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學習水彩畫的步驟
畫水彩最重要的不再是紙了,而是一個畫師的勤奮程度,多練習才能有進步呀,所畏熟能生巧!
練習的方法就是畫照片。找一些你比較有感覺的照片,不摳細節,只是快速地表達畫面的內容。時不時地讓眼睛模糊一下,看看整體效果,也就是說不要沉迷於某一個細節無法自拔,因為你糊著看整體的時候很容易發現哪個位置你畫的有欠缺,過度關注細節是達不到練習的目的的。
畫的越多,對水量和顏色的控制就會越好,這兩者對水彩畫來說是非常重要的。so~多動動筆吧~也沒什麼好的辦法~~
畫畫就是一個學習模仿,然後在一定量的基礎上產生質變,那時可能就會形成個人風格。所以我現在的作品並沒有什麼風格可言。
『貳』 水彩畫入門的基礎畫教程
水彩畫入門的基礎畫教程如下:
需要工具:畫筆、畫紙、水彩顏料
1、首先用鉛筆在紙上用直線和曲線畫出枝條。
『叄』 水彩畫的步驟有哪些
水彩畫的作畫方法、步驟:(1)觀察了解對象,這是在作畫前很重要的,在全面、充分的理解對象的基礎上,做到「胸有成竹」再開始描繪。(2)用鉛筆起稿,畫出大體位置和輪廓,注意構圖、畫面的主次關系和大體明暗關系,為下一步色彩造型打好基礎。(3)輪廓畫好後,開始上大體顏色。要求從整體著眼將對象的基本明暗色調及背景用大色塊鋪起來,要時刻注意基本調子的正確性,大體明暗對比的正確性。用筆要膽大,從淺色入手。在大體設色基礎上,下一步進入深入理解和表現工作,在這里不能抓住局部不放手。要與整體關系相互聯系比較。抓住明暗結構的關鍵部分,加強畫面的表現力和色彩的感染力。在處理背光和受光面,用色宜薄,水分用足些。在畫最深處或在部分加工時,調色水分宜少,以干畫法為主。(4)細致刻劃這是最後階段的工作,部分作重點處理。不是做普遍加細工作,用筆、落筆要審慎,檢查一下整體效果,發現問題及時糾正,該加強的加強,該減弱的必須減弱。但對個別地方,在不影響整體效果的前題下,為保持水彩畫特有韻味,盡量少改或不改。使其充分體現水彩畫特點。總之,要注意提煉取捨,不能平均對待,把對象充分的表現出來,這幅作品才算完成。
『肆』 怎麼學畫水彩
畫水彩畫基本步驟:
1、准備。准備好所有工具,鋪好紙,最好用透明膠帶固定到畫板或桌子上。
2、起稿。用鉛筆輕輕打型,將要描繪的圖片或實物形狀勾勒出來。
3、調色。將需要用的顏料擠出黃豆大一坨到調色盤的一格,拿中號畫筆蘸水,原則是筆濕不滴水(可在抹布上吸一下),再蘸取顏料,在調色盤另一個格子調勻。
4、上色。將調好的水彩輕輕塗到畫上,等晾乾或吹風機吹乾後,可調制同色系稍重的顏色,進行第二次上色,注意留出一些區域,不要像第一次塗滿。
5、繼續上色。一種顏色上好了,再上下一種,方法同前。
6、整體觀察,不滿意的地方微調。
在水彩畫中,水分把握的多少可直接影響到色彩的透明、滲透,行筆的快慢使畫面產生不同的流暢感和節奏變化。玉的玩家講:「玉貴於潤」。水彩畫的水分掌握得好,就能使畫面有一種美玉般的「潤澤」感,這種潤澤感使人體會到水的滋養、水的神韻、水性自然的靈氣。
因為水彩畫的顏料不含粉質,故它與水調和容易產生透明、亮麗的效果。但它又極富敏感性和不確定性。因此在鋪設過程中不能過多疊加、塗改,否則畫面會出現刻板、滯澀之感,從而削弱了水彩畫本身酣暢淋漓的特徵和韻味。在用水彩作畫的過程中最好不要摻雜一些粉質顏料,通常只使用白粉提一點高光等特殊部位。一般在顏料盒裡不放粉質顏料,即使用白也是用水彩性質的白顏料。
水彩畫非常講究留白。所謂水彩畫之「白」,即在上色過程中要有意識地留出一定的空白,使整個畫面顯得透氣、鮮亮、空靈。這和我國書畫藝術中講究的計墨當黑的道理有異曲同工之妙。
『伍』 水彩畫的表現技法有哪些
水彩畫是利用水彩的性能、特點,形成表現的技法,隨著不斷實踐,技法得到不斷的創新和發展,但最常用的基本技法有下列幾種:
1.透明畫法:這是最基本的水彩顏料使用法,是從管中擠到調色盤中,在筆上蘸些水,調成為叫淡彩的有色水。徐在畫面上,就能通過這一透明色層看見下面的色。等顏色干後,再把第二層重疊地塗上,最初的那層色就被改變,兩個色層看著就象混合起來一樣,下層不被遮蓋住,因此叫透明畫法。
2.濕畫法:很近似中國水墨畫,也是水彩畫最常用的一種技法。首先把水彩紙泡在水中,等紙吃透水以後,把紙平放在畫板上裱好,用水彩顏料略多調些水,顏色較薄,趁濕時一筆筆畫於紙上,利用水與色的相滲化,產生一種潤澤、輕快感,這種方法無明顯筆觸,銜接自然,適用於畫雨、霧天和遠景,有獨特效果。濕畫法,用筆宜大,落筆要快,一氣呵成。
3.干畫法:用筆蘸了顏色以後,盡可能地把筆甩干,持筆要有一定的角度,使筆的側面能接觸紙頭,動作要快,尤其是在色塊的邊緣外,這樣可以畫出所需要的粗糙效果。用這種手法在作畫中可畫出一個調子的變化,如最暗處可畫實點。而亮面顏色可塗得有粗糙感。這種手法適應表現天空的雲、波浪、水流和瀑布等的點點閃光。
4.刀刮法:局部的高光如果不能完全留出來也可用刀「刮」出來的辦法。用較厚的水彩紙,用普通的小刀,使刀口與紙面成30·角刮,用刀的動作,最好要快些才能刮出肯定的線條。這種方法除刮高光以外,還可用來刮細小樹枝、細線等。另外,還可視畫面需要,在未塗色之前,把紙頭對著光線放,用刀刮出肯定的線條,每條刀痕都一樣。接著就用水彩顏色,用一支大小適當的筆,在刮出線條的地方平塗,馬上就出現兩種顏色,刮過的地方紙頭表面微發毛呈有規律的沉澱花紋。這種刮出的線條表現樹皮、建築牆面等,很有效果。除此外,還可用橡皮在作畫之前在紙上摩擦,或用細砂紙在紙上來回擦,使之起毛,再塗透明色,作大面積的色彩天空、地面等等都是很適宜的。但要避免再作二遍色,以免出現灰臟現象。
5.洗滌法:畫水彩畫洗滌法運用是很普遍的。如畫面上亮光,由於用色不當或過重。都可以用洗滌的方法來加工改正。其方法有二:(1)濕洗法,如畫面背景部分褶紋,物體暗部反光,人物面部的高光等等。在畫面未乾時,把洗干凈的筆上水分擠掉,然後刷洗出它的亮處,效果很好。但這只能用於畫面不重要的部分,因洗滌後,被洗部分容易色彩單調,筆觸柔軟,所表現的景物也易軟癱無力。這種方法作人物面部高光,可多用。(2)乾洗法,就是在作品完成以後,為增強作品的完美而運用的一種特殊方法。如靜物的高光部,流水和瀑布,薄如蟬翼的花瓣及其他部分凡認為不恰當的,都可經過乾洗、其方法:用較硬的筆蘸清水在已畫好部分輕輕反復洗滌,再適當地施以薄薄的色彩。就會得到極好的效果。
6.水彩色和油畫棒混合運用的方法:這是一種新的繪畫表現方法,油畫棒原是油畫顏料的一種。它作為水彩畫的一種輔助顏料配合水彩顏料作畫,取得很好效果。如畫雪景,先用油畫棒點畫出空中飛雪、地面積雪,然後用水彩顏料畫出天空與地面明暗處,因油畫棒與水彩不相融合,於是畫面的明暗處和天空就會出現點點飛雪和積雪,過去難以解決的問題,現在很容易的解決了,這就是油畫棒突出的優點。除此外,還可用白蠟來和水彩顏料配合運用。通過這些方法的運用,我們要總結經驗,舉一反三,創造出更多的新技法來。
水彩畫的作畫方法、步驟:(1)觀察了解對象,這是在作畫前很重要的,在全面、充分的理解對象的基礎上,做到「胸有成竹」再開始描繪。(2)用鉛筆起稿,畫出大體位置和輪廓,注意構圖、畫面的主次關系和大體明暗關系,為下一步色彩造型打好基礎。(3)輪廓畫好後,開始上大體顏色。要求從整體著眼將對象的基本明暗色調及背景用大色塊鋪起來,要時刻注意基本調子的正確性,大體明暗對比的正確性。用筆要膽大,從淺色入手。在大體設色基礎上,下一步進入深入理解和表現工作,在這里不能抓住局部不放手。要與整體關系相互聯系比較。抓住明暗結構的關鍵部分,加強畫面的表現力和色彩的感染力。在處理背光和受光面,用色宜薄,水分用足些。在畫最深處或在部分加工時,調色水分宜少,以干畫法為主。(4)細致刻劃這是最後階段的工作,部分作重點處理。不是做普遍加細工作,用筆、落筆要審慎,檢查一下整體效果,發現問題及時糾正,該加強的加強,該減弱的必須減弱。但對個別地方,在不影響整體效果的前題下,為保持水彩畫特有韻味,盡量少改或不改。使其充分體現水彩畫特點。總之,要注意提煉取捨,不能平均對待,把對象充分的表現出來,這幅作品才算完成。
『陸』 初學水彩的步驟
干畫法是一種多層畫法。用層塗的方法在乾的底色上著色,不求滲化效果,可以比較從容地一遍遍著色,較易掌握,適於初學者進行練習。表現肯定、明晣的形體結構和豐富的色彩層次,是干畫法的特長。
干畫法可分層塗、罩色、接色、枯筆等具體方法。
層塗: 即乾的重疊,在著色干後再塗色,一層層重疊顏色表現對象。在畫面中塗色層數不一,有的地方一遍即可,有的地方需兩遍三遍或更多一點,但不宜遍數過多,以免色彩灰臟失去透明感。層塗象有色下班重疊,事先預計透出底色的混合效果,這一點是不能忽略的。
罩色: 實際上也是一種乾的重疊方法,罩色面積大一些,譬如畫面中幾塊顏色不夠統一,得用罩色的方法,蒙罩上一遍顏色使之統一。某一塊色過暖,罩一層冷色改變其冷暖性質。所罩之色應以較鮮明色薄塗,一遍鋪過,一般不要回筆,否則帶起底色會把色彩搞臟。在著色的過程中和最後調整畫面時,經常採用此法。
接色: 乾的接色是在鄰接的顏色干後從其旁塗色,色塊之間不滲化,每塊顏色本身也可以濕畫,增加變化。這種方法的特點是表現的物體輪廓清晰、色彩明快。
枯筆: 筆頭水少色多,運筆容易出現飛白;用水比較飽滿在粗紋紙上快畫,也會產生飛白。表現閃光或柔中見剛等效果常常採用枯筆的方法。
干畫法不能只在「干」字方面作文章,畫面仍須讓人感到水分飽滿、水漬濕痕,避免干澀枯燥的毛病。
濕畫法可分濕的重疊和濕的接色兩種。
濕的重疊: 將畫紙浸濕或部分刷濕,末干時著色和著色末干時重疊顏色。水分,時間掌握得當,效果自然而圓潤。表現雨霧氣氛、濕潤水汪的情趣是其特長,為某些畫種所不及。
『柒』 水彩畫的作畫方法、步驟
(1)觀察了解對象,這是在作畫前很重要的,在全面、充分的理解對象的基礎上,做到“胸有成竹”再開始描繪。
(2)用鉛筆起稿,畫出大體位置和輪廓,注意構圖、畫面的主次關系和大體明暗關系,為下一步水彩畫色彩造型打好基礎。
(3)輪廓畫好後,開始上大體顏色。要求從整體著眼將對象的基本明暗色調及背景用大色塊鋪起來,要時刻注意基本調子的正確性,大體明暗對比的正確性。用筆要膽大,從淺色入手。在大體設色基礎上,下一步進入深入理解和表現工作,在這里不能抓住局部不放手。要與整體關系相互聯系比較。抓住明暗結構的關鍵部分,加強畫面的表現力和色彩的感染力。在處理背光和受光面,用色宜薄,水分用足些。在畫最深處或在部分加工時,調色水分宜少,以干畫法為主。
(4)細致刻劃這是最後階段的工作,部分作重點處理。不是做普遍加細工作,用筆、落筆要審慎,檢查一下整體效果,發現問題及時糾正,該加強的加強,該減弱的必須減弱。但對個別地方,在不影響整體效果的前題下,為保持水彩畫特有韻味,盡量少改或不改。使其充分體現水彩畫特點。
總之,要注意提煉取捨,不能平均對待,把對象充分的表現出來,這幅作品才算完成。水彩畫作畫方法、步驟的內容小編就說到這里了,更多水彩畫基礎知識、入門教程、學習技巧等內容,小編會持續更新。各位可以多學點知識,充實自己。
以上是小編為大家分享的關於水彩畫的作畫方法、步驟的相關內容,更多信息可以關注環球青藤分享更多干貨
『捌』 水彩畫上色的基本步驟
水彩畫上色的方法有多種,常見的有:積水法,即先在畫紙上刷水,水分稍微多點,加入一個顏色,顏料可以隨著水分流動。渲染法,在紙面上刷上一點水,等待水分被畫紙吸收一部分後,加入不同的顏色。平塗法,當紙面的水分接近乾燥時,再平塗上兩種不同的顏色。重疊法,在乾燥的畫紙上先畫上紅色,等紅色干後,再疊加上紫色。
『玖』 水彩的具體畫畫手法
水彩畫的基本技法
1、干畫法和濕畫法
干畫法是一種多層畫法。用層塗的方法在乾的底色上著色,不求滲化效果,可以比較從容地一遍遍著色,較易掌握,適於初學者進行練習。表現肯定、明晣的形體結構和豐富的色彩層次,是干畫法的特長。
干畫法可分層塗、罩色、接色、枯筆等具體方法。
層塗:
即乾的重疊,在著色干後再塗色,一層層重疊顏色表現對象。在畫面中塗色層數不一,有的地方一遍即可,有的地方需兩遍三遍或更多一點,但不宜遍數過多,以免色彩灰臟失去透明感。層塗象有色下班重疊,事先預計透出底色的混合效果,這一點是不能忽略的。
罩色:
實際上也是一種乾的重疊方法,罩色面積大一些,譬如畫面中幾塊顏色不夠統一,得用罩色的方法,蒙罩上一遍顏色使之統一。某一塊色過暖,罩一層冷色改變其冷暖性質。所罩之色應以較鮮明色薄塗,一遍鋪過,一般不要回筆,否則帶起底色會把色彩搞臟。在著色的過程中和最後調整畫面時,經常採用此法。
接色:
乾的接色是在鄰接的顏色干後從其旁塗色,色塊之間不滲化,每塊顏色本身也可以濕畫,增加變化。這種方法的特點是表現的物體輪廓清晰、色彩明快。
枯筆:
筆頭水少色多,運筆容易出現飛白;用水比較飽滿在粗紋紙上快畫,也會產生飛白。表現閃光或柔中見剛等效果常常採用枯筆的方法。
干畫法不能只在「干」字方面作文章,畫面仍須讓人感到水分飽滿、水漬濕痕,避免干澀枯燥的毛病。
濕畫法可分濕的重疊和濕的接色兩種。
濕的重疊:
將畫紙浸濕或部分刷濕,末干時著色和著色末干時重疊顏色。水分,時間掌握得當,效果自然而圓潤。表現雨霧氣氛、濕潤水汪的情趣是其特長,為某些畫種所不及。
濕的接色:
鄰近末干時接色,水色流滲,交界模糊,表現過渡柔和色彩的漸變多用此法。接色時水分便函用要均勻,否則,水多向少處沖流,易產生不必要的水漬。
畫水彩大都有干畫、濕畫結合進行,濕畫為主的畫面局部採用干畫,干畫為主的畫面也有濕畫的部分,干濕結合,表現充分,濃淡枯潤,妙趣橫生。
2、水分的掌握
水分的運用和掌握是水彩技法的要點之一。水分在畫面上有滲化、流動、蒸發的特性,畫水彩要熟悉「水性」。充分發揮水的作用,是畫好水彩畫的重要因素。
掌握水分應注意時間、空氣的干濕度和畫紙的吸水程度。
時間問題:
進行濕畫時間要掌握得恰如其分,疊色太早太濕易失去應有的形體,太晚底色將干,水色不易滲化,銜接生硬。一般在重疊顏色時,筆頭含水宜少,含色要多,便於把握形體,以可使之滲化。如果重疊之色較淡時,要等底色稍干再畫。
空氣的干濕度:
畫幾張水彩就能體會到,在室內水分幹得較慢,在室外潮濕的雨霧天氣作畫,水分蒸發更慢。在這種情況下,作畫用水宜少;在乾燥的氣候情況下水分蒸發快,必須多用水,同時加快調色的作畫的速度。
畫紙的吸水程度:
要根據紙的吸水快慢相應掌握用水的多少,吸水慢時用水可少,紙質松軟吸水較快,用水需增加。另外,大面積渲染暈色用水宜多,如色塊較大的天空、地面和靜物、人物的背景,用水飽滿為宜;描寫局部和細節用水適當減少。
3、「留空」的方法
與油畫、水粉畫的技法相比,水彩技法最突出的特點就是「留空」的方法。一些淺亮色、白色部分,需在畫深一些的色彩時「留空」出來。水彩顏料的透明特性決定了這一作畫技法,淺色不能覆蓋深色,不象水粉和油畫那樣可以覆蓋,依靠淡色和白粉提亮。在欣賞水彩作品時留意一下,會發現幾乎每一幅都運用了「留空」的技法。
恰當而准確地空白或宛淺亮色,會加強畫面的生動性與表現力;相反,不適當地亂留空,易造成畫面瑣碎花亂現象。著色之前把要留空之處用鉛筆輕輕標出,關鍵的細節,即或是很小的點和面,都要在塗色時巧妙留出。另外,凡對比色鄰接,要空出對方,分別著色,以保持各自的鮮明度。有的初學者把不必要的空的形狀空了出來,然後順沿輪廓塗描顏色,還有的把該空的地方順沿輪廓空得很死、太刻板,失去生動感。空的既准確又生動,是技巧熟練的體現。在實踐中反復練習,就會熟能生巧。
4、筆法
筆法即用筆的方法。用筆與用水、用色是緊密相關的,作畫時每一筆均含水與色,或水多色少,或色多水少,或水色適中。筆在紙上運動會出現筆痕,就是我們通常所說的「筆觸」從筆觸可以看出作畫時的筆法。畫紙的粗細,畫筆的硬軟,運筆的快慢,根據物體的結構,筆法變化多端,有點有線,剛柔渴潤,從表現物象的形與色出發,恰當地用筆增強塑造性和畫面生動性。水彩畫面積較大的塗色,水分的滲化將筆觸隱沒,趁濕重置色彩筆觸感覺含蓄,較干時作畫,筆觸清晰可見。著色過程中一刻也離不開用筆,越是接近完成用筆越重要,其筆觸不再被覆蓋,暴露無遺地展現給欣賞者。