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安裝方法 > 體溫的測量方法和結果

體溫的測量方法和結果

發布時間:2022-05-13 17:49:30

㈠ 量體溫的正確方法怎麼樣的

一般的體溫計:甩動體溫計,確定溫度已低於正常體溫一段距離,將銀色部分(也就是細的那一端)夾到腋下,5分鍾後取出讀數。
兒童用的體溫計含在口中。肛門用體溫計插入肛門。

如何測體溫,把步驟告訴我

人體測量體溫的部位主要有三個,第一個是口腔,第二個是腋窩,第三個是肛門,最常用的部位是腋窩,因為腋窩測量比較方便且比較衛生,適合一般的體溫測量,而其他兩個位置適合科研或者葯物的觀察、研究。腋窩的體溫測量時應該把腋窩的汗擦乾凈,然後再把體溫表夾在腋窩下,固定5-10分鍾左右後再讀數,溫度會比較准確,有汗會影響體溫表的數值。腋窩的正常體溫在36-37℃之間,高於37℃或者低於36℃的體溫都屬於不正常的現象,需要認真分析其原因,結合病人臨床還有化驗指標才能得出正確的結果。

㈢ 溫度計的正確使用方法 水銀體溫計怎麼看

感冒發燒是一個人在日常生活中必然要經歷的。為防止小病引發大病,很多人在家裡自備了溫度計來測量體溫,這樣不僅可以及時了解自己的身體狀況,還能方便自己的生活。因此,體溫計怎麼看成為許多人比較關注的問題。溫度計大多是根據熱脹冷縮的原理而製作,下面小編就教大家溫度計的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項,一起來看。


溫度計的正確使用方法:

日常生活中我們使用最多的溫度計種類就是體溫計了。用水銀體溫計測量體溫主要有三種方法,即口溫、腋溫和肛溫。每個部位的測量方法都有各自的適合人群、局限以及使用注意事項,下面就具體來看用溫度計測量每個部位的正確使用方法。

1、溫度計的正確使用方法——用水銀體溫計測量口溫:

(1)使用前先將溫度計度數甩到35℃以下。

(2)將體溫計放在舌下(含住即可、不可用力咬及說話)。

(3)至少量3-5分鍾,7分鍾最佳。

(4)取出體溫計,讀取溫度數據後,用衛生紙擦拭乾凈,再以酒精棉片消毒(以旋轉方式自尾端擦至水銀端)。

溫馨提示:

(1)嬰幼兒、呼吸困難、意識不清者、有痙攣病史及無法合作者請勿量口溫。

(2)30分鍾內不可吃東西和進行劇烈運動。

2、溫度計的正確使用方法——用水銀體溫計測量腋溫:

(1)使用前要先將溫度計度數甩到35℃以下。

(2)測量前不要洗澡,先檫去腋窩的汗,把體溫表的水銀端夾在腋窩中間,注意不要把表頭伸到外面,如果是小孩的話注意扶住其胳膊以防移動。

(3)測量5-10分鍾。

(4)取出體溫計,讀取溫度數據後,用衛生紙擦拭體溫計。

溫馨提示:

(1)時間未到就拿掉或者不小心移動了的,需重新測量,時間需重新計算。

(2)喝熱飲、劇烈運動、情緒激動及洗澡需待30分鍾後再測量。

3、溫度計的正確使用方法——用水銀體溫計測量肛溫:

(1)嬰兒采仰卧抬腿或趴卧姿勢,兒童及成人采側卧姿勢。

(2)使用前要先將溫度計度數甩到35℃以下。以潤滑劑(凡士林或石蠟油)潤滑肛表水銀球端。

(3)手扳開肛門,將肛表旋轉並緩慢輕輕插入,拿肛表之手同時靠於臀部固定以防滑落或插太深。

(4)插入深度:嬰兒1.25公分;兒童2.5公分;成人3.5公分

(5)測量2-5分鍾。

(6)取出肛表,讀取溫度數後,以衛生紙擦拭乾凈,再以酒精棉片消毒(以旋轉方式自尾端擦至水銀端)。

溫馨提示:

(1)腹瀉者及直腸疾患、手術者禁量肛溫。

(2)喝熱飲、劇烈運動、情緒激動及洗澡需待30分鍾後再測量。

(3)肛溫是最接近人體溫度的,並且受環境溫度影響最小,但不方便測量,不適合作篩檢用。因此這種方法只有用在需要對其他測量方法進行確認的基礎上。

(4)先用衛生紙將體溫計擦拭乾凈,再讀取溫度數據。

其實,口溫和肛溫是比較接近人體溫度的,只不過這些都有一定的會用限制,比如嬰兒和正在長牙齒的小朋友就不適合用體溫計量口溫,自然「大孩子們」也就不適合量肛溫了。

水銀體溫計怎麼看:

水銀體溫計與其他類型的體溫計相比性能更加穩定,也不用外接電源,並且價格較低,每個家庭都能買上一個方便日常生活,但是水銀體溫計容易破碎,並且測量起來需要等待一段時間,不像一般電子溫度計,測量對象的溫度直接用數字顯示,一目瞭然。

水銀體溫計怎麼看?一手拿住水銀體溫計尾部,即遠離水銀柱的一端,使眼與體溫計保持同一水平,然後慢慢地轉動體溫計,從正面看到很粗的水銀柱(中間紅色那根線)就可讀出相應的溫度值。讀數時注意千萬不要用手碰體溫計的水銀端,這樣會影響水銀柱而造成測量不準。如上圖水銀體溫計的度數是20.8度。


水銀體溫計的作用:

體溫計就是測量人體體溫的,不管是水銀體溫計也好,電子體溫計也罷,這個作用都是亘古不變的。媽媽們都想給寶寶最好的,哪怕是一個體溫計也不例外。自從電子體溫計等出現之後,很多人都已經慢慢淡忘水銀體溫計的存在了。雖然水銀體溫計的劣勢也很明顯,但是總有一些家庭是沒法承受價格高昂的電子體溫計的,作為傳統的水銀體溫計,仍有其存在的意義與價值。

1.准確性高

水銀的性能很穩定,因此測量的結果准確性很高。很多現金的電子體溫計,其測量結果會有點誤差,需要多測量幾次,水銀體溫計就不然了。只要完全按照使用方法來使用,那麼水銀體溫計的測量結果是很准備的。

2.價格低廉

普通的電子體溫計價格都在幾十塊以上,更有幾百塊的。也許對某些家庭來說,只要是給寶寶用的,那麼再昂貴也在所不惜,可是畢竟還有一部分家庭還沒到那麼富裕的境況,價格高昂的電子體溫計會讓人聞之喪膽。而水銀體溫計的價格倒是親民多了,普通的也就一塊多,貴一點的也就五六塊,讓人更容易接受。

3.無需外接電源

電子體溫計避免不了要外接電源,不管是電池也罷直流電也罷,水銀體溫計就不需要了,體積也更為小巧玲瓏。


水銀體溫計的用法及注意事項:

水銀體溫計作為傳統的體溫計,估計大部分人都知道它的使用方法,首先必須將體溫計度數甩到35℃以下,然後將體溫計水銀端放在腋下最深入的為止,夾緊後要保證水銀和皮膚密切接觸,維持5-10分鍾就可以讀取讀數了,之後用衛生紙擦乾凈。如果腋下有汗水,此時不建議測量,或是等擦乾凈後再進行測量,否則會引起測量結果不準確。如果喝了熱飲,或是剛進行完劇烈運動或是剛剛洗了澡,那麼需要安靜30分鍾再進行測量。很多人在測量的時候會忍耐不住,特別是寶寶,因此很經常在還沒到時間的時候就松開了體溫計,這時需要重新測量,時間也要重新計算。

有些水銀體溫計除了腋下測量之外,還可以進行口腔測量。進行口腔測量時,還是老樣子,先將體溫計度數甩到35℃以下,再把體溫計放在舌頭下,用力壓住,含在嘴裡7分鍾左右。由於口腔內會有細菌,因此體溫計使用後要用酒精進行消毒,可以用究竟浸泡的毛巾從體溫計的尾端輕輕旋轉擦到另一端。如果寶寶還小,那麼是不建議進行口腔測量的,畢竟水銀體溫計的水銀是有害的,如果寶寶使用不當會對寶寶造成危害。

在使用水銀體溫計的時候,一定要看好,注意不讓寶寶打碎,否則水銀和破碎的玻璃都會給寶寶帶來危害。


溫度計看似一根小小的玻璃棒,但在使用的時候還是有很多要注意的,稍有不留意就會導致結果不準確。

㈣ 怎麼測量體溫

正確量體溫的方法
腋溫
口溫
耳溫(與額溫接近)
測量時機
依據調查,國內SARS病患100%會出現發燒的症狀,為了早期發現感染SARS的病人,在第一時間內送醫治療,並且防範疫情的擴大,須有自我防範意識,每天測量體溫,一有發燒立即處置,保護自己與家人健康.
量體溫各種體溫計都可使用,不一定都用耳溫槍,可以使用自己的溫度計,早晚各量一次體溫,並自我記錄.既經濟又衛生,方便自己也不麻煩他人.
測量工具
水銀體溫計(扁平狀)
水銀體溫計(圓柱狀)
耳溫槍(大多需要耳套,若耳溫槍配備無可栓緊圓環則需特定耳套,如有可栓緊圓環則耳套可用保鮮膜代替)
測量前注意事項
量之前30分鍾禁止:
喝熱飲,劇烈運動,情緒激動,洗澡
腋下不能潮濕
量之前30分鍾禁止:
進食,飲水,抽煙,嚼口香糖,劇烈運動,情緒激動,洗澡
量之前30分鍾禁止:
喝熱飲,劇烈運動,情緒激動,洗澡
注意是否耳垢過多
測量時間
早晚各一次
量5分鍾以上
早晚各一次
量3分鍾以上
早晚各一次
立刻得知
測量方法
1.如果體溫計不是自己單獨使用的,量之前用酒精棉(無酒精棉可用冷水清洗)擦過後擦乾.
2.將傳統水銀體溫計內的水銀甩到35度以下.
3.體溫計置於腋下夾緊,注意水銀需在腋窩中間.
4.夾緊勿松開手臂,也勿走動.
5.量畢拿出看結果,再做清潔.
1.體溫計最好是自己單獨使用的.
2.將傳統水銀體溫計內的水銀甩到35度以下.
3.量之前先以酒精或冷水消毒清洗過再擦乾.
4.體溫計置於舌下含住.
5.測量期間不可用力咬,不可說話及走動.
6.量畢拿出看結果,再做清潔.
1.測量前確定耳溫槍功能是否就緒,並依照各廠牌操作說明執行..
2.注意耳套是否完整,乾凈.如果是使用原附帶耳套,若多人同時測量(同一之耳溫槍),耳套請用酒精棉消毒,但須待乾後才可再使用否則溫度會過低;若使用保鮮膜則不可重復使用.
3.測量時先將耳朵向上,向後拉,再把耳溫槍尖端對准耳膜輕輕插入耳道中,待尖端與耳道密合才能量到正確耳溫.
4.耳溫槍若連續量測耳溫,二次之間需間隔30秒.

㈤ 怎樣測量體溫

測體溫的操作方法必須正確。測溫前應休息10分鍾,至少半小時內未作劇烈運動。測口溫時,半小時內不能進食或飲水,口唇應緊閉,測溫時間為3分鍾。測腋溫時先擦乾腋窩,時間不得少於6~7分鍾。測肛溫時採取屈膝卧位,測溫時間3分鍾。肛溫較口溫高0.3攝氏度~0.5攝氏度,口溫比腋溫高0.2攝氏度~0.4攝氏度。

汞溫度計為常規使用的體溫計,電子和化學葯品溫度計價格較貴,兩者適用於不能合作的病人和兒童。應用液晶測量前額皮膚溫度的結果不可靠。

㈥ 量體溫有哪些辦法

生病的時候,往往都要測量體溫,關於測量體溫的方法是我們必須要了解的,那麼測量體溫的方法有哪些呢?接下來,本文就為大家介紹測量體溫的三種方法,僅供大家參考。想要了解測量體溫的方法有哪些的朋友可以接著往下看哦!下面請看具體的介紹。

人體的溫度是相對恆定的,正常人在24小時內體溫略有波動,一般相差不超過1度。生理狀態下,早晨體溫略低,下午略高。運動、進食後、婦女月經期前或妊娠期體溫稍高,而老年人體溫偏低。體溫高於正常稱為發熱,37.3~38攝氏度為低熱,38.1~39攝氏度為中度發熱,39.1~41攝氏度為高熱,41攝氏度以上為超高熱。

測量體溫的方法有哪些?測量體溫的方法主要有以下三種:

1、口測法
通常在我們測量口腔溫度的時候首先現將溫度計做清潔消毒處理後用口含的方法將溫度計置於舌頭下面,保持口含姿勢五分鍾左右的時間,然後將溫度計取出讀出數值。正常值溫度在36.3℃~37.2℃之間.

2、腋測法

腋測法就是指將溫度計夾在我們的腋窩下面夾緊保持時間五分鍾左右,然後讀取溫度計的數值。正常的數值是在36.3℃~37.2℃之間。
3、肛測法

肛測法的操作流程是首先將溫度計做清潔消毒處理後,在溫度計表頭塗適量潤滑劑,然後把溫度計小心插入肛門保持時間五分鍾左右。最後將溫度計小心取出讀出數值,正常值在36.3℃~37.2℃之間。

在測量體溫時,應該根據病人病情選擇合適的測量體溫的方法:
1、凡嬰幼兒、精神異常、昏迷、口鼻腔手術以及呼吸困難、不能合作的病人,不宜測口腔溫度。

2、凡消瘦不能夾緊體溫計、腋下出汗較多者,以及腋下有炎症、創傷或手術的病人不宜使用腋下測溫法。

3、凡直腸或肛門手術、腹瀉,以及心肌梗塞的病人不宜使用直腸測溫法。
以上就是關於測量體溫的方法有哪些的相關介紹。相信大家看了上面的介紹之後,已經知道測量體溫的方法了。從上面的介紹中,我們可以知道,測量體溫的方法主要有三種,而且這三種方法測出來的體溫都是略有差異的,所以大家在測體溫的時候,一定要事先了解下對應體溫測量方法的正常參考數值哦!

㈦ 有哪些方法可以測量體溫

測量體溫的方法較為簡單,但這是護理發熱病人的一項重要工作。體溫表有口表、肛表和腋表之分。正常人的體溫,口溫為36℃~37℃,肛溫稍高於口溫0.3℃~0.5℃,腋溫則低於口溫0.2℃~0.4℃。體溫可由於某些因素而發生變異,如女性平均體溫比男性高0.3℃;在進食、沐浴及劇烈運動後,都可使體溫有不同程度的升高,晝夜24小時的體溫也不盡相同,清晨2~6時體溫最低,下午2~8時體溫最高,但波動幅度一般不超過l℃。總之,體溫可隨著機體活動的多少、代謝的高低而變化,隨著測量體溫的時間、部位而有所不同。因此,測量體溫時,應注意排除上述影響因素。

測量體溫的方法有口溫法、腋溫法、肛溫法。

口溫法:除患有口腔疾病、意識不清者均可選用此法。測量體溫前,將消毒好的體溫計的汞柱甩至35℃以下,然後,把體溫計的水銀端放置病人舌下,囑病人口唇閉緊,不要用牙齒咬體溫計,3分鍾即可。此法方便,時間短,但易受飲水、進食的影響,因此,應在飲水、進食後30分鍾測量。

腋溫法:將甩至35℃以下的體溫計的水銀端置於腋下,貼緊皮膚,屈臂過胸,夾緊體溫計,3~5分鍾後即可取出。此法簡單方便,是較為普遍的測體溫法。

肛溫法:多用於昏迷病人,此法比較准確,誤差小。患者側卧或平卧,將甩至35℃以下的體溫計的水銀端,塗少許潤滑劑(液體石蠟、肥皂水、凡士林等),插入肛門內約4厘米,3分鍾後取出,觀察度數。測量體溫後,應注意體溫計的清洗、消毒,尤其是口表、肛表測量後,先用清水沖洗,後用75%酒精或0.1%新潔爾滅浸泡。一般將體溫為37℃~38℃時稱低熱,38℃~39℃為中度發熱,39℃~40℃為高熱,40℃以上為過高熱。

6.高熱護理

持續的過高熱(42℃)超過2~4小時,常可導致病人意識喪失,呼吸、循環功能的衰竭,甚至死亡。做好高熱護理,合理有效的降溫,是護理工作中一項很重要的工作。

對高熱病人,一般2~4小時測量體溫1次,以觀察病人發熱的動態變化。高熱初期,病人多有寒戰、皮膚蒼白等表現。此時要注意給病人保暖,可添加被褥或使用熱水袋、電褥子等,防止受涼,同時飲熱飲料。病人如果持續高熱,則是高熱護理的重點。病人多有呼吸心跳加快、皮膚潮紅、灼熱、食慾不振、肌肉酸痛、口乾、頭痛,甚至出現意識不清、昏迷等表現。這時要積極採取有效的降溫措施,根據家庭具體情況,可選用溫水擦浴、酒精擦浴、冰敷等方法。

溫水擦浴:用32℃~36℃的溫水浸濕毛巾,自頸部沿上臂外側至臂,自側胸經腋窩內側至手心;用同法擦另一側上肢。然後,囑病人側卧,露出背部,自頸向下擦拭背部。下肢自髖部沿腿的外側擦至足背,自腹股溝的內側擦至踝部。順序是先上後下。一般擦拭為20分鍾,擦浴時可有腋窩、腹股溝、窩處稍停留,以提高降溫效果。擦浴時要注意關好門窗,保持室內溫度(18℃~22℃)。

酒精擦浴:常用30%~50%酒精200~300毫升(溫度在32℃左右),用擰至半乾的濕紗布擦拭。除前胸、腹部、後頸部外均可行酒精擦浴,時間不超過20分鍾(身體虛弱者禁用)。

冰敷法:取小塊的冰,用水沖去冰的銳角和污垢,裝入冰囊或冰袋內,加水少許,排氣後擰緊(扎緊)蓋口,加套或墊上毛巾等放於病人的頭部(前額或頭頂)或體表大血管處,如頸部、腋下、腹股溝、窩等處。應用冰敷時,要注意觀察皮膚,如皮膚呈紫紅色或病人感覺局部麻木時,要立即停用冰敷,以防凍傷。冰融化後應及時更換。以上各種方法也可相互配合使用。如溫水或酒精擦浴後使用冰敷法。如果家裡條件較差,室內溫度又偏低,也可用冷濕敷法,用冷水浸濕毛巾,擰至半干放於病人的頭部,有代替冰袋的作用,每隔3~5分鍾更換1次。對畏寒的高熱病人禁用擦浴。擦浴過程中出現皮膚蒼白、發冷時也要立即停止擦浴。在採取了以上降溫措施後,體溫仍不下降,可根據醫囑口服退熱葯物。降溫時要注意觀察病人的出汗情況,避免體溫降得過猛而引起虛脫。鼓勵高熱病人多飲水也是護理中的一件重要的事,高熱病人每日水的攝入量不少於3000毫升,可配製可口的清涼飲料備用(橘子汁、蘋果汁等)。給予細軟易消化、高熱量、高維生素、高糖、高蛋白、低脂肪的飲食,加強機體營養。高熱時,唾液分泌減少,易出現口腔乾燥、口唇乾裂、舌炎、口腔潰瘍等,因此,也要注意做好口腔護理。在體溫下降期可有大量的汗液排泄,此時要特別注意防止病人著涼,保持皮膚清潔,及時更換衣服、被褥、床單等。

㈧ 如何正確測量體溫

體溫測量常用的方法有口腔測量法、腋下測量法和肛門測量法三種。用於口腔測量的體溫表叫口表,用於腋下測量的體溫表叫腋表,用於肛門測量的體溫表叫肛表。無論用哪種測量方法,測量前都應將體溫表內的水銀柱甩至35℃以下。
測量體溫的具體方法如下:
(1)口腔測量法:將口表消毒、擦乾,將水銀頭端放於患者舌下,讓患者緊閉口唇,切勿用牙咬,也不要說話,以免體溫表被咬碎或脫落。3分鍾後取出,在光亮處,將體溫表橫持,並慢慢轉動,觀察水平線位置的水銀柱所在刻度。正常的口腔溫度為36.2~37.2℃。
(2)腋下測量法:擦乾患者腋下,將腋表輕輕放入患者 腋下,使水銀頭端位於腋窩的頂部,讓患者夾緊腋窩。5~10 分鍾後取出,查看方法同口表。正常腋下體溫為36~37℃。
(3)肛門測量法:讓患者屈膝側卧或俯卧,露出臀部,將塗有凡士林或肥皂液的肛表水銀端,輕輕插入肛門內約3~4厘米。3分鍾後取出,用軟紙擦凈體溫表後,讀出體溫刻度。正常肛門體溫為36.5~37.7℃。

㈨ 常用的量體溫的方法有幾種

1腋窩下量體溫。這是中國家庭中可以說最常見的方法了。操作很簡單,取來體溫計,觀察下顯示多少,將裡面汞柱甩至35度一下,然後用腋窩夾住,注意那個金屬頭要放在腋窩中間,靜候十分鍾,取出觀察即可。此外,現在還出現了電子體溫計,大約一分鍾就可以取出觀察。

2測口腔體溫。取來測口腔溫度的體溫表,將頭部伸入口中,壓在舌頭下面,嘴部放鬆,牙齒不要咬合。大約3分鍾以後拿出觀察結果。這種方法在歐美一些國家用的比較多,在中國不太常見。

3測直腸溫度。取相應的溫度計,在水銀端塗抹一定的潤滑劑,然後插入肛門約5厘米,3分鍾後取出。注意這三分鍾內要扶住體溫計。這是測量體溫最准確的方法。

㈩ 測量體溫的正確方法

基礎體溫測量方法

1、第一步:到葯店買一直基礎體溫計,特別提醒,普通體溫計和基礎體溫計是不一樣的,普通體溫計的刻度比基礎體溫計的刻度要稀疏很多。也可以選擇電子體溫計,讀數能精確地計數到小數點後一位,也比較適合測基礎體溫。用哪個都可以。

2、睡前,將基礎體溫計放在床上容易取到的位置,最好是枕邊,為了方便第二天一早起來,可以第一時間拿到體溫計。

3、每天早晨醒後,不起床,不大小便,不說話,不吸煙,不進食前提下,將體溫計放至舌下,測5分鍾。(每天大體固定起床時間測量為佳,夜間保證6-8小時睡眠)

4、每天記錄體溫並標在表格中,這一步也很重要。可以從網上下載列印個表格自己記錄,也可以用app記錄。方法可以靈活點,但要比較直觀的,東一個數據西一個數據的不好觀察。

(10)體溫的測量方法和結果擴展閱讀:測量體溫的注意事項

1、基礎體溫至少要連續測量兩三個月以上,在這段時間盡可能維持規律的就寢時間和起床時間。此外,睡眠時間一定要達到6小時以上。

2、清醒後應該避免立刻去上廁所、洗臉或漱口等動作。也不可以為了找尋體溫計而挺起上半身。就算未做出這么大的動作而只是躺在被子中伸懶腰或打呵欠、翻身,或是接觸睡在旁邊的孩子或和丈夫說話等,都會使體溫產生微妙的變化,影響測量的結果。

3、精神狀態對體溫也有影響。例如即使身體靜靜地躺著,可是前一天和丈夫吵架,清醒時仍然覺得焦躁.或為了孩子而感到煩惱時,體溫也會上升。人類的體溫受精神的影響很大,測量基礎體溫時,不只是身體,連心情都要保持平靜,這一點非常重要。

4、有一些急事或不可避免的疾病出現時,在基礎體溫表的備注欄中要詳加記錄。牙痛、頭痛、感冒、睡眠不足或是睡眠較淺等都會使體溫上升,所以最好記錄下來。

閱讀全文

與體溫的測量方法和結果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xml的方法如何用java實現 瀏覽:35
紹興石墨烯地暖安裝方法 瀏覽:344
摩托車輪胎胎壓正確檢測方法 瀏覽:775
如何製作小冰激凌簡單方法 瀏覽:141
提折舊都有哪些方法 瀏覽:896
披薩皮的保存方法視頻 瀏覽:215
惠而浦無線連接方法 瀏覽:363
紙歪斜的原因及解決方法 瀏覽:361
說明文大多數有哪些什麼方法 瀏覽:419
發酵糯米飯發酵方法視頻 瀏覽:331
停車卡使用方法 瀏覽:829
電池充電方法有哪些 瀏覽:104
本田思域防盜模式快速解除方法 瀏覽:45
言語障礙治療的方法 瀏覽:933
編寫非標准檢驗檢測方法要求包括 瀏覽:959
緊鐵絲的方法視頻 瀏覽:171
啟動正念教育的正確方法 瀏覽:656
水三輪電機測量好壞的方法 瀏覽:877
恐龍的折紙方法視頻大全 瀏覽:897
台式機電腦降溫方法 瀏覽: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