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運動攝像機和普通攝像機的區別
區別
一、定義不同
運動攝像機一般以國際品牌GOPRO,SJCAM運動攝像機為代表。
普通攝像機指佳能,三星,索尼,以前用DV帶,硬碟,現在都用卡,這種攝像機,帶有高倍的光學焦,不過現在基本淘汰了。
二、體積不同
按體型上講,運動攝像機小,只有雞蛋大小。
普通攝像機重的一公斤
三、作用不同
運動攝像機主要是錄視頻。運動攝像機最重要的是,可以下水,在水裡拍,可以夾在背包上,固定在自行車上,頭上,飛行,騎行也可以拍。
普通攝像機以單反照片為主,視頻為輻。
四、像素不同
普通攝像機像素高,畫質高於運動攝像機。
運動攝像機畫質比較差,像素比較低。
⑵ 1.什麼是運動攝像運動攝像分幾類2.說出各種運動攝像的運動方式及造型特點、功用、拍攝注意事項
你提的問題太多,需要很長的篇幅,不能一次回答,先回答一部分。什麼運動攝象?在一個鏡頭中通過移動攝影機機位,或者變動鏡頭光軸,或者變化鏡頭焦距所進行的拍攝稱為運動攝像。通過這種方式所拍到的畫面為運動畫面。運動攝像分為:推攝、拉攝、搖攝、移攝、跟攝、甩攝、升降攝、旋轉攝、以及兩種以上的方法綜合使用的綜合運動。
各種運動攝象形式都有它的造型特點、功用和拍攝的注意事項。先回答推攝、拉攝、搖攝的造型特點、功用和拍攝的注意事項。
1、推鏡頭的造型特點、表現功能及拍攝的注意事項
推鏡頭具有明確的主體目標,主要是為了突出主體和細節,同時在一個鏡頭中介紹整體與局部、客觀環境與主體人物之間的關系。這個主體和細節決定了鏡頭的推進方向和最後的落點。推鏡頭在鏡頭推向主體或細節的同時,取景范圍由大到小,隨著次要部分不斷移出畫面,所要表現的主體或細節逐漸變大,「強迫」觀眾注意,並且它的落幅畫面最後使被攝主體或細節處於醒目的視覺中心位置,給人以鮮明的視覺印象。比如在拍攝新聞特別是會議場面時,經常由全景作起幅,首先交代環境,然後推向主席台上正在講話的某位重要人物,這樣既交代了環境,又突出了主體。又如在拍攝運動員站在主席台上領獎時,經常由全景推成這個運動員的面部特寫,這樣在大景別畫面中一般不易看清、不太明顯的運動員或興奮激動或高興落淚的面部表情、神態得到突出和強調,無需語言便能說明問題。
推攝過程中由於景別不斷發生變化,被攝主體由小變大,周圍環境由大變小,因此有連續前進式蒙太奇句子的作用。前進式蒙太奇組接是一種大景別逐漸向小景別跳躍遞進的組接方式,推鏡頭也是由大景別向小景別過渡。隨著鏡頭向前推被攝主體在畫面中由小變大,甚至可以充滿畫面,與此同時,主體周圍所處的環境由大到小,由所佔較大的畫面空間逐漸變成越來越小,甚至消失「出畫」。但它還具有蒙太奇組接所不具備的特點:由於推鏡頭畫面景別不是跳躍間隔變化,而是連續過渡遞進的,因此保持了畫面時空的統一和連續,消除了蒙太奇組接帶來的畫面時空轉換的跳躍性和虛假性,它從大景別起幅不間斷地向小景別變化最後落幅,使主體與所處環境的聯系有無可置疑的真實性和可信性。比如電視紀錄片《半個世紀的愛》中,有一個描寫郭布羅潤鷓和金蕊秀這對曾經的皇妹國舅在廚房煎餃子的一場戲,畫面起幅是他們正拿著油瓶准備往鍋里倒油的近景,運用推鏡頭的方式,把落幅停在油瓶口的特寫上,我們可以看見油一滴、兩滴,然後就趕快收起油瓶,這個鏡頭形象地告訴我們這對昔日住在故宮里的皇親國戚如今的生活是簡朴而節儉,可謂兩滴油中見人生。
由於推鏡頭使畫面框架處於運動之中,直接形成了畫面外部的運動節奏,因此推鏡頭速度的快慢還可以影響和調整畫面節奏。比如山坡上,一頭牛剛剛吃了一口草後,一邊嚼,一邊抬頭看遠方,如果用緩慢而平穩的速度推向牛的頭部特寫,給人以安寧、幽靜、平和等情緒平靜的感覺。同樣是這幅畫面,同樣的起幅落幅,如果推進的速度急劇而短促,則給人一種緊張不安的氣氛。特別是急推,被攝主急劇變大,畫面的視覺沖擊力極強,比如影片《羅拉快跑》中,有羅拉的男朋友被人追殺而在電話亭里打電話向羅拉求助這樣一個情節,這時鏡頭由一個城市的大遠景急速推成電話亭的近景,表現出了他緊張、恐怖、焦急到了極限,同時也突出了他在這個大城市的孤獨。
推鏡頭還可以加強或減弱運動主體的運動速度感,當我們對迎著攝影機方向而來的人物採用推攝時,畫面框架與人物形成逆向運動,畫面向著迎面而來的人物奔去,雙向運動使得它們在中途就相遇了,其畫面效果明顯加強了這個人物的動感,彷彿其運動速度加快了許多。反之,當對背向攝影機鏡頭遠去的人物採用推攝,由於同向運動因而減緩了這個人物遠離的速度感。
運用推鏡頭拍攝畫面時,要注意落幅畫面的構圖要准確、焦點要准確,畫面的景別要恰當,推鏡頭的速度要均勻並且與畫面內的情緒和節奏相一致
2、拉攝(拉鏡頭)的造型特點、功用及拍攝的注意事項
拉鏡頭有利於表現主體和主體所處的環境之間的關系。它使畫面從某一被攝主體逐步拉開,展現出主體周圍的環境或有代表性的環境特徵,最後在一個遠遠大於被攝主體的空間范圍內停住,也就是在一個連貫的鏡頭中,既在起幅畫面中表明了主體形象,又在落幅畫面中表明了主體所處的環境,這種從主體到環境的表現方法是一種以點到面的表現方法,它既表現了此點在此面的位置,也可以說明點與面所構成的關系。比如畫面起幅是一名記者正做報道,拉開後是一個交通事故的現場,這表明記者是在一事故發生地做現場報道。同樣是這個鏡頭,假如繼續往出拉,出現一家人正在看這個電視節目,這樣,看似對這則報道的強調轉移成了一家人對此事的關注。實際上畫面的全部意義是在畫面最後出現的特定環境時才完成的,可以看出,拉鏡頭的落幅畫面是揭開畫面表現意義的關鍵之筆。
拉鏡頭畫面的取景范圍和表現空間從起幅開始不斷拓展,新的視覺元素不斷入畫面,原有的畫面主體與不斷入畫的形象構成新的組合,產生新的聯系,每一次形象組合都可能使鏡頭內部發生結構性的變化,一些拉鏡頭以不易於推測出整體形象的局部為起幅,有利於調動觀眾對整體形象的想像和猜測,隨著鏡頭的拉開,被攝主體從不完整到完整,從局部到整體,給觀眾一種「原來是……」的求知後的滿足。這種對觀眾想像的調動本身形成了視覺注意力的起伏,能使觀眾對畫面造型形象的認識不是被動地接受,而是主動地參與。比如畫面的起幅是一隻特寫的蟬,隨著鏡頭逐漸拉出,出現了一隻螳螂,於是一下子讓人對蟬的命運擔憂起來。鏡頭繼續拉出,螳螂後面出現一隻黃雀,於是螳螂的命運也隨之發生變化。這樣的拉鏡頭不僅逐漸擴展了視覺空間,而且隨著鏡頭的拉開不斷入畫的新形象會給觀眾一種新的感覺,畫面形成的多結構變化,又促使觀眾隨著鏡頭的運動不斷調整思路,去推測畫面構圖變化所帶來的新意義及所引出的新情節,它不像推鏡頭,被攝主體和畫面一開始就在畫面中表現出來,觀眾對起幅中早已出現的主體和結構關系早有思想准備。因此,拉鏡頭有時能產生意料之處,情理之中的結構變化和情節變化,比推鏡頭更容易緊緊抓住觀眾。
拉鏡頭是一種縱向空間變化的形式,它可以通過縱向空間上的畫面形成對比、反襯、或比喻等效果。因為拉鏡頭可以通過鏡頭運動首先出現遠處的人物再出現近處的人物和景物,然後將前景的人物、景物、背景的人物同處於落幅畫面之中,形成結構上前後呼應。比如一個拉鏡頭的起幅畫面是牆上的一條標語「此處不準倒垃圾」,待鏡頭拉開,標語周圍全是垃圾,這一前一後的兩個畫面形象,無疑產生了非常明顯的對比關系,其畫面意義一目瞭然。
拉鏡頭時使景別連續變化,由小景別向大景別過渡,有連續後退式蒙太奇句子的作用。這方面拉鏡頭與推鏡頭正好相反,但它們是通過鏡頭運動而不是通過鏡頭組接來實現景別的變化這一點上又是一致的。因此,由於表現時空的完整和連貫,同樣在畫面表現上具有無可置疑的真實性和可信性。比如在一則新聞中,畫面起幅是一支正在紙上寫字的筆的特寫,隨著鏡頭的拉開,觀眾看到的是一位失去雙臂的殘疾人正在用腳趾夾著筆寫字,這樣一個拉鏡頭從特寫到全景的過渡是不間斷的,因而它排除了畫面編輯、分切所具有時空、人物轉換的可能性,觀眾通過整個鏡頭看到的是當時環境中真真實實的現實,因此,在紀實性節目的拍攝中,我們可以有意識地運用推鏡頭和拉鏡頭來強化時空連續的紀實性效果和造型表現上的真實性。
拉鏡頭的內部節奏由緊到松,與推鏡頭相比較能發揮感情上的余韻,同時由於畫面表現空間的擴展反襯出主體的遠離和縮小,從視覺感受上來說,往往有一種退出感、凝結感和結束感。在最終的落幅畫面中,主體彷彿是像戲劇舞台上的「退場」和「謝幕」一般。比如一則反映城市兒童缺乏運動場所和游戲綠地的新聞,結束部分也是一個拉鏡頭:起幅畫面中幾個小男孩在街邊的一小塊草坪上踢足球,周圍車來人往,鏡頭逐漸拉開,遠處出現了一個正在施工的高大樓宇的全景畫面。在最後的落幅里,前景是幾個追來追去的小男孩,背景是那個顯得異常高大的鋼筋混凝土建築。這個拉鏡頭也帶有某種結論性的意蘊,即此起彼伏的城市建設仍在不斷侵噬著本已嚴重不足的兒童活動空間。
3、搖鏡頭(搖攝)的造型特點、功用及拍攝的致意事項
搖鏡頭的運動形式是多種多樣的,比如橫向移動鏡頭光軸的水平橫搖、垂直移動鏡頭光軸的垂直搖攝,中間帶有幾次停頓的間歇搖,攝影機旋轉一周的環形搖,各種角度的傾斜搖等等。不同形式的搖鏡頭包含著不同的畫面語匯,具有各自的表現意義。
搖攝猶如人們轉動頭部環顧四周,因此它可以突破電視畫面框架的局限,利用攝影機的運動將畫面向四周擴展放大視野,包容了更多的視覺信息。搖攝多側重於介紹環境、故事或事件發生的地形地貌,展示更為開闊的視覺背景,它具有大景別的功能又比固定畫面的遠景有更為開闊的視野。在表現山群、草原、沙漠、海洋等寬廣深遠的場面時有其獨特的表現力。這種展示空間、擴大視野的搖鏡頭通常是用遠景景別或全景景別速度均勻而平穩地搖攝完成的,其目的是通過搖的全過程給人一個完整的印象,而不是具體地描述某一個物體,它對畫面整體形象的追求大於對具體形象的描述。由於它擴展了畫面的表現空間,對於較為寬廣的物體,如跨江大橋、攔河大壩等橫線條景物用橫搖,而對於較高聳的被攝體如摩天大樓、電視發射塔等縱線條景物則用垂直搖攝,能夠完整而連續地展現其全貌,正是搖鏡頭的運動的擴張把被攝體的全貌、形狀表現出來,形成壯觀雄偉的氣勢。而對於有些被攝體如長幅會標、旗桿等,可根據物體特徵而運用較小的景別,讓物體充滿畫面,將無意義的部分排除在畫面之外,達到用小景別出大效果的目的。
搖攝能夠介紹、交待同一場景中的兩個主體的內在聯系,也可通過性質、意義相反或相近的兩個主體,通過搖攝將它們連接起來,表示某種暗喻、對比、並列、因果關系,如果表現三個或三個以上主體之間的聯系時,鏡頭搖過時或作減速、或作停頓,以構成一種間歇搖,把幾個主體串連起來。在影片《縱橫四海》中,亞海、亞占兩人剛剛躲開別人的追殺,逃到海邊時,鏡頭以他倆為起幅搖到海中,正見兩個殺手從海上架著飛艇趕來並開槍射擊,讓觀眾剛剛解脫一下就又替主人公和處境緊張起來。又如從「禁止吸煙」的標語搖到正在吸煙的人;從一片花朵搖到一群天真的孩子,這樣把生活中富有對比因素和兩個單獨形象連接起來,使它所表現的意義遠遠超出了這兩個單獨形象所表現的意義,且比蒙太奇組接方法更少人為加工的痕跡,保證了時空的完整性,使畫面所傳達出的信息更具有真實性,因而在紀實性節目中具有不可置疑的力量。另外,搖攝除了通過鏡頭搖動使兩個物體建立某種聯系外,還可通過搖出後面的物體對前面的物體的進一步說明來規范觀眾的思路。比如畫面表現一個人走進一個大門後鏡頭搖起來後出現郵局的牌子,畫面通過視覺形象明白地告訴觀眾這個人走進的是郵局而不是別的地方。由於有了後面的畫面才使前面畫面的意義更為明確。影視劇中常用這種看似無意實則有心的表現方法,為後面的劇情發展留下伏筆。
搖攝還便於表現運動主體的動態、動勢、運動方向和運動軌跡,比如在電視體育節目中,經常可以看到運動員奔跑,鏡頭隨著奔跑的方向搖動;打排球、籃球或踢足球時,一般鏡頭也是隨著球運動的方向搖動。特別是用長焦鏡頭搖攝時,很容易把有不同方向、不同運動速度場面中的主體從中分離出來,達到突出主體的效果。另外,對一組相同或相似的畫面主體用搖攝的方式讓它們逐個出現,可以強化人們對這個事物的印象,形成一種數量和情緒的積累效果。比如在一部拍攝關於計劃生育的專題片中,有一個在街上拍的搖鏡頭,從鏡頭的起幅到落幅,出現在畫面上的是不斷運動不斷重復的人群,這種搖鏡頭延長了觀眾對人群的視覺感受,加深了對「人滿為患」的印象。形象地告訴人們,無論是「能源危機」還是「水資源危機」,它背後都隱藏著「人的危機」。
在鏡頭組接中,當前一個鏡頭表現是一個人環視四周,下一個鏡頭用搖所表現出的空間就是前一個鏡頭里的人所看到的空間。此時搖鏡頭表現了戲中人的視線而成為一種主觀性鏡頭。另外,當畫面從主體人物搖開,搖向主體人物所注視的空間,這種搖鏡頭也表現了戲中人的某種視線,同樣也具有主觀鏡頭的作用。同時,搖鏡頭還可以通過空間的轉換、被攝主體的變換引導觀眾視線由一處轉到另一處,完成觀眾注意力和興趣點的轉移。比如從腳手架上的施工人員搖到地面正在分析圖紙的工程師,就是從一個場景到另一個場景的轉換。
運用搖鏡頭拍攝時,應當注意畫面的起幅和落幅的構圖要准確,焦點要准確,搖攝的速度要均勻並且與畫面內的情緒氣氛和節奏相一致。(待續)
4、移攝(移鏡頭)
攝像機處於運動狀態進行拍攝叫移攝,移攝的鏡頭叫移鏡頭。移攝有橫移、之分。縱移移攝使畫面的框架處於運動之中,畫面內的物體不論是處於運動狀態還是處於靜止狀態,都會呈現出位置不斷移動開的態勢,並且移動攝影通過攝影機的移動開拓了畫面的造型空間,創造出獨特的視覺藝術效果。電視藝術是通過電視屏幕表現生活圖景的,但是電視畫面的表現范圍卻受到四邊畫框的嚴格限制,移動攝影使電視畫面造型突破這種限製成為可能,比如橫移在橫向上突破這種畫面框架兩邊的限制,開拓了畫面的橫向空間;縱移在縱向上突破了屏幕的限制,在電視畫面中直接通過運動顯示了畫面的深度空間,特別是在表現大場面、大縱深、多景物、多層次的復雜場景時具有氣勢恢宏的造型效果。並且對於較為復雜的空間在表現上具有完整性和連貫性。現代影視節目中出現越來越多的航拍鏡頭,是在一個更大的范圍內對完整空間的表現,賦予了影視畫面更為豐富多樣的造型手段。航拍除了具有一般移動鏡頭的特點外,還以其視點高、角度新、動感強、節奏快等特點展現了人們在生活中不常見到的景象。比如影片《望長城》中,經常用航拍的移動攝影表現長城的雄偉氣勢,如電視片《歷史文化名城-----平遙》中用航拍的一個前移攝鏡頭,讓一條長長的古街盡收眼底。這些航拍鏡頭將觀眾視點帶到空中,居高臨下極目遠望,擴大了畫面表現空間的容量,形成了浩大的氣勢。
移動攝影使攝影機成了能動的活躍物體,機位的調度,直接調動了人們在行進中或在運動物體上的視覺感受。比如把攝影機架在飛馳的火車中拍攝窗戶外的景物,畫面猶如車內主人公的視點,表現的是窗戶外飛而過的景物。如果說搖鏡頭是在原地「左顧右盼」的話,那麼移鏡頭就是還原人們生活中「邊走邊看」的這一視覺感受。
注意事項
移動攝影,除一些特殊的場合需用特殊的設備(如減震器)外,一般條件下的移動攝影主要有兩種拍攝方法,一種是將攝影機安裝在活動裝置上,如攝影專用怪道、移動車、帶輪的三角架、升降車以及各種工具車等,隨著活動物體的運動拍攝;一種是攝影師肩扛攝影機通過人體的步行拍攝。這兩種拍攝方法都力求畫面平穩。另外,在移動攝影時盡是運用短焦距攝影鏡頭拍攝來達到均勻平穩的畫面效果。
減震器又稱斯坦尼康 (STANNIK),是一種用身體支持的帶有電視取景器的減震器,可以保證移動的畫面的穩定。1976年美國工程師布隆發明、1978年獲50屆奧斯卡電影技術發明獎。現代攝影越來越多地使用斯坦尼康 進行移動攝影,如電影、電視劇以及大型的文藝演晚會等。
5、跟攝(跟鏡頭)
實際上跟攝也是移攝的一種,跟攝和移攝相比,畫面始終跟隨一個運動的主體,而且在移動過程中景別相對不變。由於一般情形攝影機運動的速度與被攝主體運動的速度相一致,這個運動著的被攝對像在畫框中處於一個相對穩定的狀態,而背景環境則始終處在變化中。跟鏡頭的攝影機運動是以運動的被攝對象為契機和依據的,環境逐一連貫的表現出來,這種跟鏡頭重點在於通過人物的運動引出其所在的環境,比如在影片中表現追逐時常用跟鏡頭,被攝主體相對不變,而背景則一會兒是高速公路,一會兒是盤山公路,觀眾通過這個跟鏡頭看到了追逐經過了許多地方,更感受到了追逐的艱辛、逃跑的困難。
跟攝時被攝對象在畫框中的位置相對穩定,畫面對主體表現的景別也相對穩定,如果是近景始終是近景,如果是遠景始終是遠景,目的是通過穩定的景別形式,使觀眾與被攝主體的視點、視距相對穩定,連續而詳盡地表現運動中的被攝主體,這種攝法既能突出主體,又能交代主體運動的方向、速度、體態及與環境的關系。比如影片中出現騎馬、坐車的鏡頭,多用跟攝使主體相對穩定,形成一種對動態人物或物體的靜態表現形式,使動體的運動連貫而清晰,有利於展示人物在動態中的神態變化和性格特點。但如果想通過主體的運動在屏幕空間位置上的變化使動感更加強烈時,則需用固定鏡頭,如用長焦遠調一輛正兩面駛來的汽車,由於路面不平,汽車上下左右顫動,由於畫框靜止不動,汽車在畫面上的顫動就更加明顯。
從人物背後跟隨拍攝的跟鏡頭,由於觀眾與被攝人物的視點同一,可以表現出一種主觀性鏡頭,攝影機背跟方式的跟鏡頭,使鏡頭表現的視向就是被攝人物的視向,畫面表現的空間也就是被攝人物看到的視覺空間,這種視向的合一,可以表現出一種強烈的現場感和參與感。
跟攝是對人物、事件、場面跟隨記錄的表現形式,在紀實性節目和新聞拍攝中有著重要的紀實意義,跟攝中被攝人物的運動直接左右著攝影機的運動,攝影機跟隨被攝人物運動的拍攝方式體現了一種攝影機的運動是由於人物的運動而引起的被動紀錄方式,這種表現方式不僅使觀眾置身於事件之中,成為事件的「目擊者」,而且還表現出一種客觀紀錄的「姿態」。盡管攝影機是運動的,但表現的方式是追隨式的、被動的,它使我們在畫面造型上感覺到攝影者在事件現場不是事件的策劃者和組織者,而是事件的「旁觀者」和紀錄者。
拍攝注意事項
跟隨被攝主體拍攝時,要跟的准,為了保證被攝主體在畫面中的景別和與畫框的相對位置保持不變,攝影機的運動方向和運動速度要與被攝主體的運動速度和方向相一致。另外攝影機跟隨被攝主體拍攝所帶來的焦點的變化、拍攝角度的變化以及光線的變化等也都是應該考慮和注意的問題。
6、升降拍攝
升降拍攝是一種較為特殊的運動攝影的方式,我們在日常生活中很難找到一種與之相對應的視覺感受,除非跳水和跳傘等運動。可以說升降鏡頭的畫面造型效果是極富視覺沖擊力的,甚至能給觀眾以新奇、獨特的感受。升降拍攝可帶來畫面視域的擴張和收縮,即「登高而望遠」,當攝影機的機位升高之後,視野向縱深逐漸展開且能越過某些景物的屏蔽,展現出由近及遠的大范圍場面,當攝影機的機位降低時,鏡頭距離地面越來越近,所能展示的畫面空間范圍也越來越窄小起來,在戰爭場面和大型文藝晚會中常常可見到這種拍攝方法,它利用高度變化和視點的轉換給觀眾以豐富多採的視覺感受。
升降拍攝 能強化畫內空間的視覺深度感,引發高度感和氣勢感,因此常常被用來展示事件或場面的規模、氣勢和氛圍。比如大型運動會開幕式的集體舞表演時,升降鏡頭從小景別升起後展現出大景別畫面中的群舞場面,給人一種此起彼伏、規模浩大的現場感。
升降鏡頭在垂直地展現高大物體時不同於垂直的搖鏡頭,垂直的搖鏡頭由於機位固定、透視變化,高處的局部可能會變形;而升降鏡頭可以在一個鏡頭中用固定的焦點和固定的景別對各個局部進行准確的再現。以拍攝同一幅懸掛起來的巨型豎幅標語為例,用垂直搖鏡頭從最上一個字搖到最下一個字,本來一樣大的字體會在畫面中呈現出由小到大的變化;而用升降鏡頭拍攝時,畫面中的字從頭到尾還是一樣大。(完)
⑶ 自駕車上裝什麼錄視頻的裝備
由於對畫質以及清晰度有要求,所以拍攝工具主要用的是佳能相機,最低標配是3000起的,有過萬的,但是不多。
剪輯工具用的就是PR,既然說到剪輯工具,那自然少不了電腦,而且配置需要相對高一點的,否則裝不了剪輯軟體,因為佔用空間太大。
所以自駕游自媒體用到的工具主要就是電腦,佳能相機,相機拍攝視頻,電腦剪輯發布。
旅遊准備
駕車旅遊前必備行裝行車裝備:
修車工具一套、打足氣的備胎和補胎工具、車用氣泵、千斤頂和輪胎扳手、滅火器、拖車繩、啟動用的大線、停車警示牌、機油、齒輪油、剎車油、備用燈泡、保險管。
個人裝備:厚羽絨睡袋、戶外鞋、高筒雨靴、防潮墊、地席、帳篷、 G AS爐頭、罐裝 G AS、鍋、餐具、打火機、水壺、手電筒和備用電池、燈泡。
常備葯品:感冒葯、消炎葯、防曬霜、好得快、黃連素、止血綳帶、創可貼、維生素葯片、眼葯水、紅花油。另外,可別忘了帶上錢、信用卡、個人身份證、駕駛證、行駛證、車船使用稅和養路費的繳納單據、保險公司和救援公司的電話喲。
⑷ 家用監控攝像頭怎麼安裝,謝謝
可以購買單個,且使用內存卡存儲的攝像頭。
目前常見的有螢石系列。
該系列不但帶有本地存儲,
還有網路功能,
通過設置,可以聯網查看本地錄像
如果開通「雲存儲」功能,
還能隨時查看之前的錄像。
另有各種便宜的運動攝像頭。
(僅本地錄像及usb查看)
還有其他品牌帶網路的攝像頭,但不帶雲存儲或遠程效果比較差。
⑸ 電動車上能否安無線監控攝像頭
電動車是可以安裝監控的
比如使用「行車記錄儀」
或者「運動攝像頭」、「運動攝像機」
⑹ 螢石S1互聯網運動攝像機指示燈閃紅燈是什麼意思
指示燈不同的顏色代表不同的意思。藍色常亮代表待機,閃爍為正在拍攝,紅色閃爍表示未插入儲存卡。
其他燈閃爍代表意思:
綠燈常亮:和目正在啟動,或表示和目連接網路正常。
綠燈閃爍:正在嘗試接入無線網路,或已接入無線網路,正在嘗試連接和目的雲伺服器。
紅燈常亮:和目未接入網路,或和目聯網失敗。
紅燈閃爍:等待App進行網路配置,即等待掃描的狀態(長按和目SET鍵會使和目進入此狀態)。
硬體安裝連接之後看不到實時畫面的解決方法:
檢查網路攝像機IP地址與終端PC電腦的網關是否一致及IP是否在同一網段。
檢查網路攝像機在PC機上系統需求安裝環境及IE瀏覽器版本。
檢查網路攝像機的RJ45網路介面是否接線正確,及PING一下網路是否有掉包或是掉線的現像。
檢查OCX控制項是否安裝成功,是否啟用了OCX控制項相關選項。
二、遠程監控看不了。
第一請注冊一個免費或是收費的二級域名,然後把注冊成功獲得的二級域名及網路攝像機的IP地址/埠與路由器或者交換機進行綁定。
第二請把注冊成功獲得的二級域名在路由器DNS設置中的填入相關的域名資料並保存,最後你再從IE地址欄里輸入網路攝像機IP地址就可以訪問了。
⑺ 頭盔怎麼安裝運動相機
現在很多運動攝像機都是可以安裝在頭盔上的,像米狗運動攝像機就有標配的頭盔固定帶,買來就可以直接安裝,並且安裝也非常簡單。
⑻ gopro怎麼傳到電腦上
和一般的文件傳輸一樣,用數據線連接gopro與計算機,在計算機上打開相應的文件進行傳輸。
具體步驟:
1、把gopro用數據線和電腦鏈接,或者把gopro的內存卡用讀卡器連接到電腦上;
2、打開我的電腦;
3、接著點開相機圖標;
4、然後點開文件,找到自己存儲相片的文件夾;
5、然後照片就出現了;
6、新建一個文件夾,將相機中的圖片復制或者粘貼到新建文件夾中,照片傳完後關閉相機,將數據線拔下來就可以了。
⑼ 索尼4K運動攝像機X3000怎麼連接手機
索尼4K運動攝像機X3000可以使用在手機上下載的PlayMemories Mobile應用程序,通過Wi-Fi方式連接至手機,通過手機可完成各項參數以及模式調整,通過機身自帶軟體可對視頻進行簡單編輯。
通過手機藍牙功能,也可直接遙控索尼4K運動攝像機開關機,固定好機位後直接遙控即可開啟。
可以用數據線進行連接,一頭接在攝像機上,一頭接在手機上就可以了。
索尼FDR-X3000R運動攝像機作為索尼旗下首款帶有平穩光學防抖的4K運動攝像機,將索尼數碼攝像機的平穩光學防抖技術衍生到酷拍運動攝像機系列中,影像感測器和鏡頭組的整個影像單元獨立於機身進行移動,利用不同的移動幅度和方向以此消除視頻畫面的抖動。
⑽ 後視鏡行車記錄儀後攝像頭怎麼安裝方法
後視鏡行車記錄儀後攝像頭安裝步驟如下:
1、首先關閉機器,接上後拉鏡頭介面,開始布線,如圖所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