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安裝方法 > 用腳步測量物體的方法

用腳步測量物體的方法

發布時間:2022-05-06 20:25:09

⑴ 在古人沒發明尺之前是用啥量物體長度的如題 謝謝了

在古代,人類為了測 量田地等就已經進行長度測量,最初是以人的手、足等作為長度的單位。但人的手、足大小 不一,在商品交換中遇到了困難,於是便出現了以物體作為測量單位,如公元前2400年出現 的古埃及腕尺,中國商朝出現的象牙尺和公元九年製造的新莽銅卡尺等。 數學明珠 古代埃及的丈量師與長度的測量 在5000多年以前,古埃及尼羅河每年都要洪水泛濫,淹沒大片的田地,洪水帶來的泥土覆蓋在 田地上,使原有的田地界限無法辨認,所以每當洪水退去以後,人們就要重新丈量土地,於是產生了最 早的幾何學.幾何學的願意是」土地丈量」 測量長度的方法有很多,用手掌,腳步等.但是這些方法在測量結果不需要很精確下使用.目前, 世界上主要用各種量尺來測量長度.常見的量尺有直尺,捲尺游標卡尺和測量器等.游標卡尺適合測量 一般尺難以測量的圓形物品,零件的孔徑,厚薄等.精密度較高. 長度的計量單位是米,記作M.1978年,法國規定:以地球北極與南極之間相距長度的千萬分 之一為一米.這項規定經過推廣,現已作為國際通用的長度單位. 我們常用的長度計量單位: 千米 米 分米 厘米 毫米 長度單位的由來 我國已經統一使用米製作為長度單位.人類為了找到一個適用的長度單位,費了不少周 折.人們很早就想找到一種可靠的,不變的尺度,作為量度距離大小的統一標准.最初是以人體作為標 准.從3000多年前古埃及的紙草書中,發現了人前臂的圖形.用人的前臂作為長度單位叫」腕尺」. 埃及著名的胡夫的前臂作為腕尺建造的,塔高為280腕尺.公元9世紀撒克遜王朝亨利一世規定, 他的手臂向前平伸,從鼻尖到指尖的距離定為」1碼」.10世紀英國國王埃德加,把他 的拇指關節之間的長度定為」1寸」 相傳我國古代大禹治水時,曾用自己的身體長度作為長度標准進行治水工程的測量. 唐太宗李世民規定,以他的雙步,也就是左右腳各一步作為長度單位,叫做」步」.並 規定一步為五尺,三百步為一里;後來又規定把人手中指的當中一節定為」1寸」. 到了公元18世紀,人們開始感受到這種用人身體作為長度標准缺點很多,由於人的高 矮不同,形成長度單位的長短不同,非常混亂.人們迫切希望找到一種長度固定的度量單位, 終於想起了地球.當時認為地球的大小和長度不會變化,如果用地球上的一段距離作為長度 單位,就可以得到固定不變的度量單位. 我國清朝的康熙皇帝,於1709-1710年在東北地區進行大規模的土地測量.由 於當時的長度單位不統一,康熙皇帝規定去地球子午線1度為200里,每里為1800尺. 1789年,法國科學院的著名數學家達蘭貝爾和海謝茵進行實地測量,得出1米等於 0.512074督亞士(法國古尺).米尺採用十進制,長度固定,使用方便,因此很快 得到其他國家的承認.1875年,17個國家的代表在法國簽署了<米制公約>,正式 確定米尺為國際公用尺,並用鉑金做成長1020毫米,寬和高各為20毫米的X型標准尺, 在尺的中間面的兩端各刻三條線,在0攝氏度時,其中兩條線的距離恰好為1米.隨著科學 技術的發展,科學家發現地球的形狀和大小也在變化,因此米尺也不夠准確;另外,國際米 尺原型在刻畫上也存在著缺陷,影響了米尺的准確性.1960年第十一屆國際大會上,決 議廢除1889年以來所沿用的國際米尺原型,把同位素氣體放電時產生的一種橙色光譜波 長的1650763.73倍作為米.這種光米.尺精確度很高,誤差只有十億分之二,如 果用它來量地球到月球的距離,誤差不超過1.
記得採納啊

⑵ 古人時如何測量長度的

在古代,人類為了測
量田地等就已經進行長度測量,最初是以人的手、足等作為長度的單位。但人的手、足大小
不一,在商品交換中遇到了困難,於是便出現了以物體作為測量單位,如公元前2400年出現
的古埃及腕尺,中國商朝出現的象牙尺和公元九年製造的新莽銅卡尺等。
數學明珠
古代埃及的丈量師與長度的測量
在5000多年以前,古埃及尼羅河每年都要洪水泛濫,淹沒大片的田地,洪水帶來的泥土覆蓋在
田地上,使原有的田地界限無法辨認,所以每當洪水退去以後,人們就要重新丈量土地,於是產生了最
早的幾何學.幾何學的願意是」土地丈量」
測量長度的方法有很多,用手掌,腳步等.但是這些方法在測量結果不需要很精確下使用.目前,
世界上主要用各種量尺來測量長度.常見的量尺有直尺,捲尺游標卡尺和測量器等.游標卡尺適合測量
一般尺難以測量的圓形物品,零件的孔徑,厚薄等.精密度較高.
長度的計量單位是米,記作M.1978年,法國規定:以地球北極與南極之間相距長度的千萬分
之一為一米.這項規定經過推廣,現已作為國際通用的長度單位.
我們常用的長度計量單位:
千米 米 分米 厘米 毫米
長度單位的由來
我國已經統一使用米製作為長度單位.人類為了找到一個適用的長度單位,費了不少周
折.人們很早就想找到一種可靠的,不變的尺度,作為量度距離大小的統一標准.最初是以人體作為標
准.從3000多年前古埃及的紙草書中,發現了人前臂的圖形.用人的前臂作為長度單位叫」腕尺」.
埃及著名的胡夫的前臂作為腕尺建造的,塔高為280腕尺.公元9世紀撒克遜王朝亨利一世規定,
他的手臂向前平伸,從鼻尖到指尖的距離定為」1碼」.10世紀英國國王埃德加,把他
的拇指關節之間的長度定為」1寸」
相傳我國古代大禹治水時,曾用自己的身體長度作為長度標准進行治水工程的測量.
唐太宗李世民規定,以他的雙步,也就是左右腳各一步作為長度單位,叫做」步」.並
規定一步為五尺,三百步為一里;後來又規定把人手中指的當中一節定為」1寸」.
到了公元18世紀,人們開始感受到這種用人身體作為長度標准缺點很多,由於人的高
矮不同,形成長度單位的長短不同,非常混亂.人們迫切希望找到一種長度固定的度量單位,
終於想起了地球.當時認為地球的大小和長度不會變化,如果用地球上的一段距離作為長度
單位,就可以得到固定不變的度量單位.
我國清朝的康熙皇帝,於1709-1710年在東北地區進行大規模的土地測量.由
於當時的長度單位不統一,康熙皇帝規定去地球子午線1度為200里,每里為1800尺.
1789年,法國科學院的著名數學家達蘭貝爾和海謝茵進行實地測量,得出1米等於
0.512074督亞士(法國古尺).米尺採用十進制,長度固定,使用方便,因此很快
得到其他國家的承認.1875年,17個國家的代表在法國簽署了<米制公約>,正式
確定米尺為國際公用尺,並用鉑金做成長1020毫米,寬和高各為20毫米的X型標准尺,
在尺的中間面的兩端各刻三條線,在0攝氏度時,其中兩條線的距離恰好為1米.隨著科學
技術的發展,科學家發現地球的形狀和大小也在變化,因此米尺也不夠准確;另外,國際米
尺原型在刻畫上也存在著缺陷,影響了米尺的准確性.1960年第十一屆國際大會上,決
議廢除1889年以來所沿用的國際米尺原型,把同位素氣體放電時產生的一種橙色光譜波
長的1650763.73倍作為米.這種光米.尺精確度很高,誤差只有十億分之二。

⑶ 古人用腳丫量物體長度稱為什麼

用腳步丈量, 古文里,邁出一足為跬,邁出兩足才是步,古代的跬就是現在的步,古代的1步實際上是現代2步.又有說「五尺為步」所以一步1.5米差不多是現在兩個正步的距離,但事實事實上,古代的1步應該是1.3米,這里因為一可能古人比較矮所以步子小,二可能他們在測步子的時候用的是方步.古制的三百步大約是現在的500米.
中國舊制長度單位,一步等於五尺.(當時的一步等於五尺,一尺等於22厘米=0.22米.一定要注意是「當時」)
(步 一步等於五尺.歷代不一,秦代一步為六尺,周代一步為八尺.)

⑷ 利用腳步量長度

標准正步走是75cm,普通人步的大小因人而異,自己量一下自己的正常步長就好了。

⑸ 估計事物的長度或寬度有什麼好辦法

估計事物的長度和寬度,我們首先要學會下面幾個步驟方法。將會縮小這種事物的誤差。
(1)認,就是認識刻度尺.首先,觀察它的零刻線是否磨損.其次,觀察它的量程和分度值.若零 刻線磨損時,不可再把它的零刻線作為測量的起點,這時可在刻度尺上任選一刻度線作為測量的起點 線. 分度值越小,准確程度越高.測量所能達到的准確程度就是由刻度尺的分度值決定的.
(2)放,即尺的位置應放正.一是使刻度尺的零刻線與被測物體的邊緣對齊;二是刻度尺應與被測 物體的邊平行,即沿著被測長度;三是對於較厚的刻度尺,應使刻度線貼近被測物體.
(3)看,即視線不能斜歪,視線應與尺面垂直.
(4)讀,即讀數,除讀出分度值以上的准確值外,還要估讀出 分度值的下一位數值(估計值) .
(5) 記, 記錄測量結果應包括准確值, 估計值和單位. 友情提示:在事先沒有給定 刻度尺時,還要根據測量的 要求選擇恰當的刻度尺. 時間的單位及換算

使用刻度尺測量物理長度時,一般要注意以下幾點:
(1)看刻度尺的零刻線是否磨損。如已磨損應從其他清晰劃線量起;
(2)看刻度尺的量程(測量范圍)。原則上測長度要求一次測量,如果測量范圍小於實際長度,勢必要移動刻度尺測量若干次,這樣會產生較大的誤差;
(3)看刻度尺的分度值。分度值反映了刻度尺的准確程度和測量結果的有效性。量程和分度值應從實際測量的要求出發進行選擇;
(4)正確放置的關鍵是要做到:雙腳測試下邊緣對齊的對象,必須把巧合的是沒有歪斜方面的腳必須跟上來衡量的對象,不能「懸空」;
(5)讀數時,視線要與尺面垂直,不要斜視。

⑹ 古代人是怎樣測量物體長度

在古代,人類為了測 量田地等就已經進行長度測量,最初是以人的手、足等作為長度的單位。但人的手、足大小
不一,在商品交換中遇到了困難,於是便出現了以物體作為測量單位,如公 元前2400年出現 的古埃及腕尺,中國商朝出現的象牙尺和公元九年製造的新莽銅卡尺等。
數學明珠
古代埃及的丈量師與長度的測量
在5000多年以前,古埃及尼羅河每年都要洪水泛濫,淹沒大片的田地,洪水帶來的泥土覆蓋在 田地上,使原有的田地界限無法辨認,所以每當洪水退去以後,人們就要重新丈量土地,於是產生了最 早的幾何學.幾何學的願意是」土地丈量」 測量長度的方法有很多,用手掌,腳步等.但是這些方法在測量結果不需要很精確下使用.目前, 世界上主要用各種量尺來測量長度.常見的量尺有直尺,捲尺游標卡尺和測量器等.游標卡尺適合測量
一般尺難以測量的圓形物品,零件的孔徑,厚薄等.精密度較高.
長度的計量單位是米,記作M.1978年,法國規定:以地球北極與南極之間相距長度的千萬分 之一為一米.這項規定經過推廣,現已作為國際通用的長度單位.
我們常用的長度計量單位:
千米 米 分米 厘米 毫米
長度單位的由來
我國已經統一使用米製作為長度單位.人類為了找到一個適用的長度單位,費了不少周 折.人們很早就想找到一種可靠的,不變的尺度,作為量度距離大小的統一標准.最初是以人體作為標 准.從3000多年前古埃及的紙草書中,發現了人前臂的圖形.用人的前臂作為長度單位叫」腕尺」.
埃及著名的胡夫的前臂作為腕尺建造的,塔高為280腕尺.公元9世紀撒克遜王朝亨利一世規定, 他的手臂向前平伸,從鼻尖到指尖的距離定為」1碼」.10世紀英國國王埃德加,把他 的拇指關節之間的長度定為」1寸」
相傳我國古代大禹治水時,曾用自己的身體長度作為長度標准進行治水工程的測量.
唐太宗李世民規定,以他的雙步,也就是左右腳各一步作為長度單位,叫做」步」.並 規定一步為五尺,三百步為一里;後來又規定把人手中指的當中一節定為」1寸」.
到了公元18世紀,人們開始感受到這種用人身體作為長度標准缺點很多,由於人的高 矮不同,形成長度單位的長短不同,非常混亂.人們迫切希望找到一種長度固定的度量單位, 終於想起了地球.當時認為地球的大小和長度不會變化,如果用地球上的一段距離作為長度 單位,就可以得到固定不變的度量單位.
我國清朝的康熙皇帝,於1709-1710年在東北地區進行大規模的土地測量.由 於當時的長度單位不統一,康熙皇帝規定去地球子午線1度為200里,每里為1800尺.
1789年,法國科學院的著名數學家達蘭貝爾和海謝茵進行實地測量,得出1米等於 0.512074督亞士(法國古尺).米尺採用十進制,長度固定,使用方便,因此很快 得到其他國家的承認.1875年,17個國家的代表在法國簽署了<米制公約>,正式 確定米尺為國際公用尺,並用鉑金做成長1020毫米,寬和高各為20毫米的X型標准尺, 在尺的中間面的兩端各刻三條線,在0攝氏度時,其中兩條線的距離恰好為1米.隨著科學 技術的發展,科學家發現地球的形狀和大小也在變化,因此米尺也不夠准確;另外,國際米 尺原型在刻畫上也存在著缺陷,影響了米尺的准確性.1960年第十一屆國際大會上,決 議廢除1889年以來所沿用的國際米尺原型,把同位素氣體放電時產生的一種橙色光譜波 長的1650763.73倍作為米.這種光米.尺精確度很高,誤差只有十億分之二。

⑺ 用腳步測量法這種法這種辦法測量時應注意什麼

用腳步測量距離這樣的測量方法,要注意我們測量過程當中數據的記錄以及標準的步伐每一步的空間的長度大小,這是我們一種估測的方法,要利用估測法來進行問題的評判分析。

⑻ 古代是用什麼東西計量長度

1、布手知尺

《孔子家語》:「布手知尺、布指知寸,舒肘知尋,斯不遠之則也。」大意是:中指節上一橫紋,叫一 寸;拇指同中指一叉相距為一尺;兩臂伸長,叫一尋。

咱們的祖先首先拿什麼東西測量呢?最直接、簡單、粗暴的辦法——人的身體。不過「布手知尺」限於男子,女子的手小怎麼辦呢?古代人管女人拇指指尖到食指指尖的長度為「咫尺」。

2、舉足為跬

先秦時商鞅規定「舉足為跬,倍跬為步」,即單腳邁出一次為「跬」,雙腳相繼賣出為「步」。跬是早期社會中,土地面積測量的最小單位。秦代曾規定「六尺為步」相當於現在的1.4米。商鞅說,舉足為跬,倍跬為步。也就是單腳邁出一次為跬,雙腳相繼邁出為步。

3、掬手成升

掬手成升,也是用手來測量。兩手合盛就是掬,一隻手盛的就是「溢」。人們採用「掬手成升」的原始計量方法使生活中的商品交易等變得有據可依。《小爾雅·廣量》曰,「掬四渭之豆」,即4掬=1豆;《左傳·昭公三年》說,「四升為豆」,即4升=1豆。

我國度量衡歷史悠久。據古書記載:自夏代以來,不僅有了度量衡器具,而且還建立了度量衡制度。春秋戰國時期,度量衡單位制度混亂。

(8)用腳步測量物體的方法擴展閱讀

古代是用計量長度即古代的容量、長度或者重量單位等。常見容量單位有石、豆和斛;常見重量單位有石、鈞;常見長度單位有:跬、仞、舍和尋。

1、跬:長度單位,半步為跬。

2、仞:長度單位,古代以七尺或者八尺為一仞。

3、舍:長度單位,古代行軍時以三十里為一舍。

4、尋:長度單位,八尺為一尋。

古代容量單位:

1、石:古代的容量或者重量單位。十斗為一石,一百二十斤為一石。

2、豆:容量單位。

3、斛:容量單位,五斗為一斛。

4、鈞:重量單位,三十斤為一鈞。

⑼ 古人是如何測量長度的

在古代,人類為了測
量田地等就已經進行長度測量,最初是以人的手、足等作為長度的單位.但人的手、足大小
不一,在商品交換中遇到了困難,於是便出現了以物體作為測量單位,如公元前2400年出現
的古埃及腕尺,中國商朝出現的象牙尺和公元九年製造的新莽銅卡尺等.
數學明珠
古代埃及的丈量師與長度的測量
在5000多年以前,古埃及尼羅河每年都要洪水泛濫,淹沒大片的田地,洪水帶來的泥土覆蓋在
田地上,使原有的田地界限無法辨認,所以每當洪水退去以後,人們就要重新丈量土地,於是產生了最
早的幾何學.幾何學的願意是」土地丈量」
測量長度的方法有很多,用手掌,腳步等.但是這些方法在測量結果不需要很精確下使用.目前,
世界上主要用各種量尺來測量長度.常見的量尺有直尺,捲尺游標卡尺和測量器等.游標卡尺適合測量
一般尺難以測量的圓形物品,零件的孔徑,厚薄等.精密度較高.
長度的計量單位是米,記作M.1978年,法國規定:以地球北極與南極之間相距長度的千萬分
之一為一米.這項規定經過推廣,現已作為國際通用的長度單位.
我們常用的長度計量單位:
千米 米 分米 厘米 毫米
長度單位的由來
我國已經統一使用米製作為長度單位.人類為了找到一個適用的長度單位,費了不少周
折.人們很早就想找到一種可靠的,不變的尺度,作為量度距離大小的統一標准.最初是以人體作為標
准.從3000多年前古埃及的紙草書中,發現了人前臂的圖形.用人的前臂作為長度單位叫」腕尺」.
埃及著名的胡夫的前臂作為腕尺建造的,塔高為280腕尺.公元9世紀撒克遜王朝亨利一世規定,
他的手臂向前平伸,從鼻尖到指尖的距離定為」1碼」.10世紀英國國王埃德加,把他
的拇指關節之間的長度定為」1寸」
相傳我國古代大禹治水時,曾用自己的身體長度作為長度標准進行治水工程的測量.
唐太宗李世民規定,以他的雙步,也就是左右腳各一步作為長度單位,叫做」步」.並
規定一步為五尺,三百步為一里;後來又規定把人手中指的當中一節定為」1寸」.
到了公元18世紀,人們開始感受到這種用人身體作為長度標准缺點很多,由於人的高
矮不同,形成長度單位的長短不同,非常混亂.人們迫切希望找到一種長度固定的度量單位,
終於想起了地球.當時認為地球的大小和長度不會變化,如果用地球上的一段距離作為長度
單位,就可以得到固定不變的度量單位.
我國清朝的康熙皇帝,於1709-1710年在東北地區進行大規模的土地測量.由
於當時的長度單位不統一,康熙皇帝規定去地球子午線1度為200里,每里為1800尺.
1789年,法國科學院的著名數學家達蘭貝爾和海謝茵進行實地測量,得出1米等於
0.512074督亞士(法國古尺).米尺採用十進制,長度固定,使用方便,因此很快
得到其他國家的承認.1875年,17個國家的代表在法國簽署了<米制公約>,正式
確定米尺為國際公用尺,並用鉑金做成長1020毫米,寬和高各為20毫米的X型標准尺,
在尺的中間面的兩端各刻三條線,在0攝氏度時,其中兩條線的距離恰好為1米.隨著科學
技術的發展,科學家發現地球的形狀和大小也在變化,因此米尺也不夠准確;另外,國際米
尺原型在刻畫上也存在著缺陷,影響了米尺的准確性.1960年第十一屆國際大會上,決
議廢除1889年以來所沿用的國際米尺原型,把同位素氣體放電時產生的一種橙色光譜波
長的1650763.73倍作為米.這種光米.尺精確度很高,誤差只有十億分之二.

⑽ 古時測量長度的方法

在古代,人類為了測

量田地等就已經進行長度測量,最初是以人的手、足等作為長度的單位。但人的手、足大小

不一,在商品交換中遇到了困難,於是便出現了以物體作為測量單位,如公元前2400年出現

的古埃及腕尺,中國商朝出現的象牙尺和公元九年製造的新莽銅卡尺等。

數學明珠

古代埃及的丈量師與長度的測量

在5000多年以前,古埃及尼羅河每年都要洪水泛濫,淹沒大片的田地,洪水帶來的泥土覆蓋在

田地上,使原有的田地界限無法辨認,所以每當洪水退去以後,人們就要重新丈量土地,於是產生了最

早的幾何學.幾何學的願意是」土地丈量」

測量長度的方法有很多,用手掌,腳步等.但是這些方法在測量結果不需要很精確下使用.目前,

世界上主要用各種量尺來測量長度.常見的量尺有直尺,捲尺游標卡尺和測量器等.游標卡尺適合測量

一般尺難以測量的圓形物品,零件的孔徑,厚薄等.精密度較高.

長度的計量單位是米,記作M.1978年,法國規定:以地球北極與南極之間相距長度的千萬分

之一為一米.這項規定經過推廣,現已作為國際通用的長度單位.

我們常用的長度計量單位:

千米 米 分米 厘米 毫米

長度單位的由來

我國已經統一使用米製作為長度單位.人類為了找到一個適用的長度單位,費了不少周

折.人們很早就想找到一種可靠的,不變的尺度,作為量度距離大小的統一標准.最初是以人體作為標

准.從3000多年前古埃及的紙草書中,發現了人前臂的圖形.用人的前臂作為長度單位叫」腕尺」.

埃及著名的胡夫的前臂作為腕尺建造的,塔高為280腕尺.公元9世紀撒克遜王朝亨利一世規定,

他的手臂向前平伸,從鼻尖到指尖的距離定為」1碼」.10世紀英國國王埃德加,把他

的拇指關節之間的長度定為」1寸」

相傳我國古代大禹治水時,曾用自己的身體長度作為長度標准進行治水工程的測量.

唐太宗李世民規定,以他的雙步,也就是左右腳各一步作為長度單位,叫做」步」.並

規定一步為五尺,三百步為一里;後來又規定把人手中指的當中一節定為」1寸」.

到了公元18世紀,人們開始感受到這種用人身體作為長度標准缺點很多,由於人的高

矮不同,形成長度單位的長短不同,非常混亂.人們迫切希望找到一種長度固定的度量單位,

終於想起了地球.當時認為地球的大小和長度不會變化,如果用地球上的一段距離作為長度

單位,就可以得到固定不變的度量單位.

我國清朝的康熙皇帝,於1709-1710年在東北地區進行大規模的土地測量.由

於當時的長度單位不統一,康熙皇帝規定去地球子午線1度為200里,每里為1800尺.

1789年,法國科學院的著名數學家達蘭貝爾和海謝茵進行實地測量,得出1米等於

0.512074督亞士(法國古尺).米尺採用十進制,長度固定,使用方便,因此很快

得到其他國家的承認.1875年,17個國家的代表在法國簽署了<米制公約>,正式

確定米尺為國際公用尺,並用鉑金做成長1020毫米,寬和高各為20毫米的X型標准尺,

在尺的中間面的兩端各刻三條線,在0攝氏度時,其中兩條線的距離恰好為1米.隨著科學

技術的發展,科學家發現地球的形狀和大小也在變化,因此米尺也不夠准確;另外,國際米

尺原型在刻畫上也存在著缺陷,影響了米尺的准確性.1960年第十一屆國際大會上,決

議廢除1889年以來所沿用的國際米尺原型,把同位素氣體放電時產生的一種橙色光譜波

長的1650763.73倍作為米.這種光米.尺精確度很高,誤差只有十億分之二,如

果用它來量地球到月球的距離,誤差不超過1.

http://yuntang.vicp.net/htdocs/XXLR1.ASP?ID=5384

閱讀全文

與用腳步測量物體的方法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如何打開雞蛋的方法 瀏覽:443
路由vpn怎麼設置方法 瀏覽:467
吊車頭的拉線安裝方法 瀏覽:81
番茄灰霉病治療土方法 瀏覽:424
oppo手機耳線的包裝方法 瀏覽:712
如何尋找正確的工作方法 瀏覽:737
羊布病普遍治療方法 瀏覽:895
研究方法論是誰寫的 瀏覽:532
嬰兒肚子脹怎麼辦有哪些方法 瀏覽:336
蘋果手機的感應在哪裡設置方法 瀏覽:615
香碗製作方法視頻 瀏覽:101
北京蛋白質組學分析方法 瀏覽:792
有哪些方法稀釋油漆 瀏覽:193
可以替代焊錫的sma頭連接方法 瀏覽:476
剪輯視頻的方法 瀏覽:600
如何用化學方法鑒別環己烷和苯胺 瀏覽:547
浙江菜烹飪方法有哪些 瀏覽:390
星戰模擬器怎麼找到自己的家正確方法 瀏覽:776
2020洪災原因和解決方法 瀏覽:834
長期失眠睡不著怎麼辦最好的方法 瀏覽: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