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找師傅學做武漢臭豆腐的製作方法和配料
臭豆腐是以含蛋白質高的優質黃豆為原料,經過泡豆、磨漿、濾漿、點鹵、前期發酵、腌制、灌湯、後期發酵等多道工序製成的。
(1)制豆腐 將黃豆用水泡發,泡好後用清水洗凈,換入清水20~25kg,用石磨磨成稀糊,再加入與稀糊同樣多的溫水拌勻,裝入布袋內,用力把漿汁擠出,再在豆渣內對入沸水拌勻後再擠,如此連續豆渣不沾手,豆漿已擠完時,撇去泡沫,將漿汁入鍋用大火燒開,倒入缸內,加進石膏汁,邊加邊用木棍攪動,約攪15~20轉後,可滴上少許水,如與漿混合,表示石膏汁不夠,須再加進一些石膏汁再攪。如所滴入的水沒有同漿混合,約過20min後即成為豆腐腦。將豆腐腦舀入木盒內,蓋上木板,壓上重石塊,壓去水分,即成豆腐。 做臭豆腐,豆腐要是特質的,壓得比我們一般吃的豆腐要硬,但比豆腐乾又軟。
(2)發酵 將做好的豆腐一板一板地上架,木質架子可以放十幾層豆腐,中間可通風,抹上鹽,點上黴菌(菌種溶化在水中,用手指蘸了彈在豆腐上),在無陽光直曬的通風房間里放兩至三天,夏天屋中氣溫可在32度上下,豆腐會長出一寸長的白毛,即黴菌。
(3)發酵後的處理 將青礬放入桶內,倒入沸水用棍子攪開,放入豆腐浸泡2h左右,撈出豆腐冷卻。然後將豆腐放入鹵水內浸泡,春、秋季約需3~5個h,夏季約浸泡2h左右,冬季約需6~10個h,泡好後取出,用冷開水略洗 ,瀝干水分即可。(鹵水製法: 以用豆豉2.5kg為標准計算,須加清水15kg燒開,過濾後,在汁水內加鹼1500g浸泡半個月左右,每天攪動1次,發酵後即成鹵水。 )
『貳』 學臭豆腐小吃去哪裡學
學臭豆腐小吃可以在網上觀看視頻教學。
臭豆腐(Stinky tofu)是中國傳統特色小吃之一,具有「聞起來臭、吃起來香」的特點。在各地的製作方式、食用方法均有相當大的差異,有北方和南方的不同類型,臭豆腐在南方又稱臭乾子。
其名雖俗氣、卻外陋內秀、平中見奇、源遠流長,是一種極具特色的中華傳統小吃,古老而傳統,令人慾罷不能。製作材料有大豆、豆豉、碳酸鈉等。在中國以及世界各地的製作方式和食用方式均存在地區上的差異,其味道也差異甚大。長沙和南京的臭豆腐相當聞名,台灣、浙江、上海、北京、武漢、玉林等地的臭豆腐也頗有名氣。
地區差異:
臭豆腐在中國以及世界各地的製作方式和食用方式均存在地區上的差異。南京和長沙的臭豆腐乾相當聞名,但其製作以及味道均差異甚大。長沙街頭也有很多民間製作臭豆腐的能手,深受民眾的喜愛。南京的油炸臭豆腐是用壓板豆腐切成2.5厘米見方的塊,顏色為黑灰色。
『叄』 武漢學豆腐腦技術要多少錢,哪裡可以學
1、這個你可以到新東方去培訓,應該專業些。
2、一般學這樣的技術的費用大概在1000-7000之間。
3、這要看你所在的省份的,不同的省份價格也不同。
4、還是建議你親自去體驗一下,這樣會更好些。
5、去考查一下,如果不錯,自己在決定。
6、一般學這個1-2個月,看你的上手能力。再自己決定。
『肆』 想學做豆腐哪裡有教的
豆腐,營養豐富,含有蛋白質、脂肪、碳水化合物、豐富的礦物質和維生素。在烹制豆腐時,常用的烹調方法有炒、燒、炸、烹等,口味特點多為咸鮮、咸辣、咸甜、麻辣等。
1.油燜豆腐
主料:豆腐400克。
配料:青蒜(或蒜黃)50克。
調料:鹽3克,味精4克,油50克。
製作:1.將豆腐切成厚約0.5厘米、長3厘米、寬2厘米的片;青蒜擇掉老葉,去根洗凈,切成長約2.5厘米的段。2.炒鍋上火放油燒熱,將豆腐片散放在鍋內,兩面都煎為金黃色後,放入鹽、味精,不停地翻炒,使其均勻入味,中入青蒜,略翻炒幾次,待青蒜八成熟後,即可裝盤。(注意:烹炒時不可將青蒜完全炒熟,裝盤後豆腐向外散放出熱量,即可使青蒜完全成熟,烹制時也可加入一些蝦皮,其口味將會更好,但要注意適當減少鹽的用量,因蝦皮本身鹹味較重。)
特點:口味咸鮮,色澤金黃。
2.海米燒豆腐
原料:海米50克,豆腐400克。
調料:蔥、姜、蒜、鹽、澱粉各2克,味精1克,油10克,香油10克。
製作:1.將豆腐切成1.5厘米的方丁,放入開水中焯一下,蔥、姜、蒜均切成末。海米放入碗中,加開水漲發,變軟後用刀剁成碎末。2.炒鍋上火,加入底油,放入蔥姜蒜末略炒,加入豆腐翻炒幾下,隨即加入100克水和鹽、味精,用小火燒5分鍾,再用中火,將海米末放入鍋內,用水澱粉將汁收至略濃,出鍋後淋入香油。(烹制時也可用蝦皮或蟹子等,以提高菜餚的營養價值,豐富口味。)
特點:口味咸鮮滑嫩,色澤潔白。
3.沙鍋豆腐
原料:豆腐400克,豬肉50克,海米30克,冬菇30克,油菜心50克。
調料:醬油、料酒、味精各5克,鹽3克,蔥、姜各10克,雞湯250克。
製法:1.將豆腐切成長4厘米、寬3厘米、厚0.5厘米的片。蔥切段、姜切塊用刀略拍。冬菇放開水中泡發後,去掉蒂。豬肉洗凈切成長3厘米、寬2厘米、厚0.2厘米的片。油菜心洗凈。2.沙鍋上火加清水1000克,加入雞湯、醬油、蔥、姜、料酒、鹽,開鍋後將肉片放入,去掉浮沫,再將海米、冬菇和豆腐放入,開鍋後改用小火燒30分鍾,將味精、油菜心放入,待菜心成熟即可。(注意:燒制豆腐需用小火,不可用旺火,以免原料的形狀受影響。)
特點:口味咸香鮮嫩,色澤美觀。
4.豆腐夾
原料:豆腐300克,瘦豬肉150克。
調料:蔥、姜、鹽各2克,醬油、料酒、澱粉各3克,味精1.5克,油50克,雞湯150克,雞蛋1個。
製法:1.將豆腐切成厚約1厘米、長5厘米、寬3厘米的大片。蔥一半切末,另一半切段。姜一半切末,另一半切厚片。豬肉洗凈剁成細肉末。2。將肉末放入大碗中,加入鹽1克,醬油1.5克,料酒1克,澱粉1.5克和雞蛋攪拌均勻,製成肉餡。3.炒鍋上火放油燒熱,把豆腐放入,煎至兩面金黃取出。4.將煎好的每片豆腐從中間片一下,不可片斷,在開口處放入一層肉餡,依次做完後整齊地碼放在器皿中,加入蔥段、薑片、醬油、料酒、鹽、味精、雞湯,放在蒸鍋中,蒸約半小時後取出。5.去掉蒸豆腐的蔥段和姜塊,將湯汁倒入鍋中,把豆腐夾碼放在一個平盤中,將湯汁燒開用水澱粉勾芡,放入蔥、薑末,淋在豆腐夾上即可。(注意:豆腐夾內的肉餡要放均勻,出鍋時淋入少許香油口味更好。)
特點:口味咸鮮,色澤金黃。
5.鹵豆腐
原料:豆腐300克。
調料:油100克,鹽5克,味精4克,雞湯或水500克,蔥4克,姜3克。
製法:1.將豆腐切成厚約1厘米、長5厘米、寬5厘米的片。蔥切約2厘米的段,姜切成約0.5厘米的片。2.炒鍋上火,加入雞湯或水,放入鹽、蔥、姜、味精,開鍋後去掉浮沫,倒入一個較大的容器中。3.鍋上火放油燒熱,一片片地將豆腐炸至淺黃色,放入盛有鹵汁器皿中,浸泡20分鍾後即可食用。(注意:烹制時不可把豆腐炸得過干,過干湯汁浸入速度慢。鹵汁可根據個人口味配製。)
特點:口味咸鮮,色澤淺黃。
『伍』 武漢請問培訓豆腐做法的地方 湖北學豆腐技術怎麼做
網上就可以培訓
豆腐,是中國人發明的一種美食,是用豆漿製作而成的。其過程為選豆、浸泡、磨碎、加水、過濾、加熱煮沸等步驟。其製作過程是:待豆漿溫度下降到7℃~8℃時,再加入適量的鹽鹵或石膏,使大豆蛋白凝結沉下,排去水分即成。成品潔白細嫩,清香宜人。有益氣和中、生津潤燥、清熱解毒、止咳消痰的功效。
豆腐的製作方法
一、工藝流程 選豆→磨漿→殺沫過濾→混料(加入榨取的果菜汁)→加熱點漿→擠水制腐→成品。
二、工藝要點
1.果菜汁的榨取。要選取新鮮、色彩鮮艷的果蔬,清洗干凈,切碎搗爛,然後榨取汁液,過濾除去汁渣。再用食用檸檬酸水溶液或純鹼溶液,調節果菜汁PH值為6.0-6.5之間。
2.選豆。選用不霉爛、蛋白質含量高的大豆為原料,用篩子篩掉塵土和雜質。
3.磨漿。將干凈的大豆用25℃的溫水浸泡8小時-9小時,泡至手掐無硬感時為止,按10公斤大豆加30公斤水的比例,用打漿機磨成細豆漿。
4.殺沫過濾。先將25克油加在5公斤50℃的溫水中拌勻,再倒入豆漿中,5分鍾-6分鍾後,即可殺去全部漿沫。然後按10公斤大豆加10公斤水,過濾兩遍,棄去豆渣(做飼料),合並濾液,得生豆漿。
5.混料。一般適用量為每50毫升的豆乳加8毫升-10毫升的濃縮汁,果菜汁加入後一定要充分攪拌,混合均勻,以免影響成品色澤。
6.加熱點漿。將混合豆漿移入鍋內,加熱煮沸2分鍾-3分鍾,並不停地攪拌嚴防糊鍋。把煮好的豆漿立即移入缸內,加蓋保溫8分鍾-10分鍾,待漿溫降至80℃-90℃時,用配好的100克-150克熟石膏粉加熱水4公斤製成石膏液,拌勻,10分鍾後點漿。點時邊攪動邊均勻點入,點至熟漿呈現出芝麻爛花時為止。點後加蓋保溫30分鍾-40分鍾,待漿溫降到70℃時,即可包裝。
7.擠水制腐。先用25℃溫水把包洗濕,再撈入豆漿包好,放在平台筐架內,上架木板,壓上35公斤-40公斤的石塊,擠壓2小時即成彩色高產豆腐製品。
『陸』 哪裡有專業學做豆腐的地方
摘要 你好,可以去正規的廚師學校學習,豆製品類的都有專業的老師教學,不僅教做豆腐,還有豆腐腦的湯汁製作等。
『柒』 學習臭豆腐製作,找哪裡
很多人平時都比較喜歡吃臭豆腐,因為臭豆腐真的是太好吃了,很多人都比較喜歡吃一些臭豆腐,臭豆腐也是生活中最出名的一種特色小吃,我們都可以去長沙那邊學到一些臭豆腐的製作技術,然後在我們這邊來擺攤賣一些臭豆腐,認為是比較賺錢的一個項目。
『捌』 哪裡可以學習臭豆腐
實體培訓機構。在中國以及世界各地的製作方式和食用方式均存在地區上的差異,其味道也差異甚大,但具有「聞起來臭、吃起來香」的特點。長沙和南京的臭豆腐相當聞名,台灣、浙江、上海、北京、武漢、玉林等地的臭豆腐也頗有名氣。
天津街頭多為南京臭豆腐,為灰白豆腐塊油炸成金黃色,臭味很淡。南方街頭的臭豆腐多以「長沙臭豆腐」為招牌,同樣是油炸,但是內部中空且為黑色,臭味更為突出。
(8)武漢哪裡有學豆腐製作方法擴展閱讀:
臭豆腐在中國以及世界各地的製作方式和食用方式均存在地區上的差異。南京和長沙的臭豆腐乾相當聞名,但其製作以及味道均差異甚大。
長沙街頭也有很多民間製作臭豆腐的能手,深受民眾的喜愛。南京的油炸臭豆腐是用壓板豆腐切成2.5厘米見方的塊,顏色為黑灰色。
『玖』 湖北武漢武漢哪裡有臭豆腐培訓地方,武漢學臭豆腐做法
臭豆腐的做法
1.制豆腐:將黃豆用水泡發,泡好後用清水洗凈,換入清水20~25kg,用石磨磨成稀糊,再加入與稀糊同樣多的溫水拌勻,裝入布袋內,用力把漿汁擠出,再在豆渣內對入沸水拌勻後再擠,如此連續豆渣不沾手,豆漿已擠完時,撇去泡沫,將漿汁入鍋用大火燒開,倒入缸內,加進石膏汁,邊加邊用木棍攪動,約攪15~20轉後,可滴上少許水,如與漿混合,表示石膏汁不夠,須再加進一些石膏汁再攪。如所滴入的水沒有同漿混合,約過20分鍾後即成為豆腐腦。將豆腐腦舀入木盒內,蓋上木板,壓上重石塊,壓去水分,即成豆腐。 做臭豆腐,豆腐要是特質的,壓得比我們一般吃的豆腐要硬,但比豆腐乾又軟。
2.發酵:將做好的豆腐一板一板地上架,木質架子可以放十幾層豆腐,中間可通風,抹上鹽,點上黴菌(菌種溶化在水中,用手指蘸了彈在豆腐上),在無陽光直曬的通風房間里放兩至三天,夏天屋中氣溫可在32度上下,豆腐會長出一寸長的白毛,即黴菌。
3.發酵後的處理 將青礬放入桶內,倒入沸水用棍子攪開,放入豆腐浸泡2h左右,撈出豆腐冷卻。然後將豆腐放入鹵水內浸泡,春、秋季約需3~5個h,夏季約浸泡2h左右,冬季約需6~10個h,泡好後取出,用冷開水略洗 ,瀝干水分即可。(鹵水製法: 以用豆豉2.5kg為標准計算,須加清水15kg燒開,過濾後,在汁水內加鹼1500g浸泡半個月左右,每天攪動1次,發酵後即成鹵水。)
4.根據不同地區的口味和特色,再進行加工。
『拾』 學做豆腐技術
想要豆製品創業,豆腐、干豆腐都需要會做,這是創業的基本條件之一,除了有技術外最重要的就是做豆腐、干豆腐的機器了,想要從事豆製品創業,這兩項缺一不可。
提到做豆腐的技術,老一輩的人都是師徒相傳,到豆腐店裡當學徒,剛開始可能就是打個下手,太技術的師傅也不會教你,或家族傳承的做豆腐手藝,很多的是跟家裡的長輩學習的,從小耳濡目染自然就學會了,沒有特意的學習過。
隨著社會的發展,豆腐技術的傳承發生了些許的改變,有的豆腐店招人會帶上學徒工的字樣,工資少,但是可以學到技術,或者花錢去豆腐店裡面向做豆腐的師傅學習技術,或找朋友學習技術,這時候的豆製品加工技術就是收錢的了。
講良心的花了錢也學到了技術,不想認真教的就告訴一點皮毛,一句「師父領進門修行在個人」就給打發掉了,這樣的自己創業是不成了,可以去豆腐坊在做一段時間的學徒工磨練一下方可。
現在社會發展的非常迅速,不知不覺走進了互聯網時代,做什麼事情都先上網查閱一下,看看別人怎麼做的,可不可行,一些豆製品加工技術也可以在網上找到,想要學技術還不想花錢的,在別地方學怕被騙的,就在網上自己琢磨,當然學的也不精,即使學習能力非常強,但要成功會多走很多彎路。
有的朋友花錢去學了豆製品加工技術,學的時候很好,到家自己操作的時候各種不順利,怪師傅教的不好,錢白花了,設備落後,自己也不鑽研,本來就沒有基礎,各種不利因素加在一起的後果就是竹籃打水一場空。
如果你天生學習領悟能力不強,對豆製品創業也是一時興起,建議不要花錢去學技術,買質量很次的設備從事豆製品創業,乾脆放棄,干點別的,這樣既不浪費時間,也不浪費金錢,豆製品創業看似簡單,但也不是那麼好乾的。
聞道有先後,術業有專攻,豆腐加工製作技術大家也是入行有早晚,每位師傅各自有各自的特長。學如逆水行舟不進則退,所以豆腐行業是做到老學到老的,每個行業都在追求創業新,豆製品行業也不例外,例如豆腐刻字,干豆腐印花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