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如何分析歸納文章的主旨
分析歸納文章的主旨,既是我們閱讀數學中的重點、難點,也是中考語文考查的熱點、焦點,必須引起我們的高度重視。 近年來,考查分析歸納文主旨的題型主要有以下十種: l.從文中獲得了怎樣的感悟(啟迪)?2.文章的中心論點是什麼?3.文章寫出了對象的什麼特點?4.文中人物有哪些品質(特點)? 5.文章抒發了作者怎祥的思想感價?6.本文揭示了怎樣的人生哲理? 7.作者的態度是什麼? 8.選出對文章主旨理解正確的項。 9.用簡潔的語言概括出文章的主旨。10.聯系時代背景,說說文中之物的象徵意義。 這些題型,雖然說法不同。側重點不同,但」萬變不離其宗,考查的都是作者的寫作意圖,不外乎情、德、知、理、行幾個方面。 一、中心句提煉法 中心句是指一段話或一篇文章中凝練而又能體現中心的一兩處語句。抓住中心句就抓住了文章的筋。如《蘇州園林》既有各段的中心句,又有全文的中心句:「無論游覽者站在哪一個點上,眼前總是一幅完美的圖畫。」這就是全文的主旨。 中心句一般在文章開頭,有的甚至就在第一自然段;當然也有在文章尾段,卒章顯志的。我們在閱讀時,就要注意抓住那些表明作者立場、觀點、情感、態度的句子,如果它能統領全文內容,毫無疑問,那就是文章的主旨了。 二、歸納綜合法 大多數文章,並不一定有明顯的中心句。這就需要歸納綜合了。一篇文章,我們把各段落的段意綜合起來,然後理清其關系:詳與略、鋪墊與關鍵、正與反、映襯與主體等。不論哪種關系,它們都只有一個與寫作意圖密切相關的中心意思,那就是文章的主旨。 三、背景分析法 文章一般都有明顯的時代性,它反映著特定時代的社會生活,同時還反映出特定時代的作者的個性特徵。因此,分析組織文章主旨,還要關注作品的時代背景甚至作者的思想背景。 四、形象分析法 以寫人為主的文章,往往通過人物形象的刻畫來表現主題,分析歸納這類文章的主旨,就應從分析人物形象人手。 我們在閱讀小說時運用這種方法十分有效。如《孔乙己》,從環境、相關人物、情節及細節等方面綜合起來看,可知孔乙己是一個深受封建教育、封建科舉制度毒害,抱殘守缺、不知變通、迂腐、麻本、受盡人間涼薄、嘲笑,甚至遭迫害的舊讀書人的形象。從他的經歷與遭遇中不難領會到作者的寫作意圖:在於批判封建科舉制度,在於諷刺孔乙己這類人的迂腐麻木,在於批判世態炎涼、人情冷暖,批判那些冷漠、無聊、麻木的看客。 五、意境分析法 象徵性的作品,總有感人至深的意境。所謂意境,是指作者所描繪的生活圖景與表現的思想感情相融合形成的一種藝術境界。 閱讀這樣的作品、我們要善於從人物言行中,從事件發生發展的過程中,從作品精心描繪的畫面景物中,挖掘豐富的潛台詞,充分展開聯想與想像,去探求其中所蘊含的作者「獨特的自我」,與作品、與作者產生思想感情上的共鳴。 如茅盾的《白楊禮贊》,表面上是贊美白楊樹,實則是歌頌北方軍民,歌頌北方軍民在抗戰中所表現出的朴質、堅強、力求上進的精神。這就是文章的主旨。 當然,以上幾種分析歸納文章主旨的方法,並不是單獨運用的。我們具體操作時要綜合各方面因素加以考慮,才能更為准確地把握文章的主旨。 另外,在具體的操作中,還有一些小技巧可以作為補充:(l)緊扣文題。有許多文章,文題就是文章的主旨。(2)注意文中議論、抒情的表達方式。文中的議論有的是揭示人物品質,有的揭示事件意義,有的直接揭示文章的主旨。文中抒情句其實已包含了作者的情感態度,顯示了作者的傾向性,這些都有助於對主旨的理解。(3)注意文中一些特殊句子。如矛盾句、反問句、警句等,往往與主旨密切相關。這些小技巧的運用,配合對文章本身的分析。一定能幫我們更快、更准地把握文章的主旨。
Ⅱ 文章的主要內容怎麼概括
(1)課題填充法:不少文章的題目就是內容的高度概括。首先,讀懂題目字面上的意思,再根據文章內容把題目擴展成一句完整的話,接著在此基礎上逐步進行修整,使表達更加全面,最後檢查。
(2)段意合並法:先清理文章脈絡,再寫出每段段意,接著根據文章內容分清主次。如果都是主要的,就把段意合並起來;如果有主有次,就取主要的,舍次要的。注意,合並時要對各段大意作修整——刪重復的內容,綜合相同的內容,最後檢查。
(3)重點突出法:有些文章重點部分十分突出,全文的主要內容就在其中。只要抓住重點部分的段意,再加上必要的補充、交代,就成了。(最後要檢查)
(4)語句摘錄法:有些文章結構上有總起句、總結句、過渡句,內容上有中心句。摘錄這些概括性的語句,稍加改動,就成了。注意:摘錄中心句後,還需要串聯或精簡,最後檢查。
(5)重點羅列法:以敘事的文章為多,我們概括主要內容時可以先分解再綜合,抓住「六要素」:時間、地點、人物、起因、經過、結果。要注意把它們整理成表達通順的話,最後檢查。
(2)概括主旨方法和步驟擴展閱讀:
1、要素串連法。
寫人記事的文章,一般有時間、地點、人物、事件(包括起因、經過、結果)等基本要素。把這幾個基本要素弄清了,用詞語串連起來,就是文章的主要內容。如《飛奪瀘定橋》就可以這樣來概括主要內容。
2、問題概括法。
作者寫一篇文章,往往是圍繞一個中心,抓住幾個問題,按一定的順序寫的。如《窮人》一文,讀後可以行先提出以下幾個問題:桑娜在等丈夫回來的時候,發生了什麼事情?她是怎樣做的?又是怎樣想的?為什麼她會這樣想?丈夫回來以後,她又是怎麼想的?一一回答這些問題,就是課文的主要內容。
3、標題追溯法。
有些以內容命題的文章,我們可以根據標題去閱讀,追溯文章的主要內容,這叫"標題追溯法"。如《偉大的友誼》一課,我們抓住標題便可追溯到主要內容。
4、內容藉助法。
這種方法,就是借肋文章中的句或段來總結方要內容。如《養花》一課,結尾的"有喜有憂,有笑有淚,有花有果,有香有色。既須勞動,又長見識,這就是養花的樂趣。"總結了全文的主要內容。
Ⅲ 怎樣概括中心思想
中心思想是文章的靈魂,概括中心思想是閱讀訓練的一項重要內容,也是檢驗我們是否學懂一篇文章的主要標志,因此我們要努力掌握這種本領。 中心思想是指作者的寫作目的。概括中心思想的基本步驟是:一、讀通文章,理解內容,知道文章的主要內容。二。領會寫作意圖,想想作者在文章中贊揚什麼,批評什麼:歌頌什麼,揭露什麼;說明了什麼問題,抒發了什麼感情,等等,要把握中心思想,關鍵是「多讀多思」。 概括中心思想的基本要求是:確切、完整,簡要。確切,就是要能准確地概括出一篇文章所特有的思想意義:完整,就是要將文章的中心也就是作者寫這篇文章的目的完整地概括出來;簡要,就是語句應簡明扼要。 為了能正確地概括出文章的中心思想,就得學會分析的方法,養成分析的習慣。具體說,在閱讀時要注意分析課題,分析文章的開頭和結尾、分析文章的中心句、分析主要人物、分析重點段落和關鍵詞句,經過一番分析,文章的中心思想就比較清楚了。
文章的中心思想有的明確說出來,稍加分析,即可得出。有的文章中心思想暗含在文章之中,沒有明確說出來,需要讀者深刻體會。掌握概括文章中心思想的方法,就能根據文章的特點,較為熟練地概括出課文的中心思想,加深對課文內容的理解,提高閱讀能力。
1。分析題目概括法。
文章題目是文章之眼目,是文章中心思想的體現,起到統領全文的作用。有些作者往往把中心思想體現在題目上,使讀者一見便知。這類文章的中心思想容易概括。
2。從文章的開頭找出中心。
文章的開頭是全篇的序幕,起著提綱挈領的作用,有的作者恰好把中心思想放在文章的開頭表達,使讀者一進入文章便知作者的寫作目的,從而加深對文章的理解。針對這一特點,要學會從文章的開頭找中心的方法。
3。從過渡句、段找中心。
有些課文,特別是介紹科學常識性的課文,內容涉及事件或項目較多,這類課文中間起承上啟下作用的過渡句、段往往是中心句出現的地方。
4。從文章的結尾撥出中心。
文章的結尾在文章中起著畫龍點睛的作用。也有的作者把中心思想放在文章的最後來表達。根據這一特點,要學會分析文章的結尾、概括中心思想的方法。
5。在文章主人翁的語言描寫中找中心。
以寫人為主的記敘文,主要在於描寫人物形象,而人物的語言則是人物內心世界的主要標志。作者把中心思想放在人物的語言中表達。因此要注意在分析人物語言中概括文章中心思想。例如,《登山》一文就能從列寧的語言描寫「我們應該每時每刻處處鍛煉自己的意志」一句中找出文章的中心所在。
6。從抒情部分找中心。
一些記人敘事的課文,記敘中的抒情句常常就是文章的中心句。
7。從作者的議論部分找中心。
有的作者時常把中心思想放在自己的議論部分來表達。這就是要注意從作者的議論部分找中心。
8。從課文的反復部分找中心。
一些課文為了表示強調,往往使某個句子在課文中出現好幾次。
9。從重點句、段找中心。
一般課文中,總有表現文章中心的重點句、段,這些重點句就是文章的中心句。
做法是分兩部分表述。一部分是根據文章的主要內容,一部分是分析作者的寫作意圖。首先通讀課文,了解文章的體裁以及文章的主要內容,再從內容中仔細體會作者的寫作目的。具體來說,寫人的文章,一般是反映這個人或他所代表的一類人的品德、品質、特點、思想、精神等。寫事的文章,一般是說明某個道理(或問題);狀物的文章,一般是抒發作者的思想感情。但究竟反映了什麼,應從文章的主要內容上細心琢磨、領會和思考,然後用正確的詞語表達出來。其語言組織形式因文體不一,其表現形式也不一。如:記敘文的文字表達的寫法是「本文記敘了……表現了(贊揚了)……特點、品質、精神等」。童話、寓言、故事的文字表達格式是:「本文通過……故事……告訴(說明)……道理。」說明文的表達格式是「本文通過……說明(揭露、批評)……」散文的文字表達格式是「本文描寫了……表達了……感情」。按照這樣的方式來表述中心思想,就能感到有思路、有頭緒,並能掌握一定的規律,解決瞭望而生畏的問題,有著事半功倍的作用。
Ⅳ 概括文章主要內容的方法有哪些
一、 段意歸並法。
把每段的段意連來,就是文章的主要內容。先把全文讀一遍,對課文有個大致的了解;再一段一段認真的讀,讀懂每個段,弄懂每個自然段的段落大意,只要把每個段落大意合理地連接起來,就抓住了課文的主要內容。
二、題目拓展法。
有的文章的題目能高度概括了文章的內容,歸納這類文章的主要內容,可以從審題入手,弄懂題目的含義,然後對它稍加擴展充實,就得到了文章的主要內容。
三、綜合歸納法,如寫事的文章。
記敘文一般包含有時間、地點、人物和事件四要素。找出文中的四要素,並合理組織它們,這就是主要內容。
四、抓重點詞句(中心句、中心段或過渡段)。
有些文章結構上的總起句、過渡句、總結句或內容上的中心句就是文章的主要內容。閱讀時可直接引用或稍加整理,便可抓住主要內容。
五、取主舍次法即重點歸納法。
有時一篇文章,其重點部分十分突出,而全文的主要內容就在其中。因此,只要抓住這個重點部分的段落大意,再加上一些必要的補充交代,全文的主要內容就歸納出來了。
(4)概括主旨方法和步驟擴展閱讀:
對於寫人記事的文章,一般由時間、地點、人物、事件四個要素組成,而事件又是由起因、經過、結果構成,所以如果把文章中的要素串聯起來,這就是文章的主要內容。
注意,「串聯」不是「拼湊」,不是簡單地把這些元素放到一起即可,而是根據總結出的元素,進行二次概括,即刪掉與重點無關的語句、刪掉句意重復的語句,從中提取最重要、最簡潔的要素形成文章的主要內容。
有的文章結構上有總起句、總結句、過渡句,或內容上有中心句,這些句子往往提示了全文的主要內容。摘錄這些概括性的語句,稍加改動,就可以成為全文大意。運用句子摘錄法,有時候我們可以直接「抄」。
如老舍筆下的《貓》,既寫了大貓,又寫了滿月的小貓。我們在概括課文大意時,必須把文中兩個中心句串聯起來,貓的性格很古怪,而滿月的小貓更可愛。還有的時候,中心句表達比較煩瑣,我們還需要「縮」,精簡一些修飾性的詞語,使課文大意表達得更精煉。
一篇文章由幾個段落組成,我們可以用合並段落大意的方法概括文章主要內容。先理清文章脈絡,寫出每大段的意思,再根據文章內容分清主次。
如果都是主要的,就把段意合並起來;如果有的主要,有的次要,則需要抓住主要的,舍掉次要的。合並時,要對各段的大意做適當的修改,刪除重復的內容,綜合相同的內容。
Ⅳ 概括文章主要內容的方法
概括文章的主要內容,就是要搞清楚全文主要講的是什麼。只有掌握了文章的主要內容,才能正確領會文章的中心思想。
工具/原料
教育
文章
方法/步驟
1
法一:段意合並法。段落大意概括了一段的主要內容。把每段大意綜合起來,加以概括,就是整篇文章的主要內容。
2
這是最常用的方法。用這種方法要注意兩點:1、各段大意之間,有的要加上一些過渡詞語,以便讀起來通順貫。2、要區分重點段落和非重點段落,做到有詳有略,有的甚至可以捨去。
3
法二:要素串連法。寫人記事的文章,一般有時間、地點、人物、事件(包括起因、經過、結果)等基本要素。把這幾個基本要素弄清了,用詞語串連起來,就是文章的主要內容。如《飛奪瀘定橋》就可以這樣來概括主要內容。
4
法三:問題概括法。作者寫一篇文章,往往是圍繞一個中心,抓住幾個問題,按一定的順序寫的。讀寫一篇文章,我們可想一想,作者所要說明的是哪幾個問題?把這幾個問題概括起來,
5
就是文章的主要內容。如《窮人》一文,讀後可以行先提出以下幾個問題:桑娜在等丈夫回來的時候,發生了什麼事情?她是怎樣做的?又是怎樣想的?為什麼她會這樣想?丈夫回來以後,她又是怎麼想的?一一回答這些問題,就是課文的主要內容。
6
法四:標題追溯法。有些以內容命題的文章,我們可以根據標題去閱讀,追溯文章的主要內容,這叫「標題追溯法」。如《偉大的友誼》一課,我們抓住標題便可追溯到主要內容。
7
法五:內容藉助法。這種方法,就是借肋文章中的句或段來總結方要內容。如《養花》一課,結尾的「有喜有憂,有笑有淚,有花有果,有香有色。既須勞動,又長見識,這就是養花的樂趣。」總結了全文的主要內容。
Ⅵ 歸納中心思想有哪幾種方法
文章是寫給人看的,敘述一件事情也好,說明一個道理也好,總要達到一定的目的,表示提倡什麼,或者反對什麼。這個貫穿全文的觀點、意圖,就是文章的中心思想。記敘文中,作者的看法、主張和思想感情,以及文章的教育作用,都體現在作者對人物事件的具體描述之中。因此,歸納文章的中心思想要包括兩個部分:前一部分用簡潔的語言概括出文章的主要內容,即寫的是什麼人、什麼事;後一部分是作者的寫作目的,作者為什麼要寫這篇文章,是想揭露還是贊揚什麼?其方法大致有如下幾種:
1.綜合段意,歸納中心思想。
將主要段落的大意綜合起來,分析作者的寫作意圖,歸納文章的中心思想。這是最常用的,也是最基本的方法。
2.分析文章的題目,把握中心思想。
閱讀文章時,首先要弄清題意,才能理解文章的內容,把握文章的中心思想。弄清題意,先要找出題目的中心詞,再抓住關鍵詞,分析限制詞。如《一次科技活動》,中心詞是「活動」,關鍵詞是「科技」,限制詞是「一次」。然後,再分析文章記敘的內容,就能比較准確地概括出中心思想。
3.從文章的議論、抒情中提煉中心思想。
記敘文中的議論和抒情部分,往往直接表達了作者的感受和認識,點出文章的中心思想。在這種情況下,就可以摘錄其中的重點句進行歸納。
4.抓住中心句,領會中心思想。
記敘文的中心句,往往有點明中心的作用。如《我的伯父魯迅先生》一文的最後一句:「的確,伯父就是這樣的一個人,他為自己想得少,為別人想得多。」就點明了文章的中心思想。
Ⅶ 怎樣概括文章主旨
所謂主旨,就是作者思路感情和寫作意圖在文章中的集中體現。它是一篇文章的靈魂,起著統率和支配全文的作用。
文章沒有明確的中心意思,就成了無帥之兵、烏合之眾,因此寫文章要中心明確、集中、深刻;閱讀文章要整體感知文章,提煉文章主旨。
概括文章的中心意思,提煉文章的主旨,實際上就是整體閱讀能力的培養。
一、提煉主旨一般可分為兩個步驟:
(一)通讀全文,了解文章的內容和大意。
(二)提煉和概括主旨。
例如:吟誦毛澤東的《沁園春 長沙》,可以從對長沙秋景的描繪和對青年時代革命斗爭生活的回憶中,讀出當年革命青年以天下為己任,改造舊中國的豪情壯志。通讀《為你自己高興》,可以懂得「為自己那平凡而充實、問心無愧的存在而高興」!……
二、提煉文章主旨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
(一)注意不同文體的特點
把握記敘文的主旨可以從人物形象、情節或事件的發展、景與情的關系等方面入手;概括說明文的主旨應抓住那些最能說明事物、闡明事理的本質內容;議論文在概括主旨時要緊扣最能表現作者見解和主張的文字。
(二)仔細研讀全文和尋找關鍵語句
文章的中心意思是通過材料取捨、謀篇布局、遣詞造句來表現的。它統攝全篇,滲透在全文材料中,又往往體現在某些關鍵語句中。因此,概括文章中心意思離不開在熟悉全文內容、剖析文章結構的基礎上尋找最具表現力的關鍵語句。
(三)了解作品的時代背景和作者的思想狀況
文章是社會客觀現實在作者頭腦中的反映,是作者有感而發的產物。任何作品都難免留有時代的烙印,滲透著作者的主觀認識。因此,了解作品的時代背景和作者的生平遭遇和思想狀況,也是概括文章中心的重要途徑。
(四)運用比較的方法提高把握文章主旨的准確性
「比較是理解和思維的基礎」。把同一題材不同主旨或主旨相近而題材、文體、手法不同的文章放在一起比較,找出它們的相似點或不同點,探究其原因,能夠幫助我們更深入、更准確地把握和提煉文章的主旨。
提煉文章的主旨,是整體閱讀能力的一種體現,需要我們在語文學習的長期實踐中有意識地培養和提高。
Ⅷ 歸納主要內容的所有方法
一、段意綜合法這是一種最基本的概括文章主要內容的方法.一篇文章可以分為幾個部分,每個部分都概括出它的主要意思,把各個部分的意思綜合組織,就能歸納出主要內容了.一般按以下幾個步驟進行:(1)認真通讀全文,初步了解全文寫什麼.(2)細讀文章,弄懂每個自然段、每個詞句的意思.(3)給文章劃分段落,並歸納段意.(4)把各段的段意綜合起來,概括文章的主要內容.本方法注意事項:1、能夠正確地給文章分段和概括段意.2、綜合組織各段的意思,不等於各段意思簡單相加.要適當使用過渡句或關聯詞語,使相加的句子通順.刪去重復或次要的內容,做到詳略得當,突出重點.二、摘句歸納法一篇文章的主要內容不一定一次就能抓得准,需要反復比較分析,分清內容的主次,准確地抓住主要內容,抓住了這些關鍵詞句和重點段落,文章的主要內容就容易歸納了.在一篇文章中,如果全段話都是圍繞某一句話的意思寫的,那麼這句話就是重點(中心)句.如果全文都是圍繞文中某段話的意思寫的,那麼這段話就是重點(中心)段.文章中的重點句、重點段就是全文主要內容的提示,我們一定要留心.有的文章只有一個重點句或重點段,而有的文章則有好幾個.在第二種情況下,我們概括主要內容時,要把幾個重點句或重點段的意思加以綜合整理,概括出主要內容.三、課題擴展法有許多文章的題目就已經高度概括了文章的主要內容.所以,這就可以根據課題擴展,使它的內容更加具體、明了.課文的主要內容就自然而然地概括出來了.如《山中訪友》的主要內容就是:作者走進山林探訪山中的「朋友」.在運用這種方法時,我們可以遵循以下的步驟:(1)通讀全文.(2)以題目為中心,在文章中尋找相關的內容.(3)將相關的內容用簡練的語言概括出來.(4)將概括後的意思組織串聯起來,就是文章的大意了.本方法注意事項:1、文題擴展法適用於某些特定的文章.例如,以人名、地名、物名、中心事件命名的文章.因為這樣的文章,題目本身往往就是主要內容的核心部分,我們抓住題目的補充說明,就是文章的大意了.2、在文章中尋找需要補充的相關內容時,要緊扣題目.以人名命名的文章,主要尋找「做了什麼事」;以物命名的文章,主要看「怎麼樣」;以地點或中心事件命名的文章,主要找「發生了什麼事」.四、串聯要素法凡是寫人、記事類的記敘文,都有具體的時間、地點、人物、事件(包括起因、經過、結果)等基本要素.閱讀文章時,只要弄清這幾個要素,就不難將文章的主要內容串聯出來了,這就是主要內容.本方法注意事項:1、不需要把事件的起因、經過、結果都寫得很詳細,只需平實地、簡練地說出「什麼事」就可以了.2、串聯要素並不是把這幾個要素簡單相加,而是進行綜合整理.即先找出時間、地點、人物、事情的起因、經過、結果,按順序連接起來,再加上一些結構性的詞語,最後讀一讀是否通順.五、取主舍次法.對寫了幾件事的文章,先分清事件的主次,然後根據主要的來概括它的主要內容.如《落花生》寫了種花生、收花生和嘗花生幾件事.從文章看,「種花生」和「收花生」寫得簡略,是次要的;「嘗花生」寫得詳細,是主要的.根據課文主次可以這樣概括文章的主要內容:「我」一家人過花生收獲節的情形.六、問題回答法.有些問題,只要回答出來也就是概括出了主要內容.如《飛奪瀘定橋》提出下面問題:①課文寫的是紅軍在什麼情況下飛奪瀘定橋的?②他們是怎麼「飛」又是怎麼「奪」的?③結果怎樣?把這些問題的回答歸納起來,就是主要內容.總之,概括主要內容的方法還很多,不管用哪種方法,都首先要認真閱讀、分析,以上方法.
Ⅸ 概括全文主要內容的方法
概括文章主要內容的方法:
法一:
段意合並法。段落大意概括了一段的主要內容。把每段大意綜合起來,加以概括,就是整篇文章的主要內容。這是最常用的方法。用這種方法要注意兩點:1、各段大意之間,有的要加上一些過渡詞語,以便讀起來通順貫。2、要區分重點段落和非重點段落,做到有詳有略,有的甚至可以捨去。
法二:
要素串連法。寫人記事的文章,一般有時間、地點、人物、事件(包括起因、經過、結果)等基本要素。把這幾個基本要素弄清了,用詞語串連起來,就是文章的主要內容。如《飛奪瀘定橋》就可以這樣來概括主要內容。
法三:
問題概括法。作者寫一篇文章,往往是圍繞一個中心,抓住幾個問題,按一定的順序寫的。讀寫一篇文章,我們可想一想,作者所要說明的是哪幾個問題?把這幾個問題概括起來,就是文章的主要內容。
法四:
標題追溯法。有些以內容命題的文章,我們可以根據標題去閱讀,追溯文章的主要內容,這叫「標題追溯法」。
總之,不管運用哪種方法,都必須先認真閱讀課文,分析理解,在此基礎上,才能正確概括文章的主要內容。同時,各種方法結合運用,效果更好。
(二)
一、課題擴充法
題目是文章的眼睛,透過題目我們往往能捕捉到很多課文信息。不少課文的題目,就是文章內容的高度概括。歸納這類文章的主要內容,我們可以藉助課題。首先要讀懂字面上表達的意思,再根據課文內容把課題擴展成一句完整的話,在此基礎上逐步進行豐滿,使表達更加完整,更加全面。
二、段意合並法
一篇文章由幾個段落組成,我們可以用合並段落大意的方法概括文章主要內容。先理清文章脈絡,寫出每大段的意思,再根據文章內容分清主次。如果都是主要的,就把段意合並起來;如果有的主要,有的次要,則需要抓住主要的,舍掉次要的。合並時,要對各段的大意做適當的修改,刪除重復的內容,綜合相同的內容。
三、重點突出法
有些文章,重點部分十分突出,而全文的主要內容就在其中。因此,只要抓住這個重點部分的段落大意,再加上一些必要的補充交代,全文的主要內容就歸納出來了。具體的操作:可以先簡單地讀讀課文,了解大致內容。然後找出文章的重點段,弄清作者在重點段中要表達的意思,再聯系其餘各段作適當補充,文章的主要內容就自然概括出來了。
四、句子摘錄法
有的文章結構上有總起句、總結句、過渡句,或內容上有中心句,這些句子往往提示了全文的主要內容。摘錄這些概括性的語句,稍加改動,就可以成為全文大意。運用句子摘錄法,有時候我們可以直接「抄」。
五、重點羅列法
不同體裁的文章要點不同。以敘事的文章,我們在概括主要內容時,往往可以抓住「六要素」,先羅列出事件的時間、地點、人物、起因、經過、結果,再加以整理成一段表達通順的話。 概括能力是高層次的思維活動,以上方法的運用能幫助學生從淺易處入手,消除概括課文大意時無從開口、無從下手帶來的苦惱。
(三)
讀文章,我們要學會抓文章的主要內容。這既是一種重要的閱讀能力,也是一種重要的閱讀方法。
概括主要內容的方法有:
(1)記人的課文。閱讀這類課文要抓住:課文寫的誰?在什麼地方?做了什麼事?然後概括主要內容。
(2)敘事的課文。閱讀這類課文要抓住事情發生的時間、地點、人物和事情的起因、經過、結果。
(3)寫景的課文。閱讀這類課文要抓住:寫的是什麼景物?它有什麼特點?按什麼順序寫的?然後再進行概括。
(4)狀物的課文。閱讀這類課文要抓住:寫的是什麼事物?從幾個方面寫了它的特點?怎樣寫的?然後進行概括。
(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