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做土壤或畜禽糞便中重金屬(如鎘)檢測的方法和步驟,如果有國標請准確的告訴我國標,
現在很多是用ICP-MS來測的,但是前面的消解過程還是一樣的,但是ICP-MS目前不是國標。
而美國的標准消解方法不一樣,但ICP-MS在美國是國標。
② 豬正常的糞便是什麼樣的
黑色的小顆粒,新鮮的便便是濕潤的,但是輪廓清晰,看起來非常的成型。剛拉出來的便便踩上去會變成扁的,但不會變一灘稀泥樣的。稍微有點堅硬,但是質地很輕,拿在手裡幾乎感覺不到重量,放在水裡會飄在上面。
如果大便的形狀為塊狀或者泥狀,則說明身體出現了問題,因為大便的水分含量比較少,所以腸道就會出現問題,胃腸道蠕動功能減慢,進而導致各種炎症的發生。
(2)豬糞便檢測方法步驟擴展閱讀:
食物在胃和腸道內進行消化、主要是各種消化酶的作用。結腸不產生酶,只有細菌起消化作用。結腸內有多種細菌,大腸桿菌70%,厭氧桿菌20%,還有鏈球菌、變形桿菌、葡萄球菌、乳桿菌、芽胞和酵母。
另有極少原生動物和螺旋體。腸細菌的重要作用是能產生生理需要的物質,如食物缺乏維生素時可在腸內合成維生素K、維生素B1、B2、維生素H、維生素B12、B6、蔚酸,葉酸和消旋泛酸。
也能產生吲哚、糞臭素、硫化氫使糞有臭味。如長期用抗生素則不易合成維生素而不能吸收,引起維生素缺乏症。食糜通過回盲瓣到盲腸每24小時約500~1000毫升。主要在右半結腸吸收,主要吸收水和鈉,每日能吸收460mmol(約10.6g)的鈉和350~2000毫升水。也吸收少量鉀、氯、尿素、葡萄糖、氨基酸、膽酸和葯物。
③ 豬糞便的處理應該怎麼掌握新型的方法呢
豬糞便的處理應該怎麼掌握新型的方法呢?
一、天然沉積法
現在對於小規模的養豬場和農戶個人養豬場,特別常見的辦法就是天然沉積滲漏法,期間把豬糞用水沖到大糞坑內,再讓它沉積,此時有些糞水就會進入地下,使糞渣沉積到坑底。就像是冬季豬圈中止整理的時分,再把大糞坑內的上部糞水抽走,使其流到大田或天然丟失,再將沉積物挖出來,直接撒施到大田中即可。現在這種辦法的好處是對農人衛生養豬,以及削減豬的病害發生,而且還特別的方便。
④ 豬糞如何發酵
肥料成分多,少許的土壤蓬鬆效果。
特點
豬糞有機肥是由豬糞發酵而來。雖然主要成分為豬糞,但是需要產品經過水分調節,並且加入能吸附味道的木屑等輔料。
雖然也會根據製作方式不同而有所差異,豬飼料大多都是高營養飼料和粗飼料,因此一般來說肥料成分比牛糞有機肥多,比雞糞發酵有機肥少。而土壤蓬鬆效果比牛糞有機肥低,比雞糞有機肥高,剛好介於兩者之間。
糞便發酵有機肥,含有較多的氮和磷。相反的纖維含量較少,土壤蓬鬆效果較低,因此適合持續釋放有機物,部分整地完成的農田,要避免施肥量以避免肥料過多,同時要調整基肥的用量。
大量添加木屑等輔料,可以為土壤提供蓬鬆的效果。
腐熟的豬糞有機肥一般需要兩個階段,即第一次高溫堆肥腐熟發酵階段和第二次陳化階段。不穩定的有機物通過腐熟過程,通過微生物作用下,轉化成穩定的腐殖質。其溫度變化可以界定是否腐熟。
第二階段:溫度初見降低,氧氣吸收率降低,臭味完全消失。相對於第一次堆肥腐熟來說,不能沒有第二次堆肥,因為二次堆肥可以降解難降解的有機物,嗜溫微生物菌落重新建立,從而有助於有機肥腐熟、減少植物毒性物質和抑制病原菌。
第一階段:通過配比原料基質,肥堆高氧吸收,產生高溫,可降解揮發性固體大量減少,臭味逐漸降低,肥堆顏色逐漸變化,需保持良好的曝氣和水分控制。
溫度升高階段:有機肥腐熟溫度上升到45℃,主要以放線菌、真菌和細菌為主,主要分解糖類和澱粉。甚至有源生物動物和動物參與。高溫階段:腐熟溫度達到45℃以上,嗜溫微生物被抑制,嗜熱主導。可溶解的有機物繼續被氧化分解,復雜的有機物(纖維素、半纖維素、蛋白質、木質素)也開始被分解。50℃左右(嗜熱真菌和放線菌);60℃左右(嗜熱細菌和放線菌);70℃左右(大多微生物已經不能適應)。最佳腐熟溫度為55℃,這是因為大多微生物在該溫度最活躍,最易分解有機物,病菌、蟲卵、雜草種子大多數會被殺死。降溫降低階段:嗜溫微生物又開始大量繁殖,占據優勢,對殘余難分解的有機物作進一步分解。此時微生物活性下降,堆肥腐熟需氧量降低,溫度下降,肥堆逐漸趨於穩定。
厭氧發酵:在缺氧或無氧條件下,主要利用厭氧微生物進行的堆肥化過程。最終產物除腐殖質類有機物、二氧化碳和甲烷外,還有氨、硫化氫和其他有機酸等還原性物質。工藝簡單、不需進行通風,但反應速率緩慢,堆肥化周期較長。
好氧發酵:在人工控制和一定碳氮比例(C/N)、水分、溫度和通風的情況下,通過微生物將有機質轉化為穩定的腐殖質的過程,這類堆肥無臭無蠅,反而有淡淡的泥土味。
靜態條垛堆肥:無需翻堆,能夠確保堆體有效的達到高溫和病原菌體滅活,縮短堆肥周期。
動態條垛堆肥:通過人工或機械定期翻堆,來確保堆體好氧狀態。
反應器堆肥:在一個容器或幾個容器進行,能夠有效的控制溫度,水分,從而監控堆肥發酵程度。
⑤ 如何通過豬糞便的酸鹼性,來判斷疾病。
破壞小腸絨毛的糞便為酸性(多為病毒感染),細菌多為鹼性
⑥ 細菌檢測 豬場采糞便檢測沙門氏菌怎麼采樣
本病的潛伏期隨著豬日齡的不同而有很大差異,仔豬為12~24小時,大豬2~4天。
①哺乳仔豬。患豬突然嘔吐,嚴重水樣腹瀉;下痢乳白色或黃綠色,帶有未消化的小塊凝乳,有惡臭;多數發病後2~7天死亡;5日齡內仔豬病死率95%~100%。
②肥育豬。染、發率可達100%。突然發病,水樣腹瀉,食慾不振,下痢,糞便呈灰色或茶褐色,內含少量未消化食物。病程約5~7天,腹瀉初期有極少數豬嘔吐。
③成豬染病但絕大多數不發病,部分豬輕度腹瀉或一時便軟便,對體重無明顯影響。
治療方案:
在治療方面,由於此病發病急,病程短,要早發現早治療,治療越早,療效越高,可減少死亡。可用於豬群的預防和治療。
採用腸清 鞣酸蛋白 阿托品治療仔豬傳染性胃腸炎,病毒性腹瀉病。
1、首先,先注射阿托品,按照每頭2-4mg注射;嚴重病豬可後海穴封閉。
2、腸毒清100斤/套,連用23天,同時口服次硝酸鉍2-6g或鞣酸蛋白2-4mg,活性碳2-5g。中葯可選用地榆炭、肉桂、煅龍骨、神曲、煎煮飲或灌服,一日二次療效極佳。
滿意請採納,如病情緊急(特殊)可點擊我頭像或名字,有專業的老師在線為您解答
⑦ 豬糞便如何再利用
一種豬糞便的綜合處理及利用方法,涉及養殖場禽類糞便處理方法技術領域,包括以下 方法步驟,1)將液體類的豬尿以及清洗水同一進行收集,然後排入到沼氣池內進行發酵,用於制沼氣,沼液可還田;2)將固體類豬糞進行同一收集,然後脫水處 理,將固液分離,液體進入沼氣池;3)步驟2)中得到的固體豬糞由以下三種處理方式:①將固體豬糞發酵後再晾乾或烘乾,同菜籽餅混合用於制備有機肥;②將 固體豬糞發酵後作為飼料用於喂魚,喂蠅蛆等;③將固體豬糞發酵後直接作為有機肥還田。本發明將固體和液體分別進行處理再利用,改變了傳統集中發酵的方式, 提高了利用率,具有更高的經濟效益。
⑧ 豬糞最好的處理辦法
未發酵豬糞,施入土壤中會發酵,產生熱量、有害氣體,有爛種子、燒根、燒苗現象,而且發酵時間長,產生肥害反而影響農作物生長,沒有發酵腐熟的農家有機肥,施入土壤病蟲害較多,動物糞便里、農作物秸稈、下腳料里含有病菌、蟲卵、病毒,如果直接施入土壤,會在土壤中漫延、滋生、孵化,危害農作物生長,爆發病蟲害疫情。
豬糞有機肥
肥料成分多,少許的土壤蓬鬆效果。
特點
豬糞有機肥是由豬糞發酵而來。雖然主要成分為豬糞,但是需要產品經過水分調節,並且加入能吸附味道的木屑等輔料。
雖然也會根據製作方式不同而有所差異,豬飼料大多都是高營養飼料和粗飼料,因此一般來說肥料成分比牛糞有機肥多,比雞糞發酵有機肥少。而土壤蓬鬆效果比牛糞有機肥低,比雞糞有機肥高,剛好介於兩者之間。
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項
糞便發酵有機肥,含有較多的氮和磷。相反的纖維含量較少,土壤蓬鬆效果較低,因此適合持續釋放有機物,部分整地完成的農田,要避免施肥量以避免肥料過多,同時要調整基肥的用量。
大量添加木屑等輔料,可以為土壤提供蓬鬆的效果。
發酵原理
腐熟的豬糞有機肥一般需要兩個階段,即第一次高溫堆肥腐熟發酵階段和第二次陳化階段。不穩定的有機物通過腐熟過程,通過微生物作用下,轉化成穩定的腐殖質。其溫度變化可以界定是否腐熟。
第二階段:溫度初見降低,氧氣吸收率降低,臭味完全消失。相對於第一次堆肥腐熟來說,不能沒有第二次堆肥,因為二次堆肥可以降解難降解的有機物,嗜溫微生物菌落重新建立,從而有助於有機肥腐熟、減少植物毒性物質和抑制病原菌。
第一階段:通過配比原料基質,肥堆高氧吸收,產生高溫,可降解揮發性固體大量減少,臭味逐漸降低,肥堆顏色逐漸變化,需保持良好的曝氣和水分控制。
溫度升高階段:有機肥腐熟溫度上升到45℃,主要以放線菌、真菌和細菌為主,主要分解糖類和澱粉。甚至有源生物動物和動物參與。高溫階段:腐熟溫度達到45℃以上,嗜溫微生物被抑制,嗜熱主導。可溶解的有機物繼續被氧化分解,復雜的有機物(纖維素、半纖維素、蛋白質、木質素)也開始被分解。50℃左右(嗜熱真菌和放線菌);60℃左右(嗜熱細菌和放線菌);70℃左右(大多微生物已經不能適應)。最佳腐熟溫度為55℃,這是因為大多微生物在該溫度最活躍,最易分解有機物,病菌、蟲卵、雜草種子大多數會被殺死。降溫降低階段:嗜溫微生物又開始大量繁殖,占據優勢,對殘余難分解的有機物作進一步分解。此時微生物活性下降,堆肥腐熟需氧量降低,溫度下降,肥堆逐漸趨於穩定。
有機肥發酵方法
厭氧發酵:在缺氧或無氧條件下,主要利用厭氧微生物進行的堆肥化過程。最終產物除腐殖質類有機物、二氧化碳和甲烷外,還有氨、硫化氫和其他有機酸等還原性物質。工藝簡單、不需進行通風,但反應速率緩慢,堆肥化周期較長。
好氧發酵:在人工控制和一定碳氮比例(C/N)、水分、溫度和通風的情況下,通過微生物將有機質轉化為穩定的腐殖質的過程,這類堆肥無臭無蠅,反而有淡淡的泥土味。
有機肥發酵工藝
靜態條垛堆肥:無需翻堆,能夠確保堆體有效的達到高溫和病原菌體滅活,縮短堆肥周期。
動態條垛堆肥:通過人工或機械定期翻堆,來確保堆體好氧狀態。
反應器堆肥:在一個容器或幾個容器進行,能夠有效的控制溫度,水分,從而監控堆肥發酵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