組成部件中最晚被淘汰的產品,對它的維護顯得更為重要。 1.如果你的顯示器屏幕不屬於觸摸屏那種,不要用手去摸顯示器屏幕,因為你手上有很多你不知道的東西會對屏幕造成損害,比如說靜電,計算機在使用過程中會在元器件表面積聚大量的靜電電荷。最典型的就是顯示器在使用後用手去觸摸顯示屏幕,會發生劇烈的靜電放電現象,靜電放電可能會損害顯示器,特別是脆弱的LCD。比如說油脂,現在的CRT屏幕表面一般塗有防強光、防靜電的AGAS(Anti-GlareAnti-Static)塗層,防反射、防靜電的ARAS(Anti-ReflectionAnti-Static)塗層,而你手上的油脂會破壞顯示器表面的塗層。這里我還想說一下,在清洗CRT顯示器屏幕的時候,不能用酒精,因為酒精會溶解這層特殊的塗層,最好用絨布或者拭鏡紙來插洗屏幕,最好不要用普通的紙巾。 2.不要將具有強磁場的東西(比如音箱)置於顯示器附近,但顯示器不可避免的會受到各種電磁波的干擾,所以一般顯示器都有消磁功能,我們應該定期(比如一個月)對顯示器進行消磁,但注意同一時候不要反復使用這個功能。 3.不要將雜物置於顯示器之上,比如茶杯、重物、光碟、手機等等,不要將顯示器外殼的散熱孔堵住。 4.不要使你的顯示器受到強光(比如太陽光)的照射, 顯示器不要調得太亮或對比度太強,以免顯像管的燈絲和熒光粉過早老化。 5.不要擅自打開顯示器,如果你不是專業人士,因為顯示器內有高壓電路。 6.現在LCD越來越便宜,技術也越來越先進,所以使用它的人也越來越多,與CRT相比,LCD顯得更為輕薄,所以也顯得更脆弱(特別是它的液晶面板),用手對著LCD顯示屏指指點點或用力地戳顯示屏都是不可取的,雖然對於CRT顯示器這不算什麼大問題,但LCD顯示器則不同,這可能對保護層造成劃傷、損害顯示器的液晶分子,使得顯示效果大打折扣,因此這個壞習慣必須改正,畢竟你的LCD顯示器並不是觸摸屏,如果可以的話,花上十幾塊錢買張保護膜貼在LCD表面(可能感覺亮度變低);另外,強烈的沖擊和振動更應該避免,LCD顯示器中的屏幕和敏感的電器元件如果受到強烈沖擊會導致損壞。對於LCD顯示器,切記不要將水直接灑到顯示屏表面上,水進入LCD將導致屏幕短路。不要使LCD長時間處於開機狀態(連續72小時以上),過長時間的連續使用,會使液晶面板發熱、老化或元器件過熱。 主機 1.不要開機箱運行,的確開打開機箱蓋,能夠使CPU涼快一些,但其導致的負面影響顯得更大,機箱設計一般前後都開孔(注意不要把這些孔堵住了),是為了使機箱內部形成空氣對流,使內部各個配件都能夠得到散熱,不要以為只有CPU才會發熱,要知道沒有不發熱的電子產品,相信大家都學過物理,除了CPU,硬碟和光碟機的發熱量也不容小覷,現在的主流硬碟轉速都有7200轉每秒,試想一下它能不熱么;還有光碟機,你可以拿張光碟放進去跑上1分鍾,再拿出來摸一下溫度,如果你把機箱蓋打開,機箱內部失去對流,將會使得硬碟和光碟機下部的電路板產生的熱量變成向上升,不單單散不掉,還用來加熱自己;開機箱蓋還會帶來電磁輻射,噪音等危害,首先對你的身體健康不利,而且會使得機箱中的配件更加容易臟,帶來靜電的危害,並阻礙風扇的轉動;另外也會給機箱內部的配件帶來隱患,萬一水灑到裡面,後果不堪設想。 2.不要拿電腦主機來墊腳,如果想要殺死你的台式計算機,那麼開車帶它去越野兜風,或是背著它去爬山、蹦迪,那樣會更快一些;你的這種方法震動太小了,要比較長的時間才能出成績。如果你願意堅持下去,估計取得的第一個成績就是產生一出個圓滿歸西的是硬碟吧,死因是硬碟壞道。(引用) 3.機箱內不可以混入螺絲釘等導電體,否則極容易造成機箱內的板卡短路,產生嚴重後果。 4.當你想打開機箱面板對主機內硬體進行維護維修時。應首先切斷電源,並將手放在水管上一會兒,以放掉自身靜電。先將主機與其他外設連線拔掉,拆開機箱,查查裡面的設備是否有異常痕跡,及時用柔軟的刷子或布料擦除機箱內的灰塵(主板、顯卡、音效卡、電源風扇等)。如果你對硬體稍懂一些,建議你定期把所有硬體插拔一次。 5.主機內部雜亂的數據線、電源線可用橡皮筋紮起來,這樣不但給人整潔的感覺,還方便主機散熱。 主板 一般不打開機箱,我們不太能夠接觸到它,我所碰到最多的就是有些人在不知道的情況或者為了省事,常常在開機的情況下把PS/2介面的滑鼠鍵盤直接拔下或者插上,其實這很危險,輕則介面壞掉(換個也要幾十塊錢哈),重則相關晶元或電路板燒毀。普通電腦上,常用的只有USB介面和IEEE 1394火線介面才支持熱插拔(就是可以在不關主機的情況下進行插拔)。另外,插拔介面應該平行水平面拔出,以防止介面產生物理變形。 硬碟 相比較而言,硬碟屬於很脆弱的一類,硬碟保護不好很容易出現問題,一方面,震動是最主要的兇手,所以在電腦運行時不要搬運主機;另外就是使用習慣,在硬碟高速運轉的時候(機箱面板上紅燈閃爍),千萬不要重啟電腦或者直接切斷電源;如果卸下硬碟,正確拿硬碟的方法是握住兩側,最好不要碰其背面的電路板,因為手上的靜電可能損害電路板(特別是氣候乾燥的時候),運輸硬碟最好先套上防靜電袋,然後用泡沫保護,盡量減少震動。 CPU 1.現在主流CPU運行頻率已經夠快了,沒有必要再超頻使用了,相反在夏天應該降頻,另外不必對CPU的溫度太過敏感,一些朋友看到五六十度就嚇壞了。其實沒有那麼誇張,一般來說,CPU在75度以下都可以安全工作(通常認為安全工作溫度=極限工作溫度的80%)。 2.說到CPU不能不說一下CPU風扇,一般人不太重視它,以為它不過是個風扇,但是它卻是CPU的保護神,就目前主流CPU的發熱水平,假設沒有CPU風扇,CPU不用幾分鍾就會被燒毀,所以我們平時應該時常注意CPU風扇的運行狀況,還要不時清除風扇頁片上的灰塵以及給風扇軸承加潤滑油。 3.如果你要安裝CPU,注意CPU插座是有方向性的,插座上有兩個角上各缺一個針腳孔,這與CPU是對應的。安裝CPU散熱器,一定要先在CPU核心上均勻的塗上一層導熱膠,不要塗太厚,以保證散熱片和CPU核心充分接觸,安裝時不要用蠻力,以免壓壞核心。安裝好後,一定要接上風扇電源(主板上有CPU風扇的三針電源介面)。 4.萬一你的CPU風扇不幸壞了,換新的時候最好選擇原裝CPU風扇或者九州風神之類正規廠家的,千萬不要為了圖便宜買沒有品質的風扇。 內存 1.當只需要安裝一根內存時,應首選和CPU插座接近的內存插座,這樣做的好處是:當內存被CPU風扇帶出的灰塵污染後可以清潔,而插座被污染後卻極不易清潔。 2.關於內存混插問題,在升級內存時,盡量選擇和你現有那條相同的內存,不要以為買新的主流內存會使你的電腦性能很多,相反可能出現很多問題。內存混插原則:將低規范、低標準的內存插入第一內存插槽(即DIMM1)中。 3.安裝內存條,DIMM槽的兩旁都有一個卡齒,當內存缺口對位正確,且插接到位了之後,這兩個卡齒應該自動將內存「咬」住。 DDR內存金手指上只有一個缺口,缺口兩邊不對稱,對應DIMM內存插槽上的一個凸棱,所以方向容易確定。而對於以前的SDR而言,則有兩個缺口,也容易確定方向,不過SDR已經漸漸淡出市場,了解一下也無妨;而拔起內存的時候,也就只需向外搬動兩個卡齒,內存即會自動從DIMM(或RIMM)槽中脫出。 4.對於由灰塵引起的內存金手指、顯卡氧化層故障,大家應用橡皮或棉花沾上酒精清洗,這樣就不會黑屏了。 驅動器(CDROM,CDRW,DVDROM,COMBO,DVDRW) 1.還是老生長談,防震、防塵、防潮、散熱,其實對於電腦任何一個配件都要注意這些。 2.不要老把光碟留在光碟機里,因為光碟機每隔一段時間就會進行檢測,特別是刻錄機,總是在不斷的檢測光碟機,而高倍速光碟機(特別是CD光碟機52X的,轉地飛快)在工作時,電機及控制部件都會產生很高的熱量,一方面會使整機溫度升高,另一方面也加速機械部件的磨損和激光頭的老化。 3.不要是碟就往裡面放,它們不是影碟機,其實電腦驅動器的糾錯能力遠遠不及影碟機的,要看電影不如買影碟機。 4.不要長時間使用驅動器(主要指用來看電影),建議先把影片拷到硬碟上,這樣看起來也流暢,另外也可以使用虛擬光碟機製作虛擬光碟。 5.硬碟、光碟機主從跳線要正確。在連接IDE設備時,遵循紅紅相對的原則,讓電源線和數據線紅色的邊緣線相對,這樣才不會因插反而燒壞硬體。IDE線上一般都有防呆口,通常不會接反。 電源 1.定期對電源盒進行除塵。電源盒中是灰塵最多的部件,還要定期給電腦風扇添加潤滑油避免風扇產生很大雜訊,對人的身體健康也不好。 2.建議購買電腦時選擇品質好的電源,比如航嘉,長城等,日常生活中有些電腦莫名其妙地重啟也跟電源有關系。 3.電腦所使用的電源應與照明電源分開,特別注意不要和大功率的電器使用同一插座,電腦最好使用單獨的插座(質量高一些的,不要用那些線很細的,插座又不是很牢固的那些)。保持電源插座包括多用插的接觸良好,擺放合理不易碰絆,盡可能杜絕意外掉電。如果條件允許,建議購買UPS或是穩壓電源之類的設備,以保證為計算機提供潔凈的電力供應。 滑鼠 在所有的計算機配件中,滑鼠最容易出故障。滑鼠分為光滑鼠和機械滑鼠。 1.避免其它銳利或重物摔碰滑鼠,不要強力拉拽導線,點擊滑鼠時不要用力過度,以免損壞彈性開關。 2.花2,3塊錢買張普通的滑鼠墊,不但使移動更平滑,也增加了橡皮球與滑鼠墊之間的磨擦力,也減少污垢通過橡皮球進入(機械)滑鼠;如果條件允許,買張更好的滑鼠墊(有護腕的),這樣長時間使用滑鼠也不會感到手酸,當然姿勢要正確。 3.使用光電滑鼠時,要注意保持滑鼠墊的清潔使其處於更好的感光狀態,避免污垢附著在以光二極體和光敏三極體上,遮擋光線接收。光電滑鼠勿在強光條件下使用,也不要在反光率高的滑鼠墊下使用。 4.鍵盤和滑鼠可用濕布或沾少量酒精進行清洗,須注意清洗完畢後必須晾乾後方可與主機連接。清洗機械滑鼠,先打開背面的旋轉盤,卸下橡皮球,主要清洗轉軸上的污垢。而清洗光電滑鼠,主要清洗附著在以光二極體和光敏三極體上的污垢。 5.還有一點,我在主板那塊已經提到,不要在開機狀態下對非USB介面的滑鼠鍵盤進行插拔,不僅對主板不好,對滑鼠鍵盤也有害。 鍵盤 1.不要將茶杯放在鍵盤上,一旦液體灑到鍵盤上,會造成接觸不良、腐蝕電路造成短路等故障,損壞鍵盤。 2.不要在鍵盤上面吃零食,喝飲料 這個習慣恐怕是很普遍了,我看到很多人都是這樣的,特別是入迷者更是把電腦台當成飯桌來使用。我想你要是拆一回你的鍵盤,也許同樣的行為就會減少的,你可以看到你的鍵盤就像水積岩一樣,為你平時的習慣,保留了很多的「化石」,飯粒、餅干渣、頭發等等比比皆是,難怪有人說:公用機房裡的鍵盤比公廁還臟。同時這樣的碎片還可能進入你的鍵盤裡面,堵塞你鍵盤上的電路,從而造成輸入困難。飲料的危害就更加厲害了,一次就足以毀滅你的鍵盤。就是你的鍵盤僥幸沒有被毀滅,恐怕打起字來,也是粘粘糊糊很不好過。(引用) 3.按鍵要注意力度,在按鍵的時候一定要注意力度適中,動作要輕柔,強烈的敲擊會減少鍵盤的壽命,尤其在玩游戲的時候按鍵時更應該注意,不要使勁按鍵,以免損壞鍵帽。大力敲擊回車鍵。這個恐怕是人所共有的通病了,因為回車鍵通常是我們完成一件事情時,最後要敲擊的一個鍵,大概是出於一種勝利的興奮感,每個人在輸入這個回車鍵時總是那麼大力而爽快地敲擊。本人的多個鍵盤就是這樣報廢的,最先不看見字的是AWSD(呵呵,心知肚明),最先不能使用的按鍵卻是Enter。(引用) 音箱 音箱,我們往往忽視了它的存在,或許我們不用看著它,動人的音樂就能傳入我們的耳朵。我們應該感謝它給我們帶來了聽覺沖擊,所以我們理應好好待它。這我介紹一些大家可能不知道的東西。 1.正確設置音效卡輸出方式。一般我們都使用集成AC97音效卡,機箱背面面板上有3個介面,我們普通使用的都是有源音箱,所以應該插線路輸出的介面(綠色),而紅色的介面是接麥克風的,另外一個是線路輸入(模擬輸入)介面(藍色)。 2.在開機、關機、重啟等操作時,應將音箱音量關至最小或將電源關閉,防止大電流對音箱造成損害。 3.不要使音箱長時間大音量工作,一方面對人的聽覺不好,另外容易燒毀電源及放大電路。 4.注意音箱的擺放。正確的方法應該是:以顯示器為中心,左右對稱擺放,並保證音箱喇叭正對使用者,低音炮方向性不強,位置可靈活一些;對於經常大音量使用的音箱,不要將音箱直接放在電腦桌上(尤其是低音炮),以免與電腦桌產生共振造成失真,同時較大的振動對高速運轉的硬碟、光碟機也是有害的。 U盤(mp3),移動硬碟 隨著U盤(mp3)價格的大幅下降,在學生群中擁有它們的人越來越多,可以說已經替代軟碟機(軟盤)成為新的可移動存儲。它的優點:體積小,容量大,工作穩定,易於保管。而且U盤(mp3)的抗震性較好,不足之處就是不正確的使用方法以及靜電容易損害它,尤其注意的是要退出U盤程序後再拔盤。 移動硬碟是容量更大的可移動存儲,內部採用微硬碟,對學生而言,目前它的市場價格還是偏高(相對於硬碟價格),移動硬碟的體積要小些(但還是比U盤大的多),而且它的抗震性也比硬碟好,但也不要以為它是摔不壞的,特別是它工作的時候最好也不要移動它。 硬體其他維護常識 1.正確的開機方法:先開外設(顯示器,列印機,UPS等)再開主機,因為外設(特別是CRT)在啟動時一般會產生高壓(繼而形成大電流)會沖擊主板CPU晶元。正確的關機方法,開始--關閉系統--關機--確定,待徹底關閉主機後,再斷開外圍設備的啟動開關,再斷開總電源開關。如果無法進行軟關機,按住啟動鍵3-5秒也可以關閉主機(硬碟還在高速運轉的時候不要採用)。注意,關機後不要立刻重新開機。經常有人一關機就想起來光碟還在光碟機里,或者還有某個事情沒有完成等等。很多人反應迅速,在關閉電源的剛剛完成就能想起來,然後就伸出手來開機;更有DIY好手,總是動作靈敏,關機,十秒鍾處理完故障,重新開機;殊不知這樣對計算機危害有多大。首先,過大的脈沖電流沖擊損傷內部設備。其次現在的硬碟都是高速硬碟,從切斷電源到碟片還沒有完全停止轉動,重新開機使硬碟在減速時突然加速對硬碟不利(在硬碟高速運轉時突然關機或重啟使硬碟突然減速也對硬碟不利)。最後一點,萬一出現雷雨天氣或斷電、電壓不穩定等情況,最好不要打開電腦。 2.對於新配的電腦,有些裝機工程師為了圖方便,安裝硬碟、驅動器的固定螺絲只安一半,建議你把空的都裝上,防止長期使用後固定螺絲變忪(因為硬碟、驅動器運轉會產生振動)。 3.應妥善保管電腦各種板卡及外設的驅動光碟及說明書,尤其是主板說明書。萬一電腦壞了,找同學來修,我想有時他們也不一定看到主板就知道型號(特別是老主板),如果你把驅動光碟丟了,又沒有在硬碟上備份驅動,無疑會增加他們的工作難度。 4.格式化(硬碟、U盤、移動硬碟)時以及恢復升級BIOS時,千萬保證不能斷電。萬一其中出現問題,還是找高手幫你解決為好
㈥ 如何使用防塵塞
在手機里耳機孔難免會進塵,塵這東西對電子設備的危害就不說了,所以防塵塞還是有點作用的
㈦ 電腦有必要用防塵塞嗎
看使用需求和環境,通常情況是不需要的,如果使用環境比較特殊,可以使用,以保證機器內硬體的工作正常。
一般情況下,因為筆記本一些USB數據口和網線介面都是拔插相對比較多的,比如連接U盤什麼的,頻率較高,安裝防塵塞容易產生煩躁感;
如果是特殊環境,比如工地辦公室,灰塵比較多等,就可以安裝一下防塵塞,可以有效防止灰塵大量進入設備。
㈧ 筆記本防塵塞有什麼用
筆記本防塵塞起到的主要作用是防塵,在某種情況下,也起到防水的作用。筆記本防塵塞是採用進口硅膠製作,質地柔軟細膩,在尺寸相符的情況下能和插孔緊湊結合。筆記本防塵塞的優缺點 :
一、優點:
1、硅膠材質,精密模具成型
2、防塵防潮防氧化
3、使筆記本等數碼產品更美觀時尚
二、缺點:
防塵塞的使用可能會影響筆記本的散熱,引起電腦溫度過高反應慢,嚴重時可能不斷重啟,甚至燒毀內部電子元件。使用時可考慮藉助筆記本散熱架或散熱硅脂輔助散熱。
(8)台式電腦防塵塞使用方法擴展閱讀:
筆記本防塵塞可分為:
1、VGA介面1個(標准顯示信號介面,用做接投影儀)
2、USB介面4(標准USB2.0介面,用作接多種擴展設備)
3、USB3.0介面2個
4、HDMI介面1個(標准HDMI視頻信號介面,用作接電視機)
5、AUDIO介面2個(標准3.5音頻介面,筆記本上用作連接耳機音箱等)
6、RJ45介面1個(標准網路信號介面,用做接路由器等)
7、SD介面1個(標准讀卡器介面)
8、1394介面1個(1394火線小口,筆記本上ESATA&USBCOMBO*1(ESATA都是此類小口,連接DV攝像機)與USB二合一接。)
㈨ 台式電腦 那種介面插口需要防塵塞嗎
一、原則上是不需要的。
二、如果你想讓你的電腦防塵效果更好些,這樣做也無所謂。
㈩ 電腦的熱點會不會融化防塵塞
不會,但是電腦太熱的話,可能會引起刻錄機無法刻錄,下面是一個解決實例。
朋友2002年組裝的一台兼容機,最近一段時間DVD刻錄機老出現無法刻錄碟片的現象,具備表現為刻錄機在刻錄第一張碟片時能夠順利完成,但當在刻錄第二張碟片時,無論如何都不能正確的完成刻錄,要不刻錄失敗,要不刻錄半途中出現飛盤,為此朋友浪費了不少的碟片,可一直查不出問題的真正原因。筆者對朋友的這台電腦還比較熟悉,這是筆者在2002年親自為朋友組裝的一台兼容機,使用了兩年多了,這台機器一直沒有出現過任何的問題。
電腦用了兩年多,朋友硬碟上存滿了大大小小的數據資料和電影游戲,為了減輕硬碟的壓力,上段時間筆者便受朋友之託為他買了一個刻錄機。由於筆者工作非常忙,把刻錄機送給朋友後讓他自己裝到機器上。朋友使用這台DVD刻錄機有三四個月的時間了並沒有出現問題,近段時間卻出現了無法刻錄的現象,讓筆者感到納悶。
為查出刻錄失敗的原因,筆者親自利用這台機器進行了碟片刻錄測試。首先將一張DVD碟片放到刻錄機里,並准備好要刻錄的資料,利用軟體進行刻錄,整個刻錄過程相當的流暢,刻滿全盤僅用了13分鍾。按照朋友的描述,在刻錄第一張碟片時一般不會出現問題,但在刻錄第二張碟片時,一般就不會順利完成刻錄。為了測試故障,筆者接著刻錄了另外一張DVD資料盤,剛開始刻錄機的確沒有出現任何的問題,但刻錄進度到88%以後,這台刻錄機的面板指示燈開始長時間的閃爍,並且碟片轉速時顯加快,並伴有「嗡嗡……」的響聲,進度條不再前進,又過近兩分鍾後,提示刻錄失敗。
根據故障的表現,筆者認為軟體沒有問題,刻錄機硬體出現問題的可能性也非常小(能夠順利完成第一張碟片就充分說明),很可能是刻錄機的散熱不良引起的。於是筆者打開機箱,發現先前的DVD-ROM光碟機並沒有拆除,而DVD刻錄機就安放在這台DVD-ROM光碟機的下面,兩台光碟機緊密的挨在一起,基本上沒有縫隙。筆者用手觸摸這台DVD刻錄機的側面,發現非常燙手,於是將刻錄機從機箱中拆下,去除上麵灰塵,並重新安裝到第三個光碟機托架中,使DVD-ROM與DVD刻錄機中間留有一台光碟機的位置。
為了檢驗筆者的判斷,於是重新進行了碟片刻錄測試(由於當時溫度非常高,筆者將電腦的機箱側板打開,並加裝了一台風扇做輔助的散熱),在順利刻完第一張盤後,筆者中間間隔了10分鍾左右的時間再進行第二張碟片的刻錄,結果刻錄一切正常,故障順利排除。
光碟機因散熱不良導致電腦死機或不能順利讀盤的故障並不鮮見,同樣,由於DVD刻錄機散熱不好,導致無法刻錄或刻錄失敗也自是必然。筆者朋友的這台DVD刻錄機是二月份購買的,當時的溫度並不高,因此散熱問題並不大,但隨著炎炎夏季的到來,溫度的不斷升高對系統散熱要求越來越高,加上筆者安裝的方法也不正確,不能連續刻盤也自是必然了。
希望我能幫助你解疑釋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