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計算方法 > 加金的計算方法

加金的計算方法

發布時間:2022-02-13 23:47:38

㈠ 求上海市五險一金的計算方法!!!

一、四金組成:
養老保險金、醫療保險金、失業保險金、住房公積金。一般你的四金基數就是你當月的工資。現在新增了一個意外險

二、計算方式:
養老保險金=工資×8 %+工資×22 %
醫療保險金=工資×2 %+工資×12 %
失業保險金=工資×1 %+工資×2 %
住房公積金=工資×7 %+工資×7 %

上面個人出的部分是加號左邊的部分,即工資的8%+2%+1%+7%=18%,其餘的由單位出。也就是說扣除四金後到手的工資為應發工資的82%,當然還要考慮所得稅。所以如果單位應發工資為3000的話扣除四金和所得稅後只有2399了。

由此特別注意以下幾點:

1、簽訂勞動合同前一定要問清楚工資是扣除四金前還是扣除後的。
2、四金不交的話就不能算工齡,而且肯定在政府勞務上是沒有記錄的,那就是說明你無法享受政府有些政策的保護,說的明白一點你不是單位的正式職工。
3、單位不交四金,按正常聘用是違法行為。
4、剛畢業學生往往對這些並不清楚,單位不說福利,只談工資,這也是很多單位騙剛畢業學生的一種做法。

㈡ 社保金的計算方法

一、參加城鎮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的人員,退休後均按本意見計發基本養老金。

二、 「統賬結合」後參加工作且繳費年限累計滿15年的人員,退休後按月發給基本養老金,基本養老金由基礎養老金和個人賬戶養老金組成。「統賬結合」前參加工作,本意見實施後退休且繳費年限(含視同繳費年限,下同)累計滿15年的人員,在發給基礎養老金和個人賬戶養老金的基礎上,再發給過渡性養老金和過渡性調節金。
基礎養老金、個人賬戶養老金、過渡性養老金、過渡性調節金分別按下列辦法計算:
(一)基礎養老金月標准以當地上年度在崗職工月平均工資和本人指數化月平均繳費工資的平均值為基數,繳費每滿1年發給1%。計算公式為:基礎養老金=(參保人員退休時當地上年度在崗職工月平均工資+本人指數化月平均繳費工資)÷2×繳費年限×1%
(二)個人賬戶養老金月標准為個人賬戶儲存額除以計發月數。計算公式為:
個人賬戶養老金=參保人員退休時個人賬戶累計儲存額÷計發月數
(三)過渡性養老金月標准以本人指數化月平均繳費工資為基數,「統賬結合」前的繳費年限每滿1年發給1.2%。計算公式為:
過渡性養老金=本人指數化月平均繳費工資×統賬結合前的繳費年限×1.2%
(四)過渡性調節金以當地現行標准為基數,2006年至2014年退休的按一定比例計發。2015年及以後退休的,不再發給過渡性調節金。
按上述辦法計發基本養老金時,統賬結合時間、繳費年限、當地上年度在崗職工月平均工資、指數化月平均繳費工資、個人賬戶養老金計發月數、過渡性調節金計發比例,按《關於改革企業職工基本養老金計發辦法有關問題的解釋》(見附件)執行。
三、為了保持待遇水平平穩過渡,設立3年過渡期。在過渡期內按照新辦法計算的基本養老金,低於原辦法的,差額部分予以補齊。高於原辦法的,2006年退休的發給高出部分的30%; 2007年退休的發給高出部分的70%;2008年退休的發給高出部分的90%。2009年以後退休的,基本養老金按新辦法計算。過渡期滿後按新辦法計算的基本養老金仍低於原辦法的,差額部分予以補齊。
附:
關於改革企業職工基本養老金計發辦法有關問題的解釋
一、統賬結合時間
統賬結合是指基本養老保險費用社會統籌和個人賬戶相結合的養老保險制度。統賬結合時間,2005年12月31日前參加基本養老保險的,從按照繳費工資基數11%或12%計入個人賬戶的時間算起;2006年1月1日後參加基本養老保險的,從建立個人賬戶的時間算起。
二、繳費年限
繳費年限是指依據有關規定實行個人繳費至職工退休時,單位和個人實際繳納養老保險費的年限。實行個人繳費制度之前,按國家和自治區規定計算的連續工齡,可視同繳費年限。計發辦法中的繳費年限含視同繳費年限。繳費年限不足整年的,按月數除以12換算,保留兩位小數。

三、當地上年度在崗職工月平均工資
計算基礎養老金和過渡性養老金使用的當地上年度在崗職工月平均工資,以統計部門公布的盟市上年度在崗職工月平均工資為准。參加自治區統籌的原養老保險行業統籌企業、電力企業,以統計部門公布的自治區上年度在崗職工月平均工資為准,其他企業要逐步過渡到自治區在崗職工平均工資。
四、指數化月平均繳費工資
指數化月平均繳費工資=2005年當地職工月平均工資×平均繳費工資指數
(二)新辦法中的指數化月平均繳費工資,以實行個人繳費制度至職工退休前的繳費工資、繳費年限和盟市在崗職工平均工資為依據(1998年以前以職工平均工資為依據),按下列公式計算:
指數化月平均繳費工資=退休時當地上年度在崗職工月平均工資×平均繳費工資指數
上式中,平均繳費工資指數按下列公式計算:
平均繳費工資指數= ------職工退休當年、前一年,二年......n-1年的年繳費工資基數,年繳費工資基數等於每個月的繳費工資基數之和。
------ 職工退休前一年,前二年......前n年當地在崗職工平均工資。
------實行個人繳費制度至職工退休前的繳費年限。不足整年的,按繳費月數除以12換算。
五、個人賬戶養老金計發月數
個人賬戶養老金計發月數按本人退休年齡所對應的下表所列標准執行。非整數年齡按月數除以12換算後四捨五入。
退休年齡/ 計發月數

㈢ 養老保險金的計算方式

是這樣的,養老保險最低交納年限為180個月即15年時間,可以多交,到時就可以多領取。同時,養老保險可以累計計算交納年限,即斷斷續續交納是允許的。

醫療保險至少需要交納25/30年,達到退休年齡就可以申請享受養老金待遇和醫療報銷(只要續費平時也是可以的)。

現在的退休年齡為:男性60歲,女性55歲。當然從事高風險工種,失去勞動能力等特殊情況可以申請提前退休並領取養老金待遇。

退休領取,有這樣計算養老金公式:社平工資*20%+個人帳戶*1/120之和,顯然跟社平和個人交納金額有直接關系。針對交納時間段和檔次,一般為當地最低生活水平左右。

另外,畢竟中國是一個人口大國,國家推出社保的目的是解決將來的養老,醫療問題,體現社會主義的均化原則,而不是拉大差距,進而製造矛盾,所以就算交得再多,都規定了上限。

如果說想提高養老品質,建議你在購買社保的基礎上,再根據自己的實際經濟情況購買一定的商保作為補充比較好。

(3)加金的計算方法擴展閱讀:

保險待遇

基本期限

(一)1998年7月1日前的已離退休人員(「老人」):按原標准發給養老金。

(二)1998年7月1日前參加工作的人員實施統一養老保險制度後達到法定退休年齡(「中人」):

年滿10年

l.退休後按月領取養老金直到死亡。

2.月基本養老金由基礎養老金、個人帳戶和過渡性養老金、調節金組成。繳費年限不滿10年者:退休後不享受基礎養老金待遇,其個人帳戶全部存儲額一次性支付給本人並一次性發給老年津貼,同時終結養老保險關系。

3.1998年7月1日起參加工作的人員達到法定退休年齡(「新人」)

年滿15年

1.退休後按月領取養老金直到死亡。

2.基本養老金由基礎養老金和個人賬戶養老金組成。繳費年限不滿15年者:退休後不享受基礎養老金待遇,其個人帳戶全部存儲額一次性支付給本人,同時終結養老保險關系。

按月待遇

1.1998年7月1日起(「新人」):

基本養老金=基礎養老金+個人帳戶養老金

其中:基礎養老金=退休時上年度全市職工月平均工資×20%.個人帳戶養老金=個人帳戶存儲額(含利息)÷120

2.1998年7月1日前(不含本日)(「中人」):

基本養老金=基礎養老金+個人帳戶養老金+過渡性養老金+調節金

其中:基礎養老金、個人帳戶養老金計算同上。

過渡性養老金=指數化月平均繳費工資×1998年7月1日前的繳費年限×1%(當繳費年限累計滿15年以上的乘以1.2%)。

調節金=1997年全市職工月平均工資×10%

一次領取

1.1998年7月1日起(「新人」):

一次性領取個人帳戶儲存額

2.1998年7月1日前(不含本日)(「中人」):

領取個人帳戶儲存額和一次性老年津貼,老年津貼按至1998年7月1日的繳費年限,每滿一年發給2個月指數化月平均繳費工資。

按照新的計發辦法,基礎養老金的月計發標准改為以本市上年度在崗職工月平均工資和本人指數化月平均繳費工資的平均值為基數,繳費每滿1年發給1%,參保員工每多繳1年,繳費比例增發1個百分點;

二是個人賬戶養老金不再統一將個人賬戶積累額除以120,而是根據退休人員預期壽命延長的實際情況,除以一個適當的計發月數,該計發月數由國家進行統計測算並在全國范圍內公布。

公式如下:基本養老金=基礎養老金+個人帳戶養老金其中:基礎養老金=(市上年度在崗職工月平均工資+本人指數化月平均繳費工資)÷2×繳費年限(含視為繳費年限)×1%;個人賬戶養老金=個人帳戶積累額÷計發月數(計發月數按國發[2005]38號文的規定執行)

計算公式

1.對1998年7月1日後參加基本養老保險的參保人,基礎養老金的計算公式為:

基礎養老金=(全省上年度在崗職工月平均工資+本人指數化月平均繳費工資)÷2×繳費年限(含視同繳費年限)×1% =全省上年度在崗職工月平均工資(1+本人平均繳費指數)÷2×繳費年限×1%

註:本人指數化月平均繳費工資=全省上年度在崗職工月平均工資×本人平均繳費指數

在上述公式中可以看到,因此在養老金的兩項計算中,無論何種情況,繳費基數越高,繳費的年限越長,養老金就會越高。養老金的領取是無限期規定的,只要領取人生存,就可以享受按月領取養老金的待遇,

即使個人帳戶養老金已經用完,仍然會繼續按照原標准計發,況且,個人養老金還要逐年根據社會在崗職工的月平均工資的增加而增長。因此,活得越久,就可以領取得越多,相對於交費來說,肯定更加劃算。

例如:根據上述公式,假定男職工在60歲退休時,全省上年度在崗職工月平均工資為4000元。

2.對其中指數化月平均繳費工資低於全省上年度在崗職工月平均工資的60%的,基礎養老金的計算公式為:

基礎養老金=(全省上年度在崗月平均工資xa+本人指數化月平均繳費工資)÷2×繳費年限(含視同繳費年限)×1%

目前,a=0.6,今後隨經濟發展情況調整。

註:比較上述兩個公式,可以看出,(全省上年度在崗職工月平均工資+本人指數化月平均繳費工資)÷2這個方式,

通過自己的工資與平均工資取平均數的方式,盡量中和高工資的人和低工資的人,使退休後的基礎養老金差別縮小(一般而言,收入高的人繳費工資高,收入低的人繳費工資低)。

但是,如果這個人的繳費工資太低了(目前政策設定為低於平均工資的60%),則對這個人繳費和領待遇的比例而言,就是繳費太少而領待遇偏多,這對其他參保人是不公平的,也不利於鼓勵大家在工作的時候多繳費,年老後多領待遇。因此,設置了a,減少了繳費少的人今後可領的養老待遇。

年限15年

個人平均繳費基數為0.6時,基礎養老金=(4000元+4000元×0.6)÷2×15×1%=480元

個人平均繳費基數為1.0時,基礎養老金=(4000元+4000元×1.0)÷2×15×1%=600元

個人平均繳費基數為3.0時,基礎養老金=(4000元+4000元×3.0)÷2×15×1%=1200元

年限40年

個人平均繳費基數為0.6時,基礎養老金=(4000元+4000元×0.6)÷2×40×1%=1280元

個人平均繳費基數為1.0時,基礎養老金=(4000元+4000元×1.0)÷2×40×1%=1600元

個人平均繳費基數為3.0時,基礎養老金=(4000元+4000元×3.0)÷2×40×1%=3200元

㈣ 五險一金的計算方法是

1、基本養老保險費由企業和職工個人共同負擔:企業按本企業職工上年度月平均工資總額的一定比例繳納(北京是19%,其他城市可能不同),職工個人按本人上年度月平均工資收入的一定比例繳納(一般為8%)

2、基本醫療保險基金原則上實行地市級統籌。基本醫療保險覆蓋城鎮所有用人單位及其職工;所有企業、國家行政機關、事業單位和其他單位及其職工必須履行繳納基本醫療保險費的義務。用人單位的繳費比例為工資總額的6%左右,個人繳費比例為本人工資的2%

3、失業保險費,城鎮企業事業單位應按照本單位工資總額的百分之一到一點五繳納失業保險費。單位職工按照本人工資百分之零點五繳納失業保險費。

4、工傷保險費,各行業工傷風險類別對應的全國工傷保險行業基準費率為,一類至八類分別控制在該行業用人單位職工工資總額的0.2%、0.4%、0.7%、0.9%、1.1%、1.3%、1.6%、1.9%左右。

5、生育保險費,用人單位按照國家規定繳納生育保險費,職工不繳納生育保險費。

北京生育保險繳費比例為:企業按照職工繳費基數的0.80%繳納生育保險費;

廣州生育保險繳費比例為:企業按照職工繳費基數的0.85%繳納生育保險費。

㈤ 五險一金計算公式

五險一金的計算公式如下:

養老保險:單位20%(全部劃入統籌基金),個人8%(全部劃入個人帳戶)。

醫療保險:單位10%,個人2%+3元

失業保險:單位1%,個人0.2%;

工傷保險:單位每個月為你繳納0.5%,個人不繳納;

生育保險:單位每個月為你繳納0.8%,個人不繳納;

公積金:根據企業的實際情況,選擇住房公積金繳費比例。但原則上最高繳費額不得超過職工平均工資的10%。2010年下半年起,全國統一規定所有用人單位按工資的12%辦理繳納住房公積金。單位和個人都是工資的12%。

五險一金的繳納額度每個地區的規定都不同,基數是以工資總額為基數。


展資料:

五險一金繳納注意事項

1、如果你是多地繳存養老保險,但沒有一個地方超過十年,要回戶口地領。這也意味著如果你在北上廣深等各大城市分別按5000元的基數交了9年零11個月,最後養老保險是要回上一年度平均工資只有2000的戶口所在地去領。

2、養老保險累積繳存不滿15年的,無法領終身養老保險,會退還個人繳存部分。

3、醫療保險必須交滿25年才能在退休以後終生享受醫療保險。如果不交滿25年,退休時就只有賬戶那些個人繳存的2%部分的余額,單位交的10%要上交給國家,另外醫療保險中斷3個月以上會失效,所以離職交費間斷的時候一定要聯系新公司補繳。

㈥ 「五險一金」的計算方法和會計核算方法

會計核算方法:
借:管理費用\生產成本\工程施工等相關成本和費用
貸:應付職工薪酬

㈦ 社保退休金計算方法

你20年所繳納的社會養老保險金加上你單位為你繳納部分,然後再計算這20年以來你個人賬戶上余額的利息累加和,所有這些就是你20年以後退休個人賬戶的余額,然後再除以139這個系數,這是你個人賬戶養老金的數目。最後再加上國家補貼部分,即基礎養老金,就是你20年後退休金的數目了。
舉例:假如你個人賬戶這20年來自己繳費以及單位繳費有20萬元,加上你個人賬戶從第一年開始到退休前每年利息,估算為1萬元,那麼你個人賬戶余額應該是21萬元。21萬除以139,即為1511元,再加上國家補貼部分,即基礎養老金(基礎養老金是指職工退休時上年度所在崗職工月平均工資與本人指數化月平均繳費工資之和的平均值)。就是你今後退休時領取的養老金了。

㈧ 五險一金計算方法大連

看你的繳費基數也就是工資是多少了
如果是2000的工資
先說五險大連市現在最低繳費基數為2231
個人部分繳費基本上在250大約在11%左右
企業部分繳費基本上在700大約在31%左右
在說公積金大連市現在最低繳費基數為1100
個人和企業部分繳費各是110就是10%的比例
素以五險一金加在一起每個月你大約扣費應該是360左右企業給你承擔費用大約在810左右
這事你的工資低於2231的時候的繳費額如果高於的話比例不變但是基數變了哈

擴展閱讀:【保險】怎麼買,哪個好,手把手教你避開保險的這些"坑"

㈨ 社保退休金計算方法

退休金計算參考公式

鏈接:

提取碼:viyn復制這段內容後打開網路網盤手機App,操作更方便哦

如果資源不正確,或者版本不正確,歡迎追問

閱讀全文

與加金的計算方法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角磨機上鏈子的安裝方法 瀏覽:689
war3程序錯誤解決方法 瀏覽:125
如何提高新陳代謝率的方法 瀏覽:276
毒理動物實驗研究方法 瀏覽:455
怎麼測出有距離的方法 瀏覽:1
傳送帶每米重量計算方法 瀏覽:710
天窗解決方法賓士 瀏覽:432
嬰兒車正確使用方法 瀏覽:164
心理醫生的治療方法 瀏覽:277
電腦qq視頻旋轉怎麼設置在哪裡設置方法 瀏覽:846
性格不同半生矛盾的解決方法 瀏覽:378
解決商業倫理問題的方法 瀏覽:101
祛除臭蟲的有效方法是什麼 瀏覽:480
ug80使用方法 瀏覽:509
足根痛的治療方法 瀏覽:911
小林退熱貼使用方法貼哪裡 瀏覽:913
小天鵝洗衣機70公斤使用方法視頻 瀏覽:319
東莞治療痤瘡的方法 瀏覽:230
芥菜種植時間和方法 瀏覽:973
世界上最簡單的炒股方法 瀏覽:3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