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熱電偶的測溫原理
熱電偶是一種感溫元件,是一次儀表,它直接測量溫度,並把溫度信號轉換成熱電動勢信號, 通過電氣儀表(二次儀表)轉換成被測介質的溫度。熱電偶測溫的基本原理是兩種不同成份的材質導體組成閉合迴路,當兩端存在溫度梯度時,迴路中就會有電流通過,此時兩端之間就存在電動勢——熱電動勢,這就是所謂的塞貝克效應。兩種不同成份的均質導體為熱電極,溫度較高的一端為工作端,溫度較低的一端為自由端,自由端通常處於某個恆定的溫度下。根據熱電動勢與溫度的函數關系, 製成熱電偶分度表; 分度表是自由端溫度在0℃時的條件下得到的,不同的熱電偶具有不同的分度表。
在熱電偶迴路中接入第三種金屬材料時, 只要該材料兩個接點的溫度相同, 熱電偶所產生的熱電勢將保持不變,即不受第三種金屬接入迴路中的影響。因此, 在熱電偶測溫時, 可接入測量儀表, 測得熱電動勢後, 即可知道被測介質的溫度。
工作原理
兩種不同成份的導體(稱為熱電偶絲材或熱電極)兩端接合成迴路,當接合點的溫度不同時,在迴路中就會產生電動勢,這種現象稱為熱電效應,而這種電動勢稱為熱電勢。熱電偶就是利用這種原理進行溫度測量的,其中,直接用作測量介質溫度的一端叫做工作端(也稱為測量端),另一端叫做冷端(也稱為補償端);冷端與顯示儀表或配套儀表連接,顯示儀表會指出熱電偶所產生的熱電勢。
熱電偶實際上是一種能量轉換器,它將熱能轉換為電能,用所產生的熱電勢測量溫度,對於熱電偶的熱電勢,應注意如下幾個問題:
1:熱電偶的熱電勢是熱電偶工作端的兩端溫度函數的差,而不是熱電偶冷端與工作端,兩端溫度差的函數;
2 :熱電偶所產生的熱電勢的大小,當熱電偶的材料是均勻時,與熱電偶的長度和直徑無關,只與熱電偶材料的成份和兩端的溫差有關;
3:當熱電偶的兩個熱電偶絲材料成份確定後,熱電偶熱電勢的大小,只與熱電偶的溫度差有關;若熱電偶冷端的溫度保持一定,這進熱電偶的熱電勢僅是工作端溫度的單值函數。將兩種不同材料的導體或半導體A和B焊接起來,構成一個閉合迴路,如圖所示。當導體A和B的兩個執著點1和2之間存在溫差時,兩者之間便產生電動勢,因而在迴路中形成一個大小的電流,這種現象稱為熱電效應。熱電偶就是利用這一效
特點
◆裝配簡單,更換方便
◆壓簧式感溫元件,抗震性能好
◆測量范圍大
◆ 機械強度高,耐壓性能好
[編輯本段]熱電偶 - 種類及結構形成
(1)熱電偶的種類
常用熱電偶可分為標准熱電偶和非標准熱電偶兩大類。所調用標准熱電偶是指國家標准規定了其熱電勢與溫度的關系、允許誤差、並有統一的標准分度表的熱電偶,它有與其配套的顯示儀表可供選用。非標准化熱電偶在使用范圍或數量級上均不及標准化熱電偶,一般也沒有統一的分度表,主要用於某些特殊場合的測量。標准化熱電偶我國從1988年1月1日起,熱電偶和熱電阻全部按IEC國際標准生產,並指定S、B、E、K、R、J、T七種標准化熱電偶為我國統一設計型熱電偶。
(2)熱電偶的結構形式為了保證熱電偶可靠、穩定地工作,對它的結構要求如下:
①組成熱電偶的兩個熱電極的焊接必須牢固;
②兩個熱電極彼此之間應很好地絕緣,以防短路;
③補償導線與熱電偶自由端的連接要方便可靠;
④保護套管應能保證熱電極與有害介質充分隔離。
常用熱電偶材料
熱電偶分度號 熱電極材料
正極 負極
S 鉑銠10 純鉑
R 鉑銠13 純鉑
B 鉑銠30 鉑銠6
K 鎳鉻 鎳硅
T 純銅 銅鎳
J 鐵 銅鎳
N 鎳鉻硅 鎳硅
E 鎳鉻 銅鎳
熱電偶的種類:裝配熱電偶,鎧裝熱電偶,端面熱電偶,壓簧固定熱電偶,高溫熱電偶,鉑銠熱電偶,防腐熱電偶,耐磨熱電偶,高壓熱電偶,特殊熱電偶,手持式熱電偶,微型熱電偶,貴金屬熱電偶等等。
『貳』 熱電偶的測量方法
的熱響應時間比較復雜,不同的試驗條件會有不同的測量結果,這是因為它受熱電偶與周圍介質的換熱率影響,換熱率高,則熱響應時間就短。為了使熱電偶產品的熱響應 時間具有可比性,國家標准規定:熱響應時間應在專用水流試驗裝置上進行。該裝置的水流速度應保持0.4±0.05m/s,初始溫度在5-45℃的范圍內,溫度階躍值為40-50℃。在試驗 過程中,水的溫度變化應不大於溫度階躍值的±1%。被試熱電偶的置入深度為150mm或設計的置入深度(選其中較小值並在試驗報告中註明)。由於該裝置比較復雜,目前只有極少數單位有這套設備,故國家標准中規定允許生產廠與用戶協商,可採用其他試驗方法,但所給數據必須註明試驗條件。由於B型熱電偶在室溫附近熱電勢很小,熱響應時間不容易測出,因此國家標准規定可採用同規格的S型熱電偶的熱電極組件替換其自身的熱電極組件,然後進行試驗。試驗時應記錄 熱電偶 的輸出變化至相當於溫度階躍變化50%的時間T0.5,必要時可記錄變化10%的熱響應時間T0.1和變化90%的熱響應時間T0.9。所記錄的熱響應時間,應是同一 試驗至少三次測試結果的平均值,每次測量結果對於平均值的偏離應在±10%以內。此外,形成溫度階躍變化所需的時間不應超過被測試 熱電偶 的T0.5的十分之一。記錄儀器或儀 表的響應時間不應超過被試熱電偶的T0.5的十分之一。
『叄』 熱電偶和熱電阻測量溫度范圍是多少
熱阻一般檢測0-150度溫度范圍(當然可以檢測負溫度),熱耦可檢測0-1000度的溫度范圍(甚至更高)所以,前者是低溫檢測,後者是高溫檢測。
拓展知識:
從材料上分,熱阻是一種金屬材料,具有溫度敏感變化的金屬材料,熱耦是雙金屬材料,既兩種不同的金屬,由於溫度的變化,在兩個不同金屬絲的兩端產生電勢差。
熱電偶是一種常見的溫度檢測感測器,用於感測溫度工作原理是溫度變化其兩端電位大小不同;熱電阻也可以稱是一種熱敏感測器,但其是隨溫度變化電阻發生變化。
『肆』 R型熱電偶的概述
鉑銠13-鉑(R型熱電偶)為貴金屬熱電偶。偶絲直徑規定為0.5mm,允許偏差-0.015mm,其正極(RP)的名義化學成分為鉑銠合金,其中含銠為13%,含鉑為87%,負極(RN)為純鉑,長期最高使用溫度為1300℃,短期最高使用溫度為1600℃。
『伍』 請教:如何檢測熱電偶的好壞
熱電偶(thermocouple)是溫度測量儀表中常用的測溫元件,它直接測量溫度,並把溫度信號轉換成熱電動勢信號,通過電氣儀表(二次儀表)轉換成被測介質的溫度。
熱電偶輸入產生故障判別法:
按照儀表接線圖進行正確接線通電後,儀表先是顯示儀表的熱電偶分度號,
熱電偶(圖10)
接著顯示儀表量程范圍,再測儀表下排的數碼管顯示設定溫度,儀表上排數碼管顯示測量溫度。若儀表上排數碼管顯示不是發熱體的溫度,而顯示「OVER」、「0000」或「000」等狀況,說明儀表輸入部位產生故障,應作如下試驗:
1)把熱電偶從儀表熱電偶輸入端拆下,再用任何一根導線把儀表熱電偶輸入端短路。通電時,儀表上排數碼管顯示值約為室溫時,說明熱電偶內部連線開路,應更換同類型熱電偶。若還是以上所說的狀況,說明儀表在運輸過程中,儀表的輸入端被損壞,要調換儀表。
2)把上述故障儀表的熱電偶拆去,換用旁邊運行正常的同種分度號儀表上接入的熱電偶,通電後,原故障儀表上排數碼管顯示發熱體溫度時,說明熱電偶連線開路,更換同類型熱電偶。
3)把有故障的熱電偶從儀表上拆下來,用萬用表放在測量歐姆(R)*1檔,
熱電偶(圖11)
用萬用表兩表棒去測熱電偶兩端,若萬用表上顯示的電阻值很大,說明熱電偶內部連接開路,更換同類型熱電偶。否則有一定阻值,說明儀表輸入端有問題,應更換儀表。
4)按照儀表接線圖接線正確,若儀表通電後,儀表上排數碼管顯示有負值等現象,說明接入儀表的熱電偶「+」與「—」接錯而造成的。只要重新調換一下即可。
5)接線正確儀表在運行時,儀表上排數碼管顯示的溫度與實際測量的溫度相差40度~70度。甚至相差更大,說明儀表的分度號與熱電偶的分度號搞錯。按熱電偶分度號B、S、K、E等熱電偶的溫度與毫伏(MV)值的對應關系來看,同樣溫度的情況下,產生的毫伏值(MV)B分度號最小,S分度號次小,K分度號較大,E分度號最大,按照此原理來判別。
常見故障分析及處理:
故障現象
可能原因
處理方法
熱電勢比實際值小(顯示儀表指示值偏低)
熱電極短路
如潮濕所致,則進行乾燥;如絕緣子損壞,則更換絕緣子
熱電偶的接線柱處積灰,造成短路
清掃積灰
補償導線線間短路
找出短路點,加強絕緣或更換補償導線
熱電偶熱電極變質
在長度允許的發問下,剪去變質段重新焊接,或更換新熱電偶
補償導線與熱電偶極性接反
重新接正確
補償導線與熱電偶不配套
更換相配套的補償導線
熱電偶安裝位置不錄或插入深度不符合要求
重新按規定安裝
熱電偶冷端溫度補償不符合要求
調整冷端補償器
熱電偶與顯示儀表不配套
更換熱電偶或顯示儀表使之相配套
熱電勢比實際值大(顯示儀表指示值偏高)
顯示儀表與熱電偶不配套
更換熱電偶使之相配套
熱電偶與補償導線不配套
更換補償導線使之相配套
有直流干擾信號進入
排除直流干擾
熱電勢輸出不穩定
熱電偶接線柱與熱電極接觸不良
將接線柱螺絲擰緊
熱電偶測量線路絕緣破損,引起斷續短路或接地
找出故障點,修復絕緣
熱電偶安裝不牢或外部震動
緊固熱電偶,消除震動或採取減震措施
熱電極將斷未斷
修復或更換熱電偶
外界干擾(交流漏電,電磁場感應等)
查出干擾源,採用屏蔽措施
熱電偶熱電勢誤差大
熱電極變質
更換熱電極
熱電偶安裝位置不當
改變安裝位置
保護管表面積灰
清除積灰
『陸』 簡述有哪幾種熱電偶類型,分別簡述其工作原理,特性以及應用
1、K型熱電偶鎳鉻(鎳硅(鎳鋁)熱電偶)
K型熱電偶是抗氧化性較強的賤金屬熱電偶,可測量0~1300℃的介質溫度,適宜在氧化性及惰性氣體中連續使用,短期使用溫度為1200℃,長期使用溫度為1000℃,其熱電勢與溫度的關系近似線性,是目前用量最大的熱電偶。然而,它不適宜在真空、含硫、含碳氣氛及氧化還原交替的氣氛下裸絲使用;當氧分壓較低時,鎳鉻極中的鉻將擇優氧化,使熱電勢發生很大變化,但金屬氣體對其影響較小,因此,多採用金屬制保護管。
K型熱電偶缺點:
(1)熱電勢的高溫穩定性較N型熱電偶及貴重金屬熱電偶差,在較高溫度下(例如超過1000℃)往往因氧化而損壞;
(2)在250~500℃范圍內短期熱循環穩定性不好,即在同一溫度點,在升溫降溫過程中,其熱電勢示值不一樣,其差值可達2~3℃;
(3)其負極在150~200℃范圍內要發生磁性轉變,致使在室溫至230℃范圍內分度值往往偏離分度表,尤其是在磁場中使用時往往出現與時間無關的熱電勢干擾;
(4)長期處於高通量中系統輻照環境下,由於負極中的錳(Mn)、鈷(Co)等元素發生蛻變,使其穩定性欠佳,致使熱電勢發生較大變化。
2、S型熱電偶(鉑銠10-鉑熱電偶)
該熱電偶的正極成份為含銠10%的鉑銠合金,負極為純鉑。
其特點是:
(1)熱電性能穩定、抗氧化性強、宜在氧化性氣氛中連續使用、長期使用溫度可達1300℃,超達1400℃時,即使在空氣中、純鉑絲也將會再結晶,使晶粒粗大而斷裂;
(2)精度高,在所有熱電偶中准確度等級最高,通常用作標准或測量較高溫度;
(3)使用范圍較廣,均勻性及互換性好;
(4)主要缺點有:微分熱電勢較小,因而靈敏度較低;價格較貴,機械強度低,不
適宜在還原性氣氛或有金屬蒸汽的條件下使用。
3、E型熱電偶(鎳鉻-銅鎳[康銅]熱電偶)
E型熱電偶為一種較新產品,正極為鎳鉻合金,負極為銅鎳合金(康銅)。其最大特點是在常用的熱電偶中,其熱電勢最大,即靈敏度最高;它的應用范圍雖不及K型偶廣泛,但在要求靈敏度高、熱導率低、可容許大電阻的條件下,常常被選用;使用中的限制條件與K型相同,但對於含有較高濕度氣氛的腐蝕不很敏感。
4、N型熱電偶(鎳鉻硅-鎳硅熱電偶)
該熱電偶的主要特點:在1300℃以下調溫抗氧化能力強,長期穩定性及短期熱循環復現性好,耐核輻射及耐低溫性能好,另外,在400~1300℃范圍內,N型熱電偶的熱電特性的線性比K型偶要好;但在低溫范圍內(-200~400℃)的非線性誤差較大,同時,材料較硬難於加工。
5、J型熱電偶(鐵-康銅熱電偶)
J 型熱電偶:該熱電偶的正極為純鐵,負極為康銅(銅鎳合金),具特點是價格便宜,適用於真空氧化的還原或惰性氣氛中,溫度范圍從-200~800℃,但常用溫度只在500℃以下,因為超過這個溫度後,鐵熱電極的氧化速率加快,如採用粗線徑的絲材,尚可在高溫中使用且有較長的壽命;該熱電偶能耐氫氣(H2)及一氧化碳(CO)氣體腐蝕,但不能在高溫(例如500℃)含硫(S)的氣氛中使用。
6、T型熱電偶(銅-銅鎳熱電偶)
T型熱電電偶:該熱電偶的正極為純銅,負極為銅鎳合金(也稱康銅),其主要特點是:
在賤金屬熱電偶中,它的准確度最高、熱電極的均勻性好;它的使用溫度是-200~350℃,因銅熱電極易氧化,並且氧化膜易脫落,故在氧化性氣氛中使用時,一般不能超過300℃,在-200~300℃范圍內,它們靈敏度比較高,銅-康銅熱電偶還有一個特點是價格便宜,是常用幾種定型產品中最便宜的一種。
7、R型熱電偶(鉑銠13-鉑熱電偶)
該熱電偶的正極為含13%的鉑銠合金,負極為純鉑,同S 型相比,它的電勢率大15%左右,其它性能幾乎相同,該種熱電偶在日本產業界,作為高溫熱電偶用得最多,而在中國,則用得較少。
『柒』 S、R、B、N、K、E、J、T等幾種分度號熱電偶各自具備哪些特點
熱電偶的分度號有主要有S、R、B、N、K、E、J、T等幾種。
S分度號的特點:
抗氧化性能強,宜在氧化性、惰性氣氛中連續使用,長期使用溫度1400℃,短期1600℃。在所有熱電偶中,S分度號的精確度等級最高,通常用作標准熱電偶;
R分度號與S分度號相比除熱電動勢大15%左右,其它性能幾乎完全相同;B分度號在室溫下熱電動勢極小,故在測量時一般不用補償導線。它的長期使用溫度為1600℃,短期1800℃。可在氧化性或中性氣氛中使用,也可在真空條件下短期使用。
N分度號的特點:
1300℃下高溫抗氧化能力強,熱電動勢的長期穩定性及短期熱循環的復現性好,耐核輻照及耐低溫性能也好,可以部分代替S分度號熱電偶;
K分度號的特點;
抗氧化性能強,宜在氧化性、惰性氣氛中連續使用,長期使用溫度1000℃,短期1200℃。在所有熱電偶中使用最廣泛;
E分度號的特點:
在常用熱電偶中,其熱電動勢最大,即靈敏度最高。宜在氧化性、惰性氣氛中連續使用,使用溫度0-800℃;
J分度號的特點:
既可用於氧化性氣氛(使用溫度上限750℃),也可用於還原性氣氛(使用溫度上限950℃),並且耐H2及CO氣體腐蝕,多用於煉油及化工;
T分度號的特點:
在所有廉金屬熱電偶中精確度等級最高,通常用來測量300℃以下的溫度。
『捌』 試說明熱電偶測溫原理
熱電偶測溫的基本原理是兩種不同成份的材質導體組成閉合迴路,當兩端存在溫度梯度時,迴路中就會有電流通過,此時兩端之間就存在電動勢——熱電動勢,這就是所謂的塞貝克效應(Seebeck effect)。
兩種不同成份的均質導體為熱電極,溫度較高的一端為工作端,溫度較低的一端為自由端,自由端通常處於某個恆定的溫度下。根據熱電動勢與溫度的函數關系,製成熱電偶分度表;分度表是自由端溫度在0℃時的條件下得到的,不同的熱電偶具有不同的分度表。
在熱電偶迴路中接入第三種金屬材料時,只要該材料兩個接點的溫度相同,熱電偶所產生的熱電勢將保持不變,即不受第三種金屬接入迴路中的影響。因此,在熱電偶測溫時,可接入測量儀表,測得熱電動勢後,即可知道被測介質的溫度。
熱電偶測量溫度時要求其冷端(測量端為熱端,通過引線與測量電路連接的端稱為冷端)的溫度保持不變,其熱電勢大小才與測量溫度呈一定的比例關系。若測量時,冷端的(環境)溫度變化,將嚴重影響測量的准確性。
在冷端採取一定措施補償由於冷端溫度變化造成的影響稱為熱電偶的冷端補償正常。與測量儀表連接用專用補償導線。
(8)r型熱電偶測量方法擴展閱讀
熱電偶分類
1、S型熱電偶:該熱電偶長期最高使用溫度為1300℃,短期最高使用溫度為1600℃。 S型熱電偶在熱電偶系列中具有準確度最高,穩定性最好,測溫溫區寬,使用壽命長等優點。它的物理,化學性能良好,熱電勢穩定性及在高溫下抗氧化性能好,適用於氧化性和惰性氣氛中。
2、R型熱電偶: R型熱電偶在熱電偶系列中具有準確度最高,穩定性最好,測溫溫區寬,使用壽命長等優點。其物理,化學性能良好,熱電勢穩定性及在高溫下抗氧化性能好,適用於氧化性和惰性氣氛中。
3、B型熱電偶:該熱電偶長期最高使用溫度為1600℃,短期最高使用溫度為1800℃。 B型熱電偶在熱電偶系列中具有準確度最高,穩定性最好,測溫溫區寬,使用壽命長,測溫上限高等優點。適用於氧化性和惰性氣氛中,也可短期用於真空中,但不適用於還原性氣氛或含有金屬或非金屬蒸氣氣氛中。
4、K型熱電偶: K型熱電偶具有線性度好,熱電動勢較大,靈敏度高,穩定性和均勻性較好,抗氧化性能強,價格便宜等優點,能用於氧化性惰性氣氛中。廣泛為用戶所採用。
5、N型熱電偶:N型熱電偶具有線性度好,熱電動勢較大,靈敏度較高,穩定性和均勻性較好,抗氧化性能強,價格便宜,不受短程有序化影響等優點,其綜合性能優於K型熱電偶,是一種很有發展前途的熱電偶。
6、E型熱電偶:該熱電偶的使用溫度為-200~900℃。 E型熱電偶熱電動勢之大,靈敏度之高屬所有熱電偶之最,宜製成熱電堆,測量微小的溫度變化。對於高濕度氣氛的腐蝕不甚靈敏,宜用於濕度較高的環境。
E熱電偶還具有穩定性好,抗氧化性能優於銅-康銅,鐵-康銅熱電偶,價格便宜等優點,能用於氧化性和惰性氣氛中,廣泛為用戶採用。
7、J型熱電偶:鐵-康銅熱電偶的覆蓋測量溫區為-200~1200℃,但通常使用的溫度范圍為0~750℃ J型熱電偶具有線性度好,熱電動勢較大,靈敏度較高,穩定性和均勻性較好,價格便宜等優點,廣為用戶所採用。
J型熱電偶可用於真空,氧化,還原和惰性氣氛中,但正極鐵在高溫下氧化較快,故使用溫度受到限制,也不能直接無保護地在高溫下用於硫化氣氛中。
8、T型熱電偶: T型熱電偶具有線性度好,熱電動勢較大,靈敏度較高,穩定性和均勻性較好,價格便宜等優點,特別在-200~0℃溫區內使用,穩定性更好,年穩定性可小於±3μV,經低溫檢定可作為二等標准進行低溫量值傳遞。
『玖』 熱電偶好壞的測量方法 K型 螺釘
熱電偶好壞的測量方法:
按照儀表接線圖進行正確接線通電後,儀表先是顯示儀表的熱電偶分度號,接著顯示儀表量程范圍,再測儀表下排的數碼管顯示設定溫度,儀表上排數碼管顯示測量溫度。若儀表上排數碼管顯示不是發熱體的溫度,而顯示「OVER」、「0000」或「000」等狀況,說明儀表輸入部位產生故障,應作如下試驗:
(1)把熱電偶從儀表熱電偶輸入端拆下,再用任何一根導線把儀表熱電偶輸入端短路。通電時,儀表上排數碼管顯示值約為室溫時,說明熱電偶內部連線開路,應更換同類型熱電偶。若還是以上所說的狀況,說明儀表在運輸過程中,儀表的輸入端被損壞,要調換儀表。
(2)把上述故障儀表的熱電偶拆去,換用旁邊運行正常的同種分度號儀表上接入的熱電偶,通電後,原故障儀表上排數碼管顯示發熱體溫度時,說明熱電偶連線開路,更換同類型熱電偶。
(3)把有故障的熱電偶從儀表上拆下來,用萬用表放在測量歐姆(R)*1檔,用萬用表兩表棒去測熱電偶兩端,若萬用表上顯示的電阻值很大,說明熱電偶內部連接開路,更換同類型熱電偶。否則有一定阻值,說明儀表輸入端有問題,應更換儀表。
(4)按照儀表接線圖接線正確,若儀表通電後,儀表上排數碼管顯示有負值等現象,說明接入儀表的熱電偶「+」與「—」接錯而造成的。只要重新調換一下即可。
(5)接線正確儀表在運行時,儀表上排數碼管顯示的溫度與實際測量的溫度相差40度~70度。甚至相差更大,說明儀表的分度號與熱電偶的分度號搞錯。按熱電偶分度號B、S、K、E等熱電偶的溫度與毫伏(MV)值的對應關系來看,同樣溫度的情況下,產生的毫伏值(MV)B分度號最小,S分度號次小,K分度號較大,E分度號最大,按照此原理來判別。
『拾』 簡述熱電偶測溫原理
熱電偶工作原理:兩種不同成份的導體(稱為熱電偶絲材或熱電極)兩端接合成迴路,當兩個接合點的溫度不同時,在迴路中就會產生電動勢,這種現象稱為熱電效應,而這種電動勢稱為熱電勢。熱電偶就是利用這種原理進行溫度測量的,其中,直接用作測量介質溫度的一端叫做工作端(也稱為測量端),另一端叫做冷端(也稱為補償端);冷端與顯示儀表或配套儀表連接,顯示儀表會指出熱電偶所產生的熱電勢。
杭州美控自動化技術有限公司MIK-WZPK熱電偶採用的進口芯體,採用不銹鋼外殼,從而達到穩定性好,精度高,抗震性能強等特點。目前市場上熱電阻主要是Pt100,熱電偶主要是K型、T型、S型、R型、B型、N型、E型、J型等8種常規型號,具體現場需要熱電阻還是熱電偶,主要根據現場測溫精度與測溫范圍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