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2017年最新個人所得稅怎麼計算
征繳個人所得稅的計算方法,個人所得稅費用扣除標准原來是2000,十一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二十一次會議27日再次審議個人所得稅法修正案草案,草案維持一審時「工資、薪金所得減除費用標准從2000元提高至3500元」的規定,同時將個人所得稅第1級稅率由5%修改為3%。使用超額累進稅率的計算方法如下:
繳稅=全月應納稅所得額*稅率-速算扣除數
全月應納稅所得額=(應發工資-四金)-3500
實發工資=應發工資-四金-繳稅
說明:如果計算的是外籍人士(包括港、澳、台),則個稅起征點應設為4800元。
② 個稅計算器2017 稅率是多少
工資個稅的計算公式為:應納稅額=(工資薪金所得 -「五險一金」-扣除數)×適用稅率-速算扣除數。
2017個稅起征點是3500,使用超額累進稅率的計算方法如下:
繳稅=全月應納稅所得額*稅率-速算扣除數
實發工資=應發工資-四金-繳稅。
全月應納稅所得額=(應發工資-四金)-3500
扣除標准:個稅按3500元/月的起征標准算
如果某人的工資收入為5000元,他應納個人所得稅為:(5000—3500)×3%—0=45(元)。
工資扣除標準是3500元/月,應納個人所得稅稅額=應納稅所得額×適用稅率-速算扣除數,而應納稅所得額=扣除三險一金後月收入-扣除標准。
工資標準是工資等級制度的組成部分之一,表明各等級職工的標准工資水平。
日工資率的計算方法是:日工資率=月標准工資÷平均每月法定工作天數(一般星期六、日有的單位是不計算在內)。
《個人所得稅法》第六條應納稅所得額的計算:
一、工資、薪金所得,以每月收入額減除費用三千五百元後的余額,為應納稅所得額。
二、個體工商戶的生產、經營所得,以每一納稅年度的收入總額減除成本、費用以及損失後的余額,為應納稅所得額。
三、對企事業單位的承包經營、承租經營所得,以每一納稅年度的收入總額,減除必要費用後的余額,為應納稅所得額。
四、勞務報酬所得、稿酬所得、特許權使用費所得、財產租賃所得,每次收入不超過四千元的,減除費用八百元;四千元以上的,減除百分之二十的費用,其餘額為應納稅所得額。
五、財產轉讓所得,以轉讓財產的收入額減除財產原值和合理費用後的余額,為應納稅所得額。
六、利息、股息、紅利所得,偶然所得和其他所得,以每次收入額為應納稅所得額。
③ 2017年個人所得稅標准 2017個人所得稅表 2017個人所得稅怎麼算
2017個人所得稅表:
(3)個稅計算方法2017擴展閱讀:
國家稅務總局關於貫徹執行修改後的個人所得稅法有關問題的公告
《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於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個人所得稅法〉的決定》(中華人民共和國主席令第四十八號)(以下簡稱稅法)將自2011年9月1日起施行。根據稅法修改的相應條款,現就貫徹執行的有關具體問題公告如下:
一、工資、薪金所得項目減除費用標准和稅率的適用問題
(一)納稅人2011年9月1日(含)以後實際取得的工資、薪金所得,應適用稅法修改後的減除費用標准和稅率表(見附件一),計算繳納個人所得稅。
(二)納稅人2011年9月1日前實際取得的工資、薪金所得,無論稅款是否在2011年9月1日以後入庫,均應適用稅法修改前的減除費用標准和稅率表,計算繳納個人所得稅。
二、個體工商戶的生產、經營所得項目應納稅額的計算問題
個體工商戶、個人獨資企業和合夥企業的投資者(合夥人)2011年9月1日(含)以後的生產經營所得,應適用稅法修改後的減除費用標准和稅率表(見附件二)。
按照稅收法律、法規和文件規定,先計算全年應納稅所得額,再計算全年應納稅額。其2011年度應納稅額的計算方法如下:
前8個月應納稅額=(全年應納稅所得額×稅法修改前的對應稅率-速算扣除數)×8/12
後4個月應納稅額=(全年應納稅所得額×稅法修改後的對應稅率-速算扣除數)×4/12
全年應納稅額=前8個月應納稅額+後4個月應納稅額
納稅人應在年度終了後的3個月內,按照上述方法計算2011年度應納稅額,進行匯算清繳。
三、對企事業單位的承包經營、承租經營所得應納稅額的計算比照本公告第二條規定執行。
四、本公告自2011年9月1日起執行。《國家稅務總局關於印發〈徵收個人所得稅若干問題的規定〉的通知》(國稅發〔1994〕089號)所附「稅率表一」和「稅率表二」同時廢止。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個人所得稅
④ 2017年深圳個人所得稅,計算方法請詳細點,謝謝!
這個是全國統一的,不同收入有不同稅率和計算方法,不知你想了解哪方面的。
⑤ 2017年工資個人所得稅是怎麼計算的
工資數扣去3500(免稅)減去個人負擔的五險一金,如果有商業保險可以再扣除200,把扣除後的結果在下列表中找對應的檔數,按註明的稅率乘好,最後減去
速算扣除(元)這一檔的數,就是你要交的數。
全月交稅額
稅率
速算扣除(元)
不超過1500元
3%
0
1500-4500元
10%
105
4500-9000元
20%
555
9000-35000元
25%
1005
35000-55000元
30%
2755
55000-80000元
35%
5505
80000以上
45%
13505
拓展資料:
一、2018年的工資扣稅標准
工資扣除標准3500元/月(2011年9月1日起正式執行)(工資、薪金所得適用)
應納個人所得稅稅額=應納稅所得額×適用稅率-速算扣除數
應納稅所得額=扣除三險一金後月收入-扣除標准
二、2018年工資交稅計算
工資個稅的計算公式為:應納稅額=(工資薪金所得
-「五險一金」-扣除數)×適用稅率-速算扣除數
個稅起征點是3500,使用超額累進稅率的計算方法如下:
繳稅=全月應納稅所得額*稅率-速算扣除數
實發工資=應發工資-四金-繳稅
全月應納稅所得額=(應發工資-四金)-3500
參考資料:2018工資個人所得稅
⑥ 2017年個人所得稅起征點是多少
2017個稅起征點為3500元。個人所得稅是對個人(自然人))得的各項所得徵收的一種所得稅。個人所得稅起征點是指國家為了完善稅收體制,更好的進行稅制改革,而制定的稅收制度。
個人所得稅計算方法:稅額=全月應納稅所得額*稅率-速算扣除數,全月應納稅所得額=(應發工資-四金)-個稅起征點,實發工資=應發工資-四金-稅額,個稅起征點:2011年9月1日起,按3500元/月的起征標准算,案例:某人的工資收入扣除三險一金後為7200元,他應納個人所得稅為:(7200—3500)×10%—105=265(元)。
(6)個稅計算方法2017擴展閱讀:
全國人大常委會關於修改個人所得稅法的決定草案2018年8月27日提請十三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五次會議審議。
依據決定草案,基本減除費用標准擬確定為每年6萬元,即每月5000元,3%到45%的新稅率級距不變。
⑦ 工資個人所得稅計算方法2017
你好,這個是最新的計算公式:
應納稅所得額=月度收入-5000元(起征點)-專項扣除(三險一金等)-專項附加扣除-依法確定的其他扣除。
⑧ 2017年個人所得稅的稅率是多少
工資個稅的計算公式為:應納稅額=(工資薪金所得 -「五險一金」-扣除數)×適用稅率-速算扣除數
個稅起征點是3500,使用超額累進稅率的計算方法如下:
繳稅=全月應納稅所得額*稅率-速算扣除數
實發工資=應發工資-四金-繳稅。
全月應納稅所得額=(應發工資-四金)-3500
扣除標准:個稅按3500元/月的起征標准算
如果某人的工資收入為5000元,他應納個人所得稅為:(5000—3500)×3%—0=45(元)。
⑨ 個人所得稅 怎麼計算 2017
計算公式
個人所得稅是採用速算扣除數法計算超額累進稅率的所得稅時的計稅公式是:
應納稅額=應納稅所得額×適用稅率-速算扣除數
速算扣除數的計算公式是:
本級速算扣除額=上一級最高應納稅所得額×(本級稅率-上一級稅率)+上一級速算扣除數
年末一次性獎金的個人所得稅計算方式如下:
應納稅額=(收入總額÷12)×對應稅率-速算扣除數
方法
綜上述公式求得的速算扣除數,可用直接計演算法驗證其准確性,以個人所得稅工資、薪金所得適用的7級超額累進稅率第2級驗證如下:
① 用上述公式計算:
1500×(10%-3%)+0=105
② 用直接計演算法計算
全額累進稅率的應納稅額=2000×10%=200
超額累進稅率的應納稅額=(1500×3%)+(500×10%)=95
速算扣除數=200-95=105
例:張某2007年5月份取得工資收入9000元,當月個人承擔住房公積金、基本養老保險金、醫療保險金、失業保險金共計1000元,費用扣除額為1600元。
則張某5月份應納稅所得額=9000-1000-1600=6400元。
應納個人所得稅稅額=6400×20%-375=905元。
從上例看出:6400元適用的稅率20%,速算扣除數就是375元。
(9)個稅計算方法2017擴展閱讀:
個人所得稅根據不同的征稅項目,分別規定了三種不同的稅率:
1、綜合所得(工資、薪金所得,勞務報酬所得,稿酬所得,特許權使用費所得),適用7級超額累進稅率。
按月應納稅所得額計算征稅。該稅率按個人月工資、薪金應稅所得額劃分級距,最高一級為45%,最低一級為3%,共7級。
2、經營所得適用5級超額累進稅率。適用按年計算、分月預繳稅款的個體工商戶的生產、經營所得和對企事業單位的承包經營、承租經營的全年應納稅所得額劃分級距,最低一級為5%,最高一級為35%,共5級。
3、比例稅率。對個人的利息、股息、紅利所得,財產租賃所得,財產轉讓所得,偶然所得和其他所得,按次計算徵收個人所得稅,適用20%的比例稅率。
⑩ 個稅計算器2017公式是什麼
答:個稅金額=(稅前工資總額-起征點3500元)*適用稅率-數算扣除數
例:745=(10000-3500)*20%-5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