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土壤:種植冬瓜時,需要選用疏鬆肥沃的土壤,再施加腐熟的有機肥作為底肥。2、種植:把冬瓜種子放入溫水中進行催芽,再將露白的種子撒在土壤上。3、光照:冬瓜發芽後要讓其接受全天候的光照。4、養護:根據土壤的墒情進行澆水。
1、選擇土地
想要種植冬瓜的話,首先要找到一塊適宜栽植這種植物的土地。一般來說它通常被栽種在疏鬆多孔、排水透氣能力比較好的土壤中,且土壤需要有一定的基礎肥力,因此使用煤渣、園土和腐殖土作為栽培時所用的土壤是最合適的。
2、種子催芽
冬瓜的種子在正常的情況下的成活率並不算太高,因此栽植冬瓜種子之前需要先將其進行一定的催芽處理,以保證一定的發芽率。將種子放在溫水中浸泡一段時間,並不停的進行攪動,等到其吸飽水分之後再放在濕沙中等到露白。
3、光溫管控
冬瓜是一種喜歡日照的植物,只有充足的日照它才能夠順利的成長,因此在冬瓜的苗芽露頭之後,就要撤去遮陽網等不透明的遮蓋物,讓冬瓜苗接受充足的日照,且周圍的環境溫度要穩定在30攝氏度左右,以保證冬瓜的成長。
4、水肥管控
冬瓜在幼苗期對於水分和肥料的需求是不算大的,只有在其壯果期,果實生長發育得比較巨大的時候,才會需要較為大量的水分供應和養分補給,澆水時要秉持見干見濕的原則,適度適量的進行,施肥則要注意不能使用濃肥重肥。
㈡ 冬瓜如何種植
冬瓜只要溫度達到20度以上就能種植,一般是在春季播種,各地可根據情況調整種植時間。種子成熟後採收晾乾,提前放在55度的溫水中浸泡,放在溫暖的地方催芽。准備整理好土壤,之後將種子播撒下去,覆蓋上一層薄土。小苗期要注意好養護管理,之後進行定植,冬瓜成熟後就能採收了。
一、種植時間
冬瓜的種植時間不同,因為地域差異、品種問題,所以種植的時間不同。一般情況下,只要溫度達到20度以上,就可以進行播種種植了。特別靠南的地區可以在1-2月份播種,其餘南方地區可以在2-3月份播種,北方地區在4-5月份播種。春季播種後,到了夏季就能採收了。
二、准備種子
等到種子成熟後,將種子採收出來,放在陰涼處晾乾,篩選出健康、飽滿、充實的種子。
三、浸泡催芽
冬瓜的種子外殼特別厚,很難滲水,所以為了提高發芽率,最好是提前浸泡催芽。准備好55度的溫水,將種子浸泡進去攪拌,去掉外面的細菌,也能吸收水分,之後取出來放在溫暖的地方催芽。
四、進行播種
准備整理好土壤,之後將種子播撒下去,覆蓋上一層薄土蓋住種子。
五、管理定植
在小苗期要注意好養護管理,保證好溫度,注意澆水補充好水分。之後進行定植,定植之前要施足底肥,後期追施沃葉氨基酸水溶肥。
六、成熟採收
等到花朵凋謝後30-35天左右,冬瓜成熟後就能採收了。
㈢ 冬瓜的種植方法 冬瓜的如何種植
1、適時播種。春植播期為12月至次年3月,秋植播期為6-7月。春植採用育苗移植方式較好,有利於防寒;秋植採用芽播較好、育苗移植須浸種催芽,用營養缽育苗,真葉展開後選晴暖天氣移至大田種植,秋植經浸種催芽後便可點播到大田,通常用種量750-1500kg/hm2。
2、播種育苗。營養缽育苗所需營養土要提前制備,可選用烤曬過篩的肥沃園土或火泥灰,腐熟豬、牛糞渣,谷殼灰等混合而成。3者體積比約為6:2:2,另可加少量氮磷鉀復合肥,其加入量一般控制在0.2%-0.3%為宜,並要求整細混均。播種後至出苗前,要注意澆水,但切勿水分過多,以防漚種爛根,只須保持土壤潮濕即可。
㈣ 怎樣種冬瓜
冬瓜在種植時成本低,產量高,耐儲藏,可以在適宜的氣候條件下種植,在蔬菜淡季時出售,能夠取得更高的經濟效益。所以在我國各地均有栽培,而且種植規模不斷擴大,使百姓一年四季均可吃上新鮮的冬瓜。那麼如何科學的種植冬瓜,達到理想的豐收成果,是我們種植戶最為關心的問題。
一、品種選擇
品種是內因,是種子特有的性質,也是決定高產的首要因素。我們在選擇時應謹慎挑選,不可盲目使用。
冬瓜的品種按果實大小可分為大小果型,如小果型品種有北京一串鈴,四川成都的五葉子。大果型品種有廣東青皮冬瓜,上海白皮冬瓜。按成熟遲早分為早熟和晚熟,如早熟品種有台灣的圓冬瓜,晚熟品種有龍泉冬瓜。按果皮蠟粉的有無可分為粉皮種和青皮種。
我們在選擇時根據當地的氣候及飲食習慣,選擇抗病性強,早熟,產量高的品種。一般在露地栽培和小拱棚短期覆蓋,地膜覆蓋時選用大果型品種;在溫室大棚栽培時選用小果型作為首選。
二、種子處理
由於種子表皮過厚,水分難以滲透,將會影響種子發芽及出苗率,耽誤農業生產。同時種子表面均有細菌,為病蟲害的發生埋下隱患。所以做好種子處理顯得十分必要了。
1、種子消毒:冬瓜處理種子時,常用的方法有溫湯浸種和葯劑消毒。
①、溫湯浸種:此方法簡單易行,與浸種相結合,可殺死表面及內部病菌。具體做法如下:先把種子放在20度左右的溫度下浸泡,使病原菌活化,然後放在55度溫水中,邊倒邊攪拌,使溫度降到30度以下時,浸泡4-6小時撈出即可。
②、葯劑浸種:可將冬瓜種子用1%高錳酸鉀溶液浸泡30分鍾,撈出後反復沖洗後再進行溫湯浸種,可殺死表面的病菌源,為後期生長提供良好的生存環境。
2、種子催芽:種子催芽可提高發芽率,保證出苗齊全,同時縮短在幼苗期生長,可提早上市。
種子發芽需要水分,溫度和氧氣。我們在催芽前將浸泡好的種子撈出,用濕紗布包好,放在25-30度溫度下催芽。在這個過程中每天用清水投洗兩次,滿足種子發芽所需的水分,從而保證種子濕度,提高種子發芽率。
三、培育壯苗
在我們種植戶口裡常有「苗好有七成」的說法。健壯的幼苗根系發達,葉片濃厚,光合作用較強,莖稈粗壯,抗病能力及抗逆性較好,早熟,產量較高的特點。要想培育壯苗幼苗,需要根據冬瓜的生長特性,選擇合適的播種期,採用合理的播種方法,科學的苗期管理,才能達到理想的效果。
1、播種期:冬瓜喜溫,耐熱,種子發芽適宜溫度為28-30度,生長發育適宜溫度為25-30度,根系較抗寒的溫度為12-16度,開花授粉期最適宜溫度為25度左右,低於20度不利於果實發育。同時冬瓜也是短日照作物,短日照,低溫有利於花芽分化,同時還要求充足的光照條件,否則容易落花,爛瓜。根據冬瓜的這些生理特徵,一般每年將冬瓜露地栽培分為春季和秋季,在溫暖南方地區在1-2月播種,而北方可在3-4月份播種。秋植冬瓜一般在小暑前後播種。而溫室大棚可四季栽培,通過改變設施,滿足冬瓜種子發芽,提高出苗率。
2、播種方式:冬瓜播種方式有直播和育苗移栽。採用合理方式,可縮短幼苗期生長,使植株提早結瓜,最早搶占市場。
①直播:是一種簡單便捷的傳統農作模式。將整平田塊開溝澆水,等水分滲透後,將種子按照30-40厘米距離,每個穴窩撒上3-5粒種子,然後蓋上薄*即可。此方法一般適宜露地栽培。
②育苗移栽:此方法具有出苗齊全,出苗一致特點,便於後期管理。一般採用育苗盤育苗。將營養*拌濕裝入苗盤中,用木棍或手指在盤中按出深度為1-2厘米的小穴,放入催芽的種子,每穴放一粒即可,然後用營養*覆蓋,用水壺灑入適量的水分,蓋上地膜覆蓋,搭建小拱棚進行保溫,保證幼苗發芽所需的溫度,便於出苗。此方法一般適合早春露地栽培或溫室大棚栽培。
3、苗期管理:是培育壯苗的關鍵期,這時期注意濕度,溫度,養分管理,滿足幼苗根系生長,保證莖稈粗壯,增加葉片光合作用,培育健壯苗。
①水分管理:播種後至出苗前,在澆足水分後,一般不澆水,只要保持*壤潮濕即可。在出苗後可根據*壤濕潤程度,適當噴灑小水,不可大水噴灑,防止幼苗爛根。
②溫度管理:出苗前棚內白天溫度控制在30-35度,夜間溫度控制在16-20度,早晚及夜間要加蓋草簾,一周後便可出苗。出苗後及時降溫,白天在25-28度,夜間在15度左右,同時在中午注意通風降溫,可防止幼苗徒長。定值前一周,可低溫煉苗,白天溫度在20度,夜間溫度在10度左右,使幼苗盡早的適應田間的環境,便於定值後緩苗,提高成活率。
③養分管理:冬瓜幼苗較小,苗期較短,一般苗床*壤養分充足的情況下,不用補肥。如果*壤貧瘠,可用0.2%磷酸二氫鉀進行葉面補充,滿足莖葉生長。
㈤ 冬瓜的正確栽培方法是什麼
冬瓜,一年生草本植物,莖上有卷須,能爬蔓,葉子大,開黃花。至於冬瓜要怎麼 種植 呢?接下來,我就和大家分享冬瓜的種植 方法 ,希望對各位有幫助!
冬瓜的種植方法
1、土壤選擇
種植冬瓜應選擇排水方便,土層深厚,肥沃的沙壤土或粘壤土,前作為三年以上未種瓜類作物的田塊,而前作為水稻更佳。
2、適時播種
廣州地區冬瓜栽培分春植和秋植兩季,以春植較多,一般在1-2月播種。在採取防寒 措施 前提下,早播比遲播好,故近年多在1月上、中旬播種,可延長生長期,尤其延長營養生長期,使冬瓜在雨季前後,空氣濕度較大,溫度在20℃以上之時座果。秋植冬瓜一般在 小暑 前後(7月上、中旬)播種。
3、培育壯苗
(1)培育無病壯苗必須對種子進行消毒催芽處理:用50%多菌靈500倍液浸種1小時,然後用清水洗凈,再用50℃溫水加新高脂膜浸種3小時,經清水洗凈無異味後用干凈紗布或薄毛巾包好,置於30℃下催芽,待種子露芽3-5毫米即可播種。
(2)培育無病壯苗多採用營養杯(袋)保溫育苗:採用口徑10cm×10cm以上的營養杯(袋),點種後在小拱棚或大棚中保溫育苗。
育苗期間除保持苗床濕潤外,還可噴灑普力克水劑和阿維菌素預防猝倒病和斑潛病蟲害,棚內溫度超過30℃時應及時通風降溫。秋植冬瓜多採用浸種催芽後直播大田。
4、定植
冬瓜用營養杯(袋)保溫育苗,苗期可長些,幼苗具3-5片真葉才定植。定植時間根據氣溫情況來定,廣州地區可在2月底至3月上旬定植。植地犁耙後按1.7米(包溝)起畦,畦高0.5米,寬1.2米,每畝畦面全層撒施磷肥50-75公斤,在畦中央開深溝埋堆漚過家禽糞肥1000-1500公斤。植前穴施1:100倍多菌靈混土防病,單行植,株距0.65米,畝植約600株。
5、搭架、整蔓、留瓜
搭架、整蔓是冬瓜栽培的一個重要環節。搭架形式一般採用三星鼓架龍根。當瓜蔓長至60厘米時,讓主蔓在自己鼓架周圍貼地盤繞,並結合壓蔓固定生長方向。瓜蔓長至18節時即可引蔓上架,並在座果前後均摘除全部側蔓,留瓜後主蔓保持10-12片葉打頂。冬瓜留瓜節位與果實大小有一定關系,留瓜節位應在23-25節之間,其中以25-30節位的瓜最大。為了提早上市,也可在19-20節留瓜,但產量較低。為提高座果率,減少"空藤",有必要進行人工輔助授粉,及時防治影響座果的瓜實蠅(針蜂)和薊馬。
6、肥水管理
冬瓜生長期長,產量高,需肥水量較大。幼苗期以前需要肥水很少,抽蔓期也不多,而在開花結果特別在結果以後需要充足的肥水。追肥數量上,引蔓上架前占施肥總量的30%-40%,授粉至吊瓜佔60%-70%,採收前20天應停止施肥。一般幼苗期薄水薄肥促苗生長,抽蔓至座果肥水不宜多,要適當控制,以利座果。選定瓜後肥水要充足,以促進果實膨大,應在15-25天內連續追施2-3次重肥,每次追施進口復合肥15-25公斤,並配合淋水,晴天可放半溝水。大雨前後要避免施肥和偏施氮肥,以免引起病害。
7、適時採收
冬瓜以老瓜耐貯運,食味佳,在座果後45天左右,瓜皮發亮墨綠色,而植株大部分葉片保持青綠而未枯黃,選擇晴天的上午採收。但也可根據市場的供求情況,適當提前採收上市。
性味味甘淡,性微寒。
成分本品含蛋白、糖類、胡蘿卜素、多種維生素、粗纖維和鈣、磷、鐵,且鉀鹽含量高,鈉鹽含量低。
功用清熱解毒、利水消痰、除煩止渴、祛濕解暑。用於心胸煩熱、小便不利、肺癰咳喘、肝硬化腹水、高血壓等。
冬瓜種植的病蟲防治
冬瓜疫病
發病特徵:
該病主要危害冬瓜果實。染病果實患病部呈水漬狀病變,發病與健康部位交界處出現一圈白色霉層。剖開病果,可以看見患病部位皮下果肉亦呈褐色病變,嚴重時導致果實倒囊腐爛。
發病規律:
病菌以菌絲體和卵孢子隨病殘體遺落在土壤中存活越冬,依靠 雨水 傳播侵染致病,溫暖多濕的天氣有利於發病,連作低濕也易發病。
防治方法:
(1)選育和換種抗病品種。
(2)出苗後和果實膨大期,定期或不定期噴葯預防控病。
(3)用70%康博600倍液或70%乙膦鋁錳鋅400倍液噴霧。
冬瓜炭腐病
發病特徵:
主要危害果實。染病果實出現大塊紫黑色至黑褐色斑,圓形至不定形,嚴重時患部危及果實大部分,變軟變皺,仔細觀察斑面密生針頭大小黑粒,皮下果肉亦變褐腐爛,失水後外觀似黑炭,故名炭腐。本病在采後貯藏期可繼續發生危害。
發病規律:
病菌以菌絲體和無性子實體分孢器隨病殘體在土壤中存活越冬,以內生的分生孢子作為初侵與再侵接種體,藉助雨水濺射而傳播侵染致病。溫暖潮濕天氣或植地環境有利於發病,連作地和低濕地易誘發病。
防治方法:
(1) 選用抗耐病品種。
(2)防治好疫病、炭疽病和白粉病等病害,基本可兼治本病,無需單獨防治。
(3)貯藏期做好貯前窖庫的清潔消毒,注意調控溫濕,可減輕貯藏期本病的發生。
冬瓜採摘後的保鮮儲藏
貯前准備
冬瓜的含水量較高,嫩瓜及過分成熟的瓜都不宜貯藏。適宜貯藏的冬瓜標準是:皮厚、肉厚、質地緻密、品質較好,表面青皮發亮,布滿蠟質,晚熟大型品種。九成成熟時採摘。採收前7-10d,生長田應停止灌水,在天氣涼爽時用剪刀剪摘(最好選擇早晨進行),留3-5cm的瓜柄。搬運時應輕拿輕放,嚴防擦傷、碰傷,嚴防拋落、滾動(振動過大,會造成冬瓜內部損傷),給入庫貯藏造成較大隱患。
貯藏窯庫的准備
貯藏窯庫的大小由所貯冬瓜的數量決定,農家自備窯庫多為30平方米左右,能貯5000kg的冬瓜。建造多為半地下方式,即建造窯室高約3.5m,地表上下各1.8m,四周設窯庫窗,前後左右對開,便於通風,換氣。這種結構的窯庫,具有恆溫性高、涼爽、通風簡便、干濕度易控制等優點。冬瓜入庫前2-3d應全面進行消毒滅菌處理,方法是:用高錳酸鉀密閉煙霧熏蒸窯庫以後,再將冬瓜入庫。
貯藏方法及注意事項
選擇經嚴格挑選、大小一致、無破損的成熟冬瓜於庫內堆貯或架貯。堆貯的冬瓜應先在庫底墊上乾草或草簾,然後在上面擺放冬瓜,一般不超過3層,以免壓傷損壞。架貯冬瓜因通風較好,相應比堆貯的要好,架貯冬瓜時也應在貯架上先鋪墊乾草等柔軟的通風材料,然後再將冬瓜擺上去。在擺放過程中,應根據冬瓜在田間生長時的狀態進行擺放,切不可錯置,一定要做到田間怎麼長,窯庫怎麼放,因為瓜瓤已適應其重力作用方向,貯藏時保持原有的重力方向,瓜瓤不易產生裂傷,貯藏時間便可以更長一些。冬瓜屬冷敏性蔬菜,喜溫耐熱,不耐低溫,低於10℃就會發生凍害。貯藏冬瓜的適宜溫度為10-15℃,相對濕度為70%-75%。因此貯藏期間,特別是冬瓜剛入庫時,應注意加強通風,在中午氣溫較高時,一定要打開庫窗進行通風換氣,既有利於散熱降溫,又可排除濕氣,降低環境濕度,保持庫內乾燥狀態。冬瓜貯藏期間,只要能掌握好溫、濕度環境條件,一般均可貯藏3-4月或更長時間。
看了“冬瓜怎樣種植”的人還看:
1. 如何種植春種冬瓜
2. 冬瓜的種植技術
3. 如何種植黑皮冬瓜
4. 5月份冬瓜種植管理有哪些要點
㈥ 冬瓜的種植方法和時間
本篇冬瓜的種植方法和時間我們將會從冬瓜的播種時間,育苗,苗期管理,移栽定植,搭架等環節逐一介紹,旨在幫花友了解冬瓜種植各個過程的處理方法。
1.播種時間
冬瓜種子發芽的最佳溫度是29℃-30℃,冬瓜分早熟品種和晚熟品種,播種期可區別對待,例如在廣州地區一般在1月中旬左右開始播種,而四川地區則是在2-3月份播種。
如果條件允許,在採取防寒措施前提下,早播比遲播好,在1月上、中旬播種,可延長生長期,尤其延長營養生長期,使冬瓜在雨季前後,空氣溼度較大,溫度在20℃以上之時座果。
北方地區,可適當延後播種期。
2.冬瓜種子育苗
由於冬瓜種子皮比較厚,種皮透水性差,所以吸水性也差,一般從冬瓜播種到出苗長出第一片真葉需要15天左右。我們只需要將冬瓜種子覆土1厘米左右的土即可。如果對育苗要求較高的網友,可以用相對比較肥沃的土,土壤可以細一點。
播種後至出苗前,要注意澆水,但切勿水分過多,以防漚種爛根,只須保持土壤潮溼即可。
如果是想催芽可以先用55℃溫水將種子浸泡5分鍾,不斷攪拌,再進行催芽,每天用溫水沖刷一次。待種子露白時,投入營養缽內,按期灑水,使營養土維持一定溼度。
3.定植
一般在1個月後瓜苗長出心葉,可以定植,如果就種一顆不用挪地方也可以。這里需要提醒網友,瓜苗留一顆健壯的就可以了,不要貪多。
4.中期管理
苗長到抽蔓大概需要25-30天,從冬瓜苗移栽後到長出藤蔓期間要稍微控制水分,防止徒長,讓冬瓜根系長得更發達,根部更粗壯點,有利於後期果實的營養供給。如果是盆栽或者空間有限可以考慮搭架子牽引藤蔓。
約50天後冬瓜就開始開花了,這個期間咱不用管什麼雄花雌花什麼的,等它長出幼果就知道了,冬瓜對養分需求非常大,所以一般每株只留1-2個果實,推薦一個,但花和幼果在發育過程中,有脫落的可能。
因此,冬瓜陽台盆栽種植每一株應留2-3個幼果,待幼果長至半斤至1斤時,再擇優留取,也就是定瓜。
5.肥水管理
幼苗期以前需要肥水很少,抽蔓期也不多,而在開花結果特別在結果以後需要充足的肥水。冬瓜定瓜後要保持充足水分。
6.採收
這里就不多說了,等冬瓜長得差不多了,就可以摘掉吃了。
㈦ 冬瓜的種植方法和技術
冬瓜的種植方法和技術如下:
1、浸種催芽
將冬瓜種子用50-55度的溫水浸泡10-15分鍾,期間要不斷攪拌,然後放進常溫清水中繼續浸泡10-12小時,浸種結束後放在30度左右的環境中催芽。
2、整地施肥
冬瓜的根系非常發達,而且生長期較長,為了達到高產,要選擇土層深厚、有機質豐富、pH值為6-6.5的沙壤土作為栽植地,然後施入優質農家肥,並做出平畦。
3、合理密植
在畦面上挖出栽植溝,然後將浸種催芽過的冬瓜種子按照70厘米株距播撒到溝中,播後用細土和塑料膜蓋住,起到保溫增濕的效果,當出苗率達到70%左右時,及時移除覆蓋物。
4、後期管理
冬瓜為喜光作物,整個生育期要求有充足的陽光照射,而且植株的葉片肥大,蒸騰作用強,需要在土壤乾燥時立即澆透水,並在生長期每個月補充一次氮磷鉀復合肥。
冬瓜種植注意事項
栽種的全過程時要留意,假如栽種到盆栽花盆的話,1個盆栽花盆只有種一棵,而假如移植到較為窄的地區的話,還要給充足的生長發育室內空間,以後必須給他們澆充足量的水,由於在移的全過程時會導致水分的遺失,假如缺乏水的話他們會死了。
冬瓜本身帶有喜溫性,冬瓜的耐熱性好。二十五度到三十度是最為適合冬瓜生長發育的溫度了,當冬瓜的種子處於二十八到三十度時,是冬瓜的種子最好的發芽時期。
㈧ 冬瓜怎樣種植
冬瓜種植很簡單,按照這5點來種植:
冬瓜耐儲存,燉排骨、炒菜都是非常美味的選擇,因此如果自己家中能夠種植幾棵的話,只要管理得宜定然吃不完,一個冬瓜都能夠幾十斤重。不過許多朋友種植冬瓜不是空秧就是結冬瓜太少,這究竟怎麼回事呢?今天科學興農就來同大家介紹一下關於冬瓜的種植管理技巧,希望大家能夠看有所獲。
坐果時機選擇
冬瓜植株的第一個雌果不建議坐果,可以選擇摘除,因為第一個冬瓜坐果的時候植株並不大,而且此時如果坐果的話,會制約冬瓜秧苗的伸長,制約後期冬瓜的產量。因此這里建議從第二個冬瓜開始考慮坐果。另外,冬瓜坐果天氣也要注意,比如南方七八月份容易遭受連陰雨天氣,種植南瓜可以適當考慮推遲種植冬瓜或者提前種植,盡量的避開雨季。
總體來說,冬瓜的種植管理其實並不算難,大家對於上述因素了解之後,可以適當的變通,做好生產管理,比如水肥、病蟲害等冬瓜坐果率自然會上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