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圍棋計算勝負的規則
棋是我國古老的一種智力游戲玩法,已經有數千年的歷史。有「堯造圍棋,丹朱善之」的記載,如果記載屬實 ,圍棋的歷史則相當漫長了。
圍棋的勝負國際上有兩種同行的辦法。一種是中國的數子發,一種是日韓的數空法。兩種計算方法是不一樣的。
一 中國規則,黑棋先行,貼3又3/4子的規則
在中國圍棋規則里是子目皆空,和古人下棋的規則一樣。棋局終了,第一步,把死子撿掉。第二步,只數一方圍得點(叫做目)並記錄下來(一般圍得點以整十目為單位),再數剛才那一方的子數並記錄下來,再把目數和子數加起來。第三步,如果數的是黑棋,再減去3又3/4子,如果數的是白棋,再加上3又3/4子。第四步,結果和180又1/2(棋盤361個點的一半)比較,超過就算勝,否則判負。通俗來說為白棋177為勝,黑棋185為勝。
二 日韓規則
日本和韓國規則是一樣的,採用數目法,只數空,不數子,黑棋終局要貼6目半。先數一方的目數並記錄下來,再數另一方的目數並記錄下來,然後黑棋減去6目半,最後和白棋比較,多者為勝。
⑵ 圍棋怎樣計算勝負。
圍棋勝負現存在三種規則。中國大陸採用數子規則,台灣採用應氏計點規則,日韓採用數目規則。因為黑方先行存在一定的優勢,所以所有規則都採用了貼目制度。
一、中國規則
1、貼3又3/4子的規則
第一步,把死子提掉。第二步,只數一方圍得點數並記錄下來。第三步,如果數的是黑棋,再減去3又3/4子,如果數的是白棋,再加上3又3/4子。第四步,結果和180又1/2比較,超過就算勝,否則判負。
黑目數超過184.25子即勝,而白只需超過176.75子即勝。通俗來說為白棋177子為勝,黑棋184.5子為勝。
2、讓先與讓子
讓先不貼目,讓子要貼還讓子數的一半。
二、日韓規則
日本和韓國規則是一樣的,採用數目法,黑棋終局要貼6目半。先數一方的目數並記錄下來,再數另一方的目數並記錄下來,然後黑棋減去6目半,最後和白棋比較,多者為勝。
(2)圍棋勝負計算方法擴展閱讀:
圍棋競賽規定
一、先後手的確定
對局的先後手,由大會抽簽編排或對局前猜先決定。
二、貼子
為了抵消黑方先手的效率,現行全國性正式比賽在終局計算勝負時,黑方需貼出三又四分之三子。
三、計時
計時是保證比賽順利進行的重要手段之一。一切有條件的比賽應採用計時制度。
四、終局規定
1、無單官或其他官子時,為終局。
2、對局中,有一方中途認輸,為終局。另一方中盤勝。認輸就是將兩個自己的棋子放在右下角。
五、對局暫停和封棋
規定有暫停的比賽對局中暫停時間不計入對局時限。重大的比賽,可採用封棋制度,當比賽到規定的封棋時間,而對局尚未結束。已下過子的一方應立即退場,輪下子的一方思考後,把准備下的點寫在記錄紙上,然後密封交裁判員。續賽時,裁判員當場啟封,按所標記的位置下子,比賽繼續進行。
⑶ 圍棋怎麼算勝負(簡單的)
中國規則
貼3又3/4子的規則:第一步,把死子撿掉。第二步,只數一方圍得點數並記錄下來(一般圍得點以整十點為單位)。第三步,如果數的是黑棋,再減去3又3/4子,如果數的是白棋,再加上3又3/4子。第四步,結果和180又1/2(棋盤361個點的一半)比較,超過就算勝,否則判負。黑目數超過184.25子即勝,而白只需超過176.75子即勝。通俗來說為白棋177子為勝,黑棋184.5子為勝。
讓先與讓子:讓先不貼目,讓子要貼還讓子數的一半(就當被讓方是預先收了單官)。
日韓規則
日本和韓國規則是一樣的,採用數目法,黑棋終局要貼6目半。先數一方的目數並記錄下來,再數另一方的目數並記錄下來,然後黑棋減去6目半,最後和白棋比較,多者為勝。通俗來說為白棋178為勝黑棋184為勝。[13]
競賽規定
1.先後手的確定
對局的先後手,由大會抽簽編排或對局前猜先決定。
2.貼子
為了抵消黑方先手的效率,現行全國性正式比賽在終局計算勝負時,黑方需貼出三又四分之三子。
3.計時
圍棋
計時是保證比賽順利進行的重要手段之一。一切有條件的比賽應採用計時制度。
時限:根據比賽性質的不同,應事先規定一局棋的每方可用時限。棋手用時不得超過規定時限。規定一局棋的時限可長可短,基層比賽可規定為1-2小時,全國比賽要求在一天之內結束。
讀秒:在採用讀秒的比賽中,應事先規定在時限內保留幾分鍾開始讀秒。全國比賽保留五分鍾讀秒,基層比賽亦可保留一分鍾開始讀秒。讀秒時,凡一步棋用時不足一分鍾的不計時間。每滿一分鍾則在保留時間內扣除一分鍾,但不得用完規定時間。讀秒工作由裁判員執行,在30秒、40秒、50秒、55秒、58秒、一分鍾時各報秒一次。每扣除保留的一分鍾,裁判員應及時通知棋手「還剩X分鍾」。最後一分鍾讀秒的方式是30秒、40秒、50秒、然後1、2、3、4、5、6、7、8、9……以准確的語聲逐秒報出。最後的報法是「10,超時判負」。快棋比賽的讀秒辦法,可根據具體情況由競賽大會另作規定。
4.終局規定
無單官或其他官子時,為終局。
對局中,有一方中途認輸,為終局。另一方中盤勝。認輸就是將兩個自己的棋子放在右下角即可。
凡比賽一方棄權或因各種原因被裁判員判負、判和的對局,也作終局處理。
雙方確認的終局,確認的次序應是,先由輪走方,後是對方以異色棋子一枚放於己方棋盤右下角的線外。
活棋和死棋:終局時,經雙方確認,沒有兩只真眼的棋且不在雙活狀態下的,都是死棋,應被提取。終局時,經雙方確認,有兩只真眼或兩只真眼以上都是活棋,不能提取。所謂的真眼就是都有子連著,且對方下子不能威脅到自己。
⑷ 圍棋怎麼計算勝負
圍棋計算勝負分中國規則和日韓規則。
在中國規則中黑目數超過184.25子即勝,而白只需超過176.75子即勝。通俗來說為白棋177子為勝,黑棋184.5子為勝。
中國規則是貼3又3/4子的規則:第一步,把死子撿掉。第二步,只數一方圍得點數並記錄下來(一般圍得點以整十點為單位)。第三步,如果數的是黑棋,再減去3又3/4子,如果數的是白棋,再加上3又3/4子。第四步,結果和180又1/2(棋盤361個點的一半)比較,超過就算勝,否則判負。
在日韓規則中白棋178為勝黑棋184為勝。
日本和韓國規則是一樣的,採用數目法,黑棋終局要貼6目半。先數一方的目數並記錄下來,再數另一方的目數並記錄下來,然後黑棋減去6目半,最後和白棋比較,多者為勝。
⑸ 圍棋勝負計算方法!
圍棋中是以所圍的交叉點多少來定勝負的,交叉點就是棋盤中的19條橫線和19條縱線相交所得的19×19=361個點,專業術語中稱這些點叫「目」或「子」,最後哪邊的目數或子數多,哪邊就獲勝。但是一般來講黑方先行要向白方貼出7.5目來平衡先手的優勢,就是說最後白方要加7.5目和黑方相比。注意,此時的「目」和「子」和前面講的意義不同了,這里的「目」和「子」是指計算勝負的兩種不同的方法,用哪一種均可,意義一樣。
先說「目」的計算方法:雙方的目數之差,如黑方180.5目,白方180.5目,結果就是白方勝出7.5目,因為黑方先行要帖子7.5目。
再說「子」的計算方法:交叉點的一半是180.5+3+3/4 (7.5目的一半),若一方超過此數算勝出,勝出的子數為該方子數與180.5+3+3/4之差,同上面的例子,即白方勝出3+3/4子。
⑹ 圍棋有幾種計算勝負的方法
圍棋計算勝負的方法共有三種。
1、數子法。中國規則。黑先貼3又3/4子,黑184子勝,白177子勝。國際比賽春蘭杯採用此規則。
2、數目法。日韓規則。一般黑先貼6目半。國際比賽東洋證券杯、三星杯、亞洲電視快棋賽採用此規則。
3、計點法。應氏規則。黑先貼8點。國際比賽中應氏杯採用此規則。
⑺ 圍棋最後是怎麼計算勝負的
一、分先
指雙方棋藝水平旗鼓相當,由雙方輪流執黑先走。按我國現行的圍棋規則規定,由於黑棋先走,有一定的先手威力,應由執黑的一方貼出3又3/4子。所以黑所佔的地方必須超過184又1/4子(180又1/2+3又3/4)才能取勝。比如黑棋計算出185個子,即黑勝3/4子。而白方只要超過177子即可獲勝。在國際與國內的各種正規比賽中,都採用分先規則。
二、讓先
指水平略低的一方執黑先走,終局計算時不貼子。即各佔180又1/2子為和棋,哪一方超過180又1/2子即可取勝。非正式比賽或民間對局也採用此規則。讓先規則適用於雙方棋藝水平有一定差距的棋手之間的對局。
三、讓子
讓子是棋藝水平有較大差距的對局雙方所採用的對局形式之一,為了取得棋力的相互平衡,由水平低的一方執黑在棋盤的指定位置上連續放置若干黑子(水平差距大的子數增多,差距小的子數相對減少)。不同的讓子數有不同的放子規定,對初學者,具有專業水平的棋手可讓25子。終局時返還所讓子數一半,如還剩下不少於181則黑勝。
簡單地說圍棋中的勝負可么概括為:誰圍的地域大誰就是勝者,反之,就是敗者。 圍棋盤上共有361個交叉點,一盤棋的勝負就是由對局雙方所佔據的交叉點的多少所決定的。更精確地說就是由雙方活棋所佔據的地域的大小來決定的。一個交叉點為一子,每方以180又1/2子為基準數,超過此數者為勝,不足此數者為負。
一盤棋經過互相戰斗,雙方圍住的地域已經確定,這時只要把雙方活棋與活棋之間的交叉點占完(收單官),就終局,開始或者點目,或者數子,確定勝負。點目也好,數子也好,都是統一的,一般結果不會變,但要注間的是圍棋和數子和點目有一定的區別。
⑻ 圍棋是怎麼計算勝負的
初學者能提出這個疑問是很好的,想必樓主還不太會數目吧,我們中國的最終計算勝負方式是數子,樓主可能會。而數目卻是直接計算雙方的實地,自己的一個交叉點一目,提一顆子一目,因為對手最終數子時會少子(所以數提的一顆子時要計2目。)
這就是最基本的數目,是判斷形勢的重要方式,一般在中盤是便可進行數目的形勢判斷,但正如樓主所說,這個時候未定型的地方還有許多,所以這時的形勢判斷是要在腦海中將各種還未定型的地方給定型(這里就需要考慮到此局部手段的先後手之類的要素),或是給雙方的地域定個大致界限,再進行數目判斷,當然這樣的數目肯定只是稍稍判斷一下形勢,不能精確計算。不過這也是有一定棋力的人必須掌握的。
而樓主所看到的高手在官子還沒下完就知道輸贏多少,這顯然是經過長久的鍛煉而得到的能力。這要做到對盤上還剩的所有官子進行價值判斷,然後直接在腦海中將雙方最佳的收官順序演變到可以肯定最終目數的時候,再進行計算便可以得到比較肯定的目數(因為高手也是基本不會走錯簡單的官子順序的)。當然前提是在所有計算的手數都沒有問題的時候。
也就是說他們用的還是計算,直接將最佳的變化全部計算到再數目便可以了。不要覺得這不可思議,職業高手做到這點很輕松的。實際上,如果時間多的比賽(如日本以前的兩日制比賽),高手們有時從中盤就可以斷定將輸贏幾目了。我記得趙治勛就曾經在距離收官結束還有100多手,盤面看起來還存在很多變化的時候斷定出最後將勝一目半,並且預言成功
⑼ 圍棋勝負計算方法是什麼
中國規則
1、貼3又3/4子的規則:
第一步,把死子提掉。
第二步,只數一方圍得點數並記錄下來(一般圍得點以整十點為單位)。
第三步,如果數的是黑棋,再減去3又3/4子,如果數的是白棋,再加上3又3/4子。
第四步,結果和180又1/2(棋盤361個點的一半)比較,超過就算勝,否則判負。黑目數超過184.25子即勝,而白只需超過176.75子即勝。通俗來說為白棋177子為勝,黑棋184.5子為勝。
2、讓先與讓子:讓先不貼目,讓子要貼還讓子數的一半(就當被讓方是預先收了單官)。
日韓規則
日本和韓國規則是一樣的,採用數目法,黑棋終局要貼6目半。先數一方的目數並記錄下來,再數另一方的目數並記錄下來,然後黑棋減去6目半,最後和白棋比較,多者為勝。
值得一提的是「一子兩目」的說法。雖然圍棋計算勝負的方法不同,但表現在一盤特定的棋局上,貼m子=貼2m目,勝n子=勝2n目。原因在於:數子法,是計算黑白任意一方與歸本數(361/2=180.5)的偏差;比目法,是比黑白雙方所得目數的差距。
(9)圍棋勝負計算方法擴展閱讀:
圍棋的術語
1、尖:在己方原有棋子的斜上或斜下一路處行棋稱為「尖」。由於尖的步調較小,人們也習慣地稱它為「小尖」。
2、長:「長」是指緊靠著自己在棋盤上已有棋子繼續向前延伸行棋。「長」一般用於與對方接觸交戰的時候,便於將己方的子連成一片,更好地攻擊對方。
3、立:「立」與「長」有著微妙的差別,「立」主要指向緊靠著自己原有的棋盤上的棋子方向向下或向邊線方向的行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